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8700000007

第7章 《春明外史》的“外史”

《春明外史》是父亲到北京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巨构。面世后迅速使其成为南北皆知的人物。但小说背后的故事,更具“外史”的意味了。

《春明外史》是父亲在北京创作,并在北京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他第一部百万言巨构,也是他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文学殿堂里的地位。写这部小说时,他只有29岁,从1924年4月12日在北京《世界日报》副刊《夜光》上连载,直至1929年1月24日全部载完,长达5年之久,其间凡57个月。这部小说,从第一天连载起,就受到北京各阶层读者的关注,随着情节的深入,这种关注越来越热烈。据左笑鸿、贺逸文、夏方雅合写的《〈世界日报〉兴衰史》所述,每日下午两三点钟,就有不少读者在报馆门口排队,焦急地等待当日报纸发售,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要先睹《春明外史》为快,他们关心着书中人物的命运,随着故事的悲欢离合,他们时而扼腕叹息,时而举额称庆,戚戚然,欣欣然,不能自已。就这样,他们不论寒暑,不管风雨,坚持在报馆门口排队,天天如此,朝朝如是,一排就是5年,这情景是多么感人!自然,《春明外史》就成了《世界晚报》的一张王牌。当书写到第13冋时,由《世界日报》出了单行本,发行不久,即告罄尽,接连数版,很快就销售一空。1927年11月报社又将一、二集合并出版,也是很快就售完。等全书载完,1930年,上海世界书局将全书出版,分上下两函12册,发行前,在上海《申报》、《新闻报》两大报纸上刊出巨幅广告,并将全书86回目联文,全文大字刊载,这种不寻常的举措,在上海是很少见的,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书发行后,一版再版,都是抢售一空。当时,上海和北京的作者,各有地盘,北京的作者一向不被上海报纸约稿,而北京的报纸也从不约上海的作者写小说,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打破这一约定俗成的惯例,北京作者打入上海滩,被各报约写小说,父亲是第一人,张恨水随着《春明外史》进入上海,也就成为南北皆知的人物了。

《春明外史》可能是父亲在北京所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所以他对这一部书及稍后的《金粉世家》是极其偏爱的,那时他不满30岁,写起书来自然是全心投入,字字推敲,用心血写成,可能是下了苦功,所谓“敝帚自珍”,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他在大小场合,都喜欢谈及这部书,他在自传《写作生涯回忆》中,用了三章来介绍《春明外史》,可见偏爱之深了。

《春明外史》的艺术特色和涵盖的思想内容,我不敢也不合适来妄加评论,有关该书的内容、结构、技巧、语言及描写,留给专家、学者去分析,就不需我饶舌了。我只想把父亲对我所说及亲友介绍的《春明外史》写作背景及相关轶闻趣事作些说明,算是外史的“外史”吧。“春明”原是唐朝都城长安东面三门中的一门,后来则作为京师的别号,因而《春明外史》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故事。当时北京是北洋政府的首都,所谓“首善之区”,但在军阀、官僚、豪绅相互勾结把持下,一片乌烟瘴气,昏天黑地,官僚政客们声色犬马,酒肉征食,政治上腐畋贪污,卖官鬻爵。在畸形的“歌舞升平”的另一面,则是穷苦百姓痛苦呻吟,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挣扎在死亡线上。作为新闻记者的父亲,看到这一切,自然要笔之于书。但是北洋政府对新闻实行严格的管制,看到哪家报纸登载了揭露他们的消息,就会下令封报,记者本人也会遭到杀身之祸。父亲有感于此,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用了小说的形式来揭露、控诉,大举挞伐,这种新闻外的“新闻”,正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因为是读者身边的事,自然发出会心的微笑,官僚军阀却又奈何不得,这就是《春明外史》的由来。

