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1600000012

第12章 宋真宗赵恒

真宗赵恒

少有大志三十而立

赵恒聪睿灵敏,从小就得太祖、太宗的喜爱。7岁时,就傅受经,初览即能成诵。好与诸兄弟玩战阵游戏,常自称元帅,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且言谈不俗。据说有一次随太祖入万岁殿,他顽皮地坐在太祖的御座上玩耍,太祖爱抚地问他:“这是皇帝的宝座,孩儿愿做皇帝吗?”年幼的赵恒竟回答道:“天命有归,孩儿亦不敢辞。”使太祖大为惊奇。稍长,太宗让他练习草书,他却说:“草书之迹,诚然妙秘。但孩儿听说王者事业,功侔日月。临政处事,应毫无隐讳。一照之心,一览无余。若学草书,恐临事有误,谨愿罢习。”此番话亦使太宗叹异。

太平兴国八年(983),赵恒16岁时,与兄德崇(改名元佐)、德明(改名元僖)一起受封,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雍熙三年(986)七月,赐名元侃。端拱元年(988)正月,进为荆南、湖南节度使,改封襄王。淳化六年(995)八月,复立之为皇太子,兼判开封府,赐名恒。

至道三年(997)二月,太宗患病,朝廷中开始了谋立新皇帝的明争暗斗。赵恒立为太子后,因事得罪了身为宣政使的宦官王继恩,为其忌恨。自太宗病重,王继恩便暗中串联了参知政事李昌龄、知诰胡旦等,并与太宗李皇后通谋,图立元佐。

三月二十九日,宰相吕端入宫问疾,见太宗病危旦夕,又见左右奉侍太宗的只有李皇后,王继恩等人,独不见赵恒,怀疑有变,随忙退至中书,密写“大渐”二字,派腹心吏人急趋东宫,促赵恒入禁中。这时,太宗驾崩,在吕端等辅佐下,赵恒即帝位于太宗灵前,时年3O岁。

内修文治外睦友邻

赵恒即位后,下诏制说:“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然而缵图伊始,惧德弗明,所宣拔茂异之才,开谏诤之路,惠复疲赢。庶几延宗杜之鸿休,召天地之和气。”表示了他锐意兴革、立志图强的决心。

为了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赵恒首先下令提高京官的政治待遇,规定朝官与未朝官同样叙迁磨勘,同样穿绯、紫色官服。礼遇先朝诸大臣,加宰相吕端右仆射,召拜他的两位老师李至、李沆为参政知事,拜宿将曹彬为枢密使兼侍中,又以富有才略谋议的户部侍郎向敏中、给事中夏侯峤为枢密副使,共典军政。尊太后李皇后为皇太后,仍居西宫嘉庆殿,后徙之万安宫。同时追尊生母李氏为贤妃,进尊号为皇太后,追谥元德,后附葬太宗永熙陵。先前参与谋废立的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以及宦官王继恩等人,相继贬黜,流放远郡。然后诏御史台谕告内外文武群臣,自今人君有过,时政或亏,军事臧否,民间利害,并许直言极谏,抗疏以闻。次年(998)正月,改元咸平。

咸平元年(998)十月,赵恒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调整。罢吕端、李至宰相职,擢户部尚书张齐贤与李沆并为相,罢参知政事温仲舒为礼部尚书,擢枢密副使向敏中为参加政事。擢翰林学士杨砺、宋湜为枢密副使,共参国政。接着便着手整顿吏政,解决机构腋肿、贪污腐败、官吏冗滥、选举作弊等突出问题。

赵恒采纳宰相张齐贤的建议,始定外任官职田制度,规定职田数量以差遣为别,作为各级官员的俸给补贴,提倡廉政。然后裁撤合并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罢置盐铁、度支、户部副使,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并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勾院为一,以提高三司的办事效率。又严格官吏的举荐、任用、迁转、考核制度。咸平二年(999),赵恒诏令各部、台、院举荐升朝官任知州,被举荐者三任而有政绩,才能作为善举而议奖赏。否则被举者若犯贪赃罪等,举荐者亦连坐。赵恒还命宰臣誊录内外官员历任功过,编册进呈,以备委任官员时参考。咸平四年(1OO1)四月,赵恒在崇政殿亲自考核京官,开创了宋代京朝官磨勘引对的先例。

为了广泛选择优秀人材和网罗人士,赵恒把改革科举制和发展学校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在《劝学文》中,曾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此极端的利禄观作为劝学手段,使众多的读书人趋于科场。学校教育自宋初以来,官学甚少,以书院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私学逐渐兴盛起来。对此类书院,赵恒也给予了扶持。

赵恒在实行政治改革的同时,也积极寻求经济富强之道。在他即位的当年五月,下诏说:“国家大事,足食为先。”以国家未有九年之蓄为忧,令两府大臣讲求丰盈之术。他还对侍臣说:“经国之道,必以养民务穑为先。”诏三司每逢岁稔之年,要增广市籴以实仓廪。重申转运使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劝课农桑。咸平二年,命度支郎中裴庄等官员分赴江南、两浙等地,发官廪赈恤受灾饥民,蠲除田赋。诏令有司减罢各种无名力役,暂缓土木营建,以休养民力。又令陕西沿边地区广兴屯田,把士卒戍边和耕种结合起来,还诏令全国,凡民户有能力开荒,准许无田税农户请佃荒田垦种,五年后定纳赋税。为了使民户有能力进行生产,又推广农部判官马元方创制的“预买绢”法。即在每年春季民力乏绝之时,官府借贷户缗给农户安排生产、生活,俟秋收后以绢输官偿债。

赵恒本人也以勤政为要。他制定的工作日程表是:每天清早在前殿接见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审刑院各部门的请对官员,听闻奏事,能决定的立即答复。早饭后处理各司奏事,批阅奏章,直至中午。下午看书学习,安排各项例常活动。晚上则多召儒臣进讲,询访为政得失、探讨经史等。他还以刑狱直接关系到国治民安,首先恢复了废置已久的各路提点刑狱官。后又以京师狱讼繁杂,专门设立了“纠察在京刑狱司”的机构。为防止刑狱伪滥,诏命诸州长官亲决狱讼,疏理冤滞。各地县尉司不得私置狱。又命给事中柴成务等人,编集《新定编敕》856条,镂板颁行,与律令格式、刑统并行。

