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1600000016

第16章 宋高宗赵构

高宗赵构

求和使者患难皇帝

宋高宗赵构,为徽宗第九子,钦宗赵桓之弟,母韦氏。大观元年(11O7)五月生,百日刚过,宋徽宗便赐名构,授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公。次年二月,又进封为广平郡王。宣和三年(1121),再封为康王。次年,赵构正冠于文德殿,赐字德基,出宫住进了自己的王府。北宋灭亡后,他有幸登基称帝,历史上称为宋高宗。

宣和七年(1125),金兵灭辽以后,立即掉过头来,大举南侵。宋徽宗是个终年沉迷酒色的昏君,得知金兵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吓得六神无主,急忙把帝位禅让给皇太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带着嫔妃、宠臣们南逃了。靖康元年(1126)阳历正月七日,金兵逼近东京。次日,便对东京诸城门发起轮番进攻。廷议时,尚书右丞李邦彦以兵弱将寡为由,主张割地请和;太常少卿李纲则主张激励将士,誓死抵抗。钦宗采纳李邦彦的意见,立即召见赵构,授以军前计议使,去金营求和。赵构估计此行不会有生命危险,慷慨答应,请求立即行动。就这样,赵构带着垂头丧气的张邦昌乘坐一只木筏,迎着萧萧北风,渡河到了金营。

金大将斡离不攻京城未下,便想给宋使来个下马威,在谈判桌上得到更多的便宜。只见其营帐内外兵士环列,刀枪林立,一派杀气。见到这般阵势,可把张邦昌吓了个半死。赵构知道这不过是试试自己的胆量,根本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从容不迫地从刀枪下走进了金营。二月七日,钦宗下诏割三镇与金人,由肃王出质代康王。斡离不也觉得目的基本达到,故退兵北去。

赵构返回京城后,钦宗见金兵退去,认为赵构此行劳苦功高,遂任为太傅。就在赵构出质期间,种师道、姚平仲、范琼、马忠等各路兵马相继至京师,援兵已达二十余万,士气稍振。钦宗感到城下之盟有失体面,于是,一面将主和大臣李邦彦等人一一罢免,一面下诏各路勤王部队固守三镇之地,分兵袭击金军。十月,金兵力攻太原,宋朝军民虽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太原陷落。十一月,斡离不克真定,攻中山,北方关隘重镇先后失陷。宋钦宗无可奈何,只得再派使者到金营求和。

面对金兵咄咄逼人的气势,宋廷内主和派占据上风。钦宗采纳了王云的意见,立即召见赵构,准备让他再次出使。钦宗答应让耿延禧、高世则随行,还解下了身上的玉带赐给了他。

十一月十六日五更时分,赵构与耿延禧、高世则、王云等人迎着料峭的寒风,踏着朦胧的月色,北去求和。赵构一行日夜奔波,经浚(今河南浚县)、滑(今河南滑县)诸州北上,去真定府找斡离不求和,万万没有想到斡离不又驻军东京城下。这次,斡离不议和的条件不再是割让三镇,而要以黄河为界。不几日,粘罕也来到东京城下,与斡离不分营扎寨,把京师围得水泄不通。

十一月十九日,赵构到达相州(今河南安阳市),知州汪伯彦说:“斡离不已于十四日由大名府(今大名县)魏县渡河南下,追赶恐怕是来不及了,请大王暂留此地,从长计议。再说,肃王在金营至今未返,大王此去,恐怕也难以顺利回来?”赵构哪里肯信,以为汪伯彦阻止他议和,态度坚决地说道:“我受命于国事危险之际,此次北上议和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因此,不能半途而废。”第二天,赵构一行又向磁州(今河北磁县)进发。刚到磁州城外,迎候多时的守臣宗泽立刻迎上前去,激愤地对赵构说:“肃王被骗到金军,看来没有回来的希望了。如今他们又想请大王使金,分明是个骗局,不会有什么好处。请大王千万不要再走肃王那条路了。”赵构不听,坚持前往金营。正在为难之际,忽有两名士卒持汪伯彦所封蜡书求见。书中说:“大王离开相州当晚,本州西火炬相连二三里远,金人铁骑五百余一路追索大王。大王如在此时渡河,那就正好自投罗网。现在斡离不已趋京师,议和已失去时机,不如勤驾返回相州,聚集军队,牵制金军,以付二圣维城之望。”读毕,赵构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汪伯彦此书,要不然自己还会到处奔波,徒劳无功。

没过几天,割地使耿南仲来相州求见赵构,说京城已危在旦夕,皇上令其尽起河北诸郡兵马入援。赵构得了圣旨,立即与耿南仲联名揭榜,招兵买马,组成了勤王军。

十二月一日,康王在相州建立了大元帅府,集合了枢密院官刘浩在相州招募的义士,信德府(今河北邢台县)的勤王兵,大名府派出的救援太原的兵,和由太原、真定府、辽州(今山西昔阳县)等地奔向这里来的一些溃兵,共1OOOO人,分为五军。十四日,赵构领五路兵马出击,攻到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东)。到大名后,宗泽、梁扬祖等也先后率兵马来会,兵威稍振。

金兵自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攻上东京城墙之后,北宋王朝实际面临着灭亡。斡离不为了彻底剿灭赵氏宗室,逼迫钦宗派人立即召回康王。一天,使臣曹辅带着诏书来见赵构,诏书云:“金兵攻城未下,正在谈判议和。康王和诸帅屯兵原地,不要妄动,以免不测。”这时,赵构失去了出使金营时的勇气,以将寡兵少为由,不敢直趋京师与斡离不较量。他命宗泽率万人进军澶渊驻扎,谎称大元帅在军中,而自己却和汪伯彦等人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起程,冒着漫天风雪,往东平而去。

