登陆注册
13583000000004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和谐社会理论(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19世纪中晚期,当时,正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处于白热化状态,整个社会没有任何和谐的迹象。那些力图使资本主义变为和谐社会的空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处处碰壁。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出发,提出用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然后,才能建立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今天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观,研究他们如何对不和谐的资本主义社会采取革命手段,提出了怎样的人类和谐社会的远景。

一、非和谐社会与暴力革命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希望人类建立起美好的和谐社会,但马克思所处的社会现实却是极不和谐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研究过原始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马克思在摩尔根研究古代社会的文献中,发现了一些尚处原始状态的居民,如易洛魁部落的人,他们还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划分,因而处在较为和谐和民主的状态。他还在俄罗斯土地公有的村社中也发现了俄罗斯农村公社的和谐状态。马克思在考察了人类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后发现,自从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后,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阶级对抗史和阶级斗争史。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这样描述人类的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领主、陪臣、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各种独特的等第。

以前的人类历史是在阶级对抗中发展和演进的,那么,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又是如何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缓和和消除阶级对抗,而且将阶级的对抗推向顶点。不过,在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一些阶级有的异化了,有的则处于从属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构成了社会阶级矛盾的主体。马克思这样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特点: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最深刻的经济学分析,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抗的实质。资产阶级一贯标榜他们的财富是由资本创造的,或者是由资本和工人共同创造的。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历史过程的分析,以严密的、科学的、逻辑的分析,戳穿了这一谎言。他指出,货币形态的资本只能转移它的价值,不能创造新价值,新价值是由参与价值生产的工人的劳动创造的。马克思把这部分新价值称为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马克思指出,货币要转化为资本,不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体现为它所购买的商品或支付的商品的价格,而它们自己则停留在原来的形式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社会前提是劳动力可以买卖。拥有货币的资本家在市场上找到了一无所有的劳动力所有者,这些一无所有者拥有一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劳动力在运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即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且还会创造超过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是劳动力的运用能增值价值。所以,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是同时发生的。这增值的价值哪里去了呢?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马克思把这种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者自身生活资料的价值部分称为剩余价值。为了分析剩余价值,马克思用时间的分段来表达价值的分割。他指出劳动者即工人,为自己生活资料的生产所花去的时间是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必要劳动时间体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以工资形式实现,而把为资本家劳动的那部分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是剩余价值,这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秘密。

马克思还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着劳动异化的现象,从而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越贫穷,劳动者创造的商品越有价值,他自己变成越廉价的商品。从而出现了劳动者和他的产品相异化的现象,也就是劳动者和他的产品处在对立状态。他还指出,在劳动者和他的产品相异化的同时,也发生了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异化。机器大生产把工人阶级抛入失业者大军之中,劳动者为了争取工作岗位,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和斗争,从而使劳动者相互间处在对立状态。可见,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必然地、本质地造成社会的分离、对抗,说明资本主义是一个没有和谐的社会。

面对充满对抗和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欧洲曾经出现过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其最杰出的代表是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他们以慈善家的态度,企图劝导资本家放弃剥削和财富,采取公平分配的方式实现社会和谐。欧文甚至自己投资在美洲进行了共产主义公社的实验,结果,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行动失败了。

对待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从深刻的阶级分析和经济分析中认识到,机器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基本的矛盾。这一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生死对抗。这一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通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方式,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把生产资料变成公共财产,以此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本性,决定他们不会自动交出政权和让出财富,无产阶级用和平的方式是难以结束这一剥削制度的。所以,只有采取暴力手段和革命手段。马克思明确指出,“暴力是旧社会孕育新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是一种经济力。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前景作了如下论断:

