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0800000027

第27章 四

林黛玉临终最后一句没有说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揣测和想象,成为红学爱好者探究的热题。有人认为林黛玉临终之时是痛恨贾宝玉的,怨恨他最终相信了“金玉良缘”之说,背弃了自己从前的誓言,与薛宝钗结为了夫妇。没有说完的这句话应该是对贾宝玉的痛骂,由此断定“你好”的后面应该是“狠心”二字“注释1”。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深层分析林黛玉爱恨胶着的复杂心理,该话语所蕴含的语意应该是多层的。《红楼梦》文本中有大量书写宝黛二人彼此关爱、互诉衷肠的情节,读者从文本中确实感悟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感情上相互关爱,全然是恋人的关系。虽然他们经常吵架、生气,但那是因为内心深爱对方而无法表达所产生的误解、猜忌。他们之间的拌嘴、生气,是彼此试探对方、重视对方的体温表,显示着各自内心的想法与感受。他们生气、冷漠对方、思念、和解的过程,就是感情深化升级的过程。他们二人虽然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钦定”,也没有海誓山盟的许诺,但他们的感情是火热的、真挚的。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关爱可谓入微细致,每次看望黛玉总是问及“妹妹昨夜咳醒几次”、“吃过药好点了没有”等体贴温暖的话语,自己不论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总是第一个想到黛玉,或亲自或派丫头送去,尽让黛玉挑选。宝玉挨打之后,黛玉牵挂宝玉的伤情,虽说心急火燎想知道宝玉伤势程度,但白天探视宝玉的人你来我往,络绎不绝,无法与宝玉进行言语和情感的深层交流。她选择了探视人少的傍晚时分,读者仅从林黛玉“满面泪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就足以看出她内心的伤痛远远超过宝玉的肉体之痛,真可谓打在贾宝玉身上,疼在林黛玉心上。贾宝玉担心林黛玉知道了自己的伤情,会伤心、难过,特意派晴雯送了两条旧手帕给黛玉。林黛玉体悟出了宝玉送手帕的真正含义,不觉神魂驰荡,滚烫的情感在胸中翻腾,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奋笔在手帕上写下了饱含深情的诗句。两条旧手帕,把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说,没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感应,就不可能有这无缝对接的情感传递。

黛玉对“金玉”之说十分敏感,她总是用阴阳怪气的话语,或明或暗涉及与“金玉”有关的话题,以达到提醒和敲打宝玉之目的。贾宝玉对此十分委屈,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让林黛玉审一审,看一看,以彻底消除她的疑虑,他曾对林黛玉发誓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我心里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是有第五个人,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宝玉以发誓赌咒的方式向林黛玉剖白自己对她的情感,以及黛玉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这显见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情感已达到了掏心掏肺的程度。林黛玉对贾宝玉同样是痴心痴情,林黛玉内心纵有万千蜜意柔情,外表却不敢显露出半点。外表的冷漠,是为掩饰内心的真情所设,但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话语——“你(紫鹃)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道出了黛玉对宝玉生死与共的真情,特别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开玩笑时流露出来的话语——“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更加明示出两人彼此心中牢固的恋情关系。

