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400000002

第2章 “中美国”

中美国上升到世界强国地位的每一个国家,都是通过保护和培育自己的制造业基础来实现的。从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到中国都是如此--布坎南(美国著名政治家)

制造业是我们经济增长、财富和就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制造业是美国的未来。--利伟成(美国陶氏化学公司CEO)

你听说过"中美国"这个词吗?它的英文是:“CHIMERICA”。这是哈佛大学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尼尔·福格森教授在2007年发明的。他把中国和美国比喻为“一个国家”,即最大的消费国美国和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他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是一种共生关系。即东方的‘中美国人’储蓄,西方的‘中美国人’消费;东方的‘中美国人’加工生产,西方的‘中美国人’提供服务;东方的‘中美国人’出口产品,西方的‘中美国人’进口产品;东方的‘中美国人’积聚外汇储备,西方的‘中美国人’乐于过赤字生活,印刷东方的‘中美国人’渴望的美元债券。这是一桩极好的联姻,相互补充。”不知各位看了这段文字作何感想。说得好听点,是我们在为美国人打工,说得不好听,就是我们成了美国人的奴仆。

但福格森教授并不是开玩笑,他说的话,即是中美现状的真实写照,也是美国人生活的一种理想模式。也就是说,今天的美国人不想生产,只想消费。消费在美国的GDP中占了70%。消费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近30年中,大多数美国人的收入已基本不再增加,但他们仍在继续无节制地消费。

美国在1894年完成工业化,190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30%,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32·4%。1913年GDP超过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经济强国。到1950年代,人口只占世界6%的美国,生产了占世界50%的制成品,57%的钢铁,62%的石油,80%的汽车。当时,美国的GDP占世界的45%。1990年代,我在美国参观过许多工厂,从年产二千万吨的大型石油化工厂到生产细如发丝的光纤工厂,从生产在一个指甲大小的硅片上,能刻出几百万条电路的芯片厂到制造大型飞机的波音公司,从制造卫星的工厂到生产汽车的工厂,从百威啤酒到可口可乐,每到一处,都令我惊叹不已。我出自大型国有企业,我们公司有当时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我还算见过市面的。但相比之下,我感到差距太大了,真可谓望尘莫及。1991年我参观过AT&T的一个生产程控交换机的工厂,在一个屋顶下的工厂面积竟达100万平方米。从外面看,白色的屋顶,白色的墙面,草地绿茵如织,鲜花盛开,这里完全不象一座工厂,倒象是一座医院。厂房内部也非常干净整齐,偌大的厂房内看不到几个人,只见一条条自动生产线和一排排机器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显示出强大的制造实力。这个工厂隶属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公司下属的网络系统公司,它是AT&T的七大分公司之一,也是唯一的设备制造公司,有6万多名员工。它下面有一个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有26,000人。从1925年建立以来,这里产生了11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科技专利48,000多项,平均每个工作日4项。世界上第一个三极管,第一个光电池,第一个激光器,第一个通讯卫星,第一个远程电视等人类的重大发明都出在这里。贝尔实验室前面的水塔就是一只三极管的造型。

美国曾是最大的世界工厂。二战以后的30年,制造业推动了美国的繁荣,创造了有活力的中产阶级。1947--1973年美国家庭收入翻番。GDP在1940--1950年增长了50%,1950--1960年增长67%。制造业的增长赋予了国家经济的力量。那个时代,真是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

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的制造业已是面目全非。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美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获得原材料或者更接近市场,都把工厂迁到海外。

1990年我曾去过美国东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匹兹堡,那里号称是美国的钢都,出了大名鼎鼎的卡内基和他的美钢联,钢铁产量曾垄断全美国的一半。还有美国铝业,西屋电气,亨氏食品等世界著名企业。原来流经匹兹堡的三条河流岸边都是耸立的高炉和炼钢厂,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美钢联那栋漂亮的70层咖啡色大楼,仍然屹立在市中心,但已换了主人。那时匹兹堡象很多传统工业中心一样,正经历着最艰难的时期,努力从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

