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书记生涯,由于加大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陈建忠觉得自己在南湖区的各项工作渐渐步入佳境。南湖区的“小浦东”--湖源新区已初具规模,一条十里长并由他命名的“浦新”大道直通临江码头。观赏路灯、雕塑、广场等城市设施一应俱全。街道两旁的现代化工厂错落有致,机电、电子、制衣、制鞋、制药、玩具、家具、日用化工等一大批工厂落户,公寓、商场、酒店、休闲娱乐中心穿插其中,人声鼎沸,川流不息。尤其是那绿油油的小草宛如海绵般镶嵌在庭前屋后,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棕榈树像笑容可掬的靓女排列在街道两旁,恭候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南湖区变了,变得使人快认不出来了。
南湖区的变化得到了市委书记张为民的肯定,多次在大会上予以赞扬,原来那些在背后说三道四的人也慢慢改变了态度。张为民为自己慧眼识才感到欣慰,陈建忠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李佩珍也常夸他是块天生当官的料。在政绩逐渐显现的同时,陈建忠深藏的那股傲气开始显现出来。他觉得南湖今天的繁荣,都是自己的功劳。尽管自己学的是政治,常小刚学的是经济,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列宁这句话似乎讲到他的心坎上,如果不是自己大刀阔斧地改革,强力推行自己的开放政策,你常小刚那点“雕虫小技”能行嘛。所以“我见证了一个新区的诞生,也见证了一个梦想的放飞”这句话就经常挂在他嘴边。在一次宴会上,喝得有点五老爷认不得六老爷的他,竟然狂妄地说:“南湖人民选我当书记,是南湖人民的福气;如果南湖人民不选我当书记,那就是我的福气。”这句话传到常小刚耳朵里,常小刚嗤之以鼻,他认为陈建忠太狂妄了,心中暗暗骂道:“我常小刚若是当书记,绝不比你陈建忠干得差!”
为了让南湖实现跨越性的发展,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区领导与优秀人才联系制度。联系人为副区级以上干部,联系对象为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较有影响的市、区拔尖人才,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等。区委规定,每名区领导负责联系一至两名优秀人才,通过走访、看望、座谈等形式,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优秀人才对南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出台这个联系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妥善解决好优秀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充分发挥他们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作用,这的确是一个高明的举措,然而陈建忠却从中窥到了“商机”。
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南湖区教育局局长蒋群芳是陈建忠联系的优秀人才,陈建忠一直考虑怎样让蒋群芳作点“贡献”。这时,宇翔房地产开发公司老板何天雄开始开发怡景住宅小区,光开发前期教育设施配套费就需要200多万。为了能减免费用,何天雄通过李佩剑找到了陈建忠。在陈建忠升官的关键时刻,李佩剑借过10万元给他“公关”,也可算是帮助过陈建忠的“功臣”之一。知恩图报的陈建忠,当着何天雄的面,给蒋群芳打电话,让蒋群芳对怡景小区的教育设施配套费按60万元收取,蒋群芳只好按陈建忠的意见收了60万元。由于少出140多万元的教育设施配套费,“知趣”的何天雄送了30万元给李佩剑叫其代交给陈建忠。当李佩剑提着30万元现金到陈建忠家时,陈建忠也十分“知趣”,叫李佩剑全部拿回去“做点生意”,十分慷慨。
江城市天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王全胜也是陈建忠联系的优秀人才。陈建忠到企业“排忧解难”,先后为天成矿业有限公司解决了5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及批准由区财政暂借给该公司人民币280万元周转资金。事毕,王全胜提着20万元感谢费给陈建忠拜年,陈建忠笑纳了。
