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0800000008

第8章 三

贾宝玉是一个奇才、怪才,他的奇谈怪论往往令人闻所未闻,他的奇思妙想常常令人忍俊不禁,他身上汇聚了众多孩童的可爱、顽皮,也有一般孩童不可能具有的荒诞之想法,他的举动常常让人或匪夷所思,或瞠目结舌,他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自小在女孩儿堆里长大,喜欢与姐妹、丫环玩耍、嬉闹,不爱读书,厌恶仕途。贾政对儿子宝玉的行为很是看不惯,每每想教训他改掉不良习惯,勤奋读书,求取功名,光耀门庭,但由于老太太的宠爱呵护,贾政无计可施,对儿子宝玉是想管而不能管、不敢管,贾宝玉完全处在父母的管辖场域之外,整天自由自在地与姐妹们和丫环厮混,形成了“爱红”、“毁僧谤道”的性格特征。对于贾宝玉的这些特征,袭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轻描淡写地劝说一番,贾宝玉根本不当回事,全当成了耳旁风,不起任何作用;如果劝说重了,又担心贾宝玉想得太多,郁闷于心,勾起呆傻的旧病,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对袭人来说,贾宝玉就是一个质地精美、价格昂贵、且略带瑕疵的玻璃容器,袭人想把容器的瑕疵去掉,把它变成一个完美的器具,同时又害怕毁坏了容器,她必须找到合适的时间、恰当的情境,以柔刚相济的话语劝说贾宝玉,让他既能心悦诚服地倾听、接受,又能彻底地改掉“爱红”和“毁僧谤道”的毛病,袭人一直苦苦寻找着机会。

袭人母亲以接袭人回家吃年茶为由将其接回家,吃年茶是由头,商量赎她出贾府是实质。袭人对赎身之事一口回绝——至死也不离开贾府,她对母亲和哥哥说:

“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做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了!”(第十九回)

袭人的话语包涵了六层意思:一是袭人家原来的境况。极为贫困,全家人几近饿死,被迫将袭人卖掉挽救家人的性命。二是袭人对被卖的态度。对父母当日决定卖掉自己的行为极为不情愿,但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母亲活活饿死,宁可委屈自己也要挽救母亲的性命,凸显了袭人的孝心。三是袭人对当下的境遇很满意。贾府对下人仁慈宽厚,不挨打受骂,吃穿和主子一样,工作舒适,生活开心。四是母亲和哥嫂现在的家境。生活殷实,家成业就。五是赎她出贾府的理由不充分。若家计艰难,赎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再多掏澄几个钱,我也认了。但母亲和哥哥把家经营得家成业就,衣食无忧,没有赎身的必要。六是至死不离开贾府的态度。袭人以决绝的语气告诉母亲和哥哥:“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了!”

袭人的话语辞正理直,母亲和哥哥无言以对。但袭人不愿离开贾府的真正原因是与宝玉割舍不断的恋情,自从与宝玉偷试云雨情之后,袭人便认定自己已是宝玉的人了,坚定信念做宝玉的妾,与宝玉厮守终生。既然认定宝玉是自己未来的丈夫,希望他有出息,就要有目的的帮助他改掉“爱红”、“毁僧谤道”、“言语怪诞”等缺点,逐渐成长为言语谦和、温文尔雅、知书识礼的男人。这次袭人回家吃年茶,她前脚到家,宝玉后脚跟来,说明袭人对宝玉是不可或缺之人,袭人以母亲要赎她出去为由,探视贾宝玉的心里反应,如若贾宝玉反映强烈,坚决要留住袭人,则可趁机提出留下来的交换条件,除非宝玉改掉“爱红”、“毁僧谤道”、“言语怪诞”的毛病;如若宝玉反应冷淡,赎身之事则说说而已,以后永不再提。

袭人做好了预案和心理准备后,回到怡红院便把母亲要赎她出去的话告诉了贾宝玉。贾宝玉对袭人赎身之事感到万分惊奇,千方百计想把袭人留下来。于是,贾宝玉与袭人展开一场攻守辩论赛,贾宝玉思尽各种挽留袭人的方法,袭人想出各种破解的理由,在两人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袭人察觉到贾宝玉是真心舍不得自己离开。一切按预定计划发展,袭人心中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装作勉为其难,为了照顾贾宝玉的心情和面子,袭人提出了留下来的交换条件:你要真心留我,我说出四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刀搁在我脖子上,我也不会出去了。贾宝玉听说只要依从了袭人四件事,袭人就可以留下来,欣然答应。于是花袭人提出了让贾宝玉痛改的四件事:

第一,以后不准再说怪诞之言。贾宝玉与林黛玉、袭人、晴雯等人聊天,经常把“死呀活呀”等字眼挂在嘴边,听见哪个女孩儿要出嫁了就悲伤叹气。袭人叮嘱他以后不准随口胡说死呀活呀的,更不能说“死后化成灰,化成烟,风一吹就散了”等怪诞之言。

第二,不能毁谤读书之人。你不论是否喜欢读书,在老爷跟前都要做出喜欢读书的样子,让老爷在别人跟前不至十分难堪。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更是“翰墨诗书之族”,老爷自幼酷爱读书,虽然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老爷主事之衔,令其入部学习,后擢升员外郎,但在众人眼里,老爷俨然就是以科举立身扬名的楷模。老太太、老爷、太太把光宗耀祖的重任寄托于你。你不喜爱读书已让老爷羞愧不堪;你人前人后批驳诮谤,胡说什么除“明明德”之外无书,都是当下之人不能解圣人之书,自己另出己意,混编胡纂出来的。谁要是读书上进,你就说他是“禄蠹”。这些话老爷听了怎能不生气?你叫老爷在读书人面前何以站立?