同时,赵恒也下诏严格约束皇亲国戚以及宦官。他的姑母秦国长公主为其子王世隆求官正刺史,赵恒婉辞拒绝,说:“正刺史系朝廷公议,不可。”他的妹妹鲁国长公主为翰林医官赵自化求升秩,也被他拒绝。驸马都尉石保吉家中发生家仆偷盗一事,石保吉面请赵恒,乞加重罪,又欲在他家中设刑问罪。赵恒以国家自有常法,不允,命交有司处决。

由于赵恒在即位之初的几年中,能广开言路,锐意兴革,勤政治国,所采取的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全国人口由他即位初年的4OO多万户增加到近8OO万户,出现了后世所称的“咸平之治”的小康局面。

赵恒在加强国内统治的同时,也密切注意同邻邦的关系。当时宋朝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北邻的契丹政权和西邻的党项政权。

自太祖以来,契丹政权始终是宋朝北部的主要威胁。太宗曾大举用兵,期望收复宋朝北部的国防重地、在五代石晋时割让给契丹的幽、蓟诸州,结果大败而归。此后宋朝对契丹便主要采取守势,用以险设防的策略,开辟边地河道、水塘,种植水田,作消极防御。

就在此时,契丹方面却先发制人。契丹军疾风暴雨般的进攻,使宋朝廷内部惊慌失措。在这紧要关头,宰相寇准主张积极抗战,力请赵恒北上前线,领兵亲征。赵恒虽惧怕赴河北,但觉得南逃之议也不可取,只好硬着头皮勉从寇准之议。这年十二月,赵恒从京城出发,北上澶州。赵恒在澶州北城门楼,接见众将帅。城下诸军,见皇上亲征,欢声雷动,倍受鼓舞。这时先后集结到澶州周围的宋军达几十万人,将士们只等朝廷发布号令,便驱逐强敌,复仇雪恨。河北前线各地的军民闻听赵恒亲征,也纷纷发动攻势,出击敌人。

契丹军这时深入宋境,数战受挫,给养困难,士气低落。耶律隆绪和萧太后采纳宋朝前降将王继忠(咸平六年望都之战被擒降敌)的建议,派人传信给赵恒,提出罢战议和。这正和赵恒的夙愿,他当即回书表示,宋朝也并非喜欢穷兵黩武,愿双方息战安民,派殿直曹利用为使议和。契丹复派使韩杞面见赵恒,得出以索还后周世宗时收复的关南故地为罢战条件。赵恒深怕割地议和,为后人唾骂,嘱曹利用只要不割地,可不惜重金与之言和。曹利用问到底可允许给契丹多少,赵恒不加思索地说道:“若必不得已,虽百万亦可。”后在寇准的坚持下,双方以宋每年给契丹银绢3O万两匹达成协议,罢战言好。

党项政权见契丹与宋罢战言和,也遣使入宋,奉表称臣。赵恒对德明厚加赏赐。为确保宋朝西部边安全和防止德明反复,赵恒向党项提出归还灵州、派子弟入宋为人质等7项条件,不料遭德明坚决拒绝。赵恒只好再作让步,放弃这些要求,于景德三年(1OO6)十月,授德明为定难节军节度使,封西平王。又先后开放设置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延州(今陕西延安市)等榷场,与之开展贸易。此后,每逢岁旦圣节,德明都遣使宋朝,贡献不绝。赵恒对德明,也不断封官加爵,厚与赏赐。

赵恒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与契丹、党项的和好关系,使宋朝的西部和北部边防暂时平安无事。

抑直任佞迷信昏聩

澶渊之盟后,赵恒所担忧的外部威胁暂时缓解,但朝廷内部矛盾却日益激化。

战后不久,赵恒把主和派王钦若召回京城,给以资政殿学士的宠遇。王钦若伺机进谗赵恒,说前日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城下之盟古来为耻。寇准主张皇上亲征,是拿皇上作“孤注”,而“孤注一掷”也是皇帝的奇耻大辱云云。这些话,给赵恒的心头罩上了一层阴影,竟使他接连几天闷闷不乐,寝食不安。

赵恒本不喜欢寇准的耿直,起用寇准,主要是让他帮自己渡过难关。听了王钦若的话后,赵恒便在景德三年(1OO6)二月,以寇准“过求虚誉,无大臣礼”为借口,罢其相,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擢参知政事王旦为相,王钦若知枢密院事,并加王钦若资政殿大学士之号,位诸臣之首。

景德五年(1OO8)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入宫早朝,当诸臣奏事完毕,皇城司来人报说,在宫城左承天门南角,发现像书卷一样的黄帛两丈多,黄帛上面隐约有字。赵恒于是对众臣说:“去年十一月,我曾梦见神人,说今年正月当降《大中祥符》三篇,想必正是天书下降了。”宰相王旦等即跪拜称贺,说是“天书”降临,应去奉迎。赵恒君臣一行便步至承天门,焚香望拜,取回“天书”,由知枢密院陈尧叟启读。大意是说,赵恒能以至孝至德诏承先业,治理天下,今后更应清静简俭,善始善终,永保宋祚。读毕,赵恒再拜,接过“天书”,藏于金匾。然后大宴文武群臣,京朝官并加恩升爵。令改元大中详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门。其后,“天书”不断出现,太宗也忙忙碌碌东封西祀。

赵恒崇奉祥瑞,沉湎于封祀,朝内一班大臣也极意屈奉迎合,希求加官进爵,以固权位。首倡祥瑞封祀之说的王钦若竭尽精思,挟符瑞以邀恩宠,大中祥符五年(1O12)被拜为相,兼枢密使,因其状貌短小,项有附疣,被人讥讽为“瘿相”。

