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88200000007

第7章 平衡木(3)

5岁那年,刘璇进了长沙市少年宫体操班。从此以后,她的时间表就排得满满的:上午上学,下午1点半到4点在业余体校练习,4点到7点再赶到专业队练习,7点回家以后,还得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作为一个小学生,她够忙够累,但她从不抱怨。奶奶心疼她,不想让她再练了。但爸爸明白“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璇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拿主意了。如果你想完成自己的心愿,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那你就要练下去。“就这样,家里又狠起心肠把她送到了体操房。

一次,刘璇得了腮腺炎,爸爸替她请假在家里呆了几天。然而,真的空下来,刘璇却开始想念体操房,想念海绵坑,想念那些跟她同甘共苦的小伙伴们。她磨着爸爸,要他带她去体校,爸爸明白女儿的心意,就把她送了回去。

在刘璇心中,体操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而父母是最理解她这种心情的人,他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一种是躲避;一种是面对-适应、改变。

总在她疲惫泄气时给予鼓励支持,在她满足自得时给予鞭策警醒。刘璇奥运的金牌上有父母的一半功劳。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有一个叫刘璇的小姑娘,她的灿烂笑容被定格在胜利的金牌光芒中,她自信而甜美的模样,洋溢在竞技场上的青春和潇洒,一时让世界为之感动和注目。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那么,这个当初不被教练看好的学生,是怎样成为冠军的呢?下面,让我给你讲讲刘璇的成长故事吧。

1979年3月12日,刘璇出生在湖南长沙。

小时候,刘璇是一名乖巧的女孩子。她的身体素质不太好,为了让她长得更健康,爸爸妈妈就送她去少年宫健美班学习。那一年,刘璇刚好5岁。

由于个子最矮,来到健美班后,刘璇排在队伍的最后,跟着小姐姐们学动作。她学得非常用心,每一个动作都认真地去做。教练看了非常高兴,心想:“这个小刘璇,练得太好了!”此后,教练开始对刘璇进行特别训练。

上小学时,刘璇的功课特别好,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每天,在学校做完功课后,刘璇还要坚持去少年宫健美班训练。

8岁那年,刘璇被选进湖南省体育局,参加训练。她练得非常刻苦,甚至手上被磨出了血泡。可是,她一点儿也不怕苦,等血泡好一些,继续再练,这样,手上就慢慢长出了茧子。由于在练习高低杠时,还需要握杠,每当手上的茧变厚时,刘璇都不得不让爸爸将它用刀片削平。练习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刀片就越多。爸爸知道刘璇的手一定非常疼。可是,刘璇却忍着疼,什么也不说。

一次,爸爸又去商店买刀片。售货员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他见刘璇的爸爸买那么多双面刀片,就不解地问:“叔叔,现在没人用这样的刀片刮胡子了,你买这么多干什么?”刘璇的爸爸说:“我不用,是给我女儿用的!”售货员又问:“用来削铅笔?这也不安全呀!”“不是用来削铅笔,是削我女儿手掌上的茧!她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听到这里,售货员感动了,他说:“叔叔,这些刀片算我送您女儿的,她那么小,就要受那么多苦,我也该献出一点爱心!”

有一次,奶奶拉着刘璇的手,心疼地冲刘璇的爸爸妈妈嚷:“你们干什么让孩子受这种罪?让她别练了!”

其实,爸爸妈妈也心疼刘璇呀。妈妈小时候练过体操,知道要想练好体操,就得吃多苦。可是,如果女儿将来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需要那么刻苦地训练吗?