宗泽在开进澶渊途中,与金军交战13次,均获胜。而赵构在东平驻扎了一个月,却丝毫没有救援京师的打算。不久,赵构又到济州(今山东巨野)驻扎。这时,大元帅府所属官军和自动聚集起来的抗金军队已有8OOOO之多,号称百万,驻守在济、濮(今河南濮阳)各州府。赵构不敢与金军较量,按兵不动,使各路勤王兵也不得靠近京师,眼睁睁看着金军攻入京城中。

粘罕和斡离不见京城军民已失去抵抗能力,赵构的勤王军又不敢交战,消灭北宋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接着金主又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靖康三年(1127)三月七日,金人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北宋王朝就这样灭亡了。金兵退后,“大楚”皇帝张邦昌知道康王拥兵在外,因此不敢贸然行事。一面迎元祐皇后(哲宗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宫,遵为宋太后;一面派人送“大宋受命之宝”玉玺于康王。在宗泽等人的请求下,赵构决定移师应天府(即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五月一日,赵构在应天府天治门登坛受命,即皇帝位,下诏改元为“建元”,大赦天下,邦昌及其所辟臣属也概不问罪。大礼完毕,赵构遥望北方被虏的父兄母妻,又痛哭了一场。从赵构登基称帝,历史进入了南宋时期。

无意抗敌有心偏安

金兵虽撤出了东京,但仍然控制着河东、河北两路的太原,河中(今山西永济县)、真定(今河北正定县)、磁州、相州、河间等地。刚刚侥幸登上皇帝宝座的赵构也不得不表示一下抗敌复仇的决心,以顺应民意。于是,便以抗金最力的宿将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但又命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

北方军民心向南宋朝廷,他们自动组织起来,多者数万人,少者也有数千人,神出鬼没地出击敌人。李纲为相后,派马忠、张焕率军一万人袭击河间的金军,取得了胜利。鉴于当时南宋小朝廷刚刚建立,正规军还来不及整编,李纲就在河北河东分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两大机构,委派官吏,拨给钱钞,招募河北、河东各地奋起的义兵,抗击金军。

南宋小朝廷从诞生那天起,在对金和战的问题上就争论不休。赵构在这个问题上内心也极为矛盾。一方面,他也想利用李纲抗金的威望,振作士气,维护南宋王朝的一点面子。另一方面,又与汪、黄二人一样,幻想用对金朝屈膝投降的办法,来换取金朝对刚建立的南宋政权的承认。他虽然并不真正想让徽宗和钦宗回到南宋,却以探望和迎请被俘北去的二帝为幌子,不断派人带着奇珍异宝去奉献给女真贵族,向金朝试探投降的可能性。

金兵撤离东京后,赵构就一直没有进城。这并非对豪华的故园旧居没有感情,而是害怕像其父兄一样成为阶下囚。因此,只以宗泽留守收拾残局,自己却在应天府做起皇帝来了。实际上,赵构即位之初就决定南逃。即位第二天,赵构就命翁彦国知江宁府,并赐钱钞十万缗,让他在江宁城修缮宫室,以备南逃时使用。经过几次商讨,赵构不顾李纲等人的反对,采纳了黄潜善的意见,下诏曰:“巡幸扬州”,并让荆襄、江淮、关陕等处守臣修缮城池,以备作行宫。李纲听了这个消息不由地大吃一惊,他为赵构的糊涂而悲伤,更为国家的前途而忧患。

在此之前,抗金将领岳飞上书赵构,指责黄潜善、汪伯彦奸臣误国,使中原军民大失所望,建议赵构乘金人在北方立足未稳之机,亲率六军北渡,收复失地。赵构不但不敢这样做,而且认为岳飞越职言事,予以削官的处罚。

这种种情况,使李纲感到自己在小朝廷中已不能有所作为,不得不提出辞职要求。宋高宗也顺水推舟,以种种无中生有的罪名,贬李纲为观文殿大学士,至此李纲居相位才75天。

就在赵构决意南逃的时候,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如火如荼。抗金老将宗泽在李纲为相时被推荐为开封府尹,不久又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两河地区还有红巾军、八字军等著名的义军较频繁的活动,积极抗金。他们谙熟金军的活动,时常进攻被金军占领的城镇。活动在泽、潞地区的红巾军,有一次袭击金军时,几乎活捉了金军将领粘罕。

金朝面对如此活跃的抗击力量,决定再次用兵。可是,赵构不积极备战,却于十月一日乘船离开应天府,经泗州、宝应,向南逃去。京师军民闻此消息,相聚啼哭,深知恢复无望了。

十二月,金军分多路大举南下。一路由粘罕率领自云中(今大同市)出发,沿太行山由河阳渡河,攻河南。二路由右辅元师宗辅与其弟兀术率领由燕山出发,自沧州渡河,攻山东、淮南;三路由陕西路都统洛索等率领,自同州渡河,攻陕西。