不仅读者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天缘地设的一对恋人,他们的婚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是王夫人、王熙凤也都这样认为。第二十五回王熙凤就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林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读者不能小视王熙凤的这句玩笑话,它大有深意,脂砚斋在此批道:“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注释2”这句玩笑话不是王熙凤信口说出的,它是贾母、王夫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外露。正因如此,才有了贾府下人对贾宝玉和林黛玉婚事的认知,第六十六回兴儿向尤三姐叙说宝玉的情况:“只是他(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第九十回贾母与王夫人、王熙凤闲聊,说到了林黛玉的病情,由此触发了老太太担心贾宝玉和林黛玉发生男女不才之事,影响贾府的名声和宝玉前程的神经,她对王夫人说:“我正要告诉你们。宝玉和林丫头是从小儿在一处的,我只说小孩子们,怕什么。以后时常听得林丫头忽然病,忽然好,都为有了些知觉了。所以我想他们若尽着搁在一块儿,毕竟不成体统。”王夫人闻听此言,立刻建议贾母说:“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老太太想,倒是赶着把他们的事办办也罢了。”王夫人的话语传递出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宝玉和林姑娘的婚姻大事早已在心中默许,只是两人年龄尚小,不便言明。众所周知,贾宝玉婚姻大事的最终决定权在于贾母,而绝非贾政、王夫人。试想如若没有贾母事先对贾宝玉和林黛玉婚事的同意或默许,王夫人断然不敢此时贸然提出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办婚事的想法;二是宝玉、黛玉二人已到了婚嫁的年龄,为避免“不才之事”的发生,也为了了却老太太的心事,王夫人才建议老太太为宝玉和黛玉举行婚礼。

贾宝玉最终抛弃了林黛玉而选娶薛宝钗,按惯常思维推论,林黛玉必然是痛恨贾宝玉的。不少读者和研究者之所以陷入曹雪芹精心设计的迷局,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就是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没有看到问题的内质。曹雪芹是一个表演技艺高超的魔术大师,通过各种铺垫,设置各种机关,凭借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叙说,读者就会不自觉地进入他所设伏好的圈子,顺着他设计好的路径前行。但是,曹雪芹又在叙说的过程中留下蛛丝马迹的破绽,让细心聪慧的读者在深层阅读中辨识真伪,挖寻真意,从中获得识破骗局、发现真相的快感。

林黛玉怨恨贾宝玉是肯定的,但这种怨恨是表层的、短时的。随着林黛玉对贾宝玉为什么会最终相信“金玉良缘”之说,背弃对自己的海誓山盟;娶薛宝钗为妻是宝玉自己的心愿还是别人逼迫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度思考,她对贾宝玉的怨恨和理解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贾宝玉娶薛宝钗之时是林黛玉即将离世之际,曹雪芹把贾宝玉和林黛玉放置在了人生大喜大悲的两个极具对立的场景:林黛玉是“凄惨惨命将去”,贾宝玉是“喜乐乐迎新娘”。就表层看,贾宝玉背弃了与林黛玉的誓言,把自己从前的心爱之人、现在病危即将离开人世的林黛玉弃之在潇湘馆内,不闻不问,自己却在欢天喜地迎娶新娘。若不考量其他因素,单就这一点来说,贾宝玉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负心汉,千刀万剐亦不能解林黛玉心头之恨!由此推定林黛玉怨恨贾宝玉,这应该是情理之中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这种解读忽视了曹雪芹所设定的特定外部条件,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曹雪芹在贾宝玉迎亲时设置了一个重要条件,即贾宝玉在迎娶新娘子薛宝钗时是呆傻的:他神志不清,完全丧失了思维能力和辨识能力,新娘子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抑或其他女子,贾宝玉都不清楚,他完全处于混沌状态。贾母等人为了确保迎亲顺利成功,特意把林黛玉的丫环雪雁借来,安排在迎亲队伍之中,给贾宝玉造成新娘子就是林黛玉的错觉。在这种时境下,苛求贾宝玉判断出新娘子不是林黛玉,进而抗争、终止婚礼程序,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弄清楚了这一关键点,读者也就完全理解了贾宝玉弃黛玉而娶宝钗实非自己之心愿,完全是贾母假借贾政之名,强塞给贾宝玉的决定结果。

