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48600000014

第14章 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之谜二

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呢?

其实,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就像看到的是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千万不要重蹈他年轻时的错误。

在工作上,不同性格的两个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

仲裁者的角色和珅有乾隆皇帝的宠爱和支持,事业上是越来越顺。因此,逐渐地,他在办事风格上越来越无所顾忌、忘乎所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而他如此作为不但给自己树立了对手,也会给乾隆皇帝带来诸多不便。

在这种情况下,纪晓岚由于他在学问和品行上的威望,经常成为和珅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乾隆皇帝委派的仲裁者。最为典型的是发生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会试中的王以语、王以衔兄弟考状元一事。

话还得从考试制度谈起。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状元孙伏迎算起,至清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长达一千二百八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先后产生过名字可查的文武状元共一千四百来名。清朝从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共举行会试、殿试一百一十二科,产生状元一百一十四名(因顺治九年和顺治十二年为满人、汉人分榜,故每科产生两名状元)。

按那时的说法,如果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均为第一名,则被称为“连中三元”。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者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中国历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者共有十五人:唐代为崔元翰、张又新二人;宋代为孙何、王曾、宋庠、杨宾、王岩叟、冯京六人;金代为孟宗献一人;

元代为王宗哲一人;明代为黄观、商辂二人;清代为王玉璧、钱棨、陈继昌三人。

王玉璧是清朝唯一的一位武科“三元”,而且他还是中国唯一的一位跨越两朝的“三元”。王玉璧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的浙江富阳,明崇祯九年(1636年)他参加浙江乡试,中武解元。清顺治八年(1651年),他在北京先通过会试,中武会元;后殿试,中武状元。

江苏人钱柴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乡试中举为“解元”;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钱柴进京,连中会元和状元。不过,钱柴的这个状元是乾隆皇帝赏赐的,其目的就是要凑出大清王朝第一个“三元”。

广西人陈继吕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的状元,是中国最后一位“连中三元”的人。

参加科举考试,考生要想冲过重重包围杀入决赛,与自身有过硬的基本功诸如经史、诗文、书法等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与官场内部派别斗争也有着很大关系,经常是为了己方的某种利益各派杀得是难解难分。

乾隆六十年(1795年)会试中的王以、王以衔兄弟考状元就是一个有着深刻官场内部派别斗争的典型事例。

这个事件牵扯的一方是纪晓岚曾经的老上级和珅,另一方是以正直著称的左都御史窦光鼐。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王以吾、王以衔二人为同胞兄弟,原籍安徽休宁,后来“寄籍”浙江归安(今吴兴)。“寄籍”就是因各种原因长期离开原籍居住外省,因此籍贯便属于外地。王氏兄弟已顺利地通过了童子试和乡试。二人结伴来到京城,参加当年的会试。

这年担任会试正考官的是左都御史窦光鼐。窦光鼐是山东诸城人。这个人脾气耿直、办事认真,曾长期主持浙江的学政。因他曾经揭发过和珅在浙江的爪牙富勒浑、陈辉祖、王亶望等人的贪墨罪行,故而和珅一直嫉恨他,总想找个机会整一整他,欲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

窦光鼐主持“会试”,坚持以文取士、公平竞争,结果发榜时头两名皆为浙江人,且为亲兄弟:第一名(会元)是弟弟五以吾,第二名是哥哥王以衔。“兄弟联名高第”,这引起“群议哗然”,说这是一大“怪事”。

为什么会出现“群议哗然”呢?因为在清朝,按照康熙皇帝于康熙五十二年(1712年)的规定,每省二十八名举子录取一名(特例台湾省每十人录取一名)。此后,在科举考试时搞省际平衡已经是个不成文的惯例:如果第一名出自浙江省,那么第二名就绝对不应该再出自浙江省了。这是省际平衡原则的一个基本点。

