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71800000011

第11章 京戏和演京戏的孩子

我从小就喜欢看戏,虽然我不懂戏,而且看戏的次数也不多。我的看戏是这样开头的:我小时候住在天连海、海连天的一个寂静的山角――烟台东山;因为没有游伴,看书的时候就很多,我七岁就开始看《三国演义》。那时没有什么儿童读物,只好反复地看那几部熟悉的书,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把书中人物记得逼真,故事也记得烂熟。有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请我们到烟台市去看戏,从一个久住山沟的孩子看来,上市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啊!这次看戏,给我的印象极深。我还记得这座戏园叫做"群仙茶园",那天正好是演全本《三国志》,从"群英会""草船借箭"起,到"华容道"止,正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最热闹的一段!看到我所熟悉所喜爱的人物,一个个冠带俨然地走上台来,我真是喜欢极了。我整整地伏在栏杆上站了几个钟头,父亲从后面拍我肩头和我说话,我也顾不得回答。

从那时起,我深深地爱上了京戏,从不肯轻易放过那一年只有一两次的看戏机会,因为只有在戏台上,我才看得见我的老朋友诸葛亮、孙悟空和林冲。

十二岁的时候,我来到了京剧发源地的北京。我们的房东祈老太太是个戏迷,一星期要"听"一两次戏,她也常常邀我母亲去,母亲体弱不能久坐,就让我代去。我第一次在北京看戏的印象也很深。这座戏园是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那时"堂客"坐在楼上,"官客"坐在楼下,满池子里飞递着热手巾把,茶桌上还摆着瓜子、蜜饯一类的东西;这天的大轴子戏是梅兰芳先生和王凤卿先生的《汾河湾》,连我这么一个不懂得戏的孩子,回家去也会报告说:"今天的《汾河湾》真是好极了!"

以后我就上学了,一年也不定会看上两次戏,但是我对于京剧的兴趣一直不减。我寻找着看关于京剧的笔记书籍,和每天日报上的"戏码"和评论文章。从这些文字里我知道了关于京剧传统和演员生活的一些东西。

二十年前,焦菊隐先生在北京办戏曲学校,我有时也到吉祥戏园去看学生们公演。我十分欣赏孩子的戏!他们精神大,劲头足,连跑龙套的也不松懈。而且,无论什么样的人物,小一号的总显得特别有趣。粗莽的小张飞,头脸很大,而两只手却很小,小嘴里发出哇呀呀的叫喊,实在是妩媚可爱。

多少年来,我总想望去访问一个戏曲学校,看看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到了今年七月三日,我才有机会参观了北京市戏曲学校,素愿得偿,心里高兴得很。

我们的车子在北京市戏曲学校门内一座大楼前停下。在等待负责同志的时候,我抬头看见甬道墙上的壁报,和走进走出的带着红领巾的孩子,简直觉不出是在一个戏曲专业的学校里。等到洪教务长来了,说郝校长正在给一年级学生考试呢,问我们到那边去看看好不好?我们当然愿意了。走出这座楼又走向另一座大房子,远远就听见了胡琴和锣鼓声,"戏剧"的气氛渐渐地浓郁了。

这是本校的排演场,台上有一年级的学生们在"彩排",台下坐着两排老师在给他们"鉴定"。迎上前来的是一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老者,他就是二十几年前我看过的和杨小楼先生合演《连环套》的郝寿臣先生,真是久仰了!

我轻轻地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郝老先生立刻又转过去全神贯注地望着台上。台上有四个十一二岁的学生,正在表演着《大保国》,徐延昭和杨波在李艳妃面前和李良展开了尖锐的斗争。郝老先生的嘴唇不住地在动,似乎在一字一句地带着他们无声地唱,一把折扇不住地在膝头上敲着板眼,那种专心、认真、亲切的态度使人感动,使人起敬。

