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2100000002

第2章 2 镇远:低调隐忍的太极古城

我和镇远的相遇,缘起于三次火车上的擦肩而过。第一次擦肩而过,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蜷缩在一列没有空调的绿皮火车上,像一个四处逃难的流浪汉,任饥饿和寒冷肆虐着我疲惫不堪的身躯。当列车从一个黑漆漆的隧道中破茧而出之时,一座座青砖黛瓦的中国传统古民居,像集体商量好了似的,恶作剧一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些挂着大红灯笼的石头房子,错落分布在这一片美丽的青山绿水之间,又在我的视线中转瞬即逝。但那惊鸿一瞥的强大视觉冲击,却再也无法从我脑海里抹去。刹那间所有的饥寒烟消云散,我打开车窗,把脑袋伸出窗外,极力远眺那个神秘莫测、如梦似幻般的世界。这时列车慢慢停了下来,我才知道镇远到了。

第一次遇到镇远,她就给我出了一道难题。我究竟该不该跳下这趟列车,像一个刚刚得到糖果的孩子那般,跑着跳着投身于她的怀抱呢?这让我在那刻确实产生了纠结,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和一种理智到底的按兵不动在较量。最终随着开车铃声的响起,答案终于浮出了水面。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我已经先于现实世界的我,置身于阳河畔、石屏山下了。我只能继续之前的旅程,那交织着寒冷、饥饿和几分后悔的现实之旅。

第二次擦肩而过,我已然对她有了几分了解,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我和她仍旧素未谋面。我在一些朋友的相册中领略到了她的复杂多样,也在浩瀚网海中寻找到了她的传奇不朽。就像“镇远”这个名字,让人很难不联想起当年甲午中日海战时,北洋水师那艘威震八方的一代名舰“镇远号”。“镇远”这两个字,既好听到让人过耳不忘,读起来又具有响当当的威慑力。自古以来,这里便与军事脱不开干系,古城内的战神庙、南宋长城、烽火台、屯堡、炮台等遗址,比比皆是。而她的历史文化,则更为幽深久远,底蕴丰厚。早在公元前277年秦昭王三十年之时,这里便已设县,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

然而,这一切终究还是留给了想象力。这是一趟开往云南腹地的夜车,驶过镇远之时,我已在梦境中和现实世界做了一番短暂的告别。或许在梦里我又一次来到这里,一如我那沉钝的肉身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过这里那样。

第三次擦肩而过,是和几个朋友乘K833次列车去贵阳看迷笛音乐节。这一次更干脆了,连想跳车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火车在镇远站并没有停靠。当我听到这些朋友路过镇远之际那不可思议的欢呼声时,热情洋溢地向他们介绍起这座美丽的古城来,那引以为豪的语气,仿佛自己是一个多次来过这里的老熟人一样。事实上,我也的确“多次”来过这里。但那只是,每次都让我前所未有地痛恨自己没有跳下火车的勇气而已。

幸运的是,为期不远的第四次终于来了。这一次,所有的遗憾都不复存在,所有的美好设想全成了现实。虽然当我自己真的置身于镇远古城的大街小巷时,她带给我的感官刺激早已没有先前那般强烈,但我深信这也只是我喜欢这里的一个前兆。我并不否认我会在刹那之间爱上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我也更相信在千百般磨砺之后,能收获一份细水长流的情感。毕竟“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样的词语,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情感状态,或者是一群情绪敏感的少男少女麻痹自身的致幻剂而已。

尽管湘黔铁路株六复线把祖国四方的宾客运送到黔东南,并且我相信会有很多很多的人,和我一样在路经镇远之时发出同样惊叹不已的欢呼。但镇远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便是能保持在如此喧哗之后那份依旧低调和不为人知的闲逸。衡量一个地方的旅游业是否商业化的最直接标准,那就是检测一下火车站的出站口所面对的那群“拉客帮”的猖獗程度,这两者之间绝对是成正比的。但是很遗憾,直到我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走出了火车站几百米,也没遇见有什么“热情好客”的镇远人上来搭讪两句。最后我憋不住了,随便逮上了一个过路人,问他徒步到镇远古城的路线,这才算和本地有了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

和平村

从火车站到古城的距离不过两三公里,如果不赶时间,慢慢悠悠地徒步过去不失为一个上乘选择。况且我会先经过日趋繁华的县城,在那里我或许会遇到第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和平村。

