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1600000014

第14章 宋神宗赵顼

神宗赵顼

受命即位立志图新

神宗于庆历八年(1O48)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四个月时,他的祖父仁宗给他取名为仲鍼,授率府副率。嘉祐八年(1O63),侍英宗入居庆宁宫。英宗当上皇帝后,授予他安州观察使,封安国公。同年九月,加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淮阳郡王,改名为赵顼。治平元年(1O64年),进封颍王。少年时的赵顼,非常好学,喜爱读书,关心天下大事,以致天晚忘记饮食,他父亲英宗曾因此遣内侍劝阻。

治平三年(1O66)十二月,英宗病重,一连几十天不能视朝。辅臣入问起居,韩琦奏道:“陛下久不视朝,内外忧疑,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英宗默默点头。韩琦请英宗亲笔书手诏,英宗写道:“立大王为皇太子。”韩琦说:“立嫡以长,圣意既属颍王,烦请圣上亲自写明!”英宗又在后批上三字:“颍王顼。”韩琦即召内侍高居简,授以御札,命翰林学士起草诏命。于是,正式册立赵顼为皇太子。一个月后,英宗就去世了。

神宗即位之时,社会矛盾已经比较尖锐。宋朝开国至神宗,已有1O7年,宋初以来就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三大灾害愈演愈烈。宋初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即所谓祖宗之法已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社会现实的地方,必须自上而下进行较大的调整,在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有效地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一点事实上仁宗、英宗都已经看到了。但是要改革必然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引起既得利益者、官僚权贵的反感和对抗。由于强大的阻力,仁宗时的庆历新政很快流产了,主持改革的范仲淹也被迫出京。从此以后,宋代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神宗即位,正风华少年,血气方刚,有一股锐意求治的胆略。他即位之初就下求言诏,广泛听取建议,决心真正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他急于寻找一个有才识有气魄能够全力襄助他改革的大臣作为臂膀。在这种情况下,怀才多年的王安石就脱颖而出了。

王安石为地方官多年,亲眼看到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他到京城开封任三司度支判官的第二年春,给当时的皇帝仁宗写了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王安石素与韩绛、韩维及吕公著等人友善。神宗未即位以前,常与侍臣议论天下大事,很赞赏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韩维是颖王府的记室,每有言谈议论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观点。”后来韩维任右庶子,又推荐王安石代其为官。神宗于是想见识见识王安石。王安石在金陵守丧期间,英宗屡次召他,他见时局不利于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所以每次都谢绝。神宗登极之初,就打算立即起用王安石,颁诏任命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王安石接到诏命,即日赴任。数月后,又召王安石入京,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神宗求治心切,非常好学,经常向大臣们征询改革的意见。他立志要做一个唐太宗那样大有作为的明君,改变真宗、仁宗以来政纲松弛不振的局面。所以他第一次召见王安石时就问他治国应当先做什么。王安石答道:“应当先选择正确的策略。”神宗说:“唐太宗何如?”王安石说:“陛下当以尧舜为榜样,为什么拿唐太宗作样子呢?尧舜之道,简明而不烦琐,很容易做到而不繁难。但后世学者不知其中道理,认为是高不可攀。”神宗觉得这种议论使人耳目一新。接着,他又问王安石:“祖宗守天下,能百年间没有大的变动,使天下太平,是用的什么治道呢?”安石退朝后,经过认真思考,写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于神宗。大意是说,太祖赵匡胤善于知人,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诸将帅,对外御夷狄,对内平诸侯。去除苛政,禁止酷刑,废除强横的藩镇,诛灭贪残的官吏,并亲自以简明为天下先,其政令全以利民为目的。太宗光义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所以能够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熙宁二年(1O69),神宗初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即副相),并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指导机构,让陈升之、王安石负责。王安石素与吕惠卿友善,便对神宗说:“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也比不上他。学先王之道而能运用的,独有惠卿一人。”于是神宗命吕惠卿任条例司检详文字。事无大小,王安石必与吕惠卿共同谋划,凡有关建议的章奏,皆是惠卿执笔。当时人称王安石为孔子,吕惠卿为颜子。

