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9200000025

第25章 力量不是你天生的,而是你逐步凝聚起来的

恐惧的本质就是恐惧本身,一捅就破

“一切都似乎很难,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我们能够达成我们的目标吗?我们有那样的能量吗?怎么看我都不像,我能做成我期望的那件事情?”你的心中是否重复着这句话?如果重复,那就对了,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会这样重复。人的脑袋里有两个人对话,一个想要,一个不敢,总是在斗争,我们也没有办法判断。

为什么会这样?说出来答案吓你一跳:因为你害怕成功!你没有看错,你的眼睛没有骗你!是的,我说的是:你害怕成功!

这很正常,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对未知的世界恐惧!而更倾向于依赖于自己熟悉的环境,自己所谓的“安全地带”“舒适圈”,在这里我们感到安全,感到温暖,感到舒适。在一个“安全地带”和一个“未知世界”中间,我们一定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安全地带”,就是这样。

当我们面临一个选择,一面是冲上去,一面是退下来,于是我们退缩了,我们选择了失败。因为失败没有什么关系,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失败的,我们周围为失败准备了一千个理由,有一万个声音来安慰你,你也亲身经历或者亲眼见过很多回,我们不害怕,我们很熟悉,退下来多好,回到自己的安全地带,回到自己的舒适圈,温暖而没有危险,多好!

如果我们冲上去呢?上面是个未知的世界,成功了,有鲜花,我们要怎么接?有掌声,我们要怎么回应?有提问,我们怎么回答?有台步,我们怎么走过?我们都不知道,于是我们产生恐惧了!

其实,恐惧的本质就是恐惧本身,没有其他东西,就像一个泡沫老虎,轻轻一触,便化为无形。对付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迎头挺上。所以,只要事情是对的,就做下去,未知的世界是需要我们开拓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的。路原本没有,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了!失败了,就是生活回到原样,可是,万一要是成功了呢?

想到就能够做到,你可以的

我们真的有力量吗?可是我们怎么看也还是不像啊?我们不恐惧了,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力量啊!我们现在要成为一个连锁超市的创办人,要成为一个连锁快餐店的最大股东,要成为……我们真的有这样的力量吗?

没有,现在当然没有。如果有了,还看这些文字干什么,不是浪费人生嘛!但是我们以后会有的,只要你想,因为力量有一个定律:力量是聚集起来的!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圣经·马太福音》。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的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战国策·秦策二》记载:“费人胡与曾子同名者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与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须臾,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曾参是古代有名的贤人,他十分重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对他十分了解,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干出杀人之事。但经不住众口一词地再三告知“曾参杀人”,便再也坐不住了,放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后以曾参杀人一词喻流言可畏。

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当一个乞丐奄奄一息在一个破废工厂,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如果他不去做什么挣扎,那么平静地死去就是他最后的一段人生的唯一轨道,他还有力量吗?他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他的力量只能够帮助自己爬出去,到大街上讨一口水喝、一口饭吃。出于求生的本能,他做了。做了以后,他的力量增加了,休息一下他可以沿街乞讨了。好在他的运气不错,晚饭也有了着落,还有人给了一件破棉袄。休息一夜,早上起来去早市帮人摆摊,卖个嘴帮着吆喝,自己的早饭也有了,油条豆浆,自己很满意,还有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大子儿。然后沿街晃荡,看到一个倒泔水的地方请人,于是就去了,好歹有个地方住,有顿饱饭吃,每月还有十几个大子儿的收成。老板看着这人还行,又觉得他衣服太脏,就给了几件旧衣服,让他先洗个澡,他也花了自己的两个大子儿剃了个头。行了,这样上饭店后厨,不会被轰出来了。

就这样干了两个月,一天出来倒泔水,可是人家后厨忙着盘点,让等半个时辰,于是就支好车溜达一下。看见对面一个茶楼,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的,于是走了进去,坐在一个临窗的位子,要了一杯茶、一笼包子。一边看街上的人,一边吃着喝着,脸上笑着,心里很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美。这就是这个乞丐的理想,他实现了他的理想,在他临死的一刹那,理想支撑起了他,他也实现了原本没有力量实现的理想!

