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1000000020

第20章 范文甫就是范文虎,曾遇老僧传授绝活

截至清末民国初,鄞地计有存史入志名医140余名。编竣于1951年的民国《鄞县通志》中,最后一位入传名医为范文甫。

说起范文甫,其在世时甬地妇孺皆知。医术出神入化,与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一样,望一眼便知人之病情。所遇见的病人中,竟也有如2000余年前的蔡桓公那样,自信体健无病而没有听从他的话,最终懊悔莫及。葵花籽、猪蹄子、生姜、蜂蜜等,在他的手里均是治病良药,屡用屡效;麻黄用至八钱,生附子常用两半……医治心病有心药,惩治悍妇有良方,就是把须眉看成妇人治,也能妙手回春。

对于范文甫的奇方、峻剂和超乎寻常的治愈率,大多数医林同行都很信服,但也有人以为,主要是胆大、用药量超极限。获悉此言,范文甫非但不介意,还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不杀人,不足以成为名医。”

范文甫生活在清末民国初却常穿着明朝服饰,剃光头,戴铜盆帽,一副出尘离世的模样。生性刚直不阿,敢于蔑视权贵;为人慷慨豪爽,遇贫病之人常倾力相助,以致行医数十年而家无余资。行医时也不拘小节,经他治愈的一些患者,感激之余,回想起诊治过程,竟会“扑哧”一声笑出来,脱口叫一声“范大糊”(大糊,鄞人称言行狂妄之人——笔者注,下同),而在别人叫他“范大糊”之时,却又时常心悦诚服地插一句“范先生确确实实有本事”。

对此,范文甫也有所耳闻,但从不以为忤。他宁可给人一副“大糊”相,一种“人家在火里、他在水里”那种不通人情的冷漠相,开一些“石狮子、石臼子”之类莫名其妙的处方,让患者叫一声“范大糊”,也不改变自己的为人准则与行医风格。其实范文甫何尝“大糊”,只不过是目睹时弊出于激愤之后的一种玩世不恭。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范文甫也只是佯狂而已,佯狂而后可以骂人。“逐贫未许师扬子,骂人何妨学灌夫”,范文甫的这两句诗,可以证明这一点。

诚然,在时人的心目中,范文甫的行医风格有点儿怪异。但事实上,范文甫是非常注重审证求因的,从不孟浪行事。他还常常训诫弟子:用药得当,其效立见,若不对证,祸也不堪……临证处方,胆欲其大,辨证审因,务须细心……也许就因为如此,人们虽然在背后称范文甫为“范大糊”,但在心底里还是将他当作扁鹊那样的神医信奉着的,凡遇到危重疑难疾病,众医束手无策之时,医患双方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范文甫。

1987年11月,浙江省医史分会编写的《浙江历代医林人物》对范文甫的评价是:其为医之术,可师可法;为医之德,可敬可嘉!

范文甫,原名赓治,以字行,晚年改称文虎,自号“西古狂生”,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祖籍襄阳邓城。

宋宣和年间(1119~1125),范文甫的先祖跟随小康王赵构(即宋高宗),后偕宋室南迁徙居临安(今杭州市),继而将儿子入赘于同朝鄞县西乡的一户官宦人家,成了范氏迁居鄞地之始祖。范文甫的曾祖父叫懋忠,祖父名上庚、祖母唐氏,育有三子,其父为长子,名帮周。

范帮周,字衮美,出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8岁入庠学,后因家道中落,辍学去一家店铺当学徒。15岁那年,范邦周拜师学艺的那家店铺不慎失火,一切焚毁,范邦周却能凭着记忆,将自己经手或过目的账本细目重新一一列出,且分文不差,被店主视为奇才,提携他当了一名出纳。20岁后,范邦周自开店铺,并赴江苏扬州经商,娶妻陆氏,至40岁才得一子,即范文甫。