推行新法改革制度

在神宗的亲自督促下,王安石提出并推行了一整套新法。这些新法主要分为“富国”、“强兵”和改革科举制度三个部分。富国部分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强兵部分包括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新的科举制度主张以经义取士,应试者不再考试诗赋、帖经、墨义之类,而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企图改变那种“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状况。同时,对太学进行了改革,实行“三舍法”。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以后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OO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1OO人。上舍生中品行优异者可不经考试直接授以官职。

改革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加上新法本身有许多不足,再加上在某些方面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所以几乎各项新法都遇到了激烈的反对。而反对尤为集中的是侵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免役法和市易法。这股反对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神宗有些动摇。对王安石说:“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近臣以至后族,没有不说不便的。两宫(太皇太后、皇太后)乃至泣下。”王安石对这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小利而不顾国家大局的后族十分反感,他说:“皇后的父亲向经从来说‘影占行人》,因推行免役新法,依条便收入。向经曾来文交涉,没有被理睬。又如曹后的弟弟曹佾,赊买人家树木不给钱,反而由内臣用假姓名告状,诬告市易司。陛下试看此两事,后族怎么会不反对呢?”但是神宗经不起后族的一再反对,命韩维、孙永检查行人利害。

变法也遇到了正直的大臣的反对。苏辙原是王安石所引用,任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但极力阻止青苗法的推行。老将韩琦也上书抨击青苗法。此外,新法的科举制度也遭到反对。与王安石为好友的司马光,也反对他的新法。而神宗的思想也开始犹疑起来。

保守大臣们反对新法,王安石早有思想准备,但是改革派内部分裂,给王安石的打击是格外沉重的。而这时的神宗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对王安石言听计从,有时甚至不重视他的意见。王安石对神宗慨叹道:“天下事像煮汤,下一把火,接着又泼一勺水,哪还有烧开的时候呢?”熙宁九年春天,王安石因身体有病,屡次要求辞职。到六月间,王安石的儿子壮年而逝,王安石悲痛欲绝,精神受到极大刺激,已无法集中精力过问政事。神宗只好让王安石辞去相位,出判江宁府。第二年王安石连江宁府的官衔也辞去了,此后直到元祐元年(1O86)去世,再也没有回朝。

从王安石再次罢相直到神宗去世,整整十年间,新法由神宗一人力行。这一时期已从前期的理财为主转为主要是改革官制与强化军化保甲。后人称为“神宗改制”。王安石在位时的新法以抑制兼并为中心,神宗的改制则着力于加强宋王朝的国家机器。

王安石辞去相位后,神宗亲自主持变法,当时他3O岁,正是年轻有为之时,而且经过几年的执政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政治上也比较成熟。他很想通过官制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以改变长期形成的积贫积弱的政局。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新官制更有利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其基本制度一直实行到宋朝末年未再进行大的变动。宋初设置大量的机构,是为了使宰相和各部的权力分散,并相互牵制,以便皇帝能够大权独揽。到神宗时,宋朝已建立百年之久,统治早已巩固,迫切需要建立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使有作为的皇帝有时间和精力去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神宗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总目的与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没有王安石坚决,遇到强烈反对,往往中途动摇。神宗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结果,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元丰库收进坊场积剩钱五百万贯,常平钱八百万贯。财税收入的增加,终于扭转了英宗时入不敷出的局面。

雄心未酬赍志而殁

神宗曾慨叹宋朝自真宗以来对辽国和西夏一味妥协退让,他立志要统一中国。神宗在位时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一是对交趾的反击战,一是对西夏的进攻。

交趾位于现今越南北方地区,从宋仁宗末年以来,不断向宋朝边境进行劫掠。熙宁九年(1O75)九月,交趾进攻宋广西路的古万寨(今广西扶绥)。十一月,出动六万军队,号称八万,分水陆两路大举进攻宋广西路。

熙宁十年(1O76)二月,宋朝任命郭逵为安南道行营都总管、招讨使,率军到达广西前线。但当时邕州已被交趾军队攻占,知州苏缄自焚殉国,军民被杀害者达五万余人。当年夏天,宋军收复邕州、廉州。秋,收复全部失地。十一月,神宗二次下诏解决南征军的军需等问题,一如既往地反击交趾军。十二月,郭逵率宋军进入交趾境内。交趾屯聚重兵于决里隘进行阻击,派有大象组成的军队向宋军进攻。宋军以强弩射象,用刀砍象鼻,打败交趾军,攻占决里隘,缴获了许多船只。交趾王李乾德眼看宋军就要兵临城下,赶忙奉表乞降。从此,交趾再不敢侵扰宋境。

