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2200000010

第10章 举重运动健将(3)

当然痴情者也大有人在。有一个名叫安德鲁的美国商人。1999年的世锦赛上,他被陈艳青在举重台上的飒爽英姿深深倾倒,从此爱上了举重,并成为陈艳青的忠实崇拜者。从此以后,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管赛事大小,只要有陈艳青的比赛,他都会推掉自己手头的事情,坐到台下为陈艳青加油。得知陈艳青将复出并参加雅典奥运会时,欣喜若狂的安德鲁一追又追到了雅典。但陈艳青只和他匆匆见了5分钟:“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啊!”

更有传奇色彩的是,三年前陈艳青决定暂别举重赛场时,安德鲁竟然找到江苏女子举重队,并和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明成了朋友。当时,这位大方的美国人在苏州市区看中了一套别墅,想要送给陈艳青当作礼物,被陈艳青婉言拒绝了。三年后,当年的这套别墅已经价值400万。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曹新明总说:“你看,当初不要,现在涨了三倍了!”陈艳青总是认真地回答说:“曹老师,我不后悔,要是当初要了这房子,就没有现在的我了。”

女孩子练举重,不是生来身体条件好,就是被逼无奈。陈艳青两者兼备。

送去体校只为当个体育老师

当初乘船送11岁的陈艳青去苏州市少体校,老实的陈祖富想法很单纯:“一个农村里的人是不可能去苏州的,将来好好读书、训练,回来做个体育老师,为家里减轻负担也好。早出成绩,也为我们家争口气。”

直到现在,母亲陆榴云也说:“我们是不想让艳青再练了,毕竟女孩子家嘛,我们农村人想法很简单。”父母的意思,也使走到顶峰的陈艳青产生了动摇。奥运会后,陈艳青一直没有恢复训练。

身心疲惫我真的不想再争了

苏州市体育馆对面的小巷子里,有一幢两层的小楼,这里就是江苏省女子举重队。一楼食堂旁边有一间10平米的房间,陈艳青11岁来到这里一住就是14年。见到陈艳青这天,她正在小屋里整理房间,不用说,又是和曹指导闹别扭了。“我可能不练了。”陈艳青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人吃了一惊。

没错,一年前陈艳青的复出是为了明年的十运会,没想到却创造了举重界的一个“奇迹”。奥运会后,陈艳青一直没有恢复训练,平静的校园生活让她再次萌生去意。“我真的不想再争了,可以说身心疲惫。再多的成绩和荣誉也换不回我的青春。”

四年前山里捡回的奥运冠军

如果当初陈祖福和他的同伴们在山里没有找回陈艳青,那么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的冠军会是谁呢?

陈艳青的父亲陈祖福在中央电视台的赛后访谈时透露了一件趣事。陈艳青小时候跟他上山砍柴走丢过,后来发动了20多人找了2个多小时,才找到陈艳青。“当时她妈妈哭得死去活来。”真是万幸,要是当时没找到,我们家岂不是少了一个奥运冠军。

2005年全国运动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东道主,江苏省希望多拿金牌。曹教练想来想去,觉得陈艳青依旧有实力重新回到举重台,因此劝说陈艳青出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陈艳青说什么也不同意。一天,曹教练请陈艳青吃早茶,最后一次提出让她复出,固执的陈艳青坚定地回绝了他。

下午,陈艳青在宿舍里复习功课,突然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还是曹教练,他手里还捧着两瓶酸奶。陈艳青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她感动地说:“曹教练,我跟你练!”曹新明面无表情,把酸奶递给陈艳青后说:“那还不赶快换上举重服,现在就去练。”

陈艳青回忆说:“我当时以为自己伤了曹导的心,他也不会再像往常一样给我送酸奶了,没想到他还是来了。他是真正关心我,所以作为报答我也应该拣起杠铃。”

冠军到手来借钱的人在家门口排队

在陈巷,陈祖富绝对是见过世面的人。不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派车来接他时,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以前最远也就是从太湖里乘小船去苏州,从来没有坐过火车,更别说飞机了。他怕万一女儿没有拿到金牌,到时候不好交代,结果是硬被“押”上采访车的。

“叫我现在去乘飞机我还是不会乘。真是紧张得不得了。要是叫我去三次、十次,肯定还是一次比一次紧张。将军打仗是千军万马,但我是孤身一人,而且从没见过这世面。挑担挑不动,我可以分两担挑,但这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到现在还这样说。

见过世面的陈祖富,非但没有十分满足,反而因为家里出了个奥运冠军,给他带来了“失落”。以往的生活有多艰苦,陈祖富形容是“像只在太湖里飘荡的小船没有目标”。但再苦再难,他都还是一家之主。没想到,雅典奥运会后他这个“户主”被夺权了。