不过,这么多的“祥瑞”并未给赵恒和他的帝国带来多少好处,反倒天灾人祸不断。

大中祥符九年(1O16)的夏季起,从京畿、河北、陕西、京西、京东以至江淮、两浙、荆湖的大片地区发生蝗灾,各地关于蝗情的奏报不断送进皇宫。为此赵恒忧心忡忡,几次或亲自或遣官分赴各道观,建道场祈祷上天,乞求保佑。又几次下诏灭蝗,灾情不仅没有减轻,反继续扩大。这年七月的一天,赵恒方坐便殿,左右报告有飞蝗经过京城。他出门临轩观望,但见飞蝗遮天掩日,不见首尾。赵恒忧形于色,意甚不怿,命撤膳应灾。自此,忧郁成疾。

久任相位的王旦,自“天书”、封祀之事起,对赵恒即多加迎合,少有谏诤,凡事若少忤赵恒之意,便蹙缩不安,处事决政“务遵法守度,重改作”,洁身自好。这时,以朝政衰败,灾异严重,于天禧元年(1O1)七月以疾为辞,辞去相位。赵恒即擢王钦若为相。

王钦若拜相后,却首以排除异己为能事。参知政事王曾因为他有前隙,便首先被排挤出朝。参知政事张知白因与他议事多不合,复被排挤,罢知天雄军(今河北大名)。连三司使李士衡前任河北转运使时,因屡献金帛助祀而一直得赵恒青睐,也视为眼中钉,暗进谗言,阻其进用。王钦若的专横引起朝野的不满,遭谏官连章弹劾。复有人上书揭露他卖官鬻爵,王钦若面见赵恒自辩,求让御史台为他辩诬。赵恒为“国家置御史台,非为人辩虚实”为辞,不允。接着,又有人揭露他家藏禁书,被赵恒召问,始不自安,遂罢相,出判杭州。

王钦若罢相后,赵恒想起王旦的举荐,召拜久在朝外的寇准为相,以丁谓为参知政事。丁谓善于揣摩人意,靠对赵恒的逢迎,青云直上。寇准素恶其人,他也对寇准怀恨在心。丁谓曹利用等由此串联一起,合谋伺机排挤寇准。

赵恒自患病后,则日益迷信。他曾经虽说过:“古人多言祷神可以延福,恐未必如此。”这时却不断幸遏宫观,拜神求佛,乞求神祗保佑。天禧二年(1O19)三月,永兴军巡检使朱能奏报“天书”降于乾祐(今山西柞水)山中,赴京城恭献。赵恒仍深信不疑,备列仪仗,亲自到琼林苑,奉接“天书”入宫,大赦天下,普度道释重行,广建道场祭天祀地。复在天安殿召见来自京城及各地庙观寺院的道尼僧徒13OOO余人,赐以药银大钱,让他们为自己祈福延寿。这年八月,再立皇子赵祯为皇太子。从此援引每三、五单日监斩听政的旧制,对诸臣所奏军国大政敷衍应付,余则避居深宫,沉溺丹鼎。皇后刘氏渐渐专权于政。

寇准于是奏请赵恒:“皇太子渐已成人,人望所属,愿陛下思社稷之重,付以神器,以固万世根本。丁谓为人奸佞,不可以辅佐少主,请择方正大臣以为羽冀。”赵恒点头答应。不料此事为丁谓侦知,丁谓急找钱惟演等,通谋刘皇后,谗言赵恒,说寇准专权,图谋不轨。赵恒患病后,事多健忘,这时竟不记得与寇准的前番谈话,轻信丁谓等所言,将寇准罢相,擢参知政事李迪为相。

继之,丁谓又与赵恒的亲信宦官、入内副都知周怀政发生矛盾。周怀政与客省使(掌契丹、高丽国信使见辞宴赐及四方进奉、四夷朝觐之事)杨崇勋等人合谋,欲杀掉丁谓,复相寇准,奉赵恒为太上皇,传位太子,废刘皇后。并商定于天禧四年(1O2O)七月二十五日起事。就在政变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杨崇勋临战畏惧,向丁谓作了告发。丁谓闻变,身穿便服,乘座妇人轿车急找枢密使曹利用商量对策。次日天亮,曹利用即进宫入奏赵恒。周怀政正欲布署起事,突然闯进一队卫士,将他逮捕,与此同时,周怀政的同谋者也一一被抓。刘皇后亲自审问了周怀政等人,奏告赵恒,将他们斩杀于城西普安寺。丁谓借此大兴冤狱,排除异己。与周怀政有过联系并献“天书”的永兴军巡检使朱能闻丁谓派兵抓他,自缢而死。寇准也被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

此后,丁谓更加专权,凡不阿附自己的人,即被指斥为“寇党”,轻者贬官,重者流放。赵恒的病也日渐危重,不仅喜怒无常,且更健忘、语言错乱。寇准被贬后,他则问左右说:“我为什么久不见寇准?”左右慑于丁谓权势,都不敢应答。李迪罢相后,赵恒欲相王钦若。丁谓却矫旨除王钦若使相、西京留守,出判河南府。赵恒只听说了王钦若已除授新官,但任的什么官,他却没有再问。天禧四年十一月,赵恒的病更加严重,不得不命皇太子监国,刘皇后与太子同莅国政。又命在京城景灵宫中建万寿殿,让道尼、僧徒日夜为自己祈祷。

次年(1O22)正月,改元乾头。赵恒抱病疾在东华门看灯,回去后即卧床不起,到二月十九日便在延庆殿去世。十月,葬于定陵(在今河南巩县),谥曰“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改元五次,在位前后共计26年。庆历七年(1O47),加谥号“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宋真宗亲征澶渊宫廷斗争秘事

宋真宗亲临澶渊秘事

景德元年(1OO4年)九月,宋真宗多次得到边报,说契丹正在调动军队,准备粮草,要大举进攻宋朝。一天,真宗把辅臣召进宫中,商议抵御契丹的大计。他对辅臣们说:“契丹准备大举南侵,此事至关重大,不可疏忽。朕准备亲征契丹,以决胜负。卿等以为何时进发为好?”