于是,爸爸跑去问教练:“刘璇在体操队的成绩属于优秀、中上、中等还是偏下呢?如果她能练好,就让她练;如果不行,我就让她回去念书,不然,就两边都耽误了!”教练如实地告诉爸爸,目前刘璇的成绩只是属于中等或者中上的水平,还看不出以后能不能出成绩。爸爸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刘璇练下去,他想女儿只要有一点儿希望就不该轻易放弃。

刘璇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13岁时,刘璇被选入国家集训队。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刘璇的成绩已经很突出了。可是,在准备参加在日本广岛举行的第12届亚运会比赛时,训练中的一次意外使刘璇膝盖的内侧韧带撕裂,虽然以后能够长好,可比赛的时间就要到了!刘璇急得都快哭了,她多么珍惜这次机会啊!为了让训练成绩更好,刘璇咬牙坚持练习,却不幸把韧带练断,没有机会参加亚运会了!

接到父母的电话,刘璇首先提的不是韧带断了有多疼,而是说:“我从亚运会名单上刷下来了,我很伤心!”

听到女儿在哭,父母非常心痛,马上赶到北京探望,请医生为刘璇治疗。爸爸早就因为刘璇练体操而学过一段时间的按摩。于是,爸爸天天为刘璇按摩,与医生的治疗相配合;同时,刘璇按照教练的指导,经常做恢复运动。很快,刘璇的伤好了。

刘璇笑了,因为她可以参加亚运会了。那一次,她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还获得了个人高低杠的第2名。

“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我”,这句话是刘璇的座右铭。16年来,她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偶尔也有过退却的念头,但最后总能坚强地挺住。

1996年,刘璇的训练强度开始加大。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她感觉自己已经练到了极限,甚至有些支撑不住了。每天晚上,一躺进被窝,刘璇就偷偷地哭,对第二天将要继续的训练,感到无比恐惧。她翻来覆去地想,真的要放弃吗?不,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退缩!第二天,刘璇振作精神又开始了新的训练。

1998年的世锦赛上,因为刘璇一心想拿冠军,所以显得格外激动,心情也越来越紧张。教练看出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不要紧张,要卸下包袱参赛,实在不行,可以改变动作,降低难度。听了教练的话,刘璇显得平静了。她自信地说:“没事,相信我!”果真赛场上的刘璇表现得很镇静,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动作,取得了冠军。当她站在领奖台上,看到手中的鲜花,胸前的金牌,望着升到最高位置的五星红旗时,刘璇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十几年的辛苦拼搏,如今终于得到了回报!那一刻,刘璇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

1999年初,亚运会后的一段时间里,刘璇的训练又跌入了低谷。当时,因为已经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思想和身体都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也有些低迷。在这种状况下练习,刘璇感觉有些吃不消。后来,她几乎丧失了所有信心,甚至打了退役报告。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一起来劝刘璇:“再试试吧,如果实在不行,再放弃也不迟!”刘璇觉得父母的话很有道理。对,我决不能放弃!她又一次坚持下来。并于当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全国体操冠军赛上,获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2000年,刘璇又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3月,瑞士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获女子平衡木第二名;接着,在德国举行的第二十四届科特布斯国际体操大奖赛上,获女子高低杠第三名;5月,在武汉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获女子平衡木第一名。

可是,21岁的刘璇仍不满足,因为,她最大的心愿是站在悉尼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了那一刻,她已经奋斗了16年。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刘璇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

邓琳琳

1992年4月21日,邓琳琳出生于安徽省原阜阳地区利辛县(今属亳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初名“邓琳凤”。

由于邓琳凤父亲邓杰古没能练习体操,所以下定决心要在儿女身上实现自己的体育梦想。1998年,邓杰古一家迁往阜阳市区,邓琳凤的哥哥邓枭枭被体操教练郭少华选中练习体操,受哥哥影响,邓琳凤在安徽阜阳体育学校也开始体操训练,同年就读阜阳体校一年级。

2000年进入安徽省体校,教练许和平、丁梦娜。

2001年加入安徽省体操队。

2003年12月入选国家队,教练熊景斌、张霞。

2008年3月,邓琳琳才在国际大赛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体操世界杯卡塔尔分站赛中,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她就获得了一金、一银、一铜三枚奖牌。

2008年8月10日,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邓琳琳在跳马、高低杠、平衡木比赛中分别获得15225分、14725分、1555分的成绩。中国队在首场比赛中以总分248275分位列第一名。

2008年8月13日,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邓琳琳与五名队友(程菲、杨伊琳、江钰源、何可欣、李珊珊)一起为中国女子体操队赢得首枚奥运团体金牌。

2009年10月18日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决赛,邓琳琳以15000分获得冠军。

来自安徽阜阳的小将邓琳琳,奥运会前连世锦赛都没有参加过!