读者深知贾宝玉迎亲时呆傻的程度和身不由己,那么,林黛玉是否知晓呢?第九十四回贾宝玉丢失“通灵宝玉”闹得沸沸扬扬,满园皆知。林黛玉不仅知晓贾宝玉丢失“通灵宝玉”之事,而且对贾宝玉因丢失“通灵宝玉”变得呆傻,一清二楚。袭人曾邀请林黛玉到怡红院开导呆傻的贾宝玉,而遭到林黛玉拒绝就是例证。第九十七回林黛玉从贾母的丫环傻大姐处获知贾宝玉密娶薛宝钗为妻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她的爱情美梦,她对贾宝玉满心的爱霎时化作满腔的愤恨。这怒火既灼烧宝玉,也灼烧自己,她反复地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她恨贾宝玉为什么背弃诺言而娶宝钗,恨自己为什么父母双亡,无人做主。这时的林黛玉应该是恨一阵,哭一阵,思虑一阵。她恨自己为什么要对宝玉产生感情,也恨宝玉为什么对自己产生感情,正是因为两颗心碰撞,产生出了爱的火花,才有了心心相印、互赠情物的举动。如今物是人非,林黛玉把所有的愤恨都发泄在了情物诗本子、旧帕子等物身上,她挣扎着病体之躯,把这些存有情感与体温的东西焚烧殆尽,她希冀自己对贾宝玉的情感就像这诗本子、旧帕子等物一样化成灰、化成烟,从此两人再无牵挂,这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的内涵所在。

林黛玉是一个聪明睿智之人,一阵狂躁、发泄之后,必然会对贾宝玉选取薛宝钗的前因后果进行全方位的冷静思考,解析这是贾宝玉的内心所想还是外界环境的逼迫。林黛玉自来贾府就与宝玉同吃同住,她熟知贾宝玉的性情与为人,两人虽时常拌嘴生气,但原因多出自自身。仔细回味与贾宝玉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翻检两人爱情的点点滴滴,贾宝玉对自己自始至终是谦让的、关爱的,她找不出贾宝玉对自己的不好之处,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关心,到“摔玉”、“砸玉”的销忌祛疑,再到“你死了我当和尚去”的赤裸裸的表白,都刻证着宝玉对自己的真爱,特别是紫鹃一句“林姑娘要回南去”的话,惹出了一场在众人眼里可笑,在黛玉心里感动的情感剧。这是宝玉用自己的心声向众人无言地宣布他与黛玉不可分离的关系,这是林黛玉内心十分欣慰而又感动的事情。在日常言谈中,她亲身体验到宝玉对宝钗的情感远远不及对自己的感情深厚,宝玉对黛玉说话总是陪着小心,唯恐哪一句说错了惹黛玉生气;跟宝钗说话则毫无顾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杨妃事件”彻底消除了林黛玉的猜忌、担心,宝黛关系更加明确稳固。第九十六回林黛玉曾到贾母处亲自质问贾宝玉:“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回答道:“我为林姑娘病了。”宝玉的回答令黛玉既感动又伤心,所以,林黛玉深信贾宝玉对自己的爱是不变的,他不会做出弃自己而娶宝钗的事情。

林黛玉的判断是客观的、准确的,虽然林黛玉无从知晓贾宝玉婚后对她的感情是否发生改变,但当下贾宝玉对她的感情不容置疑。当贾宝玉神志稍微清晰些,他就悄悄地追问袭人:“宝姐姐怎么来的?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被宝姐姐赶了去了?他为什么霸占住在这里……你们听见林妹妹哭得怎么样了?”贾宝玉因自己身体有病不能即刻去看视林黛玉,便央求袭人回明贾母:“腾出一处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到一处,活着也好一处医治伏侍,死了也好一处停放。”这血泪凝成的话语深刻地揭示出贾宝玉和林黛玉虽然无缘结为夫妻,但内心具有追求同生共死的强烈诉求。由此可见,林黛玉在贾宝玉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林黛玉亲身感受和目睹了贾宝玉的生活环境与贾府的礼规,贾宝玉被严格限制在大观园内,其饮食起居这些生活琐事,皆有贾母、王夫人安排决定,袭人具体操办执行,贾宝玉没有丝毫自主权。至于婚姻大事,贾宝玉更不敢奢望贾母、贾政、王夫人会听取自己的意见,必定是贾母做主,贾政、王夫人附和。贾宝玉就是贾母和贾政、王夫人手中的棋子,由他们任意摆放、挪移,贾宝玉丝毫没有参与意见或建议的权力。即便如此,林黛玉在获知贾宝玉要娶薛宝钗之时,也肯定生气难过,痛恨贾宝玉。但在生气、怨恨之后,必定认真思考贾宝玉为什么不娶自己而娶薛宝钗,思考是谁最终决定要娶薛宝钗等一系列问题,并把自己与宝钗在品貌、性格、修养、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比对,希冀找到贾府掌权者最终选择宝钗的根由。

