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0400000009

第9章 王安石:致命的自负(三)

撕裂的帝国

王安石黯然回到江宁后,一心想要振兴帝国的神宗这个时候却表现了少有的坚韧,改革依旧在他一个人的坚持中缓缓前行。

历史应该向这位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致敬,他是帝国真正的孤独英雄。

1085年,心力交瘁的神宗驾崩,十岁的哲宗即位。神宗的母亲立刻召回司马光担任宰相,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终究还是没有走出时代的局限。司马光一上任,新法一夜之间全部被其废除,改革派人士一律被贬流放。

司马光甚至提拔了一个根本没有一点财税知识的士子,让这个人去领导国家核心的财税部门。

这件事,就连当时司马光好友兼资深粉丝晁说之也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在《晁氏客语》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司马温公作相,以李公择为户部。公择文士,少吏才,人多讶之。公曰:方天下意朝廷急于利,举此人为户部,使天下知朝廷之意,且息贪吏望风掊刻之心也。

一个国家重臣,居然意气用事到如此程度,提拔一个士子去做财政部长,只是为了推崇“人应该重义不重利”的儒家美德。

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曾这样论道:古代的中国其实不能够算是真正意义一个国家,它只是一个王朝,统治这个王朝的不是财政税收,而是文化思潮,这导致国家统治能力的一种持续下降。

其实黄先生只是站在一个纯历史学者的技术角度,他也只说对了一半。对受儒学熏染几千年的中国士生而言,君主就是代表天下,王朝就是他们眼里的唯一国家,背叛所服务的王朝就是背叛国家。把王朝和国家分开的那些士子官员,几乎都经历过朝代的更替,都被后世打上“贰臣”的耻辱印记。所以无论是对于持续下降的国家能力,还是代表这个国家执政的文士集团,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品行操守都无可挑剔,但国家注定会以一场连带这些士子的生命的悲剧作为收场。这是中国政治常识的悖论。

京城的消息,传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王安石那里,他心如刀绞,但此时已是一介平民的他,只得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司马光取消一切新法,在保守派内部也立刻掀起了反弹,当初一直反对免役法的大文豪苏轼认为其法有可取之处,应该予以保留,但这一建议遭到了拒绝。

事实上,在神宗去世的一年前,被贬黄州重新被召回朝廷任制诰的保守党重要领袖苏轼,在路过金陵时,在秦淮河畔见到了已经罢相归隐的王安石,在这次会见中,这位昔日政敌表达了对王安石迟到的歉意,认为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有积极意义,当初自己不应该加以阻挠反对。苏东坡见王安石布衣单驴,曾留诗感慨: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两个风云际会的才子,都是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年少成名后,在经历了个人政治命运的沉浮后,终于达成了和解。苏轼看见王安石羸弱的背影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叹道: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1086年,王安石在新法被废的悲愤中孤零零地离开了人世。那个他和神宗一起编织的大一统帝国的梦中花朵,在他生命最后无力的一声叹息中凋零了。

尚在病中的司马光得到王安石逝世的消息后,怅然良久,立即给代理主持政务的宰相也是反对派的吕公著写信,让他向太皇太后和哲宗禀告,请求皇帝给予优待,加封王安石为太傅。

司马光在信中这样评论这位昔日的对手:介甫(王安石字)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逐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按照这个标准,司马光认为作为一个文人执政集团考核最为重要的两条“文章”和“节义”,这两条王安石堪称完美,可打满分,因而也可以享受朝廷赠予的“太傅”这一无上荣耀。但是司马光认为作为改革家来说,王安石是负资产。

已是制诰的苏轼替皇帝起草了这一诏令。苏轼云山雾罩,替皇帝起草了这么一个公告加封令。当然,这是司马光的意思,也是这位文坛大才子苏轼的想法,这篇苏版御旨更像司马光那封信的升级版。

这对王安石既算是一种安慰又一种是悲哀,安慰的是,他骨子里残存的一点文人情结得到了最高规格看似公正的认可,悲哀的是,他一直看重的天下革新的价值理念却全部被推翻。好在王安石一切都看不到了,否则以这位老兄的禀性,怕是又免不了一番坚决拒绝不受的抗争。

