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7900000036

第36章 隋唐时期的道教思想

第一节 隋唐时期道教的概况

隋唐五代是道教的发展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相继出现,道书的编辑和研究日益增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道教自身的原因。道教内中各个学术派别,如南、北天师道、上清、灵宝、净明、茅山等派随着隋的统一,在学术上也逐渐合流。同儒学和佛学以南学为主、统一南北学术的情况相似,道教在思想体系上多数继承了南方陆修静、陶弘景一派的法统。由于学派的统一,就加速了道教封建化的过程,建立了和封建制度相适应的教职制度。以道士为例,在阶次上分为六阶:①天真道士;②神仙道士;③山居道士;④出家道士;⑤在家道士;⑥祭酒道士。从道行高低上分有三号:①法师;②威仪师;③律师。从职务上分:有方丈、住持、监院等。从尊贵上分:有先生、真人、天师等(参见《三洞奉道科戒》)。这样严密的组织,弥补了道教在发展规模和人数上的不足。尽管在唐代只有宫观(道教的庙宇)1900余处,道士15000余人(见杜光庭《历代崇道记》),其人数还不及佛教的1/20,但道教仍能在当时的思想界占据重要的地位,与儒、佛并立而成鼎足之势。

就道教的理论而言,由于经过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之间的辩论和交流,唐代的道教学者进一步吸收儒学和佛学的思想资料,用以充实自己的体系,在宗教的形式下论述了若干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例如,他们中的多数人都研究了万物生成的理论。这个问题,从唐初到中唐以前,除佛学外,儒学议论不多,有时也是重复过去的一些说法。唐代的道教学者杂采《老子》、《周易》等典籍,以“道”为本体,以阴阳五行为中介,以万物为阴阳五行交互作用的产物。阴阳五行产生万物的原因,据说是由于“道”具有“虚静”或“唯识”的性质;而认识“道”的方法是“当灭知见”,即摈弃感觉和思维。又如,唐代的道教学者比较重视对性命之学的研究。“性命”本来是儒学的古老命题,也是佛学议论的重要内容,在道教思想体系中不占主导地位,一直到陶弘景的时代,许多道教学者还致力于宣传长生成仙的思想。后来可能由于道教的炼丹服药求仙不得,铅汞等物,有强烈的毒性,服之辄死,就逐渐转变研究方向,从性与命方面来寻求保养之术。唐代的道教学者明确地把“道”(精神)和“形”(形体)作为区分“性”与“命”的界限,认为“性”是由“道”派生的,因而是没有形象可见的,“命”是由“形”所赋予的,因而是外在的显露的。因此,存养性命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内修外炼相结合,即根据所谓的“抑情养性”、“主静去欲”、“守静去躁”等原则,排除情欲对身心的干扰;运用道教传统的“守一”、“行气”等方术,通过气功、导引、按摩等手段,保持身心健康。这些见解具有承前启后的学术价值。此外,唐代道教学者所讨论的道器、道气、形神、形气、体用、阴阳五行等范畴,也引起当代和后世学者的广泛兴趣。由此可见,唐代的道教思想已经进入宗教哲学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宋代理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由于道教的力量和影响日益增大,遂使隋唐五代的许多封建统治者愈来愈重视和利用道教,奉行崇道政策,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贯彻。例如,隋朝的统治者虽大力提倡佛教,但并不排斥道教。隋文帝的开皇年号,就是取自道教经典中所谓天地开劫的年号之一。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专门下诏保护佛教和道教,禁止毁坏佛、道二教的神像,违者以“恶逆”论处。据史书记载,隋炀帝也曾拜陶弘景的弟子王远道为师。大业年间,道士多以其术,得到信用。

唐初更推崇道教,王室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代。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时代道教徒更加显赫。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正式诏令“道士女冠隶宗正寺”。唐代的宗正寺是负责管理宗庙陵寝和宗姓亲族的机构,这是唐代皇帝把道士和女冠当作宗室的成员。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开始设置玄学博士,招收生徒,令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参见《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列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又在全国各地建立玄元皇帝庙,画玄元皇帝像,而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容五像陪祀。杜甫的《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说:“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扬。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癐,千官列雁列。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这是通过赞美吴道子精湛的绘画技艺,描述了当时玄元皇帝调内的显赫气势。天宝年间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规定将此四子所著书列为真经。又设置崇玄馆,改崇玄学为通道学,博子为道德博士,以宰相为大学士,总领天下道院,开宋朝的先声。唐代许多公主嫔妃都喜欢入道作女冠,杨贵妃就曾经被度为女道士。朝臣中如贺知章等曾弃官入道。道士更被封官袭爵。在武宗时,因宰相李德裕崇奉道教,再加上道士赵归真的鼓吹,成为“会昌毁佛”的直接原因之一。

