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反应却是悄然形成了。
原因是春申君带着楚军跑路的时候没有知会兄弟作战部队。毫无疑问,其他四国联军大大地伤心了:我们不反对你跑路,但是总司令,你撒开脚丫子狂奔的时候能不能捎带上我们?
都是出来闯江湖的——做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合纵抗秦的联合国军在春申君逃命之后就此一哄而散。王翦欣喜地发现——他成功了!秦国取得了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
但是楚王的脸却变绿了。
在楚王看来,这不仅仅是春申君做人的失败,更是楚国的国耻。
春申君却是有口难辩。他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甘回式的委屈:不是他不想带着兄弟部队一起逃命,实在是时间来不及了——要一一通知其他四国部队,那得需要多少时间啊?!多少人头都落地了。
只是这样的委屈他实在是说不出口。
因为没人相信。
因为在这样的时代,带着大家伙儿一起逃命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有时间要一起逃,没有时间挤出时间也要一起逃,这才是大公无私的逃命精神。
春申君欠缺的就是这样的精神。
不过在朱英看来,春申君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朱英是春申君的门客,一生中最信奉的哲理是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因为要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就比如春申君这一次带着楚军独自逃命一样,趋利避害做得并不完美,留下了让人说三道四的尾巴。
朱英认为,今后要真正趋利避害,办法只有一个:迁都。
楚国的都城离秦国越远,受到的威胁就越少,如此一来,春申君同志就再也不会像今天这么难堪了。
这是趋利避害、一了百了的好办法,不仅仅是对春申君,对楚王、楚国来说都是如此。
春申君上报了朱英的迁都建议,楚王同意了。
因为朱英的理由很充分,楚王也需要趋利避害。秦国的强大和楚国的没落,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春申君仓皇逃命只是这个事实的一个注脚,今后类似的事情还会更多,所以当今之计,迁为上计。
当然,楚王最后同意迁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老祖宗们给他的底气。在楚考烈王之前,楚都已经三迁,每一次老祖宗们都迁得那么心安理得,考烈王也就没什么负疚感了——祖宗们迁得,我迁不得?笑话!
楚国的新都最后定在寿春。
操盘手李园
不过,迁都之后的楚王看上去并不开心。
原因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件比迁都更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搞定。
造人。
准确地说是造一个小楚王出来。
虽然造人这样的工作对绝大多数生理健康的男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楚王而言却是难于上青天。
无数的美人被他临幸之后总是不能开花结果,毫无疑问,问题出在他身上。
所以楚王是发自肺腑地着急。
有一个人也发自肺腑地着急了。
李园。
李园是春申君的门客。
在春申君的门下,有无数像李园这样的人等待着一夜发迹,并从此出人头地。
只是这样的机会太过渺茫。
好在李园有一个妹妹,一个国色天香的妹妹——李焉。
李园把他发迹的希望寄托在李焉身上。他希望李焉能成为楚王最心爱的女人,并且是王后。
要成为楚王最心爱的女人并不难,难的是成为王后。
因为在当下楚国,为王后者必须实打实地为楚王造出一个小楚王来。而过往的事实已经铁定地证明,楚王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
必须另找他人,替楚王做好前期育种工作。
李园把目光瞄准了春申君。
李园真诚地认为,在楚国这块土地上,如果要问谁最有资格替楚王育种、谁的种子最珍贵、仅次于楚王的话,毫无疑问,非春申君莫属。
当然,为了使春申君毫无心理障碍地进行播种工作,李园没有向他透露半点与这个惊天计划有关的消息。他只是做了一次媒人,把自己的妹妹李焉成功地介绍给春申君为妾。
春申君也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李焉。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可以拒绝李焉的美貌,除非他不是男人。
春申君不仅是男人,还是有着超强生命力的男人。仅仅一个月后,李焉的肚子里就留下了他的种子。
李焉却要离开他了。
因为一切都是过往,一切都是手段。李焉在他哥哥的谆谆教导下,很快就明白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
不错,春申君这座山已经很高了,但是在楚国,真正高山仰止的人只有一位。
楚王。
所以,离开春申君是李焉人生的必然,至于如何离开,只是一个技巧问题。
李焉忧心忡忡地告诉春申君,他的人生可能要有麻烦。
因为楚王无子。
虽然楚王无子这件事在表面上看和春申君的命运没有关联,其实不然。
关联大大的。
楚王无子,他老人家又死翘翘后,楚国的王位势必要落在楚王兄弟头上。而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楚王肯定要培植他的新亲信,到那时,权力的交接毫无疑问要伴随着流血事件。所以夫君啊,你的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春申君不置一词。
他之所以不置一词并不是不担忧自己的命运会有什么变化,而是想到了一个人。
李园。
不错,是李园。
最后的操盘手——李园。
因为春申君死也不信,小鸟依人的李焉会说出如此洞察世事人心的话。这些话只能从李园嘴里说出来,可李园为什么不亲自跟他说呢?春申君隐隐感觉:麻烦大了。
麻烦的确大了,李园在第二天主动告诉春申君,后者为楚王育种的任务完成了,李焉将投入楚王的怀抱。
春申君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是欺君之罪啊,他奶奶的李焉说对了,他的人生是有麻烦。
李园却冷笑:什么叫欺君之罪?这个世界上有欺君之罪吗?到处都是被君欺的人。所以我告诉你大人,你这不是欺君,而是救君。
春申君还是不明白。
李园继续:地球人都知道楚王不是男人,可你春申君让他做男人了,堂堂正正做男人了,他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当然你可能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老怀疑自己欺君什么的,别怀疑,真的别怀疑,你把它看成楚王向你借种不就行了吗?楚王向你借种,你对楚国功莫大焉……
可万一?
