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5800000064

第64章 “礼法,国之纪纲”

朱元璋认为,礼与法是治国之本和教化的依据。早在建国前,他就多次强调:“礼法是国家的纲纪,礼法建立起来了,人心才能安定,社会才能安宁。建国之初,应当以此为首务。”他还说:“骄横暴戾,并不是人的先天本性,而是后天养成的。如果用礼法加以约束,则骄横的人可以变得柔和,暴戾的人可以变得善良。这就像是踢人咬人的生马,只要调教得法,日子长了自然就驯服了。现在刚刚开国,百废待举,如果没有礼法,人民的行为就会无所依据。”可见,在朱元璋看来,礼仪法度对臣民的行为来说既是内在根据又是外在准绳,是首先应当予以确立的。在赐给礼部尚书的一道诰文中,朱元璋还说明,礼与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礼之为用,表也,法之为用,里也。”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耗费了大量心血从事礼法建设,使自己成为历史上少有的醉心于礼法重制的帝王。

朱元璋曾告谕礼部官员说:“礼是用来纯洁风俗、安定民心的。所以有礼则治,无礼则乱。居家有礼,就会长幼有序,宗族和睦;朝廷有礼,就会尊卑有等,上下有别。”所以,建国以后,他立即展开大规模的制礼活动。洪武元年(1368年),进行了服制改革,并制定了婚、丧等礼仪。第二年,朱元璋认为“国家创业之初,礼制未备”,下令让全国各地方官府推举志向高洁、博通古今、练达财务、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儒士,并送到京师,参与制定礼制。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礼书修成,朱元璋赐名为《大明集礼》。此后,不断对一些礼仪进行修改。朱元璋解释说:“自从元朝废弃礼教,业已百年,中国传统的礼仪被变易殆尽。朕即位以来,夙夜不忘,很想振兴传统礼仪,清除元朝的不良习气。现在礼书虽已修成,你们还要与儒士们仔细商议,务必恢复中国旧礼,并要合乎人情,可以永远通行,这样朕才能满意。”经过儒臣们的不断努力,陆续编成了《洪武礼制》、《礼仪定式》、《大明礼制》等书,对各种礼仪都做出细致规定。

在礼制建设方面,朱元璋同样是反复斟酌。作为基本法典的《大明律》就经过多次修订,而且每次修订朱元璋都亲自参与律文的变更损益。朱元璋任命了二十八名高级官员为议律官,正式制定律令。他下令让议律官们把律典条款逐日上奏,自己与他们当面讨论斟酌,务求妥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考虑到律令条款还有轻重失宜之处,特任命四名儒臣与刑部官员一起研究唐律,并在研究基础上每天拟定二十余条律文上奏,由朱元璋亲自进行选择和修改。洪武六年(1373年)十一月,朱元璋下令再次修订《大明律》,要求每修订完一篇,就撰写好上呈御览。朱元璋将律文贴在墙壁上,有时间就加以琢磨。九年(1376年)十月,朱元璋在阅览《大明律》时,感到尚有不妥之处,又令详议更定,修改了十三条。此后,对律条的修订随时进行,一直没有停止过。到二十二年(1389年),刑部奏称,由于历年来律条多有改动,有关官员不能尽知,致使断狱失当,于是朱元璋又一次下令对《大明律》进行修订。到二十九年(1396年),皇太孙朱允蚊认为律条偏重,朱元璋让他主持修订,共改定了七十三条律文,这是《大明律》的又一次重大修订。三十年(1397年)五月,作为最后定本的《大明律》颁行天下,成为明代的基本大法。在《大明律》之外,朱元璋还先后颁布过不少具有法律效力的诰、条例、榜文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洪武中期颁布的《大诰》。

