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5500000014

第14章 胃脘痛

胃脘痛在临床上极为多见。一般而言,早期表现多属实证,其病主要在胃,可及肝;晚期则以虚为主,亦有虚实挟杂者,其病主要在脾,或脾胃同病,即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胃脘痛发生的常见原因可概括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肝气郁结,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

一、病因

1.外邪犯胃:外受风寒暑湿之邪,最易客于胃腑,胃腑受伤,轻则气机壅滞,重则不降而上逆,证见胃脘作痛。外邪之中,当以寒邪、暑邪伤胃居多。冬令以寒邪为主,寒主收引,气机不畅,故作胃痛,如《素问·举痛论》所言:“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失,小络急引故痛……”夏季以暑邪为主,暑必挟湿,湿热中阻,气机逆乱,亦生胃痛。

2.饮食不节:胃主受纳,开窍于口,若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寒热不适,或过食肥甘,嗜好烟酒,以及过用伤胃药物,则可伐伤胃气,气机阻滞而发生疼痛。从目前临床来看,以过食肥甘、嗜好烟酒最为常见,故其病机多是生湿蕴热,积于中州,阻碍气机而引起胃痛。《医学正传》指出:“致病之由,多是纵恣口腹,喜为辛酸,恣饮热酒煎,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故胃脘疼痛。”所言极是。

3.情志不畅:各种精神因素,如气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而郁结,横逆犯胃,气机阻滞;忧思焦虑伤脾,脾气不运,气机失畅,故能引起胃痛。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言,“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气为血帅,血为气配,气滞日久,病及血络,气血瘀阻,胃痛日甚。气郁化火,煎熬津液,阴津耗伤,则胃痛缠绵。

4.脾胃虚弱:思虑劳倦过度,失血过多,久病伤及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气机升降无力,中焦气机阻滞,故而胃痛。中气不升而反下陷,脾运失司,胃气阻滞,则可胃痛。若脾胃阳虚,阴寒内生,脉络失于温养,则拘急作痛。胃阴受伤,胃失濡养,气机失调,亦致胃痛。

综上所述,胃痛与胃、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初起病位主要在胃,间可旁及于肝;久病则主要在脾,或脾胃同病。胃为阳土,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胃气一伤,初则壅滞,继而上逆,此即气滞为病。其中,首先是胃气的壅滞。气为血帅,故气滞日久,必致血涩,终致血瘀。另外,“气有余便是火”,气机不利,蕴久化热,肝胃蕴热可暗耗阴液,或血脉瘀阻而新血不生,阴血虚少则胃阴不足。胃病日久,必内传脾,脾为阴土,主运化输布,以升为健,故脾气受伤,轻则中气不足。运化欠力,进则中气下陷而为壅滞,再则脾胃虚寒,胃络失温。总之,其病因虽有前述种种不属,病机尚有虚实寒热,在气在血之异,但其发病原理确有共同之点,即所谓“不通则痛”。若久病损伤胃络,则可见呕血、便血等证。

二、辨证的五点鉴别

1.辨寒热:遇寒受凉或过食生冷则胃中绞痛,得温可减,伴口淡不渴者属寒;胃脘灼痛,痛热急迫,得冷饮则适,伴口干口苦者属热。

2.辨虚实:凡属暴痛,痛热剧烈,痛而拒按,食后痛甚或痛而不移者属实;而疼痛日久,痛热绵绵,痛而喜按,得食痛减,痛无定处者属虚。壮年新病者多实,年衰久病者多虚。补则痛剧者为实,攻而痛甚至为虚。

3.辨气滞血瘀:从疼痛的性质而言,若以胀痛为主,伴有嗳气者属于气滞,痛如针刺或刀割样者属于血瘀。从疼痛的部位而言,痛处游走不定、攻冲作痛者为气滞,痛处固定或扪之有包块者为血瘀。从病程分析,初病、病在经属气滞;久病不愈者,多属血瘀。

4.辨在胃、在肝、在脾:

在胃:胃病初犯,多由外感、伤食所致,症见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倒饱,大便不爽,脉滑等。

在肝:胃痛反复发作、多与情志不遂有关,胃脘胀痛连胁、窜走不定,太息为快,脉弦等。

在脾:胃痛日久,胃中隐痛,饥饿为甚,进食可缓,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大便溏薄,脉缓等。

5.辨胃痛与真心痛的区别:

胃痛:多有胃病史,除胃脘部疼痛外,尚伴有嗳气,泛酸、纳食不香,大便不调等,结合胃肠道钡餐造影、胃镜等可以诊断。

真心痛:多有心脏病史,除有心窝部疼痛症以外,多见于中年以上,伴胸闷憋气、心慌心悸、唇甲紫黯、脉结代等症,结合心电图及生化检查可鉴别。

三、证治方药

(一)胃气壅滞

1.寒邪犯胃:

主症:突然发作,疼痛如绞,得温则减,多有受寒病史。

兼症:畏寒,遇寒痛甚,口不渴,喜饮热汤,饮入疼痛稍减。

舌脉:舌正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突受寒邪之侵或过食生冷之物,寒邪客胃。寒主收引,阳气郁遏不得舒展,胃腑拘急,故作胃痛,痛如刀绞。寒得温则散,故胃痛得温熨或饮热汤则减。阳气不达四末,故见手足不温,甚则畏寒喜暖。苔薄白、脉浮紧亦为寒盛之象。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高良姜10G,制香附10G,桂枝10G,生姜3片,神曲 9G,炒麦芽 9G,焦楂 6G,炒陈皮 6G,甘草3G。

2.饮食停滞:

主症:胃脘胀痛,以胀为主,嗳气则舒。

兼证:嗳腐倒饱,饥时稍舒,进食加重,甚则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畅。

舌脉:舌苔白厚或腻,脉滑。

分析:饮食不节,伤了胃气,受纳腐熟失司,食滞气壅,故胃脘胀痛、以胀为主,得嗳矢气滞得泄,得呕吐食积得减,故胀痛稍缓。饮食伤胃,食滞于中,蕴久化热,则嗳腐倒饱、饥时稍适。饮食停滞,升降失司,传导不利,故大便不畅。舌苔白厚或腻,脉象滑均为食积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紫苏 10G,制香附 10G,炒陈皮 10G,连翘6G,炒麦芽9G,神曲6G,焦楂6G,半夏6G,茯苓15G,焦槟榔3G,炒莱菔子6G,砂仁3G。

(二)肝胃气滞

主症: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窜痛,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

兼症:喜太息。

舌脉: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分析: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气滞,故胃脘胀痛。哭气病多游走,胁为肝之分野,故胃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气机不畅,故以太息为快。苔薄白、脉弦滑亦为肝胃不和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和中止痛。

方药:柴胡 10G,炒枳壳 10G,白芍 10G,制香附10G,青皮 6G,炒麦芽 6G,神曲 6G,焦山楂 6G,郁金6G,川芎6G,元胡6G。

(三)肝胃郁热

主症:胃脘灼痛,痛热急迫。

兼症: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凉饮,烦躁易怒。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分析:“气有余便是火”,气机壅滞,蕴久化热,热积中州,故胃脘灼痛,痛热急迫。亦有热移胃者,症见脘胁烦痛,坐卧不宁,泛酸嘈杂。胃热灼津,故口干口苦而喜凉饮。热扰神明,故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滑数亦为肝胃蕴热之象。

治法:泄热和胃。

方药:柴胡9G,黄芩9G,黄连5G,香橼9G,元胡6G,吴萸 3G,炒川楝 6G,连翘 6G,炒麦芽 6G,神曲6G,焦山楂6G。

(四)瘀血阻滞

主症: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

兼症:病程日久,面色晦黯无华,唇黯,女子月经不调,色暗。

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分析:胃乃多气多血之腑,初病在气,久病入络,瘀血内停,故胃痛而有定处,拒按,状如针刺或刀割。瘀血阻滞,新血不生,故面色晦黯,口唇紫黯,女子则月经不调、色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点,脉涩亦是血瘀之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生蒲黄6G,丹参10G,檀香6G,炒川楝6G,元胡6G,甘草3G,全当归10G,三七3G,另冲。

(五)胃阴不足

主症:胃脘隐痛或灼痛。

兼症: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不喜饮,咽干唇燥,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分析:胃属阳土,喜润恶燥,气郁化热、热伤胃津,或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均可致胃阴不足。阴虚胃络失养,则见胃痛隐隐。阴虚火旺,扰动胃腑,则为灼热而痛,阴津不足,胃纳失司,当见嘈杂似饥,饥不欲食。阴液亏乏,津不上承,故口干唇燥。阴液不能下润肠道则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炒丹参6G,麦冬6G,玉竹9G,白芍6G,生甘草3G,香橼9G,乌梅5G,火麻仁6G,生地15G。

(六)脾胃虚寒

主症:胃脘隐痛,绵绵不止,喜暖喜按,得食则缓。

兼症: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四肢不温,食少便溏,泛吐清水。

舌脉:舌淡而胖、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弱。

分析:胃病及脾,阳气虚衰。阳虚则阴寒内生,故胃中隐痛绵绵、喜温喜按、得食暂缓。脾主四肢,阳气既虚不达血末,故四肢不温。脾虚不运,传导失常,故食少便溏。阳虚不化,饮邪停聚,胃失和降,上逆则可泛吐清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虚则化源不足,气血亏少,机体失养而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而胖、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弱亦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炙黄芪15G,炙桂枝6G,白芍6G,炮姜5G,炙甘草6G,大枣 7枚,茯苓 10G,毕澄茄 6G,三七粉3G,另冲。