唐武宗以后的唐代皇帝,仍然崇奉道教。至于五代十国的帝王,也国袭唐代的风气,尊重道徒,兴修宫观,收集散失的道书,命道士宣讲道教经典,这对于道教的继续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隋唐五代,道教还向海外,主要是朝鲜和日本传播。日人山上忆良(公元733年卒)曾以《抱朴子》为主题作词咏歌。日僧弘法也曾于公元797年著《三教指挥》,阐述中国道教的黄白之术和长生成仙思想。《高丽史》也记载有唐初引入道教的史实。不过,道教在朝鲜和日本并没有像佛教那样形成独立的宗派。在朝鲜称之为“花郎”的组织就与道教有关,而日本的“山伏”(即隐伏山中修道的人,也叫作修验道的人),就是以道教密教合流为内容的日本化的宗教(参见傅勤家《中国道教史》第14章)。

唐代的著名道士很多,从道流的出处来看,也有不同的类型,其中,致力于道教理论研究并能自成体系的,则以唐代的王玄览、司马承祯、李筌,五代十国的谭峭等人为著名。

第二节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王玄览(公元626~697年)名晖,法名玄览,广汉绵竹(今属四川)人。30余岁时,曾与二三友去茅山学道,途中觉得同行的人都不具有“仙才”,半路返归故里。感叹“长生之道,无可共修”,此后遍研道、释二教经典,专重“心证”。49岁时,受益州(治今四川成都)长史李孝逸召见,深受敬重。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奉召赴京,行至洛州而卒。弟子尊其为洪元先生,将他谈论经教的语录,辑成《玄珠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

王玄览的《玄珠录》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佛家学说,表现出明显的道、佛合流的色彩。他以“道”为最高范畴,以《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一章)为理论基础,把“道”看成是“可道”与“常道”的统一体。他认为“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万物有生有死,不能长存,而天地则无生无死,可以长存。因此,“可道”无常,是假;而“常道”才是真、是实。所以他又称“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玄珠录》卷上,第七)。由于“常道”和“可道”都同是“道”,因此双方也存在着“相因生”、“相因灭”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他说:“不但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但常道常,亦是可道常。”(卷上,第八)这段话,他没有作具体解释,大意是说,“常道”要通过“可道”才能够表现;“可道”要依靠“常道”才能够存在。“道”的性质,就是这种真与不真、常与不常的统一体。这样的说法,十分类似华严宗的思辨哲学。可以说,道家的观点、佛家的方法是构成王玄览“道体”说的两块基石。

王玄览认为,不但“道”具有两重性,“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具有两重性。从“常道”从而,它是物的精神性本体,它不随物的生灭而生灭,所以说它是“真”、是“常”。从“可道”而言,它只是“常道”在物上的印记,它要随物的生灭而生灭,所以说它是“假”、是“不常”。他认为,“道”只有一个,但“道”的印记遍于每一物,每一物都是“道”的印记;“道”的印记与物不分彼此,浑然一体,“即物是道”,“道皆是物”,但作为“道”本身则是永恒不变的。借以说明“道”超越物质世界而又主宰物质世界的绝对性质。

王玄览在谈到“道”与人的关系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道”与众生异,怎么可能修得“道”?如果众生与“道”同,那又何必要修“道”?对于前一个问题,王玄览的回答是,“道”与众生也存在着“互相因”,即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关系。据他说:“众生禀道生”,所以是“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因此众生可以因修而得“道”。这种“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的命题,与“即物是道”、“道皆是物”的命题一样,在后代的理学和反理学思潮中都产生了反响。对后一个命题,他的回答是,众生与“道”同,这是要经过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的。当人的言行还没有完全置于“道”的约束之下时,他叫做“人显道隐”,就会受到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困惑,众生需要修“道”,就是为了避苦求乐,早一天进入道教所构造的“乐园”中去。

王玄览认为可修而得的“道”,不仅是指“可道”,而且包括“常道”。他指出,“可道”是与物相联系的,它们都是以“常道”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因而都没有自己的本性,都不能自我作主,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据他说:“无常生其形”(卷上,第六),即修“可道”只能保存形体,成为“形仙”,这种表面的工夫,他又叫做“滥道”、“私道”。然而,他又认为,虽说“可道”是“妄”,但又不可不修,因为“即妄等之法,并悉是真”(卷上,第一),这是得以“常道”的必经阶梯。

对于如何修炼“常道”的问题,王玄览以为,不应外求,而应内求,他称之为坐忘养神。他说:“形养得形仙,坐忘养舍形入真”(卷上,第六),只有用坐忘的方法养神,才能超越形体,得到真道。按他的解释,“道”不在人心之外,而是人心之中具有“道”的印记,他称之为“道性”。“道”生万物,就是“道”通过心生万物,心与客观民界的关系“常以心为主”(卷下,第四),即心是客观世界的主宰,客观世界的运动和静止,都不过是人的主观感觉。他举例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动静”,动静皆由视觉引起:“眼摇见物摇,其物实不摇。眼静见物静,其物实不静。为有二眼故,见物有动静。”(卷下,第五至第六)如果没有人的二眼,也就没有动静的存在。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卷下,第三)所以,他认为修习“常道”的要旨是通过“心证”求得一个清静不变的“识体”。这又和佛教唯识宗的观点接近了。

