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6800000007

第7章 大汴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当你踏上闽北建瓯市龙村乡擎天岩村大汴地自然村时,这方山水似乎处处都在吟唱着周敦颐这篇千古不朽的《爱莲说》。因为这是周敦颐后人聚居的地方。

大汴地,位于建瓯西北部,距城区42公里,距集镇所在地13.5公里,全村一百余户,五百多人。建瓯过去有句民谣:“出了朝天门,就看大汴地。”说的就是大汴地的繁华。这种繁华,至今走进时仍感余韵犹存。

大气的村名。据《大汴地周氏家谱》载,大汴地的周姓祖先是从河南省汝南郡迁入的。入闽后的其中一支来到建宁府瓯宁县水吉西乡,即现在的建瓯市龙村乡擎天岩山脚下的大汴地、横坑、洋后、大房沅、坪肖一带……因从河南而来,引当年河南“汴京”之“汴”而取此名。在中国历史上,“汴京”虽然先后有东京、汴京、汴梁、大梁等的不同称谓,但指的都是现在河南省开封市一带。这一带曾是战国时的魏,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朝末年的建都之地。其中北宋在此建都168年,历经9代皇帝。这是一个先后建都长达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风水宝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一个小小的村落,竟然取如此大气的村名,实属罕见。这其中寓意着什么?是张扬家族荣耀,还是砥砺后人?我无法破解,恐怕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灵逸的布局。大汴地地处建瓯、建阳、政和三县(市)交界处,海拔高峻,盆地宽阔。四周山峦起伏,群山拥抱,森林茂密,溪水长流。尤以东面海拔高达1222米的建瓯北天柱擎天岩为天然屏障,环起了一处山清水秀的自然佳境。也许是受其先祖周敦颐的“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的理论影响吧,他们将村落布局在北面的一个缓坡上,坐北朝南,依山而上。按等高线的区划,高处建民居,低处设庙学。在高处,民居有连排而建的,也有单体成栋的,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在低处,东边村头则建有东林庵(现已倒塌)和关帝庙,供祭祀之用;而在离庙宇直行向西不足两百米的地方是书院,即早年村中的学堂。除此之外,在村子的显要位置还建有周氏祠堂和祖厝,其中的祖厝为三纵四横,上有高三层的绣花楼,别具一格,是族人和村庄议事与活动的中心。这些民居公所,全都被纵横交错的宽畅石板路网连接起来,远远望去,仿佛一幅立体的八卦图案,规则而灵逸。

精美的建筑。这里的古建筑与建瓯别处的古建筑有所不同。一是视野宽阔。因其顺坡而建,层次分明,前后不会相互遮挡,越高望得越远。二是街弄宽敞。无论是纵向主街还是横向弄堂,宽度一般都在2米左右,踏在石板或卵石铺就的街衢上,感到宽气自如。三是门墙雄伟。主街上下和弄堂前后都设有高大雄厚的拱形门户,用大块土砖砌成,高在3米以上,厚达60~80厘米,显得格外坚固峻伟。最为精美的要数半山上连建的一排民居。一扇大门进去,一条里弄6栋房屋,呈前后错落非对称排列。但每栋房屋都具同样的特点:一是房前都留足空阔地,深度分别成倍于里弄的宽度不等;二是每栋房屋都采用四榀递进结构,中轴对称,主次分明;三是土墙勒脚都用毛石及方砖组砌,墙体用红土夯筑,墙顶高出屋面,以青砖封顶,青瓦遮盖,形成高大风火墙;四是每栋房内都开有边门,既相互贯通,又互相分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五是石础、木柱皆有雕镂,以花鸟竹木为主要题材,或镌石墩,或环柱帽,或镶屏风,或嵌廊檐,形态逼真,气势飘逸。其中有一栋房屋,所有木柱都用一种特制的材料(以当地产的苎麻丝与胶黏土为主配以其他原料搅拌而成)包裹,使木柱得到很好的保护。据有关资料记载,这些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虽已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但主体结构仍保持完好,展示出高超的建筑技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艺术的殿堂。