范帮周不但擅长于理财、经商,而且一生喜爱读书,喜好钻研医道,自学成医。尤其在疡伤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或因经商有成,或因医名响亮,或两者兼有,清廷赠范邦周以征仕郎国学生,一个从七品的虚衔。光绪二十四年(1898),范邦周病逝于鄞城家中,享年67岁。

出于家学熏陶,范文甫从小爱好读书写字,且很有天赋,10岁左右就能赋诗作词。20岁左右,经考选,成为县学附贡生。由于仰慕抗清名将明张苍水(1620~1664)之为人,直言无讳,与志趣相同的四明布衣王崐玉结为朋友,弃儒不试,触犯了当朝,被取消附贡生资格,革去了“前程”。

1983年12月,中国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写组编写了《宁波医学史话》,其中有王华英、冯忠琦、张子久合写的《范文虎先生传》,该文也这么说:“先生初习举子业……因弃儒不试,崐玉束发道装逃迹山林,先生布衣明装(明代服饰)隐于医。”此后,为了表示对腐败无能的清廷的不满,改穿明朝服装,并剃光头,立志“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专心攻医了。

范文甫原先居住在现今的宁波海曙西门外,后迁居于江东砚瓦弄,开设医寓40余年。晚年用重金购得虎头印钮的汉玉印章一方,爱不释手,遂改“甫”为“虎”,自称范文虎。

范文甫从医起始于家传的疡伤科,后专精内科。游学扬州之时,遇到了一位奇异的老和尚。可能是因为缘分,这一老一小居然一见如故。老和尚是医僧,范文甫就拜他为师。老和尚非常欣赏范文甫的聪明才智与为人,视他为可传自己衣钵的俗家弟子,相遇不久,就将自己秘藏的经方和绝不轻易外露的观色察舌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范文甫。据说,这类医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悟性不高之人难以承传。在家学基础上,经老和尚的精心传授和自己潜心揣摩,几年后,范文甫医术大进,观形态气色、察舌苔的本领达到了见微知著、炉火纯青的境界。

一天,慈溪有一位叫沈乃卿的,从上海回慈城,受人之托,去范文甫处代开一张温补的中药方。范文甫见沈某进门时双肩微微不平,形态与常人有不同之处,认为日后定要中风,于是先开了一张温补方,交给沈乃卿并对他说:“你也有病,需要服我的药。”

沈乃卿以为自己能吃能拉能睡,身轻体健的,从来没有得过什么病,是范文甫故作高深,卖弄聪明与技巧。但沈乃卿没有不高兴,还十分顾全范文甫的医名,顺水推舟,请范文甫为他切了一下脉。切过脉,范文甫给予补阴还五汤,其中黄芪用量重达四两。把这张处方交到沈乃卿手里,范文甫再三叮嘱:“你可要常服此药呢,不可忘了啊。”

沈乃卿接过处方,连声道谢,心里自然不以为然,回上海后也没有去药店买药,就将此处方束之高阁。谁知,三年后,沈乃卿在上海突然中风,半身不遂,行动艰难,这才后悔不已,逢人便说悔不该不听范先生之言,以至于今日。

范文普的弟子苏炳臣,在世时曾经与人说起过一件事,说范文甫不但能一见到人就断定病情,而且一听到声音也能辨别疾病之轻重。他说有一次,一位病人就医时问能不能吃肉,接诊的医生尚没有回答,身在里屋的范文甫却开口回答了,他说:“只管去吃吧……”

苏炳臣说,这种病其实是不能吃肉的,但先生已经从此人的嗓音中听出其人已经病入膏肓,难以治愈,吃不吃肉都无所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这个病人仅仅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

在范文甫的心目中,食物也是药物,常常信手拈来,屡屡妙手回春。有时,看似漫不经心、听似文不对题的询问与对话,其实是范文甫探求病因的一种方式。范文甫处方奇特,常出人意料,用药独到,有时连同行也很难琢磨透其中的用意;对病情、病因的分析有根有据,因果分明,不管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听了他的分析,都会觉得这种病就是要这样治,这样的治法入情入理。