在当时中国教育存在着南北不平衡、东西更不平衡的境况下,窦光鼐仍坚持以文取士、公平竞争的原则,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对,何况发榜时又出现头两名皆为浙江人且为亲兄弟这一千年不遇的现象。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群议哗然”。

这时的社会舆论对窦光鼐非常不利,他的这种做法激起了来自其他各省官员的强烈不满。

在“群议哗然”的背景下,和珅觉得打击窦光鼐的时机已经到了。

于是他向乾隆皇帝汇报说,窦光鼐可能是为了显示其政绩,或是考前收下了王氏兄弟的巨额贿赂,因而向他们泄露了试题。乾降皇帝听后将信将疑,决定重派主考官进行复试。

这次派的主考官是纪晓岚。纪晓岚夹在窦光鼐、和珅冲突当巾会如何做呢?他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不得罪双方、且又能讨好乾隆皇帝呢?

首先,经纪晓岚等人建议、乾隆皇帝批准,窦光鼐及两名副主考被降职。

事情由窦光鼐挑起的,他事先没有征得乾隆皇帝的同意,就擅自破坏默契的平衡,引发了一直暗伏的矛盾。窦光鼐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而窦光鼐被降职,并不能说明纪晓岚站在了和珅一边——虽然客观上给人的感觉似乎如此。

其次,取消王以镭殿试资格。

窦光鼐承担责任,王氏兄弟也不能捡便宜,这是其他各省的共同要求。因此,纪晓岚会同相关官员,逐字逐句反复评点,从鸡蛋里硬是挑骨头,认定王以镭的试卷“语句多有瑕疵”,取消了他参加殿试的资格。

第三,王以衔的会试排名由第二降至第四,可继续参加殿试。再重新排出殿试试卷名次,将王以衔排为第一名。不管怎么说,从当时中国的教育水平来看,南方各省还是要高出其他地区一大截的,维持省际平衡,也要全力维持南方各省的面子。

这也足和珅能够理解的。其实,在和珅的心中,只要把窦光鼐搞下去,其他的他不在意。

殿试结束后,前十名的卷子被进呈乾隆皇帝御览,拆开密封,排在第一名的是王以衔。乾隆问:“谁取的?”纪晓岚说:“臣取的。”乾隆再问:“谁定的?”和珅说:“奴才定的。”乾隆帝觉得滑稽,不无讥讽地说:“那么,你二人难道也有私情吗?”和珅回禀:“此次阅卷诸臣皆秉公以待,绝无私弊,如有失当之处,何妨另换一名。”乾隆帝叹道:“如此看来,王氏兄弟在会试中联名一二,实属偶然。科第高下,自有天命,非人意所能测知,既已拆封,岂能再换?”皇帝金口玉言,王以衔为头名状元由此一锤定音。王以镭后来则被恩准补考嘉庆六年(1801年)殿试,由进士步入仕途。

纪晓岚的这番作为得到了当时朝廷中绝大多数官员(包括和珅)的交口称赞!

协调者的角色有的时候,与和珅发生冲突的人当中也有纪晓岚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纪晓岚能够做到的也就是一个协调者的角色。当然,协调能否成功,还要看发生冲突的双方的态度和纪晓岚的能力。一般而言,纪晓岚都能够协调成功;但也有少数失败的例子,最具代表性的是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管家刘全“超制案”。

和珅指使管家刘全在京中买了一处地盘以营造府第。为了免除朝中大臣的议论,相关一切事宜都用刘全的名义办理。但其建造格局超出了消朝的规制,被人们看了出来,引起众官员的义愤。

问题在于,和珅盖房子本来该是光明正大的事,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呢?