旁听完一出《大保国》,我们出去参观校舍。

原来的校舍只是一座庙宇式的四合院。门外就是梨园公墓,据说杨小楼、金秀山先生等都葬在此地,现在已经迁走了。这所学校的前身,叫做艺培学校,本来是京剧公会在一九五二年创办的。董事长梅兰芳先生和郝寿臣、萧长华先生等义演筹款,募集五千多元,招了几十个学生,百分之四十是演员的子弟。那时只有业务教员,没有文化教员,因为经费不足的关系,学生有的学到四个月,就上台演出,以收入来弥补用度。党对于广大人民所热爱的京剧演员的培养是一贯重视的,政府接办了这所学校以后,校舍扩充了,教员增加了现在学生是半日学业务,半日学文化,和正规的学校大同小异。现在有一、四、七年级三班,共有学生一百七十多人,适龄的学生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红领巾。今年的毕业班有演员六十二名,其余的是音乐生,他们将分插在梅、荀、尚三个剧团里去,听说梅先生他们已经来选过徒弟了。

我们又走进一处体育馆模样的建筑,里面有些学生正在很厚的绒垫子上翻跟斗,传家伙(打出手)。他们都只有十一二岁到十三四岁,脸上红扑扑,笑嘻嘻地。

最后,我们在一间办公室里,和几个八年级的学生会见。

这几个男女青年都在二十岁以下,最小的才有十七岁。我们谈得很亲切,很热烈。他们中间有的是演员的子弟,对京剧有着天然的爱好;有的是从小喜欢京剧,像学花旦的巴金陵说:"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喜爱歌舞,尤其喜爱京剧。这学校招考的时候,我就报名来了。我母亲怕学戏会挨打,不让我来。

经过三个月的试学,证明是没有体罚的,家里才答应了。"他们还谈到在学习中间也有不少的矛盾,不少的困难,但都在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克服了。比如学老旦的王晓临,本来是不喜欢演老旦的。她笑着说:"乍分配我学老旦的时候,我心里真不愿意,那时我自己就喜欢搽粉戴花的角色。后来老师说我的嗓子是适宜于唱老旦的,我信任我们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沉下气去,好好地学,现在我――真是喜欢这种角色了!"

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我在第二天的夜里看到了他们的演出,有几个和我们见面的学生,这夜都在台上,如《芦花荡》里扮周瑜的林懋荣,《刺蚌》里扮廉锦枫的李玉芙,《黄鹤楼》里扮刘备的张学津。想起他们在台下的神情,对于他们台上的表演,感到格外欣赏。王晓临扮的是《罢宴》里寇准的乳母刘妈妈,对于剧中人的性格和身份都能刻划入微,脸上有戏,嗓子也好。

这场演出是有成绩的,台下没有空座,门外还挤满了人;观众对于这班小演员,是喜爱的,一句好的唱腔,几个紧连的跟斗,都会得到欣赏和鼓励的掌声。

京剧是广大人民所最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京剧的演员们也永远受着群众的钦慕与关怀。但是谁不知道解放前的演员们所过的苦难的日子?巴金陵的母亲的顾虑,不是无因的。从前孩子学戏,要受多少的打骂和折磨?艺成名立了,万恶的旧社会,又千方百计地把他们迫上屈辱和堕落的道路。

毛泽东时代的小演员们是幸福的,他们像光天化日之下的欣欣向荣的花朵。我希望他们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他们的爱护和关怀,珍惜自己和平幸福的环境,在名师指导之下,不断自觉地勤修苦练,学好本领,把我们历史上生动的生活和斗争的故事,以及人民所喜爱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更集中突出、强烈鲜明地表现出来。

同类推荐
  • 心随万物转

    心随万物转

    改变针对同一题材密集叙述的手法,多视角、多层次、多色彩地呈现自然之美,因情生文,率意以言,思想与理性之光闪烁文字之上。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分为12卷。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以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文两个部分。
  • 论语心得

    论语心得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热门推荐
  • 邪王魅妃:爷有资本

    邪王魅妃:爷有资本

    当妖魅狂傲的她遇上邪魅腹黑的他:“阁主,夜小姐把魔云教烧了”“烧的好,不愧是本尊看上的女人,够个性。”“本小姐什么时候答应做你的女人了!”“可是我们都有夫妻之实了啊”“胡说,唔...唔”亲们有兴趣可加本作QQ2970308318哦(⊙o⊙)哦!
  •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唯宠甜妻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唯宠甜妻

