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900000033

第33章 夜访赵树理(3)

我记得复刊后的第一本《人民文学》,也就是1976年1月号,是1月20日正式出版的。当天,我奉编辑部之命,带了五本刊物,给茅盾先生送去。茅盾接过刊物,立即仔细翻阅,兴奋地说:唔,我还是《人民文学》第一任主编呢!接着他便兴致勃勃地向我讲述了全国刚刚解放的1949年七八月间,他住在北京饭店筹办《人民文学》的情况。他见复刊号的《人民文学》封面用的是毛泽东的字,问我这是什么时候写的?我告诉他这是1962年4月写的,这次经主席批准第一次公开用。他说创刊时他就请过毛主席题写封面字,结果主席只是题了词——即后来被文艺界广为运用的“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而封面字,主席提议由郭沫若或他写,茅盾便请郭老写了。他说,为此毛主席还有一封信给他呢。

我一听这意外的信息,便冒昧向茅盾先生提出:那封信还在吗?能不能给我看看?他笑了,慈祥地说:“在,在”。说毕,他转身走进卧室。不大一会儿,他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走出来。我接过一看,是一封毛主席的亲笔信。信的内容是:.雁冰兄:示悉。写了一句话,作为题词,未知可用否?封面宜由兄写,或请沫若兄写,不宜要我写。

毛泽东

九月二十三日(一九四九年).

信中所说的“写了一句话”,即“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的题词。

这封信,对于我这个在《人民文学》工作的人来说,感到格外亲切。我自然也希望我的同事们也能看到这封信。于是我向茅盾先生提出商量可否借我带回编辑部给大家看看?茅盾说:“我要把它珍藏起来呢!给《人民文学》的同志看看,倒是有意义。可以,可以。”先生慨然应允,但却提出:“只不过,三天后你一定拿回来。”我一口答应。编辑部的同事们争相传看,有人抄写下来留作纪念。当时还不曾有复印机,我便将原件拿到“中国照相馆”翻拍了下来,留下底片,原件三天后按时送还茅盾先生。我眼见茅盾先生又小心翼翼地珍藏在他的书柜中。

这一切,我自然也永远珍藏在心中。

1993年11月冬雪夜,北京.1994年8月改稿..想起了三月飞雪天算起来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然而它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而且,随着岁月的消逝,时间愈久,印象愈深刻。

那是一九五六年的初春。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正在北京召开。突然,有一天,大概是三月初的一天吧,我们接到通知说立即去中南海,有重要活动。当时我们因为都是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的编辑人员,所以作协理事会议的这一重要活动也扩大到了我们。我们当然喜出望外!

到了中南海后,一切明白了,果然,这将是我们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日子!

当我们在怀仁堂后边宽阔的草坪上整齐地排好队伍,等候接见时,不巧,天忽然落雪了。大家焦躁不安起来,担心会不会由于下雪而取消这次活动。

“呵,来了,来了!”人群中突然有人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

啊!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陈云同志、彭真同志等中央领导人从怀仁堂缓步走过来了!人们顿时欢呼雀跃,鼓掌欢迎。

毛泽东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跟我们亲切握手,向大家问好。场上的气氛热烈而又活跃,人们无拘无束了。

雪,仍在不停地下着,间或还吹来阵阵飕飕的寒风。然而此刻人们的心却是暖融融的。会场的气氛是热烈的。

雪花,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了树上,落在了草坪上,落在了人们的身上。我们真担心接见的合影是否能如愿拍摄?

“现在请大家各自站好位置,准备照像!”负责会议工作的同志发了话。

我们心上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不用说,高兴极啦。

待人们大都安定下来后,少奇同志随意说了一句:“今天下雪了。”

主席接着他的话,笑着幽默地说:

“唔,下雪了,好哇。下雪天,正是文学家写诗的好天气呐。”

总理笑了。大家也都轻松地笑了。

从此,这一天,这雪花纷飞的三月天,便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心田……别有一番风味的是,现在留下来的这张珍贵的照片上,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飘落有星星点点的雪花呢。

我清楚地记得,就在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后的不几天,会议闭幕前夕,三月五日,少奇同志亲自听取了周扬等同志关于会议情况的汇报。他指出:党与政府(对文艺)采取政治上的干涉,有的是应当的,如《武训传》、《红楼梦研究》等问题,就是干涉得对的;但是也有干涉是粗暴的,或者干涉错了的……以后遇到这种干涉的时候,没有正式文件,你可以只当作个别意见,可以不听。同时,在这次听取汇报中他还提出,作家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雄心壮志、能够对人民作出较大贡献的大作家。不要满足于现状。要深入生活,要到基层中去……还令人十分难忘的是,就在这次谈话中少奇同志还谈到了编辑工作。对于编辑的待遇,各方面都要提高。他并且高度评价:编辑工作是一种高级创作,因为他要看作家的作品,鉴别作品,因此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创作……当时,我是一个由大学中文系毕业不久刚刚跨入编辑队伍的年青人,本来对于编辑工作的意义是不甚理解的。我发现许多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老编辑就更是欢欣鼓舞!大家觉得编辑这种工作,其实是蛮辛劳的,蛮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做编辑工作是要有点牺牲精神的,比方说,干这门工作的人许多是可以搞创作的,可以著书立说的,但是他们为了党的文学事业,甘愿做铺路石子,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说实在的,当他们眼见一个又一个新的作者由于他(她)们付出一定的辛勤劳动而茁壮成长起来,那才是他们感到自豪、感到最为幸福愉快的事!

难道这种工作不值得受到尊敬么?!

