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5500000023

第23章 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2)

这种状态,还表现为安妮对人际关系、战争的思考和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和修正。一方面是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因为在独处中人们更会对事物形成深刻的认知,加之战争又加速了安妮的成熟,在后期的日记里,我们明显看出了安妮性格和思想的变化,一种本与她这个年龄不相称的变化。她反思与母亲的关系,看到自己日记里许多地方对母亲的用词那么激烈,她自己也吓了一跳,为自己只想到自己、躲在自己世界里面而羞愧,她说:“我那时生母亲的气。她固然不了解我,但我也不了解她。她因为爱我,所以温柔又深情,但是因为我令她为难,以及她自己陷入一些难过的处境,她神经质而且暴躁易怒,所以,我可以了解她为什么经常对我那么不耐烦。”“那段泪流满面数落母亲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我已经长大一点,明智了些。”对于人际关系,她悟到:“如果我们保持心胸开放,维持与人友善之道,而不老是往最坏的一面看,那么,那些关于我们的教养,关于宠坏孩子,关于食物,以及关于一切一切的冲突,本来都可以有比较好一点的结果。”“我要用全新的眼光看事情,形成我自己的意见。”对于战争造成的苦难,她用勇敢和坚强去承受,她自信地写道:“谁把这苦难加在我们身上的?谁使我们和其他人类不一样的?谁使我们这样受苦受难的?是上帝把我们做成这样,但上帝也会再将我们提拔起来。在世界眼中,我们注定受苦,但是,在这一切苦难之后如果还有犹太人留下来,这些犹太人将会被当做范例高高举起。”对于战争的原因,安妮说:“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人心里有一股毁灭的冲动,发怒、杀人的冲动。除非所有人类没有例外都经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苦心建设、培养和种植起来的一切都会被砍倒、摧毁,然后又从头来过!”这已经是一个涉及人类人性恶的深刻话题,如果不是因为战争炮火和苦难的催化,一个15岁的少女,怎会有如此深邃的思想!

1947年,奥托·弗兰克在编辑女儿日记的时候,删去了与性有关的文字,也删去了安妮对母亲和密室其他成员不敬的言词。于是,日记就塑造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受难少女,这种无邪与法西斯的暴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激起了人们对战争和纳粹的刻骨仇恨。但,这些文字的缺失,也使一个处于青春成长期的更真实的安妮消失了。如今,这些描画安妮成长与觉醒的文字得以重见天日,不仅不会损害安妮的形象,却更激起了我们对战争、对和平、对青春和对安妮人生的深痛思考。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安妮会和他相爱的男人共赴爱之约,品尝爱的芬芳和性的愉悦,所有青春期的困惑和渴盼都会找到答案、找到归宿。这是她作为女人应当享受到的甜蜜权利。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安妮会成长为一个更成熟的安妮。她会和人们友好相处,不埋怨,不苛责。当她当了母亲,她也会更了解自己的母亲,从而更好地爱她,也更好地尽自己作为母亲和女儿的责任。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安妮无需藏匿于暗室,可以自由自在走在她热爱的大自然里,面对蓝天、月光啁啾的鸟和正在绽放的花朵,做一个少女可以做的全部的梦。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安妮可以实现自己的许多理想。她爱写作,爱舞蹈和芭蕾。在一篇日记中她写道:“如果上帝让我活下去,我会有比母亲更大的成就,我会让世人听见我的心声,我会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她是多么憧憬美好的前程啊!

可是,安妮一切美好的情思,都只能永远留在这本日记里了。一个十五六岁少女对生活的热切向往与战争带给她的毁灭,这“红”与“黑”两种人生色调所激起的对战争的愤恨、对安妮的悲悯,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我不会再打开这本日记了,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为了丢弃的阅读。我不忍再打开日记,去面对一个花季少女所有无法实现的美好人生愿景了。

愿人类永远丢弃战争,愿人类永远和平安宁——为了安妮,为了所有和她一样如花的少年,如花的笑容。

(《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著,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上海,非上海

——读陈丹燕上海系列作品

知道陈丹燕这个名字,是读她的长篇小说《心动如水》,一个女子在规范生活与新鲜感情之间的心潮起伏,在她的笔下涟漪叠生,诗情洋溢。在写非现实爱情的作品中,这一部以心理描写见长的诗性哲理小说,留给人悠长的遐想和回味,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超越既定理念、超越俗世成见的遥想和思索。基于对她的这种认识,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她以《上海的风花雪月》为发起的上海系列作品,和她一起走进昔日和今日的上海,一起去感受某种复杂难言的心绪。

