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0200000021

第21章 心理素质

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

喜欢表现自己

孩子喜欢自己拿着小匙子吃饭,在大人看来,孩子拿着勺子在碗里搅来捣去,弄得满桌子都是,简直受不了。但这对孩子来说,第一次拿起匙子盛了饭往嘴里送,哪怕只有几粒米能送进嘴,也是非常高兴的了。这时候,大人应该尽量予以表扬。

四五岁的孩子自己玩或干一些事情,即使做得不太好或不对,大人也不能随便予以斥责,而是应该及时发现好的地方,予以表扬、指教,孩子就会高兴起来,甚至会洋洋得意。这样做,孩子不但听话,而且也容易把事情办好。谁都如此,只要高兴了,学习和工作起来很有兴趣,孩子也不例外。即使是匙子的用法不当而弄得餐桌上到处都是饭菜也不要紧,只要适当表扬表扬,则孩子就会较快、较顺利地学会用匙子吃饭。

如果父母见孩子把饭菜弄得满桌都是,看不下去,干脆夺下匙子喂。这么一来,孩子就会因自己的要求、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会故意把碗中的饭菜弄得四处都是,一塌糊涂,这时再想让他自己动手吃饭,他就很不愿意了。

无论怎样,孩子想自己动手学本领、玩耍时,就应该支持他。当然,有的事情不行就是不行,应该正面教育。只要孩子做的哪怕是一点点好事也应该表扬,这样才能发扬长处,有所长进。

喜爱奉承和撒娇

孩子尚小,往往以家庭这个圈或以妈妈这个避风港为基地,今天出门到这里玩玩,明天到那里跑跑,有时很迟很迟才回家,往往弄得大人担惊受怕的。尽管如此,当孩子回来时,还是应该好好迎进家中,否则孩子就会感到孤独。孩子正处在淘气年龄,如果不妥善对待的话,会动不动就外出不肯归来。不过,即使碰到这种情况,当孩子回到家时,也应好言相慰、热情对待,千万不可一回到家就责骂,什么你不是我家的孩子啦,什么淘气鬼啦,什么你给我滚啦等。这样做的话,虽然有的孩子会有所反省,但有的孩子却会因此而更加反感,反抗心更强起来。正当的方式是,应该是首先高高兴兴地让孩子进屋,然后好好地开导孩子,告诉他回来太迟爸爸妈妈非常担心,要学会让爸爸妈妈放心。不然,孩子内心会感到寂寞、孤独,对父母的反抗心理就会越来越厉害。

在幼儿期,这样倔的孩子虽然非常少,但从小处理不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慢慢使他感到家庭并不是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甚至导致变成不法少年。

一般而言,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撒娇,有时甚至要抱一抱,或者晚上还要钻进妈妈的被窝和妈妈一起睡等等。不能认为孩子太娇、依赖心太强而一概予以拒绝,该包涵的地方还要稍稍包涵一些。

爱奉承、撒娇等心理应该好好观察,区别对待,不能一概予以斥责,而是该表扬时就表扬,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感到自己在整个家庭成员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具有强烈的探求欲望

四五岁的孩子好奇心特强,什么都想动手干干。比如喜欢在家里东翻翻西找找,来寻找乐趣。假如发现口红,便会摹仿妈妈,往自己嘴唇上抹一点,觉得好玩。碰到这种情况,如认为这样不好而予以斥责,会使孩子的探求心受到损害。

幼儿什么都想看看、摸摸,甚至动手干一干,这种心理以惊人的速度一天天增强。这些,在大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孩子气而已,因为它往往是以剧烈的淘气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即使父母看来是一种很难管教的淘气,但小孩子自身却从中体会到一种完成一项事业的喜悦、自己动手干成一件事情的乐趣。假如一开始就责备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等于掐掉了孩子正在茁壮生长的嫩芽。

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

0~1岁心理发展水平

动作的发展

新生儿头一年是动作迅速发展的一年。遵循头尾律、近远律依次由微微抬头(1月)~抬头(2~3月)~翻身(3~4月)~抬胸(5月)~独坐(6月)~手脚划动向后退(7月)~爬行(8月)~从扶着站到扶着走(10月)~独立行走(1岁)。手的动作发展依次为不随意乱动(3个月前)~手眼协调地去抓(4~5~6个月)~五指活动分化地去拿(5~6个月起)~双手配合开始摆弄物体(7个月后)。