上任才一个月的宰相毕士安说:“前些时陛下已经派遣将领率师出征,抗御契丹,只要责成他们务必尽心、守土报国就可以了,陛下用不着亲征。如果陛下认为必须亲征,以暂时驻跸(bì)澶渊(澶chán蝉;又名澶州,今河南濮阳)为宜。但是,澶渊城郭不大,陛下亲率大军前去,很多事情不好安排,最好准备一个时期,然后再向澶渊进发。”和毕士安同一天担任宰相官职的寇准,不同意毕士安的意见。他说:“国家重兵,多在河北,必须有劳圣驾及时亲临澶渊,进发的日期不可延缓。”

两位宰相对于出征的时间意见不一致,真宗拿不定主意。他让辅臣们对这个问题再加仔细研究,提出具体意见。

这一次契丹的进攻,规模空前。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出马,率领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宋朝北方州县的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传到都城。九月(闰)间,一天夜里就来了五封告急文书。前线吃紧,真宗非常着急,赶快把寇准和其他大臣召来,商量如何对付。寇准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说:“只要陛下亲征,前往澶渊,五天就可以打败契丹。”大臣们看到寇准鼓动真宗亲征,那么自己也少不了伴随前往,一些胆小怕死之辈,就想找借口退朝回府。寇准说:“正在商议大事,各位怎能离开?”

真宗害怕像他父亲那样吃败仗,犹豫不决,想回宫再考虑考虑。寇准劝真宗道:“陛下还宫,臣等就见不到您了。军务紧急,刻不容缓,迟疑不决,将误大事。请陛下不要回宫了,立即下令亲征。”事已至此,真宗才勉强决定亲征澶渊。

很多大臣反对御驾亲征契丹。副宰相王钦若是江南人,他私下劝真宗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这是躲避逃跑的办法。另一个大臣陈尧叟是蜀人,他请求迁都成都。真宗又没了主意,赶快再召寇准询问迁都好不好。

寇准已经知道这是王钦若、陈尧叟的主意,但他故意装作不知道。他对真宗说:“是谁为陛下出此下策,如此误国,其罪当斩!现在天子神武,将帅和谐,只要圣驾亲征,敌兵自当闻风退去。退一步说,纵然敌兵不退,那我们就出奇兵以阻挠契丹的计谋,坚守壁垒以消耗敌人力量。敌人疲劳,我们安逸,这还不是稳操胜券吗?事情这么明白,为什么要放弃宗庙社稷,去金陵、成都呢?圣驾南迁,人心崩溃,契丹乘胜深入,那时天下还能保得住吗?”听了寇准这一番话,真宗明白了利害,才不再动摇。

契丹军虽然大举深入,但由于宋朝军民坚决反抗,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胜利,没等真宗率军亲征,便派人向宋朝提出议和。真宗怀疑契丹的诚意,毕士安却相信契丹。毕士安对真宗说:“契丹兵南侵以来,遭到我朝军民坚决抵抗,屡受挫折。进则不能,退则羞耻,这才提出议和,看来不是欺骗。”

真宗说:“卿等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契丹因为军事上不顺利才请求议和,我们答应议和,他们必然提出要求条件。为了安定百姓,给他们一些钱财,那还可以。担心的是他们提出割让土地。如果那样,朕当誓师亲征,一决胜负。”

真宗虽然决定亲征,但是行动却很迟缓,直到十一月才出发。当时,朔风凛冽,天气严寒。内侍让真宗戴上貂皮帽,穿上轻暖的皮衣。真宗说:“将士们都是一样的冷,为什么我一个人要这样的穿戴呢?快拿下去。”真宗一路慢慢腾腾,快走到澶渊南城时,契丹兵前锋已经到达澶渊北城。澶渊有南北两城,相离三十里,中间隔着黄河。河上有用船排列组成的浮桥,是南北通道。越是靠近前线,一些人越害怕,又有不少大臣劝真宗迁都金陵,避一避契丹的兵锋。真宗又动摇了,寇准前来商议。寇准走到门口,听见内侍对真宗说:“敌人已到澶州,群臣还要让皇上前进,他们要把皇上置于何地?为什么不速还京师?”寇准刚进门,真宗就说:“您看南巡好不好?”这里真宗很讲究字眼儿,南迁避敌不好听,所以他用“南巡”两个字。

寇准激昂慷慨地说:“群臣怯懦无知,简直像乡下佬和老妇人的见识!现在,契丹迫近,人心浮动,陛下只可前进一尺,不可后退一寸。黄河以北的军队,日夜盼望圣驾。只要看到陛下的銮舆,士气就会增长百倍。您说南巡,只要回转向南几步,就会导致万众顷刻瓦解。那时,契丹步步紧追,陛下哪里还能得到金陵呢?”不管寇准怎么说,真宗就是不说一句决断的话。

寇准离开真宗,迎面碰上禁军将领高琼。他知道高琼赤胆忠心,主张抗辽,就对高琼说:“太尉身受国家厚恩,今天准备怎样报答国家?”高琼身子一挺,大声说道:“为了国家,万死不辞!”寇准就把真宗正在犹豫不决的情况告诉他,让他一块儿再去劝说真宗。

寇准对真宗说:“如果陛下对臣说的还有疑虑,那就再问问高琼吧。”高琼不等真宗发问,就高声说道:“寇丞相说得很对。而且随驾军士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师,谁愿意丢掉亲人到南方去呢?如果南巡,军士半路上就会散亡。请求陛下立即前往澶渊。臣等决心以死报效陛下,契丹并不难破。”寇准也催促道:“军情瞬息万变,机不可失,请立即起程!”这样真宗才下令向澶渊进发。

真宗到达澶渊南城,众位大臣听说契丹军威很盛,不敢过河,请求真宗就驻在南城。寇准一再请求说:“陛下到了南城而不过黄河,是怯懦的表现,这既不能鼓舞士气,又不能震慑敌人,怎么能显示雄威,打败契丹呢?”高琼也再三请求真宗过河,而且命令卫士立即把真宗乘坐的辇抬来,催促真宗起驾。

