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1500000110

第110章 6 楚太子商臣弑成王(文公元年)

“左传背景”

文公元年冬十月,楚国发生内乱,太子商臣囚禁了楚成王。

当初楚成王想册立商臣为太子,并以此询问令尹子上,子上认为成王还不老,不要急着册立太子,加上成王还有很多宠爱的儿子,一旦确立太子,会引起动乱,可是也没有挑明来说想废除商臣(他是嫡长子)。接着子上又说楚国册立的太子常常都是年少的,并且子上认为商臣很残忍,不宜册立为太子。楚成王没有听从子上的话,而册立商臣为太子。但是不久之后,楚成王又开始后悔了,打算废掉商臣。后来商臣得知他父亲要废除他,于是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围攻楚成王的宫殿。当时楚成王被困在宫中,希望能在死前吃一回熊掌(即“熊蹯”),但商臣没有答应。后来楚成王上吊自杀了。

东莱先生针对子上的预言而发出议论,认为子上的话误导了楚成王,甚至误导了以后的许多国君,罪大恶极。另外,就历代君主册立太子一事做出评论。

“原文”

天下之言,察于利害未验之前,人皆以为难;察于利害既验之后,人皆以为易。鲧能欺四岳于九载之初[1],而不能欺比屋[2]于九载之后,非比屋果智于四岳也,未验之与已验,其难易固不同也。少正卯能欺子贡于两观方诛之始[3],而不能欺市人于两观既诛之余,非市人果智于子贡也,未验之与已验,其难易固不同也。未见汩陈之祸[4],而能察鲧之策,则天下皆尧矣;未见伪辨之慝,而能察少正卯之言,则天下皆孔子矣。如必待既验而后察之,特比屋市人之智耳。是故出夏癸[5]于南巢[6],则必思伊尹[7]不可再留[8];起商辛[9]于牧野[10],则必思祖伊[11]不可再用;脱夫差[12]于姑苏[13],则必思子胥不可再生。当利害既验之后,虽至愚极暴之人,犹知其可从而悔其不从也。然则天下之言,当利害未验之时,察之安得不谓之难乎?自利害既验之后察之,安得不谓之易乎?

“注释”

[1]鲧(ɡǔn)能欺四岳于九载之初:尧曾找人治水,四岳(四方的侯伯)认为鲧可以。但九年之后,鲧治水方法不当而失败了,遭到刑杀。

[2]比屋:即挨家挨户,指所有的老百姓。

[3]少正卯能欺子贡于两观方诛之始:少正卯,能言善辩,巧言令色,妖言惑众,后来在两观这个地方被当时作为司寇(司法官)的孔子杀掉了。子贡,孔子的弟子,是孔门四科之一——言语科的有名的弟子,擅长言辞。参见《史记·孔子世家》。

[4]汩(ɡǔ)陈之祸:鲧治水采用堵塞的方法来治水,结果失败了,造成了祸害。汩,乱。

[5]夏癸:即夏桀。

[6]南巢:夏桀的暴政被商汤推翻后,夏桀逃到南巢这个地方,并死在那里。

[7]伊尹:是夏末商初有名的臣子,后来辅佐商汤灭掉了夏朝。

[8]不可再留:不可以再次留有,即很稀少,是称赞的说法。下面的“不可再用”、“不可再生”同此。

[9]商辛:即商纣。

[10]牧野:商纣在牧野这个地方被周武王打败。

[11]祖伊:商纣时的忠臣,但商纣不听从他的意见。

[12]夫差:春秋时吴国的国君,曾一度把越国打败,但他不听从伍子胥的劝阻而放走了越国的国君勾践,后来勾践东山再起,一举攻入吴国的都城,把吴国灭掉。夫差后悔也来不及了,最后自杀了。

[13]姑苏:即吴国的都城,地址在现在的苏州。

“译文”

