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73100000029

第29章 作者简介

马公愚(1893—1969),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王震(1867—1938),字一亭,法号觉器,浙江吴兴人。曾任商务买办,入同盟会。曾任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上海佛学书局董事长等。

王介堂,1948年生,宁波市人。宁波市江北区佛教协会秘书长、宁波诗社社员。

王荣商(1852—1921),字友莱,高塘田三洋(今属北仑区)人。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光绪十二年考中进士。历任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校理。民国七年(1918)任《镇海县志》总纂。著有《容膝轩文稿》《容膝轩诗集》等十余种著作。

王复才,1944年生,宁波镇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及宁波市书协会员、北仑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宁波诗社社员。

王福庵(1880—1960),浙江杭州人,现代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原名禔、寿祺,字维季,号福庵,以号行,别号印奴、印佣,别署屈瓠、罗刹江民,70岁后称持默老人,斋名麋研斋。

贝时璋(1903—2009),镇海区贵驷憩桥村人,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荣誉所长。

毛翼虎(1914—2004),字觉人,奉化市溪口镇石门村人。曾任国民党奉化县党部书记长、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会委员等。1950年回归大陆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宁波政协副主席、民革宁波市主委、宁波诗社社长等。

仇国华,宁波鄞州区政协常委、东钱湖镇文化研究会会长、四明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乌斯道(1367年前后在世),字继善,慈溪人。洪武四年应征知奉化,后调江西永新令。

方积钰,镇海区桕墅方方家人,著名宁波帮实业家,生卒不详。曾任上海四明公所董事,兼领甬公所事务。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方舜年等创办方氏培玉两等学堂,并任校长。

方积蕃(1885—1968),字椒伯,镇海人。曾任宁绍轮船公司董事长。1922年后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上海中国通商银行十六铺南市分行经理。同时兼任复旦大学校董、宁波通运长途汽车公司董事等职。1955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委员。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湘上农人,谥号文襄。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厉志(1783—1843),字骇谷,号白华老人,宁波府定海县蓬莱乡(今属舟山市岱山县)人。善书法,著有《白华山人诗抄》。

卢镗,字子鸣,汝南卫(今河南汝南)人,处州卫世袭指挥。嘉靖三十八年(1559),以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定海(今镇海区),晋都督同知。

卢声贯,1924年生,镇海人,台湾书法家。

卢静安(1917—2010),字石臣,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曾为西泠印社社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半江社名誉理事、上海百老艺苑副理事长、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

叶元章,1923年生,笔名叶彦,镇海人。新中国成立初大学毕业,后任宁波大学副教授。历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宁波诗社副社长、顾问。

叶澄衷(1840—1899),镇海人,清末沪上巨贾,人称“五金大王”,是中国近代五金行业的先驱,并对教育事业贡献良多。

史致容,镇海人,民国时曾任浙江兴业银行宁波支行董事。

包大中,字庸之,别号三川,明鄞县(今属宁波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穆宗隆庆中前后在世。官建阳县县丞。

包六科(1910—1984),镇海人。现代书法家,字奇拙,晚号长眉翁。有论著《书法漫谈》存世。

包芝江,镇海人,酷爱文史研究和藏书,现已在镇海后大街“世博之家”辟有藏书楼。

包绪模,镇海乡绅,1924年曾参与镇海后海塘修缮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干事,余不详。

乐炳成,1944年生,又名嘉炎,北仑湖塘村人。历任区政协委员,市区两级文艺社团主席、理事等职,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文化工作者。

吕衷和,1902年主持新昌“知新学堂”教务,余不详。

朱赓(1535—1608),字少钦,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编修。万历六年(1578)以侍读为日讲官。万历二十九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卒后赠太保。

朱吉相,又名朱德佑,镇海区张碶人。早年迁居上海,曾被聘为《镇海县志》的顾问。

朱孟仪,镇海旅游局形象推广中心主任。

朱思义,镇海人,民国初任镇海商务分会总理,余不详。

朱哲育(1924—2009),河南正阳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为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宁波诗社社员、镇海区招宝山诗社顾问。

向道深,字凤楼,镇海区梓官庙向家人。热心公益事业,1915年参与重建“公善医院”,1924年参与镇海后海塘修缮的组织领导工作。

任政(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曾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常务理事、上海外国语学院艺术顾问、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艺术顾问。