真宗走到浮桥上,又想停下来。高琼急了,鞭打辇夫说:“还不快走!已经到了这里,还迟疑什么?”真宗到达北城,在大臣、将领的簇拥下,登上城门楼。当宋军看到真宗的黄龙旗时,齐声高呼“万岁!万岁!”皇上亲临最前线,表明了朝廷抗敌的决心。这个消息传到哪里,哪里就响起了欢呼声。“万岁!万岁!”的呼声,在城外几十里的宋朝军民中响成一片。

看到士气如此高涨,真宗非常高兴。他亲自巡视军营,召见诸将,给以慰问和鼓励,并且赏赐诸军酒食钱物。真宗把军事指挥全权交给寇准。寇准多谋果敢,号令明肃,士卒既畏服,又高兴。真宗看到寇准这么有办法,更加信任他,自己退回行宫,把寇准留在北城坐镇。寇准的确有大将风度,越是军情紧急,越沉着冷静,他故意和一些人饮酒欢歌,以示胜券在握。真宗知道这种情况以后,高兴地说:“寇准饮酒欢歌,我还担心什么呢?”

在此之前,契丹军到达澶渊北城之后,三面围城,颇为嚣张。守城的宋军在李继隆指挥下,严密防守,契丹无机可乘。契丹大将萧达览自恃武艺高强,带领轻骑前来视察地形。宋军张弓猛射,萧达览额头中箭倒地。契丹军急忙抢救,送回寨中,由于伤重,当晚死去。萧达览通晓天文,战功卓著,侵宋之谋,是他首倡。契丹名将战死,全军震动,这才打算同宋议和。

寇准罢相

澶渊议和秘事

十二月,契丹使者韩杞到达真宗行宫。这位使者提出议和,但要求宋朝割让土地。真宗说:“祖宗基业,朕不敢丢掉。要求割地,毫无道理。如果契丹坚持这个要求,只有决一死战。为了体恤河北百姓战乱之苦,如果契丹要求财物,对朝廷没有大损害,历史上也有先例,倒可以考虑。”

寇准不赞成给契丹财物,而且想趁着军事上的胜利,要求契丹向宋称臣,并归还幽云十六州。寇准对真宗说:“只有这样,才可保今后百年无事。如果以给契丹财物的办法议和,数十年之后,契丹又会提出新的要求。”真宗说:“数十年之后,自会有抵御契丹的人,我不忍看到百姓遭受战争的灾难,姑且同意议和吧!”本来寇准打算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反对他的人散布流言蜚语,说他是想利用战争提高自己的权势。这样寇准才不再说什么了。

为了进一步商谈议和问题,真宗派曹利用出使契丹。临行之前,曹利用请示真宗,可以答应契丹多少银绢。真宗回答道:“实在不得已,就是给一百万也可以,只要契丹退兵。”寇准一听,每年给契丹一百万,这还了得!他立即把曹利用叫来,严肃地吩咐他说:“尽管圣上答应百万之数,但你只能答应三十万,超过这个数字,我砍了你的脑袋!”曹利用唯唯而退。

这天,内侍对真宗说,曹利用从契丹回来,要来叩见皇上,报告议和情况。由于真宗正在吃饭,不便召见,就让内侍出去问曹利用许给契丹多少银绢。曹利用答道:“这是机密大事,必须面奏皇上。”真宗急不可待,再次遣内侍去问。内侍对曹利用说:“姑且先说个大略吧。”曹利用仍然不肯明说,只伸出三个指头,放在自己的面颊上。内侍回来对真宗说:“曹利用三指加颊,可能是三百万。”真宗一听,忍不住说:“太多了!”一会儿,又说:“只要契丹退兵,也可以吧。”

这时,曹利用已经来到门口。他先听真宗嫌“太多”,有些惊慌;又听说“也可以”,才放下心来。曹利用给真宗叩头之后,一再口称“有罪”,不住地谢罪说:“臣答应的银绢太多。”真宗着急地说:“到底多少?”曹利用答:“每年给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共三十万。”真宗一听这个数,不由得喜出望外,马上重赏曹利用。

为了庆贺议和,真宗在行宫大宴群臣,然后班师,向京师进发。

澶渊议和以后,寇准的威信大为提高,真宗对他特别信任。有一次朝会,寇准比别的大臣先退下去。他退出时,真宗以亲切的目光相送,这是对功臣很高的礼遇。那个劝真宗迁都金陵的王钦若,问真宗道:“陛下那么尊重寇准,是不是因为他对社稷有功呢?”真宗答道:“是这样。”王钦若说:“澶渊之役,陛下不认为是耻辱,反而认为寇准对社稷有功,臣很不理解。”

听了这话,真宗十分愕然。他想,当初寇准力排众议,劝我亲征;在澶渊坐镇指挥,挫击了契丹的气陷;在同契丹谈判中据理力争,当然是社稷功臣!他对王钦若说:“你为什么说澶渊之役是耻辱呢?”王钦若答道:“敌人兵临城下,被迫缔结盟约,圣人孔夫子修的《春秋》,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澶渊之役,陛下以万乘之尊,同契丹订立城下之盟,这是多么耻辱的事啊!”这一番话的确蒙蔽了真宗,他现出满脸的不高兴。王钦若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就进一步说:“陛下知道赌博吧,那些输急了的赌徒,往往把剩下的全部钱财赌上,这叫‘孤注《。澶渊之役,寇准把陛下当作孤注,真够危险呀!”

