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6800000053

第53章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地处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河三角洲,是我国西部地区一处最有底蕴和魅力的历史标本。

据史料记载,高昌原属车师前部的领地。到汉武帝刘彻时,派大将军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西部的一个部落)以求得到汗血宝马。因部队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大败而退。汉武帝大怒,下令汉军不许东返,凡退进玉门关者皆处极刑。李广利无奈,只好领着部队退防到吐鲁番。当看到吐鲁番气候宜人,又有天山雪水川流不息时,李广利当即决定将部队集中起来在这里安营扎寨,开荒屯田。从此,这支军队就成了高昌最早定居的永久性居民。后来,高昌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益发展繁荣,由于其“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为“高昌壁”。这样,从汉代开始,魏、晋等朝也都派出戊己校尉驻守此城,管理屯田,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戊己校尉城”。

到了327年,前凉(320~336,五胡乱华时十九国中的前凉王国)张茂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县”;后高昌又相继成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部落首领)率领下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权;450年,沮渠安周(部落首领)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了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自此始也”;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时间长达180年。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人口发展到3.7万人。8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9世纪中叶,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回鹘族统治期间,疆域最广时包括了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甚至还统治了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他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范围远远超过了现今的吐鲁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于蒙古,成吉思汗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五子,为结永好,还下嫁了公主到高昌。13世纪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发动叛乱,战火延续了40多年,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直到元延祐三年至五年(1316~1318),在朝廷的支持下,在原址西面(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迁建了新的高昌城,原高昌城成了遗址,故《明史》中称:“火州……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

高昌古城遗址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和宫城三个部分,大部分城垣至今保存完好。外城略呈方形,周长约5公里,墙体基础宽达12米,墙高11.3米;共设9个城门,其中南面3个,东、西、北面各有2个。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其中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堂、大殿、僧房等组成;东南角的寺院保存着一座多边形塔和一个礼拜窟,是当年保存壁画的地方。进缩的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15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地下部分的南、西、北三面各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供出入,规模虽不大,但与交河故城里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据说是一座宫殿的遗址。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这座建筑物的东南角偷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考古专家从该碑推断,此堡就是当时的宫城,周围还附建有王室寺院。而地处北部的宫城内仍保存着许多高大的殿基,可以推想当时有高达4层的宫殿建筑。纵观整个高昌古城遗址,建筑格局与唐代长安(今西安)城的形制极为相似。而从这里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奏乐图以及精美的壁画上看,不仅说明了高昌是我国著名的西域古都,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高昌古城自公元前1世纪建为高昌壁,到13世纪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虽已两千多年,但遗址保存完好,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最有力见证。

自汉唐以来,高昌一直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编织过这方土地曾经的辉煌。

经贸发达。作为“丝绸之路”中道的重镇,历来与外界的经贸活动十分频繁。当时波斯等地的商人,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这里,又从这里交换走了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术、火药、印刷术,高昌城逐渐成了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宗教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又使其成了宗教传承的重要走廊。所以,当地的居民不仅信奉佛教,也信奉景教和摩尼教,多种宗教在这里和平共处,使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的地方。尤其值得一提是唐贞观三年(629),为了提高佛教水平,27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只身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前往印度取经。据《大藏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在途经高昌时,他被笃信佛教的高昌王文泰请去拜为兄弟,尊为国师。在高昌驻留期间,他诵经讲佛,深得信徒的仰慕,高昌王更是执意要挽留他,但他决意要西行探求真经,高昌王无奈,只好请求在他提出的最后期限内再延期讲经一个月。临行前,高昌王为他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高昌王文泰抱住法师失声恸哭,亲自送到一百里外的交河城,才依依惜别,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后玄奘历时17年,遍游了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现今高昌古城有一处大型讲经堂遗址,墙垣高台犹存。据考证就是当年玄奘法师讲法的地方。

文化繁荣。由于高昌属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一地,所以当地居民不仅会说多种语言,而且语种形态十分丰富。尤其是受汉文化影响久远。从汉代的李广利率领汉族部队定居开始,到麴氏建立高昌王国(先后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再到唐使元吏的建州筑城,一千多年中,汉字作为各种官私文书的书写文字被高昌各族民众充分吸收,并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在高昌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从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得到验证:在当地汉族人叫三堡的地方曾出土《尚书》《诗经》《孝经》以及大量壁画;在阿斯塔那墓中还出土了让世人惊叹的伏羲女娲图。图中伏羲女娲均为人首蛇身,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执规,两人相向而拥,下部为交缠状,周围饰以各种星相图。这与中原地区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具有惊人的相似。此外,据隋、宋史书记载,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男子穿胡服缦裆裤,“伏剑骑羊势猛烈”;妇女短袄华裙珠玉链饰,多美艳。高昌人还善美食,擅制作各类面食和牛羊肉,吃法花样很多。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列。而西州(今吐鲁番)人何妥也曾任隋朝国子监博士,专司音乐舞蹈制作。可以这么说,高昌古乐是华戎交会、中西融合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高昂旋律。

