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0700000016

第16章 默啜之死

我们来看看开元时代大唐帝国与突厥汗国的大战斗。

战斗首先是从西域打响的。

唐在西域原本只设了一个都护府,即安西都护府,后来由于默啜可汗全力向西扩张,702年,武则天又单独划出一个北庭都护府,旨在遏制突厥势力的西扩,北庭都护府设置于庭州(今新疆结木萨尔)。

突厥汗国先后征服西北黠戛斯部落以及西部强大的突骑施部落,开始将目标直指大唐的北庭都护府。就在唐玄宗登基后不久,突厥对北庭都护府辖区的重镇轮台(位于今乌鲁木齐东北)发动一次进攻。

北庭都护郭虔瓘派部将张守珪率军驰援轮台,张守珪的援军在半途中与突厥骑兵狭路相逢,此时突厥人多势众,但张守珪全无惧色,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经过苦战后歼灭突厥骑兵一千余人,并且生擒一员突厥将领。经此重创之后,突厥人放弃了对轮台的包围。

西域向来是英雄的舞台,在与突厥人的不断战斗中,这里涌现出一批盛唐时代的名将,包括郭虔瓘、郭知运、张守珪等。

北庭都护府无疑成为突厥向西扩张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突厥人恨不得将其一举拔除。开元元年(713年)秋季,默啜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同俄率突厥大军包围北庭都护府,企图一举歼灭大唐在西域的重要据点。

西域局势急转直下,面临最严峻的一次挑战。

北庭都护郭虔瓘力挽狂澜。

郭虔瓘早年事迹,在历史资料中记载非常之少。他的活动基本上都在西域,在武则天到唐睿宗这段时间,大唐在西域的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这些在西域中默默奋斗的英雄,其事迹并不为国人所关注。郭虔瓘在开元初年时,已经挂了一长串的头衔:云麾将军、检校右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翰海军经略使等等,这些头衔的获得,是他在西域艰苦卓绝奋斗的结果。

与郭虔瓘共同守护北庭都护府的副帅是郭知运,他也有一堆头衔:左骁卫中郎将、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据史书所记,郭知运“壮勇善射,颇有胆略”,唐玄宗称他“早负名节,见称义勇”,也是一位英雄好汉。

北庭都护府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这里只驻守一些偏师,也就是非主力部队,而且人数不多,面对突厥的精锐骑兵,其困难可想而知。由于北庭都护府偏远,朝廷难以大量支援,所以这是一场盼不到援兵的战争。

时穷节乃现!郭虔瓘、郭知运没有气馁,知难而战。

艰难的北庭保卫战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从秋季到冬季,突厥人发动了一波接一波的进攻,郭虔瓘在敌众我寡的不利条件下,积极组织军民英勇抵抗。作为抵御突厥进攻的第一道防线,郭虔瓘、郭知运事先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首先是城堡经过多次重修加固,防御工事相当坚强;其次城中的粮食、武器、冬衣的储备都很充足,这也是北庭得以持久抗战并坚守下来的重要原因。

郭虔瓘、郭知运两位将领都以勇敢而著称,而且足智多谋,并不消极防御,而是采用多种战术,不时地派出奇兵出城,伏击突厥人,这个战术最后得到了一个最意外的战果。

北庭保卫战从秋季打到冬季,又从冬季打到春季。

突厥主将阿史那同俄不相信一座没有外援的孤城能够坚守多久,决心要困死郭虔瓘。次年(714年)二月,阿史那同俄却犯下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他自己一人骑一匹马,想近距离观察北庭的守备情况,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郭虔瓘居然在城外设有伏兵。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唐军伏兵一看敌军统帅单枪匹马,简直激动死了,一并杀出来。看你阿史那同俄有天大的本领,双拳且难敌四手,更何况是数十把刀枪,结果唐军伏兵你一刀我一枪,两三下就把突厥主帅杀死在马下。

突厥人远远见到主帅受到攻击,大为震惊,急忙赶来相救,但已经来不及了,唐军士兵拖着阿史那同俄的尸体退入城内。此时突厥人尚不知道阿史那同俄的生死,众将领率全体士兵到城下,放下武器,向城内唐军将士高喊,突厥人愿意投降,用所有的武器以及全部的军中物资,交换阿史那同俄。城内守军高喊道:“你们的主帅已经死啦。”突厥全军上下响起一片悲戚的哭泣声。

