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8700000032

第32章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的日子

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运动中,能耐得住寂寞,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不伪饰,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操守,这是需要勇气的。文史馆的工作,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故而旧雨新交,谈天说地,好不惬意!

1957年以后,形势突变,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报刊对父亲的约稿陡然减少了,而他的书也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了。他本来是一个靠写书为生的职业作家,一旦没有稿子可写,那就纯粹是“赋闲家中”了。父亲是一个终年忙碌的人,一旦清闲,反而手足无措,于是他只好看看书,听听戏,种种花来消磨岁月。

父亲的那场病,本来是场祸事,但是古贤哲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父亲反而因祸得“福”,惹去了不少麻烦。读者知道,父亲是一个不说假话的人,更不愿作违心的活。上世纪50年代,政治运动频繁,在有些场合,必须表态之时,父亲均以有病在身,说话困难为由,绕过去。1954年全国文艺界大规模地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文艺界许多人都表了态,参与了批判活动。二家兄正在外地实习,得知这一情况后,写信给父亲,请他也表个态。我看到这封信后,问他怎么还不写文章。当时我们很年轻,这样做,自然是保护父亲,说实话,那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父亲听了我的话,则淡淡地说:“我不知道俞平伯错在什么地方,我写什么文章,凑什么热闹呢?”终究他是一字未写。

1955年,胡风事件爆发,全国掀起了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运动,来势凶猛。我们还是为了保护父亲,劝他写文章表个态。父亲则对我们说:“我不喜欢胡风的文章,但是让我去批判他,我不知道该批他什么,还是少说为佳吧!”从此,父亲在历次运动和文艺整风中,他都以缄默对之,从不发言,也从不写文章,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张恨水在“批判《红楼梦研究》”、批判“胡风集团”、“反右派”、“拔白旗”等运动中,都是没有态度的,其实“沉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有勇气,需要耐得寂寞,要把名利、荣辱放在一边,这正是父亲的老实处,也是他的聪明处,这可能就是他读书有得的“大智若愚”吧!

以前,我们只知道父亲不和别人打笔仗,但是通过这些缄默,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不随声附和,不说违心的话,为了对得住自己的操守,情愿寂寞无闻。父亲当时在做这些的时候,非常自然而不伪饰。二家兄和我当时并没认识到这点,只是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不随大流。白云苍狗,斗转星移,经过50多年的岁月消磨,我们才认识到他高风亮节的风骨,正是一个饱读史书,几经沧桑,阅历过人才能有的大智慧。由于他人格魅力的感召,我们兄妹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没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

父亲无书可写,就在院子里辟地松土,莳花种树,左一丛,右一棵的种起来。他从白塔寺买来许多花子儿,松土种下,成了一个花圃,如美人蕉、鸡冠花、西番莲等。大门的影壁前,种了一颗白丁香,东屋前种了一棵红色的榆叶梅,北屋左间窗前种了一棵柳树,右侧又种了黑枣树,在他书桌前窗种了一丛竹子,在小甬路上,扎了一个架子,爬满了葡萄藤,架子两旁各有一棵高可丈余的盆栽石榴树。在做这些“体力活儿”的时候,他都要亲力亲行,不许旁人插手,只有一个例外,他只让最偏怜疼爱的大舍妹明明帮忙,爷儿俩在院子里折腾得可欢了。春末夏初,小院美丽极了,白色的丁香和串串似珍珠的洋槐花,散发着浓浓的芬芳,粉红色的榆叶梅,开得如锦如霞,丹红的石榴,喷放着火一样的热情,阵阵的花香迎面扑来,站久了,连衣襟都染上了香气!到了盛夏,那小小的花圃,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惹得蜂蝶成群成群的来,虽然是炎炎酷暑,我家却是垂柳依依,翠竹摇曳,高大的槐树如伞盖,浓萌蔽日,好一派清凉!

每到冬初,父亲和大舍妹要用草帘把花木包起来,让我和家兄把两盒石榴搬进屋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是那样的认真,小心翼翼,生怕惊动和踫坏了这些花枝。在父亲的拾掇下,我家小院成了个绿阴花香的世界,谁进到我家,都会情不自禁地赞一声:“好美的小院!”

