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0300000015

第15章 [四]宠辱不惊

窃位苟禄,君子所耻,相持而动,可仕则仕。墨子不会朝歌之邑,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占据高位而贪图俸禄,君子之人以为耻。而应根据时势的变化和运作,能够做官了就做官。墨子听到朝歌这个地名,马上就掉转车头;孔子口渴,他也坚决不饮盗泉里的水啊!

如何看待荣辱,什么样的人生观自然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一个人人生观、观世态度的重要体现。有人以出身显赫作为自己的荣辱,公侯伯子男。讲究某某“世家”、某某“后裔”。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荣辱则以钱财多寡为标准。所谓“财大气粗”“有钱能使鬼推磨”等等俗话正是揭示了以钱财划分荣辱的标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荣辱观确实在金钱诱惑下发生了变异、动摇、失落。还有一种是“以貌取人”,把一个人的容貌、长相、风度视为划分荣辱的标准。

以家世、以钱财、容貌来划分荣辱毁誉的人,尽管具体标准不同,但其着眼点、思想方法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从纯客观、外在的条件出发、并把这些看成是永叵不变的财富,而忽视了主观的、内在的、可变的因素,导致了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错误,结果吃亏的是自己。

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霞光万道。无可无不可,宠辱不惊,当如古人阮籍所云“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另一种人,也肯于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更有些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官自傲,横行乡里,他活着就不让别人过得好。这些人是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了。

宠辱不惊,顺其自然

不知是谁说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仅有的二十二个字,创造的是一种悠远美妙的意境,道出的却是处世时难得的开阔心境。人生本就有荣辱相随,悲欢离合亦在所难免。倘若处处留心,时时在意,那岂不是与黛玉同命?因此,虽为红尘人,却须让自己有一份超凡心,糊涂心。让一切顺其自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日本有一位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故事讲的是: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女儿做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让她的父母异常震怒。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个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对此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但他却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冷嘲热讽,但他总是能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育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未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一个卖鱼的青年。她的父母立即让她到白隐那里道歉,请求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有什么事发生过;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瞬时即逝。

白隐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虽然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对“宠辱不惊”最好的解释,如果白隐当初不能糊涂地对待受辱,事情的结果就可能成为另一种样子。

人生无坦途,在漫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厄运和不幸。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在报考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时,竟因三科不及格而落榜,被人耻笑为“低能儿”。小泽征尔这位被誉为“东方卡拉扬”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在初出茅庐的一次指挥演出中,曾被中途“轰”下场,紧接着又被解聘。为什么厄运没有摧垮他们?因为在他们眼里始终把荣辱看做是人生的轨迹,是人生的一种磨炼,假如他们对当时的厄运和耻笑,不能泰然处之,也许就没有日后绚丽多彩的人生。

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做菲尔德的实业家,他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美国当时最受世人尊敬的人,被誉为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海底电缆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立刻变为愤怒的骂声狂涛,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不作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在庆典会上,他没有登上贵宾台,只远远地站在人群中观看。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战胜者,当他遭遇到常人难以忍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以糊涂的心态处事、客观理性的分析为基础,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在实际行为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持力,这就是一种糊涂做人的至高境界。

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火红耀眼之时,也有黯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而是要把功名利禄看得轻些,看得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尔那样,不要忧悲,也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把厄运羞辱看得远些,看得开些。这样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虽中了举却惹出了祸端。

做人有时就必须糊涂一点,这种糊涂不仅仅是在受辱时要糊涂一点。同时在受宠时也该糊涂一点。因为,无论宠辱,都有尽时,看得太重反而会成为一种负累。

面对荣辱,去留无意,难得糊涂

《庄子·秋水》篇中有言道“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有的人在荣誉宠禄面前也许能经得起考验,但他未必能经受得住屈辱和打击。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等,都是对古往今来那些豪杰英雄的赞美诗。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比死还伟大的人生,高尚的人格,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在特殊情况下,“忍辱”也是为了真理和正义,为了更多的人赢得荣誉。这就是“忍辱负重”。众所周知的《红岩》中的华子良,装疯卖傻那么多年,遭到敌人侮辱,也遭到自己同志的轻蔑,为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营救战友;这种人确实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多少凡夫俗子望尘莫及的,其荣辱观同样伟大高尚。

