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档案
姓名: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
国籍:印度
年龄:59岁
行业:钢铁行业
净资产:2010年以287亿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5位
现居住:英国
家庭状况:已婚,有2个孩子
没有魔术让一个人一夜暴富,成功需要不懈努力
这位让印度骄傲的富翁在新德里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结束之后,一个在读工商管理硕士的学生向他提问:“我多久之后就能成为你?”米塔尔对他说:“你必须努力,没有魔术让一个人一夜暴富,成功是不懈努力的结果。”
米塔尔就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拥有今天的辉煌。他1950年出生在加尔各答一个不太富有的家庭。他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但学习非常刻苦,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上小学时,他在尺子上刻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拉克希米·米塔尔博士,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博士”。
上大学时,米塔尔早晨到学校上课,下午到父亲的公司上班,晚上再回家复习功课。他说,刻苦努力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25岁那年,他和一个朋友首次出国度假。当时,他父亲的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有一笔业务进展不顺。他路经雅加达时,原本打算顺便去那里看看,没想到一看就被当地的情况所吸引,全身心扑在了当地市场的开拓上。正是这次“宁要工作,不要休假”的经历显示出了他非凡的经营才能。他不仅在印尼打开了局面,而且业务越做越大,自此踏上缔造钢铁王国的征程。
发家秘诀
拉克希米·米塔尔这位59岁的印度出身的大亨把自己的公司准确地形容为“真正全球性的钢铁企业”。公司的总部在伦敦,这个120亿美元的钢铁帝国幅员辽阔,从哈萨克斯坦的前国营钢厂,经过欧洲和非洲,一直延伸到美国。LNM是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商,仅次于卢森堡的阿塞洛公司。米塔尔还在四处寻求收购,飞机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年要飞近60万千米。
拉克希米·米塔尔是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LNM集团的老板,1995年来到英国定居。2004年3月份,根据英国“阳光电台”公布的“2004富豪报告”,米塔尔是英国的第四富豪,是英国最富有的亚裔人。2003年度,他的财富还是12.5亿英镑,而2004年则飙升到31亿英镑,等于1年时间上涨了20亿英镑。据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拉克希米·米塔尔排在第62位,净资产为62亿美元。
LNM集团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在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在内的12个国家都拥有钢铁厂,每年产值超过60亿美元。
米塔尔的朋友们称,米塔尔曾公开宣布自己具有建立世界上最大、管理最好的钢铁公司的野心,并且不会让任何东西挡住他的步伐。他每年驾驶私人飞机飞行56万千米,在世界各地视察,寻找并购机会。
米塔尔出生在印度拉贾斯坦邦西部的沙漠地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他所在的村庄才有照明。后来他一家人搬到加尔各答,他在加尔各答最著名的圣泽维尔大学学习会计学和商学。米塔尔每天上午6:30到9:30上课,余下时间到父亲开的一家小钢铁厂帮忙。这样,等到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的时候,21岁的他已是一位熟练的管理员了,他开始全职为家族企业工作。当时,这家小钢铁厂一年的钢铁产量是2万吨。
1976年,米塔尔和家人搬到印度尼西亚居住,在这里建立了印度之外的第一家海外钢铁企业。他建立庞大的钢铁帝国的成功秘诀是买下奄奄一息的国营钢铁厂,然后迅速转制,用先进的管理和设备令它起死回生。
1989年的第一单大买卖让他尝到了甜头,当时他购进的一家印尼钢铁厂原本每天亏损100万美元。这家国营企业也曾请来美国的顾问和德国的专家,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良方救治。而米塔尔买下这家钢铁厂后,一年就让钢铁产量翻番,实现赢利。
1992年,米塔尔进军墨西哥,他花2.2亿美元买下了墨西哥政府十年前花费20亿美元建造、亏损了几年的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在米塔尔的经营下,不到5年,Sicartsa就成为集团皇冠上的明珠,产量占到了集团总产量的63%。
成功历程
不断并购同类企业,终于打造出全球最大钢铁公司。