父亲的外稿不多,就自己写诗填词,他把这些诗词都用毛笔写在一个红竖线的宣纸本上,数年下来,也陆续写了数百首,在本子封面上,他用毛笔工整的题下《闲居吟》3个字。这些诗词和前些年写的《病中吟》,是他生前没有发表过的两本诗集,为我们留下了他晚年生活与心境的最宝贵的资料。在《闲居吟》中,有多首吟我家小院的:

消夏杂咏

野花小院净无泥,竹叶临窗万个低。

好是三更明月上,轻描淡影粉墙西。

七律·茉莉

素衣却说内人行,翡翠枝衔粉态妆;

夜到月明微有影,绝无人处但闻香。

开来团玉三分白,陪得清香一味凉;

红袖当前笑缓手,诗魂留下伴斜阳。

1959年春末,父亲被中央文史研究馆聘请为馆员,同时北京市文化局也给予了父亲一份生活补贴。有了这两份收入,我家的生活有了保证,使父亲能安度晚年。

中央文史馆设在北海公园的“养心斋”,这里原本是清朝皇帝修身养性的地方,环境好极了,有假山流泉,亭阁水榭,简直是洞天福地。馆里更是人才济济,荟萃了各路人才,有闻名于世的学者,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也有北洋时代及国民政府高官政客,还有曾经两榜及第,赴过琼林宴的进士、翰林、榜眼。馆长章士钊,副馆长沈尹默(兼上海文史馆馆长)、陈寅恪(兼广东省文史馆馆长);我所知或见过的馆员有:商衍瀛、陈云诰、邢端(均是翰林)、商衍鎏(榜眼)、谢无量、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女)、康同璧(康有为女公子)、裕荣龄(德龄之妹,中国第一代芭蕾舞演员,慈禧的御前女官)等。进馆的老人必须在60岁以上,父亲以64岁的高龄进馆,还是最年轻的“小弟弟”,父亲非常满意和喜欢这新单位。文史馆每逢星期二、五上午上班,或是学习,或是座谈。父亲原本和一些馆员是老相识,如章士钊、陈半丁、刑端等先生。进馆以后,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旧雨新交,倚廊清淡,论经评史,说起历史掌故,都是如数家珍,有的就是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是目击者,大有“白头宫女,闲说天宝遗事”的感慨,使父亲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有时老人们也手谈一两局,枰上争锋,下得也相当激烈。父亲的心情十分愉快,他每逢上班日,准时必到。有一次父亲和陈半丁先生闲谈。陈先生告诉他一段非常有趣的轶闻。半丁先生是人所共知的中国画写意大师,但是为什么叫“半丁”就不为人知了。原来陈先生是湖南人,有个孪生哥哥,兄弟俩长得惟妙惟肖,感情极好。陈先生到北京后,哥哥仍定居湖南老家,半丁老人在画坛享名以后,非常想念哥哥,为了解慰这种手足之念,陈先生每月寄钱回家,数十年如一日,半丁老人认为自己和哥哥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个人”,所以才给自己起名“半丁”,一个名字内涵着如此深厚的兄弟感情,实在让人感动。

老人们除了每周两次学习座谈外,便是将自己所研究的文史工作或是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撰写成文,发表在《文史资料》上。《文史资料》当时是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现己公开发行),所载的文章都是当事人亲自参与或生活过的事,都是第一手材料,是研究近代史的珍贵资料,我从中得到了不少知识,而且知道了许多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内幕,真是获益匪浅。每次父亲带回新出的《文史资料》我们兄妹都是争抢读阅,先睹为快。父亲的几位老友,也是每期必借。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这一套《文史资料》,也差不多散失殆尽,只剩下10来册,我一直引为憾事,上世纪90年代,文史出版社出了全套合订本,我终于买到了几十册合订的《文史资料》,每次翻阅,有如对故友之感,非常的欣慰。

每到春节或是节日,都由国务院一位副总理出面,在人大会堂的餐厅,宴请全体馆员,向老人们嘘寒问暖,老人们都非常高兴。

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给文史馆馆员拍摄纪录片,题为《老人的青春》。其中有3个人的特写镜头:章士钊先生研究古典书籍,康同璧先生工作,父亲伏案写书。本来定的是在我家拍摄,电影厂来人看了后,认为我家太窄小,不宜入画面,改在文史馆拍摄。我非常有幸的陪父亲去了,那是一个不冷不热的秋天,正是“一年好景君须记”之时。那一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使我终身难忘。老人们兴致勃勃地穿上了“盛装”,这些压在箱底几十年的服饰,得以重见天日,几疑身在19世纪,不用说别的,仅以这些只在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团花马褂长袍和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很难看到的珍贵历史画面,更何况其中有许多我慕名久矣的学者和艺术家,今日才得识荆,真是三生有幸!

我记得除掉老人们集体活动的镜头,还有对镜挥毫的镜头:写字的有陈云诰、谢无量等,绘画的有陈半丁、彭八百、孙诵诏等。彭八百先生画的是一幅寿桃,当场送给了摄制组。我至今仍后悔不迭的是,为什么不带个纪念册去,请老人们留个墨宝,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真是终身遗憾。而父亲在文史馆内伏案写作的镜头,是他留给世人惟一活动的画面!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名人传记丛书——爱因斯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与国家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他的诗现存1400多首,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面貌和动乱年月人民的疾苦,被称为“诗史”。
  • 中国名人地图

