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81500000006

第6章 人口流动

一、城际的人口流动

当经济以轻工业为主时,城市人口很少,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人口便由农村人口来补充,这是因为农业的回报率要低于轻工业回报率,因此人口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进入城市。

当经济发展到以重工业为主时,人口的流动表现为农村人口继续向轻工业城市和重工业城市流动,轻工业城市的人口向重工业城市流动。这同样还是源于回报率问题。

当经济发展到以服务业为主时,这时候城市化率往往已经超过了50%。人口的城际流动便表现出了明显的梯度性。农村人口会继续向城市流动,例如轻工业城市、重工业城市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只不过流动的数量大体以轻工业城市最多、重工业城市其次、服务业为主的城市最少。但这时构成人口流动主流的另一部分主力人群是城市人口在城市间的流动。人口会从轻工业城市流动到重工业城市、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从重工业城市流动到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另外,当经济发展到以服务业为主时,这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较高阶段,一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也更受到人民的青睐。例如海滨城市。

通常轻工业城市都对应了三、四线城市,也即小城市;重工业对应了二线城市,也即中等城市;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主要对应了一线城市和核心城市,也即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人口城际流动如所示。

下面我们给出韩国的案例。1980年,韩国城市化率突破50%,达到57.2%。在此之前,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规模占人口总迁移量的比例44%以上,位列第一。此后,城市之间的双向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导,其比例最高达66.8%。从1960年到2005年,两大都市圈的城市人口占韩国城市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左右。两大都市圈新增城市人口占韩国新增城市人口的比重达83.4%。

二、城市内的人口流动——郊区化

我们在这里并不打算讨论人口在城市里是如何分布的,这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地理特点、环境和人们的偏好。我们主要探讨人口是如何向郊区流动的。

郊区化分为两种:主动郊区化和被动郊区化。从历史看,人口向郊区流动几乎与每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有关。一方面,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越来越快,贫穷的人口可以住得越来越远,这实质上是一个被动郊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路途上花费时间的大致相同,富人和中产阶级主动选择去环境相对优美的郊区去住,这实质上是主动郊区化的过程。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郊区化。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为原始的步行和马车,这使得居住地点必须同工作地点靠近,因此,早期城市的空间结构非常紧凑。但随着人口的剧烈扩张。道路、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市区环境非常糟糕。

“时髦的郊区却住满了高级商人……人们从带有‘小平台和花园’的‘那些由投机商人按一式图样建造的房屋’坐落所在的内郊,是怎样地每天骑马或乘四轮马车或双轮马车进城的那种情景。”

那时穷人主要住在离市中心远些的地方或市区的贫民窟。而富人则选择了主动的郊区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郊区化。20世纪,各种因素大大改变了欧美城市的面貌,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变化、技术创新及各级政府的政策。从交通看,交通技术的变革,尤其是以电能照明的街道、地铁的运行和后来的汽车及机动公共汽车的使用,使很多人从中心城市搬到了城郊社区居住。1920年时,大都市地区的大部分人口还集中于中心城市,而不是郊区。中心城市是大部分活动的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密度及就业量也不断提高。1920年之后城市开始向外扩展,离中心城市远至40英里的郊区也被纳入了城市范围。不仅郊区的人口增长快于中心城市,而且老城区的人口密度也下降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导致了住房需求的快速增长。1940年时美国超过20%的住房人均拥有住房不足一间,现在这个比例已不到3%。与此同时,住房的质量也提高了。1940年时超过40%的住房缺乏部分或全部管道设施,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不足2%。由于收入的增加,人们倾向于到郊区居住,那里的住房面积可以更大。同时,住在旧房中的人口减少了。现在这种趋势仍在继续。收入的增加以及汽车的使用使中心城市的人口向外扩散。从公共交通到私人轿车的大转变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在超过90%的通勤者在使用私人轿车。

专栏Ⅲ:

追求更好的城市——洛杉矶的愿景

1907年,巴特利特在其名为《更好的城市》的论著中展示了一个有规划的“美丽城市”的蓝图,它将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途径,得以享受海滩、绿地和青山。利用地理开阔的优势,制造业可以被迁移到城市边缘,工人阶级的住房也可以向外扩展,以避免拥挤。工人不再被禁锢在沉闷的多户合住的廉价公寓里,而将住在整洁雅致的独门独户的住宅。