胜利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李明刚毕业,只身来到北京,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甚至一个相熟的人都没有,唯一的资源就是兜里的1000块,还有自己,一个年轻的生命。

很快,租房置办家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1000块就没有了,资源没有了,还有什么力量呢?即使打工还是要到月底才有工资的啊,自己有能力在这个地方活下去吗?

没有办法了,一转身进了一家超市做了一个理货员。于是工作有了,和超市的人成了同事了。工作两天后,就和同事借了20块。这时候大家有了基本的认识,多了不行,这点还是可以的。老板看李明也是面善,干活还说得过去,到月中就支了半个月工资给他,这样他的生活就没有问题了。在住的地方和邻居的关系还可以,大家能够一起住也是缘分,也就有了信任,互相一起吃饭喝酒,一起聊天,生活开始融入了正轨。发了工资,置办了一个二手电脑,可以上网,查询了自己的邮箱和QQ,发现还是有两个同学在北京的,原来自己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

他工作还是不错的,很卖力,老板就让他当了库管,负责理货和进出货,手下也有了两个人可以指挥了,后来公司提供了住房,再搬家的时候两个手下和邻居都上来帮忙,很轻松就完成了!这个时候,李明感觉自己已经像个人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奋斗起来也就有底气了,感觉自己还是很有力量的。

以上举的都是一些低端的例子,我们看一个高端的,好像成功的人能给我们什么力量,其实不管人物大小,道理是一样的。

1963年11月14日,现任SOHO中国董事长的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通过自己的学习,1982年,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原国家石油部工作,这时候除了自身的力量积累,认识的同事和朋友已经是一种力量了。1987年,辞职下海到海南,似乎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力量。不过不要紧,几经折腾,认识了一些朋友,也就是后来的“万通六君子”,大家一起合作,力量已经明显增加了。后来到北京,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1992年,与合伙人共同创立北京万通有限责任公司,崭露头角;后来娶到一个能干的老婆,成立自己的SOHO中国,然后公司上市,有更多的钱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现在俨然也是一个人物了。

在许多人眼里,潘石屹就是一个出身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如何坚持梦想,展现商业才能与进取精神,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最终跻身行业前锋的成功故事。而我们从这个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力量由弱到强的聚集过程。

力量一定是逐渐聚集起来的,任何一个伟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样,就是一个力量逐渐聚集的过程,当他和他的团队的力量可以完成他们的理想的时候,他们就成功了!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不可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群人、一个团队才可能做到一个宏伟的目标。

在自己的力量和可以调动的力量之间有一个比例,当你的力量值达到一百的时候,实际上你可以调动的力量值是二百,否则你就没有用好,如果太高就有失衡的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求一个组织的决策人一定要掌握这个组织百分之五十的资源,否则根本不稳定。

力量聚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你自己争取的,你满足了别人的需要,别人给予你的;一个是你在未来的预期里能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主动给你的。不管什么途径,你都要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否则免谈,力量是不会凭空而来的,这个世界很公平的。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同类推荐
  •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你怎能不懂博弈学

    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
  •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大全集

    20几岁决定女人一生大全集

    20几岁开始做个性女人。女人要活出自己的感觉,做真正完美的自己。你的个性是你的特点与外表的总和,也就是你和其他人所不同的地方。你所穿的衣服、你脸上的线条、你的声调、你的思想,你由这些思想所发展出来的品德,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你的个性。20几岁开始做心理女人。做女人累,但主要累在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心态积极的女人。克服心理阻碍与压力,从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你可以看到满天繁星。其实,做女人也很容易。20几岁开始做社交女人。没有女人的社交是可悲的,而没有社交的女人是可怜的。女人需要学会赢得人心的方略,不做可怜女人。女人要学会在社交中沟通感情、发展个性、获得友谊,让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 幸福人生的座右铭

    幸福人生的座右铭

    本书以小随笔与座右铭结合的形式阐述人生哲学,文章包括:品尝生活的橄榄,放下就是幸福,跳下悬崖找幸福,我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 女人这样最聪明