主帅死了,这仗打不下去了,突厥人只好收拾物资,离开这块伤心之地。

但是有一人不敢回去,这人是突厥大将、默啜可汗的女婿石阿失毕。他没有尽到保护可汗之子的职责,不敢回去见可汗,怕默啜一怒之下将他也杀了,所以在撤军半途中,石阿失毕带着他的妻子悄悄地溜走,向郭虔瓘投降,后被唐政府授予右卫大将军,封燕北郡王。

耗时数月之久的北庭保卫战最终以唐军获胜而结束。

北庭保卫战,是开元时代对突厥战争所赢得的第一场胜利。唐玄宗非常兴奋,颁布诏书,特别嘉奖,其中写道:“萧条穷漠之外,奔迫孤城之下。强寇益侵,援兵不至,既守而战,自秋涉冬,枥马长嘶,戍人远望。谋以十胜,成其九拒。遂能摧日逐之遗种,斩天骄之爱息。岂耿恭、班超,独高前史;将廉颇、李牧,与朕同时。”

将郭虔瓘、郭知运力守北庭府的光荣勋业,与汉代的名将耿恭、班超,以及赵国的廉颇、李牧相提并论,可谓是极高的评价,可见唐玄宗对于恢复强大军事实力的急迫之心。

不过,帝国军事力量的恢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突厥在进攻北庭都护府遭到重大挫折,但默啜可汗认为这不过是个意外,如果不是阿史那同俄的冒失举动,郭虔瓘守军是根本没有机会的。

在北庭战役结束后两个月,默啜可汗又一次派使者向唐朝廷请求和亲,他摆出了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自称是“乾和永清太驸马、天上得果报天男、突厥圣天骨咄禄可汗”,这种傲慢激怒了唐玄宗,他对默啜可汗的和亲提议,置之不理。

突厥人虽然在北庭战役失利,但是在广阔西域的其他战场,却战无不胜。

扫平突骑施之后,突厥人又于开元二年(714年),先后攻取葛逻禄、诃咥等部落。默啜可汗几乎吞并了西突厥的十箭部落,除了少数拒绝归附默啜可汗的人继续抵抗。

默啜可汗意犹未尽。

在扫平西突厥之后,突厥大将暾欲谷率西突厥投降的十姓部落,继续向西扩张,渡过真珠河(今锡尔河),征服康国,其势力直抵中亚地区,这足以证明此时大唐帝国对中亚诸国已无实际的控制力了。

此时默啜可汗已经年老,从 683年追随哥哥起事至今,他整整奋斗了三十二年,在位时间十五年。可以说突厥第二汗国的崛起,与默啜可汗的雄才大略是不可分的。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一个已经灭亡的国家死灰复燃,并且再次降服周边的游牧部落,其土地之广阔,几乎可媲美于突厥最盛时之始毕可汗时代。

年老的默啜可汗愈发暴虐,对所征服之部落极尽压迫,在征服西突厥诸部以及中亚诸国之后,突厥人在此区域疯狂掠夺,据现在保留的《暾欲谷碑》中所记:“他们将大量的黄金、白银、女子、骆驼、珍宝带回家中。”默啜可汗所征服的部落,其稳定的基础并不牢靠,一时间,西突厥十姓部落,如胡禄屋、鼠尼施等以及葛逻禄部落,纷起反抗默啜可汗的统治。

突厥第二汗国的高速扩张埋下了其崩溃的种子,与后来的蒙古大帝国所不同的是,此时的突厥汗国有一个强劲的对手,这就是南部的大唐帝国。

大唐帝国要与突厥争夺西域,这大大激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决心,虽然西突厥诸部无法与强大的突厥汗国相对抗,但可以选择与大唐帝国联合。

开元二年(714年),首先是葛逻禄部落率先反叛,其首领前往凉州向大唐帝国投降,继而十箭部落中的胡禄屋、鼠尼施部落大小首领一千三百人,向北庭都护府郭虔瓘投降,这使默啜可汗大为震惊。为了使统治西突厥诸部落有更坚实的基础,默啜可汗试图再次与大唐帝国接近,他又一次提出和亲的建议,唐玄宗虚与委蛇,使用拖延策略。