漫步在古城遗址上,触摸着那历经千年风雨而巍然屹立的城墙,仿佛总有一股暖流无声地在我的脉搏里奔腾。这股暖流从西汉的岩层里渗出,在大唐的沟壑中汇聚,浩浩荡荡奔向中原大地上的长江、黄河……浪花飞跃,屏蔽了几多刀光剑影?涛声飞扬,偃息了几许鼓角争鸣?就这样从远古走来,带着雪山消融的清澈,携着千年祖先的梦想,用多民族的音节凝聚成一句涛声天外的嘱咐:华夏子孙,同根同祖,源远流长……高昌古城,在我心中构起的坐标,耸立的不仅是一座拥有底蕴和魅力的历史标本,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融和谐的伟大标志。

同类推荐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中华歇后语(第四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名人太谷文化太谷

    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之名人太谷文化太谷

    由县政协倡议,太谷县晋商商都策划传媒部搜集、整理、编印的《中国历史文化古城——太谷》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县政协本着“让世界了解太谷让太谷走向世界”的宗旨,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开发古城旅游宣传上做的一件大好事。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思想课堂-人性笔记

    思想课堂-人性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默默:我会忘记你

    默默:我会忘记你

    简单的短篇集,记录一些遇见的人或者听说的事,仅此而已。《枯荣》是一个比较偏悬疑的故事,不是长篇,但是按照目前的更速,把故事讲完大概还需要一段时间。
  • 神榜

    神榜

    三千年前,一场大战让洪荒分立九州,一千两百年前,另一场大战让平州与青州交恶。千百年后,大战再起,风云激荡,绝世天才寒雪衣与林天先后出世。仙路漫漫,唯剑作伴,叱咤三界,斩魔求仙。
  • 修士的海贼王之旅

    修士的海贼王之旅

    死亡是新的开始!命运早已注定!然而,修士的存在便是为了改变命运!且看天才修士如何改变海贼王的世界!(PS:主角不知道剧情)
  • 妖玄

    妖玄

    柳轩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门中人丁虽少,但是其乐融融。师父、师姐、师兄们都对自己照顾有加……十八岁最大的期待就是修行有成下山行走……
  • 命运邀请函

    命运邀请函

    在龙蛇混杂的都市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却因为一张邀请函而聚到了一起。一张古朴暗黑的邀请函,如同噬人深渊巨兽,众人面对着这一纸之邀,是去抑或留?而等待他们的将是…
  • 浩境风云动

    浩境风云动

    悠悠华夏,广袤浩境;九州为基,强权环视。名锋归山,风云复起;天地五气,魔佛谁辨。北列惊涛,东武太祖,梵天一页,清香白莲。神魔之仆,猥猥血傀,尘外孤标,浮舟艳刀。……一碗黄泉血,一柄开启命运齿轮的剑,一个动荡时代的开始与结束,一段属于浩境的武林神话。
  • 斩天诀

    斩天诀

    一个身世如谜、被称为灵修废物的少年,誓要逆天改命。历尽千辛万险后,灵脉修行惊天地,炼体之路泣鬼神,宿命的轮盘终究将他推上一条踏神斩天之路!
  • 小佛

    小佛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四十年代,苏州女老板的女儿周素绢从一个家境一般、生病辍学的中学生,追求学业、爱情、事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和民国某市长张子怡的儿子张一平的曲折婚姻。婚后,周素绢开厂创业的故事。他们和其他共产党员一起历经抗战、解放战争,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统治下,坚持暗中帮助共产党,毅然为我敌后游击队送情报,最后两人走上革命的道路。
  • 做事的智慧

    做事的智慧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论语·雍也》文中写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吾弗能已矣,”半途而废,要么出于性致无恒,要么出于畏难而止,要么出于激流勇退,总之,一个做事没有恒心的人,往往会中途废止的。这样,任他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半途而废是成功者之大忌。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许多挫折困难,只有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若遇到困难便止步不前,甚至放弃,只会功篑途中,无缘摘取成功之果,而曾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也化为乌有,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 萌春校园

    萌春校园

    五年级开学,到初三毕业,四年,看似漫长,却有一群朋友,一路陪伴。四年,转眼过去,离别时刻,挥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