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58300000054

第54章

宋美龄为什么会如此镇定,且又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政治家气魄呢?除去她已经成为很成熟的政治家而外,她自沪回宁之前,已从孔祥熙处初步获悉西安事变的真相。对此,孔祥熙在《西安事变回忆录》一文中做了如下记述:

是晚八时左右,得军政部长何敬之(应钦)南京长途电话,谓有要事报告。余亟谢客,出就他室通话。敬之首诘余:何日曾接蒋院长电报,亦知院长此时尚留临潼或入西安否?乃就余所知告之。敬之始谓得军事密报,谓西安城门紧闭,时有枪声,临潼道上,军运频繁,而华清池附近则阒然无人,似蒋公已入危地,嘱余就近通知蒋夫人。余在电话中告以有外宾在,且蒋夫人有微恙,倘无重大非常之事,不便深夜造次,仍盼其续以电话相报。语止于此,而余已深虑其真或有变。

旋外宾既散,京都秘书处电话续来,谓接得张学良、杨虎城丑文电一件,主张国是八项……电中对于蒋公只有“做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之语,仍未详其劫持之经过。余乃一面通知蒋夫人,一面拟乘夜车立即返京……余正拟首途,又得京部电告,谓张学良续有“震”电,系单独致余者,电中有“……弟爱护介公,八年如一日,今不敢因私害公,暂请介公留住西安,促其反省,决不加以危害……”之语。蒋公之被困西安,至是完全证实……

因学良“文”、“震”两电全文,皆仅由秘书于电话中向余口述大要,事关国家存亡,领袖安危,余因不能即是独定政策。但转念学良既于通电之外,独对余另发震电,是已明示尚有转圜余地,益以蒋公安全,在其掌握,尤不能遽闭谈判之门。时机既迫,乃召某秘书至,即在沪寓口授复张一电,文曰:“急!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吾兄勋鉴:密。顷由京中电话告知,我兄至余一电,虽未读全文,而大体业已得悉。保护介石,绝无危险,足证吾兄爱友爱国,至为佩慰。国势至此,必须举国一致,方可救亡图存。吾兄主张,总宜委婉相商,苟能有利于国家,介公患难久共,必能开诚接受,如骤以兵谏,苟引起意外枝节,国家前途,更不堪设想,反为仇者所快!辱承契好,久共艰危,此次之事,弟意或兄痛心于失地之久未收复,及袍泽之环伺吁请,爱国之切,必有不得已之苦衷。尚需格外审慎,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尊意如有需弟转达之处,即乞见示。先复布意,伫候明教。弟孔祥熙叩文亥沪寓印。”

电既发,余乃偕蒋夫人等于是晚入京,翌晨(十三)七时抵京。

……

宋美龄怀着异常焦虑的心情熬过旅途的长夜,遂又忐忑不安地驱车回到官邸。她尚未落脚询问京城情况,机要人员送来了张学良于事变之后,发给她的如下这通电文:

蒋夫人赐鉴:

学良对国是主张,当在洞鉴之中。不意介公为奸邪所误,违背全国公意,一意孤行,致全国之人力、财力,尽消耗于对内战争,置国家民族生存于不顾。学良以待罪之身,海外归来,屡尽谏诤,率东北流亡子弟含泪剿共者,原冀以血诚促其觉悟。此次绥东战起,举国振奋,介公以国家最高领袖,当有以慰全国殷殷之望,乃自到西北以来,对于抗日只字不提,而对青年救国运动,反横加摧残。伏思为国家、为民族生存计,不忍以一人而断送整个国家于万劫不复。大义当前,学良不忍以私害公,暂请介公留住西安,妥为保护,促其反省,决不妄加危害。学良平生从不负人,耿耿此心,可质天日。敬请夫人放心,如欲来陕,尤所欢迎,此间一切主张,元已文电奉闻。挥泪陈词,伫候明教。张学良叩。文。

宋美龄手捧电文,反复阅读。随着阅读遍数的增加,她那激烈跳动的心渐渐平息下来,似乎从电文中看出了希望所在。不时,她的思绪又从电文转移到张学良的身上……

宋美龄十分了解张学良的性格和为人,自然也清楚张学良和蒋介石在“剿共”与抗日问题上的分歧。她稍许冷静以后,认为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必然的。她想到此,心中又生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悔恨感。同时,她认为张学良电文中所云:“大义当前,学良不忍以私害公,暂请介公留住西安,妥为保护,促其反省,决不妄加危害。”是真情实语。换言之,蒋介石时下无生命之虞。但是,如果南京当局出兵讨伐,有意激化矛盾,张学良出于一时之义愤,事情就复杂化了!因此,她当即给张学良发去如下一则电文:

西安张副司令汉卿兄勋鉴:奋密。

昨在沪上,惊悉西安兵变,即晚来京,接奉文电,深以为慰。吾兄肝胆照人,素所深佩,与介兄历共艰危,谊同手足。在沪未接电前,已知其必承吾兄维护,当决无他;来京获读尊电,具见爱友之赤诚,极为感慰。唯精诚团结,始足以御侮抗敌;沉着准备,乃足以制胜机先。介兄自九一八以来,居处不宁,全在于此。吾兄久共军机,素所深悉。凡吾兄有所建议,苟利国家,无不乐于采纳。介兄以地位关系,不得不加以慎重,借避敌人耳目。吾兄贤明,当必深谅此意。我国为民主制,一切救国抗敌主张,当取公意。只要大多数认以为可,介兄个人,当亦从同。昨日之事,吾兄及所部将领,或激于一时之情感,别具苦衷,不妨与介兄开诚协商,彼此相爱既深,当可无话不说。否则别生枝节,引起中外疑惧,不免为仇者所快,亲者所痛,想吾兄亦必计及于此。至如何安慰部曲,消弭事端,极赖荩筹。介兄一切起居,诸祈照拂,容当面谢,并盼随时电示一切为荷。蒋宋美龄叩。元。

接下来,宋美龄为了蒋家王朝的整体利益,立即和孔祥熙、宋子文等行动起来,他们密切配合,力排众议,朝着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大道上艰难地跋涉着。请看宋美龄的回忆:

是晨八时前,余即电张学良,告以端纳拟即日飞西安,端纳亦同时去电,盼其即复。余等到处搜索消息,而消息始终沉寂;周遭接触者唯紧张之流露,形形色色之猜测;辗转传布,如飞沙,如雷震,诸凡捕风捉影之传说,眩人欲迷。时西安电线早已中断,不特西安之真相无从探索,而亦无人能一究事实发展与结果何如也。

余迭向京中诸要人剀切陈述:于未得确实消息之前,务镇定其态度,信任民众精神之后援,勿采急遽之步骤。余主张:既未能确证西安将领别有企图,曷若姑信其言之由衷,一方面迅速搜寻其动机之真相。余曾做臆断曰:‘或者彼等确有不平之情绪,而自谓其有相当的理由。一部分国人若对中央怀抱不平,中央应虚怀若谷,探索其不平之究竟,而尽力纠正之,同为国人,苟有其他途径可寻,又何必求军事解决也。’

西安来电所提八项要求,余初未加以重视,当前一般人亦多做如是观。盖张学良部以西北地瘠民贫,驻军其间,早感不满,故测其所提政治条件,实只备为移调丰腴省份谈判之借口而已。主张讨伐者或即因此而益坚其主张欤!

是日晨,得张学良来电二通:一致孔部长,一致余者,皆经中途阻碍,延搁已久,读其致余之电,涉及委员长,语多不逊,余初愤甚,继念:安知此电果为张所亲笔签发者,安知张非与其部下有隔阂者;即此电确为张所亲发,又安知张非在激昂情绪下措辞失检耶?时端纳西安之行,待张学良复电尚未至,为节省时间计,端纳决于午后先飞洛阳,余恐或有需译员处,派黄仁霖偕行。余复请端纳携一函致委员长,函中述余深信吾夫一切措施,皆以民族利益为本,余日夕为彼祈祷上帝,愿彼宽怀。余复以长函致张学良,告以彼等此举将使国家前途受严重之打击,余深信其鲁莽灭裂之举动,初无断送国脉陷害领袖之恶意,应及时自拔,勿贻噬脐之悔。

端纳于夜间由洛阳来长途电话,称于日落时抵洛,彼处离西安虽只余一小时半之飞行,然消息之沉寂,不减于南京。且言是日已有飞机三十余架在西安上空飞行示威,目的欲告谕叛军;洛阳飞机场仍在中央之手,以张学良预令其驻洛直接指挥之炮队占领机场之命令,其部下实未遵行也。端纳复称:彼不问张学良有否复电,决于明晨飞赴西安。余于是夜卒得张学良致端纳电,欢迎入陕,于是端纳所乘飞机中途被击之顾虑,始得释然矣。

当时局势虽黑暗危殆,然余深感必有可以解决之途径,故愿中央诸公共信之。因此反复申述,请各自检束与忍耐,勿使和平绝望;更请于推进讨伐军事之前,先尽力求委员长之出险。盖战事开始之后,委员长即不为其亲自统率之陆空军轰炸所误中而丧生,亦将为怨恨暴戾之叛军所残害,不料此时余已陷入甲胄森严与战斗意识弥漫之重围中矣。

