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2800000032

第32章 巴布尔

出身高贵却生不逢时

印度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莫卧儿王朝的开国皇帝巴布尔,实际上并不是正统意义上的蒙古人,他属于察合台突厥血统。巴布尔早期所统率的军队也是由突厥人、蒙古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组成的。巴布尔出生于中亚的费尔干纳,在13世纪初,中亚就成了蒙古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到了14世纪的后期,帖木儿在这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一时的帖木儿帝国。

巴布尔就是征服者帖木儿的第六世孙,莫卧儿是“蒙古”一词的谐音,他之所以愿意以莫卧儿自称,是为了炫耀自己与蒙古成吉思汗的关系,所以他在印度次大陆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史上就称之为莫卧儿王朝。

那个时候的中亚河中地区,归帖木尔的第三个儿子米兰沙之孙苏丹·卜撒因·米儿咱所有。中国古代所说的河中指的是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的西南部,这个地区也处于古代欧亚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上。

卜撒因把他的领地分封给各个儿子,四儿子乌马尔·沙黑分到了费尔干纳,这个费尔干纳也就是古代所说的那个大宛国。在1483年的2月14日,乌马尔·沙黑的长子巴布尔就出生了,巴布尔的母亲是库特鲁克·尼格尔·汗尼木,她是统治喀什噶儿的察合台王羽奴思汗的女儿。从这方面可以说巴布尔是这个世界上两个最为著名的征服者的后人,他父亲是突厥化的蒙古巴鲁拉思部帖木儿的后代,而母亲则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人。

这个将来要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原名为扎希尔·乌德·丁,为世人所熟悉的巴布尔则是他的绰号,巴布尔就是老虎的意思。

巴布尔这个人非常机智、勇敢,而且力气很大,传说他曾经在五分钟之内,凭着一人的力量就在战斗中杀死了五个敌人,为了与他人打赌曾经两次游泳横渡了恒河。这些都与他在早年间的艰难困苦生活、起伏不定的命运分不开,早年的经历也使他得到了十分充分的磨炼,培养出了旺盛的进取精神。

巴布尔的出身虽然是如此的高贵,但是他却生不逢时,他正好出生在动乱之时。卜撒因一共有九个儿子,每个儿子都给了封地,但这些儿子之间并不和平,他们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交战。巴布尔出生之时,他的父亲正忙着为了争夺塔什干、撒马尔汗和他的亲兄弟苏丹·阿合马开战。

1494年,在巴布尔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在宫殿倒塌事故中去世了,巴布尔随即继承王位,尊称为“米儿咱”。

他为什么不叫“大汗”什么的,而叫“米尔咱”呢?原来在中亚地区自从被蒙古人征服之后,那里的人们就一直把成吉思汗的后人尊为正统的统治者。就算是帖木儿这样的强大征服者,也由于自己不是成吉思汗直接传人,而只能用“别克”的称号,这“别克”是宫廷侍卫长的意思,与通用汽车品牌可没有一点关系。即使帖木尔在晚年时与作为成吉思汗后人的察合台后王建立起姻亲关系,仍然没有称汗,而是维持着“别克”称号。至于帖木儿的后人即便在事实上已经是一国的君王了,也只能称为“埃米儿”或“米儿咱”。

巴布尔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是一个极为凶险的形势。他的大伯父苏丹·阿合马想要取得兄弟后人的地盘,已经起兵前来攻打。而乌兹别克部也是虎视眈眈,总想找个合适机会吞并这里。

年纪轻轻的巴布尔依靠着父亲留下来的忠心老臣们,把来犯的敌人击退。不仅保住了父亲的基业,还在1497年的5月,从他的都城安集延出发,率领军队攻打了撒马尔汗。经过历时七个月的奋战,一举攻下了这座著名的城市。但巴布尔在前线取胜的同时,老家却发生了动乱,负责留守在都城的大伯克檀巴勒,把巴布尔的兄弟只罕杰尔·米儿咱拥立起来,宣布自立。巴布尔立即回兵平定叛乱,但是没有成功,反而被人家给打败了。乌兹别克昔班尼汗见到巴布尔小兄弟俩争斗起来,就趁机夺取了撒马尔汗城。