王玄览认为“心证”要分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是灭绝知见。他说:“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卷上,第六)这里,他提出并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人死了,知见也就自然消失,那么,何必要劝人苦修强令灭知见呢?他认为形神俱灭,这不是得道,只有知见先于形体灭绝,把人修炼成无思无虑的状态,才是“得解脱”。其次,是要恬淡守一。王玄览解释说:恬淡,就是“虚心”,把杂念从心里排除出去,让“道”占据整个思想的领地。守一,就是心不动散,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归心志不移变”(卷下,第九),他把这种方法叫做“修变求不变,修用以归体。”(卷上,第十六)据他说,如此便可与“常道”为一,成为“神仙”。

第三节 司马承祯的修道理论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河内(今河南温县)人。21岁时入道,师事潘师正,为陶弘景三传弟子。后隐于天台山玉霄峰,自称“白云子”或“白云道士”。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师,降手敕予以赞扬。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又奉诏入宫,问以阴阳术数及理国之事。唐玄宗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把他请到京师。十五年,又召到京师,令其住在王屋山阳台观。玄宗又以司马承祯善篆隶字,自成一体,乃命他以三体写《老子》石经,刊正文句,定著5380言,为真本。卒谥“贞一先生”。著有《坐忘论》、《天隐子》等。

《天隐子》一书,因司马承祯在书序中有“天隐子,吾不知其何许人”的说法,在《后序口诀》中又有“承祯诵天隐子之书”等句,遂引起后来对此书是否是司马承祯所著的怀疑。当代学者卿希泰根据南宋胡琏的《书天隐子后》一文所作的考证,认为“从内容来看,此书与《坐忘论》亦互为表里,有不少一致之处。”他又据“曾癮《道枢》中有《坐忘论》上中下三篇,其中篇即《天隐子》,其上下篇即司马承祯的《坐忘论》”,所以他赞同胡琏关于“‘天隐子不知何许人也’意者,不欲自显其名邪”的见解(参见《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二卷第六章第五节),此说比较合理。

司马承祯受儒家“性善论”的影响,把成仙的可能性扩大到每个人身上,不主张在信徒中划分等级,限定成仙的范围。他认为俗人与神仙都禀赋有“阴阳神虚”之气,因此,人也具有神仙的气质。他说:俗人与神仙的区别在于能否“修我虚气,勿为世俗所沦污;遂我自然,勿为邪见所凝滞”(《天隐子·神仙》)。

司马承祯的道教理论以论述怎样修道成仙为重点。他吸收了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学的止观、禅定学说,提出“易简”的学仙方法和渐进的修真步骤,把修仙的过程分为五道“渐门”和七个阶段。前者主要是把陶弘景等人提倡的炼丹、服食等修道方术,简化为健身和安神之类的活动。后者则强调修道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综合其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修炼形体方面的,大意是说,要饮食得当,居处适宜,劳逸结合,并经常用按摩之法保持血脉舒畅。另一个是养性修心方面的,这方面的要求有以下几项:首先要解决宗教信仰问题,信教必须虔诚,不能有丝毫怀疑。这种信道虔诚的态度就叫做“敬信”。其次,是要弃事无为,既不去参预世俗的事务,又不和人们交往,这种“无事安闲,方可修道”(《坐忘论·断缘》)的人生哲学,就叫做“断缘”,也叫做“安处”。第三,是要集中精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他认为心神是一身之主,心安才能目安,目安才能体安,所以学道一开始就要集中精力,这种工夫叫做“收心”或“静定”,类似佛家的坐禅、儒家的“正心”。第四,是要安于道徒生活,安会守己,不欲多取、多求,这就叫做“简事”。第五,是要忘掉外物,更不要被外物所迷惑。他引用庄子的话说:所谓美色,人见之喜悦,而“鱼见深入”,“鸟见高飞”,可见这种喜悦还是一种偏见,是仙人看作为“秽浊”的东西,只有忘物才是道教的“真观”,他又叫做“存想”。第六,是要修炼得“形如槁木,心若死灰”(《坐忘论·泰定》),而物我两忘,这已是最后一道关口,接近于得道了,所以他叫做“泰定”或“坐忘”。下一步就是“得道”。得道以后便成为无所不能、无所不解的神仙,所以这种工夫也叫做“神解”。他还说,“神解”融佛家的“真如”、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一性”为一体,而成为三教所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见《天隐子·神解》)。

