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平原君没有像孟尝君率上千门客使秦那样,让自己的这一次行动也变得轰轰烈烈。
平原君只带了二十个人。百里挑一的二十个超级门客。
事实上平原君赵胜原来只打算带十九个的——他在三千门客里只找到这十九个根正苗红的,凑不到二十之数。
但是毛遂站出来自荐了。
毛遂个子很矮,在平原君府上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
要不是小个子毛遂站出来大声说出自己的姓名,平原君觉得自己可能一生都不知道府上有这号人存在。
他不得不轻视他。
平原君赵胜半开玩笑地说:我听说有才能的人处世,就像尖锥放入囊中,它的尖尖头很快就能让别人看到,毛先生在我家待了三年,为什么至今没露尖尖头呢?一个人,如果真有才能,早就名扬四海了,何苦还需要自己站出来自荐呢?
平原君说完转身就走,带着那根正苗红的十九个门客。
只不过他很快就站住了。
原因是毛遂说话了。
毛遂所说的话把他震high了。
毛遂说话的口气很阴冷,就像这三年来他惨淡的心境。毛遂说,三年来,我之所以没露尖尖头是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机会被放入囊中,并且我认为,在囊中只露尖尖头的尖锥不是好尖锥,真正的好尖锥是与囊势不两立,它早已脱囊而出,还会在囊中吗?
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破囊。毛遂最后如是说。
这话说得是如此的经典以至于在平原君的三千门客中引起了极大的共鸣。他们如醍醐灌顶,纷纷鹦鹉学舌——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破囊。
平原君倒吸一口冷气,开始了他的冷笑。三千门客,同一种声音,可他们喊的分明都是那个小个子男人的名字——
毛遂。
毛遂终于成功上位,成了平原君身后的第二十位随行门客。
可他依然没有话语权。
话语权是平原君和楚王的。
双方的会谈是从太阳初升时开始的。楚王先是说了列国合纵痛史,以活生生的事实告诉平原君,搞合纵的人决没有好下场,接下来他畏秦如虎,称各国自保都不足,怎么还可以联合?这话当然是混账逻辑了,平原君马上抓住楚王话中的逻辑漏洞,旗帜鲜明地告诉楚王,正是因为各国不能自保,所以只能走向联合。
但是,楚王还是畏秦如虎,直指赵国痛处:“秦兵一出而拔上党十七城,坑赵卒四十余万,合韩赵二国之力,不能敌一武安君”,现在你就是把我楚国拉下水,又有什么用呢?
说到最后,楚王还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秦国新近通好于楚国,你现在要我合纵抗秦,这是置楚国于不义啊,秦国势必要对楚国恨之入骨,所以,这个,那个,我们是万万不能合纵抗秦的……
平原君刚开始还苦口婆心地劝楚王,最后竟然发现自己是在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一个铁了心要跟秦国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来说,说再多的话都是废话。
太阳已经照到头顶了,战国的太阳是如此的毒辣以至于平原君觉得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
他开始虚脱。
这是一次幸福的虚脱。
因为它的结果是美妙的。
平原君醒来时发现——楚王怒了。
楚王之所以发怒是因为毛遂同志发怒了。
当其时也,当平原君再也说不出一个字的时候,毛遂冲上去指着楚王的鼻子一顿狂骂。
骂楚王忘了先祖楚怀王是怎么死的。
骂楚王忘了楚国在过去的岁月中被秦国吞并了多少土地。
骂楚王忘了楚国为什么被逼迁都。
骂楚王忘了楚国这样一个曾经的大国沦落至此自己却麻木不仁。
骂楚王忘了楚国的国耻,不配为君,也不配做男人。他毛遂手里有一把刀,就用此刀挥刀自宫,当太监去算了!
楚王终于怒了。
这股怒火不是冲毛遂的,而是冲秦国的。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仇恨如果不提起,那它就不是仇恨;一旦提起,是要人头落地的。
楚王现在就要秦国人头落地,要秦王人头落地。
他出兵救赵了,命春申君领八万人马直奔邯郸。
魏王也出兵救赵,命大将晋鄙率领十万魏军直奔邯郸。
邯郸城,即将拥兵百万,即将目击一场战国时代的龙虎混斗——那么,谁会是胜利者,谁又会是出局者呢?
一切都已开始进入倒计时。
吕不韦的眼睛很毒
在赵国的天空下,异人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
不错,他是秦王的孙子。但是秦王的孙子有很多,异人是最孤独的那一个。
异人,这个名字就昭示了他的宿命。
他是注定要漂泊的。
并且,他的漂泊没有归途。
因为异人的母亲夏姬早亡,作为秦国抵押赵国的人质,异人可以说是不二人选。
之所以说异人的漂泊没有归途,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秦赵两国正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争。这场战争对人质异人来说,基本上断绝了他归国的梦想。
不仅如此,还危及了他的性命。
原因是赵王怒了。
赵王一怒就要拿人质异人出气——秦王你要亡我国,我就要断你孙!