然而神宗对西夏的用兵,形势却大不相同。当时,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已经发展为拥有强大武力的军事联合体,不断进犯宋朝西北部地区。熙宁六年(1O37),王韶率领宋军进军18OO里,占领了宕、岷、叠、洮等州,招抚大小蕃族3O余万帐。这是自北宋开国以来对辽、夏战争中的空前大胜。

元丰四年(1O81),西夏国王秉常的母后专权,神宗以为这是进攻西夏的好机会,于是出动大军,兵分五路,共2O多万兵力深入西夏境内,直抵灵州(今宁夏灵武)城下。西夏军决黄河水将宋军淹没,并切断宋军粮道,宋军大败。第二年,神宗听从徐禧的建议,在银、夏之界修筑永乐城作为屯驻军队的城池,企图困住兴州的西夏军。宋军此役共死亡将校2OO多人,损失士民及民夫2O多万。西北前线的败报传到宋都朝廷,神宗悲痛难忍,竟临朝大哭。从此,神宗彻底丧失了先前的雄心,只好仍旧维持原来对西夏的和议,每年向西夏交纳财物。

元丰八年(1O85)三月,雄心大志的宋神宗由于西北边境军事上的失败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一病不起,三月五日去世。葬永裕陵。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常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宋神宗宫庭秘事

宋神宗请客轶闻

赵顼继承大统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决心整理出一个强大而清明的乾坤世界。因此,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国事上,就连业余生活也不像其他帝王那样,花天酒地、欲海横流。而是另辟蹊径,达到兴而不淫、乐而不欲,既松弛了神经,又增长了见识。

有一年中秋节,月明星稀,万里无云。朝中大臣们都回府赏月去了,只留下王珮在翰林院值班。午夜时分,神宗处理完当天的奏章,走出勤政殿,遥望夜空,月色宜人,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月圆之日,不可无酒,不可无诗,诗酒相佐,正好与嫔妃们同乐。就向身边的太监问道:“今天的值班学士是谁?”太监们答道:“是王岐公珮。”神宗听了,就命令在小殿里设两桌酒席,把王珮召进来,一方面赐酒慰问臣下的劳苦,另一方面也可借饮酒作乐之机广闻见识。

王珮应命而来,在后宫值班处待命。神宗接到通报后,立刻传命让王珮进殿就坐。王珮启奏道:“考察历朝先例,从来也没有君和臣对等就坐的礼节!微臣不敢就这样就坐。”神宗说:“没关系。现在没有什么让人烦恼的事发生,又正逢月色朗照,清风徐吹,万籁谐和的中秋之夜,与其陶醉在声色犬马、酒海欲山之中,不如和学士你饮酒论文来得高雅、痛快。因此,我就让你暂时忘记那些正统的、严苛的君臣之礼,放开胸怀,饮酒赋诗,以求雅兴乐事。”

王珮再三请求,神宗都不允许他拘泥在君臣礼节的束缚中,实在没法,就诚惶诚恐地对神宗拜了两拜,然后坐在神宗对面的座位上。

神宗十分高兴,就拿出自作的诗赋让王珮品鉴。王珮极为认真地研究再三,认为神宗的学识笔法,都已超群脱俗。即使放在文人学士中,也是一时的上上之选。

到了深夜三更鼓敲响时,神宗就更加喜形于色了。他让聚集在身边的嫔妃们都拿出各自佩戴的领巾、裙带或团扇、手帕等,请王珮在上面题诗。宦官们抬出状似睡床的书案,拿出镶金边的水晶质料做成的砚台、用珊瑚做笔杆的毛笔、玉客笔等,都是神宗平常用的文具,罗列在王珮面前。

既然退无可退,王珮就索性有求必应。在神宗的御桌上,运笔如飞,不停片刻,字字珠玑,立意翻新,笔下所出,无不切情切景,深合每一个人的心意。嫔妃们得到王珮的诗,都欢天喜地,无不把得到的诗敬献神宗御览。