无产阶级将取得社会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给它们的社会性以充分发展的自由。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时期,工人阶级内部曾经有一些人,主张通过对资本主义进行和平改造的方式来“和平长人”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有拉萨尔派、普鲁东派和伯恩斯坦派。马克思同他们的理论和思潮进行了斗争,批驳了他们的观点,制定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争取自身解放的策略和战略。19世纪的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和方法展开的。20世纪发生的俄国革命和东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也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的,并且也取得了胜利。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具有很大的不同。然而,马克思关于用暴力革命推翻剥削制度的理论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构想的和谐社会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性质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自身的灭亡。资产阶级锻造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灭亡之后,将有一个取而代之的和谐社会,就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人类真正梦想的大同社会。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实现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也可称为无产阶级专政时期,这个时期阶级斗争的残余还存在,工农、城乡、脑体力劳动的三大差别还存在,旧社会的习惯势力还存在,国家机器还不能消亡,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加强。但这个时期,社会的和谐程度远远高于资本主义。劳动人民从雇佣劳动制的枷锁中得到解放,生产资料再不是少数资本家的私有财富,而为社会集体所有,劳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

同类推荐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问世不过只有数十时间。一方面,文化生态学本身学科体系还不健全,更不成熟;一方面,它的传播范围也极为有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它尚觉陌生。因此,本书所作的努力仍属于开拓性、尝试性的,且,只能以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为背景,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文化态的个案基础上,建构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取其名为“文化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权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权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人权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书的研究只是初步的。希望本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问题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蛮驭五灵

    蛮驭五灵

    父亲为一方统领,母亲乃族中权贵之女。他的命运不该如此,却落得如此凄凉。没有一飞冲天的奇遇,却有在逆境中力挽狂澜的霸气。六岁离家,十五岁初出社会,且看他如何在乱世之中出人头地。
  • 盛世中国:两宋

    盛世中国:两宋

    《盛世中国:两宋卷》是本丛书的第三本,以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文风,介绍了“小版图,大世界”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三个太平盛世——北、南两宋,那些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盛世中国》丛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五个主要盛世(秦汉、隋唐、两宋、明朝、清朝)的起源、发展、高潮、衰落、灭亡全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其政治管理的出色、军事外交的强盛、文化科技的辉煌。
  • 神级农民

    神级农民

    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没两年,得到了一个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超级生物球之后的故事!美丽人生开了个书友群。。。19332955.喜欢的可以进吧。。。
  • 时光遇见的晨曦

    时光遇见的晨曦

    简介:初次见到他的那一天,是他作为实习经纪人的第一天。那个人,是娱乐圈的小隐形,看着他遭人欺负,还懦弱不敢反抗的的样子,他第一眼就讨厌了他。第二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发烧晕倒在他的车前,他本着好心送去医院,没想到他喝了酒,吐了他一身,那时他更加讨厌他了。后来,第二天早上,他躺在病床上拉着他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让他做他的经纪人,那眼神,他心软了。自此,他做了他的经纪人,对他的要求严格到苛刻。他们大风大浪闯了,情谊也经历了考验,最终是他们赢了,站在高峰之上?一个双面性的经纪人和懦弱隐忍的艺人,最后会有怎样的成长?
  • 法师之伤

    法师之伤

    在这个混乱动荡,诸神行走于大地的时代作为一个没有传承的魔法师,我只有一个卑微的愿望,活下去为了洞悉这个世界的本源《本书不会太监,烂尾。写出我心中魔法师的神韵,DND规则束缚较多,我也非大神,定义为伪DND吧。不会有脑残的配角,王霸之气的主角,更非YY》就不多写了,带你进入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
  •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建工作新探索

    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建立良好的校风,党风是校风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党风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前提,只有通过抓党风建设,才能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逐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的重要途径。
  • 童心百说

    童心百说

    在这本《童心百说》中,刘再复先生赋予每一个字生命,将此生命之书献给我们这一代人,也献给他的同一代人。本书如天籁,似清泉,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斥责了道之假;作者的细微观察和深入思考,引导我们回归童心,回归质朴,回归最本真的自我和纯真的天籁世界。
  • 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器

    没有无敌的武功,没有无敌的异能,没有非人类的脑袋和身体。但我有最全面的金属探测器,慢慢的一切我都将拥有。
  • 掌控仙道

    掌控仙道

    【完结】天地有三道,人道,神道和仙道。天生神根,吾独掌仙道。吾要那天在吾眼中崩溃,那地在吾眼中塌陷。目光所及之处,即是吾之仙国。
  • 快穿之你想不到

    快穿之你想不到

    有欢笑有难过,本文一片故事就相当一本书籍,能在看时收获很多(没有一本书那么长,但有头有尾)本文1vs1(????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