只是赵王的屠刀没有砍下去。
平原君拦住了他。
平原君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的事情不是出气,而是待价而沽。
人质异人还是有价值的。他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筹码,和秦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我们千万不要做自毁筹码的事情。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待价而沽。
就这样,异人在赵王的屠刀下苟延残喘。
作为这场战争的一个筹码,苟延残喘。
吕不韦的眼睛很毒。
他要是不毒,也成不了那个时代的巨商。
当然一个人眼睛毒不在于他看得远,而在于他能不能看到常人发现不了的——
价值。
比如异人。
平原君发现了异人待价而沽的价值,他的眼睛可以说是毒的。
但是吕不韦的眼睛比平原君的更毒。
因为他发现了异人奇货可居的价值。
关于异人奇货可居价值的由来,出自吕不韦和他老爸的一次经典对话。吕不韦问他老爸,耕田、经商、扶立一人为王,其利各有几何时,他老爸的嘴巴没有闭拢。
因为“扶立一人为王”让他老爸明白什么叫奇货可居。
吕不韦也很快明白。
不过,在这个世界上,明白一件事不等于做成一件事。要运作异人成为未来的秦王,这件事太他奶奶的难了。
第一步,异人得成为太子;
第二步,异人要安全归国;
第三步,异人要没有悬念地接位。
每一步都是刀光剑影,每一步都事关国家利益。
最核心的国家利益。
这国家利益不管是对赵国,还是对秦国,都一个样。
但吕不韦还是决定去做成这件事。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眼睛贼毒贼毒的吕不韦。
更重要的一点,吕不韦有钱。
在吕不韦过往的人生经验中,有两点他深信不疑。
一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二是有钱能使磨推鬼。
事关国家利益又怎么样?只要钱到位了,国家利益敌不过个人利益。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牙
华阳夫人是秦太子安国君最心爱的女人。
只是她看上去经常是落落寡欢的样子。
因为没有孩子。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没有孩子的女人是随时可能失宠的女人,因为女人立世唯一的武器就是——
色。
而以色事人,结果逃不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这样的道理,不仅华阳夫人明白,吕不韦更明白。
吕不韦跑到秦国去重金开道,直接抵达权力核心,从而说服华阳夫人将异人收为自己的养子。
唯一的养子。
如果不出意外,异人将是安国君之后秦国王位的接班人。
事情到了这一步,可以说吕不韦谋国三部曲当中的第一部基本上是没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是第二部:回国。
回国真是太难了。当时秦军正在围攻邯郸,赵国看守异人那叫一个戒备森严,专门委派大夫公孙乾为总看守人,另有南北城门把守,异人要想逃出赵国去,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吕不韦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不错,邯郸的城门是牢不可破,但看守城门的人不是牢不可破的。
因为他们是人。
而人总是有弱点的。
作为人来说,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呢?
吕不韦认为是两个字:贪财。
吕不韦拿出六百斤黄金,一分为二,一半给公孙乾,另一半给守城将军。
奇迹发生了。
异人毫发无损地回到了秦国。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回去的。
是三个人。
他,他老婆赵姬,以及他们的儿子赵政。
很多年后,他们的儿子赵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秦始皇,但在此时,赵政只是一个来路不明的三岁小孩。没有人知道他的真正父亲是异人还是吕不韦,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具刺激性的绯闻千百年来以一贯之地撩拨人心,不过,当事人看上去却是一脸无辜。
不错,赵姬是异人的老婆,但在此之前,她是吕不韦的小老婆。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女人,赵姬也许明白赵政是谁的孩子,但她不会说。
聪明的女人和不聪明的女人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除此之外,聪明的女人和不聪明的女人比,还在于前者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忍辱负重,懂得如何将这两者作一个理性的切割。
这一切,赵姬都做到了。
所以她是聪明的女人。
她不仅是聪明的女人,而且是绝顶聪明的女人。当这个来自异乡的女人和自己的现任丈夫来到传说中的秦国之时,她很快就明白,自己将注定向母仪天下的道路上狂奔不已了。
这是宿命的狂奔。
她,她老公,她儿子,概莫能外。
异人脱逃给赵王的压力是空前的。
因为秦军开始了他们的猛烈进攻。
这是毫无顾忌的猛烈进攻,一度固若金汤的邯郸看上去有些摇摇欲坠。
而更大的压力来自魏楚援军的收手。先前,十万魏军在大将晋鄙的率领下,一度雄赳赳气昂昂地直奔赵国,欲解邯郸之围,但是走到邺下之时,他们不走了。
一般说来,一支队伍走到半路上不继续往前走,只能说明两点:
一、这支队伍他奶奶的饿得走不动了;
二、有人命令队伍停止前进。
很显然,原因是二而不是一——有人命令队伍停止前进。
谁?
魏王。
魏王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命令是因为有一个比他更牛的人向他发令了。
秦王。
准确地说,秦王不是向魏王发令,是向他发出威胁。秦王警告说,谁敢救邯郸,我就先将谁打得满地找牙。
魏王不想满地找牙,所以他发出了队伍停止前进的命令。
楚王也一样。这个两天前哭着喊着要找秦国报仇的男人突然觉得牙齿是一个男人坚硬与否的标志物,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牙,楚王不想做一个没牙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