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7400000068

第68章 自然

〔美国〕爱默生

要想独处幽居,人必须离开他居住的社会,同时也离开他的住宅。

我不是隐士,但同时我又总是孤零零一人读书写作。如果要让一个人孤独,那就让他看天上的星星。从这些天体发出的光将隔在他和他们触摸的事物之间。这时,人可能会想,大气所以变得透明,就是为了给人一种永久的崇高感。从城市的街上看上去,星星是多么的伟大!如果星星只是一千年出现一次,人又怎么会去相信和崇敬它们!而事实上,它们却为几代人保留了它们曾经照亮过的上帝之城的记忆。每天晚上,这些美的使者都会出现在天穹,带着忠告的微笑照彻宇宙。

星星唤醒了人身上某种敬畏之心,因为虽说它们老是出现,却让人永远无法企及,可所有客观事物在人们敞开心怀时,都会给人一种同源的印象。自然从来不以吝啬的面貌出现。智者不会去强取她的秘密,也不会因为发现了她的完美而丧失对她的好奇。对聪明的人来说,自然从来不会成为玩偶。鲜花,动物,山峦,反映了智者最成熟时的智慧,就好像它们曾在他孩提时取悦他的天真质朴一般。

当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谈论自然时,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异样的诗情。

我们这儿说的是那种由自然物体的多重性而构成的整体印象。这一点恰恰区分了伐木工手中的木材和诗人眼里的树林。今天早上我见到的迷人的景色无疑是二十或三十个农庄构成的。这块土地是米勒的,那块是洛克的,而更远的树林则是曼宁的。但他们谁也不拥有这片景色。

这儿还有一个地平线,谁也不拥有它,但人的眼睛能把所有这一切融合在一起。这样的人就是诗人。这是农庄最好的部分,农庄主的土地担保契约对它并不管用。

确切地说,很少有成年人看到过自然。大多数人甚至看不到太阳。

至多,他们只是十分肤浅地看了一下。太阳只照亮成年的眼睛,却照进了孩子的眼睛和心灵。热爱自然的人是这样一种人:他的内在和外在感觉仍在真正地互相调节,他在成年以后依然童心未泯,他每天的食粮就是同天体和大地进行交流。在自然面前,他总感到有一股癫狂和快乐流经全身,尽管他可能正处在极大的痛苦之中。自然说:他是我创造的,无论他有什么悲痛,都是不适当的,都应该和我一起快乐。不仅只是太阳和盛夏,即使每个小时,每一季节都会产生它的快乐,因为每一小时,每一变化都对应和主宰不同的心境,从闷不透气的正午到最可怖的午夜,概莫能外。自然这一背景既适应滑稽,又适应悲哀。在身体健康时,空气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兴奋剂。暮色苍茫中,当我在乌云笼罩的雪地中翻越不毛之地时,尽管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好运,我却还是在痛痛快快地呼吸。我很高兴能到达害怕的边缘。一个人在森林里时也一样。当他抛弃过去的岁月,就像蛇挣脱泥淖一样,那么,无论是生命的哪个阶段,他永远是个孩子。森林永远使人年轻。在这些上帝的植物之中,在这庄严圣洁的领地,终年装饰着庆典活动,哪怕过一千年,森林的客人也不会厌烦那儿的仪式。在森林中,我们又返回到理智和信仰。

在那儿,我感到什么灾难也不会降临于我,没有什么羞耻,没有什么灾难(别让我的眼睛遭灾)是自然无法治愈的。当我站在光裸的土地上,沐浴在欢愉的空气中,昂头望着无垠的天穹时,一切吝啬和自私都荡然无存了。我成了一对透明的眼球;我变得微不足道;我看到了一切;宇宙之流在我周围环绕;我成了上帝大包裹的一部分。这时,最亲密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显得十分陌生。意外;对我来说,或为兄弟,或为熟人,或为主或为仆都变得无关紧要,而只是一种干扰。我爱上了质朴而不朽的美。在荒野之中,我发现了比在大街和村庄里更亲密更同源的东西。在平静的景色中,尤其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人们看到了多少和他的本质一样美的东西。

田野和森林给人的最大的欢愉就是揭示了人与植物之间一种超自然的关系。在它们中间,我不是没人承认的形单影只者,田野和森林在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暴中树枝的起伏对我来说既很陈旧又很新鲜。它让我吃惊,又不是全然陌生,其效果就像我在正确地思维或正当地行事时,有一种境界更高的思想或更美妙的情感向我涌来一般。

然而,可以肯定,产生这种欢愉的力量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人,或者说,在于人和自然的和谐。我们有必要以极大的克制来使用这些快乐,因为自然并不总是披着节日盛装,在同一个地方,也许昨天还芬香外溢,光芒四射,宛如仙女嬉闹的地方,到了今天则可能满是阴忧。