2000年我到底特律参观福特汽车公司,看到这个昔日辉煌的汽车之都已是一片衰败景象。这里集中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被卖来卖去,当时在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旗下,福特公司也步履维艰,而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已濒临破产的边缘,要靠联邦政府的补助才能生存。底特律原来有100多万人口,由于汽车业的不景气,很多零配件厂关门倒闭,人们纷纷离开了这个曾经十分繁华的城市,留下大量无人居住的房屋,破烂不堪,整个城市显得非常萧条。2013年底特律市因欠185亿美元的债务不能到期偿还,申请破产。

我曾实习过的网络系统公司,也在1996年从AT&T中分离出来,成立了朗讯公司。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朗讯竟然被法国的阿尔卡特公司并购了,贝尔实验室的楼顶插上了法国国旗,这真是匪夷所思。因为1990年代我在AT&T实习时,当时的董事长鲍勃·艾伦雄心勃勃,花了100多亿美元并购美国第五大电脑公司NCR,准备进军计算机产业,因为通讯业已经高度计算机化了。曾几何时,他旗下最重要的公司却被别人并购了。与此同时,我们熟知的那些著名的美国企业如摩托罗拉、柯达公司等也早已风光不再。

在美国,大多数美国小镇都有几个具有本地特色的工厂。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在上世纪40年代,有一个小镇的一位工人发明了老虎钳,推出后深受市场欢迎,正好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销量大增,供不应求,于是很快形成批量生产。几十年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老虎钳的工艺不断改进,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步建成了一座现代化工厂,产品行销全世界。它给小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小镇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小镇上的几千人,甚至几代人都在这个企业工作,它使得小镇的居民富裕起来。但到90年代,来了一个大企业把这个厂收购了,不久,这个企业把工厂转移到海外,小镇的工厂被关闭,几代人赖以生存的工厂离他们而去,小镇的陷入了萧条和冷落。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国小镇的故事。因为小镇社区在美国人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像这个小镇一样,美国有成千上万个小镇,小镇上有成千上万个工厂,生产着各种手工工具、塑料制品、电子产品,汽车零件,服装玩具等等。我曾经参观过一个很小的机械工厂,只有19个人,年销售收入1,000多万美元,劳动生产率高达50多万美元/人·年,这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几十年来这些工厂使数千万美国人人就业,获得不错的工资收入,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从90年代开始,这些美国的“乡镇企业”逐渐衰落了。美国国内的很多工厂都被关掉,工人失业或转行。他们要么回家,要么找一些收入较低的服务业岗位,很多人找不到全职工作,很多人不得不找几份工作。原来一个城镇最大的企业可能是工厂,现在变成了沃尔玛超市或者医院。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打入美国市场,引起美国的震动。1991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时得知,80年代在国家的支持下,该校曾搞过一个“三五”工程:派了5名学者,用了5年时间,花了500万美元,到日本去做考察。考察的目的是研究日本为何成功,而美国该如何应对。其中一位教授写了两本书,一本关于日本的汽车业,一本关于日本的家电业。写书的这位教授还专门给我们讲过一课。麻省理工学院和美国其他智库的研究,曾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改革和振兴。但在这两个领域美国还是没有竞争过日本。九十年代,在美国的商店里,到处都是日本产的家电,照相机,录音机等电子产品,美国企业基本退出了家电市场;日本的汽车也以省油、轻巧、价廉而打进美国市场,远胜过庞大、笨重、耗油量大的美国车,所以在美国公路上到处是日本汽车。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行业已经从美国消失。从太阳能控制板到高度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电路,从风机涡轮到微型电话,这些产业都在美国诞生,现在却在世界各地开花。即使总装厂在美国,也有很多零部件在国外生产。比如,波音公司28%的零部件是在国外加工,三大汽车厂的零部件25%由海外子公司提供,半导体80%在国外组装,IBM的70%的零部件在日本和新加坡生产。2008年全世界共销售12亿部无绳电话,没有一部是美国制造。苹果公司的市值居世界第一,但没有一件苹果产品是在美国生产的。