刘郇(1874—?),字廉巽,镇海人。早年任官,附贡生,中书科中书,五品衔。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民国以后开始经商,年六十回乡,任民国镇海城自治会议长、县教育会第一任会长、县自治委员、镇海县《民国县志》修志协会干事。

刘墉(1720—1805),字崇知,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历官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内阁学士,三迁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刘仁本(?-1368),字德元,号羽庭,浙江黄岩人,元代黄岩四位进士之一,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至正十四年(1354),辅助方国珍创立基业。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朱亮祖攻占温州,擒刘仁本。次年三月,被朱元璋鞭背溃烂而死。著有《海道漕运记》《羽庭诗集》《羽庭文集》。

刘从锠(1823—?),号希平,邑庠生,生平不详。

刘荣符(1819—1849),庠名刘灿,字星若,嘉庆乙卯(1819)科优贡第四名,选永康县训导。

刘聘三,镇海区贵驷人,为上海著名实业家,曾任华资劝工银行总经理、宁波旅沪同乡会常务理事等职,并出资兴建驷桥小学。

刘慈孚(1844—1903),号午亭,清镇海昆亭(今属北仑区)人。光绪六年(1880)与同邑虞琴同编《四明人鉴》,收录自汉至明的四明先贤132人,历时13年告成,尚著有《云闲诗草》等。

江义昌,镇海人,清末民初曾任镇海商务分会总理、镇海县商会会长,余不详。

阮星肇(1917—1985),又名阮竹贤,曾用名阮维肇。曾在上海华孚木器公司任职,是上海家具行业中的知名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夕拒去台湾,返沪,任华孚木器公司经理。1982年退休。

孙梅堂(1884—1959),字鹏,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1902年,接父业管理上海的美华利钟表总行。所产钟表先后在美国巴拿马展览会评选获得优等奖和金奖。

杨人模,清代镇海柴桥(今属北仑区柴桥街道)人,乾隆年间曾在柴桥创办芦江书院,余不详。

杨立强,1937年生,宁波市慈溪人,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镇海区招宝山诗社秘书长。

杨翰芳(1883—1940),字蕤荫,号霁园,浙江鄞县瞻岐镇(今属鄞州区)人,一生从事教学。著有《杨霁园先生诗文选集》《吴楚游稿》《幽燕游稿》《庸溪日录》《黄林集》《傅港集》《五昚山馆联语》《西园笔记》《五昚山馆文续集》等。

苏局仙(1882—1991),上海市南汇县周浦镇人,字裕国,室名东湖山庄。清代末科(1906)秀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工诗及书法。

李厚祉(1869—1904),字玉麟,镇海县小港(今属北仑区)人。善书法、诗文。

李厚禧(1875—1933),字徵五,以字行世。镇海小港(今属北仑区)。清末民初上海资本家、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江浙财团代表人物之一。

李羡唐,1943年生,宁波市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诗社理事。

严水孚,1927年生,镇海人,镇海区书画诗词协会会长。

吴大徵(1835—1902),生于江苏吴县,为清代著名金石考古学家。著有《愙斋诗文集》《愙斋集古录》《古籀补》《恒轩吉金录》等。

吴晋夔,镇海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会试第131名,殿试登进士二甲106名,后授以主事分部学习。1926年5月担任代理财政次长,同年8月辞职。

来伟良(1882—1967),萧山长河头人,近代民主革命者,光复会会员、同盟会会员。曾任清军浙江陆军混成旅工程营左队队官、管带。后参加辛亥革命,1937年被授予陆军少将。

何愈,广西富州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科举人。嘉靖四十年(1561)由举人选为定海(今镇海区)知县,颇有政绩。后任阮州知州。

余鋆,镇海人,民国十年(1921)任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该行在宁波设立分行经理。

应吟汉,慈城人,医师。1922年在镇海县城税关道头建同泽医院。

忻溥,嘉兴秀水人,字象天,号博庵。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恩科会试中举,后为教谕,补宁波镇海训导,卒于官。

沃(1433—1512),字文渊,镇海柴桥沃家(今属北仑区)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成化十五年以监察御史左迁知内乡,历任江西巡按、荆州知州等职,擢荆州知府。

沈元魁,1931年生,宁波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理论研究会会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宁波书画院特聘书画师等。

沈葆桢(1820—1879),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编修,升监察御史。历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创办南洋海军建设台湾,封爵一等轻车都尉。死后谥肃公,追赠太子太保。