这下巴布尔没办法了,撒马尔汗他回不去了,安集延也成了他人的了,他成流浪汉了。大豪杰能屈能伸,后来他就放下身段与兄弟商量,以一半土地的代价换回了都城安集延。巴布尔回到都城之后,再度集结人马,二度征讨撒马尔汗,结果又给攻下来了,把昔班尼汗赶到了布哈拉。昔班尼汗也并不好惹,他怎能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撒马尔汗,就在1501年的春天,对撒马尔汗发动了反攻,巴布尔渐渐抵抗不住,只好退出。昔班尼汗攻取了撒马尔汗之后,并不停歇,继续调集兵力进攻塔什干城,在战斗中昔班尼汗打败了蒙古人,还俘获了两位汗王。

眼看强大的敌人组织的攻势如潮水一样,不断地攻城略地,巴布尔只能在费尔干纳一带的大山里周旋。他仔细地考虑了一下自己的处境,觉得继续在这里颠沛流离总不是个办法,就想换一个环境重整兵马。于是他就前往喜萨尔地区,可是当地的统治者胡斯老·沙并不待见他,他只好继续向南,经坦密渡过了阿姆河,到达阿富汗境内。

他没想到阿富汗才是他的福地,在这里他时来运转了。在1504年的10月,巴布尔趁着阿富汗地区各部势力争战之机,仅仅率领着300名勇士就攻取了喀布尔和伽兹尼,创立了以喀布尔为都城的国家,然后就以喀布尔作为基础,不停地招兵买马,扩展实力。那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巴布尔已经是一位雄心勃勃、踌躇满志的青年王公了,他不仅在作战战术方面很有心得,对于处理政治关系和扩展势力,也有着精明的计算。

巴布尔始终对撒马尔汗那座美丽的城市耿耿于怀,为了能够回到那里,他不惜向波斯王伊斯迈尔低头称臣,并改信什叶派。1511年10月,得到了支持的巴布尔,率领着本部军队和伊斯迈尔借给他的波斯军队,杀向河中。实力大涨的巴布尔获得了胜利,击退了敌人之后重新拥有了撒马尔汗城,如愿以偿地登上撒马尔汗的王座。取得撒马尔汗,短暂休整之后,巴布尔又向驻守布哈拉的乌兹别克部发动攻击,得胜后又继续追击,直到占领塔什干。

虽然通过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取得了大量的领土和政治优势,但是这时巴布尔却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摆到了他的面前,这就是很要命的教派问题。他所求助过并奉为宗主的波斯人是什叶派穆斯林,正是什叶派穆斯林军队与他并肩战斗,给予他强大的支持,他才能获得目前的有利局面。但是布哈拉和撒马尔汗地区的居民所信奉的却是逊尼派伊斯兰教,这些本地人对于巴布尔改信什叶派非常不满,不少有一定权势的人也斥责他与什叶派合为一处,因此还与他断绝关系。利用宗教热情可以获得民众的支持,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带来灭顶之灾。在巴布尔由于宗教信仰问题与当地势力发生争执的情况下,乌兹别克人不失时机地杀来了。

1512年的12月,为了保护刚刚得到的广阔领地,巴布尔联合纳吉姆·沙尼在布哈拉以北的加贾湾地区,同乌兹别克人展开了一场大战,但这一次上天把好运气给了乌兹别克人,他们打败了巴布尔,波斯军队将领纳吉姆也战败被杀。这场大战之后,布哈拉和撒马尔汗等整个河中地区又回到了乌兹别克部族的手里,而巴布尔则不得不放弃了对河中地区的战略企图,重新回到了喀布尔。

去印度创建帝国

全力在中亚扩展疆域受到挫败之后,巴布尔就把目光投向南方的印度,那里的德里苏丹国正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中央王廷与地方贵族之间,以及地方各个政权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杀伐。

从1505年起,巴布尔就率领着他的军队从喀布尔进发,开始进攻印度。

巴布尔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初期他并不想直接在印度立足,而是试探那里的抵抗力量。在最初的两次攻击时,他只是对印度河以西各个区域进行了抢掠,而当地政权的抵抗也并不强烈,他们只想巴布尔带着抢到的牲畜和粮食马上回家。

巴布尔返回中亚后,印度次大陆上丰富的资源、发达的文化和众多的人口就时刻浮现在脑海里,越来越强烈地吸引着巴布尔,为此他产生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愿望,他要在印度次大陆扎下根,在那里建立一个永久的帝国。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在第三次侵入印度的时候,占领了印度河上游一些地区之后,就下令保护占领区的居民,他已经为将来的永久占领作打算了。