御史曹锡宝起了疑心,他和纪晓岚是好朋友,就一起商量着要弹劾和珅。

纪晓岚也不明白和珅为什么如此作为。他想,在事情的真相没有搞明白之前,最好不要让双方发生冲突。于是他就劝曹锡宝不要弹劾和珅。当然纪晓岚也不好明说,就以宋人《咏蟹》诗中的两句赠曹锡宝,说:“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一背红。”意思是说现在参劾和坤恐怕时机不够成熟。

但是,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晓岚的告诫,贸然上了一道奏章,弹劾和珅家奴刘全建造房屋规模宏大、服用器具奢侈,恐有倚借主势行招摇撞骗之事。

曹锡宝不明就里,乾隆皇帝却明白和珅实际卜是在给自己的女儿和女婿盖房子。所以,乾隆皇帝看过曹锡宝的奏折后很是生气。他想,这个曹锡宝状告刘全只是虚晃一枪,锋芒所指实际上是和珅,甚至是自己!这个曹锡宝后面应该有个指使者,他会是谁呢?乾隆皇帝想到了纪晓岚,纪晓岚既是曹锡宝的朋友,也是和珅的朋友,纪哓岚应该知道内情。

囚此,乾隆皇帝下达给军机大臣和纪晓岚的一道谕旨——“前据曹锡宝奏:和珅家人刘全房屋宏大、服用奢侈、器具完美恐有招摇撞骗等事一折,已交留京王大臣等查办矣。曹锡宝如果见刘全倚特主势,乃徒托诸空言!或其言本欲参劾和珅而又不敢明言,故以家人为由,隐约其词,旁敲侧击,以为将来波及地步乎?或竟系纪昀因上年海升殴死伊妻吴雅氏一案,和珅前往验出真伤,心怀仇恨,嗾令曹锡宝参奏,以为报复之计乎?此乃朕揣度之意,若不出于此,则曹锡宝之奏何由而来?著留京王大臣,详悉访查询问,务得实在情节。朕于此案总期根究明白,并非因此一虚言欲治和珅,更非欲为和珅开脱。留京王大臣等不可误会朕旨,将曹锡宝加以词色,有意吹求,使原告转为被告,亦无是理。务须平心静气,虚衷详问。如曹锡宝果能指出全儿借端撞骗款迹,访查得实,即一面从严审办,一面据实具奏,不可同和珅稍存回护。若稍存回护,是乃陷和珅亦自陷也……”“……又据和珅称:家人全儿已到热河,曾面加诘问。伊供‘不但从不敢招摇滋事,交接官员,即所谓房屋宽敞、器具完美,容或有之,亦非可挟以出外之物。我于曹御史名姓素未闻知,彼又何从目睹’等语,虽系一面之词,亦尚近理。曹锡宝身为言官,必不至下交奴仆,其车马衣服,尚可云遇诸路途,至房屋宽敞,器具完美,非身临其地何能知悉乎?至全儿代伊主办理崇文门税务有年,稍有积蓄,盖造房屋数十问居住,亦属事理之常。从前及现在,内外大臣家人中似此者恐亦不少,若无似殷士俊等之有真赃实据,概以车服房舍之故,查拿治罪,则在京大臣之仆,安得人人而禁之!且必人人侧足而立,亦断无此政体。设或全儿在崇文门代伊主经营税课,于额税之外私有加增,若累商民以肥私囊,绵恩签派番役,一经访查无难得实。傥王大臣等严行察访,全儿并无生事疑迹,而曹锡宝徒以无根之言,遽行陈奏,以博建白之名,朕又何能以空言遽入人罪乎?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留京王大臣等并令纪昀知之。即将查讯情形先由四百里驰奏,不必俟本报之使。”通过这道谕旨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实际上是在做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打击曹锡宝。乾隆皇帝袒护和珅及刘全,谕令军机大臣杀气腾腾地逼向曹锡宝。军机大臣们按照谕令中所授机宜,不去纠查刘全,却将锋芒转向了原告。曹锡宝只好说:“我与和珅家人全儿向来不认识,即伊在崇文门管理税务,我并不知道,伊于额税之外有无擅自增加另项情弊亦未有人说过。我因闻全儿住房服用甚是完美,于路过兴化寺街留心察看,见其房屋甚是高大,我想伊是家奴,焉有多资造此华屋?恐有借主人名目招摇撞骗之事,是以具奏。”第二,全力追查幕后指使者。这个幕后指使者,根据乾隆皇帝的判断,就是纪晓岚。