司马承祯又把修道的五道“渐门”和七个阶段概括为“无欲”和“静心”,这是他的修道理论的实质所在。他说:“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坐忘论·收心》),这是说,静才是产生智慧的根源,动是产生昏乱的根源,人们应当去动守静。为了达到“静心”的状态,他认为必须防止三种偏向:第一种偏向,是“心皆起灭,不简是非,永断知觉”(《坐忘论·收心》),是用强制的方法硬使自己的思想跳出是非圈子之外,永断知觉。司马承祯认为是不对的,这叫做“盲定”。第二种偏向,就是“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就是不产生善的念头,也不产生恶的念头,让思想任意浮游,自动地进入静的状态。他认为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不对,这叫做“自定”。第三种偏向,是“遍行诸事,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就是言行不一,口头上说要静心,实际上什么事都要去做,还自认为“无染”。他认为这也是错误的。

司马承祯认为,只有把“静心”和“无欲”相联系,做到应物而不为物累,才能全面实现其修道的主张。在他看来,“静心”不是什么都不去想,而是要以“无欲”作为追求的对象。具体作法是用“离境之心”(“静心”)去观察外界事物,从中发现“嗜欲”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进而“心舍诸欲,住无所有,除情正性”(《坐忘论·真观》),然后再回过头来观察自己旧日的情欲,从此“自生厌薄”,自觉地抵制和清除“嗜欲”的干扰。这种能够从静到动,又从动再回归到静的人,他称之为思想上的“醒人”,并告诫人们不要做思想上的“醉汉”。总之,在他看来,“无欲”就是“静心”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这种静心无欲的修道理论与后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无欲故静”学说,程颐的“定性”主张,朱熹的“惩忿窒欲”观点等,都很相似,而为宋明理学所吸取。

值得提出的是,司马承祯在宗教的形式下,探讨了量的积累和质的转化的相互关系。他说:“神凝至圣,积习而成”(《坐忘论·收心》),先从细微简易的工夫做起,然后才能达到神圣的境界。他批评有些学道的人只知道慕“大道”、“妙法”,而不去研究“大道”、“妙法”之所以成就的原因,这些人不懂得绚丽多彩的贝绵(上有贝形花纹的锦缎)是由一根根细丝织成的,翱翔天空的大鹏是从卵雏逐渐成长起来的,妄想不费力气就工儿得成功,犹如庄子所说的“见卵而求时夜(时夜,指鸡),见弹(弹丸)而求癰炙(癰,俗称猫头鹰。癰炙,指烤癰鸟为食)”(《坐忘论·收心》),是非常可笑的。

第四节 李筌的思想

李筌,号达观子,唐陇西(今甘肃境内)人。少年时喜好神仙之道,曾隐居在嵩山的少室山。唐玄宗开元(公元713~741年)中,为江陵节度副使、御史中丞(一说为荆南节度判官,一说为荆南节度使、仙州刺史),时为李林甫所排挤,入名山访道,后不知所终。著有《太白阴经》、《中台志》,另著有《阃外春秋》(已佚,有巴黎图书馆所藏敦煌本《阃外春秋》残卷)。还著有《阴符经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阴符经》不是李筌的著作。这个问题早在宋代就有议论,邵雍说:“《阴符经》七国时书也。”程颐就说得更早:“《阴符经》何时书,非商末则周末。”他们对作者的时代说法不一,但都肯定《阴符经》比李筌早出。朱熹则认为“《阴符经》恐是李筌所为,是他着力去处。何故?只因他说起,便行于世”(《阴符经考异》。《朱子语类》卷125与此小异)。此后便引起长期的争论。当代学者王明先生根据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9所引资料,以及吴筠的著作,指出:“唐初欧阳询,褚遂良都已写《阴符经》帖”,比李筌生活时代略早的“吴筠且引其文作论”,认为《阴符经》不是李筌所著。他又据唐末杜光庭《神仙感遇传》中有《阴符经》是大魏年间成书的记载,由此推测成书的年代,约在公元531~580年这段期间,作者大抵是北朝一个久经世变的隐者(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第139~146页)。第二,《黄帝阴符经集注》,即所谓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诸葛亮、张良、李筌七家注或七贤注本,多数学者认为其中的注文均系伪托,所以不能把此书列入李筌的著作中。