语言的发展

学习说话的准备期。4~5个月前是反射性发声阶段;8~9个月前是咿呀学语阶段。从8~9个月起,开始能初步理解伴随动作的语言;1周岁时已能说出第一个与特定对象相联系的词,开始用语词与人交往。

记忆的发展

婴儿出生时已具备一套条件反射装置。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很早形成了条件反射,各种强烈的刺激或变化都能引起新生儿的注意。条件反射形成就是记忆出现的标志。这就是说,用人工的方法,出生2~3天就有了记忆表现,3~4个月开始认知人与物,5~6个月时认知表现更明显,如能辨别熟悉的人和陌生人,1岁左右有明显的回忆。但这时的记忆保持时间都很短,且都不是随意的。

情绪的发展

新生儿有两类基本情绪:愉快与不愉快。

6~7个月时产生对母亲特殊的感情依恋,此后1个月左右产生怯生感。从小接触对象多,接受刺激多的儿童怯生程度小。1周岁时,已有愤怒、惧怕、厌恶、快乐、友爱、兴高采烈等多种情绪表现。

社交的发展

孩子的社会交往是在与周围人,首先是与父母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刚出生时,孩子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只需要生理上得到满足,而不管由谁来满足他。2个月左右能转头寻找人声,发出第一次社会性微笑。2~3个月喜欢有人接近他、抱他。6个月时能区分友善与训斥的声音。6个月后对熟悉的人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8~9个月时很喜欢摹仿人的动作和声音。1周岁时能因别人的警告而控制自己的行动。4~5个月开始接纳同伴,并用微笑、吐泡沫、跳跃等动作吸引别人,以后对同伴的兴趣越来越浓。10个月时会抓其他婴儿的衣服、头发、玩具,学习其他孩子的行为和声音,还会因争夺玩具而打架。

个性的发展

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显示出身体素质和气质上的差异。

有的孩子的生理活动显得很有节奏,吃饭、睡觉、大小便都有规律,而有的孩子显得较紊乱。有的孩子对外界反应敏感,注意力持久,有的则相反。有的孩子对外界环境适应快,有的很难适应。

促进身心发展

充分满足乳儿对营养的需求,提倡母乳喂养。

增强母婴感情联系,满足乳儿交往的需要、皮肤接触的需要。在交往中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

重视感官功能和动作的训练,为耳、眼、手、身提供丰富而适宜的刺激。

孩子的动作是按一定的方向、顺序发展的,其发展的速度与每个孩子的成熟有重要关系。对孩子的动作加以训练,肯定能起作用,但首先要认识该动作自然成熟的时间。如果把训练放在这项动作自然出现的生理准备状态时,就能加速该项动作的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行走动作的关键期为出生后的前两个月。人一生下来就具有行走反射,若不及时加以利用,到第8周开始会自行消失。

在认识活动中训练动作。幼儿的动作与对事物的感知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在婴儿小床上方挂彩色的或活动的玩具,不仅丰富了婴儿的视觉世界,也诱发他看物抓取的动作,研究表明,经过这种视觉刺激的婴儿比没有经过这种刺激的婴儿伸手探物的能力早40天左右。对婴幼儿有意识地训练如教玩积木,把小盒装进大盒子里,叠手绢、折纸、捏橡皮泥、玩皮球等,既发展了动作又发展了思维。

动作的训练必须依照幼儿发育的规律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如婴儿从2个月起可做被动体操,10个月起可做主动操,1岁幼儿可做学步操,还可以成人示范,让幼儿摹仿人或动物的活动。

1~3岁心理发展水平

动作的发展

1岁的孩子已开始学走路,1岁半后已能掌握走、跑的基本动作,但不够灵活协调。2~3岁已学会灵活地跑、跳,还会越过障碍物,上下楼梯。手变得更灵巧。能自己拿匙吃饭、叠积木、串珠子,用蜡笔画点、画线、画圈。还会穿衣服、脱鞋袜等等自我服务性动作。