建炎二年(1128)春天,赵构带着六宫宠臣和卫士家属到达扬州。当金军气势凶猛地南下的同时,他和那帮宠臣都过着偷安岁月、醉生梦死的生活。当时,金兵一天天南下,南宋将领张浚认为金兵定会大举进犯,请求赵构作好临战准备。黄潜善、汪伯彦二人在一旁听了哈哈大笑,冷冷地说:“还是不必太多虑吧!”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军前锋已攻下徐州,直驱淮东。二月三日,天刚蒙蒙亮,天长军来报:金兵即日趋扬州。内侍邝询急忙跑进卧殿,竟忘记了昔日宫廷的规矩,大声呼喊:“金兵到了!”正在搂着美妾熟睡的高宗惊坐而起,不待细问,撇下美妾匆忙穿戴好盔甲,骑马而逃,护驾的只有王渊、张浚和军卒数人。金兵尾追,赵构岂敢在镇江府久留。二月四日,命朱胜非驻守镇江,刘光世控扼江边,杨惟忠驻守江宁府(今南京市),赵构一行向临安(今杭州市)逃去。黄、汪二人任相以来,把持朝政,嫉害忠良,特别是他们不修军备导致了金人南下,以至宗室播迁,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御史中丞张澄勇敢地写下了黄、汪二人的二十大罪状,上书赵构,请求罢免他们。迫于压力,高宗不得不“忍痛割爱”,罢免黄、汪。不久,宋军在陈彦的率领下,渡江打败金军,收复了扬州,赵构的小朝廷才在杭州暂时安顿下来。

苟且偷生宠奸害忠

金兵虽一度占领了扬州,但并没有从扬州再渡江南犯,就又逐步撤兵北去。因此,赵构复辟后,为了顺应朝野上下的舆情,又迫不得已地慢慢从杭州北进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并改江宁为建康府,作出把行都设在建康的姿态。同年六月,在赵构正接连向金朝最高统治者们上书乞哀的过程中,女真贵族又发动了兵马,以金主四太子兀术为统帅,再次举兵南下,准备捉拿赵构,消灭赵氏王朝。

赵构和将相大臣们商讨对策时,决定只守江而不守淮。赵构本人早已做好了返回杭州的打算,他一方面布置江防,另一方面又升杭州为临安府,以备作为都城所在。当这一切安排就绪后,就慢慢地返回杭州。

不幸的是,金兵一路攻来,赵构闻听临安失陷,逃往明州;随之又逃往昌国县(今浙江定海),后又被金兵追至海上。最后是金兀术害怕在南方迁延过久对自己不利,才声称“搜山检海已毕”,急忙引兵退回北方。

金兀术退兵时,在镇江遭到韩世忠的顽强阻击。在金山(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龙王庙,身穿红袍玉带的金兀术和宋军作战时摔下马来,险些被俘虏。双方交战数十回合,守军越战越勇,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亲执桴鼓助战,金兀术的女婿龙虎大王被生擒。金兀术无奈,采用火攻,突袭宋军的战船,乘机逃回了江北。赵构见金兵撤退,才蹒跚地从温州移至越州,升越州为绍兴府,作为小朝廷的临时所在地。直到绍兴二年(1132),赵构为首的南宋小朝廷才重回临安。

绍兴十年(114O)五月,金兵分四路南下,河南、陕西诸州纷纷陷入敌手。当兀术率兵1O余万抵汴京时,宋留守孟庾率官迎降。金军占领东京后,继续向东南进军。当金军南下的消息传到临安,高宗才从苟且偷生的梦中惊醒,装出一副主战的样子。匆忙调兵遣将,进行抵抗。他下诏让岳飞从襄阳出击,牵制向淮南及陕西进攻的金兵,并恢复京师汴梁。但同时,赵构又同秦桧勾结,加紧进行对金的议和活动。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岳飞奉诏出师北进,先后攻下了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蔡州(今河南汝县南)、洛阳等地。接着,他亲自率领5OOOO轻骑驻扎在郾城(今属河南)。兀术带领全军最精锐的拐子马到郾城决战。岳飞指挥将士持刀斧跃入敌阵,上砍敌人,下砍马足,大败金兵,取得了有名的郾城大捷。与此同时,韩世忠、张浚所部分别收复了渔州(今江苏东海县东)、亳州(今安徽亳县);忠义民兵也收复了不少城池,并相约以“岳”字旗为号,等待岳家军渡过黄河配合进攻金兵。这些胜利,形成了对金军的大包围,切断了敌人的归路。

秦桧知道岳飞不肯从抗金前线撤兵,就先命令张浚、杨沂中等抗金将领率先撤退,然后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请求赵构给岳飞下达班师的命令。赵构竟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家军立即退兵。岳飞接到班师的命令,心中异常悲愤。他流着眼泪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他不能违抗朝廷的命令,率军退驻鄂州。前方已经收复的城市,又重新沦入金人之手。

赵构不仅主动放弃了军事反攻的良机,而且对拥重兵在外的将领戒心重重,他害怕苗、刘作乱的事情重演,决心在适当时机收夺兵权,以防止将领们尾大不掉,滋事生非。而今时机终于来了,他以论功行赏为名,诏令韩世忠、张浚、岳飞三大将速回临安。

为讨好金人,赵构、秦桧与张俊谋害岳飞的安排也在有步骤地进行着。秦桧捏造了岳飞“谋反”的罪名。秦桧和张俊策划后,先买通了岳飞的部下王贵、王俊等人,写了“首告状”诬告岳飞最倚重的部将张宪要领兵到襄阳去造反,然后加以逮捕。接着,逼张宪招认,是岳云唆使他这样干的,又把岳云逮捕入狱。秦桧、张俊等人还将各种搜集的证据加以歪曲,送赵构审阅。赵构看到材料中有岳飞指示张宪举兵之辞,顿时大怒。秦桧就借机请求赵构立即把岳飞提来,与张宪、岳云一同对证其事。赵构当即表示同意。

