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1100000016

第16章 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岭外音书断",中国人的乡愁乡恋,遥远犹如月明中,寄托于一封家书的盼望,就是当时最为感动的快意佳音。但是,南来北往一茬茬的鸿雁不断,在千山万水的阻隔中,有多久没有了家人的音信。是山高路远无法传递到,还是那一道"岭"的艰难跋涉,致使只能遥相既想?一个"断"字,人海两茫茫,"岭"的两边,"绝"了书信,却是愈加频添清愁,愈发思及亲人,时时惦记过往的一切。这是怎样的一个情形,诗人身处何地而作,"岭外"又在何方?

这首《渡汉江》,为宋之问的名作之一。在宋之问的作品中,"应制"诗歌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与他所处的人事环境和仕途征程不无关系,且极为密切、自然。

少年得志的宋之问,并不是豪门显赫家族,但却拥有了一位多才多艺的父亲。其父宋令文矢志于学,交友重义,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三兄弟分别领悟得了父亲的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而开化的唐朝对于人才的任用倾向,有文才者居优,宋之问的才学,让他毫无悬念地考取了进士及第,所谓的功名利禄仕途从此开始。

如果提及王维的诗歌,必然会想起他在"辋川别业"所作的一首首千古绝唱,清幽、悠闲、禅心、自乐、无我,真境界也。这"辋川别业"真是好地方,竟然能让人文思泉涌,滔滔不绝。其实,这地方的澄澈、雅趣、质朴之处,就如王维的诗歌一般,充满了自然的天地色彩。那么,这座别业曾经的主人,也有这样的心境开阔,行走于山水间吗?这就是宋之问待过的地方,以前的家,一方净土。两位大诗人同好一山水,他们读出的人生,或心底相通,又或各有不同。山河易主,门庭更改,千万年不变的是饶有思索的各不相同的追寻,人人都在寻觅心中的伊甸园,不管身处繁华闹市,还是独守边塞清冷,也许在山林间追逐野趣,但是,最终的归宿,都是一个叫"家"的地方。"夜来风雨声",潇潇落叶响,愈发凄凉悲伤,漂泊、彷徨,该魂归何处?

人一旦受到挫折时,情感最为脆弱,也更加的敏感和自卑。何况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煎熬呢!这时的诗人已然是待罪之身,在遥远的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就在被贬途中,诗人曾作了一首《度大庾岭》,真实地反应了过岭的情形和心境,以及迢迢路途的艰难。"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终于辛苦地翻过了"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但此时却没有战胜困难后的那般喜悦之情,蓦然回首时,故乡已在身后杳渺隐约若现,即将消失在目光中,这一去,也不知何时再复以相见。一连串的动词"度"、"辞"、"停"、"望",诗人巧妙地衔接巧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觉,历历在目地传神着一位宦官被贬他乡时的失魂落魄,走走停停,一步一回首,全是不舍离去的辛酸无奈,眼睁睁地看着故土一点点低落在眼眸中。宋之问的诗歌,一步一攀爬,一扬升,从昔日荣景的应制而作,辗转水乡后,性灵开放,尘埃荡涤,作品升华了境界,不乏社会历练和人生体悟的诸多感悟,再到后来被贬离乡,承受了颠沛流离的转折和清冷孤寒的生活,由此深入切肤的体会,诗歌立意便更上了一重高度。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一岁一枯荣",时间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自由人,它只管重重复重重地圈圈绕绕,万千世态,不与相关。天涯路漫漫,思乡情切切,"游子"何所期?

"回家",这是宋之问"经冬复历春"后最终的盘算,但是,身在荒蛮之地从军的他,如何才能踏上回乡之路?既然是被贬,又是在军营,那么,军令如山倒,没有命令和特赦,他是不可能离开军中营地的。"逃",便成了唯一可行的办法,于是,"逃亡"中的宋之问就有了这一首著名的《渡汉江》。汉江何许地?说是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宋之问经过时有感而发的感叹。何以感叹?"近乡情更怯",既然冒着如此大的风险逃回故乡,他到底怕什么?怕官府缉拿?怕军营追兵?都不是。一个"近乡"的急迫,由此触发了诗人万千感慨,与家人多年不通信往来,到底家还是那个家吗?亲人还安好吗?老母、妻子、亲属,人情冷暖一一浮现在眼前,断了音信若干年,不敢去想,不敢去问,甚至越近就越害怕一些不愿预见的变故,这种欲"快马加鞭"催乡愁,又落魄怕见人的两极心态,一直困扰着他,一路"如坐针毡"的不安情绪,梦寐以求的乡土故情在跟前,却又怕有熟悉的来人不经意间提起家乡的变化,自己被贬,祸及家人的可能性很大,一种揪心和自责油然而起。"不敢问来人",是真有可能在此时此地碰见家乡人,还是心事惶惶然间臆想到会遇见一位乡亲,探得家乡事?其实,"他乡遇故知"的这种可能性很小,汉江离宋之问的老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他只是自己在紧张自己的心思,自己责难着自己的不是,又强烈地流露出急切的归盼意识,两相矛盾,却都是关乎思乡之情。