当初王钦若劝真宗迁都时,寇准说这是下策,该当杀头,王钦若十分恼火。澶渊议和之后,真宗那么尊重寇准,王钦若非常忌妒。这个人最善于揣摩真宗的心意,看着真宗的脸色说话,经常给真宗灌迷魂汤,因而深得信任,真宗一看见他就高兴。王钦若琢磨了很久,到底想出了这一番话,加害于寇准。从此,真宗就不那么喜欢寇准了。景德三年(1OO6年)二月,真宗罢了寇准宰相的官职,命他到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作知州。

宋真宗秘闻

神人下降

汀州有个人叫做三捷,他说他在南康这个地方遇到一个姓赵的道士,传授给他炼丹术,还给了他一把精制的小神剑。原来这个道士是上天的司命真君,也就是本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之父。大臣刘承硅把此事奏给真宗皇帝,皇帝一听深信不疑,赐给王捷一个新名字叫王中正,并可到龙图阁上书言事。不久又给他的祖父追加一个封号——司命天尊,又任命王中正为左武卫将军。

真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我梦见一位神人传达玉皇大帝的旨命。‘我原先命令你的祖父赵元明传授给你一部天书,现在还要让他去见你。‘第二天又梦见神人传达我祖父的话:‘你要摆设六个座位等候我,我的座位要靠在西边。‘于是当天就在延恩殿设立道场。到了五更之初,先是闻到一股奇香,接着黄光射满大殿,祖父驾到。我一再在殿下参拜。不一会儿又来了六个人,向祖父作揖,然后各就座位。祖父让我到他跟前去,他说:‘我是人皇九人中的一人,是赵家的始祖,第二次降生就是好粮皇帝,后唐时又降生于赵家,现已百年。你作为皇帝要好好保护黎民百姓,我就不详嘱咐了。‘说完就离开座位驾云而去。”

王旦等大臣听真宗这样一说,莫不跪拜称贺。于是真宗下诏告谕天下,赦免刑犯,加息于众。又命令丁谓等人撰写《崇本仪注》,记载此事。在这一年的闰月里,真宗给其祖父加封尊号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祖母封号为“元天大圣后”。于是又加封太庙大室尊号。群臣为真宗加的尊号为“崇文广武威天尊道感应佑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不久,又建造景灵宫以供奉圣祖。因为孔子的谥号犯圣祖的名讳,把孔子“元圣先师”的世号改为“至圣先师”。

令兄改名

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O12年)。宋真宗赵恒立德妃刘氏为皇后。皇后父刘通,官拜虎捷都指挥使,攻打太原,半道死去。皇后是刘通的第二个女儿,皇后在婴儿时就失去双亲,被外祖家所抚养,她很会玩拨浪鼓。蜀地有个叫龚美的人,是个银匠,把她领到京城。十五岁那年,她进入禁王府。真宗即位,入宫任为美人,又想要把她封为贵妃,大臣李伉不同意。不久以“修仪”的身份进封为德妃,在后宫受到皇帝专宠。郭皇后死去,真宗想立德妃为皇后,翰林学士李迪劝阻说:“德妃出身贫寒低下,不可以做天下之母。”参知政事赵安仁也说:“不如让沈才人做皇后,因为她出身于宰相之家。”真宗没有听他们的话。

真宗想让杨亿草拟进封皇后的诏书,就派丁谓去传达旨意,杨亿感到很为难。丁谓对他说:“你勉强草拟成它,不愁不大富大贵!”杨亿回答:“像这样求得富贵,可不是我所希望的!”于是只好让别的学士去草拟诏书。

刘氏当了皇后以后,因为没有家族至亲,所以就把龚美当做哥哥,并改其姓为刘。刘后听说李迪说过她的坏话,非常恼恨。刘后性格聪敏机警,通晓书史,听到朝廷发生什么事,都能原原本本地记住。皇帝退朝之后,要批阅大量奏章,往往要看到半夜,刘后也都参加,提出己见。皇宫中有什么疑难之事需要回答,她总是援引先前的事例、制度来答对,因此,皇帝非常器重她。此后,她逐渐干预朝政,皇帝也情愿同她商量。大臣屡次劝说皇帝。皇帝始终不听,照旧与皇后商议国事。

效唐明皇

宋真宗亲自去参拜奉祀老子的太清宫后,就给老子李又加上封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大臣孙文向皇上进言:“陛下你事事仿效唐明皇的做法,难道你把唐明皇看做是一个贤明有道的君主吗?”真宗说:“我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参谒皇陵、祭享老子这几件事,都不是从唐明皇那里开头的;况且唐朝开元年间以来的礼制,尚被现在所沿用,不能因为发生‘天宝之乱,就说先前什么也不对。”于是真宗就写了一篇《解疑论》,示给群臣。孙文只好把此文奉做大书,发给京城各色人等,于是尽去拜谒太清宫。大臣丁谓为此奉献一只白鹿,九百五十棵灵芝草。

宫中火灾

荣王赵元怦是宋太宗的第八个儿子。有一天,他的家里起火,蔓延到皇帝的宫殿、楼阁和内库,主管大臣向皇帝揭发此事,肇事者应当处死并牵连许多。大臣王旦对真宗说:“陛下,您不是发下诏书说责任在您吗?现在竟想杀掉许多有牵连的人。况且,起火的原因虽有踪迹可寻,但是,怎么能知道不是上天在惩罚我们呢?”真宗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结果有几百人被免除了死罪。王旦这句话救活了不少人。

敲鼓女郎强夺人子

从敲鼓女到皇后

宋真宗景德年间,由于对北方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朝廷上下一派和平气象,于是,宋真宗自得其乐地做起了太平天子。先是摆驾泰山大搞封禅,又转道曲阜拜孔庙,然后,出潼关,渡渭河,奔西岳祀奉皇天后土。六宫妃嫔、文武百官浩浩荡荡随驾,折腾了好几年。西行回来后,皇后郭氏因劳累过度,又受了风寒,竟是一病不起,于景德四年四月逝世,年三十二岁。

过了两三年,真宗召集大臣们开会,商议册立继后的人选。在后宫,真宗最宠爱的有三个人,一是刘德妃,一是杨淑妃,还有一位是沈才人。杨淑妃是天武副指挥使杨知信的侄女,沈才人是宰相沈伦的孙女。三人之中,谁有足够资格当选皇后呢?只听真宗先开口说道:

“刘德妃入宫多年,贤淑宽仁,又为朕生下皇子,朕有意册立她为皇后。”话音刚落,文官中闪出一位大臣跪下奏道:“不可不可!”

真宗一看,是翰林学士李迪,便问是什么原因。

李迪直言奏道:“刘德妃出身微贱,不配母仪天下!”

真宗听了十分恼怒,厉声说道:“刘妃的祖先曾任大将军之职,父亲刘通乃虎捷都指挥使兼嘉州刺史,怎能说她是微贱之人?”