十月的一天,岳飞从庐山到达杭州。秦桧立即向赵构汇报,赵构表示一切听从秦桧办理。秦桧命人将岳飞骗至大理寺,并要他的亲信、御史中丞何铸进行审理。他们一面令狱吏严刑拷打岳飞和岳云,逼他们招供;一面继续罗织岳飞父子“谋反”的罪名。但一连两个月,也没有人愿意出来作证。

绍兴十一年(1141)除夕夜,赵构与秦桧不顾一切地把岳飞父子及张宪定成死罪,把他们杀害。当时,岳飞才39岁。在临刑前,岳飞在狱案上挥笔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甘当儿皇无奈退位

绍兴十一年(1141)的宋金和议,使南宋成为金王朝的附属国。赵构深感获得金朝对其帝位承认之不易,因此,也安于称臣纳贡,每年除把岁币如数送到泗州(今江苏盱眙县)交纳给金朝外,还要搜刮大量的金银币绢,送给金朝贺正旦及生辰。

宋金战争期间,金兵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农田荒芜,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议和后,宋廷向金朝交纳巨额贡物,这些钱财自然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由于赋税沉重,国困民穷,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赵构不顾人民死活,大兴土木,建造了各种神殿宫宇,举行盛大典礼,以之粉饰太平。

高宗的美梦没做多久,新当上金国皇帝的完颜亮便准备举兵灭宋了。完颜亮是金朝的第4个皇帝。他发动宫廷政变杀死金熙宗,登上皇帝宝座,整治内政,更葺都城,又想天下一家,不允许南宋存在。

对于完颜亮南侵的企图,南宋的一些有识之士早有所察。绍兴二十六年(1156),东平进士梁勋上书,言金人有举兵之兆,劝高宗未雨绸缪,以防不测。高宗勃然大怒,竟以诋斥和议、迷惑大众的罪名,将梁勋流放到千里之外。这时秦桧死亡,群臣拍手称快,纷纷上奏章揭露他的罪恶,要求为岳飞平反昭雪。但高宗特意下诏说:“和金人讲和之策是我本人之意,秦桧只是赞成我的作法罢了。”并宣布:“从今以后有妄议边事者,要处以重刑。”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率6O万大军,分道南下,想一举灭宋。高宗这才慌了手脚,急忙起用患病在身的老将刘琦和王权率军抵挡。王权慑于金军的强大,在庐州(今安徽合肥市)不战而逃,全军溃败。宋高宗一听王权兵败,下诏准备解散官府,让各自逃命,他自己又想走航海避敌的老路。只是由于新任宰相陈康伯坚决劝阻,宋高宗才被迫下诏表示要率军亲征,并派知枢密院事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中书舍人虞允文参赞军事,到江淮督战。而此时,刘琦孤军难抵,兵败南撤,整个两淮地区均被金军占领了。

就在这年十月,完颜雍借完颜亮南下侵宋之机,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皇帝。正准备举军渡江的完颜亮,听此消息,决定打过江后,回师平定国内叛乱,没想到在采石被虞允文指挥的宋军一举击败。完颜亮恼羞成怒,强迫金军将士冒死渡江,结果激起兵变。一些将领杀死完颜亮,率军北撤。南宋军队乘势收复两淮,大获全胜。

完颜亮南侵的惨败,使南宋抗金热情大振,抗金运动风起云涌。面对这种局面,高宗十分尴尬,再坚持自己的议和主张已不可能,积极抗战又违背初衷,就于次年下诏退位,“认他的养子、宋太祖的七世孙赵舂继位,自己当了太上皇帝,退居德寿宫。其后,孝宗为赵构尊号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赵构死于德寿殿,时年81岁。宋孝宗谥他为“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并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永恩陵。

宋高宗再度复辟内幕

叛乱是怎样发生的

建炎三年(1129年)春天,宋高宗赵构在金人打击下,狼狈逃跑,刚刚到达杭州,喘息未定,便发生了苗傅、刘正彦的叛乱,高宗被迫下台。后来几经周折,才得以重登皇帝宝座。直到这年七月,苗傅、刘正彦伏诛,这场历时四个月之久的叛乱才算结束。

苗傅、刘正彦的叛乱是由高宗用人不公引起的。原来,高宗刚到杭州,便擢升了驻节平江(今江苏苏州)的将领王渊为同佥书枢密院事。这个官职是军队最高负责人枢密使的副手,地位相当于副宰相。而王渊却能力平庸,他驻节平江时,专管江上航船。将领刘光世率军渡江,由于王渊调度不善,竟有几万士兵未得渡江。刘光世向高宗告发了这件事后,王渊却斩部下将领塞责,引起了广大将士的不满。而高宗不追察究竟,反将他迁升为要职。这一措施,在朝野中引起了更大的波动。

苗傅出身将门,屡立战功,多年不得升迁,见王渊骤然受宠,内心忿忿不平。刺史刘正彦,曾经招降巨盗丁进,但赏赐很薄,心怀怨恨。二人同病相怜,便互相勾结起来。当时宦官康履、蓝珪仗恃受皇帝宠幸,妄作威福,凌辱将领。将领们对他们恨之入骨。高宗南迁浙江,道经吴江(今江苏吴江),宦官以射鸭为乐,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及至到了杭州,大队人马前往钱塘江观潮,宦官到处搭盖帐篷,致使道路阻塞。正在这时,传来了王渊擢升的消息,苗傅、刘正彦等以为是宦官所荐,愈加恼怒,遂与王世修、王钧甫、马柔吉等密谋先斩王渊,然后大杀宦官。