言语的发展

头2年是学习口语关键期。1~1.5岁是积极理解语言的时期,听得多,说得少;1.5~3岁是主动说话的时期。孩子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迅速发展。句子结构不完善,语病、语误不少。多情境性语言,句子不连贯。3~4岁时基本上掌握本民族语言。语言的发展促进自我意识的萌芽。

感知的发展

已能认识红、黄、蓝等几种基本色。2岁左右能随琴声做有节奏的动作,3岁能辨别物体远近、上下,知道早晚并使用相关的时间词。

注意和记忆

依赖于对象本身的新奇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注意和记忆保持的时间有所增长。1岁时认知潜伏期为12天,2岁可延长到几星期,3岁可保持几个月。1周岁后有了再现能力。2岁时再现潜伏期仅几天,3岁时延长至几星期,4岁时延长至几个月。

思维和想像的发展

婴儿有了简单的想像力,生动地再现某个动作或活动,因此也有了最简单的想像性游戏。

情绪的发展

情绪变化无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情绪的社会性增加,情绪内容中又增加了羞耻感、同情感和妒忌,末期有责任感萌芽。

社交的发展

儿童与父母的接触频数相对下降,与同伴的接触频数增加。婴儿开展的游戏多为单独游戏、旁观者游戏、平行游戏。

个性的发展

动作和语言的发展使婴儿开始认识到自己和自己的力量,由此出现了成人眼中的儿童第一反抗期。4岁时达到高峰。儿童已对是非行为有了一点领悟,但主要是依成人的语调、表情、姿态而定,并不理解为何有的事能干,有的事不能干。不同的教养方式使儿童原来就存在的气质差异或个性差异进一步扩大。

身心的发展

提供必要的运动场所,组织专门的体育活动和游戏,发展儿童跑、跳、攀登、钻等基本动作,训练使手的动作日趋精细。

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多与儿童交谈,要求儿童听、诵儿歌。说话规范了,避免用儿语。也不要摹仿、嘲弄他的不正确发音。

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床、吃饭、睡觉,不吃零食、不偏食、不挑食。

利用儿童自发的“反抗”精神,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儿童的探究和好奇心,不要过多干预儿童的独立活动。同时也要对儿童提出合乎其成熟水平的行为要求。对儿童非理性的执拗和耍脾气,成人绝不可迁就,以防止儿童养成任性的习惯。

3~6岁心理发展水平

动作的发展

幼儿的跑步能力、跑步姿态、跳跃姿态都有很大进步,速度提高,减少了多余动作,活动更有力,在积极开展游戏活动和体育运动中,身体动作变得更加灵活、协调。

认知的发展

这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已掌握了各类词,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喜欢在独自游戏和解决问题时自言自语。说话时常出现口齿不清、发音含糊和口吃三种失常现象,但这是暂时现象,一般都能顺利度过。

小班幼儿能辨别红、黄、绿、蓝基本色,中班可辨别近似色,如黄色和褐色,还能说出各基本色的名称。大班不仅能认识颜色,还能运用基本颜料调出混合色。能正确地说出黑、白、红、蓝、绿、黄、棕、灰、粉红、紫、橙等颜色名称。已能辨别圆形、三角形、方形,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中班)、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圆柱体,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长方形折成正方形(大班)。4岁能辨认前后方位,5岁能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左与右,6岁已掌握上下、前后的方向,左右辨别还不完善;反映时间的词语常用常错,对1分钟、1小时等时间单位都不理解。能分清上午与下午,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知道春夏秋冬。按指定目的有意观察的能力还较差,易受外界干扰。

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稳定性较差,注意的视觉范围较小,不能进行注意分配,也不善于注意转移,学前中期开始出现有意记忆,记忆具有明显的直觉形象性。主要运用机械识记,4岁时能认识一年前的东西,6~7岁时能再认3岁前的事物。

思维与想像的发展

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思维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成为独立的心理过程。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但经常用自己生活的逻辑和主观愿望代替客观事物的逻辑。已有丰富的想像力,想像的有意性、计划性在增长,集中反映在游戏、绘画和手工活动上。幼儿的想像易受情绪影响,想像与现实易混淆,脱离现实。主要是再造想像,创造性想像开始发展。