“艳青人还没回到家里,奖金还没发下来,来借钱的人已经在我家排起了队。”陈祖富苦笑着说,“闹到后来,艳青怕我一心软答应了人家,就把家里的存折都收了过去,我这一家之主的财政大权就这么被剥夺了,呵呵。我也跟人家说了,我们做父母的是不会向孩子拿一分钱的,请他们谅解。”

奥运冠军的父母不要自己女儿一分钱?事实的确如此。

“女儿的经济,我从来不过问,绝对不向孩子要一分钱。因为这是她每天流汗,每天举起上百吨重量换来的。我和她妈妈艰苦了几十年,自己种点青菜萝卜,照样身体好。土菜可比大棚里的菜营养价值高多了。我们家三个女儿都是吃自家灶头烧出来的饭长大的,我们这从古到今都是用柴头烧火,你看孩子们身体多好啊!”陈祖富这样说。

老父辟谣,我们家吃得起红烧肉

正是橘子丰收的时节,热情好客的陈家爸爸特地采下自家树上的橘子来招待。“我们这的橘子最甜,到苏州市里都要卖到2块呢!以后,4月里来喝茶,6月里来吃杨梅、水蜜桃。都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陈家的三亩橘田又是大丰收。虽然只是以5角钱的价格被收购,但每天看着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夫妇俩真是打心眼里地高兴。每次,陈艳青回家的时候,也会挎上篮子帮着爸妈去摘橘子、挖山芋、敲板栗,其乐融融的景象让一家人十分满足。

缺衣少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陈家夫妇依然过的是粗茶淡饭的日子。在这里,陈家爸爸还讲了一段小故事。奥运会后,有报道说,陈艳青小时候爱吃肉,可是家里穷买不起,是青菜萝卜养大了一个奥运冠军。陈祖富知道后不禁哑然失笑:“艳青带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都说她妈妈做的红烧肉好吃。有人问艳青最爱吃什么,我说是红烧肉。传着传着,就成了小时候家里买不起肉了。哈哈!不过,还是自己家里养的猪肉好吃啊!”朴实的陈家爸爸,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现在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生活也过得去了,一家人真是欢欢喜喜。”陈祖富开心地说。“最让我感到满足的,是大家都能看得起我们农民人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远道来祝贺、采访陈艳青的客人,我们都希望留他们在家里住几天。”

问老两口会不会住到艳青在苏州的新房子里去,艳青父母坚决地回答说不会,他们说山里的空气好,而且田里的庄稼和山上的橘树、茶树等都需要照料。自始至终话不多的母亲陆榴云只说:“只要艳青常回来看看我们就行了。”

陈燮霞

陈燮霞,1983年1出生,籍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我国着名举重运动员。2004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季军;2005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48公斤级总成绩、挺举冠军,抓举亚军;2006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冠军;2007年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以抓举95公斤,挺举120公斤,总成绩215公斤获得三项冠军,并打破挺举世界纪录;2007年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冠军;2008年4月全国举重锦标赛以抓举96公斤,挺举117公斤获得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总成绩212公斤获得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将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会记录都提高了两公斤,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一枚金牌获得者。200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因状态不佳、奥运会后才开始训练,陈燮霞仅以抓举83公斤获得银牌,挺举113公斤获得金牌,总成绩196公斤获得银牌。

奥运路一波三折

陈燮霞在07年的世锦赛上一举夺得三枚金牌,一鸣惊人,崭露头角,在流行少年成名的女举队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她小时候因为可以拉动大板车,因此被挑入举重队,接受专业训练。可是她的路途并不顺畅,两次险些被迫离队,正如,她此次参加奥运会,路途可谓一波三折。

事实上,奥运女子举重48公斤级的人选主要是杨炼与陈燮霞两人在争夺,甚至有人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2007年世锦赛上,陈燮霞获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冠军,直到这时,成名已久的杨炼才真正感受到陈燮霞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今年4月,作为奥运选拔赛的全国锦标赛上,杨炼再次输给了主要竞争对手陈燮霞而屈居亚军,另外,从种种比赛成绩和数据来看,陈燮霞最近的表现都要强于杨炼。

能够出现在奥运名单之中,陈燮霞经历了“悲喜两重天”的考验。原本板上钉钉参加奥运会,但她却在7月上旬的一次训练中腿部拉伤。陈燮霞坦言,刚受伤时,曾经“情绪非常低落”。但她说:“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所以今天才能站在这里!”至于伤势如何,她不愿意多说:“我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看我的吧。”

