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1900000047

第47章 铁柱泉记

我每到盐池,就想去铁柱泉。

铁柱泉处于盐池、惠安堡、清水营的交会处,有水、有沙、有树,具有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段的典型风光。当你登上古城遗址,举目四望,稀疏的盐蓬、连片的沙丘、独立的老树、潋滟的池水,一齐呈现在你的面前。雄阔、空旷、荒瘠而又充满生命活力———这样的风度,只有在这里才最能充分领略。

明人有写盐池的句子:“天空鹰隼高,野阔牛羊小。”其实,在废城墟上,所见到的不止是牛羊小,无论是远山近树,高云低水,都是很小、很小的。要不是我们的脚踩在结结实实的地上,倒真像是上了天一般。

向南望去,只见低洼的盐渍地上布着条条沙梁,如同一峰峰骆驼静静地卧在那里。向西、向北看去,更大的沙漠连绵不断,使人想起了“大漠孤烟直”和“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句。再回身向东看去,绿色的哈巴湖林场,像镶嵌在黄地毯上的绿色宝石,阳光下,发出诱人的光芒……

环顾之余,我的视线不由得凝结在城外一泓浅浅的池水之上,眼前立即出现了一幅400余年前的壮美风光:

广袤的原野上,有一“周广百步”的水泉,“水涌甘洌,日饮数万骑弗之涸”;

四周水草丰茂,“又皆沃壤可耕之地”;

河套游牧少数民族,常在此“饮马驻牧,数日而后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而今天,在我登上这古城废堡的时候,那样的风光早就不见了。这其间的变化,是很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的。

就说我脚下的这个古城废堡吧,它是在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秋天建成的。当时的兵部侍郎刘天和在巡视了这一带的防务之后,认为此地是外族侵扰必经之地,只有断绝水源,才能阻止他们牧马南下。于是奏请朝廷,围泉筑城,并招来农户从事开垦,把草原变成了农田。但是,今天,农田哪里去了?草原又哪里去了?我漫步古城之内,但见到处是明沙,仿佛无人住过,一堆堆荒丘上覆盖着茂密的芨芨草和白刺蒿,相对低平的地方则长满了苦豆子和野豌豆。当年围在城内的铁柱泉连影子都没有了(城外的那个小池还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由社员从沙丘里淘出来的),只留下一圈断垣残壁,每当西风萧瑟时节,在那里哀叹……啊,400年,大自然给人们的赏罚竟是这样分明:牧则水草两旺,农则土壤沙化。客观规律不能违抗———这个浅显、通俗的道理,不是在铁柱泉城这望中可及的视野中早就证实了吗?

20世纪70年代,“四人帮”这伙骗子以极“左”的面目出现,装出最“高举”的样子,叫嚷不管什么地方,也不管自然条件如何,都要“以农为主,以粮为纲”。谁要讲老实话,稍稍提出异议,他们就说:“这是毛主席说的,你敢不执行?”闹得这里滥垦乱伐,不但粮食收不上,连草也不长了,羊只大量死亡,草原大面积沙化……

正在我浮想联翩之际,一个行路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也登上了这废城堡。孩子微微喘息着,眨了眨眼睛,问道:

“这泉为什么要叫铁柱泉呢?”

那老人说:“这里的水好,生在这里的芨芨草坚硬得像铁柱一样。”

“芨芨草怎能像铁柱呢?”女孩子睁大了眼追问。

“你没听说过去有一首民歌吗?‘白土岗子的揪面,沙窝井的柴,铁柱泉的芨芨能锥鞋(方言,读音同“孩”)。’意思是说,白土岗子的面粉韧性最好,沙窝井的柴燃烧最旺,铁柱泉一带的芨芨草既锋利又坚硬,能把鞋底穿透。自然,这都是老年间的事了。”

“现在呢?”