这里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也曾经是明清时期镇远总兵署中营衙门。与传统意义上充斥着无休止黑暗、虐待等非人性战俘集中营不一样的是,这座收容所就像它的名字那般写满了鲜花与救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对致力于建立反战同盟的日本夫妇鹿地垣和池田喜子,倡导并组织了和平村。他们主张用人性化的管理,积极感召那些曾经拿着屠刀的侵华日军,帮助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据当年曾在此工作的抗战老兵回忆,他们经常让日本战俘学习中国文化,带他们去潕阳河边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平的珍贵,甚至在那个食物紧张的年代,下河捉螃蟹给他们吃。这些宣誓效忠天皇、信奉军国主义的日本人,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在接受了和平反战的理念之后,最终人性美好的一面得到了感召,毕竟他们首先还是一个普通人。在这里,不得不由衷地钦佩管理这个战俘营的那些中国军人,他们面对这些杀死自己同胞的日本兵,在嚣张的军国主义思想弥漫着的那一颗颗冥顽不化的脑袋面前,没有选择以暴制暴,这需要何等的精神气概。

前文提到的那艘与镇远古城同名的镇远号铁甲舰,在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失败后成为日方的战利品,最终在退休后被日方拆解并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而几十年以后,那些侵华的日本兵,却不得不以战俘的身份,被关在一个叫做镇远的地方,接受中国人的教育改造。与因果报应不同的是,中国人没有选择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这也让镇远的和平村没有成为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而是写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善良。

站在和平村战俘营的石板地上,感受当年那番正与邪之间的“暗战”。那蓝色的大门上,“抗战到底”四个大字铿锵有力,彰显出我中华儿女誓死不做亡国奴、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决心。贵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日本人最终仓皇逃窜的地方。独山的深河桥,让日本人止于此,并成为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抵达的那座“遥远的桥”。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前进哪怕是一毫米。今天,和平早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像今天这般渴望着幸福生活,并且祈祷战争远离人间。而在那个战乱年代,镇远的和平村就将反战这种今天公认的理念灌输给战俘们,让全世界的人们肃然起敬。同时也让这片土地少了几分杀戮,平添了更多美丽动人的传奇色彩。

镇远古城

顺着公路继续朝前走,很快一座大桥就出现在眼前。这便是横跨潕阳河的两座大桥之一的新大桥,从现在开始,就算正式步入镇远古城了。镇远古城最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是那些江南庭院式民居,而这些房屋又依山而建,形成一种宛若天作之合的混搭,让游客赞不绝口的同时,更是过目不忘。镇远民居还有一样极具个性的原创设计——“歪门斜道”。巷子口的民居大门,不选择垂直或者平行街道,而是斜对着街道。这种有违中国传统的布局,得天独厚,仅此一家,成为镇远的经典标识之一。

举目望去,一排排挂着大红灯笼的民居,或依山或傍水,星罗棋布地排在一起,既壮观又美观。有一个形容许多物体密集排列在一起引发人恐慌的词语,叫做“密集物恐惧症”。可是对于我来说,这种成规模成建制的大量物体用站队的方式挨在一起,却能带给我莫名的兴奋与冲动,那么我就把它叫做“密集物兴奋症”吧!镇远古城,就这么轻易地成为了一个倾其所能满足我“密集物兴奋症”的地方。

新大桥下面有许多小饭馆。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在潕阳河边,一边吃烤鱼,一边喝啤酒。从休闲的角度来讲,这的确是一个美好到极致的选择。在夜色撩人的古城中,与相识多年的老友,或者刚刚认识的姑娘,为这美好的生活共同举杯。抬头望去,是繁星点点的夜空和石屏山那沉默如谜的身躯;低头俯瞰,身旁是清澈的散发着霓虹倒影的潕阳河,和姑娘那温柔的眼神。或者我可以闭上眼睛,任微醺的感觉在心中蔓延,并且轻轻抿一口拂过嘴边的微风。直到结账的那一刻……这也太贵了吧?我先是让不可思议的表情弥漫,继而变成比关二爷还要血红的脸庞,不知道有多少是愤怒有多少是酒精。我不敢相信这结账单上的数字,但这是事实。挨宰的不止我一个外地游客,连本地人他们都不放过。避免吃亏的办法只有一个,事先做好功课或者管好自己那贪婪的嘴巴,以免最终一个人悻悻而去的时候,也让自己的怨念如影随形。