宋炜臣(1866—1926),字渭润。镇海区庄市勤勇村宋家人。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商人,近代中国火柴工业先驱。他也是武汉近代工业创始人之一,有“汉口头号商人”“汉镇巨贾”“湖北公用电业第一人”之称。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厅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张秉全,字显灏,浙江鄞县人,号慕印居士。以会计为业,退休后任七塔寺记室。对天台宗、净土宗有着深入的研究,著有《慕印居士集》。

张学本,清代人,余不详。

张寿刚,辽宁人,1962年从哈尔滨军事工业大学毕业。曾任总装备部江阴基地政委。1994年退休,少将。

张性初,1927年生,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名中柏。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鄞州区书法家协会顾问。著有《天童寺诗选》等。

张香桐(1907—2007),河北正定县人。中国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联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脑研究所所长、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等职。

张彝年,镇海乡绅,民国甲子(1924)在镇海后海塘修缮工程中任干事,余不详。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工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辛亥后任溥仪老师。1915年卒,溥仪赠其太子太傅,谥文端。

陈聿昌(1825—1884),字尔修,号楚颖,镇海区澥浦曲塘陈家人。同治辛未(1871)进士,官江西广丰知县。著有《草舍利舍稿》等。

陈修榆(1858—1942),字星白,号弢安。镇海城关人,光绪二十年(1894)解元。以卖文鬻字为生。民国七年(1918)负责编撰民国《镇海县志》。

陈鸿远,1928年生,镇海区庄市人,少年曾就读于叶氏义庄,1988年离休。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后人称百源先生。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

邵友濂(1841—1901),字筱春。余姚人。为中国清朝的政治家与外交家,曾任台湾巡抚。

邵醉翁(1896—1979),字仁杰,号醉翁,以号行。镇海区庄市人。我国著名电影事业家、导演,早期的电影活动家,1925年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导演。为“邵氏电影王国”的创始人之一。

邵永康,1943年生,宁波市北仑区人。宁波诗社社员,北仑樱溪诗词学会会长。

纳兰常安(1681—1747),字覆坦,叶赫纳兰氏,满洲镶黄旗人。于乾隆六年至十二年(1741—1747)任浙江巡抚,并兼任两浙盐运使之职。

林剑丹,1942年生,浙江平阳(今属温州苍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温州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范赓治,(1870—1936),又名文甫,字文虎,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西乡人。执医40余年,为近代著名医学家。其医理、书法、诗文被申甬士林誉为“三绝”。

茅云祥(1932—2012),镇海人,曾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镇海区招宝山诗社顾问。

郁文(1918—2010),河北满城人。曾任新华通讯社晋绥总分社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政治部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金贤德,1947年生,镇海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三门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招宝山诗社社长。著有《乐蜗居》丛书、《萤窗投影》等。

金燕昌,1933年生,浙江上虞人,现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书法教授,中国名人研究院院士,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会员,世界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仑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周小康,1933年生,镇海人,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镇海区招宝山诗社社员。

周光召,1929年生,湖南宁乡人。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湖南大学名誉校长,中南大学名誉校长。被誉为“中国科技领军人”。

周世瀛,镇海乡绅,1924年曾参与镇海后海塘修缮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干事,余不详。

周退密,1914年生于宁波,原名昌枢。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早年曾任上海法商学院、大同大学教授,后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工作,1988年起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著有《周退密诗文集》《墨池新咏》《退密楼诗词》《安亭草阁词》等。

周律之,笔名履之、初放。1932年生,宁波人。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协常务理事,宁波市书协名誉主席,宁波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发表,部分作品收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篆刻》等专集或被收藏、刊石。

周慧珺,女,1939年生,镇海人。曾任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法善,原宁国寺住持,曾于1933年组织宁国寺的重修工作,余不详。

郑玉浦(1919—2009),名学溥,字玉浦,号挹芬居士,鄞县东钱湖(今属鄞州区)人。历任效实中学教师,宁波大学副教授,宁波诗社副社长等。

郑孝胥(1860—1938),字苏龛,号海藏,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近代政治人物、书法家,曾任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职,伪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后出任伪满洲国总理。

郑荇芷(1859—1915),名子刚,讳有伸,号荇芷,官名庭深,岁贡生。镇海区澥浦人。致力在乡办学,培养近乡子弟,在教学事业中作出很大的贡献。其遗著有《荇芷手泽》诗一卷;《荇芷遗韵》对联集成一卷。