天下的言论,在利害还没有被验证之前就考察清楚的,人们都认为很难;在利害被验证之后考察清楚的,人们都认为很容易。鲧可以在当初欺骗四方诸侯九年,但却不能在九年之后欺骗一般百姓,并不是一般百姓果真比四方诸侯更聪明,而是验证和没有验证之间的难易本身不同。在两观被杀之前,少正卯可以欺骗子贡,却不能在两观被杀之后欺骗一般的市民,并不是一般的市民要比子贡聪明,没有验证和验证之间的难易本不相同。没有看到堵塞洪水的祸害,却能看清鲧的计策,那么天下的人都是尧了;没有看见虚伪狡辩的错误,却能看清少正卯的言论,那么天下的人都是孔子了。如果必定要等到已经验证之后才看清,这只不过是一般的百姓和市民的智慧而已。所以如果把夏桀从南巢救出,那么他就必定会悔思贤臣伊尹不能重新留在身边;在牧野把商纣救起,那么他就必定会悔思贤臣祖伊不能重新启用;把夫差从姑苏解脱出来,他必定会悔思贤臣伍子胥不能重生。当利害已经验证之后,即使是十分愚蠢十分凶暴的人,尚且会知道听从劝告而后悔自己没有听从。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人就会认为,在利害还没有验证之前就看清楚了,这怎么不算很困难呢?在利害被验证之后才看清楚,怎么不算是很容易的事呢?

“原文”

吾独以为利害之未验,察言者若难而实易;利害之既验,察言者若易而实难。吾非乐与说者反也,所谓正言似反者也。利害未验之前,利未见利,害未见害,吾心未为利害之所分,则所用以察言者,皆心之正也。以吾心之正,而察天下之言,其善其恶,其邪其正,毕陈于前,而莫能遁,非难而易耶?至于利害既验之后,吾见其言之验,则窃意其言之可从,是以事信之,而非以心信之也;吾见其言之不验,则窃意其言之不可从,是以事疑之,而非以心疑之也。信与疑不出于心,而出于事,其弊可胜既耶?人臣之以是谏非者,君从之则有利,君不从之则有害,后世因其事之验而信其言之验,可也。抑不知天下固有以非谏非者,虽能知君之过,而己之谏亦不免于过;虽能举君之失,而己之谏亦不免于失。君不从其言,固有害也。君从其言,亦有害也。后世徒见其君不从其言之害,而不见从其言之害。溺其事之验而忘其理之差,争拾其遗说而袭之,盖有乱亡相寻[1]而不悟者矣。

“注释”

[1]乱亡相寻:相寻,相互追逐。祸乱和衰亡相互追逐,即祸乱和衰亡一个接一个。

“译文”

我个人偏偏认为利害还没有验证之前,考察一个人的言语好像很难,实际却很容易;利害被验证之后,考察一个人的言语好像很容易,实际却很难。我并不是喜欢和人家说得相反,正所谓正面说好像是反着说。利害没有验证之前,既没有看见利益,也没有看见害处,我的内心也没有被利害所分散,那么所用来考察言语的都是正直的内心。用我正直的内心去考察天下的言语,好的坏的,邪的正的,都陈列到我跟前了,没有能够逃匿的,这不是看似很难而实际很容易吗?至于利害已经验证之后,我看见他的言语已经验证了,就私下以为他的话可信,这是凭借事情而信任,不是由于内心而信任;我看见他的话没有验证,就私下认为他的话很可疑,这是因事情而怀疑,不是因内心而怀疑。信任和怀疑都不出自内心,而出于事情,这种弊端还有完结的时候吗?臣子用对的劝谏错的,君主听从就有利益,君主不听从就有害处,后世的人因为这件事验证了而相信他的话很灵验,这是可以的。但却不知道天下本来有用错的劝谏错的,虽然知道君主的过错,但自己的劝谏也不能免于错误;虽然可以举出君主的过失,但自己的劝谏也不能免于过失,君主不听从他的劝言固然有害处,但是君主听从他的劝言也有害处。后世的人仅仅看到君主不听从他的劝言的害处,而没有看见听从他的劝言的害处。沉溺于事情的验证而忘记了它的道理的错误,竞相拾掇他遗留下来的言辞而蹈袭,大概会有连着遇到祸乱和衰亡却依然执迷不悟的情况。

“原文”