美国制造业的劳动力队伍日益缩小,2001--2010年,美国公司被迫关闭了超过42,000家工厂,全部5,500万个制造业岗位的1/3已经消失。整个制造业部门在大出血。1990年美国制造业创造的实际GDP是14,262亿美元,2008年是15,743亿美元,18年仅上升10。4%。扣除通胀因素,实际是负增长。20世纪50年代制造业占GDP的28%,现在仅占11·5%。据劳动统计局资料:1950年,制造业占总劳力的比例是30%,1960年是27%,1970年是23%,1980年是18%,1990年是15%,2000年是11%,2011年降到9%。

制造业的领军人物--理查德·麦科马克指出,美国的家具业在2000--2008年失去了至少60%的制造能力。到2009年,美国的汽车业仍步履维艰,中国成了全球汽车制造业的领导者。纺织业、纺织品和服装业的工资预计到2018年将削减一半。1978--2007年美国在可再生能源研发上花了154亿美元,但仅为美国创建了雇佣一万人人的太阳能制造业,电池板在日本实现商业化,而大规模生产则在中国。

2009年中国和其他9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超过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已不是世界上太阳能制造业的领导者,现在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占世界总量不足5%。世界最大的10个太阳能生产商仅有一家在美国建厂,5个最顶尖的风涡轮制造商中,只有通用电气(GE)在美国设厂。美国清洁和高效太阳能系统超过70%部件依靠进口,许多来自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标准比美国高的国家。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占GDP的比例比美国高10倍。

美国计算机行业比1975年少用了166,000人,而十分高效的电脑制造业在亚洲诞生,雇佣了150万人,2009年收入突破620亿美元。超过苹果、戴尔、微软、因特尔和索尼在全世界雇佣人数的总和。

现在你到美国的商店里,到处都是“MadeinChina”。90年代只能摆地摊卖的中国产品今天都登上了大雅之堂,进入美国顶级商场和各种超市。近几年美国网上流传一个故事,说一对美国夫妇作一个试验,他们准备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看是否能正常生活,但他们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就熬不下去了,因为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美国并不生产,而其它国家的产品没有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

美国正在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过渡。多年来,美国借助借贷和消费来实现增长,但没有制造业,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服务业虽然也能带来财富,但他不能创造维系1·5亿劳动力的经济。制造业能创造服务业无法比拟的就业,价值和增长。美国的经济规模太大,没有制造业作为核心,不能提供可持续充足的就业。

世界著名的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CEO利伟程说,美国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财富和就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制造业具有最大的乘数效应,在创造就业上超过任何其他部门。制造业对原材料、能源、建筑、供应和服务形成广泛、系统的需求。每1美元的制成品销售支撑1·4美元其他部门的产量。而服务业的每1美元的销售仅支持0·71美元的产量。工厂内几百人的就业意味着工厂外几千人的就业。没有一个强大的制造业部门,美国就不能维持它需要的增长水平。美国经济政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美国必须每个月创造12·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才能与美国的人口增长同步。

美国失去的不仅是现在的制造业就业,也正失去未来创新产品的制造成果。正如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罗夫所说:“我们不仅失去了数不尽的就业机会,我们也打破了对技术革新至关重要的经验链条,放弃今天的商品制造业就把你锁定在明天的新兴产业之外”。