郑葆懿(1899—1980),讳尊德,镇海区澥浦人。首任镇海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为镇海县第三、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宁波市第三、第四届政协委员,著有《葆懿韵语》。

项宣,字宣之,号不屈居士,明末清初镇海人。少负异才,博学好古,明亡后不赴试。工草书。

项道衡,清镇海人,咸丰间庠生。

胡湜(1785—1820),镇海柴桥(今属北仑区)人,字啸雯,号峭水,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长于诗,著有《胎花楼稿》。

胡竹书,1927年生,镇海人,镇海区老年书画诗词协会会员。

胡高法,1935年生,镇海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镇海区老年书画诗词协会副会长。

胡嘉翔,1951年生,宁波市北仑人。北仑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海棠诗社秘书长,宁波诗社社员。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字献忱、叔孺,晚年自号二弩老人。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

俞入溦,女,1962年生,宁波市北仑人,宁波诗社社员,镇海区招宝山诗社社员。

俞大猷(1504—1580),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今洛江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历任明代三朝官员,戎马生涯47年。

姜习,上海人。曾任苏皖边区财政厅股长、中共中央华东局财经委员会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处长,财政部副司长,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粮食部副部长,国务院经济调节办公室副主任,商业部副部长。

洪允祥(1874—1933),原名兆麟,字樵龄,后改名允祥,别号佛矢,慈溪东安乡洪魏村人。曾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回宁波,执教省立第四中学、第四师范学校。1926年在观宗寺皈依僧谛闲,病逝于宁波。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科举榜眼,授编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生于镇海县城谢家河塘,道光二年(1822)迁居镇海崇邱乡姚家斗(今属北仑区下邵),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后会试不第。著作、教授终身,以卖字鬻画为生。

姚步瀛,字伯选,号海峰,陕西商州人。清朝翰林。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桂维诚,1949年生,镇海人。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教师、民盟宁波市委老龄员会委副会长、中兴校友会副会长。

袁启恒(1924—2006),镇海人,原浙江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理事,镇海区招宝山诗社顾问。

袁思亮(1879—1940),字伯夔,号蘉庵,湘潭人。有《冷芸词》两卷。

圆瑛(1878—1953),中国近代佛教界领袖,1929年与太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并连续数届当选主席。1953年被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曾任天童寺住持。

钱罕(1882—1950),原名保爽,字太希,一字吟棠。宁波慈城镇(今属江北区)聪马桥人。近代书法家、学者,钻研文字声韵之学。

徐世昌(1854—1939),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出生于河南,天津直隶(今河北)人,祖籍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曾任清末北洋政府官僚,北洋政府总统。

郭淳章,山西安邑人,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进士。道光二年(1822)任镇海知县,道光九年再任镇海知县。

郭葆荪,名人漳,字葆荪,号憨庵。湖南湘潭县易俗河人,早年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6年,升任钦州防城边防督办,后署钦廉兵备道。

高峰,1955年生,北京人。历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厂长、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常务理事,中广学会纪录片委员会会长,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会副会长。

高式熊,1921年生,浙江鄞县人。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副秘书长,上海市书协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民建书画院院长,棠柏印社社长。

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号少厂,字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第十一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亲王。在嘉庆年间担任军机处行走。

凌近仁(1909—1995),江北区慈城人,著名书画家。曾任宁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市政协常委,宁波市书画院院长和名誉院长等职。

陶镛(1895—1985),名善镛,字咏韶,号镛,别署冷月,五柳后人,江苏省苏州人。1918年后曾在长沙、南京、开封等地大学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唐弢(1913—1992),原名端毅,曾用名晦庵、若思,镇海畈里塘村(今属江北区)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业余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桑文磁,1914年生,号静俭,浙江鄞县横溪(今属鄞州区)人。曾任鄞县正始中学副校长,宁波诗社顾问。

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晚号赧翁,慈溪人(今江北区慈城镇),宁波书法名家。有《赧翁集锦》和《梅赧翁手书山谷梅花诗真迹》印行于世,另有《注韩室诗存》。

萧菶,字梧喈,民国著名佛学居士,书画家,从九品下,京县录事,余不详。

黄庆澜(1875—1961),名庆澜,字涵之,法名智海,祖籍江西景德镇。曾任湖北德安县知县、宜昌府知府等职。民国后,任上海火药局局长、上海高级审判厅厅长等职。又出任温州瓯海道道尹兼任瓯海关监督,民国八年(1919)任宁绍台道道尹。先后皈依谛闲法师和印光法师。对净土宗颇有研究。1949年后,任上海佛教净业社社长。