恰好,这时有人给巴布尔的对印度军事行动送来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借口,旁遮普省总督道拉特汗邀请他出兵,共同对付德里的苏丹易卜拉欣。于是,巴布尔决定全面展开他的印度战略,经过有步骤、有计划的行动,他一步一步地接近着印度。

最终,在1525年12月的第五次大规模行动中,他率领军队渡过了印度河,不断地击溃阻挡他的敌军,向德里进军。到了1526年的4月,在印度历史上著名的帕尼伯特会战中,巴布尔决定性地打败了德里苏丹易卜拉欣,胜利地打开了德里之门。

1526年4月,在印度德里以北一个叫做帕尼帕特的地区,德里苏丹易卜拉欣集结起十万大军和千头战象。这个帕尼帕特以前曾经发生过多次著名战役,现在又要担负起历史性的使命,为决定印度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搭建一个巨大的舞台。在德里军队面前,是同样的伊斯兰教徒,时年43岁的巴布尔。

巴布尔率领的是一支由12000万人组成的拥有大量火炮的军队,虽然他这次进入印度以来一路上势如破竹,但是德里方面仍然拥有强大的实力,人家并不是不堪一击,何况易卜拉欣在得知巴布尔攻来之后,早就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能不能在这次大决战中一鼓作气、以少数兵力战胜人数众多的对手,这对于巴布尔说来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验。

久经考验的巴布尔是个非常善于用兵的人,在了解战场情况方面,这个外来人似乎并不比他的德里对手差,他非常清楚与目前这片土地的主人对战时,抢占战术制高点和有利地形有多么重要。于是在开战之前,他就下达命令,让他手下的将领们作好充分的准备。巴布尔的士兵首先抢占了帕尼帕特城堡,然后就把军队安排、布置在帕尼帕特城堡以及城外不远的沟壕、森林之间,这样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帕尼帕特城堡作为依托。在军队战阵的中央位置,巴布尔则安排了他最为看重的700辆载有大口径、短炮身大炮的战车。

后来,巴布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每个士兵都奉命就地取材,采集、赶制大车,共配备了700辆大车。乌斯塔德·阿利接到命令,所有的战车都要按照突厥人的方式用皮绳代替铁链,将它们联成一体,每两辆大车之间都设有五、六个胸墙,其后有火炮手站着引发火炮。”

巴布尔安排军队的右翼由他的长子胡马雍统帅,以帕尼帕特城堡作为掩护,能攻能守;军队的左翼则是由穆罕默德·苏丹·米尔扎作为统帅,把朱木拿河的旧河床深挖成堑壕,并且使用荆棘扎成鹿砦作为掩护;中军由巴布尔自己亲自来指挥,他把军中所有的大炮都集中布置在前沿地带,把大车联成一体,再加上用砖砌成的雉堞加强掩护。每组大车之间都另外安排了间隙,这是为了便于战场态势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派骑兵出击。

易卜拉欣所率领的德里大军人数众多,又经过了更为充分的准备,但在巴布尔看来敌军规模虽大,弱点也不少。军事主帅就“是一个没有经验的人,行动粗心大意,前进时没有秩序,驻军或撤退时没有规划,而在作战时又没有深谋远虑的布置。”显然,巴布尔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双方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由兵力多少决定的。

巴布尔和易卜拉欣的军队在战前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动员,对峙了一个星期以后,巴布尔在4月21日的早晨率先发起了攻击。他先是命令一小股部队冲入敌阵,作为诱饵,引诱敌军出击,再对出击的军队进行打击。

虽然还没到5月,可是北部印度地区的白天气温很快就会升到摄氏40度,德里方面都是能够适应这种炎热气候的,士兵和战象对这样的气候习以为常。巴布尔的军队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劳师远征,士兵大都不习惯高温天气,所以巴布尔选择早上发动攻击,他希望早些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如果战局拖得太长,当地的炎热天气就非常可能使士兵战斗力急剧下降。

