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孙悟空就不会,他有信念,知道取经就是使命,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要坚持下去。
猪八戒更适合做一个成员,他是很轻松,但也不坚定,需要领袖带着才能往前走。而且猪八戒基本没信念,哪儿好就会去哪儿,哪儿有好吃的就往哪儿去,哪儿有美女就往哪儿去,很容易在创业过程中发生偏移,有钱会,没钱也会。
但孙悟空就不会,他有信念,知道取经就是使命,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要坚持下去。孙悟空也很忠诚,不管唐僧怎么折磨他,都会帮助他一路走下去。他还有头脑,在许多艰难困境中,会不断想办法战胜困难;孙悟空有眼光,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和磨难。
——2008年俞敏洪在“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活动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2008年3月16日,在“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活动中,客串主持人的牛根生给在场的马云和俞敏洪提了一个问题:创业路上,有唐僧师徒四人,如果只能从这四个人中挑选出两个人来作为自己的创业成员,你会挑选哪两位?
马云选择了沙僧和猪八戒,俞敏洪选了沙僧和孙悟空,忠厚老实的沙僧是他们共同的选择,但是关于另一个人选,两人给出了各自的理由。
说话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马云是这样回答的:“最适合做领袖的当然是唐僧,但创业是孤独寂寞的,要不断温暖自己,用左手温暖右手,还要一路幽默,给自己和团队打气,因此我很希望在创业过程中有猪八戒这样的伙伴。当然,猪八戒做领导是很欠缺的,但大部分的创业团队都需要猪八戒这样的人。”
俞敏洪则存着不同马云的看法,他认为,猪八戒更适合做一个成员,他是很轻松,但也不坚定,需要领袖带着才能往前走。而孙悟空有信念、忠诚、有头脑、有眼光,是创业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讲完了孙悟空的优点,俞敏洪也提到孙悟空的不足:“当然,孙悟空也有很多个人的小毛病,会闹情绪、撂挑子,所以需要唐僧在必要时念念紧箍咒。但是,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西天取经比喻成一次创业过程,孙悟空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创业成员……”
牛根生最后给他们打分,俞敏洪得了5分,马云得了3分。牛根生的理由是:创业要有好的眼光、优秀的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孙悟空无疑能整合猪八戒和沙僧,但猪八戒并不能整合这两人。
活动结束后,现场的一些听众纷纷围住总裁们,并向他们提问。很多人都问了俞敏洪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的创业团队中,哪一类型的队友占多数,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抑或“沙僧”、“唐僧”?俞敏洪认真地聆听了他们的问题,他微笑着招呼大家坐下来,然后给他们讲新东方的创业队友故事。
王强,新东方里典型的“孙悟空”型队友,他是新东方学校“三驾马车”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王强来到美国,3年后,拿到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被视为在美留学生成功的典范。1996年10月,王强放弃了著名的贝尔传讯实验室的工作回国,加入北京新东方学校创业团队,开始了他职场新的生涯。
王强编撰了《美语口语思维》、《王强口语》、《常用英语词汇大盘点》等多本专著,独创美语思维学习法,帮助英语学习者摆脱传统的英语学习困境,用科学的方法学到地道的英语,并最终达到交流的目的。王强被尊为“美国口语教父”和“语音的完美主义者”。
徐小平,新东方“牛人”老师之一,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83~1987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教师、北京大学团委文化部长、北大艺术团艺术指导。1987~1995年,在美国、加拿大留学定居,并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1996年回国,创建新东方咨询处,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是新东方留学、签证与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
他的口才超群,风趣、幽默、机智,无数新东方的学员折服于他独特的徐式教学。徐小平的主要著作有《美国签证哲学》、《美国留学天问》、《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黄金是怎样炼成的——对一个成功者的赏析与非议》、《骑驴找马》,以及关于大学生留学、考研、就业问题的《邮箱里的灯光》等,在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中引起积极而强烈的反响。
这样的“牛人”在新东方有很多,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东方独当一面。俞敏洪说,新东方最初的创业成员个个都是“孙悟空”,每个人都很有才华,而且个性都很鲜明,他就是要选择这帮“孙悟空”般的“牛人”作为创业伙伴,并且真的在一起做成了大事,成就了一个新东方传奇。从这一点来说,选择“孙悟空”做创业队友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故事说到这里,俞敏洪还拿出一则他自创的理论作为佐证,那就是“牛屁股理论”。这个理论是:人就要跟着牛人走,哪怕是个牛屁股。因为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有开阔的眼界,自己才会牛起来。新东方里每一个人都是像孙悟空般的天才人物,都是猪八戒等无法替代的,和这样的人一起创业,事业才有希望,才能大跨步地前进。
但是有利就有弊,俞敏洪最后提醒现场听众,具备孙悟空特质的人才一般也具备孙悟空般的牛脾气:他们多是性情中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愿迎合他人的想法,打交道都是直来直去,有话直说。因此,有必要形成一种批判和包容相结合的创业文化氛围,批判使他们敢于互相指责,纠正错误,而包容使他们在批判之后能够互相谅解,互相合作。这就是与“孙悟空”式人才合作需要注意的。
俞敏洪擅长制造这样的气场,因为他具备很强的包容性,从某一点来说,俞敏洪的身上有唐僧的影子。唐僧坚忍而正直,领导了3个本事高强的徒弟,这些徒弟在唐僧的领导下最终取得真经,完成了任务,修成了正果。
拓展透析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在这里。”
卡内基曾说过:“即使将我所有工厂、设备、市场和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技术人员和组织人员,4年之后我将仍然是‘钢铁大王’。”卡内基之所以如此自信,就是因为他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的价值,善于用那些比他更强的人。
卡内基虽然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是一个对冶金技术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卓越的识人和用人才能——总能找到精通冶金工业技术、擅长发明创造的人才为他服务。比如说任用齐瓦勃。齐瓦勃是一名很优秀的人才,他本来只是卡内基钢铁公司下属的布拉德钢铁厂的一名工程师。
当卡内基知道齐瓦勃有超人的工作热情和杰出的管理才能后,马上提拔他当了布拉德钢铁厂的厂长。正因为有齐瓦勃管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什么时候我想占领市场,什么时候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能造出又便宜又好的钢材。”几年后,表现出众的齐瓦勃被任命为卡内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人物。
齐瓦勃担任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并放出风声,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当时位居美国钢铁业第二位的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合作。
面对这样的压力,卡内基要求齐瓦勃按一份清单上的条件去与摩根谈联合事宜。齐瓦勃看过清单后,果断地对卡内基说:“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但你将损失一大笔钱,看来你对这件事没我调查得详细。”
经过齐瓦勃的分析,卡内基承认自己过高地估计了摩根,于是全权委托齐瓦勃与摩根谈判,事实证明,这次谈判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到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是公司最大的股东,但他并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之类的职务。他要做的就是发现并任用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杰出人才为他工作。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杰出的人才,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要善于寻找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为企业所用。当然,人才与厂房设备等资源最大的不同在于人会思考、有感情。领导者只有知人善任,人才才会感恩图报。知人善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人才发展,不要怕下属超过自己。
2.批评时对事不对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下属做错了事,要批评他做错的事情,却不能对他进行人身攻击。批评的目的在于指出错误,以改进,而不是让下属丧失自信或感到自己的人格不被尊重。
3.承担职责,扶持正气。下属办事不力,并不一定是下属的过错,作为领导者,应首先检讨自己在领导上是否有错误,该承担哪些职责,绝不能将过错推到下属身上,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下属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