大概是由于自己原来文化水平不高,深知百姓阅读儒家经典和礼书律典的艰难,朱元璋不仅致力于整理经典,编订礼律,还特别重视以通俗化的形式让平民百姓普遍了解。在古代帝王中,朱元璋可能是惟一一位对编纂通俗读物充满高度热情的人。建国前,当儒士熊鼎、朱梦资等到建康后,朱元璋命他们编写《公子书》和《务农技艺商贾书》。他阐述编写的目的说:公卿子弟虽然读书,但大多不能通晓书中奥义,不如搜集古代有关忠良奸恶的故事,用白话加以解说,让人易看明白,他日纵然学业无成,也可以引为劝戒。

民间农、工、商子弟也大多不知读书,应当把他们该做的事情用白话解说,让他们通晓大义,可以化民成俗。律令修成后,朱元璋怕老百姓不了解,特地让人把与百姓有关的律条类编成书,并用白话加以解释,赐名《律令直解》,颁发天下。朱元璋高兴地说:今吾以《律令直解》遍行,人人通晓,则犯法自少矣。

朱元璋也大力进行普及儒家经典,在朱元璋看来,经书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历代学者所作的注释过于繁琐深奥。洪武六年(1373年),他命儒臣选择经典中的重要论述,分类编排,加以白话解释,以使百姓便于理解。朱元璋怕这些文化程度很高的儒臣做不好这种通俗化工作,亲自注释了两章《论语》作为范例。书成,赐名《群经类要》。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亲自撰写《资世通训》一书。他在序中说:“朕见世人性情愚陋,见识浅薄,昼夜不安。古代流传下来的圣经贤传,立意深长,可惜先儒们用繁琐的语言加以注释,而且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后人读了,反而更加糊涂。现在朕根据自己的理解,探寻圣贤的本旨,直述其意,以利今后人。”

朱元璋颁行的《大诰》也属于通俗读物,语言朴实无华,《大诰武臣》因其对象是文化水平低下的军人,更不用“吏员话”、“秀才文”,而用白话“直直地说着”,以求“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

朱元璋还采取了一些制度化措施,向民众灌输礼法,推行社会教化。这些措施主要有:

第一,设立申明亭。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下令各地府、州、县以及乡村里社都设立申明亭,境内人民如有过错,就将其名字写于亭上,以示惩戒。后来又规定,凡犯下十恶不赦、奸盗诈伪、伤风败俗等大罪的人才书名于亭,以示惩戒,对所犯过失较小、无伤风化者,不再书名。

同类推荐
  • 救时宰相——张居正

    救时宰相——张居正

    本书为“青少年应知的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张居正是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该书介绍了他主政十余年的事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奄奄一息的明王重新获得勃勃生机的过程,并永垂千古,被后人永记。
  • 东方兵圣——孙武

    东方兵圣——孙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翻译家周作人论

    翻译家周作人论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在他60余年的文学翻译生涯中,曾与其兄鲁迅一起提出并倡导过先进的翻译理论和思想,且躬行译业,成就卓然。本书运用文本分析与点线结合等多视角研究方法,对周作人的译事和译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 马云的人生江湖

    马云的人生江湖

    王宇编著的《马云的人生江湖》一书,是以传记的方式,并以马云的经典语录点题,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结合他本人的人生成长历程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成功案例,针对马云的性格、品质以及在创业中的形式和作风,从多个方面展开描写,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本书从马云的出世开始写起,对马云幼年的成长、青年求学、教书生涯、下海经商、打造网络帝国……以全面、新颖的多个视角解读了马云的一生和他的创业历程以及管理精髓,对所有与他成功有关的一切历程进行全面的解析。其中更有大量的事例案例让读者更真实、更全面地去了解马云这个传奇英雄,力图能够为读者展现一个全面、立体、鲜活的马云人生史!
  • 八福客栈

    八福客栈

    她是一个四处给人帮工的女佣。她是一个不被任何教会组织认可的志愿传教者。1930年,28岁的她只身来到中国内陆山区小县城——山西省阳城县。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她加入了中国籍,成为地道的山西农妇。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她无私无畏地救助战争伤员、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刺探日军情报;她也利用自己对山区地形的熟悉,帮助中国军民狠狠地打击闯入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她曾护送一百多个孤儿历尽艰辛,翻越杳无人迹的大山,从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成功抵达抗战后方。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
热门推荐
  • 圣海沧原

