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山东胶南人。1964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在外交部工作。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任中国驻肯尼亚使馆职员、随员。1977年6月任外交部新闻司科员、副处长。1983年6月任中国驻莱索托使馆一等秘书。1985年3月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1990年2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2年12月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大使。1995年2月任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3月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至2007年任外交部部长。
李肇星自1964年于北大西语系毕业后,他的人生就和中国的外交事业分不开了。他在外交界多年纵横捭阖,不但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拥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被国内外媒体冠以“铁嘴外交官”。
李肇星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
李肇星对文学的爱好同样广为人知。早在少年时代,文学梦就在他的心中深深扎根。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一书,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
2013年5月6日,宁海县举行了第二期新世纪论坛暨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并邀请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为本期新世纪论坛作题为“国际形势分析”的报告。
席间,李肇星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国际形势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多次强调,和平与发展始终都是时代的主题,“一切都是为了和平,只有在和平的情况下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李肇星也强调,永远都要把祖国放在首位。其次,除了爱国,更需要热爱人民,人民至上。之后,他又列举了世界上很多有影响力的舞蹈和音乐都源自人民群众的伟大智慧。除了爱国、爱人民,李肇星还认为要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学习。李肇星还向大家强调,不管身处何地,身居何职位,首先要学习,除了向书本学习外,更应该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学习是不可少的,要在不同的环境向不同的人群学习。”
报告结束后,李肇星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友好的互动交流。他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往往在谈笑间即解决了困扰旁人许久的问题。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身周的人都大叹受益匪浅。
之后,李肇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对于宁海的第一感觉就是相见恨晚,所以非常羡慕你们,生活在宁海,工作在宁海,太幸福了。”
李肇星曾到过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那些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双赢的国家表示非常羡慕。“环保挺重要的,徐霞客当年在游记里也提到过这点。”
李肇星说,一个城市或地区先进与否,不是光看高楼大厦,更看重这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他也举例道:瑞士人民的环保意识就特别强,比如一个瑞士人到阿尔卑斯山旅游,带两瓶啤酒上去,他绝对不会把啤酒瓶子扔在山上,就连剩的果实外壳或垃圾也会带回来。
“到了这边以后,我特别幸福的就是我们国家还有这么一片地方,叫宁海。”李肇星对宁海的第一印象很好,“干净,绿色,而且老百姓那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注意保护环境。”
“宁海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这是很值得宁海人自豪的。同时要把这种自豪转化为具体行动,更好地建设家乡,包括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李肇星说,申遗活动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民至上,人民的利益至上。而成功的最高目标也是使人民得益。“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觉得我们的申遗,就要把这个出发点当成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李肇星勉励宁海上下行动起来,在传承徐霞客精神中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使得徐霞客游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国人的文化自尊,增强自信建设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