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3300000025

第25章 葫芦村的(11)

下午的阳光照在穆水镇通往葫芦村的山路上,金灿灿的。路上走着三男二女,他们都是屏城一中的学生,文革风暴中的那股青春涌动的激情渐渐潮退,现在他们是自愿申请到葫芦村插队落户,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拒绝父母的护送,从屏城坐车到穆水公社,公社开了介绍信,他们就自己挑着铺盖走向葫芦村,走进新的生活,他们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

走在最前面的是宋晨亮,66届高中毕业,20岁,是宋富有的孙子,但是没人知道他是葫芦村赵善人宋大秀的侄儿,他长得挺拔英俊,像一株白杨树,有一双沉静明亮的眼睛;跟在他身后的是陈楠,18岁,67届高中毕业,长得清秀纤弱,一副小鸟依人样,她恋着晨亮;第三个是张明全,21岁,和晨亮是同窗好友,身材像他当泥瓦工的父亲魁梧结实,说话诙谐幽默;第四个是刘亦军,19岁,和陈楠是同班同学,父亲是一中历史教师,文革中她带头批判父亲是反动学术权威,与家庭划清了界线,她长得粗壮浑圆,像一个胡萝卜;走在最后是黄宝成,20岁,也是宋晨亮同班好友,父亲是小商贩,摆个小摊,他中等身材,戴副眼镜,爱写诗,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们五人五挑担子,个个满头大汗,但都像他们歌中唱的显得意气奋发,斗志昂扬。

这时全国大范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还没有全面发动,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是这年12月发出的,但是当时中国大地已经开始涌动着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的思潮。宋晨亮在报纸上看到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的报道,他或许像他祖父宋富有能预知到赵仕达的命运,他也预知到一场大范围的学生到农村去的运动将在全国展开,早出发早主动,可以选择自己要去的村庄,他选择了葫芦村。祖父曾经对他说葫芦村山水灵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他是更想知道那座小时候就浮动在他心中的神秘大厝和那只神奇的绿青蛙。于是他做出决定,向学校革委会申请到葫芦村插队落户,他的报告很快得到批准,想不到几个同学也跟上他。最早跟上的是同班好友明全和宝成,陈楠听说他要去插队,也死活要跟上他。陈楠同班同学亦军也要跟着去,亦军是把上山下乡看作一种自觉的革命行动,看作对毛主席的忠诚,看作对反革命家庭的彻底决裂。亦军父亲是全省中学历史教学方面的权威,文革开始后受到批判,亦军为了加入红卫兵坚决地和父亲划清界线,站到造反派一边,有一次她上台批斗父亲,说父亲曾经在饭桌上说文化大革命犹如焚书坑儒。这无疑是一个炸弹,亦军父亲被剃了阴阳头游街,又被投进监狱,亦军母亲也在一中教书,疯了,也有人说她是装疯,平时都好好的,一见到亦军回家就下跪,亦军就不敢回家,便经常到陈楠家吃饭,知道陈楠到农村去,她也报了名。

晨亮自小聪慧,3岁就能背唐诗,5岁就能听祖父讲解《三字经》,宋富有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天天带在身边。宋晨亮出生的第二年新中国建立,宋富有只是经商,没有土地,被评为工商业者。由于断绝了与赵仕达的联系,隐瞒了这段历史,女婿赵仕达被枪决,没有影响到宋富有的家庭,工商业公私合营后,儿子旺盛成了供销社的一个职工,当店员拿工资,一家三代人生活过得拮据,但很实在。那时宋富有已经年高,养老在家,便常带着孙子和一帮识书知礼的老人来往,喝闲茶说闲书。有一次富有和几个老人在小溪凉亭闲坐聊天,晨亮在捉蝴蝶,蝴蝶在芙蓉花上翩翩飞舞,一个老秀才吟道:“蝶在花上弄”,吟后得意地求索下句,富有和其他人便捻须思对,晨亮正追蝴蝶到一丛竹子边,看到竹枝在水面摇晃,就随口说:“竹朝水边斜”,全座惊叹。晨亮的对句不仅有意境,而且对仗工整,这年晨亮才7岁,大家传为神童。