因为创新总是追随制造业的,当一个经济转向纯服务业时,就无研发可言,没有研发就没有知识产权产生,到那个时候,这个国家发现自己完全依赖于其他人的知识产权,美国作为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将从根本上消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2010年披露一份报告,发现2006-2008年仅有9%的美国公司参与产品创新。创新在急剧没落,制造业正处於严重的衰退中。例如,2007年亚马逊团队发明了“电子墨水”,但在美国找不到一家制造电子阅读器显示屏(LCD)的厂家,尽管LCD最初是美国研发的产品,但整个产业已经转移到亚洲,到1995年,没有一片LCD面板是在美国制造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最大的大宗出口产品竟是废纸。以我在美国学习和生活的经验看,美国人在使用纸张上是极其浪费的,不管是办公室用的打字纸、复印纸,还是在家庭里、餐馆里用的餐巾纸,或是厕所用的卫生纸都是用木材或棉花为原料制成的上好的纸张,但美国人毫无节约概念,所以每年产生大量的废纸。一位中国女商人张茵看到商机,在美国大量收购废纸。加州长滩港巨大的龙门起重机,每天忙碌着把重达20吨重的集装箱装上开往中国的船上,堆成几层楼高,那里装的就是废纸。2010年估计有2,000万吨废纸出口,总价值30亿美元。在中国加工成新的纸制品后,再包装中国的产品运回美国。张茵创立的玖龙纸业也因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纸板生产商之一,2011年收入20亿美元,张茵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企业纷纷离开美国呢?

第一个原因是经营环境差。

成千上万个美国公司,不论是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发现美国的营商环境越来越难于支撑企业的生存,他们面临的金融现状迫使其中的许多公司离开这个国家。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1,一位IBM的工程师研制了一种能精确检测半导体材料质量的设备,他创立了公司,建立了工厂,并准备扩大生产,他希望得能到资金的支持,于是求助于联邦政府,但他得到的是不屑一顾。他本想留在“美国,但他得不到支持。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得知情况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愿意给他提供资金和免税等激励措施,他只好把美国的工厂关掉,到新加坡建厂;

2,微芯片的巨头英特尔公司因为成本的原因把许多生产线移到海外。英特尔的CEO奥特利尼说:在美国从零开始建一个世界级的半导体公司大约需45亿美元,而在其他任何国家可以节约10亿美元。2010年英特尔在中国大连建立了一个芯片厂,只用了25亿美元;

3,普瑞公司开发了一种发光芯片,生产LED灯,可以节能80%。但他在美国得不到任何帮助,而新加坡政府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其创业,负担公司建设成本的一半,政府还提供低息贷款并减免税收,他只好选择去新加坡建厂;

4,一个叫米亚索能的太阳能公司,能生产超薄太阳能电池,正处於起步阶段,他本想留在美国,但亚洲一个国家给他10年免税的政策,而美国却不能,这让董事会无法拒绝;

亚洲许多国家为了吸引外资,纷纷推出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例如中国在1979年制定的法律中,给予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是,从企业赢利之日起,二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更是“三免五减半”,基础所得税率也低于美国,只有25%,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率为15%。

美国的监管方式混乱,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很大负担。一个玩具商说,他们常常处於50种不同的监管中,让你无所适从。但很多地方又监管太松,如金融衍生品泛滥,英国石油公司泄漏等。

第二个原因是教育落后。

由于教育的落后,满足标准的工人储备太少了。有技术的年轻人严重短缺。2004年获得首个工程师学位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13%,亚洲为20%,欧盟为14%,中东欧为12%,而美国仅为4%。据统计2012年美国的失业率在8%左右,却还有超过300万个岗位空缺,招不到合格的工人。大多数美国工人没有掌握数学、阅读理解或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而这都是发达的制造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在芝加哥,有成千上万的新工作机会无人胜任。在美国各地都有人抱怨,有各种机会,但找不到人。洛克希德公司预计未来10年公司需要142,000名工程师,但是美国大学一年只能培养出6,000名工程师。航空工业遭受的打击会相当严重。而技能型人才的短缺的影响远不止一个公司或部门。

美国制造业的空洞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仅存的一大批制造企业已经变得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在许多领域,包括钢铁、汽车等经济关键领域,美国已不是技术领先者,也不再是最有效的生产商,已不再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了。显然,在许多制造业领域,美国已经不再具备比较优势。钢铁业从50%降到14%,汽车业不仅落后于日本,竟然落后于中国。消费电子工业输的最惨,1955年美国生产全世界69%的音响设备,90%的彩电,现在接近于零。