“现在?不行了。你看,芨芨草都快没有了。”

女孩子听了,跟长者一同发出叹息。一阵风来,吹起了漫天黄沙,迷得人什么也看不清。风住沙落后,再看一老一少,已消失在前面的沙梁后面了。

虽说铁柱泉一名,并不一定就是因了那芨芨草坚硬的缘故,然而,那民谣说,过去这一带芨芨茂盛,却是不容怀疑的。敬爱的周总理当年接见植物学家蔡希陶时就说过,中国的河西走廊一带,古代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的荒山秃岭,土地沙化,纯属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科学已经证明,周总理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铁柱泉一带以及灵武、盐池、同心等地的沙化现象,都是这样造成的。客观规律不能违抗。只有你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人工真比天工巧,江山处处妆点好。龙王从此不乱跑”的功效……

想到这里,我抬头远望,前面四五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叫铁柱泉生产队。就在那里休息时,我从报纸上读了两条消息:一是“为在1985年制服西北、华北、东北严重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国家批准建设北方‘绿色万里长城’,这8000万亩的防护林体系工程今冬明春就要揭开大干的序幕”;二是我国科学工作者撰文讨论西北黄土高原因地制宜地确定生产建设方针问题。我仿佛看见,满山大军,满川绿涛,云蒸霞蔚,一片生机……

是的,那两条消息像春风一般吹绽了沙区老人满脸的笑花,吹散了牧区基层干部心中的疙瘩。直到今天我耳际还回响着他们真挚的欢呼,地地道道的老实话:“退耕还牧,以林牧为主,在这被破坏的大地上,开始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我也知道,令他们如此激动的,不单单是两条消息给他们描绘出的美好前景,还有来自北京的激动人心的声音,使人们如承甘露,如沐春风。听:

“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指示,这论断,又岂止是令人心田滋润、暖意盈怀而已。

啊,沙区的未来,沙区的希望,不就在这伟大的指示和英明的论断之中吗!是的,祖国的大地处处阳光普照,佳卉异花竞相怒放,我们的沙区又怎能不充满希望呢?

蓦然间,我又回想起那一老一少的对话和临了那长长的叹息。请不要长叹了吧,被湮没的铁柱泉一定会奔涌出甘洌的泉水,这荒瘠的沙原上一定会有大片的绿色。

作者简介 杨森翔,宁夏灵武市人,194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任宁夏吴忠师范教师、银南文联副主席兼《文苑》主编、吴忠市作家协会主席、《银南报》与《吴忠日报》总编辑。1998年当选吴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系宁夏文联委员、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新闻学会和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出版文学作品集《大漠的呼唤》等,作品多次获奖。

砚边思绪

想起来,练习书法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总是断而复续、续而复断,行走在其边缘,没有执著于一念。书法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爱好,更是一种生活享受、精神寄托。

在上世纪70年代,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上课老是走神,老爱看着老师的板书瞎琢磨。记得有一次,我只顾玩弄手中的钢笔,练习写字,突然钢笔被老师夺去猛地掷在地上摔了个稀烂,我不仅挨了一顿臭骂,还整整哭了一个下午。我爱写字,爱手中的笔,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支钢笔,而这钢笔又是另一位老师所送。从此,我就下决心要珍惜手中笔,写好字。那时,学校安排写字课,没有什么字帖,我就照着老师写的字,视若珍宝反复练习,总想多讨几个红圈圈。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可对我练写字却很是关心,时常给我以鼓励。

80年代初,我当上了一所农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面对着我的学生,我想一定要把字写好,给学生作好表率。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我很费劲地买到了一本大楷字帖,一边教学生,一边在旧报纸上练习。在偏僻的小村里,我被当成了文化人,年年岁岁写春联,其乐无穷。到了80年代中期,我进修学习,学校规定写字为必修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坚持认真练习,从此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荏苒,一晃我已度过了40个春秋,大大小小的书法赛事也参了不少,入选、参展、得奖兼而有之,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虽小有气,但我自觉与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相差甚远。在笔墨之间,我领悟到另一种人生滋味,享受着精神的愉悦。我有我的工作、我的事业,工作第一,事业为上。空闲时写写字,调节调节精神,放松放松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书法是什么?我既没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也缺乏艺术家所有的“灵气”和“悟性”,如何解析书法,我无法完整地表述它。但我以为,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始终放射耀眼的光芒。人的一生不能无所求,我自知不可能成为青史留名的大师、名家,但行走在书法地界,知黑守白,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境界。