许多洛杉矶的政界和企业界精英们都拥护这种更具扩张性的城市主义理念。城市的形式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发展的产物,而应当是精心设计的人造乐园。1908年洛杉矶制订了全美国首例综合城市区划法令,该法令鼓励次中心、独户住房的发展以及工业向城市外围扩张。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个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现实。洛杉矶独户住房占城市居民建筑的比例达93%,几乎是芝加哥的2倍。这些住房向更广阔的地域蔓延,如按城市地域面积计算,洛杉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洛杉矶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分散、多中心和大规模郊区化。该模式的兴起意味着城市演变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对于郊区化最多的指责集中在日益扩大的种族分裂局面,即大多数白人居住在郊区,而越来越多的黑人滞留在中心城市。1970年,将近95%的郊区居民是白人。在一些郊区,很难看到一个黑人、穷人或年龄在59岁以上的人。过去多年居住在南部农村的非洲裔美国人,现在成为很多大城市的主要居民,尤其是北部和中西部大城市。到20世纪60年代,超过51%的非洲裔美国人居住在内城,而内城的白人人口仅为30%。这种人口分布模式在底特律、纽瓦克、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和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等工业城市最明显。

新的技术造成了城市的蔓延,也能促成人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向城市集中。有人认为城市应向更高的空中发展。“当黎明的曙光照在玻璃上时,摩天大楼如同美丽的烈焰”。1960~1972年,芝加哥中心的办公空间扩大了50%。而纽约的办公空间则剧增了74%。但这种大规模的城区重建没能阻止人口与企业向郊区迁移。

从交通看,汽车日益普及,地铁网络以及城铁网络不断完善。城市边界得以不断延伸。人们主动和被动的郊区化几乎同时进行。某段时期,似乎主动郊区化成为主流,这个时期被称为“逆城市化”。

3.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郊区化。从通讯看,收音机、电视、手机、网络日益普及,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语音和视频交流已是大势所趋。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进一步延缓了向城市集中的趋势的同时,也进一步弱化了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联系。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宜人的自然环境、休闲机会以及安全更加重视,人们开始喜欢风景好、空气新鲜、不那么拥挤的城郊乡村。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从东北部和西海岸城市迁往南部“阳光地带”,城市进一步郊区化。

纽约人口的变化第三节特 大城市

一、全球特大城市的现状

特大城市的出现是急剧扩张的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这一进程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并在过去的50年里出现加速态势。1975年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有179个。目前,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有400多个,是30年前的两倍。仅在中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就达到将近100个。30年前,仅有三个城市带的人口超过1000万(墨西哥城、纽约和东京),2005年已经有20个这样的特大城市了,如所示。这些特大城市有一半在亚洲,四个在南美,三个在北美(包括墨西哥),两个在非洲,一个在欧洲(莫斯科)。在过去30年里,城市居民增长了一倍多,人口超百万城市的人口增长了150%,而特大城市的人口则增长了惊人的450%。

年全球人口超千万的城市经验分析通常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对工业化国家如此——生产力与城市的规模是相关的。当人口增加一倍,生产力会提高3%~30%,具体提高水平要取决于行业和结构。Quigley在1998年总结道:“大城市对国家产出的贡献要远高于其相应的人口比例”。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这种生产力优势更加明显:圣保罗和曼谷的人口分别占巴西和泰国总人口的10%~15%,这两个城市分别创造了其所在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0%还多。另据预测,孟买一个城市就产生了印度税收收入的40%。

虽然在未来数十年里特大城市看起来仍将继续发展,但它们的发展会逐渐受到人口聚集成本的限制和其他有地理位置优势的城市的挑战。这两个因素保证了美国人不会都住到纽约,而印度人不会都搬去孟买或德里,韩国人不会都住到汉城。

二、为什么特大城市现在才出现

城市依靠高生产力以及相应的高工资吸引移民,在过去几十年都是这种情况。但为什么特大城市会在现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出现呢?原因有四:

1.人口的增长。在很多国家,最明显的原因是人口的增长,而这仅仅开始于几十年前。大概在1750年的时候,世界人口达到10亿。在此之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平均速度为每年0.05%。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不到200年的时间总人口就达到了20亿。在随后的年份里,特别是在二战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提高到每年2%,所以在70年的时间里,地球总人口数量增加到目前的将近70亿。因此,特大城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口寿命增加和婴儿死亡率下降的结果,其实也就是医疗进步和卫生环境改善的结果。

2.农业的进步。城市从人口的增长中获益是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业行业新就业机会的增加。大量资金投入到农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

3.经济的开放。上面两个因素在20世纪由于经济体开放数量的增加而得到了强化。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以及对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限制的减少最终带来了商品市场的开放。商品、资本和人口的高度流动促进了更大范围的国际劳动分工,这给城市带来很大的好处,因为城市才是大量附加值被创造出来的地方。

4.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交通的改善,例如,汽车、地铁等。

三、特大城市面临的问题

很多人自然地会把特大城市(比如孟买、圣保罗和墨西哥城)和许多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比如超高的房价、污染、交通混乱、健康受损、犯罪等,这些都是治理特大城市所要面临的困难。