神宗看完王珮写的每一首诗后,龙颜大悦,对嫔妃们说:“应该给学士润笔费。”听了神宗的提议,嫔妃们立即从各自的头上取下佩戴的珠花,放到王珮包头的头巾中,头巾装不了,就装进王珮的衣袖中。

酒席结束时,圆圆的月亮已向西面沉了下去。神宗让人点上金莲形的花烛,才叫宫女扶持着回归深宫别院之中。

当时,京城中盛传着天子请客的事。

曹太后谕帝秘闻

苏轼从徐州调转到湖州担任知州,上表向皇上称谢。他认为当世有许多事情是对老百姓不利的,可是又不敢直说,怎么办?于是他就用诗来寄托讽劝之意,以期于国于民有利。中丞李定、御史舒亶,就把苏轼诗中含有讽刺的语句摘录下来,认定苏轼欺君罔上。于是苏轼就以“自神宗熙宁年间下来,就以诗文怨谤圣上,发展个人势力”的罪名,被投入监狱受审。皇帝下令,让李定和知谏院张亶、御史何正臣、舒梐等审理此案。他们狼狈为奸,陷人以罪,一口认定苏轼诽谤朝政,并多次提审拷问。而且他们还多方拉拢嫉妒苏轼的文人名士攻击苏轼,一心要把苏轼置于死地。

太皇太后此时正在患病,听到这件事情,就对神宗说:“我们曾记得仁宗皇帝临时设置考试科目,苏轼兄弟得以考中,仁宗高兴地说:‘我给子孙后代得到两个宰相!《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入狱,是不是他的仇人故意造谣中伤呢?如果他的罪是从诗中断章取义来的,那么,他的罪过就应该是太小的了!你应该仔细察问这件事情。”神宗听完颇受启发,就说:“我一定接受您的教诲。”大臣李充也为苏轼鸣不平,尽力营救,神宗也很动心。此时正赶上皇帝与大臣们一起撰写《起居注》,大臣王安礼从容向皇帝进谏:“自古以来,凡是宽宏大度的君主,都不因为臣子说了什么过激的话而给他加罪。苏轼凭自己有才而想干一番大事,以为高官厚禄可立即拿到手。可是他自感如此碌碌无为,心里自难免愤懑不平。现在一旦因冲犯圣上而获罪,恐怕后世之人要以为陛下不能容纳有才能的人。”神宗说:“我原来就没想重重地谴责他。你放心,不久我就要为你赦免他,你离开我后,不要泄漏我说的话,苏轼正引起众怒,我恐怕说出去反而把你害了。”大臣王珮向皇帝检举苏轼,说他写了一首《咏桧》诗,发泄对皇帝不满。诗是“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神宗说:“他自己在借机写诗罢了。何干我事?”王珮闹了个无趣。不久,狱案审理结束,苏轼于是得到释放。

宋神宗对待曹太后极为尊敬、孝顺,曹太后对神宗也关怀备至,如同己出。神宗曾有意收复幽燕失地,已同大臣们商定,只待出兵。但须把此一重大决定禀告太后,太后问神宗:“出兵所用的粮草和赏赐给将士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吗?武器盔甲、士兵挑选的是否精良?”神宗回答说:“这些都早已经操办好了。”太后又说:“事关重大,成败荣辱都考虑好了吗?如果出兵成功,你只不过受人朝贺一番而已;万一达不到目的,则要牵连百姓,话就不好再更改了。如果那么容易得到手的话,太祖和太宗早已把失地收复了。”神宗点头说:“我怎敢不接受您的指点!”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皇太极传

    皇太极传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本书作者在详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将皇太极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引人入胜。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中国十大文豪柳宗元

    中国十大文豪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其祖先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曾官贬柳州刺史,亦被称为“柳柳州”。其父柳镇(739-793),唐肃宗时入仕。不媚权贵,号称刚直,德宗时官终侍御史。宗元生于代宗大历八年(773),自幼聪颖过人。四岁时,其母卢氏即教以古赋十四篇;十三岁时已以能文名世。德宗贞元九年(793)第进士,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后调蓝田尉。十九年(803),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
热门推荐
  • 像他们那样工作——认真·到位·高标