据资料介绍,到2008年,美国的GDP占世界的比例从45%下降到23·4%,美国制造业从占世界的44·7%下降到11%。在美国国内,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30%下降到11·4%。2001年美国制造业低于保健和教育的水平,2002年低于零售业,2006年低于地方政府的收入,2008年低于娱乐和餐饮业。许多年来,美国的消费都超过产出,制造业的人数占非农业用工的9%,而服务业用工则占70%以上。在小布什时代,政府雇员比制造业雇佣的人员还多。

美国著名政治家,三任美国总统的高级顾问,两次角逐总统候选人的帕德里克·布坎南说:“上升到世界强国地位的每一个国家,都是通过保护和培育自己的制造业基础来实现的。从英国、美国、日本、德国到中国都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仅靠自由贸易就能上升到世界强国的地位。自由贸易一直把消费优于生产,这使我们自己处于外国商品的包围之中。美国将变成全球最大的旁观者和潜在的最大的被淘汰者。”

制造业是物质文明的基石。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从而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造、提升了美国农业,并为服务业大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占劳动力总数70%的服务业是建立在占10%的制造业劳动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基础之上的。否则,服务业的大发展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号召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并誓言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但响应者寥寥。几年过去了,也未见什么成效。由于成本,市场等原因大多数企业实际已经回不去了。

2009年,那位发明"中美国"的福格森教授发表了“中美国”终结说:“经过2007年到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已开始离婚之旅”。

同类推荐
  • 二月碑

    二月碑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尊重历史,重温往事,在心理浮躁、急功近利的当今,愿本文如一缕清风,吹醒民族发热的头脑。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秦关汉月

    秦关汉月

    秦慎刚穿越到西汉末年王莽时代便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危机中,虽然最终暂时脱离险境,然而以后呢?步履艰难的他又该何去何从……世人只道我杀人如麻甘之若饴,其实我最大的愿望不过是想要回去啊!
  • 春秋公子记

    春秋公子记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杀,留下一个儿子姬云霄。云霄长大以后,为保护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踏上了一条充满危险与曲折的路。
  • 二十四史-旧五代史

    二十四史-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全书一百五十卷,包括本纪六十一卷,列传七十七卷,志十二卷,另有目录两卷。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成书如此迅速,主要在于宋太祖十分重视,组织的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同时也因为去古未远,可资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范质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实录简编——《建隆五代通录》,从而为修史提供了极大便利。
热门推荐
  • 世上每一座孤单的岛

    世上每一座孤单的岛

    她是幸运的,短短的小半生遇见了两个灿若晨星的男子,可是最终,一个对她说,我们就到这里结束吧;一个说,我们在这里分开吧。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单的岛,飘渺无依。但是因为彼此能望见,能致意,即使隔着茫茫海域,也不会感觉被遗弃。
  • 绝情绝爱:如果可以不让你哭

    绝情绝爱:如果可以不让你哭

    “你根本不爱我,为什么还要如此珍惜我?”花落高声的质问,却没有回答的声音。有的只有冷漠转身的背影!泪,再也止不住的掉下来,那么冷漠的背影……“……”因为我不能给你安全感,不能用随时结束的生命,去让你担惊受怕,所以,只能,不爱你,如果可以,我只是不想让你为了我掉眼泪,因为,我会心疼……
  • 盛宴之后

    盛宴之后

    帅气的老公跟大方和善的姐姐苟合在了一起。她被打的遍体鳞伤,不但孩子不保,最后还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她跪在那个她叫着姐姐的女人面前,求她放过她妈妈。女人却一阵冷笑,咬牙切齿的看着她:“谭小雅,这辈子,你已经输了,你没有资格跟我谈条件……你这个贱种,跟着你妈一起下地狱吧。”谭小雅疯了一般的想要跟她拼了,最后却惨死在自己老公的手下。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败了,可冥冥之中,竟又重生归来。他们给了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欢享一场饕餮盛宴。且看盛宴之后,她如何逆天改命,将前世负了她的,一一讨回来!她要让所有给过她屈辱的人,全部跪倒在她的膝前,卑微乞求她的原谅。
  • 孙细伢奇遇记