1.高昂的居住成本。在房地产市场,情况更加明显,它不仅仅是住宅紧张的问题。到最后,所有类型的房地产都处于竞争之中。在香港,12层以上的高楼有大约7500座,纽约是5500座。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正日益成为高楼拔起的地方。圣保罗早在2005年时就已经拥有3000座以上的高楼。相比而言,上海的数量是大约550座,看起来更适度一些。不过在调查进行的时候,有300座正在建设。城市中心土地价格的升高意味着这些地区将很快变成新建筑项目的地点,这就相应减少了公园、娱乐和公共用途的土地数量。此外,市中心土地的逐渐稀缺会导致很多人无法承担沉重的生活负担。因此,贫民窟就成了房地产价格高涨下的副产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特大城市。乍看起来,成片的现代化高楼与贫民窟显得很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至少在发展阶段如此。

2.交通的拥堵。在世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中,通常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距离已经远到步行和自行车都无法到达的程度。而且,新兴市场国家的公交系统通常也不够发达。而公共交通的建设是极为昂贵的。因此,快速扩张的城市面临着个人交通需求增长快于运输设施增长的挑战,于是交通堵塞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收入的大幅增长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汽车,这导致道路交通不得不在长时间内超负荷运转。计划时间过长、公共资金短缺以及空间的限制也阻碍了道路基础设施的扩张。在特大城市,每天上下班坐车的时间超过4小时是非常常见的。

3.社会问题。城市面临着许多分配问题,不仅仅是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更重要的是那些影响社会流动和机会均等的因素,比如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移民的融合和公民参与政治的水平。联合国人居署研究了城市向贫民窟居民的开放程度,它证明了城市里确实存在着巨大的机会差距。大城市相对较高的犯罪率不仅应归因于上面提高的这些不平等,更重要的是那些随处可见的不平等。犯罪率高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在大城市里互不认识。在拥挤的城市中保持不被发现比在乡村里要容易得多。

四、部分特大城市的危机

即使在今天,成功的城市化区域也遵循了古老的原则——神圣、安全和繁忙的地方。

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尚处在不断扩展的进程中,更能感受到这些强烈的变化。过去城市的规模有助于使城市成为内陆腹地的经济主导,而今天,大多数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如墨西哥城、开罗、孟买、加尔各答、圣保罗、雅加达、马尼拉等,其规模与其说是城市的优势,不如说是城市的负担。

在一些地方,这些巨无霸已经输给了规模较小、管理更好以及社会包袱较小的新开发区域。在东亚,新加坡已经比人口众多的曼谷、雅加达、马尼拉更成功地融入到了全球一体化中。膨胀的城市规模削弱了墨西哥城的经济威力。该首都由于受到犯罪、交通堵塞、人口压力的困扰,企业家们和有抱负的工人们常常避开这个城市而到迅速发展、管理有方的城市如瓜拉哈拉和蒙特雷。在近东,像开罗和德黑兰这样的巨型城市为了应付爆炸性增长的城市人口吃尽了苦头,而较小的、更加紧凑的中心如迪拜等却兴盛一时。兼容并蓄的态度和积累独特技术仍然对城市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相对而言,接纳不同文化和雇佣一流的人才能帮助小城市发挥比其规模更大的作用。21世纪的小型世界性城市,如卢森堡、新加坡,它们的经济影响往往超过了人口在1000万人或1500万人、无规则蔓延的城市。

同类推荐
  • 丰盛古镇

    丰盛古镇

    巴南区丰盛古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始建于宋代,明末清初因商贸业发达而兴场,为古代巴县旱码头之首,素有“长江第一旱码头”之称,其独特的巴渝古商业文化气息充蕴于古街古巷之间,结合历史上“九龟寻母”自然山水格局的城镇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巴渝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思想。借古鉴今,《丰盛古镇》对丰盛古镇聚居形态、建筑空间、特色资源等方面进行翔实的调查、分析,并基于区域发展视角,从古镇保护与古镇发展两方面,针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巴渝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和古镇生存发展问题做出可资借鉴的探索,并为相关后继研究积累有益的素材。
  • 0~3岁宝宝成长全程专家指导

    0~3岁宝宝成长全程专家指导

    《0-3岁宝宝成长全程专家指导》从科学育儿的角度出发,针对在育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了细致详尽的解答,为新妈妈提供了科学实用而且全面详尽的指引。一书在手,就相当于把营养师、护理师、早教专家、保健医生、运动教练等多位专家请回家,可以随时解答你在育儿过程中的任何疑问。
  •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运气:发财制胜魔法书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运气:发财制胜魔法书

