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本质就是恐惧本身,一捅就破
“一切都似乎很难,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我们能够达成我们的目标吗?我们有那样的能量吗?怎么看我都不像,我能做成我期望的那件事情?”你的心中是否重复着这句话?如果重复,那就对了,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会这样重复。人的脑袋里有两个人对话,一个想要,一个不敢,总是在斗争,我们也没有办法判断。
为什么会这样?说出来答案吓你一跳:因为你害怕成功!你没有看错,你的眼睛没有骗你!是的,我说的是:你害怕成功!
这很正常,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对未知的世界恐惧!而更倾向于依赖于自己熟悉的环境,自己所谓的“安全地带”“舒适圈”,在这里我们感到安全,感到温暖,感到舒适。在一个“安全地带”和一个“未知世界”中间,我们一定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安全地带”,就是这样。
当我们面临一个选择,一面是冲上去,一面是退下来,于是我们退缩了,我们选择了失败。因为失败没有什么关系,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失败的,我们周围为失败准备了一千个理由,有一万个声音来安慰你,你也亲身经历或者亲眼见过很多回,我们不害怕,我们很熟悉,退下来多好,回到自己的安全地带,回到自己的舒适圈,温暖而没有危险,多好!
如果我们冲上去呢?上面是个未知的世界,成功了,有鲜花,我们要怎么接?有掌声,我们要怎么回应?有提问,我们怎么回答?有台步,我们怎么走过?我们都不知道,于是我们产生恐惧了!
其实,恐惧的本质就是恐惧本身,没有其他东西,就像一个泡沫老虎,轻轻一触,便化为无形。对付恐惧,最好的方法就是迎头挺上。所以,只要事情是对的,就做下去,未知的世界是需要我们开拓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的。路原本没有,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了!失败了,就是生活回到原样,可是,万一要是成功了呢?
想到就能够做到,你可以的
我们真的有力量吗?可是我们怎么看也还是不像啊?我们不恐惧了,可是真的没有什么力量啊!我们现在要成为一个连锁超市的创办人,要成为一个连锁快餐店的最大股东,要成为……我们真的有这样的力量吗?
没有,现在当然没有。如果有了,还看这些文字干什么,不是浪费人生嘛!但是我们以后会有的,只要你想,因为力量有一个定律:力量是聚集起来的!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圣经·马太福音》。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样的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战国策·秦策二》记载:“费人胡与曾子同名者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与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须臾,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曾参是古代有名的贤人,他十分重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对他十分了解,相信自己的儿子不会干出杀人之事。但经不住众口一词地再三告知“曾参杀人”,便再也坐不住了,放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后以曾参杀人一词喻流言可畏。
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赢得了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当一个乞丐奄奄一息在一个破废工厂,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如果他不去做什么挣扎,那么平静地死去就是他最后的一段人生的唯一轨道,他还有力量吗?他还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他的力量只能够帮助自己爬出去,到大街上讨一口水喝、一口饭吃。出于求生的本能,他做了。做了以后,他的力量增加了,休息一下他可以沿街乞讨了。好在他的运气不错,晚饭也有了着落,还有人给了一件破棉袄。休息一夜,早上起来去早市帮人摆摊,卖个嘴帮着吆喝,自己的早饭也有了,油条豆浆,自己很满意,还有了自己唯一的一个大子儿。然后沿街晃荡,看到一个倒泔水的地方请人,于是就去了,好歹有个地方住,有顿饱饭吃,每月还有十几个大子儿的收成。老板看着这人还行,又觉得他衣服太脏,就给了几件旧衣服,让他先洗个澡,他也花了自己的两个大子儿剃了个头。行了,这样上饭店后厨,不会被轰出来了。
就这样干了两个月,一天出来倒泔水,可是人家后厨忙着盘点,让等半个时辰,于是就支好车溜达一下。看见对面一个茶楼,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的,于是走了进去,坐在一个临窗的位子,要了一杯茶、一笼包子。一边看街上的人,一边吃着喝着,脸上笑着,心里很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
美。这就是这个乞丐的理想,他实现了他的理想,在他临死的一刹那,理想支撑起了他,他也实现了原本没有力量实现的理想!
胜利是不会向我们走来的,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李明刚毕业,只身来到北京,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甚至一个相熟的人都没有,唯一的资源就是兜里的1000块,还有自己,一个年轻的生命。
很快,租房置办家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1000块就没有了,资源没有了,还有什么力量呢?即使打工还是要到月底才有工资的啊,自己有能力在这个地方活下去吗?
没有办法了,一转身进了一家超市做了一个理货员。于是工作有了,和超市的人成了同事了。工作两天后,就和同事借了20块。这时候大家有了基本的认识,多了不行,这点还是可以的。老板看李明也是面善,干活还说得过去,到月中就支了半个月工资给他,这样他的生活就没有问题了。在住的地方和邻居的关系还可以,大家能够一起住也是缘分,也就有了信任,互相一起吃饭喝酒,一起聊天,生活开始融入了正轨。发了工资,置办了一个二手电脑,可以上网,查询了自己的邮箱和QQ,发现还是有两个同学在北京的,原来自己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
他工作还是不错的,很卖力,老板就让他当了库管,负责理货和进出货,手下也有了两个人可以指挥了,后来公司提供了住房,再搬家的时候两个手下和邻居都上来帮忙,很轻松就完成了!这个时候,李明感觉自己已经像个人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奋斗起来也就有底气了,感觉自己还是很有力量的。
以上举的都是一些低端的例子,我们看一个高端的,好像成功的人能给我们什么力量,其实不管人物大小,道理是一样的。
1963年11月14日,现任SOHO中国董事长的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通过自己的学习,1982年,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原国家石油部工作,这时候除了自身的力量积累,认识的同事和朋友已经是一种力量了。1987年,辞职下海到海南,似乎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力量。不过不要紧,几经折腾,认识了一些朋友,也就是后来的“万通六君子”,大家一起合作,力量已经明显增加了。后来到北京,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1992年,与合伙人共同创立北京万通有限责任公司,崭露头角;后来娶到一个能干的老婆,成立自己的SOHO中国,然后公司上市,有更多的钱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现在俨然也是一个人物了。
在许多人眼里,潘石屹就是一个出身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如何坚持梦想,展现商业才能与进取精神,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最终跻身行业前锋的成功故事。而我们从这个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力量由弱到强的聚集过程。
力量一定是逐渐聚集起来的,任何一个伟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样,就是一个力量逐渐聚集的过程,当他和他的团队的力量可以完成他们的理想的时候,他们就成功了!所以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一个人不可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群人、一个团队才可能做到一个宏伟的目标。
在自己的力量和可以调动的力量之间有一个比例,当你的力量值达到一百的时候,实际上你可以调动的力量值是二百,否则你就没有用好,如果太高就有失衡的危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求一个组织的决策人一定要掌握这个组织百分之五十的资源,否则根本不稳定。
力量聚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你自己争取的,你满足了别人的需要,别人给予你的;一个是你在未来的预期里能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主动给你的。不管什么途径,你都要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否则免谈,力量是不会凭空而来的,这个世界很公平的。有实力才有影响力,逐步凝聚内心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