情绪的发展

情绪外显、缺少控制、表现强烈。对声音、陌生人、痛等的害怕渐渐减弱,对黑暗、鬼怪、动物等想像中的事物害怕加剧,对讥笑、斥责、伤害的社会性焦虑增加。在婴儿道德感萌芽的基础上,幼儿已能根据成人的道德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行动,有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幼儿期是个好奇好问的疑问期,对任何新奇的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

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不甘寂寞,爱与同伴游戏。游戏已进入社会性程度更高的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游戏中有四类儿童:受人尊敬的“小人王”;顺从、随和的依赖者;不受欢迎的孤立型儿童;因霸道而遭排斥的儿童。对性别认识日益稳定。4岁前游戏不分男女,4~5岁后游戏内容男女分化明显。男孩不愿摹仿女孩的游戏,但不少女孩喜欢摹仿男孩的活动。

个性的发展

幼儿已对自我形成一定的看法,如聪明或愚笨、好看或难看。经常受到成人表扬会产生自信和满意感,经常遭成人批评会产生自卑和孤独感。个人的兴趣、能力差异已有表现,已养成一套行为习惯。个性特征初步形成。

身心的发展

开展丰富多样的形象化教育和游戏,培养幼儿友好、合作、礼让、为人着想的好品质。

启迪和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养成爱提问、爱探究、爱思考的习惯。

通过讲故事等各种形式,丰富词汇,发展语言、思维和想像力。

训练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在生理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前提下和在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的。

幼儿心理发展总的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和第二信号系统不够发展的原因,使得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很差,逻辑思维水平很低,主要依靠感知觉和直观表象去认识外界事物,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幼儿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很差,有目的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极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支配而改变原来活动的方向,因而心理活动和行为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

由于幼儿大脑皮层抑制过程的增强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初步发展,使得他们行为活动的自觉性得以逐渐发展,这为个性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又由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与周围人们频繁的交往,从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受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龄前教育,使得他们开始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较为稳定的态度和倾向性以及一定的行为方式,这是最初个性形成的标志。幼儿心理是朝着进一步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孩子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标准,但是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却很难确定。目前鉴定孩子心理健康与否,一般是把公认的心理健康的孩子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作为标准的。具体地说,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智能发育正常

正常的智能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是他们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重要保证。智能水平通常以智商表示,如果一个孩子的智商明显地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就属于不正常,一般把智商在70以下的孩子看作是智力落后,智商在70以上包括智商130以上的超常孩子都属于智力正常。当然仅靠智能测验还很难完全反映孩子的智能水平,还应当结合孩子在学习和活动中的各种实际表现综合判定。

有积极乐观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孩子,他的情绪是愉快的、进取的,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他人充满了友情,对学习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情,这种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活动水平,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整天为失望、压抑、急躁所困扰,把学习看做负担,把亲人当作仇敌,经常自己折磨自己。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自己的伙伴,愿意与人交往,乐于帮助别人,能与同学团结友爱。他们体谅别人的困难,宽容别人的过失,从不因小事和别人计较。他们尊敬教师,孝敬父母,愿意为大家服务。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尊重、不信任他人,不愿与人交往,内心世界孤独,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人争吵、呕气。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仅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他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参加适宜的课外活动,并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或者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或者自轻自贱、怨天尤人,这两类孩子都无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才智。

有健全完美的性格

心理健康的孩子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他们情绪开朗,待人坦诚,勇于负责,敢于创新,能够正视困难,无所畏惧。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自私自利,在困难面前动摇退却。

能够正确对待现实

心理健康的孩子力图将自己的言行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协调起来,使自己的思想、信念及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或大多数人的愿望不一致,就会放弃或者修改自己的计划。他们适应环境,接受新事物、新思潮的能力也很强。相反,心理不健康孩子的愿望脱离实际,常常处于空想、幻想、瞎想的状态,与现实的冲突不时发生,他们对环境的疑虑、怨恨越来越严重。

孩子心理疾病的种类

与心理健康相反的是心理疾病,又称心理异常,是指孩子大脑功能发生故障,心理不能正常反映现实,在语言、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多种歪曲现实,无中生有的反常表现。