晨亮进了县城小学读书,成绩优秀,但却顽皮不拘,是街弄中的孩子头。他常带着一帮孩子玩捉特务,打野仗,还摆对诗擂台。有一次他用父亲供销社拿回来的硬纸壳制作成古装戏的帽子,他自己居然戴上皇帝帽,坐在太师椅上,让其他孩子戴上各式官帽,向他朝拜。宋富有看到这个场面,心中咯噔一颤,他想起执拗张扬的赵仕达。这年晨亮10岁,宋富有给10岁的孙子说了赵仕达的故事,说了那座大厝那只绿青蛙。说完故事宋富有对孙子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晨亮点着头,却说赵仕达是个汉子。宋富有更担心了。晨亮考上屏城一中高中那年,那时宁城中学还没有高中部,宋富有病倒了,富有一辈子没有生过大病,这次病倒实际上就像一棵多年的老树自然枯槁了,寿龄已届。孙子晨亮从屏城赶回宁城,宋富有快咽气了,他拉着孙子晨亮的手,双唇嚅嗫,却听不到说什么,一口气咽不下去,晨亮却知道祖父要说什么,他趴到祖父耳边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这时富有含笑闭上了双眼。

晨亮理解了祖父的叮嘱,他在屏城一中埋头苦读,不显不冒,但是一个人骨子里的质地是无法改变的,就像他和食堂里的同学吃一样的伙食,他却长得高挑挺拔,站在那里就是一棵灌木丛中的树。在班上他成绩优秀,体育全能,人又英俊洒脱,班长除了他,还能是谁呢?他还是屏城一中学生会副主席,走在校园里处处都有追逐他的目光。他知道这正是祖父所担心的,因此他处处收敛自己,但是谦恭不是虚伪不是奴颜媚色,他读《论语》,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他知道了人不能丢失了本质中尊严高贵的成分。后来他看电影《沙家滨》,刁德一说阿庆嫂“她态度不卑也不亢”,从“不卑不亢”的唱词中他悟出处事之道。姑丈赵仕达出身卑微,为了反转自己的卑微出身,他处处张扬,亢悍彰显,这“亢”或许就是一颗子弹要了姑丈的命。晨亮从心底里欣赏姑丈赵仕达永不言败永不屈服的汉子性格,但是永不言败的姑丈赵仕达一个偌大的家厝为什么就会一天天走向衰败呢,是因为姑丈的“亢”还是那只潜伏在地基中的绿青蛙?

文革开始时晨亮18岁,66届高中毕业的他已经读完高中全部课程,他曾经做着北大清华的梦,凭他当时的学习成绩他其实一只脚已经踏在名牌大学的门坎上,文化大革命打破了他的梦,学校停课,老师挨斗,后来又发展成建立组织互相打斗,他记得祖父的教诲,没有参加任何造反派组织,回到家里继续埋头读书。那时毕业的高中生文化功底深厚,他对古文化尤其兴趣,学校图书馆被革命学生当作封资修“砸烂”,一中图书馆有大批珍贵的图书,有一天他拿着手电麻袋躲进被打破门窗的图书馆,选择了一麻袋图书扛回家,在无知同学们拼杀得头破血流的日子里,他躲在家里的阁楼上静静地读书,他读《史记》,读唐诗宋词,读堪舆风水建筑,也读《静静的顿河》,读《约翰·克里斯夫》,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读海涅雪莱普希金,他写下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我后来看到这些笔记本,各种各样大小不一,有供销社作账簿翻过来的,也有用白纸﹑毛边纸裁剪装订成簿,叠起来2尺厚。现在走在葫芦村的路上晨亮的行李就装满了书和簿,沉甸甸的。

一段山路走下来,五个人都汗流浃背,晨亮就把陈楠挑子上的大件挂到自己的挑上,明全也想把亦军挑子上的物什移一些过来,亦军却不让,明全说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亦军一听到毛主席语录就严肃起来,但还是不理明全,挑着担子昂头往前走去,让汗水从头发梢滴到脚尖。明全看着亦军摇了摇头便领头唱起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亦军身体健硕,在语录歌的节奏里越走越快。陈楠和亦军不一样,晨亮给她卸去大件时,她脸上闪开幸福的光辉,像阳光照上花朵,像雨露洒淋小草,她更紧地依偎在晨亮身边,把担子挑得轻盈盈的。