一天,宦官康履手下人献上一卷文书,最后两行文字是“统制官田押,统制官金押”。康履百思不得其解。手下人告诉他说:“军队中有人想发动兵变,以此为信号,愿意相从的就在上面签名。”康履不敢怠慢,慌忙禀报给高宗。高宗又让他转告宰相朱胜非,通知王渊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朱胜非问康履:“你知道举行兵变的人的计谋吗?”康履说:“略知一二。他们打算明早集中在天竺寺,田统制指苗傅,金统制指刘正彦,他们诈言城外有盗,好把王渊的部队引出去,以便他们在城内动手。”朱胜非把王渊召来,要他小心行事。王渊马上派士兵五百人埋伏在天竺寺旁边。这天夜里,城中居民惊恐万分,闭门不敢外出。苗、刘等知道王渊有准备,便隐而不发。

说来凑巧,第二天正巧是神宗的忌辰,百官照例焚香祝祷。高宗命大将刘光世为殿前都指使,负责百官入朝祝祷事宜。苗傅、刘正彦令王世修伏兵在城北桥下。王渊从朝中回来,路过此桥,猝不及防,便被拉下马来。刘正彦说他勾结宦官谋反,手起刀落,便结果了王渊的性命。然后派兵团团围住康履的住宅,分兵拘捕宦官,凡无胡须的人统统被杀死。苗傅张榜在大街上,公布王渊、康履的恶迹,同时与刘正彦拥兵到高宗行宫门外,中军统制官吴湛与苗傅勾结,戎装披挂,把守宫门。

康履侥幸逃脱重围,前来禀报高宗说:“有军士在街上拦截行人,我快马加鞭,才算留下一条性命。”高宗急忙召朱胜非商议。朱胜非问高宗:“吴湛在北门下营,专门观察特殊情况,现在有报告吗?”高宗说:“没有。”正说之间,吴湛派人口奏:“苗傅、刘正彦杀了王渊,领兵前来,声称有要事启奏陛下。”高宗惊愕非常,不觉离开座位站起身来。朱胜非说:“既已杀了王渊,苗傅、刘正彦叛乱已明,臣请求前去诘问他们。”

朱胜非刚走到宫门口,正好碰上了吴湛。吴湛摆摆手说:“叛兵已经逼近,宫门不能开。”朱胜非等急忙赶到宫城楼上,见苗傅、刘正彦、王世修、王钧甫、马柔吉等全副戎装立在楼下,用竹竿挑着王渊首级。朱胜非厉声问为何擅杀大臣,苗、刘不予理睬。这时杭州地方官员康允之见事情紧急,请高宗登上宫城楼抚谕,不然无法制止叛乱。中午时分,高宗登上城楼。苗傅等望见黄盖,不得不三呼万岁。高宗凭栏问苗傅等为什么发动兵变?苗傅厉声回答说:“陛下信任宦官,赏罚不公,士兵有功不赏,结交宦官者无功升迁。臣自陛下即位以来,追随左右,立功不少,如今只是一个边远的郡团练使,未免使人寒心。臣现已将王渊斩首,宦官在宫外的已经全都被杀了。希望圣上斩掉康履、蓝珪、曾择三个宦官,以谢三军。”高宗说:“黄潜善、汪伯彦等已经降黜,康履、曾择等也将受到责罚,爱卿可与军士回营去吧。”

苗傅见高宗不肯交出宦官,怒火中烧,横戈叫道:“今天的事,全是臣下的主意,与三军无关。如今天下百姓遭难,都是因为宦官擅权所致,今天不斩康履、曾择,臣等定不回营。”高宗无计可施,转身问身边大臣说:“卿等有什么退兵之策?”大臣时希孟说:“宦官之害,已经登峰造极,若不全部除掉,天下的祸患,恐怕不能停止。”另一大臣叶宗谔悄声说:“陛下何必须顾惜一个康履呢?慰藉三军要紧。”高宗不得已,命吴湛将康履交给苗傅。苗傅就在宫城楼下腰斩了康履,枭下首级。

高宗以为一场祸患,就此烟消云散了,便传谕令苗傅归营。谁知苗傅出言不逊,抗声说道:“陛下不应登临宝座。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嘛,将来渊圣皇帝(指钦宗)归来,又该怎样安置呢!”苗傅又提出,请隆祐太后(即哲宗孟皇后)一同听政,并派遣使者与金议和。不得已,高宗答应了这一要求,当即下了诏书,恭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谁知苗傅、刘正彦却闻诏不拜,说:“自有皇太子可立,何况道君皇帝(指徽宗)已有先例。”苗傅部将张逵大声喊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天的事,请陛下为社稷百姓着想。”众大臣等见此情况无不愕然失色。这时,苗傅等仍不肯领旨。高宗问原因何在,众人互相看看,不敢回答。只有时希孟答道:“现在只有两种办法供陛下选择,一是率百官死于社稷,二是听从三军之言退位。”高宗对朱胜非说:“朕可以退位,但须禀知太后。”朱胜非说:“叛军要挟,便听命退位,哪有这种道理?”大臣颜岐说:“如果太后来此晓谕三军,苗傅等就无话可说了。”于是高宗令颜岐回报太后。一面令吴湛传谕苗傅说:“已请太后商量退位的事了,请三军稍等片刻。”