就品貌、才学而言,黛玉和宝钗各有所长,难分伯仲:宝钗博学,以学力胜;黛玉颖悟,以才气胜。“注释3”就为人处世而言,黛玉与宝钗相比处于劣势: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酸而宝钗圆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注释4”老太太喜欢宝钗的谦让大度,不喜欢黛玉的较真儿、小性儿,她曾经对薛姨妈说:“我看宝丫头性格儿温厚和平,虽然年纪轻,比大人还强几倍……都像宝丫头那样心胸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林丫头那孩子倒罢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很结实了。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什么;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如他宝姐姐有担待,有尽让了。”贾母拿宝钗和黛玉进行比对,意在夸赞宝钗,批评黛玉。由此可知,贾母对林黛玉不甚满意。

林黛玉在贾府同薛宝钗共同生活了几年,对宝钗为人豁达、厚道肚明心知,对宝钗的学识、修养深感佩服,对宝钗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深得贾府上自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下至丫头、婆子的敬重目睹耳闻,对宝钗健康的体魄羡慕不已。林黛玉自己则小性儿、多疑,与宝玉别扭不断。特别是言语尖酸刻薄,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不仅老太太、太太、王熙凤不甚喜欢,就是姊妹们对她也是多有怨言,她与史湘云曾因为言语不和而拌嘴,对宝钗更是多有讥讽、挖苦,虽然宝钗表面不与之计较,但内心必定不爽,丫头、婆子对黛玉则是厌恨不已。贾宝玉是荣府的继承人,偌大一个家业需要他接管、支撑,贾母、贾政、王夫人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他们希望宝玉读书上进,按照祖辈、父辈为他铺就的道路前行——为官做宰,光宗耀祖。但宝玉的心思不在读书上,而在女孩子们身上。贾政夫妇曾想尽各种方法,试图改变宝玉不喜好读书,专在女孩子身上用情的恶习,结果收效甚微。凡是能够不时规劝宝玉读书上进、遵规守制之人,王夫人都特别赞赏和喜爱,如袭人;凡是教唆宝玉不务正业、毁礼谤俗之人,王夫人都特别痛恨和厌恶,如晴雯。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晴雯是黛玉的影子,“注释5”王夫人厌恶晴雯,当然也就不喜欢黛玉。林黛玉认识到自己在王夫人心目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因为她不能完成规劝宝玉读书好学、走仕途之路的重任。相反,宝钗能够凭借自己不急不躁的性格和柔中带刚的言语,不时针砭宝玉,劝其读书上进,即使不能使宝玉成为出类拔萃的读书之人,不能以读书获取显赫功名,但也能相夫教子,辅佐宝玉守传祖上创立的基业,这是贾府掌权者看中宝钗、选择宝钗的一个重要因素。

