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美国的这段经历,刘黎敏这样说:“我原来是个世界冠军,奥运会亚军,我在国内的环境会很优越,国内哪家名牌大学我都可以去上,我的老师还给我特别辅导。我到这边来了,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没有人会对你有一个众星捧月的感觉。老师不会因为你是世界冠军,考试之前给你特殊的复习让你过这个课,你必须脚踏实地的把这门课考过去。当时对于我来讲,确实是很困难。”
如此困难,但是她坚持下来了,不仅坚持下来了,期间还参加了1997年全运会,刘黎敏在1993年全运会上囊括女子100米和200米蝶泳的桂冠,1997年全运会时却没有跻身决赛。除此之外,她还参加了2000年奥运会,2001年全运会。注重承诺,是刘黎敏一个极佳的品质。
2010年5月23日,刘黎敏在汉大婚,夫君是一名美籍犹太人,汉语名字叫夏互辉。湖北省团省委书记丁小强、奥运冠军郑李辉为这对新婚佳人证婚。上午9时许,一队扎着鲜花的彩车驰入省体育局崇仁中心,美国内华达州大学教授夏互辉率一支多达48人亲友团来到刘黎敏家。此时刘家大门紧闭,在楼道上排着长队的美国亲友团按中国习俗不断地往门内塞红包,用汉语大喊“老婆开门”,合唱美国情歌“你是我的太阳”。然而,开门后,迎接他们的是刘黎敏的父母,刘黎敏闺房之门仍然紧闭。夏互辉久叩闺房门,亲友团用汉语高唱起“东方红”。几经周折,夏互辉终于抱起刘黎敏走下楼。婚礼在一家海鲜城举行,约400余中外嘉宾见证了这对新人的中西结合式的婚礼。
现在,刘黎敏可以休息一下了,因为她努力拼搏的时间实在太长。(作者:余国华)赛艇运动
△张秀云——奥运的诱惑
1993年,年仅17岁的张秀云获得世锦赛女子四人双桨项目的冠军,和队友一起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从那一刻起,这位出生在武汉蔡甸的农家女孩子就一直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演绎着一段段传奇。但是对于五环的诱惑,从1996年亚特兰大开始,她一次次地拼搏,即使是冒着生死危险。今年,张秀云又一次重新操浆,为了心中永恒的奥运梦想,再度启航。
险些成为打工妹
1989年的秋天,生活在蔡甸农村的张秀云由于家境贫困,小学刚毕业就不得不辍学,父母为她找了份皮鞋厂临时工的工作。凭心而论,那个年代的农村女孩能找到这份工作已属不易,张秀云也并没有怨恨父母。
不过,张秀云对于其他孩子享受的初中生活还是有些向往,就在上班的前一天,她来到蔡甸莲花湖中学找以前的同学玩,两人路过操场时,张秀云突然停住,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时,学校的体育老师王春生正带着校田径队的同学训练,而此时愣住的不止张秀云一个人,王春生看到张秀云后如获至宝,1米70的身高比同龄女孩足足高出一头,这绝对是练田径的好料儿,王春生打起了张秀云的“主意”。
几经周折,王教练终于说服了张秀云的父母,前提是承担张秀云每学期60多元的学费,其实,当时王春生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80元。就这样,爱才如命的王春生终于得到了张秀云这匹千里马。对于能够重新回到校园,张秀玉深知来之不易,训练中要比任何同学刻苦,成绩也在突飞猛进。不久后,张秀云代表学校参加了武汉市中学生运动会,夺得800米和1500米两项亚军。
正是在这次比赛中,这位身材高挑的女孩引起了武汉市水上运动学校教练的注意,她也很快由区里的业余体校抽调至市水上运动学校,开始了赛艇生涯。而其中的关键,正是由于多年练习田径而锻炼出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每逢说起这段往事,张秀云说得最多的是,感谢对她如女儿般的王春生教练。
两遇挫折
