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9500000008

第8章 山崩地裂那一刻(6)

而汶川,是陆航团实施空中救援的第一个目标。余志荣说,从12日到13日,我们曾6次派出24架直升机飞往汶川,都因气候条件实在太差,没能成功。汶川的地形我非常熟悉,它处在一个“V”字形的狭长山谷中,谷底与山顶悬殊有3000多米,地形非常复杂;加上下雨,云很低,雾很浓,能见度不到200米,根本无法进入。当时从中央到团里,都很着急。5月14日早上,我们又派出3架直升机飞往汶川。当时机组人员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救出老百姓,哪怕有一线希望,冒死也要降落汶川!但飞机飞临汶川上空后,无法降落,原因是汶川城原来只有一个体育场能降直升机,地震后灾民已在那儿支满了帐篷,根本没有降落的空间。飞机在峡谷中盘旋了大约一个小时,才发现一块40多平方米的草滩。但上面有三层高压线,场地非常危险。机长杨磊靠着过硬的飞行技术,一米一米地向下降落,最后几乎是擦着高压线才降落成功的。当时汶川已与外界隔绝了两天连夜,灾民们看到直升机后,又喊又叫,疯了似的从四面八方涌了上来,有的女同志抱住机组人员失声痛哭;有的孩子两眼发直,不停流泪;有的白发苍苍的老人竟跪在直升机跟前,连连磕头……

而余志荣本人的驾机,同样是冒着极大风险进入汶川的。我无法确认余志荣一定是第一个飞临汶川上空的飞行员,但我敢肯定余志荣是陆航团所有飞行员中内心最痛苦、最复杂、最微妙的一个飞行员。因为,余志荣是羌族,他的家乡就在汶川,就在离汶川20里一个叫龙溪乡的村寨。龙溪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尤其是那风情万种、神圣古朴的羌族碉楼,从小就令他流连忘返。余志荣是家中的老大,家乡还有老妈、老爸,以及六个弟妹,一共八个亲人。地震降临那一刻,他很想知道家中八个亲人的情况——是生,是死?是伤,是残?但通信不通,音信全无,一切还来不及容他多想,救灾的电话已经鸣响!

当我问及余志荣从空中第一眼看到汶川的心情时,余志荣说,说实话,我的心当时是虚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是这样呢?怎么会是这样呢?我的家乡过去是满目青山,现在却是满目疮痍。我看见到处是垮掉的山寨,倒塌的房屋;到处是横竖的电杆,倾斜的碉楼;到处是摆放的尸体,哭叫的孩童。我的家乡自然环境很美,是羌族聚集的地方,很有民族文化的特点,我熟悉那儿山山水水。我从小对家乡的感情就很深,常常下河去摸鱼、捉蟹、洗澡,童年、少年都很快乐。我在那儿长到16岁,高中毕业就当兵了。那儿有的碉楼已经好几百年了,经过很多大地震的考验,都没有垮。这次却垮了,几分钟就垮了,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没有了;其他文物古迹,也受到了破坏;有的一个村子夷为平地,有的几十台客车找不着了,估计是被大山埋了。什么叫山崩地裂?这就是。这些惨景过去我从未见过,第一次从空中见了,怕都来不及!

在此后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余志荣每天驾机低空飞过自己的家乡,不是送去物资,便是拉走伤员。特别是5月17日这天,已近晚上7点,上级下达命令,说安县茶坪乡有12名灾民伤情危重,必须紧急转运!此时全团的飞行员已飞行整整一天了,余志荣自己也飞了差不多10个小时。但为了抢救百姓的生命,余志荣当即决定,自己驾机前行,等完成任务返回,已近12点了。而在这七八天时间里,余志荣的父亲,母亲以及六个姊妹,一直杳无音信,他也顾不上联系。从内心来说,他每次低空飞过自己的家乡,都很想多看望一眼家乡的废墟,多看望一眼废墟上是否有自家倒塌的小房,多看望一眼废墟上是否埋着自己的亲人。他如果要这么做,就像一个司机路过自己的家门,稍稍一抬脚,轻轻一刹车,只需短短一分钟!但他是穿军装的飞行员,他是陆航团的团长,他知道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在盯着汶川,全中国都在盯着陆航团!所以他既没让自己的飞机在家乡的上空悬停一秒,也没让自己的眼睛往废墟上的家中多看一眼!他不是不想停,而是刻不容缓;他不是不想看,而是不能分心!汶川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尤其是映秀上空,两座大山间隔距离,不足300米。头上是滚滚气流,厚厚乌云;四周是高山峡谷,崇山峻岭;脚下是千里岷江,滔滔滚滚,稍有闪失,便会机毁人亡!加上直升机属于低空飞行器,其安全性在飞机家族中排名最低,即便一股气流,或者一根树枝,都可能给飞机致命一击!更何况,直升机上没有任何逃生设备,也就是说,驾驶直升机的飞行员是无伞可跳的,飞行员从驾机离开地面那一刻起,就注定与飞机共命运、同生死!因此那一刻余志荣心里涌起的,完全是当年项羽面对乌江似的豪迈与悲怆!