五个月后,司马光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两个伟大的人物在那样一个时代同时出现,既是时代之幸,也是国家之祸。尽管两人的个人的道德都完美无瑕。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之争,即使是在他们离开人世许多年后,也没有一刻的停止,最后愈演愈烈,导致新旧两大政治集团的恶斗,席卷了整个朝野。大宋帝国的元气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消耗。

对于变法的争议并没有随着几个主要当事人的去世而停止,反而随着权力的屡次更替而愈演愈烈。

司马光死后,改革派立即攻击司马光,并把矛头指向了保守派的最大支持者神宗的母亲高太后。

太皇太后一怒之下,立刻把包括王安石在内的改革派列入奸党,并勒石向全国予以公布。

后来,老太后一命呜呼。改革派再次上台,把司马光等保守派人士也列为奸党。

如此几个反复,大宋的精气慢慢被耗尽,腐烂死亡的气息开始逼近了帝国。

1127年,一个立国已经一百六十多年,创造了辉煌文明的王朝,轻易就被兴起才十几年的武夫金国轻轻一脚颠覆了,史称“靖康之耻”。

一个庞大的帝国,只有文治,而没有武功,就像一个空有强壮华丽外表而不举的阳痿男人,最后愣是活生生的给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基因的蛮人给办了,留给历史的只能是一个王朝的文艺背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国家民族陷落外邦,一个帝国大一统的王朝和正统的儒学价值在这里被撕得粉碎。

历史就是这样的吊诡,1279年,另外一个兴起的外邦又一次打败了这个帝国苟延偏安的小王朝,一个帝国被两个异族,以同样武力的方式蹂躏两次,这在历史上罕见,也实在是对这个帝国一种滑稽的讽刺。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那些民族壮士的慷慨悲歌声里,该带着怎样的绝望与哀痛?

已经离开人间四十一年的王安石,在地下听到这个声音了吗?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围绕着王安石身后的故事仍在以悲剧的方式延续着。

北宋帝国灭亡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跑到了江南,拉去一帮人,偏安小朝廷又紧锣密鼓地重新开张了。

一个庞大的帝国,一夜之间崩盘。到底谁要对此承担政治责任?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和前朝切割的政治遗产。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二人已经沦为金人的俘虏。辅助宋徽宗的八十岁的蔡京也在流放途中活活饿死,被打入了历史的监狱。剩下来,只有已经死去的王安石可以做为替罪羊了。

经过偏安小朝廷的一番研究讨论,宋高宗赵构最后拍板给出政治定论说:安石之学杂以伯道,取商鞅富国强兵,今日之祸,人徒知蔡京、王黼之罪,而不知天下之乱生于安石。

事实上,北宋帝国的灭亡,赵构其实也难辞其咎。早在开封被金人围困之前,宋钦宗早已命令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构去河北招兵买马。

打着皇帝的旗号,赵构很快招募到了十余万人马,然而,就在首都被困的最后关头,赵构却拥兵自重,目睹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被金人俘虏,自己却打起了南下称帝的馊主意。

北宋帝国的灭亡皆因王安石变法之过,这一结果,就这样被写进官方的结论中了。

南宋偏安后,由于赵构没有吸取血淋淋的教训,没过几年,仍然采取以文抑武的治国策略。边境岌岌可危,著名军事领袖岳飞被文臣秦桧迫害致死,导致一大批军事将领开始避祸远离朝廷。朝廷依然沉浸在乐不思蜀的一片承平歌舞之中。

当时一个失意文人林升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政治讽刺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而当时的士子们看见皇帝整天醉死梦生,根本就没有收复故国去救自己父兄的意思,最后干脆也跟着这个帝国的老大一起happy。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血性开始在这个偏安王朝渐渐被阉割,人格价值发生了第一次根本性的动摇。及时行乐开始成为这个曾经的精英集团中的主流理想。

明亡清兴。士大夫的儒士道精神甚至一度崩溃。这个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文人执政集团开始一代不如一代,到今天只剩下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花架子。