人的心理疾病表现很多,从患病的程度来看有轻重之分,一般把较轻的叫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疾病,而把较重的叫做精神病性心理疾病,习惯上又将前者称为心理偏异、精神不健康,把后者叫做心理变态、精神失常。

根据我国情况,儿童心理偏异的情况大致有如下几种:

依赖性格

有的孩子自幼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别人,甚至到了小学高年级还要家人每天接送、代做值日扫地,没有大人时连很小的事都做不成。

放纵行为

有的孩子非常任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稍不如意就耍赖,甚至大吵大闹,听不进批评和劝说。孩子要买什么东西,家长必须立刻就办,否则就躺在地上不起来。

无兴趣病

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特别讨厌学习,整天毫无目的地转悠,大人和他说话也反感。有的孩子觉得人活着受罪,不如死掉好。

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不仅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还“对着干”,“你要我向东,我偏要朝西”,无端地顶撞大人。有个女孩因父母逼其每天练琴,愤恨地将琴砸毁,还咬破了自己的手指。

心理偏异和心理变态的区分是相对的,心理偏异若得不到矫治就会发展到心理变态。根据心理卫生专家的调查和分析,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变态问题比较突出。

多动症

多动症又叫轻微脑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情绪波动大。极易冲动,自制力弱。这类孩子多数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受到很大影响。

焦虑症

焦虑是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原因的恐惧心情。这种心情如果反复出现,就形成焦虑症。它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为过于敏感、缺乏自信、经常哭闹、睡眠不安、食欲不佳等。

恐怖症

恐怖是指孩子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不必要的惧怕情绪,因而要想尽办法逃避。如有的孩子怕打雷闪电,有的怕狗怕猫,有的怕黑暗、旷野,当有上述情况时,孩子异乎寻常地害怕、紧张,并有心跳加快、脸色苍白等症状。

攻击行为

这类孩子情绪极不稳定,整天东奔西窜,撒野哭闹,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他们与人的关系常处于对立状态,报复心理严重。这些孩子对完美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

嫉妒症

这类孩子心胸狭隘,且自以为是。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很难服气、容忍,总感到自己比别人高明,看到他人成功比看到自己失败还难受,常常诋毁别人,非要将优胜者拉下马来。

贪婪症

这类孩子极端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许别人用自家的东西,而见了别人家的好东西却想据为己有,物质占有欲很强,当无理要求不能满足时就大哭大闹,不讲公德,损人利己。

性过敏症

这类孩子过分热衷于性的引诱,沉湎于性交的想像之中,常常被原始的性欲所左右,以不良的手段(玩弄生殖器等)来满足性冲动,有的甚至忘乎所以,戏弄异性,导致犯罪。

懦弱症

这类孩子的心理发育较迟,对事物刺激反应迟缓,兴趣低下,有些本来只需付出一点努力就可做的小事,他们也不愿做,没有信心完成。遇事缺乏主见,随波逐流。他们喜欢与比自己小好几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受到他人欺负也不会自卫,甚至甘愿挨打。

独生子女的优越心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号召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80年代起组成的新家庭,绝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妇女的重视。母亲掌握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对独生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提高独生子女的教育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母亲要掌握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条件,为独生子女创造条件,促进健康成长。

儿童身体素质条件好

独生子女都是在父母年轻力壮时降临人间的。母亲在怀孕时得到现代医学的检查与保护,获得充分的营养。因此,近几年来生下的独生子女的身体大都比较健壮,生长发育良好。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为他们心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他们智力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儿童后天身心发展的物质条件好

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比非独生子女的要好。因此,独生子女能在穿着、营养、保健、玩具、书籍等方面获得较充分的满足。较优越的生活、营养、保健与教育等条件都有助于促进儿童神经系统、身体各部分的正常发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各种能力。

儿童发展的良好家庭心理气氛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能够得到父母充分的爱抚,心理上得到爱的满足感,为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儿童是否得到父母充分的爱抚(当然不是溺爱)对儿童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得到父母特别是母亲充分爱抚的儿童,智力发展比较快,性情比较活泼、开朗。得不到母亲充分爱抚的儿童,智力发展不如得到母亲充分爱抚的儿童,性情往往孤僻、胆怯。