镇海有一乡绅,其儿媳妇待产多日,邀请诸多中医会诊,几乎用尽了催产方药,均不见效,无计可施,讨快马(脚划船)到宁波请范文甫出诊。

虽然,范文甫主诊内科,但对于疡伤科、妇科、儿科、瘄科等,特别在诸医遇到危重与疑难病束手无策之时,凡邀请其出诊,从不推辞。

到了该乡绅家,诸医尚在,众目睽睽,范文甫旁若无人,径直入室望闻问切。四诊之后,欣然命笔:活猪一只,急宰;取前蹄一只,煎汤顿服。

诸医目瞪口呆——世上竟有如此荒诞不经的处方!该乡绅也觉得该处方实在离谱,但考虑到范文甫的医名、脾气,也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带着满腹狐疑,吩咐家里的长工们立即按范文甫的处方做。喝肉汤总不至于喝出毛病来吧,乡绅这么想。

出人意料,“肉汤催产”不足一个时辰,内屋就传出了新生儿的啼哭声。

“先生……”返城途中,跟随着一同出诊的学徒憋不住请教范文甫,“急宰的猪蹄与肉店出售的猪蹄,有何不同?”

“呆大(甬语,意为笨蛋、蠢货),没看出来吗?”范文甫笑着告诉学徒,“妇人怀胎,将瓜熟蒂落,是时候了,而这家主人……吝啬过人呀,趁此良机,迫使他杀一只猪,让他家里所有做生活的人开荤喝肉汤。”

哦,徒儿恍然大悟。

慈城有大户徐某,40多岁,因“寒热缠绵”一年余,频频就诊中西医生,多作为“冷热病”治,遍服青蒿汤、恒山散、神惠方、大效人参散、金鸡纳等中西抗疟药物,无效。季节转换,又临夏天,徐某依然感到天气阴冷,手脚发凉,于是托人邀请范文甫出诊。

跨进门槛,一见到徐某,范文甫就否定了“冷热病”。坐下,呷一口病家奉上的茶,觉有异香,就对疾病的起因有了自己的三分想法,这么热的天,还窗户密闭、棉衣紧捂……遂不急于直接询问病史、切脉,而是拉家常,闲聊香茶。“此茶好,来自何方?出产地不在本地吧……”

徐某以为范文甫也好茶道,实话实说:“此茶是我自制的……在荷花绽放之时,用上好碧螺春数斤,放入荷瓣内,每日傍晚太阳落山、天未黑时放置,早晨太阳未露脸时收集起来,经露十余宿后密封阴藏……我饮此茶已有数年,每日必饮,非此不甘。”

“好、好、好……”听着徐某的话,范文甫连连点头,一味品茶,其实已对病情有了七分了解。徐某话毕,范文甫还是在品茶,待徐某轻轻叫了一声“范先生”,这才回过神来。“此茶好,我也爱喝,如果你能将这自制香茶赠我,回到宁波后,我一定专门制作灵丹为你治病……”

徐某大喜。

当天,范文甫给徐某开的处方是蜀漆散,也就是蜀漆、云母、龙骨三味中药合煎服用。

第二天,范文甫派人专程向徐某送上优质葵花籽数斤,并嘱咐:“以葵花籽佐药,每服数10粒,灵丹日后再奉上。”

以葵花籽佐以蜀漆散,半个月过去,徐某自觉病愈。为巩固疗效,深居简出的徐某亲自上宁波去范文甫处复诊。他对范文甫说:“先生真是神医,服你药之后,我病日见好转,如此难治的病,竟然一次治愈。如此看来……你的灵丹不服也可以了。”

“哈哈,”范文甫笑了,“还不知道啊,你已经服了我的灵丹啦——”

“什么,已经服了你的灵丹?”徐某莫名其妙,“此话从何说起?”