陈丹燕说,上海的市民常常有两种生活,一种是面向大街的生活,每个人都收拾得体体面面、纹丝不乱;一种是在弄堂里的,私人家里的,穿家常衣服。陈丹燕书写的上海生活,也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大街”的、物质的上海。时代咖啡馆、裘德的酒店、爱尔兰酒馆、上海音乐厅、上海美容院、弄堂、旧货街、法国城,无一不出现在她的笔下。昔日十里洋场的上海,和今日依然引领时代潮流的上海,在她的心中重叠交错,在她的笔下摩肩并行,让我们生出不尽的恍惚、感慨和迷离。

陈丹燕描画的另一个上海,却是“私人家里”的,她内心的上海。她用轻柔的脚步、细腻的体察,替我们构筑着一个逝去的时代。在1931’s咖啡馆里,唱针在密纹唱片上轧到了细尘,扑扑地响,周璇的细嗓子像一根细而坚韧的尼龙线,勒到你双手出血也不会被拉断,柔弱而顽强地把六十多年以前的多愁善感拖至你面前;锦江饭店长长的走道里,还散发着当年温厚而熏黑的灯光;专营老上海菜的餐馆,它的外墙上嵌了许多老上海时代的东西,像油酱店的门楣,像当铺的广告,还有木轮子车的车轮;和平饭店那绿色铜皮瓦楞装饰的花岗岩大楼里,如今看上去是那么安详而无所事事,可当年,那个时代的名人马歇尔、司徒雷登、萧伯纳、卓别林、宋庆龄、鲁迅,都曾从黄铜的旋转门外转了进来,走在吸去了所有声音的红色地毯上。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走进你心田的,仅是物质的上海么?不,是一种满溢在心的,但却说不明道不清的心情。

我们和陈丹燕一起打开了张爱玲旧居的水龙头,张爱玲在她文章中写到的特别多心、特别复杂的热水管系统,隔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还能发出“嗡……赫赫赫”的响声,空洞而凄怆,让人感到了死尸还魂般的诡奇而顽强。51号张爱玲的信箱,孤岛战乱时胡兰成情信送达的第一站,如今放着一张晚报,让人慨叹:从南京来的胡兰成的信,再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跟着陈丹燕走进张学良住过的那栋西班牙式样的楼房里,我们想到的也许不是他后来名垂青史的捉蒋抗日,而是他在这风情旖旎的西班牙大床上的温柔,这几乎是他生命中最后的香车美人的日子。徜徉在陈丹燕这样复原的旧上海里,你感受到的会是什么?我则几近陷于失语状态,不知今夕何年,也不知人生何物。陈丹燕描绘法国城时说:“法国城是那么奇怪的一个地方,它一直有某种东西,有生命似的在暗中无声地蠕动着,不能名状,不曾相识,可毫不陌生。”是的,陈丹燕的上海,我们也许不曾相识,不能名状,但它丝毫不陌生,因为某种有生命、有情性的东西在暗香浮动。

在旧日景物里注入以怀旧为主要元素(因为还有许多我至今只能意会或些微感觉而无法准确言传的元素)的情绪,还不能构成陈丹燕骨子里的上海。她内心深处认同、架构的上海,是有风骨的上海,而风骨是要由人来组成的。于是,我们读到了那篇《张可女士》。张可,这个出生在开明富裕的书香世家、祖上在北洋政府任职、16岁就考进上海暨南大学师从郑振铎、李健吾学习英国文学的美丽女孩,后来成了王元化的夫人。建国后,她做了一个教莎士比亚的大学戏文老师,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专家。同时,她也是一个恪尽温柔、相夫教子的主妇,当王元化在反胡风运动中被隔离审查、患上心因性精神病后,张可依然雅致温存,并帮助王元化一起研究莎士比亚。在“文革”中,王元化被打成历史、现行反革命,导致精神病复发,张可也被隔离,落下严重病根,导致后来中风,读写俱废。厄运,对王元化来说是财富,如果他没有经历过那些坎坷,只是退守于一个知识分子温暖的家中过着舒适的生活,就不会有张可和他一起研究莎士比亚的日子,他就不会成为现在这样中西并进的大学者。而灾难除去剥夺了张可的健康,根本无法改变她的心灵。看夫妇俩历经劫难后的合影,王元化早年的“飚”早已转为内敛,而张可的优雅坦然一如故往。朋友们去王元化家,依旧可以看到张可温情而清爽的笑容,王元化的博士生在导师的书橱里看到张可的婚纱照时,不由惊叹:现在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女孩子!他们惊讶的,就是张可身上被陈丹燕称作“冰雪洁净”的优雅气质。陈丹燕写道:“富裕的生活,得意的生活,愁苦的生活,屈辱的生活,什么都没能使她的心灵变质。”冰雪洁净,就是陈丹燕心目中的一种上海精神吧。

同类推荐
  • 革命与形式

    革命与形式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
  • 为祖国而歌

    为祖国而歌

    望着渐渐高上去高上去了的长空而静肃着的事是有过的,望着漠漠长空里孤飞的鸟而静肃着的事也是有过的,但从没有独立山头向遥空虚抱的雄伟之感。所以,一切英雄梦在这里当然寻不着足迹。这里有古老的街灯,街之上有浑浑的长天在漫漫地四垂……春天来了么?真地来了么?然而唧唧的呢?息息的呢?
  •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经典传奇