到了南宋末年,崛起的蒙古人开始打到南宋都城杭州。蒙古兵所到之处,守城文人官员根本不懂军事,纷纷投降或逃走,甚至朝廷宰相贾似道和陈宜中也不告而逃。

那时候,颇有贤名的谢太后只得从幕后走到台前,担负起拯救这个没落帝国的重任。这位一向仁厚的太后在召见满朝文官大臣时下了这样训旨:三百年来,我们赵家一直对你们士大夫不薄,现在国家有难,而你们这些满口仁义的大小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你们这样避难偷生,还有什么人格可言吗?现在还是赵家的天下,从现在起,一旦退守逃跑,朝廷将严惩不贷。

但这一切都已挽救不了这个偏安王朝的命,经过了152年的唯唯诺诺后,这个帝国的偏安王朝,最后在南方的一片汪洋大海中搁浅沉没了。跟随陪葬的还有这个帝国十多万的忠实子民。

王安石几十年的宦海沉浮中,他的名字和苏轼、司马光、欧阳修交织在一起,恩怨难断,以至于无数的后来者众说纷纭,究竟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他个人才华和道德的卓越,让他的政敌们都心生敬意。以至于梁启超这样断言:夏商周三代以后,王安石是唯一的政治完人。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王安石那一阕《金陵怀古》,改革未竟的事业,竟然为他身后的政治生命作出了宿命般的注解。

根植于中国顽固保守的政治土壤中,缺少透明的政治游戏规则,那些试图革新的闯关者们总是被围剿误读,品行足可以傲苍雪的王安石也未能逃脱。他们无可避免地成为悲剧的主角和历史的囚徒。

这是帝国的悲剧,也是我们的悲剧。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漫长岁月里,一代代帝国的先知先行者们,为了完成强国富民的宏愿,抵御异族的侵略,完成天下一统太平的蓝图,他们在那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狂想与热情,甚至他们的瑕疵与幼稚,都不该受到批评与嘲讽。

我们至今缺少一种真正骨子里对这些改革者们起码的宽容,缺少对历史深处的敬畏,缺少对国家苍生的担当。

也正是因为这些在外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改革者们,才是使得帝国一步一步推动着前行的真正密码。

王安石的大国一梦在1067年的那个春天,化为江南的一场春雨,撒在了中华大地上。

大国一梦,仍在前行。

同类推荐
  • 大唐美人图

    大唐美人图

    群雄并起,草莽为王庶子少年自寒门而出,黄沙百战,气吞万里如虎,使得多少英雄折腰,美人倾心,江山易色。江山三千娇,倾国又倾城,一切尽在《江山千娇》!
  • 十二国

    十二国

    这是一个宅男一统异世界大陆十二国的血泪史
  • 北宋大文豪

    北宋大文豪

    高考落榜生王斌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从一个目不识丁傻不愣登的小傻蛋,摇身一变成了诗词歌赋无所不精通的大文豪。传统儒学与新兴理学思想的碰撞,骈文与古文两种不同文风的较量,保守派与改革派的争斗,北宋与西夏、契丹连年征战却败多胜少。北宋是一个文人治国的朝代,是文人最好的时代,也是文人最坏的时代。
  • 官居宰相

    官居宰相

    一失足穿越到了北宋仁宗朝,穿越后的陶文宣有个表哥,一直窥觊着他家的绸庄,并且为了得到陶家绸庄甚至要毒死他。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陶家绸庄被官府查出私造龙袍,这可是诛九族之罪……
  • 三国之群英乱舞

    三国之群英乱舞

    高信无意之间得到系统附身,召唤古今英豪齐聚汉未,改变历史。他将籍籍无名,亦或是君临天下,请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
  • 叱咤九界

    叱咤九界

    天地分九界,所谓九界即:原始界(或称“始界”或“始府”),化虚界,元魂界,明神界,灵动界,幻真界,混元界,昊天界,真神界。而九界内修士所修法术可分为三大法术:元术,仙术,神术。元术最为基础,是普通修士所修之术,较为常见;仙术则是顶阶修士的神通;而神术最为神秘,没人知晓如何修炼,且很多顶阶的修士都未曾听闻过,只有极少的几个人,在一些上古典籍中看到过相关字眼,但也仅是提及过而已。少年元洪机缘巧合下进入修仙界,对于修仙一无所知的他,能否在充满欺诈,弱肉强食,举步维艰的修仙界中生存下去?要在修仙界站稳脚跟,他将经历莫大的苦难,且看他如何用心机城府化解重重艰难的。
  • 异武风云录