综上所述,胃痛的发生,其病位在胃,久病及脾,与肝脏也有密切关系。胃痛初起,无论外邪侵犯,饮食所伤或肝郁横逆,均可使胃气受伤。其中,前两者(外邪、伤食)只伤在胃,病以气滞为主,胃和降之性失司,轻者壅滞,甚则上逆;而后者(肝郁横逆)则属肝胃同病,与前者稍有不同。治亦略异有者以通降胃气为法,方用香苏散;后者则以疏调肝胃为法,方用柴胡疏肝散。此外,因此热伤阴或久病致瘀者,亦有在胃在肝之别。胃病日久,已至脾虚,则当辨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或脾胃虚寒,区别论治。胃痛之初,在胃在肝者多,其病多实;胃痛日久,在脾者多,其病多虚,或脾胃俱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临证时必须详察细审,辨证施治。

同类推荐
  • 白领保健300问

    白领保健300问

    本书针对日常生活中影响白领一族健康的常见因素总结出了312个关键问题,介绍了对亚健康状态的警觉,对工作环境中不健康因素的自我防护,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找出运动健身中的误区和正确的运动技巧,并对包含调养、心理疾患的自我防治及常见病的发现与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为白领一族的自我保健指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
  • 厨房里的养生经

    厨房里的养生经

    一个聪明的女人,要懂得如何养生,了解自己该吃什么,怎样吃才能更健康,若是饮食混乱,就会让自己处于一种“慢性自杀”的状态,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食物中毒,危及生命。吴皓主编的《厨房里的养生经》针对女性朋友详细介绍了各种食物的作用与功效,以及烹饪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此外,每一节还附带养生食谱,其中还介绍了通过饮食治疗疾病和美容的一些方法。因此,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那么就快来阅读《厨房里的养生经》吧,让自己的饮食更加营养、健康。
  • 天道康复:—招十步祛病综合疗养法

    天道康复:—招十步祛病综合疗养法

    本书把“不是药物但胜似药物”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了具体化,并附以养生专家夏德均用以帮助病人进行养生康复的实例。
  • 大话养生

    大话养生

    五行是生命演化的一个永恒的演化密码,是生命演化总的设计框架。作者不是用常规的大科学来证实或证伪中医理论,而是从中医理论内蕴的生命演化观入手,从阴阳五行等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奥秘。在现代发生学与进化论的科学领域里,诠释中医理论,藉以反馈中医理论的构建与演进,其研究意义是显然的。
  • 免疫养生

    免疫养生

    本书的内容大多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不单是医学研究证实的,也是经过了人们的反复实践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难得的是这些方法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不神秘,也不难学,关键是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贯彻实行。读者可以慢慢读,边读边实践,在全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同时,获得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魔兽血法师的异界游记

    魔兽血法师的异界游记

    罗宁,穿越成了魔兽争霸里的血魔法师……本小说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观看,观看时,请自带节操,自备钛合金狗眼,如发现主角开挂请留言举报,谢谢。
  • 体圣

    体圣

    这里有强横的体修!这里有无尽的妖兽!这里有至高无上的大道!在激烈的战斗中升华,在狂热的激情中洗礼,在无尽的大道中绽放肉体的神威!肉体无敌,通天成圣!
  • 雷击木

    雷击木

    《念奴娇——雷击木》:煜将乱世,破万障,斩断奸邪苍逆。渡劫归去,奔雷怒,银蛇九天颤栗!去落凡尘,长空彳亍,却捣夜家腥血。启暝游荡,所到怨煞滔天。一族南域多年,夜雨尽知晓,雄姿英发。天灵财棺,谈笑间,拢金江山半壁。天武缉令,奸邪尽所屠,灰飞烟灭。天晶天煅,看他英雄乱舞………←一笑世间!
  • 莫比乌斯

    莫比乌斯

    知名记者顾川作为A大客座教授来校开讲,提问环节,苏童固执追问:“十一年前的XX战争,你还没有战斗就做了逃兵,这是为什么?”心中隐痛被人戳中,顾川“落荒而逃”,也让他对她“印象深刻”。两人的感情在暧昧中渐渐升温,可苏童发现,这段感情的开端,远不是最初看到的那般美好,前女友的回归,更是让两人之间出现了冷战,苏童决定分手。此时,报社决定派遣记者重返战乱频发的XX地区,距离上次派遣记者小组前往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
  • 浅唱别离的歌

    浅唱别离的歌

    流水潺潺,心韵悠悠,落花满庭,暗香盈袖。他便是那流水里的青荇、油油的在水里招摇,她便是那落花的新蕊、眠眠的在蕊里休憩。他们是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却正是这一个不同才使他们擦出耀眼的火花。
  • 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

    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对弈天下

    对弈天下

    万华界下,千万世界!一颗金球引动了平凡少年对战环宇,博弈天下之心,青阳山下,万千世界的一角,故事从这里开始…--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 时空圣珠

    时空圣珠

    一颗颗陨石划破天际,流星在繁星满天的夜色里闪耀。人们穿梭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谁都没有发现一个少年消失了……全新的生活就此开始
  • 破谋

    破谋

    一场意外,分不清是好是坏,一场纠结,分不清谁对谁错。隐瞒的阴谋,是神的玩笑,还是纪元的征兆。懒得去想,只为怀中的佳人,死也要拼出个未来,跟你一起去看看最终的朝阳,那缓缓升起的希望。读者群:213449971亲爱的读者,作者节操以欠费,请先交节操,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