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2005年3月11日宣布,该公司已经获准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新组建的米塔尔钢铁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年产钢铁7000万吨,远远超过此前排名第一的欧洲阿赛洛钢铁集团。
米塔尔钢铁公司和美国国际钢铁集团的股东于2005年4月12日分别召开特别会议,就并购事宜作出最终决定。现任米塔尔钢铁公司董事长拉克希米·米塔尔将成为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80年开始创业的米塔尔几十年来不断购进钢铁企业,并把它们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逐渐将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发展成年产3200万吨钢铁的公司,2004年壮大成为仅次于阿赛洛钢铁集团的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2004年10月25日,为成为全球钢铁霸主,米塔尔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宣布计划以大约4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从而打造出全球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钢铁公司。
阿赛洛钢铁集团首席执行官多尔说,现时仍然分散经营的钢铁行业需要更多整合。分析师认为,米塔尔将钢铁行业的整合从地区内部扩展到全球,改变了世界钢铁生产商之间的力量对比,他缔造出的“钢铁王国”将对原材料供应商和客户拥有更强大的定价能力。米塔尔预计,今后几年,全球钢铁业还将发生类似的合并。他说,他的家族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实现了发展目标,现在正将目光转向东方。“我们在亚洲的业务不多,”他说,“这显然是我们希望拓展的一个地区。”
成功秘密
不过,米塔尔成功的主要秘诀是及时利用了钢铁生产中的两次技术革新。
其中一个是从传统的高炉炼钢技术转换到使用更加有效率的微型炼钢炉。目前,除了哈萨克斯坦的钢铁厂还使用高炉外,LNM控股集团其余的钢铁厂都在使用微型炼炉。
此外,米塔尔还意识到,随着越来越多钢铁厂采用微型炉技术,原材料废钢的价格会上涨。他于是开始投资废钢的替代品,直接还原铁(DRI),如今已成为这种铁的最大产家。虽说米塔尔没有申请专利,但直接还原铁的生产技术复杂,很难被复制。所以,一位美国投资银行的分析师断言:该公司所掌握的直接还原铁技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难以被超越”。
政治风波
为了提高自己在英国社会的地位,拉克希米·米塔尔所做的努力可不仅仅是购置房产,他还曾向执政的工党慷慨解囊,虽然12.5万英镑不算太多,但换来的却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友谊”。
米塔尔据称跟布莱尔工党政府有着密切联系,也曾因为这层关系而颇遭诟病。2002年2月,《印度时报》用这样的标题报道了米塔尔:《米塔尔:英国人最恨的外国人》,说他作为富豪在英国最鲜为人知,但是最遭嫉恨。
米塔尔跟布莱尔的关系在英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媒体指责布莱尔政府帮助米塔尔获得了7000万英镑的贷款,从而帮他买下了罗马尼亚的国营钢铁公司Sidex。而此前,2001年6月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再次赢得大选胜利后,米塔尔向工党捐赠了12.5万英镑。在野的保守党怀疑布莱尔有接受“政治献金”的嫌疑,要求调查此事。这一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被称作“钢铁门”丑闻。后来罗马尼亚政府亲自出面澄清,这一事件才平息下来。
而同一时间,媒体还指责米塔尔游说美国政府打压英国的钢铁产业。据报道,米塔尔在美国芝加哥的分公司游说布什总统对进口钢材施加关税。英国每年出口价值2.5亿英镑的钢材到美国,美国对外国钢材施加关税无疑会大大损害英国的钢铁产业。所以,两件事情加起来,《印度时报》形容米塔尔在英国是最遭嫉恨的外国人并不为过。
低调生活
米塔尔本人喜欢低调的生活。据称,有一次布莱尔夫妇邀请他参加政府专为英国最富有的亚洲人所开的宴会,他拒绝了。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他更愿意忙于收购钢铁厂而不愿抛头露面。
米塔尔每天都练一小时的瑜伽,即便是出差在外也不间断,他说出身亚洲给了他许多珍贵的东西。一次,他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做一个印度人是一个真正的优势。如果你从小在一个有三百多种语言和少数民族的国家长大,你将学会如何消除分歧,达成妥协。”
目前,米塔尔的妻子育莎负责印度尼西亚的家族企业,而儿子则是LNM控股公司的副总裁,主管伊斯帕特公司。
人类有史以来最为阔气的富豪
如果一个人能出手7000万英镑买下一座豪宅,一举创下世界上单座房屋交易额的最高记录。那么,他将自己宝贝女儿的婚礼盛宴摆到法国王宫,也就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惊讶了。这个人就是居住在英国的富豪——大名鼎鼎的印度钢铁业巨头拉克希米·米塔尔!