《春明外史》由新闻记者杨杏园和梨云、李冬青的恋爱故事为引线,引出当时官场上,社会上种种千奇百怪的新闻内幕,让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父亲自己是新闻记者,他了解这些内幕,所以就把主人公也作为记者,这样,说些主角的故事,又由主角牵引到社会上,顺理成章,毫不牵强。这种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写作方法,父亲曾向读者交过底:“把这法子说破,就是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这的确是匠心独运的创作方法。《春明外史》百万言,人物多至五百余,它所涉及的社会面非常广,可说是包罗万象:议会、豪门、剧场、公园、庙宇、名胜、公寓、旅馆、会馆、妓院、学校、通衢、胡同、大杂院、小住户、贫民窟、俱乐部、游艺场、高级饭店等等;人物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有总统、总理、总长、军阀、政客、遗老、遗少、文人、记者、商贾、演员、学生、妓女、议员、丘八、僧侣、作家、诗人以及拉车的、要饭的、练武的、流氓、骗子……这些人物,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口吻,惟妙惟肖,传神阿堵。由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竟然出现了一批“索隐派”,好事者不惜费心费力地搞索隐,对号入座,说书中的某某人是影射生活中的某某人,比如:魏极峰(曹锟)、鲁大昌(张宗昌)、秦彦礼(李彦青)、闵克玉(王克敏)、韩幼楼(张学良)、周西坡(樊樊山)、何达(胡适)、时文彦(徐志摩)、小翠芬(小翠花)、幺凤(小阿凤)等,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父亲自己在《写作生涯回忆》说得清楚:

其实小说这东西,究竟不是历史,它不必以斧敲钉,以钉入木,那样实实在在。《春明外史》的人物,不可讳言,是当时社会上一群人影,但只是一群人影,绝不是原班人马。

我想父亲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索隐派诸公”终究是白费心力。说至此,还有一些读者,硬说书中的主人公杨杏园是父亲的夫子自道,而且言之凿凿,有鼻子有眼,这种猜测很快就在社会传开。当然读者这样的猜测,也并非毫无根据,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杨杏园的一些生活习性和他相同。比如父亲喜欢喝浓茶、听京戏,杨杏园也喜欢喝茶、听京戏;父亲爱花,喜欢写诗填词,杨杏园也爱花,喜欢写父亲的词章造诣是极其深厚的,他虽以小说享名于世,但他常对我们说,他的职业是记者,他的爱好是写小说,他钻研的是词章,他要做的学问是历史,这个自白,使我极其讶异,但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确实如此,从我略谙世事开始,我看父亲除了伏案写作,总是手不释卷,但我很少见他看小说,他读的大都是历史和诗词,所以他的诗、词、曲、赋以及四六文,都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不论是口占、联句、打诗钟,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张口即来,这种倚马才高的本事,堪称一绝。这种才华,在《春明外史》中也显露无遗。书中有二十多副对联,两篇祭文,一篇残赋,一篇骈体文的劝进表,十几封尺牍及数十首诗词和诗钟。这些骈体四六文,大都出自杨杏园之手,与人物、环境、情节贴得十分恰当,读起来清丽隽永,切时、切意、切题,把情节气氛渲染得浓淡适中,让你把卷吟哦,掩卷回味,成为本书一大艺术特色。由于书中诗词甚多,我仅举杨杏园填的两阕《一半儿》为例:

一半儿 少妇夜读图

月斜楼上已三更,水漾秋光凉画屏。莫是伊旧侬未醒,倚银灯,一半儿翻书一半儿等。

一半儿 少女夜读图

绣残放了踏青鞋,夜深红楼三两回。个里情思人费猜,首慵抬,一半儿怀疑一半儿解。

《春明外史》的诗词,最受词章爱好者赞赏的则是和清诗人张问陶的梅花诗。1956年,父亲随中国文联组织的作家、艺术家西北访问团到陕西、甘肃访问。在兰州,甘肃省长邓宝珊先生请访问团到他家小聚,作陪的客人中有两位清末进士,一位是83岁的范振绪先生,一位是79岁的王烜先生,范先生得知父亲姓名后,对父亲说:“你和张问陶的梅花诗很好,四六文也写得不错,我都在《春明外史》中读过。”父亲听后,感触良深,一部几十年前的旧作,还有人记得,不过他也开玩笑地说,没想到自己给张船山先生作了义务广告。事实确实如此,很多读者就是看了《春明外史》而去读张船山(问陶)诗的,我也是因为《春明外史》而喜欢张船山诗的。

