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8100000013

第13章 语言(1)

学习指导和要点提示

上一章讲了层次和段落的布局,这一章要讲用词和造句。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词语是文章的基本材料,都属于语言问题。一般把语言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所有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包括一切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语言,狭义的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语言。这里讲的是广义的文学语言。

立意、构思、布局都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但最终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写文章要重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但语言又是受思想所支配,不重视提高思想,丰富生活,只是在语言技巧上用功夫,那就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本章第一、二节就是讲语言和写作、语言和思想的关系。

本章第三、四节讲文章中的句子和用词。关于造句用词的基本要求,语法修辞书上都有详细论述。这里主要从整篇文章的写作着眼,就写作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择其要,列举几个方面作简要说明。语法修辞书上讲到的,如句子成份的搭配,各种句式的使用,词义的辨析,文言词、外来词的使用等等,都一概从略。但这些始终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方面,学习这一章要注意联系学过的语法修辞知识。

本章第五节讲语言美,是对运用语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这里说的语言美,只是就美的一般意义而言,即“美观、好看”。本节提到的语言美的三个方面:声音美、色彩美、朴素美,是指“味、色、声的好”(《辞源》)来说的,即通常讲的语言的“有声有色”、“摹声绘影”。

语言和写作

语言是写文章的工具和手段,任何思想、形象、技巧,离开语言都无从表现。特别是文学,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高尔基指出:“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环境,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色和思维过程。”(《文学论文选》)学习和训练语言,提高语言素养,是我们写文章的基本功。一个人的语言素养,就是他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他文章的高下优劣。我们常把大作家称为“语言大师”、“语言巨匠”,就是因为他们有高超的语言表现技巧。任何丰富的形象和复杂的思想,他们都能淋漓挥洒,曲折尽意;惯常的用语,平凡的字眼,都能在他们的笔下闪耀出奇异的光彩,给人以思味不尽的美感享受。他们头脑里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语言仓库,词汇积累多,造句能力强,所以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词语、句式来传情达意。托尔斯泰说:“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所说“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是指用词和造句这两方面的技巧。这种语言技巧的表现力,要象作家们说的那样,“每当自己要叙述事物的时候,这些词语就象成熟了的凤仙花种子似的,弹眺而出,或者象喷泉似的,喷涌而来。”(秦牧《语林探英·序》)“我写说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说得出,很难说的理我能用很浅的话说出来。”(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怎样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毛泽东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他提出了学习语言的三个途径:“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份”,“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作家老舍指出了锻炼语言的三个方面:“多读有名的文艺作品”,“多练习各种形式的文艺的写作”,“多体验生活”。学习语言就要在这些方面下苦功,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磨砺过程。俄国一位叫纳德松的诗人曾说:“世人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他是把心中有话苦于表达不出来称之为“语言的痛苦”,初学写作常有这样的语言痛苦。要消除这个语言病痛,就必须多读多写,勤学苦练。在写作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锤炼语言和培养语感。

锤炼语言就是古人说的“炼字”、“炼句”,文学语言就是以口头语言为“毛坯”加工而成的。前人有许多这方面的佳话,“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方平)。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是我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典范。据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是个极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除了对已经写好的东西作修辞上的润色外,我没有什么好写了。但是有时为了推敲几个句子,仍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八五八年九月二十一日信)他在另一信里又说:“你对我的‘幼稚的’英文加以赞赏,使我大为鼓舞。我的主要缺点,第一是文法上的不够准确;第二是某些补充成语运用不够成熟。缺乏这种手段,一切战斗准备的写作都不可能。”(一八五三年元月二日信)马克思学习语言所花费的劳动也是十分惊人的,他精通英文、德文、西班牙文,五十岁又开始学习俄文。他喜欢文学,经常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等人的作品。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力,鉴赏力。是指不必通过理论分析,凭直接的感受,就能敏锐地判别自己或别人语言的正误优劣。就辨析语言的优劣来说,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感受能力:

语言的精确感。善于从词汇、概念的汪洋大海中择取唯一恰当的字眼来表达,做到“下笔如铸”,不可移易。如秦牧说的那样,语言的精确敏锐度,就要象一架天平那样准确、精密,你放上一片纸,就能秤出它的分量,你在纸上签上一个名字,又能秤出签上名字以后的分量。

语言的形象感。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看到一个景象,脑中就立刻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艺术地再现出来,具体,生动,丰富,完整。