以家世、钱财、容貌来划分荣辱毁誉的人,尽管具体标准不同,但其着眼点、思想方法都是一致的。他们都是从纯客观、外存的条件出发,并把这些看成是永恒不变的财富,而忽视了主观的、内在的、可变的因素,导致了极端、片面的形而上学错误,结果吃亏的是自己。

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耀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毫光万道,所谓“给点光亮就觉灿烂”。无可无不可,宠禄不惊,当如古人阮籍所说“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为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另一种人,也肯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诱惑,有了点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更有些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官自傲,横行乡里,他活着就不让别人过得好。这些人往往被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

“美德的荣誉比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芬奇的荣誉观显然是重德轻财的。这与主张以人格高下鉴定荣辱的观念是相通的。历来的士大夫文化人,有些精神追求的人,往往在荣辱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或士或隐,无所用心,如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百姓做点好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却要长久地受良心谴责。商业社会,要真正做到完全脱离物质而一味追求人格高尚纯洁确实很难,但要是有了人格追求,起码可以活得轻松潇洒些,不为物所累,更不会为一次晋级、一次调房、一次长薪而闹得不可开交,即使不争不闹心中也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也不会为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投其所好,出卖灵魂,丢失人格。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二次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放弃利害,保全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坦坦荡荡,人格纯洁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其心境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做散淡之人

“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清闲人、散淡者虽有却并不多,更多的人是争取荣誉的人,形形色色的反抗屈辱的勇者和斗士。也有为争宠、争荣而不惜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势利小人,他们像赖蟥一样,背着沉重的壳在世上爬呀爬呀,一方面喊累,一方面还是不断地往身上加载,一直到摔在地上跌死为止。

看宇宙草长莺飞,看人间热闹繁华,做个散淡人多好,把外在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都看淡,去追求精神的超脱、洒脱。

那么,如何才是散淡之人呢?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其意是说,不追求官爵,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势媚俗,荣辱面前一样达观,所以他就无所谓忧愁。庄子又说:“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在这里,庄子列举了几种散淡人士:隐居江海的人,与世无争,逃避世事的人,清闲悠暇的人。这些人也没什么荣辱毁誉的强烈愿望或忌讳。所以,以栖身山林江湖,流浪旷野荒原,每日垂钓,闲散度日。庄子认为,散淡居士的好处是“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把钱财、家世、容貌视为荣誉标准的人,一般都不知足,越有越想有,越有欲望越盛;欲望太盛,又怎能保持清闲之志呢?做一个“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无事人、清闲汉吧!

历史上有严陵垂钓的故事。汉光武帝刘秀和严光是幼年时的同学好友,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下命令寻找严子陵,而严子陵不愿出来做官早躲了起来。后来在浙江桐庐县富春江上,发现有一个人反穿了皮袄钓鱼,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怪人,桐庐县的县令把这件事报到京里去。汉光武帝一看报告,知道这人一定是老同学严光,就把他接到京里,但严光还是不愿做官。汉光武帝说,你不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今见面还是同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光还是那样坏睡相,腿压在皇帝的肚子上,所以有太史公发现“客星犯帝座”的说法。后世在严光钓鱼的地方,建了一座严子陵的祠堂。因为历代以来的读书人,都很推崇严子陵,认为他是真正的隐士。有一个读书人去考功名,经过严子陵的祠堂,题了首诗在那里:“君为名利隐,吾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这是推崇严子陵的。相反的,清人却有诗批评严子陵:“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是说严子陵故意标榜高隐,实际上是沽名钓誉,想在历史上留一个清高的美名。且听李密庵的《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廓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尘,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宇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如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道德经》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与“半半歌”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权势无论有多高,如果不知满足,就永远生活在争权夺利之中,那种奔波、忙碌的情形和穷人并无区别。

“人心不足蛇吞象”,它形象表明了人的欲望永远不知满足的丑态。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知足常乐,知止常止。”洪应明先生说的“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可谓真知灼见。在对待名利、荣辱等问题上,人还是糊涂一点好。糊涂了,你就不会遭受耻辱。

