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系指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任何部位发生结石而引起的病症。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泌尿系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不畅、地理气候、水源环境、种族遗传等因素,均与诱发结石形成有关。
自诊要点
泌尿系结石的主要症状为疼痛、尿血或排沙石并可见有发热、恶寒、脓尿。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肾结石:疼痛位于腰部,可为隐痛、刺痛或持续性钝痛,多在劳累后出现,常伴有肉眼血尿。肾绞痛发生时,疼痛从腰部向下腹部放射,患者坐卧不安,汗出,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发作后或有小的沙粒状结石排出。
输尿管结石:90%以上的结石原发于肾,下移至输尿管狭窄处而滞留。结石堵塞在输尿管中上段者,出现腰部绞痛,向同侧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等,严重时发生休克。发病时可见肉眼血尿。结石堵塞在输尿管下段者,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膀胱结石:排尿时出现下腹部疼痛,向外生殖器处放射,同时排尿不畅或突然排尿中断,经活动或改变体位后又能排尿。多伴有终末肉眼血尿及尿频、尿急等症状。
尿道结石:结石多来自膀胱,好发于男性。突然坠入尿道的结石可引起疼痛、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揉按阿是穴:在腰部寻找痛点,然后用拇指揉按该痛点60次。
2.捏拿委中穴:用拇指、食指、无名指捏拿腘窝横纹正中点处的委中穴约1分钟。
3.按压血海穴: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双侧血海穴60次。
4.揉按足三里穴:双手拇指揉按双侧足三里穴共60次。
方法二
1.患者俯卧,医者用拇指尖压肾俞穴1分钟,然后改用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左右肾俞管18次。
2.患者仰卧,医者先用拇指尖压中极、关元、大横、腹结穴各1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分别按摩上述穴位各18次。
3.以拇指依次按压足三里、三阴交、上巨虚穴,边压边按摩18次。
方法三
1.患者坐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点按肝俞、肾俞约3分钟。
2.患者仰卧,医者双手拇指伸开,余指并拢屈曲呈半圆形,用双手掌根及小鱼际着力于腹正中,顺时针方向旋转推揉,反复操作,点按天枢、水道穴,约7分钟。
方法四
1.患者俯卧,医者用拇指的第一指间关节屈曲突起部分在患者背部肾俞、大肠俞、膀胱俞、三焦俞以及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阿是穴进行点揉,每穴1~2分钟;然后用小鱼际擦法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2.患者仰卧,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推关元穴2分钟,然后用中指指端按揉水道、归来、气冲、中极、京门,每穴1~2分钟;用拇指指端按揉三阴交、阴陵泉、太溪、涌泉,每穴1~2分钟,最后拿委阳10~30次。
以上按摩方法用于肾或输尿管结石所致的肾绞痛。
自我按摩
1.推腹:以两手掌相叠(左手在下)按于中脘穴,呼气时两手自中脘直推至耻骨联合36次。
2.揉脐摩腹:用以上手法内劳宫对脐,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36次,然后以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轻轻旋转摩腹36次。
3.以同样手法,左手掌内劳宫穴按于丹田处,以顺时针方向按揉36次。
4.以手掌按在小腹两侧自上向下推36次。
5.取坐位,以两手掌互相摩擦热,在骶部从上向下推擦,以热为度。
6.先以左手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指面自左膝关节内侧顺大腿内侧推至大腿根,推300次;再以右手四指指面以同法推右大腿内侧300次。
7.仰卧于床上,两膝屈曲向胸腹部,两手十指交叉扣起抱膝部,前后缓缓振摇腹部,同时吸气,再以鼻缓缓呼气,做12息或24息。
爱心提示
◎多饮水,除每天饮食中的水分外,宜饮水1500~2000毫升。饮水时间可安排在两餐之间及晚睡前。
◎适当调节饮食,可以预防结石的再生。含钙结石患者应少吃牛奶等含钙高的饮食,草酸盐结石患者应少吃菠菜、马铃薯、豆类和浓茶等。磷酸盐结石患者宜用低磷、低钙饮食,并口服氯化铵使尿液酸化,尿酸盐结石患者应少吃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因过度劳累或感受外邪引起疾病发作。长期缺乏活动者,要适当开展体育锻炼,如跳绳、跑步、打球等,也可经常拍打腰部、下腹部,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预防感染,积极处理体内任何部位的感染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