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0800000041

第41章 东坡赤壁

△剧目提要

徐玉莲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繁荣黄梅戏舞台艺术,不断推出精品力作,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2009年11月黄冈市面向全国征集以“苏东坡在黄州”为题材的黄梅戏剧本。《东坡赤壁》是范国清先生在“黄冈市征集苏东坡黄梅戏剧本”活动中创作的剧本,该剧本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了本次征文二等奖第二名。

大型古装黄梅戏《东坡赤壁》通过苏轼初到黄州、寺庙坐禅、东坡躬耕、草堂摔笔、奋笔救婴、赤壁绝唱等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描写了苏轼在黄州的浴火重生,由“故我”向“今我”的转型。

【作者介绍】

范国清,男,1963年生,湖北武穴市人,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武穴市文广新局戏工室编剧。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故事两百余篇,一百余万字。《幸福的手指》获2009年中国“山花”奖。《青岭惊魂》改编为同名电影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草鞋老太爷》获第七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市地方戏展演剧本创作一等奖,获湖北第九届“楚天文华奖”剧本二等奖。2010年5月,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湖北省舞台剧2010年—2011年度重点创作人员”。

【剧情梗概】

第一场:初到黄州。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初到黄州的苏轼,不仅无依无靠还被百姓误认为是一个贪官,使他倍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唯有朝云的不离不弃给了他一丝慰藉。

第二场:寺庙坐禅。安国寺坐禅让苏轼在佛老思想中找到了精神支柱,安国寺本是宏扬佛教的禅修之地,它给苏东坡带来了心灵上的平静,安抚了他的灵魂。

第三场:东坡躬耕。苏轼初来黄州,一贫如洗,不得不躬耕东坡,解决温饱。他以富有诗意化、审美化的劳动“自救”,稍济家大口阔的“困匮”和“乏食”之急。劳动也使他接触农事,贴近了生活,亲近了农夫,体悟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丰收的喜悦。

第四场:草堂摔笔。东坡因小儿苏遁三朝喜日,赋诗一首,马通判穿凿附会说这是一首反诗,诬陷东坡诽谤当今圣上不善用人,幸好萝卜头暗中相助,使马通判阴谋未得逞,马通判命人将萝卜头双手打烂。东坡认识到自己“手握笔砚仿佛以卵击石”,“到如今招灾惹祸无用头”,悲怆之下将笔摔了。

第五场:奋笔救婴。面对民间溺婴的惨景,苏轼按捺不住了,挥笔写信求助州府,“告诫村民和乡党,溺婴陋习要严防”,建议“村村成立救婴会,富户捐献钱和粮”。马通判诬陷东坡“雪堂聚众,编造谎言,图谋不轨”,但苏轼仍坚持为民请命。

第六场:赤壁绝唱。面对浩浩长江,脚踏壁立的崖岩,苏轼终于发出了对现实、对人生的深沉感喟,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获奖情况】

2010年3月,原创古装黄梅戏《东坡赤壁》剧本获“黄冈市征集苏东坡黄梅戏剧本”活动二等奖第二名。

△脱去故吾换新我,大江赤壁写风流——评原创古装黄梅戏《东坡赤壁》

徐玉莲

走进黄州赤壁公园,清代黄州知府郭朝祚所撰名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历历在目,让人浮想联翩。苏轼曾总结自己的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将黄州功业列为首位。苏轼,黄州,一个人名,一个地名,就这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黄州是苏轼贬官之地,也是苏轼浴火重生之地。公元1080年12月,苏轼在《答李端叔书》中说:“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按照东坡自己的说法,所谓“故我”是指过去名动京师、“独步天下”的眉山苏轼,是“专为应举而已”的苏轼,豪情满怀,抱负远大,立志干出一番功业,汲汲于功名利禄。“今我”则是“与樵渔杂处”的黄州苏东坡,饱经沧桑,历经磨难,是从人生剧变的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社会、评价人生意义,获得新生的“东坡居士”。

乌台诗案让苏轼丢官获罪,跌入人生低谷。《东坡赤壁》第一场描写苏轼初到黄州。苏轼“罪咎未了遭贬谪,合家上下受颠连”,御史台下令各级官吏严加监管,要把黄州这一方苏轼的贬官之地变成他的地狱之门,要命的是苏轼不仅无依无靠,而且还被百姓误认为是一个贪官,不明实情的王老实、萝卜头、木根、一班衙役等在马通判的挑唆下对苏轼百般刁难,使他倍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本是天涯倦客,落魄于黄州,内心是落寞和孤寂的,幸得朝云不离不弃,追随苏轼到黄州,让他倍感温暖。