这名1992年出生的小丫在2008年的体操世界杯两站比赛中崭露头角,并最终入选。在2008年8月13日的决赛中,邓琳琳参加了跳马、平衡木和自由体操三项比赛,其沉稳的心理素质和稳健的动作令观众大为赞叹。

走近邓琳琳的家庭和童年,你会发现,这个中国女子体操的“黑马”,有着绝不服输的鲜明个性。

作为体操女子团体冠军邓琳琳的启蒙教练,阜阳体校体操教练郭少华2008年8月13日一大早就赶到了邓琳琳家中,和邓琳琳父母一起观看邓琳琳的比赛。

谈起邓琳琳,她不服输的性格给郭少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琳琳性格比较好强,即使和男孩子比,也不愿认输。”郭少华说,“我当时就是按照男运动员的标准训练琳琳的。当时训练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在业余时间对琳琳进行训练。那时候,琳琳才7、8岁吧。”

回想邓琳琳小时候的样子,郭少华说:“当琳琳在阜阳体校的时候,她表现得比较内敛,有种超出同龄人的稳重,遇事比较冷静,我们经常逗她,喊她‘小老练’。小琳琳和同龄人相比,心理素质好,爆发力强,腿部力量大,而且动作比较稳定。”

邓琳琳在七、八岁时,跟着哥哥在阜阳体校练体操。刚开始,邓琳琳的父亲邓杰古只是让琳琳跟着哥哥一块儿玩,并没有让她练体操的打算。后来,邓杰古看到邓琳琳对体操很感兴趣,就让邓琳琳和其哥哥一起练体操了。

郭少华给记者讲述了邓琳琳的一个小故事。“当时我们在训练连续分腿慢起手倒立这个动作时,一般做10多个动作就算是优秀了,琳琳的哥哥做了30多个,而琳琳怎么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如哥哥,硬是咬着牙做了40多个才肯罢休。在和她同龄的男孩子中,也很少有男孩子能比得过她。”

当邓琳琳和队友们在奥运赛场上洒汗冲金的时候,她的父母正在电视前紧张地关注牵挂着女儿。她的母亲周侠不停地双手合十,为赛场上的女儿祈祷祝福。当自由体操比赛结束后,中国队胜局已定后,电视机旁的亲人们有些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邓琳琳的阿姨时淑琴一边擦眼泪,一边和记者说话,声音哽咽:“一直很紧张,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就是鼻子酸酸的,眼泪就下来了。小琳琳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阜阳人的骄傲。”

13日上午,邓琳琳家中异常热闹。左邻右舍听到邓琳琳参加奥运比赛的消息,也都来到了邓琳琳家中。邓琳琳的家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路的一个不知名的巷子里。一走进巷子,便能望到位于巷子尽头的邓琳琳家的绿色大门,铁门上贴着两个大红的“囍”字。门楼上,两个大红灯笼高高挂。在邓琳琳家的客厅中央,邓琳琳的父亲邓杰古特意为女儿设了一个奖牌榜,密密麻麻地悬挂着几十个奖牌。这些都是邓琳琳以前参加比赛获得的奖牌。

邓琳琳的父亲邓杰古告诉记者,琳琳小时候学习骑自行车时,连续摔倒了几次,痛得掉眼泪。他和爱人看着心疼,赶紧上去帮小琳琳扶住自行车。但是小琳琳却拒绝了父母的好意,坚持要独自练习。“她前一天晚上开始练习(骑自行车),第二天就学会了。”邓杰古为女儿的坚强感到自豪。

