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6200000003

第3章 理论概述

1.3.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大约在15世纪,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FDI理论尚未形成。从国际投资的形式看,在二战之前,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借贷资本和证券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主要方式。从FDI的理论依据看,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都属于国际资本流动,因此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也就成为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依据。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Hymer)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从理论上开创了以FDI为研究对象的崭新领域,他的论文标志着FDI理论的诞生。

西方直接投资理论的渊源是比较利益学说。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依赖、相互替代关系,使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脱胎于古老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并随着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领域,形成了10多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流派。其主要理论包括:

1、垄断优势理论

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奠基之作是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海默(S。H。Hymer)的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1960)提出的垄断优势论。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跨国公司拥有如下垄断优势:①技术优势。拥有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大型跨国公司拥有极强的科研力量,并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技术。跨国公司倾向于将拥有的先进技术内部化使用,以保持垄断地位;②先进管理经验。跨国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输出管理能力;③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给大企业带来优势,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国际化生产,避免本国和东道国市场对规模经济的限制;④综合优势。跨国企业除上述优势以外,还拥有其它一些优势,包括信息、国际声望、销售等等。垄断优势论的结论是,垄断与优势结合,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其中拥有先进技术,被认为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优势。垄断优势论把技术优势作为直接投资行为最重要的前提,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将先进技术带到了东道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会溢出到当地企业并逐渐扩散,母公司将发展新的技术,再重复应用、溢出并扩散的过程。

垄断优势理论摒弃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所沿用的完全竞争假设,根据微观厂商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一段时期美国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奠定了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为国际投资现象的再认识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2、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由英国里丁大学的巴克莱(Buckley。Peter J)和卡逊(Casson。Maik。C)于1976年提出。该理论仍然运用市场不完全作为分析的基础,但不再强调产品特异性、规模经济和市场障碍等,而是指市场不完全或垄断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市场的交易成本的上升。内部化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实质不在于资本的转移,而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其结果是企业管理机制代替市场机制来协调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内部化理论,市场可分成两类:一类存在于跨国公司之外,受供求关系影响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外部市场;一类是存在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市场,这个市场服务于公司整体利益,不受供求关系影响,通过转移价格来运转。由于外部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的,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交易成本巨大,更重要的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使企业很难有效的利用外部市场开展经营活动以获得满意的收益。这些原因促使企业将中间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部转移,即把交易纳入一个更大的企业范围内来进行,从而节省交易费用,避免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知识、技术、信息等产品的市场不完善,是决定内部化的重要因素。总之,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是因为内部化可带来收益。

内部化理论被认是西方学者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转折。它开创了与垄断优势理论所不同的研究思路,因而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框架,较好的解释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长与扩展,同时也较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能比出口和许可证贸易更好地开发国外资源和市场。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在1966年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和1974年的《经济活动的选址》等文章中,把应用于国内市场营销活动的产品周期理论发展为国际产品周期理论,用以解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弗农将产品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在创新阶段,跨国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以国内为基地,以便及时协调研制、生产和销售活动。当产品在市场上逐渐成熟时,开始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在成熟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该类产品,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垄断优势逐渐消失,规模经济成为其垄断优势的基础,产品趋于标准化,国内供给增加。为争夺海外市场,跨国公司开始到世界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当某领先的跨国公司开辟新市场时,其他的跨国公司紧随其后,以维护自己国际市场的份额。在标准化阶段,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技术方面达到标准化或规范化,大量竞争者的涌入使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跨国公司以规模优势为基础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成本成为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佳生产区域。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具有一定技术密集度和价值的产品依次转移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而发展中东道国通过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建立本国尚未建立的产业,或生产国内市场还没有的产品,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出口到国外。但是,东道国绝不可能由此跨越产业或技术差距,达到投资国同样的产业高度。

弗农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来源于它所拥有的科技人才力量、研究开发资金和一个由高收入支撑的发育成熟的市场体系,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周期与在发达国家的周期相比要滞后一到两个阶段。

产品周期理论是弗农实证研究美国跨国公司特定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物,在解释跨国公司投资地点的选择、解释主要工业产品的国际生产分布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变,逐渐显示出其固有的局限性,难以对各种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首先,产品周期理论所解释的是美国制造业的出口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它解释不了以寻求资源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跨国公司在国外原材料产地的直接投资并非出口替代型直接投资,与产品周期并无关系。其次,自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己经在国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或为了适应东道国市场的需求而将其原来的产品改进或多样化。因此,产品周期理论己经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来解释以美国为基地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4、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Kojima)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又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这是一种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分析和解释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称为“小岛清模式”。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其结果不仅可以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促进东道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