安国寺坐禅让苏轼在佛老思想中找到了精神支柱。乌台诗案,让苏轼心魂不定,忧畏百端,“醉里狂言醒可怕”,“畏人默坐成痴钝”(《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仕途的不得意和现实的坎坷,使他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心理的支撑点,于是苏轼走进安国寺“焚香默坐”,并不是为了修佛成道,而是借用释家之坐禅,“闭门却扫”,“一念清净”,“家门佛门两个门,进进出出忘春秋,一脚踏进佛门里,一脚陷在家门中,入佛门日日反躬自省”,惟愿“物我相忘,身心皆空”。安国寺本是宏扬佛教的禅修之地,然而它却为安抚苏东坡的灵魂提供了平台。

躬耕东坡,则解决了苏东坡的生计问题。苏轼初来黄州,一贫如洗,“盐罐空,油瓶空,米缸空,灶下柴火空”,“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为求生计,东坡不得不劳动“自救”,“文人走末路,笔砚换锄犁”。躬耕东坡,不仅稍济家大口阔的“困匮”和“乏食”之急,而且还让他接触了拾瓦砾、除草棘、扶耒种田的农事生活,与百姓“同顶日头洒汗水,同披月光荷锄归”,亲近了普通百姓,体悟到了粮食来之不易,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苏轼慢慢习惯了“丢乌纱,戴草帽,脱紫袍,穿农装”的生存方式,融入了“锄当笔,田作砚”田园牧歌式的美境,收获了“挥锄漫卷东坡冈,夫子迸发农夫狂”的旷达超然。

草堂摔笔,体现的是东坡向“今我”更彻底的转变。乌台诗案前的苏轼“敢向诗中箸不平”,讽刺苛酷,笔锋尖锐。他的诗词时而流露出对熙熙攘攘的官场的蔑视,时而替无衣无食的老人幽咽,时而直指朝廷的专卖垄断,时而表达“致君尧舜”的渴望。在黄州草堂,东坡因小儿苏遁三朝喜日,赋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儿孙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马通判穿凿附会说这是一首反诗,诬陷东坡诽谤当今圣上不善用人,幸好萝卜头暗中往手里吐口痰,将“愚且鲁”抹成黑团,马通判阴谋未得逞,气急败坏,命人将萝卜头双手打烂。东坡认识到自己“手握笔砚仿佛以卵击石”,“到如今招灾惹祸无用头”,苏轼悲怆地把笔摔了。草堂摔笔,标志着是“今我”的东坡居士,决心超然于风高浪急的政治漩涡之外,其笔端不再关注官场的蝇营狗苟,对现实政治的不满、针尖麦芒的批判不再属于他的笔砚。他开始以更开阔的眼光,以平静的心态,静观自然,寄情山水,描写田园风光。

奋笔救婴,是苏轼对黄州的回馈。黄州乡亲对贤人君子的爱戴和尊崇,使他深受感动,同样,苏东坡也把黄州人当自家人。木根要溺死刚出生的儿子,萝卜头把孩子抢了出来,苏轼知道由于百姓养不活孩子,溺死刚出生的婴儿在民间是常有的事。人间惨景,让“忠义填骨髓”,“道理贯心肝”的苏轼又按捺不住了,他决心“生死福祸置度外,一片丹心解民忧”,挥笔写信求助州府,“告诫村民和乡党,溺婴陋习要严防”,建议“村村成立救婴会,富户捐献钱和粮”。苏轼救婴受到了马通判的百般阻挠和无情打击,诬陷东坡“雪堂聚众,编造谎言,图谋不轨”,苏东坡仍然坚持为民请命,以百姓利益为先,置个人荣辱甚至生死于不顾。

黄梅戏《东坡赤壁》以赤壁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可谓神来之笔,苏轼实现了由“故我”向“今我”的华丽转身。面对浩浩长江,脚踏壁立的崖岩,苏轼终于发出了对现实、对人生的深沉感喟,苏轼与黄州在大自然中奏响了流传千古的永恒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忘情于自然,寄情于美酒,苏东坡在黄州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与人生哲学的重构,于是,一个乐观豁达、随缘自适、宠辱不惊、安道守节的苏东坡从黄州走出去,而他留下的,则是不朽的绝唱,以及令千万后人为之着迷的精神涅槃。