贾府这样的豪门大户需要人丁兴旺,丰厚的家业需要后人承继。薛宝钗体魄健壮,能够生儿育女,为贾府孕育子嗣;林黛玉体弱多病,她不仅难以生儿育女,就能否陪伴贾宝玉相守到老都成了贾母、王夫人的一块心病。林黛玉十分清楚贾宝玉在贾母心中的分量、地位,凡是一切不利于贾宝玉生活成长的环境、事情,贾母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改变;凡是制约和阻碍贾宝玉健康发展的人和物,贾母都将毫不手软地将其铲除。因此,林黛玉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贾宝玉妻子的最佳人选,她不符合贾母心中的必备要件。虽然是给贾宝玉选妻子,但贾宝玉没有丝毫的话语权,即使贾政也是名义上的决策者,贾母征求他的意见,与他商量,让他拿主意,不过是个程序而已。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体现得非常明确:第九十六回贾母要给病中的贾宝玉娶薛宝钗冲喜,一则应了“金玉良缘”之说,想用宝钗的金锁召回宝玉的“玉”来,贾宝玉的病就好了;二则为了贾政在去外地赴任之前,能够亲眼看到儿子宝玉成亲,了却他一桩心事,能够放心地赴任。贾政原不愿意,只是贾母做主,不敢违命,只得勉强赔笑道:“老太太想得极是,也很妥当。”试想连贾政都不敢违命,只能顺从贾母心愿,更何况宝玉呢!贾宝玉妻子人选、婚事操办等事宜皆由贾母一人决定,其他任何人都不敢违背或者改变她的意愿,对此林黛玉应该非常清楚。在贾宝玉娶薛宝钗这件事上,贾宝玉没有任何过错,或者说他没有做任何对不起林黛玉的事情:此时贾宝玉病重,完全没有自己的思维意识,在这种境遇下,贾宝玉娶谁为妻,举行什么规格的婚礼庆典,完全不是贾宝玉的意愿能够左右和掌控的,林黛玉没有任何理由怨恨他、痛骂他。

即使贾宝玉清醒无病,贾母一旦决定要娶薛宝钗,贾宝玉也无力改变。老太太对私订终身的言行深恶痛绝,第九十七回老太太曾说:“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老太太不仅鄙视私订终身的行为,而且对存有私订终身的想法也是极力否定。由此可知,贾母在儿女婚姻大事上由父母做主的决绝态度。如若贾宝玉在贾母跟前敢直言非林妹妹不娶,贾母必定愤怒至极,即使由于疼爱宝玉,不治他的罪,也会痛骂一通,她只可用一句“这是老爷的决定”就可冠冕堂皇地把宝玉顶回去,宝玉心中纵有万语千言也不能说,不敢说。所以,不论贾宝玉是否有病,是否神志清醒,在娶薛宝钗这件事上,他都是婚姻当事人的“局外人”。认识到了这一层,林黛玉不仅不能怨恨贾宝玉,反而应该同情他、理解他。他内心承受的痛苦要比林黛玉大许多倍。林黛玉的痛苦是自己深爱贾宝玉,而没有被选择的痛苦;贾宝玉的痛苦有三:一是自己深爱林黛玉,想选择而无权选择的痛苦;二是病中神志不清,任人摆布和被欺骗的痛苦;三是天天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却要与这个人日夜厮守,形影不离,不仅以夫妻名义生活,还要承担夫妻义务的痛苦。两者相比较,林黛玉的痛是短痛,贾宝玉的痛是长痛。如果林黛玉真爱贾宝玉,她就应该更加体谅贾宝玉的苦衷和难处。所以,林黛玉临终喊出的“宝玉,宝玉,你好……”不应该是怨恨,应该是同情、理解,即“宝玉,宝玉,你好苦啊!”