曹盅(1134—1201),字囦明,号牧庵居士,镇海人。12岁能作应试科举诗文,未到20岁即已博览经史百家著作,以及天文地理乃至天下形势兵家之学,无不贯通。

曹厚德,1930年生,号碌翁,宁波市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宁波诗社副社长、顾问。

曹菊泉,晚清秀才,镇海紫石里隘(今属北仑区)人。

曹德润,1928年生,镇海人。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招宝山诗社顾问。

盛本(1712—1810),原名植本,字伦先,号小垞。慈溪(今镇海区骆驼)人。工诗、善书,宗“二王”,点画有度,尤善隶、草及擘窠书,亦能用隶意写兰竹。

盛炳纪(1860—1927),镇海县城人,在沪创办泰东面粉公司,在汉口创办汉丰面粉公司,兼任汉口浙江兴业银行分行总理,曾三度任上海银行公会会长。

盛炳纬(1855—1930),字省傅,又字养园,镇海城区人。光绪乡试中举,次年殿试又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1885年提督四川学政,1891年任江西学政,继又兼江西乡试监官,镇海中学创始人。

梁秉年,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年(1894),参加光绪甲午科殿试,登进士二甲51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董锦云,1946年生,号西子,宁波市人,宁波诗社秘书长。

韩天衡,1940年生,江苏苏州人,号豆庐。现为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鉴定、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韩哲彦,1934年生,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波诗社社员,招宝山诗社顾问。

蒋思豫,1914年生,字思予,号思愚,镇海人。早年师从于右任先生研习标准草书,是国内外尚健在的于右任入室弟子。现为镇海区书画院顾问,宁波市书画院画师。

程祖洛(?—1848),字问源,号梓庭,安徽歙县人,清朝大臣。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刑部主事。

傅品圭(1898—?),傅宗耀儿子,1918年任上海泰源燃料公司经理,兼任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董事,美国钞票公司代理友华银行经理,招商局审计处长等职。后任总汇银行总经理,新华玻璃公司总经理,宁绍商轮公司常务董事,祥大源傅品记五金商号店主。

傅宗耀(1872—1940),字筱庵,镇海人。1916年创办祥大源五金号,任总经理。1926年任上海商会会长。1938年10月,任日伪上海特别市市长,1940年10月被杀。

释向学,1988年本科毕业,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被聘请到厦门闽南佛学院任研究生导师。2003年任中国佛学院教务长。

释戒贤,1972年生,号歇庵,福建省福鼎市人。1990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任教于福建佛学院与闽南佛学院,多次受邀到东南亚讲授佛学,著有《歇庵诗草》。

释宏智,北仑新碶清福寺住持,北仑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协会理事。

释明旸(1916—2002),福建省福州市人。曾为宁波天童寺方丈、宁波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苏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院长,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曾熙(1861—1930),字季子,号俟园,湖南衡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兵部主事兼提学使及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于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会长。

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宋累,又号晞发子,原籍长溪(今福建霞浦)人。恭宗德祐二年(1276)投文天祥,任咨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脱身避于鄞、越、婺、睦州等地,著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等。

谢天锡(1875—1960),镇海小港(今属北仑区)人,自号天愚山人。实业家,人称煤炭大王。

谢泰宗,字衡窗,镇海县城人,明亡举家徙居大碶柴楼。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历任番禺知县、工部都水司主事、福建幕僚等。

谢绪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科进士,定海(今属北仑区)人,授中书。余不详。

虞光祚,明代进士,定海(今属镇海区)人,余不详。

虞清华(1854—1915),原名瑞铿,字希曾,号西津,又号补斋。清灵岩乡邬隘(今属北仑区)人。同治十三年(1874)诸生。

虞景璜(1862—1893),字澹初,号澹园,镇海人,为晚清杂学学者。著有《澹园杂著》《四书琐言》《说文琐言》《读诗琐言》等。

鲍贤伦,195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

薛文泰,镇海城关人,1905年起曾先后创办益泰花厂、振华纱厂、厚生纱厂及维大纺织公司,后又创办中国铁厂、大有余榨油厂。1920年后又投资银行,以及瑞泰、均泰等钱庄。并在家乡镇海为民兴教助学,创办文泰义务学校。