    孙细伢奇遇记

    首先,孙细伢是个孤儿,一个在寺庙里长大的孤儿——所以他有那么一点超越常人的际遇,比如寺庙供奉的某位神灵跟着他,大家没意见吧?其次,孙细伢又是个身患幽冥绝脉的少年……患幽冥绝脉者,照例活不过十八岁;世间唯一能救他的,则是找到阳年阳月阳日阳时的女子,而这个女子,却是他的老师,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总靠神仙罩着也不是事,所以他必须要学艺!七十二般变化他可学不了,因为一没时间二没那资质,所以他必须走捷径,学了一身怪异的功法……然后,美女?校花?你们都矜持点好不好?排排队,我们一起去做点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 最后一个狐狸精

    最后一个狐狸精

    贡我一毫一宣,足可墨绘江山。祭我一剑一矢,足可戮弑八方。予我一琴一弦,足可操鸣青霄。犒我一鞭一马,足可君临天涯。贶我一裟一杖,足可渡脱百塔。借我一目一手,足可独霸天下。今我得狐一只,只得卧枕安榻。
  • 仙域之帝

    仙域之帝

    不错的作品,只需点击浏览下便知道是否好坏了。
  • 物业管理服务心理学

    物业管理服务心理学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近几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为物业管理行业培养实用人才的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深化改革、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的重要使命。
  • 嚣张殿下独宠我

    嚣张殿下独宠我

    “不许碰这里!”安希惊叫道,护住自己的胸口。“宝贝儿不怕,爷只是帮你洗澡而已,不会把你弄痛的~”……为了救安希,也为了自己的目的,身份神秘的他附身到了安希的身上,跟她“同居”,嚣张而邪恶地占尽了她的便宜!而当他从安希的身体里出来后,竟然一把搂住了她的纤腰,魅惑的声音略显沙哑,“怎么办,安希宝贝儿,爷换个方式霸占你的身体了……”
  • 穿越:花妖陛下来敲门(全本)

    穿越:花妖陛下来敲门(全本)

    她是被阎王拒之门外的花痴倒霉鬼,却碰上某自称花神的美男穿越到身畔。她对着美男雀跃奉送秋天菠菜。他却说,处理好后事,跟我走。来……来索命的?她还没活够,凭什么跟他走?更何况,翻遍诸神名册,也找不到名叫花飞修颐的花神,花妖王倒是有一个。他是地狱曼珠沙华之王,白天如妖似仙,夜里恐怖如魔,他的爱令世间女子神往……但他并非给她爱,而是让她这个倒霉鬼帮他寻找凋落到人间的“花瓣”。她发誓,绝不和精神分裂的疯子同流合污。可花妖陛下却一把抓到她的软肋,“跟我走,你会遇到很多美男。”尽管这家伙高深莫测的像个阴谋家,她还是毅然选择了——美男!可……为什么每次她历经艰险抱得美男归时,这不是人的妖男就来坏她好事?他欠揍,欠扁,还是欠修理?*************吸血鬼唯美爱情小说**************http://novel.hongxiu.com/a/133042/《吸血鬼:蔷薇男爵之吻》【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182217/《吸血鬼:蝶面公爵的情人》【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192804/《吸血鬼:魅王的约会》【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238834/《吸血鬼:罂粟邪王的甜点》【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210382/《穿越:花妖陛下来敲门》【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260248/《代嫁:王的辣手皇妃》【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293173/《误入魔掌:狼王欺人太甚》【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426260/《孕妃来袭,请王接驾》【新坑】
  • 荒岛一枝花

    荒岛一枝花

    一朝醒来,米良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只关男人的荒岛监狱!为避免米良的出现引起争端,第一个“捡”到米良的男生丁原,将她藏在了自己的房间里。然而纸包不住火,最终米良还是被人发现,引起监狱老大印昊的不满和男生间的骚动!为了在这个岛上生存下来,米良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及非凡才艺,成为岛上男同胞一致认可的“岛花”!一次无意间听到监狱老大印昊与下属的谈话,米良知道了印昊等人竟偷偷谋划越狱,为重获自由,逃到外面的世界,米良决心要勾搭印昊,让他爱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