道原《景德传灯录》:“说出一物即不中。”这句名言是指:如果将某物以言语说出时,该物就不再是该物了。

据说,神僧南狱因仰慕慧能禅师,前去拜访时,慧能禅师问他:“从何处来?”南狱回答说:“从嵩山来。”慧能又问:“何物如斯而来?”这一问,南狱当场发愣,未能立刻回答出来。后来在参禅的结果中,才悟出“何物”的道理,于是说了上述那句名言。

有人称道原的名言为“即非理论”。就是说,当你以一种概念去把握某种实体时,该实体便会立即变成非实体了。例如,你在某项比赛中获得了冠军,但这个冠军只能是属于这次的,而非永远是你的。你欲要保持这个纪录,只有确立更高的目标,否则会被后来者超过。

唯有努力进取,向更高的目标挑战是永无止境的,甚至连片刻的停滞或懈怠都是不允许的,否则后来的结果令人沮丧。

以平常的心境看世界

佛眼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这是大经里面常常给我们开示的境随心转,外面境界是随着我们的心转的,我们以烦恼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统统是恶缘;我们以平常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统统是善缘。当年慧能大师作“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所倡导的是一种超脱物外、超越自己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心境呢?就是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

有人请教道一禅师如何修行,禅师说:“困来即眠,饿来吃饭。”人家很奇怪,说:“这么简单的事情,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啊,怎么就是修行了呢?”禅师说:“每个人都是在吃饭,但是不好好吃饭,千般计较;每个人都是在睡觉,但是不好好睡觉,百般思虑。事来就应,不思虑,不计较,平常心才是道。”

过于计较,过于思虑,人们就会被杂念所困,就会失去自我,成为杂念之奴。禅师让我们用平常心来消除杂念,不要去想得到又如何,失去又如何,反而可能做得更好。人要想从苦难中解脱,就要超越个人的存在,拥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便是没有烦恼、只觉快乐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能够平安、健康、快乐地度过今天,就应该知足了。如果你很健康,拥有一份工作,而且还有几位知心朋友的话,那么你就应该时刻绽放出笑容,为别人带去快乐的祝福。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卖雨伞的,一个是卖布鞋的。她每天都站在门口,望着天气唉声叹气。晴天时她说:“今天天气这么晴朗,我卖雨伞的儿子雨伞没人要,这日子怎么过啊。”雨天时又说:“唉,今天下着雨,我卖布鞋的儿子布鞋没人要,这日子怎么过呀。”她没有一天不是如此忧愁的。

后来,有一位智人路过此地,经过她家门前,看到她这个情形,问清事由,说道:“老太太,人生要过得有意义,需要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无为心来处世,用菩提心契佛心。您为什么不换个想法呢?晴天时说:‘今天天气这么晴朗,我卖布鞋的儿子布鞋一定好卖,这日子真好。’雨天时说:‘今天下着雨,我卖雨伞的儿子雨伞一定好卖,这日子真好。’”

从此,这位母亲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道理很深刻,意义非常深远,很值得我们去寻味。在事物的双重性上,人们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很难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的变化发展。我们为什么要不高兴呢?在生活中,我们有得不到的东西,但是也有得到的东西,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总会有所成就的,付出总会有所回报的。我们的生活可以由自己来安排,可以由自己来主宰;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进行着,你会让自己不开心吗?你会让自己哭泣吗?

我们能够以人的身份到人世间走一回,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福分。生命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在芸芸众生中,你一定是一个很特别的你,一个与众不同的你,一个绝对不会雷同的你,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独特的“产品”。从这一点上来讲,你没有理由不珍惜这一次失去就不再来的旅行。

有人会说“上天太偏心”,为什么给别人那么多的幸福,而给我的却是这么多的苦难?我想,幸福是相对的,你付出多大的苦难,你就会获得多大的快乐和幸福。有时苦难来得太早,幸福来得太迟。关于幸福和痛苦的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人对幸福和痛苦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幸福感觉也是不尽相同的,甲的幸福对于乙来说可能就是痛苦,甚至是灾难,而甲的痛苦对于乙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幸福。体验幸福和痛苦是有差别的,而且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文化层次就有着不同的认识,人的背景不同,其认识也就各有不同,关键在于怎样的心态。

其实,平常心是一种感觉。拥有太多未必就一定幸福,当得不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你会感到痛苦,当得到的时候,你会感到高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理想,这些东西是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但是,有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谁都希望自己的世界无比辉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不要悲伤,年轻的我们不需要太多的伤感,生活需要阳光。生活难免有失意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去调节。以下有四个方法可以让你拥有一颗平常心。