到了第三年(715年),归降大唐帝国的部落越来越多。这年二月,归降的西突厥十姓部落前后已经达到一万多帐落,唐玄宗下诏将降众安置于河南地区。

由于大唐帝国大量接收西突厥的降众,与突厥汗国的矛盾愈发的尖锐,两国边疆战争阴云密布。唐玄宗调兵遣将,严防默啜可汗大军南下,以薛讷为凉州镇大总管,坐镇凉州;以郭虔瓘为朔州镇大总管,坐镇并州。双方剑拔弩张,一时间形势极为紧张。

不仅是西突厥的部众开始反抗默啜可汗的残暴统治,北方铁勒诸部落也起而与突厥抗争。开元三年(715年),铁勒诸部落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参加的部落有阿布思、思结、契苾、浑、回纥、同罗等部落。这次铁勒部落叛乱规模之大,实在出乎默啜可汗的意料,突厥大军随即出动,在一年时间里与铁勒诸部进行四次大会战,重创回纥、同罗等,但是仍然不能扑灭反叛的烈火。

十月,铁勒族思结部落前来向大唐帝国投降。

这一段时间,虽然大唐帝国在战场上对突厥的战斗并没有多少可圈点的地方,但是在分化瓦解突厥统治下的诸游牧部落上,还是收到积极的成效。

开元四年(716年),突厥治下铁勒人的反叛更是有增无减,铁勒九姓中的拔野古部落、仆骨部落也加入到反叛的行列中。

面对西突厥部落与铁勒部落不断地叛乱,默啜可汗雷霆震怒,决意亲征拔野古,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这次亲征将成为他生平最后一战。

六月,默啜可汗统率大军,向北出击拔野古部落。面对强大的突厥武装,拔野古部落军队焉是对手,一路逃窜,直逃到独乐水。突厥军队紧追不舍,终于追上了拔野古部落,在独乐水畔,双方军队展开一场血腥大战,这次战斗以拔野古的惨败而告终,拔野古战士尸横遍野,其余的残兵败将,作鸟兽散。

摧毁铁勒人的叛变,简直是易如反掌。默啜可汗得意洋洋,他根本不把这些叛乱者放在眼中,然而事情的发展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这再次证明了历史是会因为一些偶然的事件而改变。

在回师途中,掉以轻心的默啜可汗,在途经一片柳树林时,也许是他一时心动,想随便打只猎物,他离开大部队,一个人骑马走进树林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树林中,居然埋伏着一位拔野古的战士,这名拔野古的战士名叫颉质略。颉质略为什么埋伏在树林里呢?史书上没有写得很详细,也许他是一个掉伍的战士,但更可能是他一路跟踪而来,想要寻找机会一报拔野古军大败之仇。

默啜可汗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猎人悄悄地埋伏着,而他本人成为被捕杀的猎物,当他进入到猎人的伏击范围时,勇士颉质略突然闪身而出,双手握着长刀,大喝一声,高高跃起,冲着默啜可汗便是一刀。

默啜可汗此时应该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虽然内心是个极坚强之人,但在体力上,怕是远逊于年轻的战士了,竟然没有躲过这一刀,吃了一刀后,鲜血喷涌而出,翻身落马。默啜可汗捂住伤口,忍痛问道:“你是何人?”颉质略大踏步走到默啜可汗面前,喝道:“我乃拔野古无名之辈也。”说罢大刀往默啜可汗脖子处砍过去。

重伤下的默啜可汗动弹不得,在寒光一闪的瞬间,他可能在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往日的图景,与哥哥一同起兵,重建了突厥汗国,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所向披靡,连强大的唐帝国都束手无策,傲视天下,君临四方,可是万万没想到,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败在一个无名之辈的手下,这难道是天命?默啜可汗长叹了一口气,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眼,看到的是一道如雪的白光。

一代枭雄默啜可汗被一刀两断,勇士颉质略拎起默啜可汗的人头,骑上他的高头大马,扬长而去。等到突厥骑兵寻找到默啜可汗时,只发现一具无头尸体,摊着一地血倒卧在落叶之中,这就是默啜可汗的结局。

拔野古勇士颉质略在斩杀默啜可汗之后,当时拔野古部落已经溃败,怎么办呢?正好此时唐军有一名将领叫郝灵荃,出使到突厥,颉质略便与郝灵荃取得联系,将默啜可汗的人头交给了郝灵荃,然后随同郝灵荃回到大唐的首都长安,朝见唐玄宗。