第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在袭人看来,僧人和道士每天诵经念佛,一心向善,得到神灵的指点,代表神灵为百姓祛病消灾,理应得到尊重。如果毁僧谤道,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因此袭人劝说贾宝玉以后不准再有毁僧谤道的言行。“调脂弄粉”是女孩子的事情,袭人劝说贾宝玉改掉“调脂弄粉”的毛病,是希望贾宝玉具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和干一番事业雄心志向。

第四,不准再吃别人嘴上擦的胭脂。贾宝玉自小在女孩儿堆里成长,与女孩儿玩耍、嬉笑、厮闹已成习惯。古代女子没有今天“雅诗兰黛”、“巴黎欧莱雅”、“香奈儿”等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只有胭脂、雪花膏等屈指可数的几种。女子要想美一下,就得自己和胭脂膏子,贾宝玉喜欢和女孩子一起和胭脂膏子,既有趣又好玩儿。女孩子在脸上擦上胭脂显得红润、靓丽。贾宝玉喜欢女孩子漂亮,与她们扯衣搂脖嬉闹、厮鬓摩擦,小时候用舌头触碰女孩子脸上的胭脂,是为了好玩儿、有趣,让贾宝玉吃自己脸上的胭脂是女孩子逗贾宝玉的方式。胭脂的滋味和女孩子细嫩的皮肤给了贾宝玉特别的享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爱红”的毛病。从表象上看,贾宝玉是在吃女孩子脸上的胭脂,从本质上说,他在享受亲吻女孩子脸的感觉。袭人是最懂贾宝玉心理的人,一切表象都难以蒙蔽她的眼睛。在袭人的内心深处,已经把贾宝玉视为自己未来的丈夫,虽然不能为妻只能为妾,但贾宝玉对其他女孩子过分亲昵的举动已经刺痛了袭人爱的神经。为了阻止以后贾宝玉的嘴唇、舌头触及女孩子的脸颊——吻,省却内心的醋意和烦恼,袭人借此机会劝说贾宝玉痛改之。

同类推荐
  •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程中原编著的《转折关头》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最重大的事情。这一伟大历史转折从最初的酝酿、尝试到最终的实现、完成,经过了将近八年曲折复杂的历程。本书从邓小平带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切入,以历史转折的前奏、准备、完成为序,对一系列重大国史、党史问题包括1975年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四五运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农村和城市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做出第二个历史决议、中共十二大召开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析,突出叙述了邓小平在伟大历史转折中所起的作用。
  • 黄金荣全传

    黄金荣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中国古代将军传

    中国古代将军传

    这本《中国古代将军传》选取了历代将帅,为之立传,上起先秦的伊尹,下迄清季的聂士成。中国古代的将帅数目之多,不可胜计,本书所选取的是其中最着名、最具代表性的。虽然管窥锥指,不能全部囊括,但读者可以窥一斑而想见全豹。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问剑长歌

    秦时明月之问剑长歌

    一轮秦时明月,一段问剑长歌,一场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 双世情缘之跨世恋

    双世情缘之跨世恋

    前世,他与她为恩爱一对,双双穿越后,定情信物被偷走,前世情人认错人?他绝不容忍这一切发生!
  • 再次聆听心跳

    再次聆听心跳

    你是我的梦,没有了你我无法入眠。你是我的心,没有了你我无法跳动。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了你我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可老天偏偏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让我们只有男女朋友缘,并没有夫妻缘。可我并不后悔。。。回到当初,让我们再一次体验彼此的心跳。
  • 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

    本书讲述人生智慧、抒发人生感悟、探讨人生价值。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富有。可以说,这两个字包涵了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东西——成功、快乐、亲情、友情、爱情等。
  • 网游之新界传说

    网游之新界传说

    落魄的人生不是生活的终点,是生命走向辉煌的开端。看落魄小子一段不一样的另类成长轨迹,见证一片辉煌人生。
  • 你是我的肋骨

    你是我的肋骨

    他们本是校园里公认的大众模范情侣,相恋三年从未争吵过,以为毕业后能领个红本子,顺理成章地结婚,奈何中途竟会插入第三者?那个男人同样优秀,对她展开猛烈追求,公平下的竞争,她到底该选谁?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九转噬天

    九转噬天

    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因为一次奇遇,得到一部只能挨揍的神奇功法,修为突飞猛进!各路美女巧相遇,付青云头大如斗!凭着羡煞旁人的好运和自身的坚韧,登仙界,怒斩各路诸侯;踏神界,血性回归家族,碎破虚空!除蛮兽,战妖魔,斗仙神,戏美人,且看主角如何从一介武修,一步步登临仙路,独步九天!
  • 七月琉璃仙

    七月琉璃仙

    一场大火使她成为同龄孩童嘲笑的孤儿,神的陷害她成为人们口中的白痴阿傻。初见冥神是救赎还是无底深渊?三岁初见帝仙唤她一声.....徒儿重生过后涅槃凤凰
  • 花千骨之画骨之爱

    花千骨之画骨之爱

    这是一部甜文小说,小说里花千骨还是会转世,但是记忆不会消失,摩严也会渐渐接受花千骨,霓漫天也会变好,画骨会幸福的在一起,他们会有两个孩子,其他的就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