拉克希米的女儿瓦尼莎从伦敦的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加盟父亲的公司。她将和自己的未婚夫阿米特·巴蒂亚喜结连理。
按照计划,这一婚礼将在以浪漫著称的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一共要持续6天。6天中,拉克希米会给前来的1000多名贵宾全部安排四星级的豪华酒店,提供美味精致的一日三餐,还将举行一系列印度风格的婚礼庆典活动,包括印度传统音乐会、众多好莱坞明星聚集的盛大晚会等,许多赫赫有名的印度舞蹈家、音乐家、电影明星以及社会名流都将从世界各地赶赴巴黎。
不过,6天的婚礼最与众不同也最为出彩的地方,是在世界闻名的法国凡尔赛宫举行的一场宏大的宴会。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过去是法国国王的王宫,拉克希米早就提前预定了这个价格不菲的地方,准备在这里为女儿举办完全具有王室风情的婚礼。米塔尔刚买下的这所豪宅坐落在肯辛顿宫花园,这一地段被称作“亿万富翁区”,除靠近戴安娜以前居住的肯辛顿宫外,还跟文莱苏丹在英国的住宅毗邻。
媒体分析称,这可能是因为他是靠钢铁这种实实在在没有花巧的行业发家的,如果他是一个石油、媒体或者交通业大亨,米塔尔和他的伊斯帕特公司无疑会跟壳牌或者维京一样出名。
房屋内的设施高档豪华,从土耳其浴池、舞厅、地下游泳池到艺术画廊一应俱全,难怪拉克希米·米塔尔对它情有独钟,打算把这里作为他在英国最主要的住处。拉克希米·米塔尔在伦敦北区也拥有一栋价值900万英镑的大厦,此外他还在伦敦西部著名的高级社区拥有豪华公寓。
不过,拉克希米·米塔尔的一位朋友于2004年4月10日对《星期日泰晤士报》透露了这位亿万富翁舍得花如此大的代价买下这座豪宅的真正原因。他说:“拉克希米希望融入到英国社会中,他认为这座房子是身份的象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他的地位。他太富有了,这点钱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
冷静迎挑战
尽管资产缩水程度远远超过英国其他富豪,但米塔尔对未来仍持乐观态度。
阿塞洛-米塔尔钢铁公司说,预计本企业今年第三季度的息税前利润超过85亿美元,下半年税前利润和现金流将超过上半年。
米塔尔告诉美联社记者:“尽管受金融危机冲击,钢铁市场上现阶段撤资现象严重,但我们相信今年下半年能够获得更多利润。”
米塔尔对形势走向的乐观预期缘于自身实力。阿塞洛-米塔尔钢铁公司的钢铁产量占全球总钢铁产量10%。这家企业掌控着相当数量的铁矿和煤矿资源,不易受国际市场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米塔尔并不依赖贷款投资,基本上可算一名实业家而非金融家。
米塔尔谈论印度市场时说,旗下钢铁企业有意拓展印度、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
钱多未必是好事
在《星期日泰晤士报》2010年4月25日公布的“英国境内富豪榜”上,米塔尔连续6年荣登英国首富,同时亦是榜上最大赢家。2009年米塔尔身家因金融海啸蒸发逾6成,2010年钢铁市场复苏,带挈其总资产反弹1倍,达到224.5亿英镑(287亿美元)。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3月报道,米塔尔是全世界第四富有的人。
他2004年斥资7000万英镑(1.2亿美元)在英国伦敦肯辛顿王宫花园买下一栋别墅,也曾花费3000万英镑(5202万美元)为女儿举办奢华婚礼,但米塔尔常说,钱多不一定好。
英国记者蒂姆·布凯写过以米塔尔“钢铁王国”为主题的书。布凯说:“米塔尔用钱小心。他常开玩笑说,自己的私人飞机上提供披萨,而非香槟。”
米塔尔之子阿迪蒂亚·米塔尔先前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常常担心过多财富对两个孩子的成长不利。