李筌的思想,宗教色彩比较淡薄,他以先秦时期的道家、法家和兵家思想为基础来构造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是论述“抱一”复本思想。“抱一”一词出自《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十章)王弼注:“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大意是说,人能居常守静,精神就不会散失,就能不受外物的干扰。这也就是《庄子·在宥》所说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道教创立之初就将“抱一”或称“守一”作为修炼方术,《太平经》称它为“古今要道”,行之“可长存而不老”。不过《太平经》所说的“守一”,既指守持精神,又指守持人格化了的“身中之神”。两晋南北朝,“抱一”或“守一”术盛行,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就专讲“守一”。后来陶弘景一派认为坚持存神服气,叩齿咽津,就能百神守身,长存不死。李筌虽然也讲“抱一”,但却赋予新的含义。他认为“抱一”就是“复本”,“本”就是最高的“道”,他称之为“至道”。所谓“抱一”复本,就是去体认、领悟“至道”的性质和作用,从而与“至道”融为一体。“至道”在《阴符经》里也叫做“自然之道”或“天地之道。”《阴符颂》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陵,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生矣。”这就是说,宇宙本来寂静,也就是死寂的境界,由这么一种境界逐渐生长出天地万物来,万物都静悄悄地去。李筌基本上赞同这种观点,他说:“阴阳生万物,人谓之神,不知有至道,静默而不神,能生万物阴阳,为至神矣。”(《阴符经疏》)他认为一般人只见阴阳二气产生万物的这种明显的变化,但不了解还有一个“能生万物阴阳”的“至道”存在,更不知道“至道”的“静”和“浸”的性质才推动了万物阴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他主张人们应该动用道教的方术,把自己炼就成为无味无觉却又像逐渐地生长变化的胎儿一样,从“静”与“浸”这两个方面与“至道”合二为一,成为驾驭天地万物的“神仙”。

李筌虽然以“至道”为超自然的主宰,但他又认为“至道”并不直接和万物发生关系,其间要以阴阳五行为中介。他认为,阴阳五行各按自己的自然之理而运行不息,万物中的“异殊”和“荣枯”的区别是由各自的条件造成的,并不是阴阳五行本身有什么意识和愿望,或者对谁有什么情意。他写道:“阴阳之于万物。有何情哉?夫火之性自炎,不为焦灼万物而生其炎。水之性自濡,不为漂汤万物而生其濡。水火者一其性,而万物遇之有异殊;阴阳者一其性,而万物遇之有荣枯。”(《太白阴经·天无阴阳》第一)因此,他强调人们可以认识阴阳五行的自然之理,“用心观执,奉天而行,则宇宙在乎掌中,万物生于身上矣。”(《太白阴经·天无阴阳》第一)就能根据阴阳五行运行的规则办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为自己服务,其得心应手的程度就如运万物于指掌之中。他告诫人们不要违背自然之理,否则,五行将转化为“五贼”,“所言贼者,害也,逆之不顺,则与人生害!”(《阴阳经疏》)对人们产生危害。上述观点,都是李筌“抱一”复本思想中的合理部分。

其次,是论述“以名法理国”的思想,这表现出李筌把道家和法家思想相糅合的思想倾向。他吸取韩非的说法,提倡用“法治”代替“人治”。他强调指出,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定“军国大法”,以法治国,做到“按罪而制刑,按功而设赏”;“赏无私功,刑无私罪”(《太白阴经·刑赏》第九)。同时还要“任贤使能”,广求知法执法的人才。他根据刘劭的《人物志》,把人物分为“通才”和“偏才”两种。他认为“通才”难求,应把重点放在广求“偏才”上,集各“偏才”之长,就可以弥补“通才”的不足。他列举了十种不同的专门人才以后说:“任才之道”,就是要人尽其才,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专长,“计谋使智能之士;谈说使辩说之士;离间亲疏,使间谍之士;深入诸侯之境,使乡导之士;建造五兵,使技巧之士;摧锋捕虏,守危政强,使猛毅之士;捕袭侵掠,使骄捷之士;探报计期,使疾足之士;破坚陷刚,使巨力之士;诳愚惑疾,使技术之士。”(《太白阴经·鉴才》第二十四)他认为把上述两种事情办好了,国家就会兴旺发达。所以他得出结论说:“任贤使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赏劳,不禳祀而得福。”(《太白阴经·天无阴阳》第一)。这是说,任用有才干的官吏,不必选择吉利日子,事情就能办成;严格执行法令政令,不必迷信鬼神卜筮,事情就能办好;能够奖励有功人员,不去祈求禳灾祛祸,就能得到幸福。反之,如果依靠天命鬼神,必然导致败亡。