想问不敢问,思及又怕思,"更怯"、"不敢",精细的构思和布局,将矛盾心理的两面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失为一首造诣颇高的别样乡愁诗歌,因地因境因时因势而抒发的最为质朴的人性本真,难能可贵的纯真直言。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题大庾岭北驿》是宋之问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有感而发的又一作品。

大庚岭被称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线,据说北雁南飞也不过此岭,由此可见山岭的险峻以及山岭外的凄冷与荒凉,飞鸟也不待见的地方。农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此打住在这儿不前,诗人却不能停了步伐,他必须要远涉就连鸟儿也不愿意至的偏远荒野之所,也不知道何时再有回转的时候,心生悲鸣,哀伤不已,褪去的潮水如初安静,林间雾霭氤氲环绕不离散,更平添落寞、孤寒之意。或来日,我再次登上这高高的山岗,故乡在遥远的地方依稀可见,你看,那冬梅已然初放,傲立雪寒之上。诗人将离开故里,一步一回首时恋恋不舍的心境描摹得情真意切,有忧伤、有哀怨、有思念,更向往有朝一日再临山顶,那便是回乡的路径,情感复杂、婉转,真挚为之动容。

宋之问被贬流放时所磨砺、历练出的人生"珠贝",一颗颗晶莹无瑕,与当初朝廷上应景的应制诗句大相径庭,之前的诗句多为精巧打磨,构建工整有序,不如此间的开阔达意和淳朴厚真,生活的向往和生命的感悟由之而来,深刻、醒悟。

宋之问诗情才气当是古今共知,却还有一桩公案千年悬而未决,至今没有一个定案说法收官。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有佳句,多如这般的朗朗上口,吟诵时心生不言而喻的笃爱之情,满腔共鸣强音。于是,经典就成为了一种永恒的流传,生生不息。却说这首在《全唐诗》中出现过两次的诗歌,很蹊跷的收录,一直成了一个谜案,悬案到今,可以说是案情版本大致统一,但没人敢作一个确切的定论,来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形。在唐人刘希夷名下,《全唐诗》收录了这首诗,题为《代悲白头翁》。在宋之问名下,同样也收录了这首诗,标题为《有所思》,只是将"洛阳女儿惜颜色"一句中的"洛阳"二字改成了"幽闺",其余诗句一模一样。这是怎么回事?真乃千古奇闻,却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中华民族的诗歌瑰宝《全唐诗》里,这么严谨的编撰和严肃的考证,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有记载说,宋之问是刘希夷的舅舅,舅舅为了抄袭拐骗了此诗歌,并杀人灭口了。滑稽吗?就宋之问的才情以及地位,要占有一首诗歌的"版权",还是有充足的理由的。试想,一个少年成名的、在皇帝身边转悠大写诗歌的才子,为了一首诗歌去杀人,却有荒谬之嫌,理由肤浅,成立较难。况且,宋之问真是因抢夺诗歌杀了人,官府也不会睁着眼睛迂腐、官僚到坐视不理的程度。但是,这个结果的出现,让人无不惊讶,许许多多的说法和猜测也就理所当然。

宋之问和刘希夷皆为当时进士,新旧唐书上对宋之问的评价为:"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可见宋之问少年就成名,文采精彩与之媲美者鲜少。而对于刘希夷的评价,《大唐新语》中说:"(刘希夷)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

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被翻涌,其实都没一个定论,但是,其间因由此诗纠结的前因后果,却让宋之问得了千古骂名,一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有口难辩。当然,早已入黄土的阴霾,宋之问不用去追根前来过往,一轮皎洁的月色,读懂了当空照才是生命的本色。

同类推荐
  • 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

    《胡适留学日记》是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1910-1917)所写的日记和杂记,共分为17卷,记述了胡适早年的文学主张和其思想演变的轨迹、读书经历,他对当时社会时事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以及与朋友间的交往、书信往来存稿等,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学术、文化教育、内政外交、社会变迁等许多方面,不仅是研究胡适个人,也是研究整个近现代中国的珍贵资料。胡适留美早期的日记多是流水账,但由于具有连贯性,读来并不觉枯燥。后来的札记则真实坦白地记下一个青年人的私人生活、内心生活及思想演变的过程,有很多生活细节的描述,包括年轻人的自喜、夸大、野心、梦想,可以看作是胡适留学时的自传了。
  • 金童话