春申君看上去还是心有余悸。
李园却一锤定音:没什么万一。明告诉你吧,你这不仅仅是在救君,也是在救自己。楚王无后,新君上位,你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弄不好你老人家的性命也就到此为止了,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可李焉要跟了楚王呢?你的骨肉将铁定是未来的国君,这样一来,你的荣华富贵就算是进了保险箱了。还有——到那时,整个楚国是不是要江山易主,还不是大人你一句话吗?
春申君终于决定赌一把。
不错,这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但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有风险的赌博呢?
只要胜多负少。
只是楚王不知道他已身陷赌局。
不过,这算不了什么。因为所有的阴谋与算计于他而言都是身外事,楚王享受的只是现在。
是李焉那令人如饥似渴的身体。
楚王的享受很快就有了结果。这是意料之外的结果——李焉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
而且都是男的。
这让楚王由衷地感谢上天。对他来说,任何怀疑这对双胞胎的想法都是对上天的不恭——身为一国之君,楚王决不愿意这样做。
于是接下来的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了:李焉成为王后,双胞胎中的长子捍成为太子,李园成为国舅。
唯一没有任何变化的是春申君。
但是春申君期待明天会更好,因为太子捍是他的亲骨肉,这样的一个隐秘事实让他有充分的理由去期待明天。
命运绳索上的蚂蚱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人期待明天会更好,这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不过,朱英却对春申君的明天持悲观态度。
在他看来,春申君没有明天。
春申君之所以没有明天理由只有一个——太子捍是他的亲骨肉。
不错,血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春申君的护身符,但很可惜,这一次,他压错宝了。
因为王位,让亲情走开。
太子捍是他的亲骨肉虽是事实,却是见不得阳光的事实。在楚国王室内,没有人会乐见这样的事实。
太子捍本人也不乐见。理由很简单,一旦公开这样的事实,他将失去王位继承人的资格。
即便太子捍宅心仁厚,要老爸不要王位,春申君怕也难逃杀身之祸。
因为一双眼睛。
李园的眼睛。
李园苦心积虑才做上国舅,岂肯轻易失去。所以搞掉春申君将是他接下来的本能冲动。
他现在是国舅了,有能力搬动春申君这块大石头了。
春申君却觉得,朱英的分析太过阴险。
不错,太子捍是不可以公开认作儿子,但这不妨碍他们在私下里达成某种共识。
至于说到他和李园的利害关系,春申君认为有一个词可以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双赢。
不错,我有秘密,说出来要死。可同样的,你也有秘密,说出来也要死。
所以说到底,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两个人都是命运绳索上的蚂蚱,谁都离不开谁。
谁都杀不了谁。
朱英只得跑路了。
因为他要吐。
见过天真的人,没有见过如此天真的人。朱英认为春申君会有如此见解,都是“君子”二字惹的祸。
在这个江湖上,君子永远斗不过小人,所以朱英要跑得远远的。
朱英另一个要跑得远远的原因是——
祸从嘴出。
如果他不对春申君说这番话,或者春申君听了他的话立马采取行动,他都不会跑。但是这两条都没达到,他就死路一条了。
死在自己的多嘴上——李园事后肯定会拿他开刀。
在把国舅做得天长地久的道路上,李园绝对会消灭任何一个知情者和反对者。这是朱英对人性体察的一个结果。
春申君没有跑。
他宿命般地死在了李园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