李筌“以权术用兵”的军事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的道家,特别是法家,也往往是军事家,这一学术风格在李筌的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其军事思想的基本点是:人的主观努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他用地理环境同人的关系作比喻说:“天时不能佑无道之主,地利不能济乱亡之国。地之险易,因人而险,因人而易。”(《太白阴经·地无险阻》第二)这是说,地理环境在战争中只起一种辅助作用,是“兵之助”,不可以此作为仗恃;人的努力可以化险为夷,也可以变夷为险。他根据《孙子兵法》的《地形》、《九地》等篇关于利用地形的原则,提出应该利用不同的地形,提出不同的作战方案以克敌制胜。例如,在“散地”(诸侯各自为战的地方)不要战斗;“轻地”(敌人的边界地区)不要停留;“争地”(敌我双方都可以利用的地形)不要夺取;“衢地”(几个诸侯的交通枢纽)不要合围;“重地”(敌人城邑附近的地区)则掠夺其资源;“圮地”(山林沼泽地带)要迅速通过;“围地”(敌人据守的险要地方)要用智谋计取;“死地”(不战则灭的地方)要拚死力战。在李筌看来,地理环境是善用兵者手中的一种工具。因此,他不赞同以地理环境来说明人的勇敢和懦弱。针对当时所谓“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浇薄,海岱之人壮,崆峒之人武,燕越之人锐,凉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见《太白阴经·人无勇怯》第三)的说法,李筌列举了许多战例证明秦国也打过不少败仗,不能说“秦人劲”。吴王夫差曾称霸中原,打败越国和齐国,不能说“吴人怯”。蜀人在诸葛亮统帅下,进兵中原,威加魏将,不能说“蜀人懦”。项羽起兵灭,一度威镇四方,不能说“楚人轻”。齐国田横五百壮士,同时死难,不能说“齐人多诈”。越王勾践以弱攻强,以小取大,九年灭吴,不能说“越人浇薄”等等(见《太白阴经·人无勇怯》第三)。他认为“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乎智”,人的勇敢或懦弱,战争的胜利或失败,都可以通过人为来加以改变。没有先天的人性,也没有不变的胜负,这些都是可以转化的。

李筌进而探讨了战争胜负转化的许多条件。他根据《孙子兵法》中《九变》、《用间》等篇利用权术的军事思想,认为应该使用各种手段了解敌人的虚实和秘密。他从敌人的人品、性格上把敌人分为“仁人”、“勇士”、“智士”、“愚人”、“不肖”、“好财”等六类;从敌人的地位、才能上把敌人分为“智者”、“博者”、“贵者”、“富者”、“贫者”、“贱者”、“勇者”、“愚者”八种,主张针对不同的敌人对象采取对付他们的不同的方法,以便“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他说:“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遵命也。”(见《太白阴经·数有探心》第九)只有洞察敌人的全面情况,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他还认为,善于捕捉战机和扬长避短也是争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关于捕捉战机的问题,他说:“时之至,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他把战机形象地比喻为如同“迅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瞑目”一样转瞬即逝。因此,时机一到,立即把握;如果犹豫不决,将坐失良机,“反受其害”(《太白阳经·作战》第二十一)。他指出,捕捉战机应以有利为原则,这就叫做“有利而战”。他说:“夫未见利而战,虽众必败;见利而战,虽寡必胜。利者,彼之所短,我这所长也。”这是说,有利的战机,就是能扬己之长,攻彼之短;捕捉战机和扬长避短是统一的。李筌的这些思想都是对《孙子兵法》、“知己知彼”原则的发展和运用。

第五节 谭峭及其《化书》

谭峭,字景升,五代泉州(今属福建)人。早年爱好诸子、黄老之学,不求仁禄功名,后出游终南山,并遍历名山,不复归故里。师事嵩山道士10余年,得辟谷(又叫“休粮”,指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术)养气之术。其言行举止与常人不同,在云游时以酗酒为乐,夏天穿皮袄,冬天著单衫,并作诗说:“线作长江扇作天,癱鞋抛向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柱杖前。”故被视为疯狂。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平民百姓中,对因社会动乱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深感愤懑,曾著《化书》来表述自己的见解。《化书》包括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卷。北宋陈景元《化书后序》引陈抟的话说,谭峭曾以所著《化书》向南唐大臣宋齐丘求序,齐丘就窃为己著并加序言,所以《化书》又叫《齐丘子》。后人知此内情,遂恢复原书名,其中可能有齐丘增改之处。

谭峭《化书》的特点是强调一切皆化的思想。其最高范畴也是“道”,他认为“道”在分化中产生万物,摈弃静生万物的主张。他认为“道”的分化有顺逆两个方向,从“道之委”(“道”是世界的本原)来说,由“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这是“道”顺而产生万物的过程。从“道之用”(万物是“道”的作用)来说,“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这是“道”从外化的万物返回它自身的过程。“道”的顺行和逆行的相互转化和循环,构成了万物的运动。

在谭峭看来,“道”的可变性,决定了世界的可变性;世界是活生生的世界,再不是死水一潭。他大胆地设想:老枫可以化为道士,朽麦可以化为蝴蝶,这是“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可以化为洁石,山蚯可以化为百合,这是“自有情而之无情也”(《老枫》),谭峭认为,既然世界上的东西有的从无生物变成生物(无情而之有情),也有的从生物变成无生物(有情而之无情),那么,精神和万物之间就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他问道:“孰为彼,孰为我?孰为有识,孰为无识?”哪里有什么彼和此、精神和万物的差别。谭峭的这个观点是对庄子“齐万物?”、“一是非”学说和佛家“无情有情”学说的继承和发挥。