余志荣所在的陆航团,是全军级别最低的一个场站,却是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的空中部队。此前只要西南地区有灾情,他们的直升机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12号下午起,余志荣的团队除有两天下大雨外,天天都在飞,每天都要往返灾区六次以上。每次从起飞到降落,飞行一个多小时,是平时的好几倍,但他们能多飞一次,绝不少飞一次。因为灾区不少地方成了孤岛,救援人员进不去,即便进去了,伤员也救不出来。这个时候,空中成了唯一的通道。而能在空中通行的,只有直升机。

余志荣说,每次飞到灾区,看到那些悲惨的现状,就会有一种力量。从映秀到汶川,两边都是山,下面是岷江,山都塌了,植被全没有了,百分之七八十的道路被损坏,桥梁几乎全部中断,有的直升机在下面救人,上面的直升机就下去了,飞行员都知道有危险,但有危险也得飞,因为被困的老百姓太需要我们了!汶川有个草坡乡,困了5000多人,在山上下不来,现在还下不来。特别是许多被困的学生,必须及时抢救出来。比如映秀的学生,埋了好几天了,就是我们用直升机救出来的。银杏小学也是,学生230个,老师16个,一共246个,被困七八天了,当时我们就两架飞机,不停地飞,从早上飞到晚上,全给拉出来了。我们有时运输货物,运到灾区后,却没人卸货,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就自己卸,一件一件地卸,卸完货,再拉伤员回来。抬伤员的人手不够,我们的飞行员和机务人员就上去帮着抬。有的伤员没有担架,就用门板抬,先抬重伤员,后拉轻伤员,飞机上摆不下了,就想法挤,有的伤员腿都伸不直。但没办法,能多拉一个,就多拉一个,全拉满了!把伤员抬上飞机后,飞行员再驾机飞行,而且用最快的速度。因为飞得快,就可以多跑几趟,多拉伤员,多送物资。每天晚上九十点钟才吃饭,吃完饭,等把第二天的任务分配了,差不多就12点了。我们全团有7名飞行员的老家都在重灾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他们数十次驾机低空飞过自己的家乡,却没有一个飞行员把飞机停在自家的门前,下去看一眼自己的亲人或者倒塌的房屋。当时全世界都盯着凤凰山机场,都盯着我们的飞机,可全团能飞的飞机就十多架。为什么?有的飞机坏了,不能起飞。比如从美国进口的“黑鹰”直升机,一些零配件早就没有了,但美国有关方面不给我们零配件,只有停飞。但5月15号这天,我们的飞机曾救出了10多个外国游客,其中有几个就是美国人。这些人有海事卫星电话,有GPS,他们把电话打到美国,美国找中国外交部,外交部再通知我们。于是我们不顾自己的危险,把这些游客全部救了出来。他们非常感激我们,说中国好!但飞机配件,却要卡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只有多飞快飞,弥补飞机的不足。

余志荣还告诉我说,他们每次飞灾区,都有详细记录,飞行员是谁,机组是谁,起飞时间多少,着落时间多少,到什么地方,什么任务,送了多少物资,拉了多少伤员,完成任务怎样,全都有个登记表记录在案。但实际完成的任务,常常比登记表上的多。比如,去的时候,登记表上写的是计划拉10个伤员,等回来的时候,实际拉回的伤员可能是15个。为什么呢?因为灾区伤员太多,飞行员每次看见实际惨象,总是想方设法,能多拉几个就多拉几个。最紧张的一天,全团飞行了110个架次!