此吾所谓若易而实难者也,楚子上之事是已。子上谏楚成王之立商臣,既中楚成王之非矣。而子上之所以谏者,亦未免于非也。既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又曰:“楚国之举,常在少者。”此二说者,实万世祸乱之权舆。使楚成从其前之说,则国本不建,储位久虚,得无起觊觎之奸乎?使楚成从其后之说,则嫡庶不明,长幼失序,得无开篡夺之萌乎?此二祸者,吾未知与熊蹯之变[1]孰先孰后也。后世徒见子上料商臣之验,遂信其言而纳于祸。有以立嗣为讳,如唐宣宗[2]者,实子上齿未之言误之也;有以庶孽夺宗,如隋文帝[3]者,实子上举少之言误之也;其余以此坠命陨姓者,未易枚举。岂非乐已验之言而纳于祸乎?彼商臣之恶,自非枭獍其心者,皆知疾趋而避之,其祸后世殆未若子上之烈也。张角[4]不足为汉祸,而讨张角者乃为汉祸;卢循[5]不足为晋祸,而灭卢循者乃为晋祸;商臣不足为万世祸,而排商臣者乃为万世祸。天下之祸固有机于此而动于彼者矣,夫岂始虑所及耶?

“注释”

[1]熊蹯之变:指楚成王被其子商臣围困在宫中的时候想吃熊蹯(即熊掌),这里指代这次事变。

[2]唐宣宗:即李忱。他迟迟不肯册立太子。

[3]隋文帝:隋代开国君主,即杨坚,他本来是册立了长子杨勇为太子,但后来又宠信庶子杨广,最后以致杨广篡得太子地位而即位为皇帝,这就是隋炀帝。

[4]张角: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后在曹操等的围剿下失败了。但是东汉并没有因此而得以延续,反而被曹操的儿子篡夺了。所以说东汉不是亡在张角手里,而是亡在消灭张角的人手里。

[5]卢循:东晋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后在刘裕的镇压下失败,但是东晋也并没有因此而得以延续,因为刘裕趁机夺得了政权,建立了刘宋。

“译文”

这就是我所说的好像很容易而实际很难的道理。楚国子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子上劝谏楚成王册立商臣为太子,这已经击中了楚成王的错误了。但是子上的劝谏也不能免于错误。既已经说:“您的年纪还不老,而且爱妾很多,如果挑明废黜长子就会出乱子。”却又说:“楚国的册立,常常在于年少的。”这两句话实际上是万世祸乱的根源。如果楚成王听从他前面那句话,那么国家本不册立太子,储君的位置长久地空着,难道不会引起非分觊觎的奸诈吗?假如楚成王听从他后面一句话,那么嫡子和庶子就分不清,长幼就会失去秩序,难道不会掀开篡逆的萌芽吗?这两种祸害,我不知道和熊蹯之变乱哪个先哪个后。后世的人只是看到子上猜测商臣这件事很灵验,于是就相信他的话而把自己送入祸害的境地。有的君主把册立太子作为忌讳的事情,比如唐宣宗,实际上是子上的话误导了他;有的出现了庶子夺得嫡子的地位,比如隋文帝,实际上是被子上册立年少的话所误导;其他的因为这个缘故而丧失姓名和家族的人,不胜枚举。这难道不是喜欢已经验证的话而结果却坠入祸害的境地的吗?他商臣的罪恶,只要不是禽兽的人,都会知道赶快跑而躲得远远的,他对后世的祸害还比不上子上那么大。张角不足以成为汉代的祸害,但讨伐张角的人却成了汉代的祸害;卢循不足以成为晋代的祸害,而消灭卢循的人却成了晋代的祸害;商臣不足以成为万代的祸害,但排斥商臣的人却成了万世的祸害。天下的祸害本来就有在这里萌生却在那里爆发的,这难道是刚开始的时候能预料到的吗?

同类推荐
  • 把人生折叠51次

    把人生折叠51次

    人生需要折叠,不仅只是需要折叠而已,还需要踏踏实实地把它折叠51次,成功的人生来自每一天的踏实工作。本书讲述了获得成功的人生哲学。
  •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从女人幸福一生最为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入手,比如:女人找什么样的老公才能确保自己一生的幸福;女人在婚姻中应该怎么经营自己的幸福;女人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女人;女人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该怎样与自己的真心朋友相处;女人该如何打扮自己;女人该怎么培养自己的女人味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是女人获得幸福生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女人的幸福密码