    像他们那样工作——认真·到位·高标

    《像他们那样工作(认真到位高标)/榜样的力量》主要内容包括认真篇、到位篇、高标篇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与认真、到位、高标有关的名人成长及创业的故事。比如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霍英东,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的松下幸之助,通过不断学习、身残志坚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张海迪,还有坚持创新、不断演绎传奇神话的股神巴菲特……
  • 决不让你走

    决不让你走

    八年前,甘与阿特的女儿贝斯出生即夭亡,甘受到沉重打击,始终生活在痛苦之中。突然有一天,一位陌生女士登门拜访,她告诉了甘一个秘密,甘的女儿并未死亡。甘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蝶怜花

    蝶怜花

    记忆被尘封的封小勺,在好友燕云霄、守门人的相继到来后,所有的记忆逐渐清醒,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布局在一个巨大的阴谋中,一方面恩师被师兄软禁,自己的一切被褫夺,另一方面双亲被州牧胁迫,威逼她借古岚枫之手为其夺取天下。三年后,昔日的恋人成为了自己的师娘,往日的蓝颜知己成为了背叛自己最深的人,在道德理性与情欲本性之间苦苦挣扎,她究竟该如何面对这解不开的情锁,理不清的感情?软弱,迷茫,痛苦,绝望,这些于事何补,反而使得身边人不断遭险。大师兄的死亡真相,三师兄的叛变背后,二父的失踪之谜,看被步步紧逼的人儿,最终会如何抉择?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纠结的背后,谁能发现那颗不善表达的赤诚真心?
  • 宇智波的三少爷

    宇智波的三少爷

    生为宇智波,作死永相伴……宇智波鼬作死宇智波佐助作死宇智波带土作大死宇智波斑作大死宇智波阳明作……………黑暗给了他们红色的眼睛,他们用来××光明…...
  • 轻澜结

    轻澜结

    轻刺澜武结杀,玄冥有眼,意志随天.八术玉诀凌渊,沧溟有目,有故逆轩.ps:十一之前保证周更
  •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他曾经是LAL世界联盟赛三连冠队伍LN的王牌中单,他的锐雯曾经拿下过连胜三百盘的无一负的可怕战绩。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却不知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在他走后,传奇队伍LN也宣布解散,队伍的另四名天才队员各自加入了国内的四支豪门战队,在新一年的LAL世界联盟赛上掀起了腥风血雨。在辉煌背后,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个不败传奇……
  • 武命苍穹

    武命苍穹

    昔者建来崩于穹,燃万物矣,众生巅!夫天地万物以灵也,苍有三穷,以将碎!人有三巅,以将尽,万法寂灭,一切归一。地有三极,以将裂,悠悠苍天兮,彼怒.…何斯?此一生,走的是苍穹道,踏的封神路。不信天命所归,我只信我命由我。我辈,顶天!
  • 血色弄天

    血色弄天

    传说智慧之神司马星被派下凡间来平衡三国的鼎立,由于他太聪明了所以原始天尊把他三魂中最有智慧的一魂封印在一座无名的山上。本文讲的是一个从小受尽人世冷眼看透世态炎凉一直想要主宰自己命运的一个少年融合了司马星的智慧之魂以后的激情人生。。。。。。。不要跟他玩心计,他就是智慧的代言人,不要跟他讲武力,他不会打架他只会杀人,不要跟他讲感情,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人的感情,他自私,护短,心胸狭隘,他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来做事。不要问他到底想要什么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佛说:只要心诚信念真,终有一天会守的云开见日明。魔说:只要欲望还在永远都不会停止追求的脚步。神说:在命运面前再强悍的螳臂它也只是螳臂。他说:皇天厚土,六道轮回影响不了我前进的步伐。天再高它也高不过人的欲望,苍穹再大它大不过人的野心。本书群25029949
  • 南方的风筝

    南方的风筝

    许多年后的今天,才发现,我就好像是一只风筝,无论去到哪里,线的另一端都死死的系在南方的那座小城里,也把天空分成三份,左边是我难以忘怀的过去,右边是我努力挣扎的现在,而身后,则是让我感到恐惧的未知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