“金钱是诅咒,”阿迪蒂亚说,“每当我带着孩子搭乘私人飞机度假,我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他们已经不是两三岁的孩子,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普通机场?这相当糟糕。”
欲吞全世界钢铁业
2005年3月11日,米塔尔钢铁公司斥资45亿美元并购国际钢铁集团,随着这项交易尘埃落定,米塔尔钢铁公司从老二一举跃升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米塔尔亦由此登上了事业的顶峰。
轰动全球的并购国际钢铁集团一案,正集中体现出米塔尔渴望在21世纪成为钢铁王国中的“亨利·福特”的野心——不仅控制着整个王国,而且实现整个行业运作模式的转型。
米塔尔脑海中的“管理-模仿”模式,取决于三个重要信条。首先,具体的管理细节一定要经过米塔尔的严格监控,尽管这意味着他要在一年里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飞行35万千米。其次,米塔尔深信是利润,而非产量,才是衡量一个传统企业的唯一标准。他很高兴获知自己的一些竞争对手也开始注意到这一个问题。最后,米塔尔坚信21世纪的钢铁产业正如20世纪的汽车产业,将会整合为三到四家效率极高的超级巨头,而自己的公司正是其中的领头羊。
米塔尔成就事业的方法,似乎不外乎是马不停蹄去购买一系列濒临破产的钢铁公司,然后想方设法地帮助它们恢复活力。米塔尔的确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而这秘诀就在于米塔尔知道如何去猎寻合适的并购目标。米塔尔在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捷克共和国以及波兰等地所收购的钢铁公司,大多都是劳动力过剩和技术落后的企业。在这些国家中,由于他不可避免地削减员工,当地工会组织把他列为“残暴的资本家”,却鲜有人注意到米塔尔在减低运作成本的同时,还有包括诸如严格的安全条例、充满活力的质量监控以及打通供应商之间的物流沟通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当竞争对手对那些旧钢铁工厂嗤之以鼻时,拉克希米·米塔尔却一步一步地在这些工厂废墟上,建立了强大的世界钢铁王国。
米塔尔的中国攻略
在全球版图上,米塔尔还要填补不少空白,中国已经成为米塔尔的优先战略要地。不久前,米塔尔以逾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华菱管线的37%股份,与华菱集团共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这一交易是目前外资购并A股公司股权交易额最大的一宗股权并购案。
米塔尔在签字仪式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成为钢铁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国家,米塔尔钢铁公司是全球化的跨国企业,收购华菱管线股权,将成为米塔尔进入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中国钢铁市场的重要一步。他表示,米塔尔钢铁公司将在很多方面帮助华菱管线提升竞争地位,包括充分利用旗下的全球销售网络、采购体系以及两个研究中心等优势资源,帮助华菱管线实现扩展目标。而作为米塔尔钢铁公司的成员之一,华菱管线将纳入其一体化采购体系,同时进入其全球销售网络。
米塔尔还将目光投向他的祖国印度的一个大型钢铁厂。他说:“我不想经营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而想经营最赚钱的钢铁企业。”
即使是竞争对手也承认,与以前相比,现在的米塔尔拥有了一个覆盖面更为宽广的集团,并且拥有让同行们羡慕不已的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