针对曹锡宝的答复,乾隆皇帝仍不满意,要继续追查,大有不揪出幕后之人决不罢休之势。他再次下达谕旨说:“曹锡宝既云全儿情弊从未有人说过,又未亲到伊家,何以又称‘闻全儿住房服用甚是完美’。究竟闻自何人?必有着落,非有人说过,则曹锡宝何以知全儿往兴化寺街,而经过时即留心察看?况京城内外,大街小巷,房屋甚多,御史又无逐户查访之理,若非中有成见,何以独于全儿住屋如此留意耶?著王大臣令将全儿滋事不法之处究竟闻自何人,据实明言,毋再任其狡饰,并令都察院堂官及步军统领衙门司官一员,带同曹锡宝,先至刘全家查看,再到阿桂等官家及用事人家住处周历查看,如各大匝家人住房并无如全儿之多,即治以越制之罪;若阿桂等家管事家人住房有全儿多且大者,则当诘问曹锡宝何以专不参劾之故。”此时曹锡宝才非常后晦没听从纪晓岚的劝告,给自己招惹了是非不说,还让老朋友受连累遭到怀疑。

曹锡宝只好硬着头皮,一再跟皇帝解释:这件事跟自己的朋友纪哓岚没有关系,纯属自己一人作为。

最后乾隆皇帝以曹锡宝参奏不实,给以革职留任处分,并没有扩大事态,酿成大狱。纪晓岚在惊恐中度过几个月,没有受到牵连,这时心里才踏实了,自此而后更加小心谨慎。

祸福互相倚伏。等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太上皇驾崩,十八日嘉庆皇帝赐和珅白尽,查出刘全家产竞有二_卜余万,于是又对已故御史曹锡宝追赠荣誉。嘉庆皇帝虽未查治和珅同党,而纪晓岚却因上述丽段谕旨获得了更好的声誉。

纪晓岚了无胜负心从上述事迹中能看出,从新疆流放归来的纪晓岚在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还给自己起了个“观弈道人”的别号。

纪晓岚晚年很喜欢下围棋,在下棋中也体悟官场、世道、人心。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纪晓岚曾经请朋友沈云浦画了一幅《桐荫观弈图》,白题诗~酋:

不断丁丁落子声,纹楸终日几输赢。

道人闲坐桐荫看,一笑凉风木末生。

在这里,纪晓岚以“观弈道人”自比,闲看世间风云变幻。七年后,他再次检视《桐荫观弈图》,又有新的感叹。

纪晓岚认为:当初请人作观弈图,也不过是道人(也就是纪晓岚自已)不亲自参与胜负,但其实仍存着胜负之心;而如今看来,连这个胜负之心也都是幻象呢。

纪晓岚的这种心态在另一首与弈棋有关的诗中更为明显。诗是题在《八仙图》上的,图中八仙各具情态:何仙姑与韩湘子对奔,有五仙旁观,丽铁拐李却一个人在一旁呼呼大睡。纪晓岚写道: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顽仙”既指铁拐李,也是纪晓岚自喻;“春风蝴蝶”借用庄子化蝶故啦,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间胜负之心。纪晓岚在这里表达出了超然世外的态度,可算是看透红尘。不过,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想要超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可以看出,从新疆发配回来的纪晓岚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于纪晓岚与和珅发生过冲突的任何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都是不符合纪晓岚的思维逻辑的。

同类推荐
  •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

    《礼仪常识读本》从礼仪概述、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公务礼仪等七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礼仪知识和规范。既可作为党员干部和社会人才培训教材使用,又可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阅读需求。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感受红色格言

    感受红色格言

    红色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点在于红色。故此,要探究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由红色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茶道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茶道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造、器皿、烤煮方法、饮用习俗以及产地等。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鹿池春早