    如何能让财位“活”起来?鱼缸为什么不能放在财位上?小心破财八大煞门,好风水拯救散财衰王!家居布置一剑穿心?十大绝招看穿风水好坏!有史以来最简单的风水书!大人物发财的终极秘密!气场?能量?连比尔·盖茨都信的屋宅环境能量学!
  • 古代楹联

    古代楹联

    本书汇集中国历代楹联,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并包括楹联的注释和简评。
  • 嫡系

    嫡系

    一个有勇,有谋;一个,狡猾,狡诈,精于算计;一个,头脑冷静,深知官场规则,一把副局长的椅子使他们暗战不断,明战不休,是谁坐上了那把梦寐以求的椅子,成为了北山市第一个80后局长?派系和背景交织,人脉和金钱博弈,权力诱惑前,且看他们如何缠斗。
热门推荐
  • 冷面情人

    冷面情人

    两年前拉斯维加斯的那一晚,在透明液体的催情下顺其自然的发生了。发生在暧昧不明中,发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在……而两年后她们的再次相遇,却是在一场车祸……他不懂,她为何老是表现出那么紧张的样子,还处处躲着他?
  • 丹王传说

    丹王传说

    一名在门派里备受欺凌的小修士,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了宗门失传的全部传承。“什么,你说这丹药失传了?不可能,如果真的失传,为什么老子会炼?”“等等,你说这丹药的成本居然要上千灵石,你也太废物了,老子炼出来只需要几百灵石就够了。”从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变成炙手可热的一代丹神,莫问霜野鸡变凤凰,鲤鱼跃龙门,一发不可收拾!当天道难测,风云变幻,众神林立的时候,一切皆由我来主宰沉浮!
  • 合久必婚(闺蜜要你好看系列)

    合久必婚(闺蜜要你好看系列)

    她说爱情不过是愚蠢的追逐游戏,聪明人不该为它浪费时间。她说婚姻是毕生的重要事业,就该找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经营。她选了他,他信了她。他承诺给她一个风调雨顺、没有爱情的婚姻,可是,等他真的一脚踏入这乱局,才发现……原来结婚的邀请,就是她长久以来布设下的——爱情陷阱?
  • 霸道总裁宋少好好爱

    霸道总裁宋少好好爱

    误打误撞看到男友与绿茶婊苟且,分手后被继母逼婚,不然就赶出顾家?本想怎么反打继母和前男友的顾安安,却被几个黑衣人拦住:“顾小姐,我们宋少有请。”
  •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铁血悍匪的杀手妻

    铁血悍匪的杀手妻

    凶狠毒辣,冷血无情,对权利充满着野心,这,说是的她!脾气火爆,纯情羞涩,一吻就会脸红无措,这,说的是他!初时,她凶他,他凶她!后来,她凶他,他宠她!初次见面,两人便针锋相对,她的卑鄙狠辣,让他瞠目结舌,他的不可一世,让她冷笑连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废材逆天,鬼医狂妃

    废材逆天,鬼医狂妃

    她,君倾墨,在前世身怀异术,贵为杀手界之王,医术界之尊,而在一次背叛中,她就华丽丽的魂穿到这个废材三小姐身上。在实力为尊的异世里,她会如何生存并驾驭在众人之上?且看她废材逆袭,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巅峰!在这个奇妙的异世里,她明白了亲情,懂得了友情。可……她会收获爱情吗?
  • 妃在江湖总挨刀:落魄皇妃

    妃在江湖总挨刀:落魄皇妃

    一个不靠谱的皇帝:你们去乞讨吧,谁乞讨的钱多皇位就给谁。一个不着调的亲爹:孩子啊,这一路上除了可能会死个四五回,也没什么大风险。一个更不要脸的皇子:借我十两银子我让你当皇后,说到做到!她息若烟一夜之间家道中落也就算了,可是这一路上遇到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抱怨归抱怨,既然身在江湖了,还能咋办?闯吧。哪儿想到……“王爷,那丫头又把别人店里的碗砸了!”王爷深深叹息:“走吧,我们去给人家拖地还债去。”
  • 快穿之炼爱之旅

    快穿之炼爱之旅

    这是一本快穿小说的前传,这是一本有笑有泪,有温馨幸福,也有心酸悲伤的小说。主格调为悲。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被命运玩弄,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这本书脱了了作者控制,作者说的话看了觉得奇怪正常)
  • 两生花:爱的决择

    两生花:爱的决择

    “容姨,把二小姐抱回房里去,别让她出来。”高燕严肃的说到。接着拉着一个小孩的手走了出门。到了福利院门口对女孩说:“妍心,你呆在这我去给你买吃的一会儿在回来。”女孩高兴地说:“恩,阿姨我就在这乖乖的,不走。”高燕转身朝车走去。再也没回来了。十五年后,圣樱学院里两个女孩再次相遇。。。两个女孩的爱恨纠葛展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