士兵人数和当地气候是易卜拉欣的优势,而武器装备则是巴布尔的优势。德里苏丹国的军队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可是他们士兵手中的武器装备基本上还是冷兵器,刀箭是主要的杀敌工具。而巴布尔早些年就从他的波斯朋友那里获得了运用火器的经验,他的军队中有当时威力巨大的700门火炮,一部分士兵还装备了火枪。在印度的历史上,在大规模战斗中使用火炮这还是第一次,正是这些火器,帮助巴布尔改变了战局,也决定了德里军队和印度的命运。除此之外,巴布尔骑兵手中还有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蒙古弓弩。

大概在早上6点左右,德里军队对于巴布尔的试探性进攻作出了反应,德里士兵们开始了反冲锋,易卜拉欣苏丹指挥他的军队和身躯庞大的战象,也对巴布尔发动了攻击。

战象一直是印度次大陆战场上的强大攻防力量,当战象如同旋风一般向敌人压过去之时,大地都为之颤抖,那摧垮一切的气势谁都难以阻挡,但是现在,战象这印度战场上最好用的武器有对手可以克制它了。

巴布尔见到易卜拉欣军队的战象群冲过来了,就沉着地命令左右两翼军队凭险固守,先不要轻易出击,他自己则亲自指挥火炮,集中火力准备反攻。当德里军队中最前面的战象群已经冲到距离400米左右的时候,巴布尔命令所有的大炮一起开火。霎时700门大炮发出雷鸣巨响,虽然那时火炮的杀伤力不如现在,但是战场上弹片横飞、硝烟弥漫,受到巨大炮声、火光的惊吓,从来就没见过这种阵势也没受过这种训练的战象就不听驭手指挥了,并且向四处跑开。

见到火炮攻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敌军阵形已乱,巴布尔就立即命令骑兵,马上从两翼攻击敌军,巴布尔军队承继蒙古铁骑的传统,士兵们在战马上熟练地使用蒙古弓,在接触之前杀伤敌人。

德里苏丹易卜拉欣身先士足,带领先头部队奋力冲杀,不幸陷入到巴布尔军队的包围之中。德里军队人数虽多,但战线拖得太长,后续部队不能及时跟上为先头部队提供支持,使先头部队陷于苦战,不久后续部队也与敌人纠缠到一起。

这场大规模的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之后,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但是德里的军队却渐渐地支撑不住了,在巴布尔的打击下开始溃败,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德里苏丹易卜拉欣也战死于乱军之中,印度士兵死伤将近两万人。而巴布尔由于战术运用得当,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士兵也只死伤4000人,凭借这场战斗,巴布尔就一举击溃了德里苏丹国。

巴布尔在回忆录中记录下了这场辉煌的大胜,他写道:“感谢真主的仁慈,我化险为夷了!半日之内这支强大的敌军就陈尸遍野。”

取得胜利之后,巴布尔立即命令他的长子胡马雍率领军队前往阿格拉城。他要胡马雍马上控制那里的局势,一是为了打击那里的驻军,二是他知道那里有大量的财富,一定要拿到手,不要轻易散失到敌军之中。正是这个精明而且及时的决定,使得胡马雍拿到了一颗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钻石,这颗钻石在以后的时代几经辗转,落入到了英国人手中,并且最终安放到了英国国王的皇冠之上。

后来巴布尔在阿格拉与胡马雍合兵到一处时,胡马雍把钻石交给巴布尔,巴布尔激动地告诉胡马雍,这颗钻石的价值太大了,足可以换取全世界人两天半的口粮。由于巴布尔与这颗钻石的渊源,后世就把这颗钻石称为“巴布尔钻石”。

1526年,挟帕尼帕特胜利之威,巴布尔攻占了德里苏丹国的都城,并且于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礼拜式上,宣布自己成为“印度斯坦皇帝”,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把德里作为帝国的首都。

自此,德里苏丹国在印度三百多年的统治就结束了,而新的莫卧儿时代就在印度开始了。

巴布尔的先祖帖木儿当初攻占德里时,主要是为了掠夺那里的财富,并没有打算在印度长期建立统治。而巴布尔一改帖木儿的做法,他不想像帖木儿那样把奴隶和财富抢走,而是选择了留下来在富庶的印度大地上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德里苏丹国的旧臣们见巴布尔并不像先前那样抢了就走,这次是真的要留下来了,就纷纷与巴布尔联系表示愿意服从。巴布尔来到印度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可是他还不能一下子消化掉德里苏丹国的所有抵抗,所以看到那些旧贵族们愿意放弃敌意转而支持他时,就决定顺水推舟,把北印平原上的土地划出一块一块的范围,让那些人代替他分别去占领。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不久巴布尔就很容易地占有了北部印度的大部分区域。