从1990年进市队,到1993年入国家队,张秀云不仅实现了人生的三级跳,而且是跳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前国际赛艇协会技术部主任托尔·尼尔森这样评价道:她是位难得的天才,她简直就是为水上运动而生的。科学检测数据也表明,张秀云的身体素质十分出色,最大吸氧量已接近男子水平,这在世界女选手中十分罕见。而她对赛艇运动的热爱和全力投入、训练中的顽强拼搏以及对水上运动难得的悟性,使得这位上世纪90年代初从武汉蔡甸一位普通农户家走出的女孩子,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攀上了这项运动的顶峰。
这里,不能不提到张秀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刘爱杰。赛艇在中国属于冷门项目,训练艰苦,资金匮乏,很少有人关注。尽管1993年获得过世锦赛金牌,但那次欧美强手大都缺席。而奥运舞台,中国选手别说拿金牌,连参赛资格都很难获得。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中国赛艇队聘请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学博士刘爱杰担任技术顾问。
刘爱杰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世界赛艇运动的前沿动态十分了解。他把全部家当搬进队里,与教练和队员们打成一片。经过一个多月的观摩考察,他认为中国赛艇队虽然条件艰苦,但队员的素质很高,如果改进训练方法,成绩将会飞跃。
刘爱杰对年龄最小的张秀云尤其在意,这个湖北姑娘虽然体格柔弱,但性格泼辣,训练时比男队员还能吃苦。
张秀云觉得,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刘爱杰像一位严厉而宽厚的大哥,很值得信赖。时间一长,两个人之间便擦出了爱的火花。在刘爱杰的指导下,张秀云实力大增。刘爱杰豪言:“张秀云是天才的赛艇选手,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把她培养成奥运会冠军!”鉴于当时中国赛艇在国际体坛的弱势地位,外界嘲笑刘爱杰是在痴人说梦。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张秀云与老将曹棉英搭档闯入女子双人双桨决赛,最终以一秒之差输给一对加拿大选手,惜获银牌。这是中国赛艇队获得的首枚奥运奖牌。痛失金牌后,曹棉英掩面哭泣,张秀云却握紧拳头发誓:“四年后,我一定要把这枚金牌夺回来!”
曹棉英退役后,张秀云在刘爱杰的建议下改练单人双桨。为备战奥运会,四年之间,刘爱杰和张秀云没有分开过一天,但他们却从来没有逛过商场,没有看过电影,甚至连说句“我爱你”的闲情都没有。
张秀云的腰有老伤,站立久了就钻心疼痛,两只常年握桨的手长满老茧,指关节又黑又粗。刘爱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天晚上,他都帮张秀云洗衣服,为她治疗按摩。张秀云有时开玩笑问刘爱杰:“你这位大博士,成了我的保姆,真是可惜了。”刘爱杰认真地说:“只要能圆你的奥运冠军梦,做什么我都愿意!”
2000年终于来到。这一年,张秀云的状态十分出色,奥运会前两个月的维也纳世界杯,她为中国赛艇队夺得历史上首枚金牌。奥运出征前,张秀云公开表态:“金牌我拿定了!”
然而,命运跟张秀云开了个玩笑。中国代表团突然对所有运动员进行血检。血检是比尿检更严格的检查,在国际体坛上极少采用。由于张秀云的某项血液指标超标,代表团劝她提前回国!接到噩耗,张秀云如五雷轰顶。她不清楚,自己清清白白为何血检超标?
刘爱杰又何尝不痛苦?但作为中国赛艇队的领队,他安慰张秀云:“我相信你是清白的,希望你能够面对这个风浪,下次再来。”张秀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咆哮道:“下次,人生能有几个四年啊?上天为什么总捉弄我呢?”她痛哭失声。张秀云一个人坐飞机离开悉尼回到武汉老家,她不敢看电视,不敢见人,提到奥运会就伤心落泪。
短短半个月,张秀云消瘦得几乎脱相,她对刘爱杰说:“我快要崩溃了,我真想拿刀子杀人。”刘爱杰紧紧抱着张秀云:“你杀我吧,打我吧,只要能让你好受些,我都愿意。”张秀云无助地依偎在爱人的肩头,哭泣着问:“我还有希望吗?”刘爱杰说:“只要心不死,希望就在。我会永远陪着你,不拿冠军誓不罢休!”