镇远的家庭客栈和宾馆不计其数,但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尤其是类似青年旅舍模式的客栈,却屈指可数。与类似的凤凰古城相比,镇远其实更像一个在成长中的孩子,还有无数等待开发的潜力。当然,我们都不希望镇远的未来成为第二个凤凰,那高昂的“进城费”既不叫好,又不叫座。但凤凰那些各具特色的客栈,还是值得镇远去好好学习一下。我在镇远时住在一家刚刚开张的“鲸歌青年客栈”中,老板小两口都是挺有意思的文艺青年。这一点从客栈的装修格调上可见一斑:墙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图画,都是由平面设计师出身的老板阿攀所绘。而宜家风格的家具和桌椅,则充分显现了老板娘阿鲸姑娘的品味。更让人羡慕不已的是,他们二人在旅行中完成了相遇、相识、相爱的“三部曲”。后来他俩在四处的旅行中,来到镇远并且扎根在了这里,然后又开了这家客栈。阿攀和阿鲸都是素食主义者,和他们一起吃饭,一桌丰盛的素菜,让我们几个被肉欲缠身的大俗人,也享受了一顿健康环保的晚餐。

石屏山

来到镇远,石屏山绝对是不可不爬的。没有选择从正门上山,而是顺着幽深的巷子,拾级而上。拐过一处古井,渐渐迷失在古城那一条条长长的巷子之中。走到半山腰,望着四周隐藏在山间的民居,越发觉得这座古城的布局独具匠心的同时,又暗藏玄机,处处营造着一种博尔赫斯诗句中的迷宫氛围。这是一座蜘蛛巢城,又或者是一座蚂蚁王国,这里的巷子没有尽头,却又四处通达。走着走着就惶然闯入谁家的民宅,又或者被无意中闪现而出的山中老人那悠然自得的神情所迷惑,变得愈加不知所以起来。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实是,我必须不断向上,再向上。直到民居都已被渐渐地踩在脚下,四周开始出现田园和水牛,这才进入到石屏山的最顶部。视线开始变得全方位的立体,让我足以把目光投向更开阔的地方。

爬上镇远长城,朝那个更加波澜壮阔的地方昂首走去。镇远保留下来的这段长城,始建于南宋时期,比我们熟知的明长城还要老100多岁。这段长城,饱经岁月的洗礼之后,仍旧保持独立姿态,傲然挺立在石屏山上。它那沧桑的砖块,就好像一位老人皴裂的皮肤,虽然残缺,但仍然保持铮铮铁骨。站在最高处,远眺长城的尽头,一览四周,群山皆小。在这一刻,你可以用尽全部的力气高声呐喊,想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君王,就像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就像当年拿破仑单挑在他眼里犹如乌合之众的“反法同盟”,就像当年德国铁骑势如破竹般碾过波兰平原……

正如很多人在火车上认识了镇远那样,镇远也是一个让火车爱好者纷纷前来朝拜的“圣地”。石屏山上的观景亭,是一个拍摄火车的绝佳地点。几乎每个来过镇远的火车迷,都会在此留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从构图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角度,能够把远处的青山,数之不尽的特色民居,碧绿的潕阳河水,以及那湘黔铁路株六复线上呼啸而过的钢铁长龙,全部一网打尽地收入快门之中。当然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能够取景拍摄火车的地点,在镇远比比皆是。正验应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交通

推荐火车。如果你从贵阳或者玉屏方向来,甚至可以感受一下现今在很多大城市都已经消失的绿皮火车,享受一段闲散的、不赶时间的慢旅程。你收获的将是车窗打开后那个清澈透明的世界,那微微吹来的凉风,还有湘黔铁路两侧数之不尽的美景。而你付出的只是一张十几块钱甚至几块钱的火车票。

周边景点

阳河风景名胜区,包括铁溪景区、青龙洞建筑群、上下阳景区、云台山景区、杉木河景区、黑冲景区、飞云崖景区、旧州古镇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盛大节日

端午节龙舟赛。当天各族人民会身着节日盛装,在阳河两岸观赏龙舟比赛,人山人海,无比热闹。

报京三月三。这是报京侗族人全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关于“三月三”的来历,报京侗家保留着两个古老的传说。

