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6600000011

第11章 第一根国产烛芯

红烛,已经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但旧时却主要靠它照明。我看到过昔日土作坊里制作红烛的场景,那种原始味儿至今难忘。

先将灯草缠绕在一根根扦杆上,放在油中浸泡,取出后高挂晾干,然后将一大锅红蜡烧开,把绕着灯草的扦杆放进沸腾的红蜡中蘸一蘸,悬挂在枝枝粗铅丝钩上,等扦杆蜡油冷却微干,再放进锅里蘸蜡,一遍又一遍,红烛就是这样一层层地“蘸”出来的。蘸蜡次数的多少,决定蜡烛大小,细的若拇指,粗的似手臂,有的还用金粉画上龙凤图案,写上吉庆话语,好像工艺品般的精致,美观。

烛坊制作场面蔚为壮观。宽敞的工场间里挂满蘸蜡红烛,宛若倒悬着的红色森林。拉风箱的小伙计满头大汗,衣衫尽湿;制烛老师傅就像大型交响乐团的指挥一般,挥动手臂,飞快地脱钩,蘸蜡,挂烛,周而复始,他跳跃,奔跑,不时呵斥着旁边手忙脚乱的小学徒……

这种千年流传的红烛,点燃后浓烟直冒,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怪味,需要不时用长筷夹掉烧焦了的烛芯,火苗一跳,才会更明亮一点,特别是红烛点燃时溶化了的烛油直泻,人们惯称“烛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几天下来,烛台里积满了凝固的“烛泪”,要用铁扦去挖再用黄沙细擦,烛台才会干净一点,丝毫没有诗情画意。

但洋商进口的白色“洋蜡烛”(后称“矿烛”),就没有这些毛病。“洋烛”清洁光亮,耐用无烟,使用比油盏油灯方便。清末民初,城镇人家和乡村大户一般都点“洋烛”,一时成为畅销产品。在1910年一年中,仅洋烛一项,进口价值就达一百万海关两之多。真是看看不值钱,算算很惊人!

“洋烛”和国产红烛在制造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洋烛”的棉线灯芯,需在药剂中浸炼,而药液配方洋人是保密的。所以,“洋烛”的棉线灯芯,由日商中桐洋行独家经营,连英美在华开设的烛厂,都要向日商进购灯芯。

“梧桐叶落秋已深,冷月清光无限愁。”1912年的深秋之夜,马路两侧法国梧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路上铺满残碎的落叶。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士庆路的一间小屋里,靠壁长桌上放着瓷壶、瓷盆和大小量杯,只有一条薄棉被的单人床上散满杂乱的书籍,但书桌上却点燃着20多支“洋烛”,两个青年人一眼不眨地盯着烛光火苗,仿佛那微弱烛光中会跳出一个九天仙女来,展开歌喉,翩翩起舞。其中一个青年戴着一副老式近视眼镜,过早的秃了顶,脸上长满参差不齐的络腮短髭。

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桌上的“洋烛”有的灯芯烧成黑色球状的“烛花”,烛光渐渐微弱;有的四周垂油,桌上滴满一摊烛泪,他俩长长地叹了口气,吹熄一支支洋烛,这时,外面的晨曦已透过窗棂射了进来,新的一天开始了。

络腮胡子的年轻人,名叫陈万运,浙江慈溪人,15岁随父亲来沪,在虹口乾新祥烟纸店当学徒。几年后他伙同姑夫沈启涌、蜡烛店学徒沈九成,每人出资150元,办起“三友实业社”。小本经营,一般都从容易见效的小生意开始,但陈万运学业的烟纸店经销“洋烛”,他知道棉线烛芯工艺简单,本轻利重,所以他们一开始就购买手摇烛芯车10台,招收10余名学徒、女工,制造洋烛灯芯。

然而,制造烛芯又不知道药液配方,只凭从化学资料中翻到的一点零星记载,自己去摸索。用“三友”生产的烛芯制成的洋烛,和外商生产的洋烛放在一起点燃,反复比较光亮、耐燃、清洁和余烬挥发,通宵达旦静坐观察,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都失败了。一年后,沈启涌拆伙脱离,“三友”只剩下了“两友”。

但陈万运和沈九成并不气馁,他们继续试验,从化学书中找依据,向美孚洋行化验室请教,烛芯药液成分配制毕竟不是高不可测的学问,经过不断改进处方,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棉线烛芯,商标是“金星牌”。

这时正值欧战爆发,日货烛芯居奇抬价,“三友”实业社的“金星牌”烛芯投入市场,质量可与日货媲美,但售价比日货低廉,一时生意兴隆,供稀需众。他们又请来了杭州的机械设计师,研制成功电动烛芯车和烛芯球车,产量增加了3倍,日产量达到五六百磅,品种多达6个型号,一步步将日货烛芯挤出中国市场。

到了1915年12月,三友实业社增资至3万元,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三层楼厂房,增添漂染设备,工人增加到100多人。三友实业社以生产烛芯站稳脚跟,他们又把目光投向毛巾工业。