在练习体操的过程中,邓琳琳的拧劲儿让父母既心疼,又欣慰。邓杰古说,对于体操的初学者来说,拉韧带是一个很痛苦的训练。小琳琳虽然疼得掉眼泪,但是没说过一次放弃。

小琳琳的哥哥也是练体操的,琳琳还经常主动提出要和哥哥一比高下,如果比输了,下次说什么也要赢回来。

看到女儿和队友们一起拿到了金牌,邓杰古和家人兴奋地点燃了鞭炮。邓杰古说:“女儿这次表现不赖,我心情非常激动,都不知道该咋说了。作为父母,我们今天特高兴。以后,我们会让琳琳再接再厉,再拿金牌,为国争光。”

31公斤(2008年),让中国体操女队小将邓琳琳成为北京奥运会所有参赛运动员中体重最轻的运动员。邓琳琳137厘米(2008年)的身高,也让她和澳大利亚10米跳台选手梅利莎·吴一道,成为该届奥运会个头最矮的运动员,比个子最高的运动员姚明低了89厘米。“秤砣虽小压千斤”,邓琳琳能在中国体操女队第六人选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届时在比赛中的分量肯定不会轻。

邓琳琳曾经是女子体操训练场上最爱哭的一个,无论是取得了好成绩还是比出现了失误,她的双眼都会变成红红的,但是爱哭的邓琳琳却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2008年8月13日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零失误的成绩恰恰证明了这个小姑娘柔弱的外表下坚强的心灵。

阜阳小丫邓琳琳,个子虽小,但腿部和手部力量非常好。她的特点也让她在跳马这项展示爆发力和速度的项目中,有着很大的优势。邓琳琳从2003年12月被国家队选中后,由于年龄太小,一直没能参加全国性的大型赛事,其实力经专家组评估,是排在全国前列,也是国家队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

邓琳琳是当时中国女子体操队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候选队员。她四个项目实力比较平均,是一名全能型的选手。邓琳琳2008年才正式参加国际比赛,在世界杯分站赛中都有不错发挥。2008年4月队内第二次测试赛中,邓琳琳技压群芳获得全能第一名。

肖恩·约翰逊

2007年斯图加特体操世锦赛成就了15岁的体操小将肖恩·约翰逊,更圆了她那中国籍教练乔良的体操梦。第一次参加世锦赛的约翰逊连夺团体、全能、自由操三枚金牌,她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队中的年轻小将成为美国体操队的当家花旦,更被媒体誉为“袖珍版霍尔金娜”。但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会有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她身后,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那就是约翰逊的中国籍教练乔良。

体操是一碗青春饭,女子体操更是如此,要出名就得早出道,如今在众人眼中光彩夺目的肖恩却差点错过了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机会。

同类推荐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知识大课堂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职业口才训练教程

    职业口才训练教程

    本书是“‘十二五’全国高职高专精品课规划教材”系列丛书之一。该教材大胆突破演讲口才类教材的编写传统,创新工学结合模式;独树“职业化”、“训练型”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分语言基础、沟通技能和职业应用三大模块共计十五章。在强化普通话口语表达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媒体主持演讲、服务营销、行政管理沟通、医护语言、导游讲解以及商务谈判等热门职业口才技能训练。为了切实体现“训练教程”的全新功能,在编写体例方面,本书于教材正文之后专门设置《学习参考》一章,对应简析正文各章“口才实践与训练”,以便于学员自修。所以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新型实用教科书,也可充当社会各界口才爱好人士的良师益友。
  •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

    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零分作文,高考一族的减压零食,都市白领的幽默早餐!另附小学生爆笑“撒谎作文”必杀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央视新闻频道》等28家电视台,《新华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晨报》等120家报纸、数千家网站报道推荐!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有不计其数的成语故事,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典故由来,本书为你讲述成语故事背后的典故。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巴黎圣母院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巴黎圣母院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琴剑隐