于是范文甫告诉他:“你的病,根在香茶……绿茶性寒,虚寒之人不宜,荷露清凉阴寒,久饮身体必然受损。阴寒太过,得病在所难免,而葵花籽向阳而开,其籽得太阳之精气独厚,以阳克阴,宁有不愈者乎?”

徐某叹服,逢人便说:“范先生是神医……”

据传,天童寺有一个小和尚,在山上管笋,忽然不明不白失音,见人只能用手势比画表达意思,咿咿呀呀的,活脱脱一个哑巴。

天童寺是有1600余年历史的佛门圣地,历来有医技精湛的医僧,然而医僧束手无策。几天后,方丈便命知客僧携带小和尚直接上宁波求诊于范文甫。

“不要忘记,先向范先生问好,他日我再登门道谢……”方丈叮嘱。

不巧,那一天,候诊病人特别多,好不容易轮到小和尚,知客僧忙上前代诉:“范先生……就那么几天时间,无缘无故的,口不能言……”

和尚求医并不多见,而且是此类病症。候诊人群觉得新奇,听着知客僧的代诉,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嗓音由低到高。有人说,这是山鬼附身,是要做夜羹饭的。有人说,这是撞见了妖精,要么诵经驱逐,要么捉妖。更有人说,这是佛与菩萨的训诫,念佛有口无心,索性让你有口无声。性子爽直的一语点破:“驱鬼逐妖、烧香焚锡箔,都是你们和尚、道士干的事,来找范先生干什么?”

范文甫却摆摆手,示意安静,继而例行“四诊”。

小和尚以手指喉抚胸,咿咿呀呀,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问知客僧,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无非是:“这几年了,都是由他上山管笋……每天没事采摘野山果吃,早课不用做,谁也不去管他。每年开开心心上山,吃得白白胖胖,红光满面回来,想不到今年,才去了这几天……”

不知范文甫听没听,仅仅诊舌苔切脉之后,就向知客僧递上了处方,说:“去吧,按此方,日服一剂,三五剂后病愈。”

知客僧接过处方,傻了,只见上面写着10个字:“生姜三钱,白蜜二匙,煎服。”

“范……”知客僧似乎想问些什么,见范文甫又开始为另一个病人切脉了,只得咽回了下面的话,心里七上八下的,带着小和尚回天童寺去了。

听了知客僧的诉说,方丈心里也有点不踏实,好在与范文甫是朋友,当天午后就赶到宁波来了。

“你这老和尚……”听方丈说明来意之后,范文甫呵呵大笑,“小和尚吃了生半夏,你知道吗?”

半夏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功能,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但是,生半夏有毒,特别是块茎毒性最大,生食一点点即可引起中毒,轻者口舌麻木,音嘶或失音、流涎、胃部不适、呕吐等,重则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永久失音,甚至麻痹而死。

“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他自己又不会说。”方丈将信将疑。

“你以为我是谁啊,一看,就料到了八九分。以为是小芋头,好吃,幸亏只咬了几口……”

“这又怎么知道的?”

“看情形呗,你这老和尚,三天后,小和尚开口说话了,要请客的。”

“好,一言为定!”方丈放心回去了。

果然。

同类推荐
  •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

    本书全面讲述了“东方希特勒”东条英机在日本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教育下,从一个顽皮少年逐步成为一个疯狂的军国主义巨头的经历。他对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是个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的历史罪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自强自立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红帮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宁波地区。随着服装改革的深入,近现代服装业的迅猛发展,这个群体迅速扩大,遂成中国从事近现代服装业人士的总称。
  • 伟人毛泽东