秋天的山野是美丽的,天高远,云如丝,一丫丫红叶燃烧在少了生气的林子间,果子在光秃的枝头炫耀,流水偶尔从石罅间冒出来,亮亮地在石阶上淌,风吹来远处稻田的谷香,还有小鸟的歌唱。但是人与大自然的交流是双向的,风景总是属于那些闲适的人,这几个刚走出校门承受生活之重的年轻人,多年后回忆起葫芦村,居然除了陈楠,全都对这秋天的美丽毫无印象,因为他们太累了,心中只盼着走到路的尽头,走到葫芦村。终于爬上那道陡坡,到了天杉坪,放下挑子,除了明全所有人的肩膀都磨红了,明全有随做泥瓦工的父亲干过粗活。在那两棵百年天杉树下,亦军喘得像拉风箱,但她依然站立着,仰着头,一副不畏艰难险阻的样子。陈楠看到那块光滑发亮的大石头,就拉着晨亮往下坐,宝成也坐下喘着气,明全不怎么累,却笑嘻嘻地说同学们,这苦难的日子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亦军很严肃地转过头瞪着明全说,怎么能说是苦难的日子,咱们是自愿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家就不敢再乱说,同学都知道亦军揭露了父亲,在她面前就得说话小心。歇了一气,大家又挑起担子默默往前走,忽然便看到厝的檐角,从树林中闪现出来,大家几乎异口同声欢呼雀跃,就像夜行人听到犬吠,远航人看到海岸线。他们扑向大厝。

大厝坪有篮球场大,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不算什么,但从狭仄的山道走过来,它便显得那么阔大,有高的树,有浅的草,还有一头卧着的老水牛,水牛旁坐着一个粗悍的老汉,在一口一口吸烟,这是锦现。锦现站起来,用手掩住嘴说你们来了,语气很冷淡,他对这些城里来的学生显然是不太欢迎,因为他们又打乱他与翠枝丁洁这些天温馨的生活。他说,你们就住那大厝,房间都收拾好了,一人一间,老水牛这时也发出哞叫。锦现领他们往大厝走,这些城里的学生在面对高高的青砖墙的惊诧中走进更令他们惊讶的铜钉铁板门,一股阴晦之气迎面扑来,阳光不见了,仿佛走进一个山洞,有着彻骨的寒意。陈楠放下担子,有些发抖,便往晨亮身边依偎。锦现到翠枝柴草房提来一桶热水,翠枝是地主婆就不敢进来,丁洁知道是晨楠他们也高兴地提了一陶瓶茶水来,见到陈楠大声地叫陈楠,陈楠飞跑过去抱住丁洁,跳着脚。丁洁满脸高兴地摆开碗倒上茶水,端给大家,明全接过茶水说我好像有见过你,陈楠得意地说同在一中读书当然有见到,她是68届初中,和我同住在机关大院,她就是原县委书记丁解文的女儿。大家又是十分惊讶,亦军的脸色却严肃起来,丁洁端给她茶水,她脸一沉说不用你给我端茶,特务走资派女儿。全场的气氛刹时凝结了,丁洁端着茶的手在颤抖,茶水泼了一地,脸色变得纸一样苍白,那双眼睛像一只逃亡的小鹿,忧郁而伤情,泪水在眼眶里转。晨亮走过来,接过丁洁手上的茶碗,用那双明亮的眼睛冷峻地盯着亦军说,父亲是父亲,孩子是孩子,怎么能扯到一块,你说呢?晨亮的话意味深长,亦军听出来了,亦军脸一热,晨亮走过去扶扶丁洁的肩膀,丁洁这时像一只丢进冰水的麻雀身体和心都缩成了一团。锦现显然生气了,他也不用手掩住嘴巴没好气地说房间在厅堂两边,你们自己放铺盖物什去,说完话牵上丁洁便往大厝外走。

5个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在这尴尬的气氛里,打开了他们在葫芦村10年生活的第一页。