其一,重新定义那些不愉快的事件。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某些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却可以决定这件事所带给我们的意义。例如,在你身上发生了一个不愉快的事件,你可以感叹你的障碍有多么令人不愉快,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失意,往往是你最好的老师。想想在这件事中带给你的是什么教训,下次避免重蹈覆辙,这就是将问题转化为机会,因此你的定义就是你的结果,你的平常心决定了事件的愉快与否。

其二,转换那些不愉快的记忆。

人的大脑对画面的记忆远胜于文字和言语。我们为什么过得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脑海中有很多不愉快的画面。所以,修改脑中画面,创造活力,这才是决定我们幸福人生的关键。对于那些不愉快的画面,你可以重新定义,发掘里面的主角、配角以及种种可笑、虚伪之处,重新来诠释和定义,这样绝对有助于情绪的转换。

其三,肯定自己的选择,迎接乐观的结果。

你是否有这种体验:当别人说“好”,而你认为“不好”时,结果一定就是“不好”的;而当他人说“不好”,但你认为“好”,结果就永远是“好”的。所以说,如果你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决定,那么结果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平常心的神秘力量。

其四,多与乐观开朗者来往。

悲观的人周围大部分都是悲观者,而乐观的人身边则多为乐观者。因此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必须多向乐观者学习。多和好运、开朗的人来往,你会发现做事会顺利很多。

人的心情是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在失望的日子里要振作,只要不断种植希望,终将会有新的美好来临。要想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平和的心态,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去创造。不论怎么说,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并且是以人的身份出现也算是造化不浅了,人活着最重要的是体验和感受人生,只要你能以苦为乐,以平常心处世,那么即使你身处绝境,你也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小径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难得糊涂”,在对待个人功名利禄的问题上不失为一剂良药。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是很宽阔的,当官为民,有钱没钱,其实都一样可以活得有滋有味,各有各的活法儿。一切都随时空的转移,个人的条件为依据。功名利禄不必下力量去追求,官大五品,腹中空空,也是虚有官禄。“芝麻绿豆”一个,身怀绝技,照样誉满全球,优哉快哉!但是,“人是贱坯子”,没有追求就活得乏味,没奔头,还得要追求。功名利禄到手了,“七品”的还想闹个“六品”,有了“六品”想“五品”,有了“五品”又眼馋“三品”。于是就得巴结,拼命地巴结,只在“品”级上巴结,结果“人品”是巴结一级少一品,到头来累得精疲力竭。仔细品味品味,竟不知道人生是个啥滋味,一辈子(半辈子也不值)不曾享受过真人生,压根儿也不懂得真人生,“活得真累”!假如在功名利禄之上,持“难得糊涂”的“糊涂主义”,一切顺其自然,认认真真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当得则得,不当得不争;当得没得,不急不恼;不当得,得了,也不要,这才叫聪明人,活得轻松,悟得透彻。

庄子《大宗师》中这样描述:鱼适合在水中游,人适合在道上走。适合在水中游的,能在池中游就快活;适合在道上走的,能无事就安闲了。所以鱼在江湖中就忘掉一切而优哉游哉,人在道中走就忘怀一切而逍遥自在!

常人心中只要有烦恼,就会终日不得清闲,为了生存,东奔西走,忙得唉声叹气,好像永远没有止境。若我们再去看看深山茅棚的僧人、樵夫,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竟是何等的无忧无虑。为什么会有东奔西走谋求生存,无忧无虑享受清闲的现象发生呢?说穿了,前者忙忙碌碌,乃是不安于现状,追悔过去,图谋将来,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蒙蔽,因而哀叹人生苦恼太多。而后者与之恰恰相反,所以落得一身清闲。