    异武风云录

    天生隐龙,奈何生只十八载!敢问苍天,公是不公?我本善良,命运却让我踏上噬血之路,唯有逆天而为,看我如何笑傲苍生!统黑帮,威震四野。战天下,扬我中华儿女情,一腔热血,化做神兵诛犯者,一身肝胆,自流丹心万世辉。
  • 上清阴阳录

    上清阴阳录

    本书讲述了南茅北传中原大地后发生的故事!懵懂少年仰慕道术机缘巧合下初窥道门,及长后,他收厉鬼、斗妖邪、镇僵尸、铲邪教,一肩担日月!他硬骨柔情,只想一心守着自己心爱之人看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怎奈一朝惊变,阴阳相隔!三生石前,他方知与她藤树相缠之缘早定;奈何桥畔,他对她许下生死不弃之约!六道轮回中,他们还能否认出前世那双熟悉的眼眸......
  • 快穿之女配攻略手册

    快穿之女配攻略手册

    作为一个宅女,没有电脑会死星人的存在,她穿越了。从此,食物链上少了只傲娇萌。强制被拖进苏文后,她明明可以穿越成女主,左拥右抱的摸摸亲亲啪啪啪!人生岂止一个爽!金手指大开,从此踏上人生巅峰,后宫小弟随手来!和我签订契约吧马猴烧酒!苏阮顿时觉得人生前途无量!穿越前——『三秒后默认为确定,扣除幸运值十点,任务失败即为死亡。』系统君面无表情。“三、三秒啊喂!求攻略手册!”穿越后——苏阮:我是渣女配,我好方。系统君:莫方,抱紧我。苏阮默默抹泪,系统君,等我回来后我要玩死你。《且看一学霸,如何逆袭这大千世界。》
  • 戮天鉴

    戮天鉴

    诸天万界,以道为尊。凡人寿短,不得永生。后有天鉴遗落凡尘,少年傅辰得此机缘,从而开启了踏破诸天,超脱物外的传奇征程!
  • 风雨阁之外编杀手

    风雨阁之外编杀手

    杀手界历来好纷争屠杀,由兽人萨满贤院强力支持的风雨阁是人类世界最强大的杀手组织,它的存在以灭杀人类各国贵族和大富豪组成的同惠盟组织为目标,从而使同惠盟无法控制全人类。风雨阁阁主的一些目的为干将乌拉白看穿所以排斥乌拉白,乌拉白为了分散风雨阁阁主的注意力和实现某种目的培养并重用两个外编杀手。在圣级人物林立世界中,两个年轻的杀手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世界上不缺乏勤奋和聪明的人,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强大的敌人,而他们知道自己身不由己也尽力去适应。为了活命他们顺从,为了活命他们也抗争,可是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背叛时的先背叛,他们是否能坚持原来的初衷呢?
  • 月尽浮华梦

    月尽浮华梦

    这是一场,江湖儿女的热血情仇。也是一场,帝国天子的乱世权谋。他们,都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他们,同样是命如浮萍。可,他们唯一不同的是,一个为了使命,一个为了活命,一个难测天命,还有一个,只会一个听天由命。这,是一场乱世江湖的滔天阴谋。也,是一首儿女情长的旷世悲歌。有人说,活在这世上,最终的信仰,就是逆转乱世。
  • 霸宠倾城色

    霸宠倾城色

    她想与青梅竹马的心上人牵手今生。但是他却于她的新婚之夜,杀尽她的亲人,将她掳劫回王府。受到母亲牵连,被迫承受不属于自己的罪责。每一个侍寝之夜,都是一场较量。终于他对她再无兴趣,她以为可以逃离。他对她说:“花若惜,只要你能赤足走出王府,本王就放你离去。”
  • 混沌路

    混沌路

    一条由混沌创造的路一条自己改变的路究竟是混沌创造了自己,还是自己改变了混沌混沌路,一切都将从零开始......
  • 俏皮皇后:智斗皇上相公

    俏皮皇后:智斗皇上相公

    ‘’百里墨轩,你会不会什么都依着我呀‘’‘’那要看你的表现了,小歌儿‘’说完,灯灭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请尽情yy,节操无下限括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