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失守,天下哗然。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地官员更是弃城逃亡,守城士兵也一哄而散。潼关失守,京师长安失去重要屏障;沿线城池消极抗战,守卫京师的安全防线全面崩溃,长安城岌岌可危。
长安城内,往日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民生凋敝,人心惶惶,一派大难临头的景象。为了最后的一搏,唐玄宗亲御勤政楼,宣布要御驾亲征。其实,此时亲征仍不失为挽救危局的措施,毕竟长安城是大唐的第一大城池,财力物力雄厚,李唐的精锐部队——羽林军也集结于此,如果有天子与民共存亡的气概,再招募些军队,或许还能坚守一段时间。此外,太原方面还有大唐的主力部队。反观安禄山方面,如果说叛乱之初,安禄山高举“诛乱臣杨国忠”的旗号或许引来大家对这支军队的支持,然而,叛军所到之处所犯下的一系列恶行,早已使人们认清了这群叛国贼子的丑陋嘴脸,河南、河北方面军民自发组织抗战,保卫家园。纵观全局,胜负还是一个未知数。
然而杨国忠却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急忙去找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让她们进宫与杨贵妃商量,劝说唐玄宗入蜀。唐玄宗对于是留守还是逃亡也是摇摆不定,宣布“亲征”不过是一个缓兵之计,此时,耐不过杨贵妃等人的缠磨,竟同意了去四川逃难。唐玄宗秘密找来大将陈玄礼,命他带领手下2500人保驾护航,并赏赐给将士们大量财物。是夜,在陈玄礼的秘密统筹下,唐玄宗携杨贵妃姐妹、皇太子、杨国忠、韦见素、高力士等一行人,秘密地离开未央宫,西出延秋门,向着渭水便桥行进,开始了漫漫逃亡旅程。
然而天公不作美,唐玄宗等人逃亡的路上,一直阴雨绵绵,因为害怕安禄山的追兵,一行人未敢停留,而是冒雨前行,队伍行进十分缓慢。直到第二天中午,唐玄宗一行才到达长安以西的咸阳。高力士曾派太监提前赶到安排膳食,哪知领命太监和咸阳县令早已带着钱财趁乱逃跑了,根本无人出来接待。无奈,杨国忠派人到市集买蒸饼,但市上的人大都逃难了,下人只弄了些胡饼回来复命。好在当地一些百姓听说皇帝逃难经过,纷纷拿出自家吃的粗茶淡饭献给皇上。此时,跟随唐玄宗出逃的皇族,早已饿得饥肠辘辘,这时候也不管什么礼数,你争我抢争着用手抓食物吃,狼吞虎咽,好不狼狈。
晚上在驿站歇息,人多地方小,大家只好挤在一起入眠。本来大家跟随唐玄宗出逃,以为日子会好过些,但是没想到会是如今落魄的情形,有些受不了苦的就偷偷离开大部队,所以队伍越走人越少。
唐玄宗一行人用了三天时间,凄凄惨惨戚戚到了马嵬坡。这时将士又饥又渴,疲惫不堪。而此时,杨国忠却发牢骚埋怨队伍行进速度太慢,这激起了士兵们的强烈不满。士兵们越想越气,明明他们在长安生活得好好的,吃得好住得好,如今却过着到处逃亡、居无定所、三餐不继的生活,这都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拖累。陈玄礼趁机煽风点火,召集诸将相商说:“现在天下震荡,战事连绵,全赖杨国忠一人所致,我打算除去这个祸害以谢天下,你们认为如何?”众将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追随陈玄礼。其实,“谢天下”不过是陈玄礼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陈玄礼除去杨国忠不过是出于自保。安史之乱发生前,东宫太子李亨与杨国忠明争暗斗,争权夺势,均以打倒对方为目标。大将军陈玄礼因与杨国忠不和,选择站在太子一边。这次杨国忠鼓动唐玄宗外逃四川,实际是杨国忠的深谋远虑。四川是他的势力范围,到时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机除去竞争对手。太子和陈玄礼均感到了这种危机感,于是决定在去往四川途中除去杨国忠。
除去杨国忠的主意已定,执行起来也就没什么顾虑了。陈玄礼的部下中有二十几个蕃将,这些人平时就异常粗鲁,此刻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索要粮食。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复,便有人大声叫嚷起来:“杨国忠谋反了!”这些人一面喊,一面就将剑对准杨国忠。杨国忠一见这阵势不对,知道其中有诈,慌里慌张就想逃走,说时迟那时快,几个士兵急忙赶上去,砍下了杨国忠的首级。紧接着,士兵们又把杨国忠的儿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一并杀死了。