中国古代只有“面布”,没有“毛巾”。中国人对洗脸并不讲究,撕下一块家织土布,就可作为“面布”。传说清末民初苏锡一带有位名医楚秀峰,治疗跌打损伤,神乎其神,手底功夫十分了得。他亲家首次上门“相亲”,提出想见识一下楚秀峰的“功夫”,这位名医似应非应,盛情请亲家吃饭,饭后洗脸,楚秀峰从亲家手里接过面布一捏,哗地一甩,往面盆里一扔,拿下去了。

饭后亲家告辞,最后要求楚秀峰露一手,楚微笑着要佣人端上面盆,亲家一看,怪!面布已整整齐齐地被裁成两半,犹如刀切一般。原来在楚一捏、一甩、一扔之间,已将硬邦邦的面布割成两块,此刻对方才知亲翁手段不凡。

这个故事说明,旧时面布既粗又硬,可供内家高手牛刀小试。直到20世纪50年代,很多农村里仍使用这种“面布”,有的是白土布毛坯,有的是蓝方格粗布,绞干后仍是湿漉漉的,需和风轻拂,半晌才能吹干脸上的“潮渍”。

当洋毛巾流入中国市场,价廉物美,理所当然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民国初年,日货铁锚牌毛巾畅销市场,十有九家用“铁锚”,国产的雄鸡牌毛巾,质地粗糙,无法与日货竞争。

1915年,沈九成东渡日本,到铁锚牌毛巾厂当小工,他尽拣难活脏活干,人缘极好,半年功夫,已弄懂毛巾的漂、煮、染各道工序的技术。回国后,他先到安徽合肥远记毛巾厂考察,招收熟练织巾工10余人、购买单幅手拉木机10余台。回沪后立即生产三角牌毛巾。

沈九成,这位高颧骨、长龙脸、蜡烛店学徒出身的实干家,干一样,成一样,他研制的三角牌毛巾,迥异于过去的国产毛巾,一开始就用熟纱漂染,质地柔软,深受消费者好评。为了和日货铁锚牌毛巾抗衡,三友实业社于1916年扩股,在沪东引翔港购地36亩,建造织造车间、漂染车间、修理间、货栈、办公楼和工人宿舍,于1918年成为“三友”总厂,并在川沙、嘉定开设分厂,产品由总厂漂染整理后投放市场。

经过沈九成、陈万运等人的锐意更新,不断改进织造技术,终于研制出手感柔软、质地坚牢、洁白光亮、毛圈整齐、吸水性能良好的毛巾,以优质赢得市场,几年中盛销不衰,而日货铁锚牌毛巾销路却日渐萎缩。

日本商人当然不甘心失败,他们为了击败三角牌毛巾,从原来的成品输入,改为在上海设厂生产毛巾,以降低成本,他们在东熙华德路高郎桥开办瑞和毛巾厂,装置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力铁机,产品廉价倾销,但这时三角牌毛巾的声誉正如日中天,国内抵制日货的运动也如火如荼,“铁锚”毛巾价格再贱,还是无法与“三角”毛巾竞争,不到两年,瑞和毛巾厂被迫停业,“铁锚”毛巾终于在我国市场上销声匿迹。

三友实业社不是大企业,但它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它以“金星牌”烛芯挤走了老牌的日货烛芯,后来的“三角”毛巾又彻底赶走了“铁锚”毛巾。我们并不提倡独占市场的那种“霸气”,按照老资格商人的处世格言是:“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但在那个以千百计的华商企业遭日商排挤而倾家荡产的年月里,这无疑是一道亮点。何况,如果当时沈九成、陈万运不这么做,他们也必将破产。海外有些洋先生习惯称中国人“过激”,殊不知有些“偏激情绪”实在是逼出来的,很多西方东方史学家似乎都清楚这一点。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当初靠450元银洋起家的三友实业社,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它生产各种品牌的毛巾、浴巾和被单等床上用品,继而又转向织造布匹,它的“爱国蓝”、“自由布”和凉罗蚊帐料、锦绣台毯、拷花床毯等,都是一时的名牌畅销商品。1928年,他们以36.2万银元盘进杭州通益公纱厂和鼎新布厂。从此,三友实业社拥有上海、杭州2个大型工厂和17个郊区毛巾工场,全国销售机构37处,职工共达6千余人。

然而,所有这一切,是从第一根烛芯开始的。

同类推荐
  • 万科真相

    万科真相

    “空手套白狼”,一个原本下海的“小官员”,如何能在20年间打造出中国最大房企帝国……“做空卖空”,一个本是作坊式的贸易公司,如何能在3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住宅企业……“资本滚雪球”,一个曾经在菜市场兜售股票的企业,如何能在18年间滚出超过美国前四大房产公司之和的市值……
  • 怎样做大国

    怎样做大国

    大国经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面对第二次“农业革命”的考验,中国人是不是该出国种地了?大国能源,能源消耗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生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大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我们的汽车产业模式该何去何从?大国人口,“人重物轻”成就了西欧和美国主宰世界的雄心,历史已经证明,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面对全球老龄化的日趋迫近,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大国财富,福利国家是不是人人向往的美好远景?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看来的确需要刺激健康的经济伦理了。大国未来,中国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能否转变?如果能用土地换教育,让农民进大学,中国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革?
  • 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创新管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书基于战略-流程-资源-制度(文化)的分析框架,系统地介绍了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对提升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创新管理的层次、模式、全球最佳创新公司的运作案例等。
  •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对三都澳海岸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可为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 云端经济学