余志容说着,还当场让工作人员为我打出一份飞行登记表,然后指着表格对我说,我们今天是第一次向你公布这些数据。你看,截止今天下午(即5月31日),全团已飞行1791个架次,飞行时间为1559小时零17分,运送物资714,3吨,运送伤员1119人,转移群众1951人,送医疗人员、专家、救灾人员2315人,光今天就飞了10个架次。这些,表上记录得一清二楚。

我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份登记表。

最让余志荣难忘的,是第一次从汶川带出的写满各种字迹和电话号码的香烟盒与小纸片。

地震后最初几天,汶川信息不通,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因此传出信息,成了每个汶川人生命的第一需求,如同空气、阳光,如同面包、药品。有人说,能从一个香烟盒上带出一个电话号码,抵过100袋方便面!但飞机进入汶川的航线,不仅云层密布,高压线横七竖八,而且山上的石头不断往下掉,余志荣他们的飞机几次差点被山上的石头砸中。虽然陆航团地处四川,但过去的飞行训练都是在常态下进行,在如此恶劣气象条件下执行如此紧急任务,对每个飞行员来说都是第一发。所以每次飞行,都是一次生命的冒险,都是一次死亡的穿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

    神话产生在原始氏族社会,是我们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神”的各种幻想性故事。神话中的角色,可以是神,也可以是具有神性的人或其他生物。在自然界,生存着人类和各种各类为数甚多的动物。然而人类的智慧和动物的本能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类并非像动物那样去消极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总是力图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以便同自然做斗争,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 走进耶鲁

    走进耶鲁

    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本书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另他深深依恋。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跟随一个很“美国”的中国人一起走进耶鲁,探寻一个旅美作家的生活点滴……
热门推荐
  • 腹黑杀手妃:邪帝滚下榻

    腹黑杀手妃:邪帝滚下榻

    她,25世纪杀手之王。一朝穿越成相国公的废物嫡女。且看她如何玩转整个大陆。他,嗜血邪帝,传闻他手段惨忍,不近女色。~~~~~‘玥儿,给为夫生个小包子如何’‘唔,滚’
  • 心夜

    心夜

    寂寞的夜里,总喜欢让心沉没在回忆里。让心陶醉在回忆里久久不想自拔,为曾经失去的欢乐让心陷入苦闷的深渊。一个寒冷的冬夜,当时正喝了两碗白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与我也很难猜测,生活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你不知道它何时就爆炸?”于是,我同室笑了。他为什么笑?我撇了他一眼。我心里嘀咕:“你丫不知道?你每天都在干嘛!”
  • 血染的黎明

    血染的黎明

    很多年前、因为一个巴掌、我踏上这条不归路,很多年后、回想曾经、到底是对是错。如今的我、有该何去何从?我只是知道、谁在我面前装就踩下来。我只知道、美女神马都浮云、因为我手指已经数不过来了。
  • MY ANTONIA !

    MY ANTONIA !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后纪

    夏后纪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一桩突发于御北边关的骇人血案;一段鲜为人知的华夏宫闱秘闻;一位玄门泰斗的临终嘱托;边陲军镇、中枢王畿、江湖玄门,却因一个不涉世事纷争的少年——祁天予,引发出一系列动荡,几乎倾覆华夏大地。到底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还是有心人一手策划的诡谲阴谋?
  • 和公主抢驸马

    和公主抢驸马

    她,穿越到宋朝,竟然与秦桧的儿子纠缠不清!买噶,他老子就不是什么好鸟,这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吃她豆腐不说,竟还想娶她?哼,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就不知道本姑娘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
  • X时代

    X时代

    “哈哈,出来吧,我的天空之龙,黄金圣龙,死王之翼....助我扫平这世界吧”某人望着眼前的召唤法阵狂笑道。“额,眼前这坨黑色的大蜥蜴是什么?翅膀呢?龙角呢?烈焰吐息呢?”“对。。。对不起。。。主人,好像出了点岔子,这是资料”许久之后,站在风中凌乱的陈宇嘴角终于忍不住抽动几下。。。“哥。。。哥斯拉?”
  • 笙笙璃歌

    笙笙璃歌

    复活归来,她已不再是她。重生路上,虐渣男踩渣女,一路朝蜂引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就是蚊子,苍蝇太多了点。”:林艺雪。
  • 腹黑总裁的神秘千金

    腹黑总裁的神秘千金

    她是落魄的千金,父亲遇害后,后母把她赶出家门。【酒吧初遇】她喝的烂醉,遇上了他,吐了他一身…………【宴会】她在次遇上了他,却被她羞辱,他却在旁边看热闹。“慕诗言,你干什么。”他看了看慕薇雅,在看了看慕诗言,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他爱她噬髓入骨,宠上云霄。,,,,,,,,,,,,,,,,,,,,,,,,,,,,,,,他爱她蚀髓入骨。宠她,帮她夺回一切。
  • 天道混沌决

    天道混沌决

    一个天真少年出生时带着开天斧器灵,被迫走上了修真的道路,修真路上多坎坷,主人公历尽磨难,得到美女的青睐,从人间道仙界,从仙界道神界,再到圣界,终于成为了传说中的存在,主宰着世界的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