薛玉衡(1571—1631),字六符,别字高尘。定海(今镇海区)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任工部主事、员外郎及御史等职。

戴传贤(1891—1949),字季陶,笔名天仇。原籍浙江湖州。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早期干部和理论家。是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之一。

戴芳达(1895—1956),又名耕莘,镇海城西虹桥村中戴人,华成烟草公司创始人,上海总商会会董。创立上海卷烟厂工业同业公会,任理事长。曾为建造宁波灵桥捐资一万银洋,1922年捐巨资赈灾,获浙江省颁发的一等奖章和嘉奖匾额。

戴斌章,镇海郭巨(今属北仑区)人,秀才出身,曾任陈氏思本学堂的校长30多年,1918年曾参与重修《镇海县志》,其余不详。

魏源(1794—1857),清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学佛,法名承贯。

同类推荐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中华典故故事

    中华典故故事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保存和记载着无数的典故,所谓典故,就是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热门推荐
  • 仙落凡尘

    仙落凡尘

    她,色绝仙凡,天赋异禀,为报恩而翩然下凡,只求他最真心之吻。他,鬼魅妖颜,冷傲腹黑,因仇恨而权欲蒙心,只视她作暖床之物!且看,身份低贱的傲娇女,如何一步步华丽逆袭,收服极品畜男!….虞嫣:刘郎,我终要让你深深地,不可自拔的爱上我,爱的超越这红尘的一切,爱的愿意交付自己的灵魂!刘凛:嫣,让我摸摸……
  • 九州天空城之爱无痕

    九州天空城之爱无痕

    你是否还记得风天逸说过的话?“这一世我们终究是错过了,下一世,我将易茯苓还给你。”为爱而痴,决心而寻这一世,能否不在有遗憾?欢迎加入书友会,群号码:195546349欢迎加入书友会,群号码:
  • 轮回之只手阴阳

    轮回之只手阴阳

    混沌蒙蒙盘古开天辟地,为固天地盘古舍身为柱,魂化四气,曰:玄清气,玄灵气,玄空气,玄明气。清气化鸿钧,封道祖,布道鸿蒙传圣人道。灵气修鲲鹏,封妖祖,传道妖灵间。空气为女娲,封娘娘,造人灵,掌生灵。明气凝陆压,号道君,潇洒走人间······
  • 紫馨儿

    紫馨儿

    这部书上花千骨小说,是花千骨重生后的虐文和甜文,白子画花千骨,幽若苼萧默,糖包落十一三情侣哦
  • 属于我们的高中时代

    属于我们的高中时代

    秦暮是第二个让韩然动心的人。第一次是在辅导班,一个男生帮她从倒数走进了重点初中,第二次是秦暮重新让她燃起了对未来的渴望。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必故步自封,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吃尽同等的苦头。但是在精神方面,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发挥各入的长处。父母最好明白,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父母教养子女,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
  • 串魂记

    串魂记

    高中复读生黄小豆车祸化身鬼魂无意中闯进一个异时空,误入一个男人的身体,而这个男人身体竟然是眼前这位绝美女子的?!绝美女子为了回到自己的身体里,于是拉着黄小豆一面“砍怪升级”,一面寻求“串魂之法”,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且看这串魂路上的鸡飞狗跳吧!你替我貌美如花,我代你大杀天下!更简洁的说就是一个逗比女孩和一个冰山面瘫男兑换身体的故事。——————————————喜欢就收个藏给个票票啥的让我知道你来过呗~
  • 索命电话

    索命电话

    《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索命电话》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悬疑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15篇故事,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既有悬疑惊悚,又有怪案奇破,有古代奇案,也有当代的推理侦破。《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索命电话》多角度,多侧面,映射出了人生百态,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你若不弃我就属你

    你若不弃我就属你

    何依婷与上官炫的父母都为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为化解金融危机两家公司合作到目前为止长达30多年。他们几乎同时怀孕,他们互相许诺,像是电影里一样,是女生结为金兰,是男生为好兄弟。要是男女都有就结为夫妻。上官炫比何依婷先出生。在家庭的熏陶下,何依婷自小就认定了上官炫就是她的的未来的老公,但上官炫在三岁是父母要到另一座城市发展,他俩自小分开。
  • 道化诸天

    道化诸天

    我不是好人,我也不想当好人,我只相信手中的“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