戴着金牌入洞房
2001年,在广州九运会前,张秀云玩命苦练,好几次晕倒在码头上。11月16日是赛艇决赛的日子,刚下水,张秀云就心慌难受,打了两针强心剂才恢复正常。但就是在身体状况糟糕的情况下,她还是夺得两枚金牌,成为九运会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夺得第二金的当晚,张秀云匆匆卸下“战袍”,略施粉黛,换一袭深红色连衣裙,伴随着战友们的祝福,变成了一位幸福美丽的新娘。
这是一次纯私人的婚宴,不带“官方色彩”,张秀云夫妇也没有惊动正在忙碌的领导们,中国赛艇协会主席何振梁是个例外。张秀云与年轻时从事过赛艇运动的何振梁先生有着深厚交情。1996年张秀云错失奥运冠军,何振梁勉励她以后再展鸿鹄之志。此后几乎每年,何振梁都会过问张秀云的状况。“悉尼事件”后,何振梁两次找到张秀云,安慰她说:你受苦了!
婚礼上,看着张秀云找到好的归宿,老人动情的说:“张秀云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秀赛艇运动员,她不仅技术超群,而且为人谦和,待人真诚,一定会成为一位贤妻良母,祝愿这对新人生活美满幸福。”
婚姻给了张秀云全新动力,决定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再拼一把。
圆梦之旅
全运会之后,张秀云即赶赴爱尔兰强化训练4个月,她的力量、技巧和心理素质都有很大提高。2002年釜山亚运会,张秀云毫无悬念地获得金牌,创造了当年世界最佳成绩。2003年8月,赛艇世锦赛是奥运会的资格赛,张秀云忍着腰伤疼痛参赛,获得单人双桨第五名,抢得中国唯一一个珍贵的奥运席位!张秀云太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了,她立下军令状:“雅典奥运会,我一定要夺金牌!”
但是,这一年的11月26日清晨,正在浙江千岛湖基地训练的张秀云突然昏倒栽进水里。教练们赶紧把张秀云救上岸,并紧急将张秀云送往上海瑞金医院。经过心电图等一系列诊察后,医生严肃地对张秀云说:“你的心脏功能微弱,相当于80岁老人的心脏,随时都有梗死的危险。你必须马上住院手术!”
刘爱杰听后非常紧张。张秀云却拒绝道:“备战奥运会这么紧张,我哪有时间住院呀?不行,我马上就回去!”还没等刘爱杰劝阻,张秀云就跑回了训练基地。她静卧休息了几天,就扛着赛艇又下水了。
冬去春来,张秀云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反之随着天气转暖更加严重。刘爱杰心疼地劝妻子:“秀云,你已经尽力了,不行就放弃吧,别勉强自己,毕竟生命最重要啊。”张秀云杏目圆瞪:“我绝不放弃,就是死,也要死在奥运会上!”