同类推荐
  •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

    他曾被判死刑,三次竞选总统失败,多次被捕入狱,但最终成为韩国总统。他自称是个天生胆怯、内心柔弱的人,是怎样的信念帮他穿越漫漫长长夜?《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写作于作者金大中政治生涯的低潮期。1993年,金大中第三次竞选总统失败,失望之余退出政坛,远赴英国剑桥求学,期间写下许多回忆性的文章,之后结集出版。《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自述:为了民主,我不后悔》中,金大中回顾了自己为民主不懈斗争的过往岁月和绝不妥协的心路历程,并且“把过去欲言又止及有意隐晦的某些事实原原本本地一一道出,对于内心曾经的胆怯和恐惧,也不打算避讳”,向世人展示出一真实的金大中。
  • 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谋略:曾国藩的人生经营课

    曾国藩拥有如此辉煌的人生,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努力成就人生,又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诀窍?曾国藩经营人生的智慧一直是人们苦苦探寻的。本书将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和成功谋略加以总结和提炼,对曾国藩经营人生的智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曾国藩,了解曾国藩经营人生的大智慧、大谋略,就请打开此书,相信它对你人生事业的成功会大有裨益。
  •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只不过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包装、加工小麦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读每一家的文章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通过钩稽史料以及对相关诗文的个性解读,精彩展示了柳宗元这样一个形单影只的流放者的别样人生。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热门推荐
  • DIY打造财富人生

    DIY打造财富人生

    本书以大量的真实案例阐明了创业致富的招法。包括夯实基础、创办实体、人才机遇、以人为本、收获果实、社会责任六章内容。
  • 幽幽枯井

    幽幽枯井

    幽幽枯井,直通黄泉,一朝破开,惊悚连连。
  • 钻石宠婚:第一总裁夫人

    钻石宠婚:第一总裁夫人

    她以为她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谁知一段强制的婚姻把她与另一个陌生男人束绑在一起。法津上,她已是他的合法妻子,谁知那个可恶的男人却弃她颜面不顾,公然与情人厮混。什么?还要她侍候他的情人??命运毫不眷顾她,让她婆媳纠缠;夫妻冷战;情敌较量;还有在商圈中的冷暖交战……这是一种如何混沌的局面?到最后那一刻,她才知道人生的真相是什么?他一度以为,他与她的关系只是一张结婚证书,是他亲手毁灭了她的一切,把她献给他人。谁知这个女人却改写了他的一生……
  • 温尔文雅的叛逆

    温尔文雅的叛逆

    温文尔雅,谓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叛逆则一般是指一些违反常态的事,不听指挥,不服从安排。但是为什么这两个词我又把他用在一起,似乎很矛盾,其实也是偶然的事情,我在看书的时候看到温尔文雅这个词,而当时我也正在思考着要写一本关于叛逆的书,单从叛逆来下手,又觉得很单调,所以就有了现在这样的一个行动。
  • 小道士下山传奇

    小道士下山传奇

    创作唐代历史灵异,生于福建,1982.11.27出生。生于农村,初中,现代农业单位。
  • 不惭世上英

    不惭世上英

    中域之地,经楚国四王九侯之乱,拓跋魏国兴起建五都而统御天下。当时天下,道家为天下太平,儒门为传书育人,佛家为建天佛原乡,摩尼教为明王降世,世家为家族永传,在中域之地,一直进行着明争暗斗。一个寒门子弟,有幸得儒门复圣山庄亚圣亲传,开始踏入江湖,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
  • 冥天武尊

    冥天武尊

    前世,杀手之王,世人谈及之色变:转世,星伦大陆,灵气为本,武技为力。继承轮回武帝记忆,明炼药炼器之本,修《九龙炼尊决》。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随园诗话(中华国学经典)

    随园诗话(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虚灵儿

    虚灵儿

    一出生就遭到毁灭,失去了命运线,却用另一种方式生活了下来。在这个大陆上,被别人的灵魂夺舍肉身的人被称之为虚灵。
  • 秦淮镇上的小店

    秦淮镇上的小店

    一个神秘古老的小店,妩媚妖娆的女店主,我们不出售商品,我们只交换东西。你想拥有绝世的美貌吗?你想富可敌国吗?你想和羡慕的交换命运吗?你想重来一次人生吗?……………………无论你想要什么,我们都可以为您做到!您只需交换您爱情的记忆什么?您还没有爱情?没关系,您会有的。ps:作者有话说:本书的第二个故事写得不好,不适应的可以跳过第二个故事。偶保证!第二故事之后的故事一定不会让乃们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