儿童发展的良好教育条件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父母会把更多业余时间与精力集中用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上。如果教育得法,既会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也会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意志与性格。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认为,独生子女的智力发展水平比同龄的非独生子女智力发展水平要高,这主要是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关。

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

独生子女的独特地位易形成惟我独尊

独生子女在父母眼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成为父母关怀爱护的惟一对象。如果教育不得法,以孩子为家庭中心,一切围绕孩子转,孩子在家庭的地位便成为支配者、指挥者,因而有人说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使独生子女养成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不良心理。

娇生惯养易形成适应能力差

父母把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父母特别是母亲常常代替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男孩7岁上了小学,每天早晨都是母亲给他穿衣服、洗脸,端着饭给他吃。吃完早饭,母亲亲自给孩子背书包,把他送到学校门口,娇生惯养的结果使孩子娇气十足,自理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依赖心强,感情脆弱,犹如一朵娇艳而脆弱的花朵。

父母的虚荣心易使孩子自高自大

有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千方百计要使孩子在吃、穿、玩、乐等方面都超过别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吃一根雪糕,有的母亲给自己的孩子一次买两支雪糕,还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给你买两支雪糕,比他多一支,吃完妈妈还给你买。”母亲的虚荣心容易使孩子形成优越感与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不良心理。

集体活动少易使孩子胆小怕事或放纵

不少独生子女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阿姨的照顾下,与玩具、图书等打交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习惯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活动。以后到了幼儿园就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集体活动少,可使孩子胆小怕事,畏畏缩缩,也可使孩子专横跋扈,恣意放纵。前者如一个小男孩3岁去幼儿园,规规矩矩,连尿尿都不敢,经常憋着尿回家尿。后者如一个小男孩3岁去幼儿园,小朋友谁碰一下他的手,他就拳打脚踢,稍不如意,就无理取闹。

由于独生子女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在不利的教育条件下,将会使独生子女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但这并不是说,独生子女必然会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关键在于父母特别是母亲如何正确认识独生子女的特点,如何正确教育。对独生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独生子女就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把握孩子的气质类型

气质,就是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例如,有的人性如烈火、脾气暴躁;有的人性情温柔、和蔼可亲;有的人热情洋溢、谈笑风生;有的人含蓄深藏、沉默寡言等等。

气质和一个人的身体内部生理因素有着深刻的关联,因而往往被人误认为是先天决定的。如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其实,人的气质乃是指那些决定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全部动力。它在一个人各种行为活动中,都会始终如一地有同样的表现。气质表现在人的思维、情感和意志的过程中,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主要由后天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

如何判断孩子的气质类型呢?

巴甫洛夫在研究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时,发现人类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神经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与此相对应可分为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典型表现,我们可以判断孩子的不同气质。

同类推荐
  • 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针对女孩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女孩成长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家长当好女孩青春期的良师益友。
  •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孩子,我有话要对你说: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碰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扔,我更生气对你吼叫。就在刚才,你怯生生地走过来,眼里带着惊惶的神色,站在门口踌躇不前。我不耐烦叫道:“你要什么?”你不说一句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搂住我的脖子亲吻。你吻过我就走了,吧嗒吧嗒地跑上楼。就是那时,我突然觉得害怕。我怎么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啊!挑错、呵斥的习惯——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在黑暗中跨到你床边,深觉愧疚!这是一种无力的赎罪。从明天起,我要认真地做一个真正的父亲!我要记住教育的第一大原则:先启发自己,再教育孩子。
  • 怎样面对孩子早恋

    怎样面对孩子早恋

    爱,是个厚重而圣洁的话题。而对于早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孩子去尝试。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我们不安观察着、揣测着,唯恐孩子不小心摘到那枚又酸又甜却又青涩的果子。没有人否认那是一段纯真、美好的感情,家长们提心的只是结果——早恋的终端——性、沉论、痛苦。每一样都令人胆战心惊。权衡能力,我们无法阻止孩子的感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性教育。
  • 守护型婴幼儿保育