    圣海沧原

    圣海唯蓝,沧原唯劲,千年后的魔幻大陆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经典?
  • 回到古代搞教育

    回到古代搞教育

    时间,是不可以随便乱改的。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景德五年,一个类似唐朝的时代刚刚成立,就在内困外扰的情况下,一个少年,踏着夕阳,来到了这里。。。。
  • 指天记

    指天记

    上古洪荒,猛兽,仙人,异族,凡人,魔族共存,一场大战决定人类存亡。战端一开,生灵涂炭,人类先祖铸神器保人族不灭,千年之后神器重现天下大乱....
  • 极乐道

    极乐道

    继续把坑留着,以后有了感觉重新写个,不浪费这个书名。
  • 末日宅男

    末日宅男

    我叫启凡人如其名真的很平凡,坐在家中的电脑旁,看着直播间中的美女那性感的身材。身为一个宅男除了玩网游、看直播基本上也没别的事可以去做了,显示器中美女依然在表演自己的才艺时不时的摆出可爱的表情。正当启凡吸着香烟眼睛盯着显示器里女主播那张美丽的脸时,女主播的眼球开始上翻直到瞳孔完全消失只剩下了眼白,然后抓挠自己的脸,口中发出尖叫,牙齿渐渐的变得尖锐,手指上的指甲也在飞快的生长。
  • 奈何缘浅奈何情深

    奈何缘浅奈何情深

    推荐新书美人有毒:王爷溺宠太撩人【我不喜欢埋在冰冷的土地,所以将我的尸体火化,你把我的骨灰代一点在身边,让我灵魂守护你!我不会去天堂,不会去地狱,不会去黄泉路,不会喝孟婆汤,我只会陪着你!我从来都不会离开你,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了你的心里。】他颓废的坐在角落,抱着她的骨灰,手里死死攥着她留的的那份信……
  • 人身百变

    人身百变

    供蟒蛇者,得一莽气。供异兽者,得一图腾。供长天者,得自然气。供物者不同,心中所信仰亦不同,信仰之力,可改地,破天。
  • 黑天使的诅咒

    黑天使的诅咒

    她是一个被天使诅咒的孩子,一出生就注定要死亡的孩子。但是,因为他的出现,她想要活下去。可是,命运偏偏开起了玩笑,突如其来的分离打碎了她的期待。九年后,她回来了,带着深深的仇恨。
  • 画江湖之不良帅

    画江湖之不良帅

    不良人组织,原本是以袁天罡为主的三十六天罡校尉。是为保护大唐帝国而存在的。随着不良帅袁天罡的死去,大唐帝国的覆灭。随后,不良人组织变成了翻云覆雨江湖组织。只为日后,复辟大唐帝国。
  • 侠客风流:侠影红颜

    侠客风流:侠影红颜

    本文由花雨授权。(武侠修真)明朝万历年间,初出武林侠义道的年轻剑客,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有一副侠肝义胆。他耳闻目睹朝廷钦差“梁剥皮”豢养走狗鱼肉百姓、茶毒地方,怒火中烧,决意秉公心、行道义,誓置梁贼于死地。江湖险恶,龙争虎斗;儿女情长,侠客何以不风流。公愤私怨交织,良善邪恶难分,为拔掉魔爪毒牙,敌来我往,敌东我西,打了就跑,杀了就逃。夜半刺私仇,出没如鬼神。大刺客手执冷虹剑,演出了一幕幕“欲除天下不平事,方显人间大丈夫”的武打剧,留下了一段段怜香惜玉,无怨无悔的风流韵事。小说颇有戏剧性,情节变幻莫测,打斗技巧写实美感;隐身神行,飞檐走壁,令人神往。古貌山川,民俗民风,描绘得形象生动,文采斐然,不愧名家手笔。一睹为快,真是百分之百地新。感受,这部作品有磁石般吸引力,会使武侠小说迷们,读得废寝忘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