说起书中的诗词,还有个小插曲。一次父亲和成舍我先生游城南游艺园。当时,晚风习习,蛙声呱呱,二人踏月散步,不禁诗兴大发,就在月下口占联句,事后父亲觉得诗句颇符书中需要,就把它移到《春明外史》中,这就是第8回“佛国谢知音寄诗当药,瓜棚迟晚唱咏月书怀”中的杨杏园与舒九成的联句。

直到1960年左右,还有许多读者写信来,向父亲探讨《春明外史》中诗词和典故。我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在旧书摊上买到一部《春明外史》,这本书的旧主人,把其中的诗、词全都剪下来,父亲看了不解地说,这些诗、词全可以抄下来,何必要剪下来呢?

关于《春明外史》的词章另一艺术特色,那就是父亲首创的九字回目。他认为以前的章回小说,对于回目都不太考究,字数不一,词藻也不典雅,而且回目又是这一章书的“书胆”,一副好的回目,往往起到先声夺人和画龙点睛之妙。基于此,他煞费苦心地始创了“九字回目”,而且还定了几个原则:一、回目文字一定要切合本回的高潮;二、词藻要华丽典雅;三、所取字句和典故,一定要诨成;四、回目成上下联,均为九字,求得一律,平仄对仗,上联是仄声,下联必须是平声落韵。这样做,当然是自找苦吃,可是好的回目,能为全书生色不少。全书共有86回,不能一一列举,我仅录三副,供读者一窥全豹:

第一回

月底宵光残梨凉客梦 天涯寒食芳草怨旧魂

第二十九回

临水对残花低徊无限 倚松邻瘦竹寄托遥深

第八十六回

旧巷吊英灵不堪回首 寒林埋客恨何处招魂

苍天不负苦心人,父亲精心创始的九字回目,果然受到读者的激赏,许多词章爱好者,不仅吟诵研究,而且“私淑者”大有人在,像万枚子、金寄水、刘肇霖、萧豹岑等都采用九字冋目写书。当时还有一位郭竹君的读者,把《春明外史》的所有回目,全部用原韵和唱,投到《世界晚报》,那时《夜光》主编,己是左笑鸿叔,他把全部回目刊出。和诗步韵,本是历来文人常见之事,他“唱和冋目”,则属破题第一遭,可能是“空前绝后”,恕我腹俭,不知可有第二人?

由于《春明外史使父亲认识了一些朋友,有的还成了几十年的至交。有一位读者居然是《春明外史》做的“红娘”,使他有了一位称心如意的太太。这位读者就是张慎之先生,他是名小说家“百花同日生”即张秋虫先生的哥哥,原在太原办报,他的太太长得很漂亮,也有文化,看了《春明外史》,心仪杨杏园,也想在生活中找一个新闻记者,后来认识了张慎之,两人一见钟情,冲破阻力,终结良缘,夫妻双双来到北京,张慎之先生也进了《世界日报》,同事们开玩笑地说:“没有恨老,就没有你们这一段姻缘,可得谢谢恨老这个大媒人呀!”

《春明外史》连载时,适逢张学良将军在北京,他看了连载,十分赞赏,非常欣赏父亲的文采,竟自己找到父亲的寓所,做了不速之客,交谈之下,倾盖成交,后来居然想拉父亲去做官,帮他的忙,父亲一向厌恶官场,自然拒绝。虽然婉拒,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张学良曾经想让父亲给他写传,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落笔,要不然倒是文坛一段佳话。1934年2月20日,《北洋画报》曾有署名受者,撰文《张学良与张恨水》述及这段往事,全文不长,转录如下:

张学良曩于奉军任旅长时代,固一英俊少年,头脑清晰,思想新颖。此固稍知张氏为人者,类能道之。张氏幼年之时,颇喜运动,嗜戏剧,尤好读小说,于海上各小报,无不定阅,由旅长升充三四方面军团长,身次保定,每日备览北平晚报,颇喜阅《世界日报》上所载之《春明外史》。对于张恨水君发生相当印象。

海上报界先进钱芥尘先生,在沈垣主办《新民日报》,请恨水撰《金粉世家》说部。其时有人谓:钱君系知张氏喜读恨水小说,所以罗致,亦不为无因也。

闻张氏未入关前,曾属钱君授意恨水,为彼撰一纯以张氏为主角之长篇说部,即名《张学良》,秉笔直书,不加奖饰,恨水允之,以其历史难告一段落,无从下笔,久未报命,此次张氏返国,沪报谣传恨水奉召至杭,代撰游记,或系旧话重提?外间不察,乃误为张氏欲倩恨水捉刀,余知过去事实,爰为记付《北画》。

《北洋画报》主办人冯武越先生,是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的亲姐夫,与张学良为连襟,这段叙述,当是信史。走笔至此,有一事,借此机会作郑重说明。1982年,由张晓水、张二水两位家兄和我共同署名,由我执笔的《回忆父亲张恨水先生》一文,发表于同年第一期《新文学史料》。在讨论材料时,由于我的疏忽,没有核对,一时不察,误在文中说×××认为《啼笑因缘》是写他父亲,让副官“请”父亲去奉天,父亲认为凶多吉少,并让举家南迁等情节,是不实之事。《啼笑因缘》1930年发表于上海《新闻报》,同年12月出版单行本。而父亲惟一去过一次沈阳则是在此之前的1929年,那时《啼笑因缘》尚未面世。王益知、钱芥尘二先生,受张学良将军委托,出面筹办沈阳《新民晚报》,父亲和钱先生是文字知己,受邀前往沈阳,为该报助一臂之力,并撰写长篇连载小说《春明新史》,在沈逗留期间,曾去拜访过老友张学良将军。同年8月回北平,途中作《春明外史》续序。以上材料说明引文情节是讹误的,我向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错误材料,深感内疚并表示歉意,特此做出更正,免得以讹传讹。

左笑鸿叔在1983年重版的《春明外史》代序《是野史》中有句云:“春明旧梦已模糊,今日唯存此一珠。”诚哉斯言!《春明外史》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老北京各个层面的生活状况,它以杨杏园为轴心,向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风俗长卷,读者既可当北京民俗资料者,也可当做民国野史看。由于父亲不是北京人,他热爱北京,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新鲜感,反而比北京人看得清,看得准。“不识京城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此之谓也。

同类推荐
  • 谁搞垮了曾国藩

    谁搞垮了曾国藩

    《谁搞垮了曾国藩》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曾国藩的一生进行了全景展示。《谁搞垮了曾国藩》重点记述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等的过程;深刻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同时,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 豫约幸福

    豫约幸福

    本书以知名主持人陈鲁豫的视角,将目光放在星光璀璨的影视界名人身上,以女性细腻的关爱,挖掘明星台前幕后的私密故事,将明星的理想与无奈,艰辛与幸福分享给广大读者。……在浮华与星光背后,是温暖单纯的微笑与感动。把生命中的美好讲给你们听,一起体味那些年我遇见的幸福故事。
  • 威猛浑厚:朱元璋

    威猛浑厚:朱元璋

    中国历朝历代的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一部非凡的传奇,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则是非凡中的非凡,传奇中的传奇。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威猛浑厚:朱元璋》主要讲述朱元璋如何统一全国,结束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如何在立国之后,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如何解放奴隶,改变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阅读《威猛浑厚:朱元璋》,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 项羽:中国第一勇将

    项羽:中国第一勇将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他的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明显,毫不做作。在出身上,项羽家族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世代贵族,非常高贵;巨鹿之战中以六万军队大败秦军四十余万,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垓下之战则将项羽的悲剧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震撼人心的事迹,将项羽的英雄气概推向了顶峰。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热门推荐
  • 末世之不屈挣扎