年轻人对环境对生活的适应,就像流水,只要有了方向,不管是乱石成堆还是坑坑坎坎,都能流动出自己的姿态。一个秋收下来,他们人黑了,手掌和脚掌磨出了血又结成茧。劳动的艰苦和收获的喜悦交织出他们心中对土地对农民特殊的情脉,这种情脉也像流水流淌进他们血液的深处,伴随着他们永远的人生。

葫芦村就是那么博大温情,接纳了他们,处处关爱着他们,让他们干最轻的活,挑最轻的担。一秋的劳动中最投入的是亦军,她总是抢重的活干,没有请过一天假,连规定给女人的3天例假她也上工。她手扳脚扳肩头茧迭茧,现在她挑起近百斤的谷子也能追着农民走,她那像胡萝卜一样健壮的身子走在田埂上俨然就是一个农家女。最遭罪的是陈楠,她出身干部家庭,从小娇生惯养,人又瘦弱,半筐谷子也挑得摇摇晃晃,割稻割了手,挖地瓜锄了脚,她后悔得偷偷流泪,只有晨亮托一把她肩上的扁担和收工后给她涂抹伤口的期待,才使她没有逃离葫芦村。后来,那首《知青之歌》传唱到这里时,她唱得最动情,她泪流满面地唱:告别了妈妈,再见吧故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经伴随着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告别的脚印,深嵌在偏僻的异乡。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的修理地球是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用我们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来到。但是陈楠终于不能在葫芦村坚守到最后,等待那幸福的明天,她提前走了,嫁给了一个军人。

三个男同学很快都融入了葫芦村,青春里的男孩子是蓬勃生长的树,风霜雪雨阳光雨露孕育他们生命的丰富和姿态。他们三人似乎从三条不同的道走进葫芦村,明全最简单,他本来就是一块体力劳动的料,在家里跟着父亲做小工,挑砖铲沙,早就炼就了一副硬肩膀和铁手臂。这大集体的农村劳动,说笑嬉闹,汗水里扬动着欢乐,比打小工快活着,合着他的性格,他很快就与农人打成一片,一起劳动一起说女人,一起喝酒一起抓水鸡,一起抽烟一起打纸牌,他人又长得黑壮,没人看得出他是城里来的学生仔。

同类推荐
  • 追踪蓝宝石

    追踪蓝宝石

    一年一度的蒙特卡罗"金小丑"奖国际马戏大赛紧张表演之际,一位正在表演的中国女孩忽然倒地身亡。与此同时,贵宾席上方传来了一声刺耳的尖叫!从北京赶来蒙特卡罗参加国际刑警会议的李警官在现场发现了一枚蓝宝石,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失踪七百年的蓝宝石十字架忽然出现、蒙特卡罗谋杀、杂技团团长家突遭爆炸、神秘的"密友"以及隐藏在《马可·波罗行记》中的线索……这一切究竟和蓝宝石有着什么关联?在这颗蓝宝石的背后,究竟隐藏有什么天大的秘密?
  • 红杏出墙记11:拿什么拯救婚姻?

    红杏出墙记11:拿什么拯救婚姻?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妙不可言

    妙不可言

    所谓缘分,就是即便相亲时放了你的鸽子,醉酒时调戏你醒来时无视你,但是绕来绕去,还是会一再遇见你。九条方妙言和杯一任晓川,明明是两个风华绝代的妙人儿,却因一系列乌龙成为相亲界的万年滞销货。而两人的每次相遇,都会成为误会从一生的搅局。一次豪华游轮之旅,九条迎来了相亲史上最灿烂的一朵桃花——神秘美男龙海。兜转三人之间多年的情缘,终于正式开场。
  • 有关大舅的话题

    有关大舅的话题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高原上的童话

    高原上的童话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极品谪仙猪八戒

    极品谪仙猪八戒

    净坛使者猪八戒记吃不记打,偷看嫦娥洗澡再次被贬下凡间!这次不是投胎做猪,却带着西方佛祖和天庭玉帝两位大哥的终极任务!历经九世轮回,转世至1998年的西安!平静的世界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中学、大学、待业、工作一路癫狂!异能、隐修、异族、人类十足混乱!谈情、说爱、学业、事业百折不挠!*这是一部成长史,你会看到你那已经或者终将失去的青春……起点朋友1群:224163308(都是书友和笔友,大家交个朋友)
  • 你的身体在说话