一个传说认为“三月三”是播种节。

传说很早以前,报京这支侗族住在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丘大田,田边长着一棵很大的桐子树,每年三月三前后这棵桐树就开花。桐树开花时撒下谷种,秧就出得齐,苗就长得壮。所以,当时寨上选定桐树开花那天为全寨播种节。

可是有一年,到了三月,这棵桐树却未开花,大家以为时令未到,照常吹芦笙、唱歌。直到端午节,清水江上游冲来了别处农家插剩下的秧苗,众人才大吃一惊,急忙去看那棵桐树为什么还没开花,发现树根被贪玩的后生割去一圈皮。那年颗粒无收,大家才逃荒到报京来。来到报京后,大家吸取教训,定“三月三”为播种节。在“三月三”吹芦笙,唱山歌,走亲会友,未婚男女邀伴玩山,大家兴高采烈地过节,三五天后就把芦笙收起来,全力搞生产,直到秋后农闲时,再来吹芦笙,唱山歌。

另一种传说认为报京“三月三”来源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从前,美丽灵巧的侗家姑娘良英,爱上了寨上勤劳朴实的穷后生桥生。良英的父母嫌贫爱富,硬要把女儿许配给财主的儿子,逼良英三月四日出嫁。三月初三这天,良英打早下田捞得了半笆篓鱼虾,进菜园打了半篮子葱蒜,约心上人桥生在寨脚潭边古老的莫嘎树下相会,把盛着鱼虾的笆篓和装有葱蒜的竹篮送给桥生,表示今生今世此情不渝。不料被财主发现。那财主便指责良英不遵父命,违抗婚约,辱骂桥生犯了寨规,坏了族风,让人毒打桥生和良英。这对情人悲愤至极,各自脱下布鞋一只,在莫嘎树上留下了一对深深的鞋印,然后携手跳崖,投入深潭殉情。后来,青年男女为了怀念桥生与良英,每年“三月三”都要吹着芦笙来到莫嘎树下瞻仰这对恋人的鞋印,小伙子在“三月三”这天都要到这潭边向心爱的情妹讨笆篓,讨葱蒜,互相定情,共表倾心,而“三月三”也由此被人们称为报京侗族的“情人节”。

同类推荐
  • 我去!东南亚

    我去!东南亚

    38天时间,5000元人民币,作者畅游了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边境、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在路上遇到辞职去旅行的上海大叔、在留学回国途中偷跑出来的澳大利亚小萝莉、在曼谷教德文的德国老师、在清迈豪放待人的yamo姐姐等人。一路经历着钱包被偷、吃坏肚子、错过班车等爆笑糗事。最后用自己独自旅行的方式进行着属于自己的gapyear。
  • 明白点旅游地理

    明白点旅游地理

    本书是一部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通俗旅游读物,它以生动、轻松、活泼、优美的文字勾画了各个美丽景点,使你在如欣赏文学作品一般的心境中,轻松自如地获取旅游知识。让我们用眼或者心,来阅读这个地球上最美丽的部分吧!如果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那么请拿起这本书,领略和感受旅游的真意吧!
  •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作者受“青旅文化”感召、利用两个夏天背包游历国内15地的行程。其中除了在亲友家做了几回“沙发客”、住不到青旅改投其他旅馆之外,其他日子作者都是“住青旅”,所以称为“住青旅的旅行”。虽不能以此概括国内方兴未艾的青旅文化,但管中窥豹,对于准备出发的后来者自然有所裨益。
  • 恋人未满

    恋人未满

    因为爱你,我不会在你面前刻意的表现。矫情和粉饰之时爱情华丽的外衣,虽然绚美却不保暖,但我会在无意中透露出我做过的事情,不为博得你的夸奖,只想让你知道我的爱有多深沉。因为爱你,我会在你的背后久久的注视,会在分开时常常的思念,会对我们的未来有种种美妙的设想,只是这些你并非全部知道。
  • 台湾旅游完全指南

    台湾旅游完全指南

    本书系作者多次亲历台湾采写而得。本书对台湾旅游资源有多层次、多方位的介绍,除了精彩的景点,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将台湾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在书中——呈现。与此同时,本书针对大陆游客不同的游览目的,有的放矢,安排相关饮食、购物、休闲等全方位旅游观光和体验内容。还特别就大陆游客与台湾人不同的消费习惯、游览习惯,给出针对性的旅游建议和提示,并且增加了两岸生活俚语、不同用法对比的附录,以利于读者更好了解台湾。
热门推荐
  • 古堡启示录