    金童话

    《金童话》是一部令人灵魂战栗的小说。陈占敏以“黄金”作为镜子,以他一以贯之的冷峻、梦幻而诗性的想象,对人性、政治、权力、欲望、历史等等永恒的主题进行着悲壮的拷问与“挖掘”,写实与寓言、魔幻与现实、此岸与彼岸在小说中彼此交融,作家深邃的眼光、悲悯的思考更是穿透遥远的时空,使“黄金”拥有了艺术的灵光。散发出了超越自身、超越世俗的光芒。
  • 视角与方法

    视角与方法

    本书以“视角与方法”为侧重点,正面迎向当下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从深厚纷杂的“中国经验”出发,借助于“文化研究”开辟的视野与方法,努力去打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领域。
  • 盆地这边

    盆地这边

    本诗集收集了诗人近几年所作的诗歌精选,作者以人生节点上发生的事件的切面为基点,描绘了一些常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和感悟。这些诗歌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诗人通过对人、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有了深切的感悟之后所作。
  • 解密中国大案II

    解密中国大案II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牛刀说: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居高不下的房价、阴晴不定的股市、通货膨胀、银行利息的高低……经济政策的变化背后,有各种数据,究竟哪些数据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如何能让生活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优质?如何理性准确地选择投资?投资绝不能靠运气,也不能盲目跟风。财经专家牛刀深度解析解读金融、经济领域中事关……
  •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天涯明月之风尘眼

    试问天下著史者,何以决定和改变历史?军事?政治?科技?若然不知,何以写史?改变历史的不是军事,不是政治,也不是科技,而是智慧!本书开篇也有穿越,为示本书对穿越的藐视,穿到四千万年前的灵魂,反而被炎某囚禁于体内,成了受折磨的灵魂······本书的情怀和行文效仿已经仙逝的古龙本书江湖格局和情节布局模仿金庸大侠书中国与国的大战场面,将会海陆空并行描写小规模的精英团队决战,则模仿英雄联盟的5V5、3v3模式各路英雄的一招一式则取材于游戏《天涯明月刀》和《剑灵》,
  • 王俊凯选择你我不会错

    王俊凯选择你我不会错

    这本文章还有两个名字叫《尘埃的约定i》《选择你我不会错》请不要误以为抄袭
  • 天郧神王

    天郧神王

    神界存在着一种强大的神祇,它需要死亡99次,重生99次。并且每次重生都需要达到人生顶峰!这样才能继承神祇之位。但是死亡重生之后,就会忘记前世所有经历的事情……
  •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西藏自古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交往和联系逐渐由松散向稳固的方向深化,到元朝时期,西藏已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地方政权。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西藏地方萨迦派法主萨迦班智达在甘肃武威举行会谈(即凉州会谈),尽管会谈过程简单,但是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解决了重大问题。正是通过这次会谈,产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
  • 69条建言与忠告

    69条建言与忠告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将自己的实践与近年来的观察、思考、体味与感悟总结和提炼出来,涵盖了企业选人用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企业决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难能可贵,具有较好的参考性和警示性,相信广大读者看后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领导人中,既有董事长,又有党委书记和总经理;既有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又有民营和合资企业的领导人。由于岗位、职责与企业性质的不同,他们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不会相。《69条建言与忠告》涉及面较广,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应该取其所用、弃其不适,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 雨季的丝语

    雨季的丝语

    走过花季,来到雨季,扯不断一身的烦恼丝,在青春期,总有很多惊人的语言,总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故事。雨季是苦涩的,雨季使我们走向苍老,我们即将成熟,但青春无错,爱情无罪。当我们再回首时,才发现曾经经历过的爱情,竟然那么值得我们回味。
  • 聪明女人的五项修炼

    聪明女人的五项修炼

    作为现代女性,如何打造自己、由内而外地扮靓自己,使自己绽放出女性独特的美丽光彩,是每位女性应该修炼和学习的一门课程。这本书是女性的人生指南。作为女人,从中你或许能获得指导自己、改变命运的最佳方法,找到打造美丽、通往幸福的成功密码,在启迪和思索中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
  • 灵咒鬼话

    灵咒鬼话

    我本是一个大学生,因为意外,步入一个光怪陆离的灵异世界。红衣的厉鬼,复仇的鬼婴,神秘的邪阵,全是活死人的鬼村,同学也深陷其中……第一邪教欲将我杀之而后快,数千年前的死人要复活……一次次事件,令我明白自己已经身陷一个迷天大局……面对的一切的一切,我,该何去何从……
  • 点绛唇之冷酷王妃本无常

    点绛唇之冷酷王妃本无常

    她是21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巅峰杀手,她冷酷无情将背叛和欺骗踩在脚下;她是相府的痴傻嫡小姐,被姨娘和庶妹阴谋杀害。一朝穿越她成了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她对这个异世的宣言。他是世人口中的妖孽王爷,世人俱他畏他只因他心狠手辣。当绝境重生的她遇上傲视天下的他,是奇情还是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