李迪一时语塞,只得退了下去。

“陛下意欲册立皇后,臣以为沈才人出身相国门第,更为合适。”参知政事赵安仁又提议道。

真宗不加思索,一口拒绝:“刘妃入宫在前,沈才人在后,后不可越先。朕以为刘妃才德俱全,足可正位中宫,朕意已定,众卿不必多言!”说罢,便退朝回内宫去了。

这位刘德妃,为什么能得到宋真宗的一心宠爱呢?

二十多年前,早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汴京城内传说着一桩新鲜事儿:银匠龚美有个表妹,不但生得艳如桃花,而且善于敲鼓,鼓音抑扬顿挫,动人心弦。于是,惹得一班王孙公子、市井游客纷纷前去龚美家,一睹为快。

原来,龚美本是蜀人,他表妹名叫刘娥,原籍华阳(今四川剑阁一带),是个出身宦家的小姐。她祖父在后晋时做过骁卫大将军,父亲是嘉州刺史,在征战途中不幸病死。当时,刘娥尚在襁褓中,失去了依靠,被送到外祖父家抚养。在她十五岁那年,表哥龚美把她带到了汴京。

刘娥的名声传开后,吸引了少年风流的皇子元侃。他与刘娥同年,当时封襄王,还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一天,元侃带了几名贴身随从,悄悄找到龚美的家。当刘娥知道眼前这位身穿华服的少年的真实身份后,格外殷勤相待,她期望这位少年能改变她的命运。美貌、伶俐、媚人的风情,加上悠扬悦耳的乐鼓声,皇子被深深地迷住了。当天,他就把刘娥召进王府,作为贴身侍女使用。

元侃的乳母秦国夫人,对元侃管束很紧。她见襄王身边突然来了一个美貌妖娆的侍婢,看两人的举动,如漆似胶,一定做出了不轨之事,不由焦急万分,皇子若迷恋女色,不图上进,那怎么得了?她赶快进宫去向太宗告状。太宗听了大怒,把儿子召去狠狠训斥一顿,严令他即速把刘娥赶出襄王府。君命难违,元侃只得忍痛送刘娥出去,但还是偷偷地把她安顿在王府属官张耆的家里。

两情绻恋之中,过了十多年。真宗即位后,立即把刘娥接进皇宫,封为美人。刘娥聪明圆滑,对郭皇后恭敬小心,与从妃嫔和睦相处,人缘很不错,皇帝又对她专宠异常,因此,她步步高升,进为修仪、德妃。

对皇后桂冠早已垂涎三尺的刘娥,在郭皇后死后,便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她想,要超越杨淑妃和沈才人,只有乘真宗还没有子嗣的时候,为他生下长子,自己就有希望立为皇后了。偏偏她的肚皮不争气,日夜祈祷,也没有如愿。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刘娥身边有个亲信侍女,生得美貌而端庄,她让这个侍女去侍候真宗,为真宗铺床叠被。果然,李氏被真宗看中而召幸,不久就怀了孕。有一天,真宗带领妃嫔游砌台,李氏也在。一不小心,李氏头上的玉钗坠落在地,她不觉吃了一惊,很为心疼。真宗却在心中默默祈祷,假知玉钗落地后完好无损,李氏则生男孩。结果拾起玉钗一看,竟是完好无损。真宗大喜。后来,李氏分娩后,真的生了一个皇子,取名赵受益。真宗中年得子,分外疼爱。

凭借真宗的宠爱,刘妃提出,把受益作为她自己的儿子,亲如抚育。真宗同意了,刘妃还以甜言蜜语哄骗淑妃,要淑妃同她一起抚养受益,将来一定不忘大恩。善良随和的杨淑妃一口答应下来。于是,她下令后宫上下不准泄露,又对外宣布说:皇子受益是她生的。

在大臣会议商量皇后人选之前,刘妃就取得了真宗的允诺,立她为皇后。

做武则天的美梦

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O2O年),五十三岁的真宗患了风疾,不能处理朝政,皇太子赵祯(即真宗的独子赵受益,立为太子时改名)年方十岁,于是,内外政事多由皇后刘娥裁决。

刘氏自当上皇后之后,更加留心国事,也更努力地博览经史。她悟性很强,从小又读过不少书。每逢真宗批阅奏章时,她陪在一旁帮着浏览,并用心实习,朝廷诸事,她都记住不忘,真宗决裁时若有疑问,她便引用史事作比喻,援古论今,颇有道理。因此,越发得到真宗的爱宠。逐渐地,刘皇后便干预起政事来。

妇人干政,自然引起一班以正统派自居的大臣强烈不满,尤其是位居宰辅的寇准。一天,寇准进宫探视真宗,见四下无人,悄悄地对真宗说:“为社稷宗庙大计,陛下可令皇太子监国,并选派忠正能干的大臣辅政,则没有后顾之忧了。”真宗点点头表示同意。寇准奉旨,立即密令翰林学士起草命太子监国的诏书。他以为这件事做得万无一失,很是得意,竟在一次酒后失言,让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左丞相)丁谓知道了。丁谓素来妒忌寇准,怕寇准巴结上皇太子后,会影响他的地位,便勾结宦官,入宫去向刘皇后报告,说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排挤中宫。

刘皇后正怀着唐武则天那样的野心,听到这些自然愤恨异常。她自作主张,以真宗的名义下诏,将寇准免去宰辅之职,改授太子太傅、莱国公这一虚职,而以丁谓取而代之,升任同平章事(宰相)。这一切,病中的真宗全被蒙在鼓里。

刘皇后犹不肯甘休,想再度兴风作恶,设法扳倒寇准,恰逢真宗病体略有好转,她才不敢擅自盲动,于是,又在真宗跟前挑拨是非,胡说皇太子继位心切,鼓动寇准等大臣,妄想逼迫病中的真宗禅位。大臣们竭力为太子辩白,说他十岁的孩童,哪里会做这种事,再说真宗也不忍心加罪于惟一的爱子,只是把寇准贬为太常卿,出任相州刺史。