作家贾大山有个雅称“常山高士”。这一品位极高的雅称,概括出贾大山清峻逸拔的人生境界。十年前,那时贾大山正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他说过一句很疾愤的话:一旦学习结束离京,我将永远不再来北京。这句话绝非仅仅出于一时之愤,它包含了作家对世俗的看法,也包含了作家对人生的选择。多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河北正定。他在那里默默做官,其政绩和政声都十分好;同时他还是一如既往,小说写得少,但字字珠玑。从曾获全国小说大奖的作家角度看,他的生活是寂寞的。他把名利、得失看得很淡,而做人却从容自如。他自撰一联:小径容我静,大地任人忙。陈世旭对他宁静的状态赞道:这“静”是心静,大静,无边无涯,高深莫测,不为尘俗利害炎凉所动,一如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老作家汪曾祺极赏识贾大山的情操风采,在访游正定时送他一联:“神似东方朔,家傍西柏坡。”贾大山不是那种孤高木讷之人,而是张口妙语连珠,幽默得常让人或哗然或噤声,所以老作家才说他与以性情诙谐著称的东方朔相似。

贾大山是当代人进入宁静致远境界的典型例子。他的人生状态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实现自我的人才能生活得如此清静、洒脱。他的人生并不辉煌,但是,他人格的塑造比别人更独特、更完美。人格的完美才是自我的本质含义。有了完美的人格,一个人才能在芸芸众生中确立自己的存在。一个追求高远人生境界的人必然要远离名利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退出了生活,更不能说他扼制了自己的生活欲望,反之倒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挚爱。他不愿像凡夫俗子那样糊里糊涂地为本能欲望和身外的异己力量所左右,他要按自己希望的样子去塑造自己,去做自己要做的事。远离物欲场的生活表面看虽然孤寂,但这生活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这生活为人们实现自我提供了可能。如果一个人的自塑欲得以实现,那么,那些物欲、肉欲就显得微不足道。在现实生活中,想躲开世俗的喧嚣,渴求宁静的生活状态的人,大多是愤世嫉俗者。他们不愿参与生活中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更不愿与那些世俗小人同流合污,他们和身外的存在格格不入,因此,他们更退守到自己认为的那块净土中去。在古代,一些大隐士便是这类人。他们往往选一僻静处作为隐居地,这样可以和现实在空间上拉开距离,眼不见心不烦,独自修身养性,保持自身的清洁。在现代,却很少有人像古人那样退隐山林做居士。愤世嫉俗者如果不以玩世的方式对抗现实,那他们往往要退守于自己的心灵中,在内心筑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世界只属于他自己,是一块与现实隔绝的净土。如果他们的退守不和自己的生活追求结合起来,那他们一定会很孤僻,会在苦闷中越陷越深。一些生活追求,如爱情、创作或某项工作,可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拉开人们和污浊现实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可见,这些生活追求和古人的隐居生活是一样重要的,是人们进入大静状态的方式。心灵安宁的极致状态,是心灵获得最大自由的状态。心灵有无自由,是一个人有无生命感的标志。有了自由,我们便有创造的自信和冲动。因此,人在宁静的极致状态时,一种爆发力随时能从心头喷发出来,但这种“喷发”的冲动给人带来的绝不是躁动,而是充实、坦然。那股力量犹如待发的火箭,一旦点火,它会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一往无前。一个人如果能静心思远、致远,他就能平心静气,遇事不急不躁,就能体健神旺。因此可以说,静心思远也是重要的养生之道。清心,是指人要心境安宁,性情平和,要豁达开朗,不为杂念所烦。清心是无形的,属于人的精神活动;寡欲中的“欲”,就是人的本能欲望,包括心理上对物质占有的欲望和生理上对性、食物满足的要求。“寡”,不是绝,而是节制、适度的意思。具体地讲,就是一个人对身外之物不贪不占,是自己的才要,不是自己的不妄费心思去求,不使自己的物欲膨胀;在性上不纵欲,适时有度。四字真言,道出养生的两个关键条件。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中医古典著作中把“恬澹”解释为安静,把“虚无”解释为“没有欲念和患得患失的思想情绪”。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清心寡欲”“恬澹虚无”,他就能避免“七情”对其身心的损坏。七情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内伤的主要致病的原因。禅家有言:“邪正俱不用,清静至无余”“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的确是一种糊涂人生。

《法句经·二九》:“做个在放逸的人中独自勤劳,在昏睡的人中独自清醒的人吧!”这句名言的大意是:“停滞的水容易腐臭;游手好闲时容易惹是生非。”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小人闲居为不善”,可见,一个人如果有了太多的空闲时间,通常会想入非非,干出许多蠢事。反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事业,生命短暂,禁不起耽搁停留,谁又会把生命投掷在毫无意义的闲事上?要想生活多姿多彩,唯靠自己努力进取,珍惜时光,把分分秒秒花在最有价值的事物上,那样才是最可贵的。