一会儿,隆祐太后乘着黑色竹舆踽踽而来,后边跟着四个老太监。隆祐太后立在宫城楼前,身后一字儿排着朝中群臣。苗傅、刘正彦向太后行礼后说:“如今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望太后为天下百姓作主。”太后说:“道君皇帝信任蔡京、王黼,更改祖宗法度;童贯挑起边界纠纷,招致金人入侵,才有今天之祸,和当今的皇帝有何相干?何况皇帝圣孝,并无失德之处,不过为黄潜善、汪伯彦所蒙蔽,如今已经处罚了,你等岂能不知!”苗傅说:“臣等已经议定陛下逊位,岂能犹豫?”太后说:“就依你等所请,暂且一同听政就是了。”苗傅坚持必须立皇太子为帝。太后说:“国家太平之时,此事还不易办到,何况如今强敌压境,皇子幼小,禅让一事,决不能行。实在不得已,可与皇帝共同听政。”刘正彦威胁说:“今天大计已定,不可更改,还望太后早赐许可。”太后高声喊叫说:“统制官是将门之子,岂能不明道理?今日之事,决难听从。”苗傅也愤然厉色地说:“三军将士,从早至此时还没吃饭,事久不决,恐怕发生其他变故!”这时颜岐从高宗处走过来,低声告诉太后说:“皇帝让臣奏知,他已决定听从苗傅之请,乞请太后宣谕众人。”太后仍是不允。苗傅等喧嚷不停,气氛非常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隆祐太后与高宗商议。高宗见此事已无可挽回,便决计禅位。

高宗禅位苗、刘手握朝纲

高宗就在座椅上写诏书:“朕自即位以来,强敌侵凌,远至江淮,察其用意,专为朕躬而发。朕恐其兴兵不已,戕害生灵,畏天顺人,退避大位。朕之长子,可即皇帝位,恭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事,以慰人心。”朱胜非拿着退诏书到楼下宣读,苗傅部将王钧甫对朱胜非说:“苗、刘二将忠有余而学不足,请勿见怪。”宣诏完毕,苗、刘方才麾军退去。高宗徒步回归宫中。于是,皇太子寡(fū敷)即位,太后垂帘决事,高宗移驻显忠寺。不久该寺改为睿圣宫,高宗又被尊为睿圣仁孝皇帝。其实,他已无异于阶下囚了。

苗傅、刘正彦的目的已经达到,志得意满。他们在朝廷上,颐指气使,八面威风。二人的官职也由统制官升为节度使。

宰相朱胜非看到苗、刘二人飞扬跋扈,便上奏太后说:“母后垂帘,旧例大臣须二人一同上殿。倘有机密事宜要单独上奏,应该准许。”太后说:“如此岂不引起苗傅等人的怀疑?”朱胜非献计说:“可从苗傅开始,他就不会怀疑了。”隔了一天,太后便宣召苗傅单独奏事,然后再传宣其他大臣,苗傅果然未加追究。这样,隆祐太后就可以避开苗、刘从容地和大臣们商量高宗复辟的问题了。

苗傅、刘正彦既操纵了朝廷,便宣布改建炎三年为明受元年,并大赦天下。赦书到了平江,大将张浚命守臣秘而不宣。赦书传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大将吕颐浩说:“此时忽然改元大赦,莫非朝廷发生了兵变?”他当即派人与张浚联络,张浚知道吕颐浩素有威望,便约他一同起兵,并通知镇江的刘光世派兵前来会合。吕熙浩得书,便径直上书高宗,请他复辟。

苗、刘二人为笼络张浚,封他为礼部尚书,让他带军队前来杭州。张浚知道苗、刘不怀好意,托辞安抚部队,委婉加以拒绝。接着,吕颐浩率兵万人自江宁出发,刘光世和他相会于丹阳(在今江苏省)。大将韩世忠自盐城(在今江苏省)收拾散兵游勇,由海道赴杭州,至常熟会同大将张俊。他们二人又一同到平江见张浚。张浚置酒犒赏韩世忠、张俊的将士,并告诫韩世忠说:“投鼠忌器,事不可急,急则有变。你应先去秀州(今浙江嘉兴)占据粮道,以待大军会合。”韩世忠诺诺应命后,带兵行至秀州他就称病不行了,便在那里大修战具。

苗、刘被斩高宗恢复天子位

这时,张浚派遣冯辎持书至杭州。书信中指责苗傅等说:“自古对皇帝出言不逊谓之指斥乘舆,作事逾矩谓之震惊宫阙,阴谋废立谓之大逆不道,大逆不道者应当族诛。现在建炎皇帝并无失德之处,强迫逊位,难道是臣子应该做的事吗?”苗傅等得书信后惊恐万状,一方面连忙擢升韩世忠、张俊为节度使,另一方面诬蔑张浚阴谋危害社稷,把他贬为团练使,安置到郴州(在今湖南),企图以此分化瓦解勤王队伍。但韩世忠等拒不受使。各路勤王之师迅速会集到平江,传檄中外,声讨苗、刘等叛乱之罪。他们以吕颐浩、张浚主持中军,韩世忠、刘光世分别为先锋和殿后,浩浩荡荡向杭州杀来。

苗傅、刘正彦忧恐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朱胜非献言说:“勤王之师所以进兵不快,是为了保你早日反正,如果等百官请圣驾还宫复辟,你们岂不更尴尬吗?”苗傅沉吟不语。朱胜非说:“如能反正,可让太后下诏,不再追究你们以前的过错。”苗傅等见大势已去,便率领百官到睿圣宫去朝见高宗。四月初,太后下诏还政,高宗复辟,恢复建炎年号。