权力玩于股掌之中,犹如孙悟空的金箍棒,点石成金,陈建忠似乎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一天中午,李佩珍正在家中做午饭,突然听到门铃声,她从厨房走到门后,通过门口的“猫眼”看清是白娥的妹妹白雪,她急忙开门。“姑妈。”提着行囊满身疲倦的白雪喊道。“是阿雪啊,来之前也不打个电话过来,好叫你姑丈的司机去接你。”李佩珍一边帮白雪卸下身上的行李一边说道,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一罐饮料给白雪喝,便急匆匆地跑进厨房继续炒菜。
过了一会儿菜上了桌,陈建忠也下班回来了。“现在不是放假时间,你跑出来干吗?”李佩珍一边给白雪夹菜一边问。白雪讲明了来意:继父看到她姐妹俩非自己所生,从小到大经常打骂虐待她们,姐妹俩自幼生活在一种莫名的恐惧和阴影当中。昨天晚上,在外面喝得醉醺醺的继父,趁母亲在外面串门之机,意欲强暴她,好在母亲及时回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白雪哭着对母亲说自己不想读书了,要去投奔姐姐白娥,母亲无计可施,只得依了。李佩珍和陈建忠动员白雪继续读书,白雪死活不肯。“姐姐不读书不是照样坐办公室吗?”倔强的白雪执拗地说。无奈,李佩珍只好让其在家帮做家务,待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说。
白雪虽然比白娥小两岁,但成熟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白娥,天资方面甚至超过白娥。白雪经常到白娥的住处,白娥给她讲了许多社会上闻所未闻的事,让她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一天晚上,有一个客人前来拜访陈建忠。白雪给他端茶递烟时,隐约听到那人对陈建忠说想“挪挪位置”,边说边往桌上放了几条名烟和几瓶名酒。陈建忠见状,马上对那人训斥道:“别搞这些嘛,搞这些不是害我嘛,你的事相信组织会考虑的,违反组织原则的事我不会干的。”说罢,他就叫白雪送客。
第二天中午,那个客人又大包小包地提着一大堆东西来了。正好这天中午陈建忠和李佩珍均有应酬,不回家吃饭,来人硬要白雪把东西收下才肯走。由于想到昨天晚上陈建忠一本正经的样子,她哪敢擅自收下礼品。于是,她连推带搡地把客人“送”出了门。
晚上,陈建忠回家后,白雪把白天发生的事告诉了他。谁知陈建忠颇有埋怨地说:“来我们家的客人大小都是官,你怎么能把他拒之门外呢?以后我和你姑妈不在家时,你不要自作主张把人家赶走,先把东西收下,然后记下来人的姓名和礼品,以后我再退给他们。”白雪听后,点头称是,心里对姑丈的“清廉”和正直肃然起敬。
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她发现客人送来的礼品,陈建忠根本就没有退还,而且随着礼品越来越多,他还多腾出了一个房间来存放礼品,然后叫白雪把大部分礼品拿到礼品店卖掉。看到当官的捞钱这么容易,白雪认为自己也不能光做“杨白劳”,于是她趁出售礼品之机,扣下一成归自己所有,而陈建忠和李佩珍当然不知。
春节前,白雪和白娥回家去探望母亲,李佩珍把别人送来的礼品捡了两大袋给姐妹俩带回去。看着大包小包名贵的烟酒和高级补品,还有李佩珍专门给的上万元的红包,继父笑得合不拢嘴,一改过去对姐妹俩冷漠的态度。但粗俗的继父用怀疑的眼光问道:
“这些东西不会是做‘鸡’得来的吧?”
“真没文化,老不正经!”母亲骂道。
春节过后,白娥和白雪回到江城。白雪放下行李,就楼上楼下地打扫起卫生来。打扫“礼品”房时,她吓了一大跳--里面的东西比走时多了差不多两倍!她不由得感慨道:“当官盼过年,穷人怕过年。”这话一点不假啊!
三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有个客人前来拜访,一坐就差不多两个小时,陈建忠有些不耐烦了,但那人连一点儿走的意思都没有。白雪突然灵机一动,走过去对陈建忠说:“姑丈,刚才我在楼上接了个电话,说市里有个紧急会议要开,叫你马上赶去!”陈建忠心领神会,起身作势要走,那个客人见状,才知趣地离开。客人走后,陈建忠对白雪的随机应变大加赞赏。接着,他让白雪帮忙清点最近收到的礼品和红包,陈建忠一一询问哪些东西是哪些人送的,白雪都能详尽准确地回答出来。原来,每次客人来送礼,细心的白雪都用笔记本一一记下来客的姓名和所送礼金或礼品,陈建忠也根据白雪提供的来人所送礼品的价值给人办事。看到白雪如此心细机灵,陈建忠随手将一个装有10000元的红包丢给白雪,有些感激地说:“拿去买衣服吧!”“多谢姑丈!”白雪礼貌地连声感谢。
白雪经常向姐姐白娥请教做保姆的体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渐渐变成了陈建忠收礼管礼的“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