当谭峭把上述观点用于说明社会现象时,他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一些美好设想。他认为,“道”的分化产生了万物,而人类社会的分化则产生了尊卑。他推测说,先有自然界的分化,然后才有人类社会的分化。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的“气化”、“形化”转变而来,它们都统一于道。他设想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没有尊卑,没有聚敛,没有争夺,人人平等,这就叫做“揖让”的阶段。“揖让”以后,人类社会就变质了,分化出尊者和卑者。尊者穿戴华丽的衣冠,乘坐豪华的马车,居住高大的宫室,配备庞大的卫队,食用丰盛的筵席,奢侈淫荡,肆意聚敛,聚敛不足就靠欺骗,欺骗失败就施刑戮,于是纷争随之而起。谭峭把这种情景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大化》),是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改变的。

谭峭揭露了当时农民所受的苦难。他说:“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之事急,无甚于食。”(《七夺》)这是说,吃饭是农民最低的也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他们收获来的粮食却被天子、官吏、兵士、工匠、商贾、和尚、道士这些不种粮食的人以及战费军需夺去了7/10,剩余的部分,丰年勉强可以糊口,歉收则难以过活。“所以蚕告终,而服葛癲之衣;稼之华,而饭橡栎之果。”农民养了蚕,只能穿粗布麻衣;种了粮食,只能吃野果野菜。他责问说:所谓王者理不平,大人救不义,没有再比这更不平更不义的事,为什么不来过问呢?不急民之所急,而侈谈“切切之仁”、“癳癳之礼”有什么用处?

谭峭反复指出,农民的反抗是由于统治者“穷民之力”、“夺民之食”(《有国》)所引起的。他认为“夺民之食”是剜民的肌,啖民的肉,扼民之咽喉,断民下一代的生计,农民怎能不啼号,怎能不贫困,怎能不冻饿,怎能不愤怒?当农民百姓难以为生的时候,他们决不会相信仁义的说教,也不会畏惧刑威的严酷,必然奋起反抗,这犹如“火将逼而投于水,知必不免,且贵其缓;虎将噬而投于谷,知必不可,或觊其生”(《丝纶》)一样。所以他正告统治者:“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召。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太和》)

谭峭主张通过均平的办法来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应当没有彼和此的区别,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应当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和睦相处。他推测人类太古时代的情景大概同蝼蚁的群居生活差不多。他说:“蝼蚁之为君也,一拳之宫,与众处之;一块之台,与众监之;一粒之食,与众蓄之;一虫之肉,与众咂之;一罪无疑,与众戮之。”(《蝼蚁》)这是说,在蝼蚁生活中,为君的居处、娱乐、饮食都与大众一样,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处理事情,也与大众共同决定,没有独断专行之弊。所以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应心息相通,病痛相连,甘苦与共。

谭峭强调,均平的首要任务是“均食”。他认为“食”是“无价之宝”(《铙癴》)。他举例说,食物的喂养,“牛可使之驾,犬可使之守,鹰可使之击”;食物的诱惑,“鱼可使之吞钩,虎岢使之入隐,雁可使之触网,敌可使之自援”;食物的制裁,“高尚可以使之屈折,夷狄可使之委服”。由此,他断言“自天子至于庶人,暨乎万族,皆可以食而通之。”(《无为》)这是说,从动物到人类,从平民到帝王,从本族到外族,都和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他主张作为统治者应该先解决“均食”的问题,然后再去解决“五常”(仁义礼智信)。如果社会上各种人都处在饥荒之中,那么就没有纲常伦理可言。若是人人都有饭吃,就一定会出现良好的社会风尚,天下就太平了。在他看来,“均食”的办法是“尚俭”,“俭者,均食之道也”(《太平》)。“尚俭”要从国君做起。他说:“君之俭则臣知足,臣俭则士知足,士俭则民知足,民俭则天下知足”(《三皇》)。天下知足,就没有贪财的,没有竞争的,没有奸诈欺骗的,没有阿谀奉承的,他声称这就是远古时代的情景。他一再告诫统治者,是否节俭,关系着自身的存亡,只有亡于骄横奢侈的,“自古及今未有亡于俭者也”(《损益》)。谭峭的“均食”、太平的理想,在东汉张鲁的道教团体中就有类似通过均食达到太平的主张,那么这可以说是原始道教的传统,这种传统随着封建社会发展而抛弃已久,他重新加以发挥,是有积极意义的。

同类推荐
  • 亡秦卢生传

    亡秦卢生传

    一个屌炸天的主角两个宇宙无敌大boss三个随意穿梭的时空间……十八味朱砂带来的历史浩劫十八朱砂诀!十八诛杀诀!爽?看霸气男主大彭氏国逆境修仙颠覆大秦把妹无数虐?看神兽狻猊英雄末路与男主人兽兄弟情还想要什么?穿越,玄幻,重生,修仙……一切尽在《亡秦卢生传》(作者最近迷上男二了,加了好多戏……)
  • 历史年鉴之1915