语言的情趣感。语言富有情味、神理、气韵,能叫人体会到语言背后的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情趣。如叶圣陶引夏丐尊的一段话中所说的:“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语言和思想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言为心声”,“辞随意生”,语言从属于思想,要受思想的领导和制约;另一方面,语言对思想又有反作用,“情见乎词”,语言是“运载思想的车辆”,思想离开语言也不能存在。语言和思想,二者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明确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对于把握语言学习的方向,提高语言的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想得正确、清楚,语言才会准确、流畅。所说想得正确、清楚,不是对事物只有一个轮廓的认识,而是指既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形象和特征,又能想定了可以写出来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结构,而且写出来不走样,读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没有任何误解和歧义。列宁很欣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思想的模糊,必然导致语言的朦胧。

这是一个历史事实。山东的胶济铁路是清政府向德国借款修筑的,当时议定铁路左右共三十里的煤铁矿产,德国有权开采。条约中却是这样写的:“沿铁路三十里内之煤铁矿产,德国有权开采。”“三十里内”,可以理解为左右一共三十里,也可理解成左右各三十里。结果德国就钻了这个语言空子,硬说是左右各三十里。就这样使我们祖国领土蒙受了重大损失,一句之误,失地千里!

语言的深刻源于思想认识的深刻。能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能深入内里把握事物的精髓,笔下才会有一语中的、入木三分的深刻语言。毛泽东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能透过重重迷雾,看到了革命高潮如同已见海上轮船桅杆尖顶那样很快就会到来,才发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辉预言。只有以解放全世界为奋斗目标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才能在起草《共产党宣言》时,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偏狭口号,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样光照日月、声震寰宇的战斗宣言。

鲁迅的一篇著名的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这样写成的。一九三○年二月,有个叫冯乃超的写了一篇文章,揭露反动文人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梁实秋立即写了一篇文章反扑,题目就叫《资本家的走狗》,在文章里叫喊什么“我不生气”,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显然,冯的文章未能击中梁实秋的要害,于是鲁迅先生就写了这篇杂文。鲁迅的文章,论证严密,言辞犀利,针对梁的言行逐一剖析,无可辩驳地论证了他不仅是“资本家的走狗”,而且是一条“丧家的”,摇尾乞怜、不堪一击的“乏走狗”。杂文如同一柄利斧,一下子砍中了梁的命脉。据说梁在读到这篇杂文时,甚为惶恐,不觉失落了正在手中端着的一杯牛奶,此后就偷偷溜去青岛,匿名隐姓,不再抛头露面、招摇过市了。鲁迅的杂文所以能击中梁的要害,制敌于死命,首先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心灵美,才能语言美。语言美是心灵美的体现,心灵美是语言美的源泉。孔子对这二者的关系说得很清楚,“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孔子把“德”放在“言”之上,是“德”好决定“言”好,这认识是很有见地的。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也讲得极明白,“故心善,无不善也;心不善,无能善。”(《论衡》)他也强调语言的作用,“何以观心?必以言。”就一般而论,语言和心灵是一致的,心灵的美丑决定了语言的美丑。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人,语言就和气、文雅、谦逊;相反的,就常常是满嘴粗话、脏话。《后汉书·杨震传》有这样的记载:杨震被委任东莱太守,赴任路过昌邑。昌邑县的县令是他以前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王为感谢杨的知遇之恩,“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坚决不收。王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慨然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因此碰壁而去。杨震能发出这样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的答话,首先是因为他有抗腐拒贿的高尚节操和美好心灵。杨震的话,是运用了并列式的复辞手法,读来回环往复,语势逼人,语言美也增强了人物的心灵美。所以要提高语言美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美好的心灵。

明确思想和语言的关系,就要正确处理词和意的关系,炼词必先炼意,“炼词炼意,词意综合”。“所谓炼者,不在乎句险语曲,悦人耳目,而在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古,此真炼也。”(赵翼《瓯北诗话》)离开炼意的要求,一味雕章琢句,言辞粉饰,必定导致哗众取宠,虚浮不实的文风。

文章中的句子

《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这是说,写文章,因字生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篇要写得“彪炳”(光彩耀目)必须章节没有毛病;章要写得“明靡”(明白细致)必须句子没有毛病;句子写得“清英”(清新挺拔)必须不妄用一个字。句子是文章的基本部件,写文章必须安排好每一句话。果戈理说:“每一个句子,我都是用思索,用很久的考量得到的。”朱自清就是这样“考量”字句。他说:“觉得‘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显示景物间的关系,短不了这三样句法,可是老用这一套,谁耐烦!再说这三种句子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可以说‘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上正中’,但我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的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欧游杂记〉自序》)