虽然巴布尔在印度建立起了永久帝国,他的部下们很多人并不理解也不支持。那些由中亚地区的蒙古人、突厥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组成的军队,总是习惯于入侵以后,就携带着劫掠来的奴隶和财富返回原地的生活。虽然他们的家乡同印度一样饱受战争蹂躏,可故土难离,所以他们不愿意在印度安家。他手下很多大臣和军事将领们对巴布尔说:“印度这里没有良马,也没有葡萄、甜瓜、清泉,甚至就连蜡烛都没有,我们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呢?”

但巴布尔的眼光看得很远,他知道次大陆的发展前景比他的家乡好得可不是一点儿,他一定要说服部众,与他一起开拓未来。他说:“印度有着辽阔的土地和千百年来积累下的财富,这里还拥有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我们可以使用这些人建造起一个富强的国家,这些比我们的老家强多了。”他不仅做将领的工作,又召集了全军的将士,向所有人表明了自己要在印度永久留下来建国的决心,愿意走的可以回老家去,愿意留下的就与他一起干。就这样,他的想法终于赢得了将领和士兵们的理解,莫卧儿帝国就这样在北部印度站住了脚。

在印度,不愿意对巴布尔这个外来户表示臣服的人大有人在,其中有与德里苏丹国奋争了数百年的拉其普特人,也有原来旧王朝的地方突厥贵族。巴布尔想要在印度大地上站住脚,就要把这些反抗力量一一解决,在他创建王朝之日起到去世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力图改变王朝立足不稳的局面。

1527年,巴布尔率领他的莫卧儿军队,与以梅瓦尔的拉那·桑伽为首的拉其普特同盟军队,在阿格拉以西的坎奴村进行了一场决战。印度拉其普特人素来以骁勇善战、不怕牺牲而闻名,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拉其普特男人的无上光荣。拉其普特军队的统领拉那·桑伽更是身经百战,据说多年征战给他身上留下的伤痕就有八十多处,还曾在战场上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条胳膊,一条腿也伤残了。

这一年的春天,巴布尔率领莫卧儿军队在坎奴向拉其普特人发起了进攻,他所采取的战术与对阵易卜拉欣的战术是一样的,同样是骑兵与炮队协同作战以及两翼包抄敌军后方。而拉那·桑伽则率领拉其普特同盟120位王公们的8万联军、500头战象。又是一场激烈的拼杀,战役的结果是拉其普特人被巴布尔打败了,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

之后的几年中,巴布尔继续率领大军进攻印度各地的武装势力,通过一系列的战役占领了大片区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29年5月的哥桥拉河之战,阿富汗军事统领马茂德组织起10万之众的联军,在比哈尔准备与巴布尔一决雌雄。在恒河与哥桥拉河的交汇处,两军排开战阵。强大的火炮还是巴布尔手中的制胜利器,他亲自指挥莫卧儿军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强渡哥桥拉河,然后分兵夹击敌军。顶不住敌方攻势的阿富汗人最后全线溃败,马茂德也逃亡到了孟加拉。至此,阿富汗人在印度比哈尔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清除掉了,胜利后的巴布尔长舒了一口气,那些强硬的敌人们,被他一口一口地吃掉了。

在印度所有外来者建立起来的王朝之中,莫卧尔王朝可以说是最伟大的王朝,巴布尔创立的这个王朝给次大陆普遍注入了伊斯兰文化因素,把印度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总的来说,伊斯兰入侵印度次大陆的风潮共有三次,每次风潮的相隔时间都很长。第一次是由阿拉伯人掀起来的,他们在712年侵入到了印度河河口附近的信德,这些阿拉伯人后来没有在印度内地立足。

第二次风潮是发生在1000年左右,也就是突厥穆斯林从阿富汗向印度扩张之时,时断时续达四个世纪之久。在北部印度的辽阔地区,建立起了许多穆斯林政权,但是在北印度穆斯林政权统治范围内,大部分人依然信奉着印度教。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北方来的力量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在政治上实现了变更,但他们却无法把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商人和基层官吏都换掉,他们离不开那些印度教臣民。而在南部印度地区,印度教国家则继续存在着。15世纪的第三次穆斯林入侵风潮,则是随着巴布尔创建的莫卧儿王朝开始的,全印度依然还是印度教占有压倒性优势,但莫卧儿王朝却以更大强度推动了伊斯兰教在次大陆的普及。