    云端经济学

    作为商业传播领域的资深职业经理人,作者常年在各个城市上空往来穿梭,养成了在飞机上思考和写作的习惯。多年积累便有了这本8000米高空的经济学随笔。作者认为,方法论要比观点更重要!这本书所做的是引导思考,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墙,不固守成规,在云时代有效地助推经济发展。
热门推荐
  • 滴血轮回

    滴血轮回

    一张古老的羊皮卷藏匿着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贝的位置,羊皮卷出世,势必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林龙一个部队的末等兵,一次野外训练,被同伴恶意丢下迷失在无人岛,机遇巧合下竟捡到传闻中的羊皮卷,得到能量无穷的古剑,凡界,神界,看一个小喽喽如何称雄霸帝……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斗破苍穹之我心求道

    斗破苍穹之我心求道

    末法时代,大道难求。鸿钧道玉,坠落人间。一个充满斗气的世界,却出现一个修真者,他与人斗,与兽斗,与天斗,用不同的修炼体系,在这片异界大陆纵横。
  • 瞳光·幻梦之歌

    瞳光·幻梦之歌

    《瞳光幻梦之歌》承接麻瓜小魔女5“瞳光·梦境仙踪”的故事发展脉络,仍然紧紧围绕着面对人生的残缺这一主题——“生命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是生理上的就是心理上的,唯一不同的是你要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的缺陷。”展开接续的故事。苏浅浅一行人到达了溺天神殿,与帝妃?莉塔展开激战,夺取虹亘中天魔法圣衣。然而,却在莉塔落败之后收获了莉塔赠予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他们知道,原来这一切的背后,竟然有一个未曾想到的凄美故事……
  • 粤菜烹调工艺(上册)

    粤菜烹调工艺(上册)

    粤菜享誉海内外,而“食在广东”也早已闻名于世。人类对食物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其个体的机能特征、时代条件、周围的自然环境等,更是取决于其文化特点。不同的文化,对食物有不同的甄别标准和消费方式。本书着重介绍粤菜选料、刀工、调味、烹制、宴席配餐及成本核算等专业知识。通过对粤菜发展进程的描述与分析,可以透视其生活方式中所蕴与美食情结。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餐旅专业和职业学院烹饪专业的教材。也适合社会各阶层烹饪同行学习、参考。
  • 火影之无上夜神

    火影之无上夜神

    一个无人问及的宅男,莫名其妙穿越到了火影的世界,并且还意外获得了传说中的金手指——系统!从此以后,他展开了一个火影传奇的道路,谱写了他一段段传奇的神话,最终打破了天地的束缚,还是回到了他的故乡——地球!他的这一生就从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变的不再平凡,他这一生将会留下神话,留下永恒的传说!
  • 妻主的哥哥

    妻主的哥哥

    “老天的宝贝”天悦和天铖离奇穿越到女尊国。无意间的走失,让强势的哥哥天铖在女尊男卑的国度里受尽颠沛流离,而软弱的妹妹天悦又如何踏上寻兄之路?冷漠的蝶衣,步步试探究竟是敌是友?痴儿青衣次次危难能否化险为夷?还有神秘的沈墨风,清傲的慕容雪——各个美男究竟何去何从?
  • 永痕星尘

    永痕星尘

    在这个人类与其他异族共同生存的世界中,一个特殊的“猎人”向黑暗世界最为强大的吸血鬼一族露出了獠牙。人类教会的无端沉默,吸血鬼十三氏族始祖的神秘沉睡,命运将一群种族不同信念各异的“七人”引向了同一个目的地,世界会因此重生吗?
  • 王爷追妻路:跑了个王妃

    王爷追妻路:跑了个王妃

    一觉醒来,她居然穿越了!真是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哇不错不错还是王妃,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小妾欺头上?那就,灭!书房内“王爷,王妃逛青楼去了。”管家惶恐的说。“无碍。”某王爷淡淡的说着。“王爷,王妃把侧妃都遣散了。”侍卫长额头冒汗的说。“她开心就好。”某王爷毫不在意的说着。“王,王,王爷,王妃跑了!”“什么!她还真是胆肥了!”某王爷勾唇一笑,你能跑去哪里?
  • 总裁的复仇妻子

    总裁的复仇妻子

    栗色为了挣钱,她当了总裁秘书,为了给好朋友搭线,没想到却搭上了自己。一夜之间她失去了她最好朋友,也遭到了恋人无情地背叛。栗色发誓一辈子都不在与他见面,可结果呢?她因为孤儿院成立欧阳夫人,二人签下半年之约,眼看期限将至,栗色却发现了多年前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让她决定继续当他的夫人留下来报仇。她机关算尽,却忘记禁锢自己的心,当她发现她的心不在属于她,她毅然决然的选择带着腹中才二个月大的宝宝离开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