儒雅的警句。6栋连建的民居由一条横巷穿成,巷头巷尾各筑有大门,其中巷头的门楣上石刻“甪里新闾”四个楷书大字,字体严谨,字形沉稳,笔势雄健,整体大方。据1979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字词解释:甪里,古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闾:为里巷、邻里,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另据《大汴地周氏家谱》记载:大汴地周姓是周敦颐侄儿聪公一世支派的贞五公十三世派系的子孙。这样看来,聪公一世原居住江苏吴县,自成甪里一个村庄。后代不知什么原因南迁,到达大汴地,为了不忘祖籍和故乡,把新建的村子作为家乡的一个部分,就很有文采地把村庄称为“甪里新闾”了。这种“儒雅之风”在书院里同样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书院虽小,但雕梁画栋,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屏风两侧的朱红木制门壁上,不仅阳刻着傲骨腊梅和枝头嬉戏的鸟儿,寓意春天永驻,还阳刻着四幅训导:“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窗前勤苦读,马上锦衣归”、“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透过这些警句训词,让人深切感受到周氏后人时时都在把周敦颐作为人生的楷模和标杆,教育子孙要勤学上进,立志高远,出人头地,荣宗耀祖,体现出源远流长的家教遗风。从其《家谱》中也可看出,自书院建立一直到新中国恢复高考,该村出了不少优秀学子,成了社会的有用人才,“理学过化”的风韵绵绵不绝。

如画的村景。在我的想象中,大汴地的农田上一定少不了种植莲花,因为他们的祖先周敦颐一生“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按照周氏的家教,应该也会以莲花的“身处污泥而纤尘不染,清水洗涤而不显妖媚”的可贵品质来教育后代,以树志节。可惜因大汴地山高水寒,农田每年只能种植单季水稻,对于相对喜温的莲花可说是地不相宜,水不适应,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然而,村庄四周连绵起伏的山脉除了茂密的树林就是青青的翠竹了。竹子的清姿素容和高洁刚正的品质,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铁骨铮铮的贤人雅士的形象大使。而大汴地四周的片片竹林,则别开生面,或跨涧越岭,独领风骚;或登峰落窠,郁郁葱葱;整体望去,铺天盖地,苍苍茫茫,一望无际;微风过处,万竿摇斜,势欲飞来,遮盖村落,给村庄平添一袭袭风姿雅韵,神情鬼魅……就这点上说,与莲的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品质何其相似,无论是气度还是风节,丝丝缕缕都渗透出对人生的一种理想人格和洁身自好情操的强烈追求。无莲而有竹,不也同样能展示出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一生“以名节自砥砺”的洒脱胸怀和仙风道骨吗?“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就这样在季节的变幻中,包罗万象,风情万种,迎风染雾,沾雨浸霞,化作万竿彩笔,把大汴地鲜活地定格在迷人的画意之中。

淳朴的民风。走访大汴地事先没有打招呼,只有乡文化站的两位同志陪我一同前往。当我们走进周德荣家中时,他与妻陈定金正坐在厅房里的同一条长凳上,如初恋情人一般聊得开心。第一眼看去,两位老人皮肤光洁、精神焕发。见到我们几位不速之客,先是惊讶,后是热情地迎出门来。我一边问候他们,一边询问能否将周氏家谱借我看看。话音刚落,陈定金老人已从房间里拿出一包用绸布紧裹着的包裹放到厅堂的案桌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绸布解开,其神情像是在打开一件珍藏的“宝物”似的。绸布摊平后,她用双手谨小慎微地将一本16开大的《建瓯市大汴地周氏家谱》递给我,并说:“你拿去看看。”我接过翻翻,扉页上不仅有精美的画图、文字,内页还有许多照片和画像,文字内容就更丰富了。知道走访时间不长,一时难以看完,我就想了想说:“能否借我几天时间,了解一些情况。”他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可以”。素昧平生的他们就那么慷慨地将珍藏的“宝贝”给了我,着实让我感动。当我们要离开时,两位老人坚持要我们留在他家吃午饭,一直挽留到大门口。见我们去意已决,陈定金老人快捷地返回家里,拿出一盒糖果,双老手脚麻利地将糖果硬塞到我们手上,口中说道:“一回生,二回亲,那就以后再来玩。”嘴上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话语,再见的手势一直举在空中,直到我们离开了他们的视线。“糖果很甜,只甜在口中;民风温暖,却暖到我们的心间。”我不由自主地、很是诗意地给同伴说上这样的话。他们点点头,会意地笑了。