遗憾的是,在即将奔赴雅典的最后几天前,张秀云再一次晕倒了,这一次,她没有能够坚持住。8月4日,中国赛艇队启程,身为领队的刘爱杰到医院跟妻子告别,张秀云躺在病床上,拉着丈夫的衣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行清泪顺着眼角滚落……2005年10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举行,张秀云打着“调研”的旗号跑到赛艇赛场。看到熟悉的队友,摸摸心爱的赛艇,她的心醉了,一种久违的幸福涌上心头。
从十运会赛场回来,张秀云像着了魔一样,魂魄都被赛艇勾去了。她不断反思:我心脏的病因何在?如果采用科学方法,是否还能坚持?一天,她对丈夫说:“我想复出,为2008年奥运会再拼一回。”尽管刘爱杰极力反对,但是张秀云的坚持最终打动了丈夫。
一位赛艇界的权威人士曾这样评价:“在她身上有些未知的东西,值得运动界、运动医学界认真研究。可以说,有很多东西已暴露出我们对自身认知的肤浅,对运动规律的掌握还远远不够。”
随后,在北京经过一系列测试后,张秀云的各项指标均顺利过关,她马不停蹄来到贵州锦江开始冬训,虽然心脏还有些问题,但她实在无法拒绝奥运会的诱惑。她自己也说,好多人说她是为了奥运会而拼上性命,但其实她不认为自己的心脏问题有那么严重。只要她在训练和生活中多加注意,就不至于到那么可怕的程度。她的爱人刘爱杰说:“去年我俩达成了协议,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你努力了,就无怨无悔。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和恢复,感觉还行,还可以试试!”
2007年的世锦赛上,张秀云一举进入单人赛艇的前6名,获得奥运会的参赛权。1996年的奥运银牌得主居然在11年后依然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她也成为许多专家的研究对象。为了备战奥运张秀云选择了不顾一切,但张秀云唯一牵挂的事情的还是2岁的女儿,她常年无法陪伴女儿,自己作为母亲实在名不副实。
为了她的奥运冠军之梦,丈夫刘爱杰专门请来了国外教练,与国内教练一起为她制定特别训练方案,采用全新的技巧性训练。几个月下来张秀云的各项训练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使她在北京的测试中,成绩非常惊人。
2008年8月16日,北京奥运会赛艇比赛开始产生金牌,在下午进行的女子单人双桨决赛中,32岁的老将张秀云与奖牌擦肩而过,获得第四名。虽然遗憾地和奖牌失之交臂,但张秀云还是一脸平静。比赛结束后,张秀云的老公和教练都来迎接她,当她向观众致意时,赢得了全场喝彩。“我又找回了1996年的感觉!”张秀云说,自己圆了参加奥运会的梦想,对自己而言这个句号画得很圆满了。
北京奥运会之后,张秀云一度准备退役,但是在济南全运会之前,她再度选择复出。2009年10月20日上午,在全运会赛艇比赛的观众席上,女儿刘朗润高举着“妈妈加油!”的牌子在人群中关注着正在进行的女子2000米单人双桨的决赛。
此时,张秀云正在碧波万顷的水道上奋勇冲刺。而这也是这位年过30的赛艇老将退役前最后的演出。距离终点200米,100米,50米,冲线。“成功啦!”观众群里爆发出热烈欢呼。张秀云以领先对手4秒多的优势夺冠。上岸后,张秀云把跑向自己的女儿一把揽在怀里。女儿甜蜜的吻让妈妈感到既欣慰又幸福。她说,“我觉得我非常地欣慰。因为奥运会的时候我女儿也是举着这块牌子为我加油。当时我只取得第四名,心里特别难过。那么今天我女儿又来举这个牌子为我加油的时候,我觉得我心里非常地兴奋。有一种欣慰感。”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张秀云告诉记者,因为身体条件和年龄问题将在本届全运会之后宣布退役,目前已经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她说:“其实我现在很累,很辛苦。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就没有进行训练,直到参加这次的全运会。说起来我已经30多岁了,身体力量的恢复比起年轻队员来要慢很多。并且,我身后还有像金紫薇等有实力的年轻队员,心理上也较有压力,此次夺冠完全是靠自己的自信。”
在记者问到:“现在她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时,张秀云回答说了两个字——“回家”。张秀云表示,女儿已经4岁半了,在北京一家幼儿园上中班。但张秀云一直忙于训练和比赛,女儿从6个月大开始就一直由自己的婆婆带着。张秀云歉疚地说,“其实我有很多话想和女儿说,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的陪伴她,照顾她,看着她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