鉴于苗、刘仍手拥重兵,未可轻视。高宗隐而不发,一面任命张浚为枢密院事,一面任命苗、刘分别为淮西制置正、副使。这时,张浚尚未入朝,他与吕颐浩、韩世忠等正一路斩关破隘,攻入杭州。苗傅等迎战不利,急忙向福建逃窜。随后,韩世忠以拜谒吴湛为名,把他捉住,即日斩首。苗傅的党羽杀的杀、贬的贬,高宗至此才恢复了天子的尊严。到了七月,刘正彦、苗傅先后就擒,解送杭州斩首。这场叛乱才告平定。

宋高宗、秦桧残害岳飞秘谋

宋高宗时的奸相秦桧决心要除掉大将岳飞,就同张俊策划,决定在暗地里诱使岳飞的部下诬告岳飞,谁能诬告,就给谁以重赏,结果没有人来响应。张俊听说岳飞曾经想杀统制王贵,又曾用军棍打过他,于是就诱使他告发岳飞。王贵不肯,他说:“作为大将谁也免不了对部下要有赏有罚。如果因为有谁受惩罚就怨恨上司,那怨恨的人可就不胜其多了。”张俊又以抓到他的隐私来相威胁,王贵害怕了,只好勉强答应。秦桧又听说统制王俊好告状陷害人,外号叫雕儿,因为奸诈贪婪,多次被张宪处分过,就派人告诉他“揭发”岳飞,王俊答应了。于是秦桧就打好主意:因为张宪、王俊都是岳飞手下的将官,所以最好让他们互相攻讦揭发,从中抓住岳飞的把柄,再杀掉岳飞父子,这样皇帝就不会有什么怀疑。王俊当时在镇江,秦桧就亲自写了一道命令给王俊,胡说副都统制张宪阴谋占据襄阳,把兵权交还给了岳飞。并令王俊告诉王贵,让王贵抓住张宪关到镇江密府。张宪还没到,王俊就预先设好了刑狱等待他来。张宪被押送来了,有一个官员叫王应求的,对王俊说:“枢密府没审讯人的权力。”王俊没听,便亲自去审问拷打张宪,让张宪编造口供,说得到岳飞儿子岳云的手书,让张宪所部回来一起谋反。张宪被打得体无完肤,矢口否认。王俊无法,只好自己动手编造一份口供给秦桧,并把张宪押到临安,投进大理寺监狱。秦桧奏请皇帝,召回岳飞父子同张宪对证,皇帝说:“刑法是用来制止作乱犯罪的,不能随便追查证据,动摇人心。”秦桧就假传圣旨,召回岳飞父子。使者到了岳飞的府第,向他说及此事,岳飞哈哈大笑,说:“皇天后土,可表此心!”于是同岳云一起被送监狱。秦桧命令中丞何铸、大理寺卿周三畏去审问岳飞父子。何铸让人把岳飞父子带到大厅,问他们为什么谋反,岳飞立即撕开衣服,让何铸看他的后背,何铸一看,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肌肉。接着何铸又去查阅卷宗,都没有什么凭据,知道他俩是受冤屈,就去告诉秦桧。秦桧说:“这是陛下的旨意。”何铸说:“我怎能陷害岳飞那种人呢!现在强敌未灭,无故杀一大将,定会失去军心,这不是为国家的根本利益着想。”秦桧无可回答,只好改由谏议大夫万俟禹审讯。

万俟禹向来与岳飞有仇,于是就捏造材料诬陷岳飞,说岳飞让部下于鹏、孙革写信给张宪、王贵,令他们发送虚假情报,以动摇朝廷。说岳飞给张宪写信让他想办法使岳飞回军临安,并说这些信都被他们烧掉。岳飞坐牢两个月,没法证明他有谋反之意。这时有人教万俟禹凭借过去岳飞给皇帝的奏章中有在淮西停留不前的事,作为证实材料。万俟禹一听很高兴,就去告诉秦桧。秦桧就赶忙派人到岳飞家里收取皇帝给岳飞的诏令,抄录的人见军队在路上行走的日期都有记载,与事相符,于是就把诏令藏起来,用以灭迹。万俟禹又强迫于鹏、孙革等证明岳飞接到皇帝进军的诏令而故意停军不前的事,并让评事官元龟年取出记载行军时日的档案,胡乱加以推定,勉强凑合岳飞的罪证。大理卿薛仁辅、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都说岳飞无罪受冤,宗正卿士偯请以一百口之家为担保,证明岳飞无罪,并且说:“中原没有平定,就加祸于忠义之臣,这是忘记了徽、钦二帝的耻辱,是不想恢复中原了。”对这些话,秦桧等人根本就听不进去。元帅韩世忠心怀不平,亲自找秦桧诘问岳飞谋反的事实,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信虽然没有弄清楚,但其事恐怕还是有的。”韩世忠说:“‘恐怕还是有的‘这种说法,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呢?”等到了年底,岳飞的罪状也没能成立。有一天,秦桧写了一张小纸条交给监狱,狱吏立刻报告岳飞已经死了,时年三十九岁。岳云和张宪都被处死,于鹏等六人也一起被定罪,岳飞家被抄,强令迁到岭南。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诗句,很像是为岳飞而写的。岳飞对父母非常孝顺,家里没有姬妾。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同他交朋友,曾经把一个打扮好的漂亮女人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昼夜为国家操心,大将怎么能贪图安乐呢?”终于没有接受。吴玠更加敬服岳飞。皇帝想为岳飞营造府第,岳飞拒绝说:“金国敌人没有消灭,要家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他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有一次,有一个士兵拿老百姓的一缕线麻来捆绑喂马的草,他立刻命斩首以警戒他人。士兵晚上住宿,有些老百姓开门让他们进屋住,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他的军队的口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士兵如果谁有病,他就亲自调药护理,手下的军官远征,他就派自己的妻子去问候他们的家人。有战死的,他亲自去哀悼,并找人去抚育孤儿寡女,甚至有时让自己的儿子去娶战死者的女儿。凡是国家对他有什么犒劳赏赐,他都分给身边的官吏,一丝一毫也不私自占有。他用兵善于以少数攻击多数,都是谋划周到以后才作战,所以有胜无败。突然遇到敌人,全军镇静不慌,沉着应战。所以敌人为岳家军编了一句话:“撼动一座山是很容易的,而要想动摇岳家军,那的确是难上加难。”张俊曾向岳飞询问用兵的办法,他说:“仁义、威信、智谋、勇敢、严格,缺一样也不行。”他礼贤下士,常看经史,会唱歌,也会玩“投壶”游戏,温雅老成如同书生。每次升官他都表示拒绝,一定要说:“是将士在齐心效力,我有什么功劳!”他忠义刚烈,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从不随便服人,结果因此招祸。岳飞死时,他的女儿痛感父亲冤屈,怀抱银瓶投井而死,后人因此给那口井起了个名,叫做“孝女井”。