    琴剑隐

    太古时代,人类以部落为居,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其间地理风貌,异兽志怪,数不甚数,时称大荒!大荒西南有山名“夷”,山中多有金玉,山下部落中人精于锻铁铸造!一日天降陨玉,华美异常。东方大部,蚩尤族人寻音而来,以夷族为挟,命铸剑师相黎以陨玉为材,锻铸宝剑,献蚩尤,以图天下!然期间百般周折,铸剑师相黎最终命丧黄泉,而天外陨玉所铸之剑也不知所踪。传言,相黎铸剑之时得遇火神祝融,相谈之间,互为知己。祝融借神火助相黎锻造太古神兵,而相黎以陨玉之材回赠祝融古琴一把!一琴一剑之中,藏有太古神力,琴剑齐聚,可号令九州,夺万里江山于须臾!
  • 重生之男神天下

    重生之男神天下

    一夕之间风云骤变,未婚夫抛弃,后母争产成功,何去何从,她含恨而死;她是他,用男人身份活了十几年,成功重生回到十六岁看“他”如何混黑道,争遗产,整恶母,走上明星之路
  • 妖火都市

    妖火都市

    回到了过去却走不出想走的脚印,想过平淡的生活却身怀异能,既然不能如所想般的生活那我就走出一条自己也不知道的路。
  • 龙啸九歌

    龙啸九歌

    当全世界都遗忘了我的存在,我将在暗夜中醒来。这个世界有龙?无龙?这个世界亦真?亦假?这个世界自生?它生?倔强的笨小孩,高傲的独行者,孤艳的跳小妞……一群受灾难波及而身体产生变异的命运之子,在这个世界谜底揭开前,他们主演了一出出兄弟情深,爱恨情仇……朦胧的面纱撤去,久待未归的王终将降临,龙啸九歌,九曲回肠!
  • 重生红楼

    重生红楼

    看主角重生到红楼,如何拯救红楼佳丽,让悲剧不再重演,各种奇门遁甲,隐士高人,且看主角如何纵横天下。
  • 碎片之一半痛苦与一半幸福

    碎片之一半痛苦与一半幸福

    大学生活犹如一辈子的印记,伴随着你的日子,深深浅浅。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事情不是淡忘了,反而是越来越清晰。医学上常常有选择性的失忆,这样的事情好与不好,只有当事人清楚,幸福总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那所几乎没名气的校园里,钟晴依然是经历了成长的故事,感情的起伏,见证了学校爱情的分分合合。
  • 执子之手与君携老

    执子之手与君携老

    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替她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却从未想过她本就是她......他,前世为她散尽功力,只为护她一命。五百年来的绝命湖底终于让他重获新生新手文,请谅解
  • 大神,前方有怪兽

    大神,前方有怪兽

    这是一个网游大神绑架菜鸟的故事。大神凭借着网络步步为营,菜鸟却还傻乐乐地引狼入室,最后在年华深处的相遇里,他有他的直白,她给她的灿烂。
  • 扬起的白帆

    扬起的白帆

    白帆,一个在咖啡馆做服务员的女大学生,偶然邂逅了一个女白领——杨启。看似偶然却又不尽偶然的一次次相遇,彼此心与心不断地靠近。她们懵懵懂懂,最后明白那是爱情。两个女人的爱情受世俗的白眼和不耻。为了让杨启免受伤害,白帆毅然选择出国留学,使得杨启伤心欲绝。时隔五年,在一次外贸公司的商谈会上,她们再度重逢。白总裁霸气归来,变得冷峻的她能坦然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挽回自己的爱情吗?真正的爱情,到底是细水长流,还是轰轰烈烈?
  • 六十种曲紫钗记

    六十种曲紫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