我又想起了三月飞雪天……

1980年7月1日..隐隐青山见故乡

说来我和于家也真是有缘分。

那是2004年的9月,听说于右任先生的侄孙女、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馆长于媛来京住在民革中央,筹备“纪念于右任著名爱国诗作《望大陆》发表40周年暨于右任先生书法真迹展”,基于对于老先生的尊崇和对于老书法的热爱,我们高兴地见了面。谁知,于媛正在为展出场地发愁,原定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计划,展馆因改造装修暂无法使用,其他地方不是条件不够档次,就是展品安全和具备国家领导人参加活动条件的场所很难找。

因此,我提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的设想,因为我们馆是新建的、具有东方一流水平的展馆,除了络绎不绝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青少年不断到馆参观交流,也常有中央领导到馆管理参观。

在这样的大型文化殿堂,为于右任先生举办书法真迹展,规格环境应该说是合宜的,安全也有保障。

经过我馆和民革中央、陕西省民革、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的共同商定,终于在2004年11月30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展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周铁农等中央有关各党派、各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从布展到结束,共计用了一周时间。此时,对于先生的每一件作品,可以说我都是零距离接触,尤其对于于老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发现,于老愈到晚年愈出神入化,外柔而内刚,笔简而神定,落落大方而心平气和,平易近人而情深意厚,在跌宕起伏中表现出动人的节奏感和醉人的神韵美。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极好学习机会。

展出后不久,于媛主编出版了一大开本《于右任书联集锦》,这本书基本囊括展出中的书联作品。许多名家看后赞不绝口,评价很高。该书已再版重印,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于先生遗墨出版中比较精美的书籍。作为于氏后人,能把事情办到这个水平,于老在天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同类推荐
  •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颠沛时光浮生梦:丁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丁玲是我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她一生坎坷,情路几经波折,是一位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丁玲:颠沛时光浮生梦》感情充沛,以诗意的语言 讲述了丁玲光辉而曲折的人生。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密林中行走

    密林中行走

    海龙先生的散文就是找到了很好的感性经验和生活细节来解析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因而所写文字,既保持着对人间生活新鲜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质朴、诚恳的现实经验,让我读到了文章散淡优美的气质和风貌。著名作家关仁山内容提要人生在世,仿佛在密林中行走,不知前方的路上会遇到荆棘或是花朵?《密林中行走》以一个富有禅意的书名带领读者开始一段洗涤心灵的阅读体验。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企领导人,他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和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相。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诗路

    诗路

    米成洲是一位活跃在网络诗坛的著名诗人,其诗作注重意象的铺陈,托物言志,独树一帜。诗人关注现实,用诗歌提炼生活的情感,哲思凝重,开阔大气。米成洲自始至终坚守内心一方纯净的土地,用灵魂滋养着诗歌的根须,用勤奋、执着的笔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诗歌画卷。关注现实,是《诗路》的主要特点之一。诗人米成洲用细腻的目光观察生活,拒绝思想上的庸俗、低俗、媚俗,在诗歌创作中坚守文学的高雅,给人带来了一道清新的风景。
热门推荐
  •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会通过需求的升级及机制的完善内生出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参与生态环保的动力及能力。本书从多个侧面对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保的互动机理作了探索与剖析,提出了以“激励相容”为特色的对策新思路。
  • 凡皇传

    凡皇传

    时间,是世间万物最大的敌人。任你神也好,魔也罢,哪怕你叱咤风云,屹立于世界之巅,终将化作一抔黄土,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这宿命。
  • 尘缘宗

    尘缘宗

    一个无人知晓的宗派,一个乳臭未干的掌门,一段不知天高地厚的过往。“我叫杨飞,尘缘宗掌门,今后请多指教!”
  • 不与时光计较

    不与时光计较

    网络小说作者溪梦,偶然得到一本来自1942年的日记本,日记本讲述一个叫秋禾的大家闺秀思念心上人乘宇的故事。溪梦找到秋禾的家人,了解到日记中记录的真正历史,确实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秋禾从青春年少等到暮年白首,乘宇终究没有出现,直到秋禾90岁生日那天,她对她的孙子说出她与乘宇的爱情时,他的孙子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乘宇最终长眠的地方。溪梦用文字讲述了这段等待75年的凄美爱情故事,放到网站被疯狂阅读,迅速成为各大电视剧导演编剧争抢的对象,溪梦终于成为“著名作家”。
  • 东湾村的小伙伴们

    东湾村的小伙伴们

    这一年,山子又长高了一截,他上了五年级。在他的东湾村,有慈爱的父母,善良的乡亲,淳朴的风情,充满童趣的校园生活……这段时间里,山子经历了很多事:和老歪的遭遇战、闯了一次大祸、拜师学武、养了一只“饿死鬼投胎”的狗羊……东湾村的孩子虽然在物质生活上艰辛不易,但山子和他的小伙伴们人不缺少快乐。
  • 傲剑灭道

    傲剑灭道

    天道无情,万物为刍狗,仗剑天涯,只为灭道
  • 如果相信

    如果相信

    她,不相信命运可是一次次命定的事朝她走来不在假象中溺死就在挣扎中挽歌
  • 神秘三大贵族

    神秘三大贵族

    神秘的三个贵族,还有十二贵族,这场游戏,谁胜谁败?
  • 神医圣手:妖孽君上心尖宠

    神医圣手:妖孽君上心尖宠

    她是医学天才,一念之间,可将一个人推入地狱,亦可将人拉回天堂。一朝穿越,废物的体质,愚蠢的头脑,平淡的长相,你确定这是真的?好吧,这不是真的。灵力天才,最强大脑,倾国倾城,这才是她的代言词!一次次的蜕变,一次次的惊艳,越来越多的男子为她倾倒。殊不知,某妖孽早已把她拐跑了……且看天才与妖孽,携手并肩秀恩爱。
  • 人情兽情

    人情兽情

    人性的蜕变,兽性的衍生。在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面对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