    鹿池春早

    她本是一只自由自在的红蜘蛛,在江湖上纵横,敛财八方。一道圣旨,嫁于无势的皇子,为了皇权下压的家人,她从此安于室内,相夫教子。原以为平静的日子,却起波澜是成为室内逐渐枯萎的藤蔓还是风雨中翱翔的雨燕?挣脱牢樊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那一直守候的温暖,迎接冰冷的归雁不会再放手,因为,你才是我的太阳。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盖世六界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盖世六界

    战,四大神甲,四大圣石。喜羊羊,,灰太狼,懒羊羊,沸羊羊,六界的新传说。黑铁阶青铜白银黄金,圣王尊皇,神。
  • 大爆发户

    大爆发户

    钱多多说:咱做暴发户就要有暴发户的样子!于是,光头,拇指粗的项链,劳力士手表,一身休闲西装,手拿老式大哥大,头抬的比天高,这就是钱多多的装束。一个爆发户,被卷进一场豪门的争斗,龙争虎斗,暴发户的精彩生活,敬请期待。
  • 涛哥曰莫装

    涛哥曰莫装

    我的梦想就是完成这部作品,让我们一起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谱写不一样的人生,一起祭我们逝去的青春,青春万岁!万岁!您也许有一天不经意间翻开了它,期待能够吸引你的眼球,让你毫不犹豫的选择支持我,也许下一秒我们就会成为好朋友,不是吗?在下爱吃芒果,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快乐,想成为朋友的请加我QQ:573579418.
  • 桃园农场主

    桃园农场主

    陈虎这人没多大的愿望,就希望能带领乡亲们好好的过日子,最好娶俩三个老婆,生一堆小孩,逍遥自在。但天公不作美,小小的村子却成了风起云涌的中心“小虎哥,那个仙子高手又嚷嚷着要来杀你了?”一个同村的小弟惊慌的喊道。“嗯?她那屁股还没被我打够吗?”陈虎无奈道。“虎哥,昨天和你一起睡的美女大老板,要过来提亲了!”“不见!”陈虎耸了耸肩。“虎哥,你说的那个校花,刚给村里来了电话,说要你对她负责!““……”陈虎一声轻叹:“妈的,老子的女人缘有点好过头了吧……”
  • 菜鸟神探:大神,矜持点

    菜鸟神探:大神,矜持点

    穆可可第一次出警就捅了马蜂窝,错把大神当鸭抓回来审讯。为请回大神,她当牛做马被狗咬,威逼利诱全齐了,最终被大神抓壮丁去赚钱。可是大神,为毛你的客户都是女人?抓狗找猫教训熊孩子。大神,你的案子怎么跟你本人一样鸡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捡到一个神女

    捡到一个神女

    和谐的同学聚会上,暗恋多年的女同学正坐在身边,心里正在飘飘欲仙,突然跳出一个童话中才有的美女,在群众面前施展绝种的礼节:“相公……”初恋还没有萌芽就完蛋了,而糟糕的生活依然还要继续……一切源于一次偶然,救起一个绝色的女人,来路不明、神经兮兮……他将之称为神女——神经病女人的简称。随着时光推移……呵呵,究竟是神经?神奇?还是神秘?各位看官,敬请光临!谢谢!感谢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整合,阐述了如何在日常小事中培养经济头脑,说明了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才能培养出敏锐的经济头脑。
  • 首席大人,宝贝不认你

    首席大人,宝贝不认你

    一场车祸、一个谎言、两个破碎的家庭……他,带着如海深的仇恨,建造了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她,怀着登上林肯中心的巨大梦想在温室中幸福成长。一次偶然的相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血海深仇、挚爱迷情到底该如何选择。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始酝酿,慢慢笼罩两人,经历生死的两人是否能战胜心中阴霾?
  • 乱始星球

    乱始星球

    一场灾难,一轮异变,一次机遇,一个故事,一回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