    伟人毛泽东

    国内第一部全面实录,毛泽东一生的传记作品!毛泽东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灼识的思想家,其滔滔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所仰慕,所探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长远地影响着中国。历史选择了他,人民选择了他,他是一本厚厚的书。对他的研究和评价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本书真实地再现毛泽东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富强的沧桑哀荣。
  •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是一部传奇,也是一个迷,她是说不尽的话题。她细数着世界的不是,让我们不得不细数她的奇的异。本书详尽记述了她的家世及时代背景:从带给她贵族血统的的外曾祖到她沉默了一生的弟弟;她步入文坛的领路人到继承了她全部遗产的宋氏夫妇;从她深爱并深恨的风流男人到她隐居期间唯一接见过的记者……以画面的形式展示了她生活的环境、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热门推荐
  • 禁忌之恋:老婆快到碗里来

    禁忌之恋:老婆快到碗里来

    “权大神,我想我并没有惹你吧?”某女一脸哭丧的看着某只姓权的大神。权大神:“你没有惹到我?你确定?”某只无良一脸笑意的看着低着头的披着羊皮的大腹黑狼。“……好吧,我的确,就,那么一点点吧……哎我说你怎么这么计较呢?老娘我都不计较了!你还计较个毛啊!不就是上了你的床嘛!”某女怒急,吼了出来。权大神挑了挑眉:“那既然你都上了我的床了,是不是应该负责?”
  • 护花妖道

    护花妖道

    张浪,一个靠忽悠骗钱的家伙,自打遇到一个性感的美女总裁后,一切都变了。他成了不同美女的护花使者,贴身保镖。近水楼台先得月,张浪这个家伙把窝边的草都啃光了,而且连窝外的也不放过。纵横都市、混迹花丛,惹得满身芬芳。
  • IT精英的修真之路

    IT精英的修真之路

    在各国家竞相发展高科技背后,竟是当权者为追求大道而进行的角逐。都市IT精英谢丁意外收到厂商入侵挑战信,被异世神秘人选中,开始了一段IT精英的修真之路。修真,在这个快速文化盛行的年代,又有怎么样的发展呢?请关注IT精英的修真之路
  • 英雄时刻:伊泽瑞尔时刻

    英雄时刻:伊泽瑞尔时刻

    如果英雄联盟不再是英雄联盟、战争学院不再是战争学院,那样的话那个世界会是怎样的?有摩天高楼、有飞机、有跑车,还有钢铁侠、宇宙飞船什么的这些高科技的东西,那样的瓦洛兰该是怎样的?天啊,说好的奇幻大陆呢?怎么变成了都市生活了!*后宫文。。。慎入。。。
  • 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起点

    成功的起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在于在面对各种事时合理的处理,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 遇见你我终将于你

    遇见你我终将于你

    他对我来说也是一件衣服但不同于其他衣服的是它是一件礼服却是一件沾满了红酒的礼服再也无法穿
  • 前世今生:闯六界

    前世今生:闯六界

    为了爱情,前世她剃掉仙骨成为凡人。今生,一个满怀梦想的女孩,来到奇异时代,不料妖孽横生,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竟有如此神通之处。被天帝赋予了前世的记忆,是选择完成前世并未完成的使命,还是回到现代做一个平凡的女孩子……面对真爱的降临,是选择家人?还是留在爱人的身边……
  • tfboys之神秘爱恋

    tfboys之神秘爱恋

    她,看似普通的外表,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转学到重庆八中后,又无缘无故遇到了她的。。。。蒿蒿。那么多年了,他,还记得我么。——by灵汘幻夜
  • 踏天问道录

    踏天问道录

    前世的命运我无从选择,既然获得重生,那就要活出个精彩
  • 想做凡人的杀手

    想做凡人的杀手

    从12岁开始当杀手,终于在最后一次任务后领悟了生活的真谛,生活不仅仅只有杀人,还有诗和远方。抱着重新活一次人生的心态,叶凡拉着他的小伙伴走上了成为凡人的道路。不要和我提任务结束后给我那几千万美金,都是虚的,人生明明还有人民币。本书开放qq群啦:210879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