    守护型婴幼儿保育

    本书内容包括:守护型保育的理念,构筑守护型保育的环境,守护型保育的环境评价,守护型保育的保育课程等。
  • 三字经的教育智慧

    三字经的教育智慧

    《三字经》是我国元、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蒙学识字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历经元、明、清三代,久盛不衰,不但成为启蒙教育的基本教材,而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热门推荐
  • 墙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墙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如果某一天,突然冲天的狗屎桃花运当头砸到你头上,会如何?多年后重游故地,庞光不过掏出手机拍个照,一个“林妹妹”从天而降!还抢走了他新买的手机!但是,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因缘差错下,她成了他的未婚妻!姻缘天定,从此两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 南疆探秘

    南疆探秘

    家住云南的一个大学生,因为家乡的一次“盗矿”事件,被卷入了神秘莫测的“狼神七魄”的争夺战之中,经历了云中狼墓、九鼎神宫等七处神秘墓葬的探索,寻求狼神传说的真相!
  • 都市穿梭记

    都市穿梭记

    他是一个软弱的学生,经常被欺负,从他遇到魔绳后,改变了他,此后,发生了一系列奇遇,让他从一名软弱的学生崛起,在班里,他是班霸,在班外,他一样是霸主。
  • 我要去鹿特丹买北极熊

    我要去鹿特丹买北极熊

    鹿特丹和你说的一样那里的天很蓝很多海鸥很多中国人还有卖北极熊的商店
  • 凰战天穹:逆天法则五小姐

    凰战天穹:逆天法则五小姐

    简介:云影,古武世家家主,杀伐绝代,睚眦必报,一场变革,葬身火海,浴火重生她,魔幻大陆青云城,名传四方的废材无颜女,被未婚夫与堂姐算计,陨落魔兽深林。再次睁眼时,誓要登上这强者之巅,红眸凛冽刺骨,红衣风华绝代,纵是长河漫漫枯骨路,也挡不住她傲视苍穹的决心,且看她如何袖手闲云,傲视风华。
  • 沧海殇蝶

    沧海殇蝶

    ★曾经她对他说:你负我,我定躲到天涯海角让你找不到我。说的时候,她并不知真有天涯海角。★他说:我不会娶我最爱的女人,保持安全距离,把最好的都给她;我要娶最爱我的女人,就算她背叛我,心也不会疼。她说:我不想成为你最爱的女人,因为不能永远在一起;我也不想成为最爱你的女人,因为你不爱我。、★她对她说:其实你可以幸福的,你有爱你的家人。而我只是个孤儿,连家都没有。如果我是你,会选择忘记过去,过着平淡的生活,越简单越幸福。★她淡笑,我们如是蒹葭,对所求相思成影,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不同的是我们之间竖起一面高高的围墙,围墙外的人想进去找幸福,而围墙里的人却想出来找幸福。
  •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

    本书介绍和评价了魁奈、杜尔哥、斯密、马尔萨斯、哈耶克、科尔内、熊彼特、刘易斯、谢林等32位名人的经济学思想和著作。
  • 霸道总裁之娇妻很可爱

    霸道总裁之娇妻很可爱

    (一对一宠文,欢迎入坑,另推荐《纯爱,天上掉下个豪老公》)莫然被竞争对手设计,逃掉了狼窝,掉进了虎穴,最后还是调不掉被吃干抹净的命运!第二天,莫然醒来后,发现身边睡着个赤果果的美男,吓得她脚一伸,睡美男被她踢下了床,从此后美男总是无处不现在....莫然人生第二次醉酒,醒来发现身边坐着个小正太,两眼直放光地盯着她瞧,见她醒来,第一句就问到“你就是我的嫂子?”莫然一懵就忘了反应,小正太眉头一皱“看来嫂子有点笨笨的,不过模样还算的过去,我就答应你当我嫂子了”
  • 旋风少女之梦之绚

    旋风少女之梦之绚

    本文继百草大战婷宜开始写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哦!亦枫和晓莹是否还有可能?百草与若白之间还会出现谁?文中为大家揭秘。
  • 末世天狼系统

    末世天狼系统

    (每天五更以上,每天必须过万字,望各位多多支持)请从十五章开始看起,前面的只是练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