    女人的幸福密码

    《女人的幸福密码》共分6个篇章,从个人成熟、婚恋生活、心态、经营职场、品味生活、内在修养等方方面面来揭示聪明女人的活法,全面而细致地讲述了做个聪明女人需要怎样的心态、修养等,以取得幸福婚姻和职场成功,帮助女性朋友们学习怎样做个聪明女人,打造婚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资本,做生活的成功者和主人。《女人的幸福密码》由蓝渊编著。
  • 办事中的76个操纵术

    办事中的76个操纵术

    做人心无边而行有度,做事进有招,退有术;人生的巧妙就在于有度有术。为人处世,只有度术结合,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机智灵活的办事操纵术: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好办事。
热门推荐
  • 奇点元界

    奇点元界

    一屋,一室,一人,一副案几,一明灯火。。。“来。。。了。。。”沧桑、枯哑,一字停顿许久,此声仿若从远古传来,用尽了力气。而此人,身着褴褛,仍难掩其伟岸,双目时而无神,时而精芒四射,年约中年,非寻常人!伛偻伏于案几,如有万钧之力压于身,手中一物,似一将成型之木雕,非人非兽,却有莫名气韵环绕,神秘莫测!蓦然,室内呜呜声渐起,透出冰寒,宛如九幽阴灵嘶吼鸣叫,常人听之必为其狂。。。
  • 女人,我只疼你!

    女人,我只疼你!

    好友陷害,男友背叛,她由都市白变成了边远小镇的支教教师,捡了一个失忆男人不说,女单身带了个拖油瓶,桃花没有,男人更没有!而且这个拖油瓶智商低,情商倒是不低,三天两头爬上她的床还……哦买高的!等她深陷其中,他却又恢复记忆,有没有这么狗血!
  •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全集

    现代社交礼仪与口才全集

    本书从社交礼仪和社交口才两个方面,着重对个人仪容仪表、日常交际礼仪、公共场合礼仪、餐饮宴会礼仪、商务职场礼仪、现代通信礼仪及社交文书礼仪等的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同时,也对社交口才中体态语言、拜访接待、赞美、批评、说服、拒绝、问答及演讲的原则、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 罗九娘——此女有毒,请绕行

    罗九娘——此女有毒,请绕行

    罗桑夏是罗国公府的一枚庶女,不仅悲催的成为炮灰,还被谣言是个“大幸人”,原本好好的天气,如果她去参加的花宴,必将是大雨滂沱,一来二去的,金陵人皆知这位罗九娘,偏有人不怕死,想要试试运气,你衰不要紧,我们正需要求雨,给爷请来,我倒要看看是何方妖孽。。。。
  • 玄武战神

    玄武战神

    “爹娘,我一定会让你们二老过上锦衣玉食,钟鸣鼎食的幸福生活。”叶向阳如是说。东海沿岸,九州帝国,镇海候后代,巧得九角玄武鼎,得到玄武传承,恢复了祖上荣光,进入到丹鼎宗,开始了一段,战天才,得美女,率领大陆对抗妖族的一段故事。进而,叶向阳追寻长生,追问天道,解开玄武大陆之谜,成为玄武战神的一段神话。
  • 五禽戏风云

    五禽戏风云

    自华佗自创五禽戏以来,才有了内功修炼。这是一部五禽的历史
  • 吴世勋的傲娇宠

    吴世勋的傲娇宠

    男主:吴世勋,女主:夏曦。看男主吴世勋如何收拾女主夏曦吧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组织的极限(当代西方经济学经典译丛)

    高山上的隐居者可能看重温暖的衣服,总是被催逼着似的,用他能够找到的树叶、树皮或者兽皮来做衣服。然而,当许多人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彼此竞争时,学会如何利用现存的可用资源变得愈发困难。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用《组织的极限》分析了:人类为什么要以及怎么样来组织他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以此来克服对稀少资源的分配这个基本经济问题。
  • 网游之我是神坑

    网游之我是神坑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我就是在旷世游戏中,谁见到都会一哆嗦的大……神坑。我坑天坑地坑队友,坑遍了大江南北祖国海外,坑的洋鬼子变鬼子,鬼子变鬼……我唯独不坑美女,见到美女神勇无比,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每一个大神的前身其实都是从坑货做起的……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