随后,士兵们又包围了驿站。正在驿站里休息的唐玄宗听到响动,赶忙询问是否叛军追来了。一路的逃亡生活,早已使唐玄宗草木皆兵。近侍赶忙解释是杨国忠谋反了,大将军正带领士兵平叛。唐玄宗大惊,知道杨国忠绝不会谋反,但他已不愿再生事端,只好拄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将士。这就意味着,杨国忠被杀,获得了唐玄宗的认可,不会有人追究。然而士兵们仍不肯散去,唐玄宗不解,便派高力士查问缘由。陈玄礼直言:“杨国忠谋反,所以贵妃不能留下了。”高力士回来,转告了将士们的意见。这件事对唐玄宗震动极大,他怎么忍心杀死自己最心爱的女人!所以迟迟不肯给众将士答复。士兵们久等没有结果,开始一阵骚动,宰相韦见素的儿子京兆司录韦谔见局势危急,赶忙向唐玄宗谏言说:“今天皇上如若不给士兵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场祸事是不会平息的,趁着现在局势还在可控制范围内,还请皇上赶快决断吧!”唐玄宗替杨贵妃开罪:“贵妃常年待在宫内,怎么会知道杨国忠谋反这件事呀?”这时,一手促成唐玄宗与杨贵妃旷世姻缘的高力士也表态了:“我们都知道贵妃没有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死了杨国忠,若贵妃仍服侍在陛下左右,将士们怕有一天皇上还会追究大家的过错。皇上您一定要想清楚了,现在只有让士兵们心安,您才能安全呀!”这一句话把唐玄宗点醒了。说到底唐玄宗是个政治家,不是情圣。他可以做到“三千宠爱在‘杨’身”,但是做不到不爱江山爱美人,更做不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纵有千般不舍,但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唐玄宗只好硬下心肠,将杨贵妃交由高力士处置。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外面,用帛带将其缢死了。正应了那句老话:自古红颜多薄命!杨贵妃就此香消玉殒,死时不过才38岁。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人将她的尸体抬回来,请陈玄礼等起事将领验尸。陈玄礼等人看过觉得无误后,这才命手下收起了兵器,向玄宗叩头请罪。陈玄礼说:“杨氏兄妹祸国殃民,以致生灵涂炭。臣等为了社稷,矫诏杀死他,请皇上治罪!”此时此刻,唐玄宗又能说些什么,只能顺着陈玄礼的意思说:“这怎么能是爱卿的错,是朕用人失察,朕本来准备到四川之后再杀他,现在爱卿们替朕诛杀了乱臣,朕要好好地奖赏你们!”将士们听了唐玄宗的话,心里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慢慢散去。
马嵬坡事变后,唐玄宗仍按照原定计划逃往四川,途中遇到很多老百姓跪地挽留。唐玄宗虽然心有不忍,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已经无力挽回败局,只是让太子留在后面安抚百姓。唐玄宗走出很远,太子迟迟不来与大部队会合,这让唐玄宗很是纳闷。原来太子留下后,民众越聚越多,竟达数千人,声声恳请太子留下主持大局。太子见此情景,备受感动,因而勇敢地担负起领导全国军民抗击叛军、收复失地、重整河山的重任。太子的行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大多数朝廷官员的拥戴。太子从马嵬坡一路收拾散兵游勇在北方主持军事。不久,太子在灵武即位称帝,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上皇天帝”。唐肃宗登基后,马上组建了一支“流亡政府”,因为有了这个“流亡政府”,大唐没有倒下,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平叛运动,叛军常胜的局面得到了扼制,并朝着有利于唐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