    古堡启示录

    神秘未知的森之古堡,笼罩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无尽的树木掩盖之下,是怎样的神奇瑰丽;那深处迷雾当中,红色的妖艳之光又预示着什么?被莫名规则束缚着的种族们仍在无力的抗争着,三大伟人的伫立,那深邃的眼神能否看清古堡当中最莫测的存在......活着?还是死了?
  • 泪乱眸

    泪乱眸

    她,是灵界的祭司,人人敬仰。一朝历劫,轮回转世,她成为了一个凡人。一场意外,灵魂沉睡,她成为了一个废物。从此以后,“废材草包”成了她的代言词。阴差阳错,灵魂苏醒,她再次睁开眼眸。颜毁体残,人人算计,她又该如何面对?且看她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名传天下!
  • 蝶神之寒寂音羽

    蝶神之寒寂音羽

    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孤儿,却被一代剑仙收为徒弟,取名贺羽。他从小体质奇特,总梦到一些奇怪的事,在他师父去传说中的蝶仙谷为他解梦的途中,遇见了一头幻龙,两人被卷入集天下万千怨念的池水中,贺羽一念成魔,他师父为了救他,用尽全身修为把万千怨念封印成一颗珠子,贺羽也从此失忆,却偶然进入了那传说中的蝶仙谷……
  • 我的朋友堂吉诃德

    我的朋友堂吉诃德

    老周试图建构一个和谐无间的人际群体,却被视为精神病患者、犯罪分子。
  • 风流云散

    风流云散

    小说以主人公王英俊六十寿庆个人演唱会为轴线,通过十八首歌曲,串联起他六十年的风雨人生和心路历程。特别是通过他与几个女人的爱情纠葛和恩怨情谊,表现出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经历和人生际遇。
  • 修真渔民

    修真渔民

    父亲大哥出海遇事,家里欠下巨债,大学生龙海选择了回家当渔民,并意外获得五行灵珠认主,从而踏上了修真的道路。只是修真太难,还是做个渔民更加逍遥自在。“什么?深海之中竟然蕴藏着各种各样的修真资源?那还有什么说的,全是我的了。”嗯,一不小心再捡个蓬莱仙岛,做做神仙岛主似乎也不错嘛————————————————————————————老书《深海主宰》已完本,书荒的亲们可以去宰了。欢迎加入书友群(162841419)
  • 野处类稿

    野处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回眸一笑百霉生

    回眸一笑百霉生

    你见过用一把超帅气超霸气的大镰刀武器来锄地种田的美丽狐仙么?你见过用那些有价无市的珍稀药材来当饲料的动物园园长么?你见过一遇到强人杀人打怪就紧张得手抖的美女玩家么?那天,他第一次带她打怪就将她误伤致死,狐仙那边的操纵者还在紧张激动得双手发抖。但她发誓,这辈子总有一天,她要他勿饮听醉血债血还!!不过美女,你就别想啦!!就你这副见到强人就膜拜见到杀怪就手抖的花瓶玩家,还是乖乖的到一边凉快去吧~“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他外表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爽朗清新一颗小草压海棠实际上是个性格恶劣的隐毒舌吗?”嫁他随他,到底是祸是福?!
  • 修炼进行时

    修炼进行时

    “明晨,安水城妇孺皆知的废柴可是十六岁那年的觉醒“失败”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他蜕变了,扭转乾坤,颠覆规则,剑指苍天,望芸芸众生,笑问“天下谁敢与我一战!”
  • 原味恋爱不加糖

    原味恋爱不加糖

    鄃颜颜,鄃家的大小姐池倾烜,池家的大少爷。鄃家大小姐要和池家大少爷订婚,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池倾烜,你个破种马,滚回你的女人窝吧你”鄃颜颜正要走可池倾烜一个拦腰便将鄃颜颜拦到了怀里,朝她耳边吹气“鄃大小姐,你别忘了我们可订婚了。”“放开我。“”不放,一辈子都不放”是啊!说好了一辈子不放可当遇上陌雨晴时你又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