作者简介 杨吉东,1962年12月出生于宁夏盐池县,现供职于盐池县教育体育局。宁夏书法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区获奖展出。散文、通讯见于《宁夏日报》等报刊,艺术传略被有关辞书收录。

同类推荐
  • 寒灰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寒灰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避免受到伤害的途径

    文字清丽、平易而富有感性,同时涵有女性的精致与细腻,是朱文颖这本作吕的最主要特色。作为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群的代表之一,读者更多了解的是她在小说中创设的优美竟境,本作则以散文随笔和对谈两种形式,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文学的理解和阅读习惯等多重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其鲜活立体的内心世界。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青春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混恶两世魔缘

    混恶两世魔缘

    落水上岸:“风岚清,你怎么了,快醒醒呀!呀!怎么流血了,这可不行啊!!!”琦绡绫焦急的叫着!边讲边把自己那件白色衬衫扯边帮风岚清包扎头部……咝…………风岚清意识清醒了一些,头疼得叫了一下。“你终于醒了,你个死风岚清,吓死我了,你知道吗?”“我……喜欢黑色。”风岚清把目光移到琦绡绫的胸部,因为是衬衫,遇水又被浸透了,而且,刚刚一半的衣服都扯下了给他包扎了。咚!!“你个大色狼”琦绡绫脸瞬间红透了!“嗯?烧焦的味道,有人,防火!!!!”风岚清敏锐的察觉到了……
  • 鹿晗欧巴之草苞大小姐

    鹿晗欧巴之草苞大小姐

    本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女生因为一场车祸而穿越遇见鹿晗,这个故事是什么呢?请大家欣赏~
  • 遇上恶魔校草:校草你无赖

    遇上恶魔校草:校草你无赖

    她曾拥有一个辛福美满的家庭,因为继母?她的生活全被打乱,妈妈死了,爸爸不爱她了,还多了个姐姐,她的大小姐生活被姐姐抢走了,她天天过着灰姑娘的生活?不,总有一天她会报仇。她笑了,自从上学后几个智障天天缠着她?不就是骂了几句吗?那几个人还是校草……还是超有钱?(众人心好勒累)(下面会有什么呢?尽请期待)
  • 梦幻西游之封印蚩尤

    梦幻西游之封印蚩尤

    三界大战之后,心魔肆虐,尘世中人性的莲花已经枯萎。邪恶与欲望逐渐滋长,吞噬了心灵间的良善,将巨大的潜力引入无边的黑暗,夜观天象,隐隐感到不安,道出一句真言“三界心魔再起,凶神蚩尤复苏。”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仙乐集

    仙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玉奇局

    古玉奇局

    从95年成都僵尸事件到乃堆拉雪山魔窟,一件件离奇的事情发生在我身边,一切都因为一块古玉·····
  • 独家绅士

    独家绅士

    他暗恋她十年,她却钟情于另一人。躲避着种种暧昧与告白,她能否认清自己的真心?
  • 问劫

    问劫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开叶落,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忘川鬼,爱一万载,恨一万载,痴爱离恨,爱恨九世相缠,缘注定生死。问苍天,情何起?缘何灭?何来千劫千千劫?何来九世剑穿心?只因爱恨?只因爱恨?注定离别···
  • 斯托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斯托娜夫人的自然教育

    维妮弗里德·斯托纳在著名的哲学家詹姆斯博士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自然教育”理论。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女儿从3岁起就会写诗歌和散文;4岁就能用世界语写剧本;5岁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创作;9岁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10岁能运用13种不同语言熟练交谈;在其他方面,她也有不凡的表现,她会拉小提琴,会弹钢琴,并在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得过好成绩。斯托纳夫人不满足于仅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才,她也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早期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TFBOYS也许不该认识你

    TFBOYS也许不该认识你

    记忆中的那个少年,骄傲地发出宣言:伸出双手就能拥抱全世界,相信所有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也许从来不敢相信,自己会遇上这样的三个男孩,可以说,他们改变了她的一生。酸甜苦辣,有失去闺蜜,朋友重病的悲伤;也有找到真爱,迷途重返的快乐。回过头来看完走下来的十年,时间真的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