    我叫筱沐,我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我以为我会这样平凡的生活下去,但是直到遇到了他,我的生活由此转变……“易烊千玺!”少女鼓着腮帮,看着前面笑得得意的少年……但当另一段回忆涌入脑海,她又该何去何从……
  • 出嫁不从夫:钱程嫡女

    出嫁不从夫:钱程嫡女

    "一朝意外,她穿越到了一个马上要被浸猪笼的女人身上,还华丽丽的带着两个拖油瓶!不仅爹爹找事,婶婶陷害,还地位低贱,简直牲口不如……一朝潋滟,她重新活过,谁说女子出嫁要从夫?奉子难成婚?当她现代知识都是白混的么?于是从家徒四壁到第一皇商!从下堂弃妇到金贵老板!一不小心身后就跟了三大美男,还纷纷扬言要她做娇妻……可是,现代女子的自尊怎容得下三妻四妾!姐是谁?姐可是史上第一开发商!姐要的是天下第一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一种人生叫平衡

    有一种人生叫平衡

    历史的车轮已把人类带人了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21世纪。而21世纪之初,知识经济便已经初现端倪。在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学习将是一个人生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信息快速流动、更新的数字时代,学校正规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我们要保持竞争力,就要不断地学习,将学习当做是终生的挑战。不学习便没有知识。没有知识,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没有立足之地。
  • 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本书指出了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根据宝宝的成长特点,为妈妈准备了详细的阶段喂养方案。此外,还为妈妈提供了200多道辅食,50个宝宝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案,100个关于宝宝换乳和辅食添加方面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根据宝宝的营养需求,为妈妈提供了极具应用价值的宝宝营养计划和各种辅食的制作指导。
  • 紫芒音帝

    紫芒音帝

    季音闲,十大千年世家之一季家音字辈长子,因其母亲怀孕期间施展出禁咒而动了胎气的缘故,一生下来便身体羸弱,而不适合修行,成了音字辈实力最弱,也最受看不起的长子。然而直至有一天,因寻找解决自己身体羸弱问题的时候,误食紫心果,最终得到紫研神芒传承力量。
  • 无所思

    无所思

    淮南城中,舜耕山下,坐落着一家普通的书院,这里来来往往着一群又一群少年少女,他们或爱或恨,或迷茫或自信。二三年后各自离开,再回首,只不过是一笑罢了!青春,总是经历过才会懂的珍惜,有人没有醒悟,直到青春一去不复返,才后悔莫及;有人潘然醒悟,虽然只是赶上了青春的末班车,但重要的是,只要开始珍惜了,就不要在随便放纵。这本书就是我个人的回忆录,这个舜耕书院有我太多的回忆,人不能不觉悟,否则这辈子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吧,那里不仅有我的过去,兴许也有你的故事!
  • 武林之月神传说

    武林之月神传说

    穿越而来,偶遇专情的杀手,孤傲的阎君,多情的侠少,邪佞魔教教主,单纯的她能够分辨出,谁是真情,谁是假意?诡谲复杂的江湖,充满恩怨情仇武林纷争,穿越而来的她能够在这残酷的世界存活?武林中的月神传说又与她有着何等关联?
  • 神眼碎空

    神眼碎空

    天赋血脉幻读眼,破尽世间一切玄法。万年之前,天降罹难,家族尽屠。万年之后,孤身少年,重踏天道,碎空灭敌,勘破轮回!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了,很久很久……第一册已经更新完毕,收藏、推荐、评论,小毛哥望眼欲穿啊,呜呜。另外,喜欢本书的同学,可以购买实体书支持,小毛哥拜谢了。
  • 想想那些年

    想想那些年

    少年不懂事,青年多张狂,中年土过膝,方知事沧桑!岁月无痕沧桑有迹,回首身后跌跌撞撞的经历,总有一些光阴难以磨灭的东西留在我们记忆里,有苦涩,有欢笑,有感动,有泪水,跟着这篇文章,走进那即将消逝的时光,再想想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