话又说回来,一个人只知废寝忘食地工作、工作、再工作,这并不是件好事。人不是机器,机器也有加油的时候。只有劳逸结合,才有完美的人生。

啴子先生和朋友一起围坐在炉子边。他的朋友靠着案几看书,下身衣服拖着了火,烧得很厉害。啴子先生慢慢地站起来,走到朋友前面躬身作揖然后说:“刚才有一件事想告诉你,但想到你生性急躁,怕激怒了你,想不告诉吧,却又对你不忠。恕我请求,望你宽宏大量,忘掉恼怒,我才敢说。”他的朋友说:“你有什么要说的?我理当恭敬地听取指教。”啴子先生又像生前那样礼让一遍,如此两三次之后,才开始犹犹豫豫地说道:“刚才炉火烧着你的衣服。”朋友起身察看,已经烧毁得很严重了。朋友脸色变了,说:“为什么不马上告诉我,而这样迟疑拖延呢!”啴子先生说:“人人都说你性子急,今天真的证实了!”

《菜根谭》中说:“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所有荣华富贵和成败得失都无法左右我,只要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就不能欺蒙我。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佛家主张的“六根清静,四大皆空”的境界,就会把人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视同虚无,就好像金圣叹在《临江仙》一词中说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这种境界当是多么的美妙。

唐代宗大历二年,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升平公主经常吵架。有一天,郭暧脱口而出:“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了不起!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升平公主听者有意,气得乘快车赶回皇宫拜见父皇。

代宗听了升平公主的哭诉,说道:“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不愿做皇帝。要不然,唐代天下早就是姓郭的了。”代宗说着说着,不禁忧伤起来,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叫公主快些回到婆家去。

郭子仪听说后,气得浑身发抖,命人将郭暧五花大绑,自己带他到朝廷向代宗请罪。代宗赶紧将他请进内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难做大家庭的老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话,你作为国家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代宗对郭子仪奖赏了一番便送他回郭府了。

唐代宗不计较郭暧的妄言,的确是一种“身放闲处,心在静中”的境界。

同类推荐
  • 读史学做事(高调做事的哲学与务实精神)

    读史学做事(高调做事的哲学与务实精神)

    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保留着一分追寻逝去历史的好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通晓古今之变,能够知道我们来自何方,又将走向何方?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本身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中,古人们那些超越常人的见解,出奇制胜的创造,机敏应对的韬略,解疑醒世的良言,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他们正确看待问题的眼光、巧妙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今天看来仍然体现出极高的智慧。每天读一点历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启迪思想,开悟心灵,改变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改变你做事的方法与技巧。只要我们走到历史中去,你一定能够从中有所感悟,这些感悟肯定会对你的做人做事有所启迪,会源源不断地激活你的思绪和才情。
  • 气场

    气场

    有生命就有气场,它是我们带在身上的无形的精神符号,它不需要说话,也不需要特地说明,就能为你打开与人交往的第一扇大门。我们的使命是调整气场,你的、我的、任何一个人的,当你有需要时,你可以通过了解自身的神奇达成所愿。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短板,同理,气场的强弱也往往取决于你的弱点而不是你的优点。一个人的信念、能量是可以改变气场的。如果你对着镜子笑着说“我很漂亮”,你就会真的觉得自己今天特别漂亮;反之,你一天的情绪都会很差。自信对气场的改造简直是惊人的。
  • 马云的24个工作哲学

    马云的24个工作哲学

    本书除了直接涉及员工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的章节外,还有许多马云谈创业、马云谈企业经营、马云谈市场开拓以及马云谈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其切入点虽然不在员工职业精神上,但是在这些思想和言论中,以及阿里巴巴的经营实践中,有着大量对于员工职业精神精到的见解。一个人的思想精髓,一个人的工作哲学并不一定只有一种表现形式,而是会贯穿其多元化的言论表述中。《马云的24个工作哲学》从多方面来梳理马云的言论与实践,目的是使这些极具价值的思想有更丰富的血肉来支撑,同时开拓员工的思维,员工们在学习了这些优秀思想之后能多元化地应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这也是成就卓越的题中之意。
  • 观念(4)