文章中的句子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准确明晰。

造句首先要做到准确明晰。托尔斯泰说:“把你所理解的事情用最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别人也能象你自己一样地理解。”这也是不易做好的事情,许多大作家都有这方面的深刻体会。马雅可夫斯基谈到,他在一首诗的开头用了这样一句:“他永不复返地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他自己说:“这‘永不复返’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人死了还可以‘复返’,还可以定期回来吗?”高尔基在谈到他早期作品的语言过失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醉汉靠着路灯的柱子,微笑地望着自己的影子,影子正在摆动着。”他认为这个句子不够准确明晰。因为他写的是一个静寂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在这样的夜里是不点路灯的,这种情况下既没有灯光,又没有风,哪来的影子,影子又怎么会摆动起来?高尔基认为自己当时要表达的思想不明确,对周围事物没有细心观察,只想写出一个“美”的环境,就写下了这样不准确的句子。这正是欧阳修说的,“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

要做到准确明晰,就必须根据不同的语境,选用不同的句式,做到恰如其分的表达。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他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玫瑰花。他反而取得成绩。而现在呢?应有所警惕了呢,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前一句的一、二两个分句用了比喻句式,第三个分句说到“正题”时用了反诘句。从结构上看,同中见异,显示出句子的错综美。从内容表达看,第三句用反诘句激问,就使正题得到了强调,作者这句话的用意所在就显得格外鲜明突出。如果改为同前两个分句—样的句式:“写文章做演说要看读者看听众”,这就模糊了内容的主次,而且句式平板、呆滞,失去了错综美。后一例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一句话,安排得很巧妙,前后两个分句句式基本相同,作者把后一分句的“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轻巧地移到了“应有所警惕了呢”之后(放在之前就和上一分句的句式相同了,照一般顺序应当放在之前),就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这对陈景润、对读者都有很深刻的启示:你陈景润,亲爱的读者,“当美丽的玫瑰花朵微笑时”,你将如何对待自己的成绩、荣誉?余音不尽,发人深省。

要达到句子的准确明晰,就要熟悉各种句子的结构特点、方式等。“一句话,百样说”,有各种各样的句子。从句式说,有长句、短句、散句、整句、正常句、倒装句、完全句、省略句、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直陈句、婉曲句等等。从句调说,又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分别。句式句调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这就要靠平时多研究,多练习。契诃夫就经常作这样的造句练习,如“我比不了他,大大地比不了,谁比得了,谁也不能和他相比——谁也比不了的人——后悔——没有后悔,是后悔的时候了,后悔莫及,后悔得连东西都不愿意吃了……吃斋,吃斋吃够,已经斋戒第二天了,我已经斋戒完了,斋戒到期了,因吃斋瘦得象一条线……”(《契诃夫手记》)法捷耶夫把这叫做特别的“体操”练习,他说:“句子是应该有肌肉组织的。在这点上,作品好象身体强壮的体育家。人的肌肉是多样的,为了锻炼这些肌肉,需要各式各样的方法,但就整体看来,它们都表现为有机的统一体。这种肌肉组织也是艺术家的风格所应具有的。为了发展这种肌肉组织,艺术家应当经常做一种特别的‘体操’:练习构造各式各样句子的艺术。”

言约意丰。

以少胜多,短语长情,以最经济的文字表现出最大容量的内容,这就是言约意丰。

同类推荐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聆听国学泰斗畅谈中国文化之精髓,感受东方传统文化魅力。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团结互助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团结互助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思想课堂-情感笔记

    思想课堂-情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陕北古事钩沉

    陕北古事钩沉

    近些年来,陕北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一大批热爱陕北文化、关注陕北文化的有志之士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陕北文化的界定、研究范围、基本特征和具体的文化现象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热门推荐
  • 花开虽有明年期

    花开虽有明年期

    万年前他是潋滟至极的王族祭司,她是受其心头血的红莲,不过是两相倾心求平和一生。各族利益,血脉抗争,本就不是什么盛世太平,纵然入情,也都是命,人力抢不过天。不是入命之人,何必自寻苦头。世间浮生惘然,道路万条,人人有颗七窍玲珑心,谁也不知道谁,会走着走着就背道而驰,或许再无交集之日。可叹,这世间皆是如此,风波变换,人世无常。世间哪有能说的清拎的净的事情,全部纵横交错、枝蔓相连,组成这世间红尘一场。他有他的愿,她有她的恨,每个人能相互明白,却不能相互退让,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心愿,注定是相互间分歧和厮杀的结局。为了这场局,每个人拼其所有,只求自己苦尽甘来得偿所愿,待魂归来兮,可语笑嫣然。
  • 带着三国杀闯异界