    历史年鉴之1915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甲午

    甲午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一个拥有民主自由倾向的北洋舰队回到回到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组成“第二北洋舰队”。使得中国转败为胜。他们的命运将如何?历史可以在某一个分岔点进入新的进程吗?
  • 秦临天下

    秦临天下

    五十年前,群雄并起,举世灭秦。五十年后,众国争锋,纷乱不断。先秦皇裔惊现,先秦五大家族后人隐世而出,那首歌谣再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流不干,死不休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一时间,名将云集,文豪璀璨,为野望、为信念、为苍生,在时代舞台上驰骋……秦宇穿越而来,身负灭门深仇,山匪始,聚刀兵,会群豪,平乱世,续大秦鼎盛帝国!————PS:浩然已签A,请各位大大放心收藏,点击!
  • 重生石器时代

    重生石器时代

    主角因为一次回家的路上出现车祸而重生到石器时代一个部落男孩身上他开始做武器,制作陶瓷器,做城墙,发明文字...............
热门推荐
  • 误踩老公底线:甜心难招架!

    误踩老公底线:甜心难招架!

    三个月后。“不准跟他好,别忘了你是我的人!”“这段日子我和他,该怎样就怎样。难道和他在一起恋爱的细节,你也要过问?”转身,在他惊愕的目光中,毫不留恋的离去。
  • 万界求道

    万界求道

    长生路,多白骨,回头一望三千界,百转轮回只求真。大道重组,命运之轮再度转动,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就看这遁去的一是否可以于万丈红尘中,铸就长生路。
  • 霸道小兵兵

    霸道小兵兵

    近来30个国家的特工进入了中国境内,而且,到处打探龙之佣兵团的消息,看来,龙之佣兵团总部在中国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看来,现在他需要解决的更多的是怎样让这些国家打消这个念头。
  • 佛魔心生

    佛魔心生

    佛与魔,成佛还是化魔?只在你的一念之间,当身为魔尊后代的他被世人唾弃之时,一颗舍利子的降临将给他带来怎样的改变?化魔的他为爱人怒屠百万苍生!杀尽九重天!双重性格,奇葩的修炼之路!
  • 超品育婴师

    超品育婴师

    育婴有九品,一品一重门。九品育凡人,六品育妖精,三品育鬼神,一品育魔尊。超品育婴师,掌育天下魂。本书主要是轻松向的日常,悠闲惬意,敬请收藏。
  • 蜜爱成瘾:Hello,总裁大人

    蜜爱成瘾:Hello,总裁大人

    “女人,满意你所看到的吗?”“满意满意,满意得不行不行的,是个女人见了都恨不得跪舔一万遍。”“真的?那你舔一个给我看看。”“……”作为一枚傻白甜穿书者,季欢颜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小言总裁文逆袭成女尊NP文,可惜,不管她怎么努力,总裁大人总能先一步断她NP之路,方法如下:第一步,把傻白甜关起来;第二步,把傻白甜洗干净;第三步,宝贝,新买的床垫,帮忙试试软不软。季欢颜欲哭无泪:总裁大人,说好的高冷呢?求放过!【磨人小逗比VS高冷大总裁,萌萌哒甜宠文】
  • 风中之叶

    风中之叶

    希望你能在这文字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个名叫小叶的女孩在大学的蜕变,成为一个率真正直,阳光自信的人,揭露了人性及小社会的黑暗,赞扬了被人们早已遗忘的真善美,描述了大学四年美好时光,友情,爱情,亲情,指在勾起每个人对美好的向往和追忆。
  • 诛花一世情丝牵

    诛花一世情丝牵

    一错再错,错到无可救药……她,出了名的美才女,却爱错了人,不光毁了自己也连累了他人。他,温柔多情的王爷,却不似表面,内心一片黑暗,拒绝一切。他,痴情的一朝明君,他爱的人却不爱她,佳人心有所属他却依旧放不下。错综复杂,感情会变,是寂寞空城独一人,还是幸福和美一双人
  • 失忆娇妻:男神or女神

    失忆娇妻:男神or女神

    ?外人眼里的云傲天冷酷无情,不近女色,殊不知他的柔情全都给了自己的小妻子。??“老公,我要进娱乐圈。”??“不行。”云傲天见自己的女人对别的男人流口水,醋坛子打翻,态度强硬了起来。??在简怡的软磨硬泡下,最终以男神形象进军娱乐圈,结果就是男女通吃,硬生生的掰弯了一大票男人。??某日,当他在公司内部曝光她是女儿身时,引得整个娱乐圈沸腾了。??影帝:“墨儿,我不介意被粉丝说是gay,我们结婚吧。”??某男突然降临:“抱歉,她已婚。”??她补一刀:“我叫简怡,不叫君如墨,而且你那里能比上我老公。”她的话取悦了他:“老婆,今晚我好好奖励你。”就在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后,没想到……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