林黛玉知道自己的病是好不了的,只是挨日子罢了,这是林黛玉悲悯自己命运的不幸:一是悲悯自己身体不好,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多灾多难,从会吃饭的时候起就吃药,药伴随了她一生,她成为名副其实的“药罐子”。病不仅将夺去她的生命,而且也毁掉了她的爱情;二是悲悯父母双亡,无人疼爱,特别是自己婚姻大事无人做主,自己与贾宝玉相知相爱,却无父母做主,终成为憾事。她在即将离开人世,悲悯生命短暂、爱情不如意的同时,也必然思考贾宝玉的人生,自己已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陪伴他、帮助他,但她希望贾宝玉将来幸福快乐。这幸福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宝玉的另一半——宝二奶奶的人选。在薛宝钗进入贾府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林黛玉确实对薛宝钗有介意、敌意,认为宝钗是自己爱情的最大威胁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观察、谈心,特别是薛宝钗对林黛玉无微不至的关照:生活上送燕窝等生活补品,情感上语重心长地教诲——“良辰美景奈何天”之后的长谈,林黛玉从心底里感知到宝钗从未有想当“宝二奶奶”的想法,也从未有任何破坏她与宝玉关系的言行。“注释6”林黛玉由衷地钦佩薛宝钗的大度、善意、诚意,真诚地感谢她对自己无私的关爱,对宝钗的误解与嘲讽深感内疚和悔恨。自此,林黛玉视薛宝钗为亲姐妹,二人的关系达到了相知相融的程度。在林黛玉看来,自己不能成为宝二奶奶时,薛宝钗就是最佳人选:其性格、容貌、言语、举止、学识、才能无一不佳,合乎封建家庭中女子的“德、容、言、工”四德兼备的标准。“注释7”林黛玉如若真爱贾宝玉,就不能只看眼前的浪漫、随心所欲,更要从长久计议,要维持贾府的生活、交往,要把祖宗创立的基业传承下去,就要按一定的规则、礼数行事。贾宝玉随心所欲、率性童真的性情,就必须得有一个像薛宝钗这样识大局、顾大体,既有学识,又有主见的贤妻规劝、辅佐,薛宝钗是为贾宝玉“量身定做”的不二人选。贾宝玉要想把祖宗的基业传承下去,管理好贾府一切事务,保持与王侯相府的密切关系,宝二奶奶非薛宝钗莫属。从这个层面来讲,林黛玉不仅不能怨恨薛宝钗,反而应该感谢她,由薛宝钗来替她照顾贾宝玉一生,辅佐贾宝玉完成管理贾府、传承祖业的重任,林黛玉应该感到欣慰。因此,林黛玉临终之言不是怨恨,而是对贾宝玉深情地嘱托:宝玉,宝玉,你好好待她,好好珍惜她!

同类推荐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纪念张爱玲诞辰93周年。结合最新史料,最全面详尽的张爱玲传记读本!张爱玲创造了一个奇异的末世世界,里面有关于家族与民族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复印的老照片,是错综复杂不讲理的过去。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她感受着历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凉,虚眯着眼睛看着阳光,却走不进这光芒里去。华丽而苍凉的感觉,华丽而衰败的布景,这是挽歌里的末世。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法国东部乡村里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穿上男装,骑着战马,娇小瘦弱却也无比坚强。贞德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0年,可是她在生命最后的4年里,解救了奥尔良城,促成了法国查理七世的加冕。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法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女孩,最后却被巴黎大学神学院以异端罪处以火刑。
  •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说:“邓的长期革命生涯一直使传记作者们觉得不可思议:有过在战争和革命中冲锋陷阵的辉煌经历;有过了不起的政治胜利;有过屈辱的下台;也有过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不幸。运用保存实力的手法和足智多谋的恢复能力,这位身高4英尺11英寸、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不仅靠忍耐挺过了难关,而且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本书作者高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是邓小平研究专家,作者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等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伟大的一生。
  •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

    精选了甘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甘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老公,别理我

    老公,别理我

    ※简介※他的一句话,就让她成为他的准新娘!好一个晴天霹雳,她呆了,傻了,无助了。面对他再一次的捉弄,她无力招架!忍无可忍,小宇宙终于爆发,“我不要跟你结婚!”男人只是潇洒的耸耸肩,她顿时气结!※※※某男恶狠狠的瞪着她,“逃啊,我看你还逃到哪里去!”某女无辜的看着他,“我不逃的话,你会放过我吗?”某男大声吼叫,“想都别想!你要为你做的事情负责!”※※※
  • 麻雀变凤凰:不是不想说爱