    带着三国杀闯异界

    一个叫做三国杀的系统。一张张神奇的卡片,一段段惊心的故事。我是知道前路如何,也不是后曾经是何方。我知道,我要在这昏暗的天地间杀出一个朗朗的乾坤。------------------------------------------------第一次写书,看之,收之,谢谢!。一天两更,不定时!
  • 前生今世:桃花劫

    前生今世:桃花劫

    前生?今世?她从不相信前生之说,却偏偏要去还前生之债。还债,可以,但是为什么不能让她安安心心的还债?千年冰山凌轩,温润如玉陌原熠,妖艳风情的洛霄辰,这一个接一个的桃花,她到底该爱哪一个?如果说这就是命,她便认了,可为什么身份却也如浮萍一般?爱过恨过,换来满头银发,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还是爱错了人,那么,前生的债,就让下一世的自己去还吧。逗比女VS各种男,世间最乱来的桃花。
  • 无敌圣皇霸王尊

    无敌圣皇霸王尊

    世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有左国,以国为氏。左国之人,人人皆可修行。左国之内,大乘多如狗,元婴遍地走。一不小心,就天雷滚滚,又有人飞升了。又有传凡左国血脉,生而筑基。为此,左国在世人心中,便如同仙国。都想着能寻到仙国,沾上一丝仙气,染上一缕仙缘。只是传说终究只是传说,想找到传说。那真是难如登天。就因为这个传说,还发生过好多趣事,而我们的故事便是由这些趣事中的某件开始。
  • 重生之锦绣人生

    重生之锦绣人生

    一代影后林依依涉嫌杀人,已被警方逮捕归案。令“衣服”们伤心不已。纷纷表示自己看错了人,只有少数几部分仍旧支持影后,正在此时。另代女星顾悦儿崛起,并表明自己相信影后,令“衣服”纷纷倒戈。殊不知他们最敬爱的影后已被毒害。她带着绝望,不甘重生了。这一世她发誓要守护住自己的一切,绝不让他人触碰。
  • 魔弑九霄

    魔弑九霄

    被大家族收留的养子,天生废物?不,是天生王者,看张珏逆天之路,天不容我?看我逆这贼天。
  • TFboys:青春为谁唱

    TFboys:青春为谁唱

    我以为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友情,没想到,那是爱情。——王俊凯。或许,我们曾经错过了彼此,没关系,下半生我愿意守护你。——易烊千玺。我就是傻,我就是傻到喜欢你,欧晨珞,你转头看我一眼啊!——王源。中学时代彼此相遇。三个热血少年不可自拔的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几年后,当初的轻狂少年,早已长大成人,独当一面,渐渐认清当初的自己,不过只是年少轻狂。他,知道她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却为她深深沦陷;他,本和她有订婚的关系,但面对她的二心,却强颜欢笑地对她说“你开心就好。”开心就好?她知道,尘埃落定,原来始终是一人。
  •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孩子不生病的智慧

    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为了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需要了解和掌握如何预防、发现和护理、治疗孩子常见病症、突发疾病和心理异常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要懂得如何调理孩子的饮食,如何为孩子按摩推拿,如何让孩子锻炼身体等等,这其中的学问也都是父母应该了解和掌握的。本书是送给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的最好礼物!作者力求从实用角度出发,立意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其内容涵盖了与孩子健康相关联的方方面面。虽然涉及了很多儿科方面的内容,但本书文字毫不晦涩,通俗易懂且容易操作。
  • 末日王牌狙击手

    末日王牌狙击手

    狙击手,担负特殊任务,藏匿于隐蔽且开阔场所使用精准的轻武器对特殊目标或重要人物进行远距离摧毁与暗杀的职业。海豹特种部队的精英狙击手能在半速风的情况下命中800米内的目标。前国际神枪手克雷格·哈里森最远射击距离为2475米。末世,安旭在全速风的情况下自由射杀两万米内的一切病毒种。如果一切可以重来?现在,安旭正面临这个选择……
  • 冷总裁的爱

    冷总裁的爱

    本是一名被遗弃的孤儿,不断努力有了今天的成就。一次商业工作,认识了他。身份差距太大。不过,为了爱情,即使面对全世界的反对,也要义无反顾的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