    你的身体在说话

    对于自己的身体,你了解多少?对于身体发出的“暗语”,你是否可以及时准确地领悟其中的内涵?脸上长了小痘痘,头发干黄得像枯草,眼睛酸痛,耳朵‘嗡嗡”响,双脚冰凉……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到底预示着身体的哪些疾患?而我们又该如何“察言观色”,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判别呢?
  • 烟汐一笑悠倾城

    烟汐一笑悠倾城

    她,本是21世纪的金牌特工,一次任务中因失败物品爆炸身亡,穿越成了东鹊国五大世家中的冷家的废物三小姐--——冷烟汐……他,北峮国的沐王,周岁被封为沐王,七岁才震天下,惊才惊艳,风华无双,是龙腾大陆十大美男子之首。一处繁荣,一页笺;一笔前缘,一缕烟;一眸净水,一时醉;一刃青丝,一寸灰!
  • 这个执事有点白

    这个执事有点白

    2011年了,亲,您穿越还用雷电吗?还用车祸吗?还用自杀吗?动车脱轨有木有?响应时代的号召,跟上时代的脚步,咱穿~~休米出身于休斯顿孤儿院,十八岁到来之际休米怀着憧憬去见妈妈,火车悲催的发生了脱轨。休米穿越到【无界】,她崩溃的意识到自己已经挂掉,并且有着陌生的身份——黑执事!所谓黑执事就是管家+贴身丫鬟+保镖,而休米的主人居然是火车上那个奇怪男人!在【无界】,黑执事地位特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一生只有一个主人!对主人绝对服从,视线也永远缠绕着主人。黑执事不但忠心耿耿,武功修养都是极品。而休米这个货,又懒又笨,脑子不是缺根筋的问题,是太多筋了!俗称:“不着调”!这样的人进入严肃的无界、作为更严肃的黑执事会是什么样的场面?欢迎大家点阅~
  •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的我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的我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会相信童话。但是有一天,这个世界上突然出现了另一个的“我”,我就对她产生了好奇,我跟她一起经历过了无数的灾难和难题,终于知道她真正的身份了。
  • 愿你一如初见

    愿你一如初见

    17岁那年,他们相遇。“既然你爱她,我离开便是。”在她离开后,他才明白有些人转身就是天涯,他才了解了他的心之所向。8年后再相遇,他泪流满面,紧紧握住她的手,说什么也不肯放开,可到头来,才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没关系,我们从头再来。稳稳,你的幸福只有我能给的起!”希望人生路上,我们后悔错过的人,还能与我们一如初见。
  • 鹉师

    鹉师

    半痴半傻,打遍高门衙内,小小鹦鹉,堪居帝师之位。有豪门,不宅斗,有宫廷,不宫斗,宠文与文娱的结合,主角一分为二,一个在宫中,以歌动人,抄书喻事,想当大明星却被当成神棍,好吧,信鹦鹉,得永生,这是要靠大文娱征服世界的节奏。那么,另一个就只管宠老婆就好了。
  • 网游之虽远必诛

    网游之虽远必诛

    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好吗?当所有的付出都改变不了现实的摧残后,看一款游戏如何改变那不甘平庸的强者之心。这是一个绝对公平的、是一个人民币兑换金币1:1永恒不变的游戏。看我如何与世隔绝壮大领地,看我如何带领华夏力战诸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梦忆:只为续未完爱恋

    梦忆:只为续未完爱恋

    霁秦永远记得姐姐在自己怀里是多么的痛彻心扉般含恨死去,孔姬雨重回万年不知名空间不知是否还会重蹈覆辙……霁秦是否会让自己姐姐放弃那段他认为的噩梦呢?一切都将重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穿越那一片海

    穿越那一片海

    他们生日那天,她想要向他表白。不料好友也爱着他,而且居然为了夺爱将她推入那一片海。突如其来的背叛让她心痛不已,本以为就此死去可以了无伤痛,可是上天却同情她,给了她一次寻爱的机会。回到古代的她,遇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