    麻雀变凤凰:不是不想说爱

    程盈盈只想毕业后做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盈盈妈却过早替她担心,不满意她的碌碌无为。而不满意的原因竟是她身边同辈的表哥表姐陆续都有“作为”。大表哥经人介绍,认识家里快拆迁,未来的准“富家女”,立马闪婚,做人家的上门女婿。
  • 星魂之约

    星魂之约

    无法回首千年之前的磨样,苏醒后失忆的你我,究竟是否在能回去那美好的过去。
  • 一网情深——网球(课外雅致生活)

    一网情深——网球(课外雅致生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晚风拂来

    晚风拂来

    太子殿下,小云子,本殿下饿了,去!做饭去。某人听见当时就无语了,厨子让干嘛吃的?!我不去!真的?真的!然后就直接抱起她来,走进了房间里......
  • 绝恋重生:总裁大人,请自重

    绝恋重生:总裁大人,请自重

    五年前,她被男友的前任险些害死,后来被自己的未婚夫救下,但是却失忆了,忘掉了他,忘掉了那片薰衣草花海,忘掉了他们在一起的事情,却唯独没有忘掉害过她的人,五年后,她重新回来复仇,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可傲娇前男友重新求爱,她该再次答应吗?
  • 翻身大作战:校草到我碗里来!

    翻身大作战:校草到我碗里来!

    “大家看看,那个怪物又来了”一个男生说道,“我们快离她远一点!听说这会传染的!”另一个男生附和道,“真的没想到她一个女生竟然长成这样,渍渍渍,太丢人了,要是我我都躲在家里不出来了,”一个女生说道,没错,他们说的是我——夏薇,我明明有着很可爱的脸蛋,但是。。。。我却有着一身强大的肌肉,从小我就听着别人的议论声长大。因为我的外貌,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直到他的出现。他给了我快乐的童年,但是他也那样一声不吭的离开了。。。。
  • 逼嫁:弃妃也倾城

    逼嫁:弃妃也倾城

    昏睡之前,好像听见力扬在喊自己,“夏至,你醒醒!”不行,太累了,只想睡一下。想完,又闭上了眼睛…再次睁开眼睛,怎么,这里不是医院吗?这里的装扮怎么,怎么那么像古代啊,怎么可能呢,我可是21世纪的人啊?!“姐姐,姐姐你醒了啊”?这又是谁?这是要闹几啊?!救命啊!
  • 傲妾

    傲妾

    一朝穿越,成了不受宠的三小姐,她不争不夺,只想当个吃喝不愁的小米虫。奈何好命嫁给锐王爷,她不招谁惹谁,却一个个看她不顺眼,时不时就来欺她、害她!她终不再忍,拍飞白莲花嫡姐,痛整嫡母姨娘。
  • 爱在落日之前

    爱在落日之前

    在那个极冷的寒夜之中,她无意邂逅了那个清冷俊雅的他,冰紫色的柔情紫眸相伴她一生潺潺入眠,微泯的薄唇印在她剥离的嘴唇上,留下专属他的烙印。他莫笑尘土,厥冷高傲,笑看风云:“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独步天下,感情不会成为我的羁绊。”她一意孤行,尘封自己的心,只留一身清冷孤傲。缘份注定他们的相遇,她却不曾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千百年前她与他之间早已达成了契约......当游戏开始,迷雾重重,拥有奇异能力的她深陷棋局,一场鲜血与黑暗的力量渐渐拉开了帷幕,一场场血雨腥风,一次次机关算尽,看她如何在这场棋局之中一步步蜕变,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彼岸花初开之时,恶魔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