小岛清指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相比,有三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美国的海外企业大多分布在制造业部门,从事海外投资的企业大多处于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或部门;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是日本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对外投资是按照这些行业比较成本的顺序依次进行的;二是美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多是拥有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所转让的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比较符合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及水平;三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由于一些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减少了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与此相反,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业是在本国已经处于比较劣势而在东道国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的行业,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带来国际贸易量的扩大,这种投资是贸易创造型的。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小岛清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等四种类型。从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可以知道,FDI有不同的类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FDI一般具有先进技术,大多以大型跨国企业为载体,主要是市场导向型和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而日本、新加坡以及港台资本多是采用适用技术,大多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和劳动力资源导向型。两者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更多的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对东道国当地企业的配套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较高;而后者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通过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5、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1977年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行为。80年代初,邓宁又对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形成了对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框架。邓宁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雷、罗格曼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韦伯的工业区处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学者韦伯在一战前后提出的,主要研究企业的选址定位以及各行业的地理布局问题。分析各项能使企业成本趋于最小的定位因素。)等都只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做了片面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他主张把对外投资的目的、条件以及对外投资能力与投资区位的分析结合起来,并由此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论。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有权优势又称厂商优势。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禀赋(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及产品的生产工艺、发明创造能力、专利、商标、管理技能等。邓宁把所有权优势分为三类:①由于规模、垄断、资源的获得能力等所产生的优势,如接近原料或产品市场,生产规模庞大等。②子公司与其它企业相比可以得到母公司的某些禀赋的优势,如较廉价的投入物、市场情报、管理经验、研究开发成果等。③由于企业的跨国性所产生的某些所有权优势,如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子公司越多、面临的经济环境差别越大,就越能利用不同的要素禀赋和市场的优势。一般地说,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实现这些要素禀赋的效益要比单项技术专利的转让、即许可证贸易方式,所实现的效益大得多。因为所有权优势作为一个整体所产生的垄断优势显然超过了知识资产中个别因素所具有的垄断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不完全竞争市场带来的影响而通过内部化把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邓宁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性的不完全竞争性;这主要是由于对竞争的限制所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交易成本很高,相互依赖经济活动的共同利益不能实现;二是认识的不完全竞争性,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信息难以获得,或者要花很大代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邓宁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可能丧失殆尽,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邓宁还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存在产品多阶段生产的特点,就很容易产生“跨地区化”以至“跨国化’,这是因为,在产品多阶段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中间产品,而这种中间产品的供求过程如果在外部市场进行,则企业会因为外部市场的供求剧烈变化,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把市场上的买卖关系变成企业内部的供需关系,用企业自己的控制来配置资源,使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都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完成,这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由此导致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

区位优势是指一些企业拥有上述两项优势后,就可以选择是在国内投资还是在国外投资生产,如果在国外生产比在国内生产能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那么就会导致对外直接投资。所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向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区位条件是由投资国和东道国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贸易障碍、政府的政策、市场的特征、劳动成本、当地的生产水平、产业结构、市场规模、税收和补贴、交通运输成本以及原材料的可供性等等。比如,如果东道国严格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就会诱使外国投资者进行直接投资。

邓宁认为,上述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区位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简言之,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以借用下面简单公式直观地表示出来: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国际直接投资优势

1.3.2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理论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在西方发展经济中,有许多学者就国外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从理论上作了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66年由钱纳里和斯特劳特提出的“双缺口理论”。这是最早关于外国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探讨。该模型至今仍被广泛地用作分析国内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工具。

其基本观点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要达到国民收入的均衡,就必须使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若实现不了这种供求平衡,就会产生双缺口,引起经济增长的波动,这就需要利用外资予以有效调节。具体内容为:

在开放经济中,从总供给角度来描述的国民收入可表示为:

Y=C S T M(1.1)

其中,Y是国民收入,C为国内消费,S是国内储蓄,T指税收,M代表进口。从总需求角度来描述国民收入:

Y=C I G X(1.2)

其中,C为国内消费,I为投资,G是政府购买支出,X为出口。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恒等条件,我们可以得到:

(S-I)-(G-T)=X-M(1.3)

假设政府的收支相等,即不存在财政赤字或盈余,则有:

I-S=M-X(1.4)

公式(1.4)是在政府收支平衡的假定下,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恒等关系建立的国民经济恒等式。式中,左端是投资与储蓄之差,称为“储蓄缺口”;右端是进口和出口之差,称为“贸易缺口”(或外汇缺口)。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储蓄缺口”在“事后”必然等于“贸易缺口”。为了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差额同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差额(外汇差额)必须保持平衡。由于投资、储蓄、进口和出口都是独立可变的,因此,这两个缺口不一定能平衡。为使其达到平衡,可以有两种调节方法。一种是不利用外资的方法,当国内储蓄缺口大于外汇缺口时,就必须压缩投资或增加储蓄;当外汇缺口大于储蓄缺口时就必须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按这种方法,除非有可能增加储蓄和出口,否则,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减缓。另一种调节方法是在缺口以外寻找资金,这就是利用外部资源。例如,利用外资进口机器设备,一方面,这项进口暂时不用出口来抵付;另一方面,这项投资品又不需要国内的储蓄来弥补。可见,利用外资可以同时弥补两个缺口,既可以满足投资需要,又可以减轻支付进口费用的压力,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

“两缺口”模式的意义在于说明了经济发展中利用外资和争取外援的必要性,但是国外资源只能暂时、局部的缓解国内储蓄不足和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因此,两缺口的平衡最终有赖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造。而成功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可以起到既增强一国的生产和出口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又增加人民收入和国库收入,提高国内储蓄能力的双重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依靠外资或者外国储蓄来发展经济或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两缺口模型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

此后,一些西方学者对两缺口模型作了修正,在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方面的缺口(称作技术缺口),以及政府税收缺口(称作税收缺口),从而将该模型扩展为三缺口模型与四缺口模型。

三缺口模型是由赫尔希曼提出的。他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和企业家的匮乏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最重要的约束,资本效率的发挥因此受到了限制。技术、管理和企业家的缺口总成为“技术缺口”,是指由于与国外相比,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无法吸收并有效的使用各种资源,从而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技术缺口仅仅依靠国内资源几乎是无法给予足够的弥补的,大多数还是需要从国外引进才能满足本国发展的需要。另外,当存在技术缺口时,而发展中国家难以估计在自我研发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需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等一揽子资源的转移来避免风险,获得一定的技术溢出效果。所以技术缺口只有通过主要以技术为载体的外国资本的流入作为替代,因为填补技术缺口的外资流入是不能通过国内储蓄全部或部分予以实现的。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缺口是外国资本大规模流入的重要需求动因。

在三缺口模式的基础上,经美国学者托达罗(Todaro)等人的发展演化,形成了“四缺口模型”理论,即增加一个“税收缺口”。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国家进行干预,表现在应实行经济计划,而经济计划的实施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支出来推动。但对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政府税收计划与实际税收之间存在着差距,即“税收缺口”。因此,政府要顺利实现经济发展计划,必须向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的利润征税,并在金融上积极参与外企在当地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征税、入股经营、财政参与等形式,为政府筹集公共金融资源,填补税收缺口,支持政府在发展计划方面的投资支出。

总之,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利用外资可以加速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速度,也加强了其运用自己资源取得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利用外资可以增加不发达国家的投资,积累足够的资本以促进其经济均衡增长,并使其可以更好地获得世界范围的资源,尽可能的在国内、区域内和全球市场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同类推荐
  •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好泡沫还是坏泡沫?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每一个人都在关心房价,因为房子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更与中国经济走势密不可分。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如果有,这泡沫是好是坏,何时破裂,如何应对?这是当下坊间和民间最热议的话题之一。
  •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本书主要讲述泛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合作分析。江苏省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应跳出江苏看江苏,跳出长三角番江苏,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东融西延”:东向融入上海、长三角经济;西向沿长江流域经济带、双陆桥经济带极化和辐射。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质疑房地产——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

    质疑房地产——我们为什么买不起房

    房地产市场近年价格高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般热闹的房市,到底缘起为何?房价真值那么多吗?质疑房地产!也让我们从基本知识和信息知道了解,就是这本书。
  •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增长双赢的创新。如果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话,那么,低碳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籍的,也是全方位的、长远的,国际社会应携手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共同应对。
热门推荐
  • 侠女孙小梅