    末世之不屈挣扎

    末世世界各地爆发未知病毒,受感染者将成为僵尸,袭击人类。同时,空间碎裂,刮起宇宙风暴,地球上的世界连接了未知世界,许多各种各样异界未知生物出现在地球,幸存的人类不仅面对僵尸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化异兽…………于是人类团结在一起奋斗求生
  • 神武志

    神武志

    尚武大陆,武者的世界!当武玄得知自己是纯阳元脉的时候,他眼中的世界徒然变亮了。别人的魂气没有颜色,而我的魂气却是纯白色的?掌握三种金级武技,便可以学会一种纯阳(禁忌)武技?听起来好象挺有吸引力,不过好事还在后面。被迫选择的职业——魂斗师,杀人便可升级?纯阳是由木,火,土,三种五行元素组成的,那么只要再掌握水和金,便可以成为一个五行具全的人?神脉拥有十四种,纯阳名列第五。且看武玄如何以纯阳之力,攀越着尚武大陆的巅峰!
  • 腹黑女佣很蛮缠:墨少你站住!

    腹黑女佣很蛮缠:墨少你站住!

    “上帝亲笔塑造~我化身天使只为守护你…”听完某人的深情告白男人嘴角狠狠抽搐,他反问:“你确定不是化身恶魔来折磨我的?!”赌约、卖身契、沦为凄惨女佣,一年之内却意外搞定帝幻U市势力遮天人物染墨羽,她跨坐在某人的大腿上,掐着他脖子:“折磨,虐待都是你的荣幸,快点叫我小仙女~”
  • 龙笑

    龙笑

    剑帝,从此独一无二。
  • 异大陆之初见夜未央

    异大陆之初见夜未央

    下弦月,镜花缘,千年等待,一挥间……有一本书,叫做《异大陆之初见夜未央》,倾尽我所有,只为那小小的真心。
  • 征天圣战

    征天圣战

    在自由港相遇的三位少年,在命运几经波折的戏弄下,终于走向了世界的顶端。开朗热情的烨磊,交天下兄弟,拼死抵抗异族入侵,战绩斐然。莫名背叛的费迪,携亡灵大军,与昔日好友决战与人族圣城城下。无欲无求的林落,谋惊世棋局,引世界崩塌危机。三个草根少年的故事,在战争的呐喊声与钢铁声中展开,在世人的泪水与悲伤中落幕。人族王者最后感叹:英雄可悲不过无名!简单八个字,震哭数万弑神军团铁血男儿。千年以后,通天塔下一座雕像耸立,雕像下用密密麻麻的古海族文字记录着一个故事。名为“逆天圣战”
  • 忠义英雄列传

    忠义英雄列传

    上天或者是别人能给你的,全部是自己的努力!没有超乎寻常的坚持,就不会有太多偶然——《刺魂师》看猪脚如何应对飞来横祸,看猪脚如何对待兄弟情义!没有逆天的功法,没有那种以猪脚为中心的我行我素!看猪脚如何发生蜕变!
  • 针锋天下

    针锋天下

    沈星空,生于贫困之家,虽然勉强上了医科大学,但生活仍然窘迫尴尬,受尽了身边人的白眼。一次倒霉的遭遇,他与一只变异黄蜂无意间狭路相逢,结果胜者死去,败者却得到一根神奇的蜂尾金针,从此他的命运华丽转身,强悍的人生无需解释。【起点第二编辑组】【桃花派都市小说2010初冬巨献】【四年七部全本小说,八百万字钻石信誉保证】【郑重声明:桃花老张小说唯一授权发布网站为起点中文网】【敬请支持原创,远离盗版】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重生都市魔王

    重生都市魔王

    上一世,他身处魔界,嗜血成性,杀人如麻,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魔王,没想到,最后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这一世,他重生都市,决定不再走老路,他救死扶伤,热血担当,斗厉鬼,战妖邪,积极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