积极进行康复的陈燮霞在临近名单公布前,终于用令人信服的体检结果为自己挣得奥运入场券。

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举联决定,女举进入奥运会后,男女级别从以往的10个分别调整到8个和7个,每支代表队最多参赛人数仍保持以前的10个名额。这一规定,使男子项目最多参赛名额从10个缩水为6个,其他名额分给了女子项目。同时规定,同一支代表队在女子同一级别中不得有两人参赛,从而使中国女举的实力优势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女子举重的各个项目都有夺金实力,如何挑选最有把握的选手参加奥运会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鉴于这一局面,决策层只能采取“优中选优”的方法,根据大赛前几年各级别的优势度确定参赛级别,然后再从4个级别中挑选运动员。另外,还要遵循兼顾各省市的平衡原则,促进各省市举重运动的发展。

教练的打油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冠军傲视群雄般的霸气,尤其是初次崭露头角时,面对强手如云的武林,难免会有忐忑,会觉胆怯。对于这次在家门口举行的运动会,在有主场优势的同时,运动员们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更何况陈燮霞还成为首金热门人选,压力不言而喻,她笑言自己是奥运新兵,太紧张至整晚合不上眼,影响睡眠质素而变成“熊猫眼”,引得队友笑翻肚子。所幸的是,她有个善于疏导心理的教练。

“你要像小老虎一样,见谁咬谁”这是世锦赛新科冠军陈燮霞首次出国比赛时,教练马文辉对她说的一句话。

07年9月17日,24岁的她站在世锦赛领奖台的最高处,陈燮霞兴奋地朝着台下的队员不停地挥手。她先是在亚锦赛上破了世界纪录,这次又在清迈举重世锦赛上为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别看她笑得那么开心,其实她在比赛前几天一直紧张,被教练指责“连杠铃都不会举了”。女队总教练马文辉还专门找她谈话,用各种方法激励她。

这是来自八一队的陈燮霞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她也是出征世锦赛的女队队员中唯一一个没有出过国的选手。第一次出国难免紧张,陈燮霞在刚到泰国清迈的前几天变得有些沉默。

马文辉在中国队抵达清迈后的首次训练中便发现了陈燮霞的异常。15日的训练结束后,他在回饭店的班车上找陈燮霞谈话。“其实第一次出国和第二十次出国的感觉没什么不同,你看我,出了那么多次国,第一次来泰国还不是两眼一抹黑。”马文辉开始言传身教,陈燮霞在一旁沉默不语。

和出国比赛经验丰富的队友们相比,陈燮霞在清迈训练时总是有些不知所措。她每练完一个动作后,眼神就追着教练跑,完全不似在北京的举重房里那样气定神闲。陈燮霞有着一副好歌喉,平时走路喜欢哼着歌,到了清迈也不怎么唱歌了。

“你的眼神就不对,不要老是羞怯怯的,要像小老虎一样,见谁咬谁!”马文辉说完,陈燮霞在一旁终于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身边的奥运会冠军刘春红、世界冠军曹磊在一旁听完也哈哈大笑。

马文辉再接再厉,说:“你是小将,不用怕输。他们那些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来到这里,心理压力比你大。”

比赛前一天,陈燮霞在饭店房间里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出国没有经验,所以对一切都特别谨慎小心。她说:“我光训练服就带了4套,还带了一套比赛服。我怕这里天气潮湿,洗完的衣服不容易干。哈哈,就算我每天训练后不洗衣服也够穿到比赛那天的。”

由于女举内部竞争非常激烈,能够获得参加世锦赛的机会对于陈燮霞来说相当不易。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感受,她说:“感觉泰国的饮食和国内都差不多啊。我很庆幸自己能参加世锦赛,来这里之前我就一直告诉自己把握住这个机会好好表现。”

陈燮霞是中国队第一个结束比赛的选手,她还要等到26日全部比赛结束后才可以跟随大部队回国。她说:“比完赛也不能放松啊,我还会每天去训练,然后看队友的比赛,给他们加油。”

说到自己最后一举失败没能打破挺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陈燮霞脸上立刻流露出不满的表情,她说:“下回把世界纪录都拿回来。”

在陈燮霞拿下女子48公斤级三枚金牌后,中国女子举重队总教练马文辉透露他帮陈燮霞减压的秘诀。“陈燮霞比赛前的确挺紧张的。我专门跟她开了个小会,还送了她一首打油诗,她藏在包里呢,今天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来得踏实,比得坦然,成败不计,战胜自己,放手一搏,牛气到底。”这就是马文辉给陈燮霞的“二十四字真言”。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24岁的陈燮霞还是显得比较紧张,平时喜欢唱歌的她在赛前多少有点沉默寡言,这可让马文辉有些着急。他透露,为了帮助陈燮霞减压,他特意跟陈燮霞开了个两人的小会,并送了这几句话给她。“其实这次就是看她能不能顶住,能不能做到以我为主。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陈燮霞赛后表示,上去了也就不紧张了,“这首马指导亲手写的打油诗现在是宝贝,要一直留着”。