1530年12月26日,年仅47岁的巴布尔英年早逝,最终葬在了喀布尔。

出身高贵却生不逢时的巴布尔,一生中历经坎坷,大起大落,屡败屡战,终于创建了印度历史上影响巨大的王朝,利用自己过人的精力和绝顶的智慧奠定起庞大的帝国基业。他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谋划着军事和政治进攻、防御、转移和退却,总是在思索着征服他人,保全自己。

巴布尔一生中都是在残酷的戎马生涯中度过的,但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却总是赋以柔情。据传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长子胡马雍病得很重,巴布尔心疼得接连好多天围在儿子的病榻前不停地祷告,他说,把他的病给我吧,我宁愿代他去死。后来巴布尔果真病了,而且他的病一天天在加重,而胡马雍却一天天好起来了。在临终前,巴布尔把胡马雍叫到身边,叮嘱说:“要记住,将来你一定不要对兄弟们下手,即使他们罪有应得。”

文学家帝王

巴布尔去世之后留下了一部《巴布尔回忆录》和两本诗集,足以说明他在文学方面的作为。

巴布尔在军事生涯之初就特别喜欢文学,他从11岁那一年就开始写日记了,把自己在征战中的所见所闻都很细致地记录下来,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从未中断过。《巴布尔回忆录》还是一部文笔优美的回忆录,他是在二十多岁时偶然间产生了写这本书的念头的。在书中他既表达了爱好和乐趣,也记录下各种事实,表述了自己对一些重大事件的观点。最初这本回忆录是作为皇家资料收藏的,后来才通过手抄本公开出来。

自小活动在中亚的巴布尔,精通波斯文和突厥文。他的突厥文造诣是很高的,在他所处的时代里,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突厥文学大师,作为一个帝王,这是极为难得的。这里所说的突厥文和我们隋唐时代与中原王朝并立的北方游牧突厥族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指的是原先蒙古历史上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其领地内的各个游牧民族在融合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通用语言,所以又叫察合台文。

巴布尔的这部回忆录更像是一部札记,这本书的内容即时性很强,每件事都是巴布尔所经历过的事情。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罢,都以具体的日期为顺序展示事件的一步步发展。而巴布尔本人就是这些历史著名事件的经历人甚至是策划人,这回忆录更像是历史进程的记事本。由于《巴布尔回忆录》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还是当事人的绝对第一手材料,所以就成了研究相关区域军事、政治、民族等大事件的重要史料。又由于巴布尔的突厥文水平出众,这本书还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同类推荐
  • 射鹿英雄传

    射鹿英雄传

    北宋徽宗政和三年.主角从一个乡间里正起步纵横北宋、辽、西夏和金之间,打出一片汉人正统的锦绣江山!
  •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无赖天子刘邦的逆袭

    秦汉时期民风彪悍,野合之风盛行,天下战争使男人大都死绝,少妇寡妇需要男人来安慰,刘邦就是野合的产物,那时候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小妾和后母私通都是正常情况。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皇帝刘邦一生打下江山,耕耘女人使刘姓成为中国超级大姓,刘邦就是上天派遣下凡来管理天下的天子,虽历经磨难最终开挂逆袭成为一代君主。可以不服人,但不可不认命,命运如此安排自有一番成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 杨宗保

    杨宗保

    穿越北宋真宗年间,成为历史没有记载的杨宗保!是演义?还是历史?历史怎么这么不靠谱?是吞辽灭夏,收复燕云?还是庙堂革新,富民强宋?先定个小目标:这一世,爷们得扛起!可不能让寡妇桂英带着婶娘们出征咯!
  • 靖康

    靖康

    靖康,中国最屈辱历史的代名词!公元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女真大军南下,攻入汴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山河破碎,中原沦陷,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长达百年的宋金战争中,近两千万百姓死于这场战火。无数的仁人志士以收复失地为己任,岳飞大声疾呼“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然而,一心偏安的赵构杀害了岳飞,制造了悲恸千古的冤案!在历史浩劫即将来临之际,秦牧意外的来到了北宋,面临着家徒四壁的赤贫生活,艰难的时局,他将如何抉择?他的到来,是否会让历史的车轮发生改变?靖康之耻这段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历史是否还要发生?历史又会有哪些改变?岳飞、李纲、宗泽、杨再兴、张宪、牛皋、岳云、韩世忠、种师道、余玠、梁红玉、李师师、李清照,宋徽宗、宋钦宗、赵构、秦桧,完颜兀术、完颜粘罕、完颜斡离不、金太宗、完颜谷神、耶律大石,他们的命运是否会发生变化?
  • 青山隐