大汴地村后的半山上,有一口建村时开凿的圆口大水井,用石块砌成,井口直径达1.5米。井水丰盈,清澈见底,照之如镜,尝之甘甜,是全村的饮水之源。也许是女性心理细腻和敏感,同行的乡文化站吴淑婉站长在返程途中说:“周德荣、陈定金二老身板那么硬朗,肤色那么光洁,肯定与长年饮用井水有关。”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她还说她的一位女性朋友前几年到大汴地当了两年教师,皮肤也随之白嫩鲜艳起来。我不敢肯定她的话是否百分之百正确,但水质与环境对人体健康肯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想来,我们这些被城市钢筋水泥囚禁的蜗居族们就不得不产生一种奢望了:向往自然,向往低碳,向往周敦颐笔下的“莲塘”,向往他的后人择居的世外桃源——大汴地。想到这里,深觉不虚此行了。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

    《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一书的出版虽然多“磨”,但我们仍然从心里感谢广西人民出版社,是他们从出版角度考虑,使我们三易其稿,将一本200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精炼成了一本40余万字的《汉族风俗文化史纲》,这对我们的学术功力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提高。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少年破案团之白女少女

    少年破案团之白女少女

    当白昼消失,夜幕降临,一直长着翅膀的美丽少女从空中飞过,美丽少女想对轩说些什么,还没来得及说,就被飞来的两个鸟人带走了,留下了一枚戒指。与此同时,少年破案团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面对种种阻碍,异能少年们能找到真正的谜底吗?
  • 孤星满月

    孤星满月

    贪狼族的最后一根血脉在一次家变中只留下了池小月,这个刚满十岁的小女孩。她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的能力一步步成长,最后报家仇的呢?在揭开最后秘密的时刻,上天还能留给了她什么?亲情,友情,爱情,最后陪伴自己的还剩下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大唐有点不一样

    这个大唐有点不一样

    梦回唐朝发现这个唐朝有些不一样,人还是一样的人,但是你一个文士可以呼风唤雨这是闹哪样!一个武将可以提起数千斤重又是闹哪样!一个不一样的大唐带给你们。
  • 画江湖之不良人爱情旅途

    画江湖之不良人爱情旅途

    (此书和‘画江湖之不良人’中的一些剧情不一样,并且人物可能在第二季并没有,或者与第一季对不上,但是里面的大部分人物都是大家知道的,所以各位读者看的时候不要说‘先去看看人家视频’之类的。如果都一样了,那就不会有人看小说了,直接看视频更好!)‘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是不良人!’她,是雪山之巅的雪宫宫主,天下膜拜的存在。一次无意中的救起,改变了天下人的一生。
  • 热血年华

    热血年华

    九月校园的清晨,天气渐渐转寒,我像往常一样漫步在校园那幽静的小道上。只见一个白衣女生头发凌乱、衣衫不整的正被一群女生围着,哭的梨花带雨。出于义愤,我冲进了女人堆将她救了出来。没想到她居然是个白富美!可惜这个白富美得罪了校园里的混混,我贸然的出手让我成为了混混的眼中钉。英雄救美却带来灾难,从此我踏上了一条热血之途,一步一步见证我传奇的历程……
  • 天魂灵尊

    天魂灵尊

    在那辽阔的星辰大海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渺小,星辉的光芒笼罩着阴暗的大地,皎洁的月在凝望,忘却一切的尘埃。漫漫的星海照耀着强者之路,一位出自北漠的少年带着复仇之火踏上遥远的征途!
  • 妖惑③:邪龙君

    妖惑③:邪龙君

    这女人不但要替他医治眼睛,还主动要求成为他的美娇娘?!天底下哪有这款便宜的事!不过呢,她闻起来很香、摸起来感觉也不错,他其实也挺乐意答应她的说……一桩突发的血案刺激他恢复了视力,也恢复了记忆,可是他却失去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再也不是原来的温柔相公……
  • 童生术:雪满梅

    童生术:雪满梅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破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 守护甜心之紫冰樱恋

    守护甜心之紫冰樱恋

    守护甜心改编,几斗不是喜欢亚梦,而是身为哥哥的他一直在守护自己的妹妹。由于守护者的不信任歌呗、亚梦、璃茉、优亚华丽丽的变成了世界首富,并且遇到了自己的伙伴,想看亚梦怎样报仇文章揭晓哦!等等!你们说更新,看我心情前28章我应该可以两天更晚,其他看我心情喽。记得加我的QQ:2519798171,名称冰雨寒泪
  • 重生之2014

    重生之2014

    假如重生到2014年你会做什么?崔护:“我要去养猪!”中国年生猪需求量5500万吨,一个1.4万亿的市场,而中国年智能手机的总销售额加起来不到6500亿,远不及中国人一年吃掉猪肉价值的一半。定个小目标:从借贷宝上捞第一桶金这是一个不俗套的重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