冠军的小烦恼

并不是只有金牌的得失,才是冠军关注的焦点。其实,他们也有小小的烦恼,比如痘痘之于杜丽,对来自广东的陈燮霞来说,普通话是她的烦恼所在。

她在一次党员转正时倍感紧张,因为普通话不好。“同意陈燮霞转为正式党员的,请举手。”听到这句话,陈燮霞抬起头,朝四周看了看,笑了,旁边的战友们全都举起了手。

去年12月的某天,24岁的女子举重世界冠军陈燮霞在她的母队八一队,完成了党员转正仪式。

同类推荐
  •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精心撷选2008年全国高考考场满分100多篇有多年高考实战经验的一线教师透彻点评得分要点引领你揣摩成功心得,掌握满分门径,轻松胜出。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棒球·垒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打棒球·垒球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相约在微博——弗洛伊德的欲望之说

    相约在微博——弗洛伊德的欲望之说

    《相约在微博:弗洛伊德的欲望之说》精选了弗洛伊德经典著作中的闪光点,并在每段智慧的文字之后附上简短智慧小语,让您与弗洛伊德相约在徽博,从而列轻松、曼便捷、更深刻地了解弗洛伊德思想之精华。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同时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将人类面对欲望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压抑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焦虑的防御、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解决人格发展困境的方法,对于人类不断完善自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关注成长:漫谈青少年教育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次形式多样的叛逆行为。每一次叛逆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挑战,而在挑战中才能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培养教育孩子是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傲慢与偏见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傲慢与偏见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歪游传

    歪游传

    我知道的西游不可能这么随便,妈妈为什么这个西游和我知道的不一样
  • 冰姬蓝雪

    冰姬蓝雪

    她叫蓝雪,她喜欢蓝色的事物,她说蓝色代表纯洁。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叫蓝雪,她告诉自己蓝色代表纯洁,洁白的雪就是纯洁的。直到有一天,她才再一个陌生人的口中知道,她的名字来源于冰雪聪明这个词。而那个陌生人又是谁?围绕她又将有哪些秘密被揭晓那?上辈人的恩怨是否又能化解那?
  • EXO之平凡女生

    EXO之平凡女生

    我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girl了,初中毕业后,我就去了韩国,在汗江边上散步时却遇见了自己喜欢了很久的明星-EXO.........
  • 日常灵空地域

    日常灵空地域

    那是——同过去相比,没有任何差别的世界,自那时以来,从来也没有任何改变的世界,等到那一天,注定会走向终结的世界……
  • 养生必先调五脏

    养生必先调五脏

    本书从起居、饮食、中药、经络等各个方面,叙述了五脏的特性、喜恶,并告诉人们如何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和干扰,使五脏各司其职,使身体健康长寿。
  • 婚后相爱,我们恋爱吧

    婚后相爱,我们恋爱吧

    她是普通人,生的不美不丑,长的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艺,甚至最高荣誉只拿过小学的三好学生。他也是个普通人,至少婚前是。他很帅,挺有钱,据说荣誉一大把,手里还有各种专利项目。相亲的时候,她其实该去隔壁桌,跟一个谢顶的叔叔相亲的。但是奈何……一场误会,让他们相识。她急着嫁人,他着急继承财产。两个人都有所隐瞒,却又一拍即合,当即闪婚。她一心想着一起攒钱供房供车,一点点的守着婚姻,做个幸福的普通女人,却没想到一纸遗嘱,将她推向了完全相悖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仙孽之今生不负

    仙孽之今生不负

    前世,一个痴情女子为他挑起战争,被他无情杀戮。“我说过,我今生只爱宛琴一人!”大战的尾声,宛琴成为了他的武器。绝望的他,舍己之命,保她入轮回。今生,他只留给了宛琴一段回忆。
  • 惟祸仙途

    惟祸仙途

    当冷血杀手穿越成为修仙世家的傻子一枚,却收获了上一世穷极一生都渴望的亲情。安安心心只想当个米虫混完这辈子,不想有些人却见不惯她过的舒心,非得来谋夺她的地位,强抢她的小宠,还要揍她的男人。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当睚眦必报的腹黑女踏上修仙这条路的时候,也不知是谁的福又是谁的祸!
  • 逆天狂妃:邪魅魔君靠边站

    逆天狂妃:邪魅魔君靠边站

    墨家嫡女,花痴废柴,族中姐妹讥笑,异母庶妹打骂。当墨清浅再次睁开眼,早已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废柴。她是墨清浅,二十一世纪杀手墨清浅,纤纤玉手拨弄风云,全能召唤师惊艳天下,神兽为她所用,神器信手拈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本以为收了个美男小绵羊,谁知道是大灰狼……【打滚卖萌求收藏,欢迎加入花开繁锦,群号码:57672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