同类推荐
  • 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

    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简要介绍了鞋靴效果图的各种技法,全书分为七章,重点介绍了鞋靴效果图与素描、鞋靴效果图与色彩、脚部形体结构、鞋靴效果图基础表现技法等。陈念慧所著的《鞋靴设计效果图技法(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不同表现风格的优秀效果图作品,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表达需求和爱好对其学习、借鉴。本书为全彩印刷。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热门推荐
  • 女神的霸道男友

    女神的霸道男友

    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家伙,他竟然和咱们的女神约会,一次次意外,让这个没天理的家伙越来越霸道,抢了咱们的女神不说,他还学坏叔叔,诱拐咱家的小萝莉了。。。。
  • 军神旧事

    军神旧事

    当历史走到了岔路口,一个人的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除了天主,没人能够知道,包括那个魔法历1832年出生的、注定改变大陆命运的孩子……
  • 三生三世伤如之何

    三生三世伤如之何

    前世的我是个孤儿、艺妓、杀手,尝遍了人间冷暖,石川成了我唯一活下去的理由,不想却被他冷冷背叛,最后身份败露被组织残忍杀害。从小在日本长大的我,完全不懂祖国历史,只知道两个皇帝,一个是康熙,另一个就是努尔哈赤,还不知道这俩人什么关系,就这样茫然的踏入历史。诡异的转世后,成了孝庄,为了完成爷爷的使命,蓄意接近多尔衮,但当我发现自己爱上他时,却再也不能和他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成了吴三桂的救命恩人...陈圆圆居然是我的女儿...亲手逼死了多尔衮的亲娘...历尽无数,才发现前世今生,一切都是阴谋,握着手中支离破碎的血玉,眼泪夺眶而出...求收藏,求各种票,尽管砸死我吧,(*^__^*)嘻嘻……最少也会保证日更滴...小楼不是后妈,一定会给咱闺女一个光明美好的结局滴...(虽然中间有点万恶的小虐,,,)
  • 野蛮大小姐驾到

    野蛮大小姐驾到

    为争一口气,裴安琪努力了两年,终于考上了遥不可及的圣柏亚大学,目的是为了让她最喜欢的狐狸承认她,却没想到这一切只是噩梦的开始!刚进学校,就遭遇鸡蛋试卷被曝光,情信被广播宣读,单挑被打的稀巴烂……嗷嗷嗷,她一定要揪出这只死狐狸!
  • 逆阴转阳

    逆阴转阳

    一个偏远小城里的孩子,身患不治之症,天生无法修炼。突然有一天,一个神秘的年轻人到他家里,以他全家人性命做要挟,强迫他娶一位身份高贵的名门小姐,并强制他完成种种考验
  • 胜者为神

    胜者为神

    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胜者为王,所以胜利者永远都是正义的一方.....
  • 始乱终弃,豪门二手妻

    始乱终弃,豪门二手妻

    初遇,她被迫乞讨果腹,被他无情奚落后,一口咬在他的手背,只留下一句“我叫童凌薇,你给我记住”便仓皇逃离。数年后,她成为律师行最受器重的律政佳人,一心向上爬,经常不惜任何代价目的只为打赢官司。为得到摆在眼前的一个成为知名集团法律顾问的机会,她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和手段,依旧无门而入。终于他作为集团幕后最尊贵的执行总裁,向她提出邀请,但代价却是……
  • 祁连天宫

    祁连天宫

    祁连巨峰神秘莫测盗墓摸宝惊险绝伦
  • 乱世寻踪

    乱世寻踪

    一场离奇的意外令田乃禾被迫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在经历过遇奇人、战强盗、惊大儒、惩恶少、救圣驾、赈灾民、游匈奴等等遭遇之后,且看他是如何面对种种爱恨情仇,又是如何去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历史踪迹……(作者留言:《乱》是作者首次以“映画式写作”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所谓“映画式写作”,就是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场景等处的细致描写,尽可能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幕幕犹如影视画面般的视觉效果。由于这一构想尚处在尝试阶段,期望可以得到更多喜爱文学创作的前辈与博览群书的书友的品评指正。作者必将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作品。再次对您的不吝赐教揖礼拜谢!)
  • 当执念走过最深的流年

    当执念走过最深的流年

    “你若有一天知道我这么想要把你留下,,留下那个阳光的你,留住我们在一起的那段美好时光,你会离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