    观念(4)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超级时间整理术

    超级时间整理术

    最适合中国人的时间整理术,为中国人量身打造,是同类图书中针对性最强的一本书。心理专家独家分享五年研究经验,教你用最简单最合理的方法管理时间,让你成为高效达人。方法详尽有效,将科学管理原理引入现实生活,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
热门推荐
  • 课外英语-电脑双语地带(双语版)

    课外英语-电脑双语地带(双语版)

    本套书共50册,分为美国各州的小知识,七彩缤纷的音符,优美好看的小散文,开心时分的短文,经典流传的寓言,超级高效的短句,实际有用的词汇等等在这些书中,备有单词解释,相关简介,或中文翻译,便于同学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真正进入文字的内涵当中,准确地和文字进行交流。本书主要分为电脑发展篇,网络片,多媒体片等。
  • 引妖之名

    引妖之名

    开天辟地以来,伏羲氏引五爪金龙之血融入己身,创八卦,证道天元,被尊天皇。人皇轩辕氏引紫宵金龙血,征战四方,万族共尊,,,,,,而如今,妖乃祸乱之源,天下修士,人人得而诛之。
  • 婆娑树影

    婆娑树影

    那日:叛兵,攻皇城,斩君颅,示皇墙,国母随帝去,帝姬女,不闻踪
  • 黑之起源

    黑之起源

    土层下是铁水封的棺材,棺材内的尸体满是伤痕没有四肢,忽然尸体的额头处出现一道裂缝!浓郁的黑从尸体里冒出,速度很慢,也涨满了整个棺材,黑包裹的尸体从额头由上到下的整个裂开!均匀的呼吸声从尸体里面发出...
  • 暮葵

    暮葵

    语未成章,司马青衫;碧落茫茫,如隔云端;夫君思汝,秋水望穿。
  • 一半天使,一半恶魔

    一半天使,一半恶魔

    他叫夜离,她叫千萌。他俩,是双子的王……他们,从小认识,她是他的宝贝,她是他的心尖宠……双子星……是一个神秘的星球……双子星,是恶魔和天使的相爱的结果……双子星,被人向往被人唾弃被人遗忘……可是如果双子星有了他们的王……
  • 九宸锦清:邪王挑上门

    九宸锦清:邪王挑上门

    作为一个坑蒙拐骗,凭借着一身半吊子的,算命本事。行走江湖的陆锦清实在是没想到自己最后居然是被一道雷给活生生的劈死的。可能是前世干的缺德事太多,这一世。招惹上了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魔王,不仅砸了她的招牌不说,还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本宫向来是不信命的,你这小丫头三言两语就想来糊弄当今太子爷,你说我该给你些什么惩罚呢”“太子爷身份尊贵,不该与尔等粗人计较,以免失了身份”“身份?呵,不知道小丫头有没有听过,本宫除了身份尊贵外还睚眦必报蛮横无理?”
  • 花千骨的三生三世

    花千骨的三生三世

    花千骨被白子画杀死后,再次重生,花千骨也是女娲后人,也有她自己的使命……
  • 霸道总裁宠她上天

    霸道总裁宠她上天

    他是A城鼎鼎有名的一方霸道腹黑冷血总裁,而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她自给自足。却在一次巧遇中遇到了他,他也因此爱上了她……“老婆,我们……”他满脸欲求不满的哀求着,一方霸道总裁,结果还是败在了她的石榴裙下……(作者不会常常更文,不喜勿喷)
  • 逃出虚拟世界

    逃出虚拟世界

    这是一个变异生物横行的虚拟世界,这里有似汪洋一般的丧尸群,暴戾嗜血的变异野兽,更有不为人知的生化兵器...叶轩莫名重生回到十年前,《大灾变》虚拟网游开启的那天,然后,他接到了系统发布的任务...任务名称:【重生之后】任务描述:追寻重生的步伐,拔开一切迷雾。任务惩罚:不可断开游戏链接,不可死亡,否则,主机将会清除你大脑里的一切数据。无论现实,还是虚拟。任务要求:解开重生的秘密。任务奖励:逃出虚拟世界任务备注:秘密来源于一只七阶智慧丧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