唐玄宗得知默啜可汗被杀,大喜过望,重赏勇士颉质略,并且下令将默啜可汗的人头悬挂蒿街。这么一来不得了,原来就起兵反抗突厥的拔野古、回纥、同罗、仆骨等部落一听到这个消息,齐刷刷地向大唐帝国请求归附,击杀默啜可汗的勇士颉质略,被唐玄宗任命为拔野古都督。

一个月后,归附于突厥的契丹部落在其首领李失活的带领下,也向大唐帝国投降,奚部落首领李大酺也率众来归。

比这些部落叛离更严重的是默啜可汗之死,引发了突厥政坛的一次大地震。

西突厥的小可汗即拓西可汗(默啜可汗的儿子)阿史那匐俱继位。

突厥名将、手握重兵的阙特勤发动政变,推翻了阿史那匐俱。阙特勤是突厥第二汗国开国君王骨咄禄的儿子,也是默啜可汗的侄儿。包括阿史那匐俱在内的默啜可汗的儿子们以及亲信,几乎被诛杀一空。

阙特勤将自己的哥哥默棘连扶为突厥可汗,史称毗伽可汗,阙特勤任左贤王,全权负责突厥的军事。毗伽可汗与阙特勤均是突厥的一代人杰,自默啜可汗被杀后,原本归附于突厥的诸多部落纷纷脱离突厥,甚至连突厥国内的百姓都大量逃往唐帝国。在这种情况下,毗伽可汗大胆起用默啜可汗时代重要谋臣、名将暾欲谷,此时暾欲谷已经七十多岁,在国内深孚众望。

后突厥进入毗伽可汗、阙特勤、暾欲谷的“三巨头”时代。

暾欲谷确实是后突厥一位极为杰出的人才,在他的努力下,逃亡到唐帝国的突厥民众,又大量返回突厥国内,突厥的国力渐渐地恢复。

声势复振后的突厥毗伽可汗,想要凭借手中强大的武装,南下进攻大唐帝国,暾欲谷劝说道:“如今大唐帝国皇帝英明,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是没有机会的。我们国内经过动荡之后,诸部落纷纷脱离,现在力量还不够强大,应该休养几年,静观其变。”

毗伽可汗觉得暾欲谷所言甚是有理,便打消了南下的计划。

又过了一阵子,毗伽可汗打算在突厥国内修筑城堡,并且修建佛寺与道观,可见此时突厥已经深受中土文化的影响,暾欲谷再次提出反对意见:“万万不可!与唐帝国相比,突厥人口稀少,为什么我们能与强大的唐帝国抗衡呢?因为我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人人尚武,以射猎为业,强大的时候可以进兵抄掠,弱小的时候就窜伏山林,唐帝国军队虽然兵多将广,但对我们也无可奈何。如果我们修筑城堡,改变游牧的习俗,这么一来,就有被攻击的固定目标,一旦作战失利,必定被唐军所灭。至于佛老之法,只是教人仁弱,非用武争胜之术,不可推崇。”暾欲谷的一番话,可谓一针见血,见解深刻。

毗伽可汗听从暾欲谷的规劝,积极与大唐帝国议和。开元六年(718年),突厥使者抵达长安,向唐玄宗请求和解。唐玄宗深知大唐的军事力量尚不足以击败突厥,便答应突厥人的请求。

至此,唐与突厥两大强国的战争暂告一段落。

同类推荐
  • 血染环刀

    血染环刀

    司马内斗,胡寇入关。烧杀劫掠,凌人妻女。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白骨累累。“血债,要用鲜血来偿还!”穿越到这个惨烈时代的张逐夷,手持环刀,朝胡寇狂吼:“侵吾国家者,杀吾兄弟者,凌吾姐妹者,纵是逃到汝娘肚子里,本将军也要将你们挖出来,扒皮抽筋、碎尸万段!”
  • 三国第一鬼才

    三国第一鬼才

    无意间回至三国的诸葛瑜烊,发现自己成了传说中妖人诸葛亮的哥哥,于是乎,彻底纠结了……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此等豪言尚在,是迈出一步?还是……且看第一鬼才诸葛瑾如何纵横三国,于金戈铁马之中挥洒智谋,于依红偎翠中红袖添香。
  • 独霸三国

    独霸三国

    穿越到三国成了丁原庶子丁霸。灭白波,吞黑山,占并州逐鹿四方。战吕布,坑曹操,斗袁绍威震九州。扫乱世还我朗朗乾坤,驱诸胡复我华夏山河。且看我并州铁骑,席卷天下!【繁体已出,品质保证】
  • 山贼二当家