    青山隐

    一个史官之子游历天下的故事,却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时代的洪流……
热门推荐
  • 我的爱

    我的爱

    梁临风是供职于财经报社的职业女性,她和身为集团总裁的舒桐相恋后秘密结婚。梁临风努力工作,不愿成为舒桐的附庸,而舒桐对她的过度保护却让她感到自己处于被控制的地位。气愤下梁临风向舒桐提出离婚,却又在舒桐被袭击受伤后回到他的身边。仍然深爱着舒桐,却又无法完全认同他的做法,让梁临风痛苦无比。而经过了磨难的舒桐也向梁临风承认,对她太过保护是因为自己童年父母双亡的阴影。仍然相爱的两个人选择了互相包容和体谅,梁临风也得以为了理想而自由翱翔。
  • 悟空快回来之重回人间

    悟空快回来之重回人间

    天宫唐僧:“小空空空空空啊,你说你这在大罗金仙都卡了快半个世纪了,还没突破啊,你看看为师,突破到天仙都也有一段时间了,你看看都可以造出一个以前立方的的空间玩了,你连五百立方都变不出来,是不是如来老儿把你的丹药扣留拉,为师这就找他算账去,之前把为师金蟾子给搞下去了,虽然修为上来了,但是,差点死个八十一回啊,#/#/#@#@#/@@%~*£?&£$??......”孙悟空:“......”突然,唐僧一拍大腿,说:“对了,为师当时也是去了凡间历练了一番才突破,不然我到时候给你封印些记忆,到时候到如来那里告你状,把你贬下届。”悟空:“你真的是我师傅吗?”
  •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住持抛宝碗教徒弟、吝啬带来苦果、公孙仪不受赠鱼等哲理故事。
  • 神禁时代

    神禁时代

    这是一个没有众神的时代,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诞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码字专家

    码字专家

    2013年的扑街写手,重生在07年,这一年,番茄星辰起舞,跳舞邪气巅峰,月关回明一炮而红,难忘极品几分情……当王鸿隔世再次触摸上键盘,心神恍惚间,他自语:“前世愿今生弥,誓不扑街!”从《盘龙》到《斗破苍穹》,在玄幻奇幻的巅峰过后,他转战都市、历史,跨界两书同写,因此而有人质疑他的速度,他说:“其实这些故事都在我脑子里,我要做的不过是用我一分钟平均六七十个字的速度将它们码出来罢了,剩下的时间喝喝酒享享乐,仅此而已。”
  • 茫茫天道

    茫茫天道

    看!九天幻灭,漫天神魔灰飞烟灭阅!十地颠覆,亿万生灵痛苦哀嚎战!九天十地,覆灭世间只弹指间恨!天道无常,纵神威盖世亦惘然愿!逆天改命,只为心中那丝芳华叹!茫茫前路,一抹凄凉空伴清风~~~
  • 森夏

    森夏

    七年前夏日的森林,一个如闲云般迷离的梦,在那误入的空间,少年、古树、狐狸……明明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少年少女,他却在另一个世界拥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时间。然而她偏偏再一次闯入了这个世界,一个属于妖怪的地带。一段羁绊,如一支苇笛,符音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笛声的辙痕跨过整个黄昏的静谧。故事的开始,发生在一个森林的夏天……“想你的时候,我就循着这条小路去找你。”——俞夏
  • 无邪小妖后:妖王,求放过
  • 我是少东家

    我是少东家

    他是豪门的少东家,却只想过深入简出的生活。一场谋杀,让他的生活不再平庸。在神勇警探和已经去世多年的母亲的帮助下,他成功地成长为万魔之上的“镜”。
  • 死神之灵魂契约

    死神之灵魂契约

    喂,那个一无是处的小子,乖乖与我签订契约吧,将你的灵魂交付于我,成为我伟大冥王哈迪斯的仆人吧。我,可以给你权利、美女,桀桀……“我,不要,我只要力量,事业、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