同类推荐
  • 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

    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

    本书是作为一本资料出版的,对于明老的思想研究将会逐步展开。大家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明老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不能再普通的贫寒子弟,由于意志坚强、做事认真、低调处事、思想独特,从童真出家到晚年,甚至到最后圆寂前的一刹那,他的坚定信念都没有动摇过,他对于佛教的奉献,正如古人所讲的“色身交给常住,性命交给龙天”,一切以佛教为重,始终都是把佛教的发展作为第一考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低调处事,时刻以佛教的戒律要求自己,把佛教的精神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生命的前52年充满波折、苦闷和压力,但却从未丧失雄心壮志和对成功的渴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过半百的艾森豪威尔1943年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1944年6月6日,他成功指挥了扭转战局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人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1953年至1961年,他担任美国总统,并被后人认为是20世纪政绩最辉煌的美国总统之一。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热门推荐
  • 王者血脉

    王者血脉

    茫茫大山,一条条铁链,蔓延到天地的尽头,是谁留在这个蛮荒的地带?在这铁链的尽头,又有怎样未知的存在?一名被人欺负的孤儿,却是意外的激活了最强的王者血脉,他是会留在大山中成长,还是走向外面繁华的世界?
  •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一张羊皮卷,开启了前往深海的航道。一颗红珍珠,揭开了尘封于黑暗之中的历史。当我们拿到宝藏,兴奋地欢呼之时,却不知自己早已迷失在无限的深海之中。
  • 在有你的世界欢笑

    在有你的世界欢笑

    “你走!我不要再见到你!”“止雨歌你不要再闹了!”“我没闹!我讨厌你,你走啊!”如果他们没有相遇,那么所有的故事都将不复存在吧。自从那天她拉起他的手。“快跑吧,我保护你!”女孩满脸紧张的说。他就决定要一直一直保护她。
  • 穿越恋上拽丫头

    穿越恋上拽丫头

    他是轩辕王朝的皇子,由于命中有此一劫,被老人送到21世纪。她,16岁,豪门千金。樱兰学院高中部校花之一,也是全年级第一名。两人由相遇相知到恋爱,由爱而引发的伤害和报复又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再次演绎了“有种伟大叫欺骗,有种爱意叫伤害。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换取你的平安,哪怕用错方式。”
  • 十耀

    十耀

    从小爱篮球的他,他将带领十耀向冠军进击!
  • 第一人主

    第一人主

    从死亡的余烬中走来,勘破层层迷雾,刀斩乾坤,成就宇内第一人主!
  • 狐仙别走:天才狐仙笨女孩

    狐仙别走:天才狐仙笨女孩

    某狐:我是高高在上的九尾狐!某猥琐男:不错,是我的料,就是那小了点。某狐:去死!看招,狐火!某男:就一招狐火还有没有新花样啊。某狐:你你你!某淑女:牙牙,你别和他一般计较,我知道你是舍不得。你是世界上最强的九尾啊
  • 铁血异王传奇

    铁血异王传奇

    本来无一物,何必染尘爱,本书进景不会太快,没有所谓YY情节,也没有什么11特情,有的只有个人努力。
  • 中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通过本书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介绍给读者;通过经济学家们的小故事,激励读者,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斩斯剑传奇

    斩斯剑传奇

    成吉思汗二十二祖孛儿帖赤那出生那天,被脑干达日圣母囚禁的草原狐妖满格斯逃出了山洞。一年后,法力完全恢复的满格斯,为报仇,血洗孛儿帖赤那整个部落。而刚满一周岁的孛儿帖赤那被狼妖所救。多年之后,他与塔颜部落的公主豁埃马阑勒相恋。满格斯找寻找斩斯剑无果,又遇哈屯逃跑,在盛怒之下令抓了孛儿帖赤那的心上人豁埃马阑勒。布儿帖赤那得知消息后在狼王与洪格尔等众多狼妖的帮助下找到了斩斯剑,解救了豁埃马阑勒并与她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