    山贼二当家

    故国非国,有家无家,天下之大,均是爷抢夺之地。明抢不成我就暗夺,暗夺也不行那没辙了,老子就胡来。什么?你问我是谁?我乃斧头帮二当家是也!
  • 逍遥贞观

    逍遥贞观

    每一个现代人心中都有一个穿越梦,都想回到过去利用自己的历史优势改变历史,创造出自己的一番事业,甚至可能成为那个时代最顶峰的人。但是主人公长孙明诚却没有那些鸿鹄之志,在他的心目中自己身边的人快乐就好了。他不需要名垂千古,他只需要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的一身,但是在这个时代中他的这种想法注定是错误的......
热门推荐
  • 幻族之王

    幻族之王

    一个绝世小流氓,忍辱负重的生活了十几年。就因为偷偷看了一眼古卷轴,改变了自己废物的一生。一个算命的老流氓,费尽心机的让他拜在自己的门下。这让小流氓情何以堪!三年的苦练,三年的流氓学,让他彻底改变。他能否站在这个世界的顶峰,他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还是这个世界的毁灭者。
  • 圣子再临

    圣子再临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陨落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比黑暗的时代,这是一个用史诗来传颂的时代,这是一个用血与泪回忆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就是圣子再临的时代。”——《大陆编年史之圣子再临纪》反省了一下,似乎作品过于追求感动,太过沉重了。。。准备放弃这本书了,写一些更让人感到快乐的东西吧。。。你们觉得呢?
  • 为你倾尽毕生,却换的满头空

    为你倾尽毕生,却换的满头空

    本来一对恩爱的情侣,却因为女主嫌弃男主没有钱,毅然放弃了男主主,而跟了另外一个有钱的男生,到头来有钱的男生也放弃了她。所以在此劝告所有女生不要为了钱而放弃眼前喜欢的男生,因为只有爱才能让他付出一切,为你奋斗
  • 花都谍影

    花都谍影

    一次精心设计的布局,黄志在利比亚军火交易中受伤坠海失去部分记忆,被人发现救起并带回香港,迫于生计,黄志沦落到一家“性趣用品”店当店员。一时的沦落并不代表永久不得志,机缘巧合之下,黄志凭着过人的智慧和超绝的身手破获一起碎尸案,而后失忆的生活便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开家私家侦探社,偶尔协助警方破点案子,帮美女查找商业间谍。这日子,过的倒是滋润!只是,情商偏弱的黄志经常闹笑话,不过他并不在意,自己案子都能破,就不信搞不懂女人那点小心思。惬意的日子很快到头,莫名其妙的跟踪、千变万化的暗杀接踵而至!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出现,一次突发事件,唤醒了深处的记忆。拨开迷雾,还原事实真相,原来事件的背后还有迷局。《花都谍影》普通群:232820691,欢迎朋友们加入!
  • 至尊战魂

    至尊战魂

    突破极限的战魂!远古至强的血脉!遇强战强的意念!让我在混乱的天地中,终成那传说的至尊!(PS:本文的口号是,拳打装逼!脚踩天才!拍死一切不服!!!)
  • 末世之种田好难

    末世之种田好难

    这是一个科技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男主是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女主,还是拯救女主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世界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女主拯救了世界而她一直不知道的故事。
  • 网游之潜伏在你身旁

    网游之潜伏在你身旁

    对于《TX》这款游戏来说满级才意味着开始,而我的开始却是在我满级了很久以后。
  • 先生,借个爱

    先生,借个爱

    爱情就像末班车,这个下去,那个上来。“那要是哪天,我不见了呢?”“我会去找你,不管天涯海角,我都要去找你,一直找到你为止!”然而承诺常常会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啪——随着一个巴掌声响起,她躺在了地上。灯红酒绿中。先生,我史小菲请问您,可否借颗真心?
  • 一只狗离开了城市

    一只狗离开了城市

    本书是邓一光中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技巧日渐娴熟,这一时期创作的《狼形成双》等获得过百花奖,作者笔力雄健,能熟练驾驭不同的题材,显示出作者在军旅文学之外的另一种风貌。
  • 我们是战士

    我们是战士

    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人,不能算幸存者,他们只是幸运者。而他们的幸运是战友用身躯换来的,我站在一排排的烈士碑前,脱下帽子,弯下腰,久久的,久久的没有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