    中国名人地图

    本书展示了84位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景点,以名人的“功名、事业、文章”为经,以文化景点为纬,勾画出一卷名人与地域、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名人地图。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独家婚宠:沐少的替嫁小甜妻

    独家婚宠:沐少的替嫁小甜妻

    帝豪集团的总裁要招亲,各路集团凡是家中有千金的,纷纷投来资料……沐少选定的顾大小姐,变一夜间成了顾二小姐,是心机设计?还是机缘巧合?不管是谁,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乖。婚后,她果然很乖,但是再乖顺的小白兔,惹急了也会撩起爪牙挠人哦。
  • 行动领导

    行动领导

    在实际应用中,领导这个词汇的使用和概念通常是指这样一种情形:一个团队或组织要履行一项使命,其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主管此过程,他们在履行这一使命的整个过程中都拥有权力并对结果负有责任。领导总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负责把未来的愿景转变为现实——转化成为的现实通常比现有的情形更好。要想实现这一过程,先要经过战略性的思考,并把它作为战略计划的手段,然后培养、协调团队成员的个人技巧与能力,同时保持团队作为整体的凝聚力,这样的战略才会使行动更为有效。领导为描述和定义愿景提供了支持,并激励员工不仅乐于参与工作,而且主动地共同承担责任来促进战略有效地实施,以使目标得以实现。
  • 狂霸修仙路

    狂霸修仙路

    他曾是斗气大陆最璀璨的星辰,如今他来到了仙灵大陆。他是天生病体是修为止步不前的废材。是他让两个世界智慧的结晶相碰撞并融合!他曾是传奇!如今,他将谱写新的神话!
  • 异世萌娘传

    异世萌娘传

    分类:游戏设定:死亡主角:修罗场配角:三傻二呆一坑模式:推土机·伪这是一本槽点满满的小说,也是一个秀节操下限的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书友群:547249037,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来瞅瞅。
  • 泰坦之遗

    泰坦之遗

    万年底蕴的神诗大陆被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帝国,在这片充斥着神秘色彩的大陆上,原本身为十大【泰坦】之一的朴焱,再一次抵抗【边境帝国】的行动中,被【路西法】所杀死,却发现自己竟然时光逆流回到了三十年前,而且还莫名其妙的被【大祭司】选定成了新晋【泰坦】的【侍护】,拥有前世记忆的他,誓死要改过当年的悔恨,却又在不断的进步中,一点点的揭开了自己时光逆流的原因。拨开层层迷雾,披荆斩棘,却不曾想崇高【大祭司】与【泰坦】以及这片神诗大陆背后的秘密,出乎预料......
  • 绝恋三生:冷艳仙君太嚣张

    绝恋三生:冷艳仙君太嚣张

    乖巧可爱的蓬莱小公主一时心血来潮,趁着自己百岁生日偷溜爬墙,牵着匹纸糊的红马开始滚到人间闯江湖。哎呦呦!哪个天杀的!竟然敢埋了个陷阱来坑她?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被吊在树上晃荡来晃荡去好不可怜。她才不会承认是自己馋嘴才中招了。正当她自哀自怜的时候,树上传来一声轻笑。哇咔咔!一个漂亮到不行的人慵懒地靠在树稍上,媚眼含笑居高临下地望着她。明明她早过他20年拜师,明明她才是师姐,为毛总打不过她一手养大的正太师弟?凤七含泪咬帕,总有一天她会在仙术上胜过他万万,然后禁了他的法术扑倒之,一辈子在他面前作威作福!
  • 龙皇九剑

    龙皇九剑

    天界天帝飞升三十三层天外天,四大神皇争夺天帝之位,勾心斗角,手足相残。四弟龙皇无意争霸,却被打落凡间,龙皇涅槃,转世成一少年,重修帝皇强者之路。龙皇九剑,九剑开天,一代龙皇张小禹,御九剑,闯天路,敬请收看……
  • 人生的爱与被爱

    人生的爱与被爱

    温雅,温文尔雅,不仅漂亮还精通于医术,但因为家境贫寒一直不被人看重,过着自己简简单单的平凡生活,当她遇见他人生便有了转折,然而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他,又将如何在爱与被爱之中做出抉择呢?
  • 凉城

    凉城

    七年为期,楚凉城,如果七年之后,你不再恨羽蓝,请记得,春天的时候,来找我。七岁开始的十年时光河,他和她牵手趟过。从十七岁到二十四岁,七年青春各自远飏。他恨她入骨,她思他成殇,记忆中的凉城,早已败荒。七年后,她从开满樱花的国度姗姗归来,而失信七年之约的人,却是他。
  • 倾城何欢

    倾城何欢

    如果我没有了这张倾国倾城的脸你倾国倾城的笑和温柔还在不在?这张脸带给我多少,当它不在的时候,是不是就要失去多少?我叫傅何欢。打广告打广告,枝枝的新文《梳娘囍事》开坑,不一样的平淡小幸福,欢迎大家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