自然往往披上精神的颜色。对一个在灾难中挣扎的人来说,他自己的热火便会带着忧伤。而一个刚失去挚友的人则会感到大地的景色带着一种蔑视。当天空因为人类中不那么有价值的人而收敛笑脸时,它也就不那么崇高了。

(姚暨荣译)

同类推荐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从他的笔端,我们感受他美丽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年少的轻狂、与友人同醉的畅快、与手足聚散的不舍、大彻大悟的轻松;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深得其乐、尽情享受,向世人演绎“宠辱不惊”的风华。读他的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品他的人生,感动、敬佩、怜惜相互交织。正是这种超凡的魔力,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苏轼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 西方神话故事

    西方神话故事

    勒托是提坦神的女儿,是著名的黑暗女神,她是主神宙斯的第六任妻子。当初,天后赫拉发现宙斯与……
  • 晨雨集

    晨雨集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吾生张军,少怀天下之志,然英语毁败,高考失利,爱情受挫,志不得张。其情积之于心,发之于外,形诸言语,集之曰《晨雨》。
  • 悠悠我心

    悠悠我心

    本书收录了作者数十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各类作品,主要辑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以来的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新闻作品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包括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和感悟,宁夏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状况等。
  • 心灵放歌

    心灵放歌

    这些诗,或记忆,或咏物,或歌世,题材随性,用语率直洒脱;有感即放歌,意尽则收声;不示雕琢,不用假声。
热门推荐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叶落以北,柒城似顾

    叶落以北,柒城似顾

    童哓叶两岁时认识了顾以诚,从此便多了一个童养夫。多年以后,顾以诚看着小时候她送他的泥娃娃,原来,审美什么的果然要从小培养。任凭弱水三千,他只要童哓叶这一瓢。最初的最初,我们依旧,不负当年。
  • 发明家薛丢丢

    发明家薛丢丢

    这本长篇小说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发明。在第一卷中,薛丢丢发明了千奇百怪的可穿戴设备,同时与贱男周大为做着殊死搏斗。第二卷中,薛丢丢远赴迪拜参与了迪拜未来梦世界的设计,也偶遇了冷酷总裁,温暖大叔,和非洲上司,同时设计出了世界最令人惊叹的主题公园。小说第三卷,薛丢丢在非洲遇到了连体双胞胎,他们三个人的任务不仅是要摧毁邪恶郡长的化学厂,并分三次偷窃郡长开办的私人银行,最后还要绑架国家总统-也就是薛丢丢的未来公公。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吗?不,连体双胞胎同时爱上了薛丢丢,而起他们俩共享一颗心脏。怎么办?小说风格是半悬疑半推理,希望大家喜欢并关注。
  • 日月

    日月

    苏胜勇先生的长篇小说《日月》,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晋南某地城乡生活为背景,以复转军人石永成一家及其所在皂荚树底下村为中心,交织了家、村、县各色人等政治、经济、情感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演绎了中国二十世纪中后期社会进程中一出人间悲欢离合的曲折而悲怆的悲喜剧。
  • 感情经济学

    感情经济学

    本书分爱情模糊学和婚姻管理学两部分,列出了24个情感方程式,充满了“博弈论”的精髓。
  • 缘定满清

    缘定满清

    缘定三生,悠悠一梦,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
  •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收录了梦李白、西施咏、秋登万山寄张五、江南逢李龟年、瑶瑟怨、夜上受降城闻笛等精美诗篇,读者阅读这些佳句,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你轻轻松松出口成章,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 旸谷黎明

    旸谷黎明

    人们在科技的光明中前行,却在心中的黑暗里摇曳。千百回在梦中的归宿,是否还能在每个人心间重塑。物质领域带给人们的欲望、罪恶,什么时候变成了老生常谈的奇闻轶事,什么时候我们都那么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呢。我们的家园,真的还存在于每个人心间吗?
  •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出生病弱,她被抱去尼姑庵,六年后,小尼姑回家了!相府内,阴谋诡计,阳奉阴违,处处危险。后母姐姐都出手,好生危险有木有!半月一过,回到相府的小尼姑安然无恙依旧活着。阴谋诡计呢?巧计陷害呢?这不科学!原来妖孽哥在此啊!哥哥,不如贫尼渡化了你!
  • 嫡女长情

    嫡女长情

    精神病美女医生一朝穿越成相府嫡女卫长情,面对庶妹的陷害,表妹的栽赃,情敌的耻辱她可忍不了看她如何把欺负她的人都变成神经病。这些都是开胃小菜,大菜还在后头。刚穿越没有半年她就被迫嫁给了一个大神经病,这性格每天变来变去的而且他最大的爱好居然还是调戏她,气的卫长情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你说神经病就要好好呆着治疗对不对?可这家伙非要参与夺嫡,还把她也扯进来了。罢了罢了谁让她卫长情是他老婆呢,她可不想看见自己的丈夫被别人欺负了。看夫妻二人如何厚积薄发,力挽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