    侠女孙小梅

    江湖传言,孙家善剑。却不知孙家的飞针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孙家幼女孙小梅自小不受宠爱。被罚跪在地下室,却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家传绝学。经过刻苦修炼。她终于连成神针。。一晃十年,官富横行,盗匪猖獗。皇帝无能。看着百姓受苦。她决定替天行道。杀了贪官金有才。平了以匪首王飞天为首的黄花寨。就出穷苦良家妇女。认识了清官赵世飞。最终两人喜结良缘
  • 情深何必缘浅

    情深何必缘浅

    两个富豪家的孩子一个叫丁尔诺。一个叫孙潇风明明相互喜欢却都不承认。最后历经波折终于在一起
  • 家有孽徒:师尊难为

    家有孽徒:师尊难为

    好吧,看书穿越她忍了,好歹知道情节了好抱主角大腿是不是?穿成书里前期蹂躏主角还有着虐童癖后来被主角杀得死无全尸的坏女人她忍了,至少现在主角还未成长可以从小抓起嘛!可是,这个被她一手养大现在揽住她腰笑的无辜的货色是谁?她的乖乖徒弟呢?艾玛这绝逼不能忍!ps: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腹黑邪魅占有欲强的徒弟对自家师傅死缠烂打后来吃干抹净的故事。。。
  • 草原猛士的旅程

    草原猛士的旅程

    广袤无垠的草原,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但是由于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如何保护草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成为人类面对的课题。
  • 强势回归之复仇天使

    强势回归之复仇天使

    上官昭雪原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妈恩爱,可是这一切都在昭雪6岁那年打破了,原本相爱的爸妈只是爸爸为了得到妈妈的一切而装的,妈妈被小三逼死,10年后我的强势回归又会掀起怎样一阵风浪呢?
  • 五石

    五石

    百年前,出现在天上的奇象降下五颗奇石于人间,五颗奇石蕴含巨大能量,一次偶然的碰撞导致生灵涂炭,古智者利用上古秘法限制奇石能量范围,而防止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并派予守护者看守奇石,数十年来,企图盗取奇石而获得能量的妖兽不计其数。封印五石的效力也逐渐减弱,一场浩劫似乎正在酝酿之中……
  • 英雄联盟之下个世纪

    英雄联盟之下个世纪

    一百年后,《英雄联盟》成了游戏界的活化石。除了它之外,那个时代的游戏无一保留,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百年后,《新英雄联盟》问世,再次掀起了全球追捧的热潮。
  • 阴阳师的日常生活

    阴阳师的日常生活

    虽然踏入妖怪世界,但阴阳师先生仍想着普普通通的小小日常。
  • 逆天绝宠:废柴三小姐

    逆天绝宠:废柴三小姐

    黑道上的死神,杀手界的第一高冷女王——紫魅,一朝穿越到夜家废柴三小姐身上。再睁眼时已不再是懦弱无才无能的废物,身怀逆天神器。什么?废物,天阶炼药师,驯兽师.。。。。。四大神兽围着她转悠,圣级契约兽?放眼望去一片黑压压的兽头。无数妖孽美男围着她,谁才是她的归宿?从废柴到鬼才,看她一步步走向世界高峰。强大的她,却在感情上屡次被骗,成天一服笑嘻嘻的她,又有谁知道她笑容下的悲伤?
  • 星座物语之火象星座:射手·狮子·白羊(套装共3册)

    星座物语之火象星座:射手·狮子·白羊(套装共3册)

    这星座是救出即将被继母杀害的兄妹亨利克索斯和亨蕾的金色白羊,因当时救出时动作过于猛速,竟在途中将亨蕾落于大海,地为表示内心的哀痛而不时在回头中忍痛飞离现场。狮子座是四月下旬的黄昏时刻,在头上偏南可看见的星座。包括一等星里克路斯在内的钩形星列,即属于头部到前足的部分,而稍离其位置的两颗星星,乃属于美丽的尾部。太阳将通过狮子座正是盛夏。出生于阳光近照中的狮乙座,个性格外开朗而生活十分快乐。射手座是九月下旬黄昏时刻,在南地平线附近可以看到它,是夹银河跟天蝎座遥遥相对,对形成为箭在弓上的形状。太阳将通过射手座是冬天寒冷的季节,射手座人其性格像是比风猛吹似的快速,又像飞箭似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