    女人这样最聪明

    本书介绍了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全面介绍了聪明女人的处世之道,内容包括:做纯粹的自己、爱与不爱的智慧、睁大看穿男人的慧眼、跳好你的职场芭蕾等。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穆罕默德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被人们称作圣人。他诞生于教历象年之年的赖比欧艾勒月初九(伊斯兰教历三月九日、公元571年4月21日)凌晨。他的父亲是古莱什部落的阿卜杜拉,母亲是古莱什部落祝赫拉家族瓦赫甫的女儿阿美娜。阿卜杜拉的父亲是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母亲是古莱什部落迈黑祝穆家族艾米尔之女法蒂玛。
热门推荐
  • 能受委屈,才是大才

    能受委屈,才是大才

    本书运用富有人生哲理的论述以及大量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鲜活的事例,围绕如何战胜挫折与困苦以及受得了委屈是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展开详细的论述,向读者深刻地揭示了“能受委屈,才是人才”的主旨,从而使读者用平和的心态以及顽强的精神战胜人生中的一切困苦,成为真正的“人才”。
  • 2010我遇见了你

    2010我遇见了你

    2010,我在俄罗斯,在那里,遇见了呆萌的你,也许是你太傻太认真,又或许是我太傲娇,总是你跟在我后头。暑假结束,我才发现,这“呆萌”的你竟然是那传奇人物,可也许是我不认输吧,还是照样欺负你,可你却把我“绑”回了你家,还说:“Bella,givemeababy.”(贝拉,给我生个孩子。)
  • 当爱你时申请删除

    当爱你时申请删除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用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换取一个你想要的夙愿,你,会想接受吗?人世间,是人,就会有贪嗔痴恨爱恶欲,你有吗?在你心底深处,是不是也有个想要完成的心愿。来这里,街角的这家店,这里什么都有,你要来吗?瞧,店前开的正艳的红色茶花,正朝你挥手
  • 无名士

    无名士

    平安王府被宦官南宫灭门,南宫将此嫁祸给平安王挚友宗平王,平安王是皇室血亲,与皇帝有着同脉之源,宗平王救过平安王一命并出计谋将陈国击退,皇帝册封其宗平王。但因此事皇帝迁怒于宗平王府,一气之下将其灭门,宗平王竭力护送女儿沐氏倩然离开,仅存的平安王府血脉皇甫莫尘偶然与倩然碰面并互生情愫,倩然恨透皇室,皇帝不公,并决心暗杀皇帝并秘密组织势力,当其知道莫辰身份,断然与其割断联系,她绝不可能与一个皇甫氏的人在一起,然而很多事哪有那么简单,因为南宫问天正组织着另外一场更大的阴谋,他们还将踏上一条真正的寻找凶手之路,在幽明录和凌云录合为一的周氏族谱中,隐藏着周氏遗留下来的宝藏秘密,而这,正是平安王府灭门之迷.
  • 揭秘神奇的宇宙

    揭秘神奇的宇宙

    本书介绍了天文学的知识和观测方法,神秘的宇宙、太阳系、壮丽璀璨的星空、天文观测常识、天文观测活动等。
  • The Oakdale Affair

    The Oakdale Aff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炎黄之地

    炎黄之地

    这是一个新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世界。所有的地区、国家、大陆,所在的部分强大的人转生在同一时代,为各自的信仰为战。世界所有人都处于快速发展,一直相安无事,直到人口暴涨至八十亿,消失已久的神明降下足以毁天灭地的武功。人们得到强大的力量,野心开始膨胀,四处扩张,建立庞大的王国,三百年后,一直持续的战争迫使人们发明了各种战争机器和各种生活工具,同时人口下降至五十亿。而在曾经辉煌而庞大的夏之国有一人从天而降,他身负三千世界的气运!
  • 娇妻如火:老公,碗里来

    娇妻如火:老公,碗里来

    她是职场小虾米,却误惹真男神。他是极品男神,却唯独对她霸道粘人。“老婆,我想亲你!”“滚!”“老婆,我想抱你!”“滚!”“老婆,我想睡你!”“凌盛,大庭广众之下,你还要不要脸!”古月之前一直视凌盛为她的男神,可谁来告诉她,这个粘人的霸道总裁是什么鬼!!!
  • 阳间阴倌

    阳间阴倌

    我叫吴晨,五岁时整个村子被屠了,父亲拼死送我出去,与母亲生活在神木镇。本来我以为,这件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淡出我的世界,让我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直到我偶然翻见一本书--【阴间术法】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阳间阴倌,于是我再次被卷入一场阴谋。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