    十大生存故事:令人绝望的黑暗岁月,他们用意志战胜死神,在苦难中获得新生。十大卧底要案:现实生活中的卧底们同香港警匪片中卧底的故事一样精彩。十大传奇案件:无论是以情节离奇著称,还是作案手段高超而闻名,罪犯都是为了金钱铤而走险。十大著名间谍:二十世纪世界著名间谍,他们或者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或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中华国学经典)

    《围炉夜话》是一本通俗格言集。不以严密的思辩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热门推荐
  • 十三年迷泪

    十三年迷泪

    当初初中二年级的她和他认识的时候不知道他是那个人。十几年过去了以后,遭遇了一件外表很像灵异的事以后……
  • 倾世凰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倾世凰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她,21世纪的金牌特工,阴差阳错,灵魂异转,穿越到了昭阳国人尽皆知的第一废材身上。一朝回归,她是十系天才,九天凤女,紫嫣神女,主神级丹药,主神级仙器,一抓一把,她是这里永恒的记录。白莲婊上门求安慰,她一脚踹飞。便宜老爹耍心机,阴谋诡计玩到他停不下来……他,昭阳国第一美男,绝世元素天才,是无数春闺女子的梦中情人,偏偏对废材庶女情有独钟,天涯海角,死缠烂打。“夫人,为夫发现一个新的修炼方法。”“什么?”“双修,既增长修为,又解了为夫的相思苦。”“呵呵,永远有多远,你就给本座滚多远。”“夫人,总不能让为夫憋死啊!”“憋死就憋死吧,大不了本座再找一个。”“嗤~全天下还有为夫这般完美的男子吗?”“……”
  • 逆戈

    逆戈

    神秘的青城,血色的蜀山,婀娜俏丽的峨嵋……这是一个关于剑客的故事,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干脆利落,是一剑光寒九洲动的惊世之姿!
  • TFBOYS之花海的约定

    TFBOYS之花海的约定

    (三位富家女很不情愿的从法国回到重庆,又在未知的情况下进入了峰峻,还和三只在同一个班。。。)会发生什么呢?请看,自便。好看就收藏下来哦!看到书名,你大概会想到澄海,这里不是那个意思昂!是很多花花的意思,,,
  • 重生悍妇驭夫

    重生悍妇驭夫

    驭夫之术,在于撵走丫鬟,通房止步。在于外防表哥,内防表妹。在于抱紧婆婆大腿,喂饱小姑的嘴。抑或……夫妻恩爱,携手白头。这是一个泼辣小娘子VS傲娇毒舌小公子的故事。
  • 少女的完美转世恋

    少女的完美转世恋

    死神和侍者,本是宿儒界最惊人的恋人,却被天神无情的夺去了性命。宿儒纷纷下凡寻找适合的人并且延续自己的能力,江暮夕和萧恪被死神和侍者选中。依照宿儒界的规定,这两个人必须要在一起,诞出死神之子,宿儒界方才消失。可无奈这两人爱恨情仇缠绵至久,死神之子出生之后,宿儒界并没有消失……
  • 商潮

    商潮

    这是一篇不一样的重生文。让我们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商潮涌动中,一起:享受主角走向巅峰的爽性快意……追寻那些曾经逝去的峥嵘岁月……回味那些令人感动的精彩瞬间……挽回那些不经意间丢失的珍贵点滴……实现那些因为世事变迁而失落的无尽梦想……本书每日都有更新。一定要记得加入收藏和投推荐票哟。QQ群:4341025
  • 秋色微凉叶落尽

    秋色微凉叶落尽

    十六岁,如同人生的花季。青春是一只无奈的青鸟,在无奈中老去,在寂寞中消亡。花季,是一只温婉的蝴蝶,在青春的花园中辛勤。年华耗尽,蝶死心伤,落叶伤怀,只为,青春潇潇,年岁历尽。
  • 超级神魔幻想

    超级神魔幻想

    宇宙塌陷,所有人类陷入了恶魔之皇魔罗的意念宇宙,于是,生命找到了新的进化之路......当恶魔降临,为了生存,无论英雄或是狗熊,仅是为了守护心的始终坚守的东西,这种信念,将进化为意志力,支撑着人类进化的脚步。进化之路,无论是激情还是热血,绚丽夺目,一曲曲宏大的战歌响起,谱写出了一条浩大的生存之路。无论是星球,星系,星际,宇宙,距离的长短,空间的开阔都无法阻挡进化的脚步。科技只是进化的工具,恶魔的力量成为了人类进化的源泉。
  • 嗜神机甲

    嗜神机甲

    这是一部科幻题材的小说我的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原本是想写书给同学留个纪念。接下来将带你走进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