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到乾兴元年(公元1O22年),过了元宵节,真宗旧病复发,竟是一天比一天沉重,到三月仲春,已是危在旦夕。那天,他把刘皇后召入寝殿,嘱咐道:“太子年幼,即使天资聪明,也不懂如何处理国事。大臣中,还是寇准、李迪二人最为忠直,可托大事。”说完这话,便瞑目而逝。刘后哭了几声,密嘱亲信宦官,把丁谓以及参知政事王曾两人召进宫来,向他们口授真宗的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并由皇太后处理军国重事。”

遗诏起草完毕的这一天,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皇太子赵祯在真宗的灵柩前登上皇位,即是宋仁宗。那么,皇太后辅政采用怎样的形式呢?王曾奏道,应效法东汉时的做法,请太后坐在皇帝右侧垂帘听政。丁谓不同意,说:“皇上年幼,一切大事应由太后处置,皇上只须于每月初一、十五召见群臣两次;遇到军国大事,由太后召集宰臣商议决定。至于一般小事,由押班(宦官中的领班)传奏进去,盖上玉玺颁行下去便可。”

王曾一听,变了脸色,斥道:“太后与皇帝不在一起议事,让朝权掌在宦官手里,岂不隐伏危机?”

丁谓撇撇嘴,不以为然。其他大臣也议论不一,一时无法决定下来。

谁知不几天,就有太后手谕颁布下来,说辅政的形式,就按丁谓的意思。原来,在太后的默许下,丁谓串通了押班宦官雷允恭,不管大小政事,必须先经过丁谓,然后通过雷允恭奏报太后,这样,丁、雷二人便可擅权谋私,而把新皇帝架空起来。但幸亏有王曾为首的一班正直大臣,刘太后也还能秉公处理朝政,因此,朝廷内外也没发生什么意外变故。

刘太后辅政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并施,基本上能起用忠直之士,贬黜奸佞小人。丁谓和雷允恭也都被她治以不法之罪。王曾尽管处处节制她的权力,还是被她升为宰相。当然,她也有过像武则天那样的奢望,想尝尝做女皇帝的滋味,但又害怕朝内外有人反对。有一次,她试探性地问参知政事鲁宗道:

“唐代武则天是个怎样的皇帝?”

鲁宗道回答说:“是个危害唐室社稷的千古罪人!”

她听了默然不语。她熟黯史事,当然怕在青史上留下恶名。因此当后来三司使(管理财政的中央大员)程琳把一幅武则天临朝图献给她,要她效法武后称帝时,她把图狠狠掷于地下,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祖宗之事!”

同类推荐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三毛·人间倦客

    三毛·人间倦客

    年轻灵慧的女性,与三毛隔空对话,以唯美的插图、细腻的散文笔触,就三毛坎坷的爱情故事、沉重的亲情体悟、真挚的友情感应,以及“流浪”的写作状态进行独特的解读,引领读者一起分享三毛的秘密,破译三毛的心灵密码,感知这个脆弱的生命。作者向三毛伸出了“姐妹之手”,尝试理解并回应那个躁动不安又异常纯净的心灵,展示一个更真实、更细腻的三毛。全书没有写从生到死的三毛,却于文字中处处看到了三毛的生,三毛的死……
热门推荐
  • 大明星的失忆娇妻

    大明星的失忆娇妻

    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李哲宇在途中捡到一失忆女子送往医院,女子醒来后被李哲宇叫为素研并谎称是其堂哥。长期相处下李哲宇爱上素研却无法打破兄妹不实的谎言。后卷入黑帮团伙和韩裔不明人士的黑暗交易。两人终于向对方吐露真情亲密相拥在一起!
  • 追杀K星人

    追杀K星人

    01基地载有6名科研人员的飞碟突然从雷达上消失了近两分钟。总部怀疑是K星人劫持了机上的科研人员,将他们复制后又重新放入01基地以从事破坏活动。于是总部派出精明的军官于平宁前去调查。这6名科研人员真的被劫持过吗?他们真是K星人吗?看过这篇小说后,你就明白了。
  • 溺宠甜心恶魔校草天天见

    溺宠甜心恶魔校草天天见

    下楼凑热闹,从此她的人生不再平凡,是因为原本的命运,还是因为她的他的介入。“从你出生开始,你就逃不掉了。”某腹黑男勾勾唇。某呆萌女:“55555555,当时我为神马要下楼。”
  • EXO之我们的完美爱恋

    EXO之我们的完美爱恋

    女主承受了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痛苦,世上三大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先说说亲情吧。女主家世强大,爷爷是中国北京最大企业的创始人,父亲现是爷爷企业的董事长,妈妈在她记事时不知因为什么逝世了,现在爷爷老了,把社会上的是都交给了女主父亲,可能是因为社会的心机,让女主父亲变得疑神疑鬼,不信亲人…再看看友情。女主认为的一个闺蜜,是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女主…还有爱情,就让我们就问进入文里look吧!文里会走女主简历哦!
  • 结束的爱怎样挽回

    结束的爱怎样挽回

    从小就被母皇坑的体无完肤,从小在各个时空里旅游的沫非殇,这次一不小心惹上了十二个美男,她那不负责任的母皇就这样把她卖了想想她沫非殇性格虽然乖张,顽劣但好歹是个新世纪的美少女吧。“那啥你们都给我滚开!猪蹄给我拿开!!!”
  • 我脑海中的你们

    我脑海中的你们

    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絮叨往事
  • 如聚如怒

    如聚如怒

    天下苍穹,争霸大陆——从小便天赋失常,无法踏上武修之路——记忆丧失,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探索——救下麒麟圣兽,与五大神兽签订契约——记忆逐渐恢复,报千年之仇——纵横天下,唯我独尊——量它界阶势力也不敢阻挠我半步——
  • 龙山儿女

    龙山儿女

    本作品以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以林家五兄妹的坎坷命运为主线,揭示二十多年的时代变迁、、
  •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萌宠竹马

    重生之萌宠竹马

    家族的秘密,于籽萌回到了千年前的世界。然而,眼前这肉垫是什么鬼,变成了一只小奶猫,还有一只软萌软萌的汪星人做竹马?萌萌同学表示这世界有点玄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